登陆注册
47662900000023

第23章 抱怨心治愈术——不抱怨的智慧,不抱怨的世界(3)

当我们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和挫折时,往往在内心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解脱这种紧张状态,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适应性倾向,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机能,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即拿出自己能够接受的、不是理由的“理由”来自圆其说、自我安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阿Q精神”。

阿Q精神,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说当我们面对困难与挫折,抱怨自己无能为力的同时又想平衡自己不平衡的心态时,我们精神上的意志退化,自嘲地认可、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自然就成了维护我们抱怨心理的强有力武器。说白了,具有阿Q精神的人就是不愿正视自己内心懦弱的抱怨。很多时候,习惯抱怨的人或多或少有一些阿Q式的精神自嘲。通过再次温习阿Q的怪异行为,让我们来看看这其中是否有我们的影子存在,让我们来看看放弃阿Q精神,我们能不能正视我们的抱怨心理?

鲁迅笔下的阿Q,其种种行状令我们惊诧。阿Q被他敬仰的赵大爷打,被百无聊赖的闲人打,被他深恶痛绝的假洋鬼子打,被他藐视的王胡打,在他拧过小尼姑的脸后,飘飘然的阿Q不由自主地向吴妈跪下求爱,又被秀才的大竹竿打。面对这一切,阿Q没有任何办法,打又打不过,骂也总吃亏。最后只能把愤怒转为轻蔑,回敬对方一句:你还不配……阿Q在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之后,由最初的或打或骂到怒目而视再到不着痕迹的精神胜利,既然无力改变环境,那就只有消极地去适应它了,这就是阿Q的生存之道。

阿Q的生存之道,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自我力量的无法掌控,对自我弱势的深恶痛绝,对自我现状的强烈抱怨。然而,没有人愿意去正视阿Q的不满情绪,也没有人在乎阿Q的哀声抱怨,于是明知不可为,阿Q还是选择而为之,把内心强烈的痛苦哀怨转化为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精神适应,这是一种残缺的生活适应,也是一种病态的抱怨方式。

在挨了赵太爷的耳光之后,阿Q会愤愤地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赵太爷在精神上成了地位卑下的儿子,报复的快感在阿Q身上起作用了,于是渐渐得意起来,仿佛自己真的就是赵太爷的老子一样。在对待男女问题,阿Q的思想与行为也是非常古怪。“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对于这种情况,阿Q往往怒目而视,或者大声说几句诛心的话,或者在冷僻处,从后面掷一块小石头。但阿Q却拧了小尼姑的脸,并觉得自己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有点古怪,仿佛比平常滑腻些,之后又向吴妈求爱,得到的却是谩骂与挨打。

阿Q的精神自救策略除了受制于外部的势力外,更重要的在于他人格上深刻的矛盾冲突。阿Q对自我的高要求使得他不断地在精神层面上强化自我的力量,使“我”常常会无限制地膨胀,他甚至想做一个完人,想凌驾于那些欺负他压迫他的众人之上,但是他头皮上的癞子却不能使他完美。阿Q贬低强势群体的心理反映了他自我的依赖性、盲从性,他想要融入其中的一种强烈愿望。他实际上是认同强势群体的存在,只不过他无法用正常的手段获得这种地位,于是只能从精神上不断美化完善自己想要的完美形象,即典型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虽然这种方法能够让他快速地恢复失去的心理平衡,但却无法真正地救赎自己。“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阿Q死之前的领悟使他膨胀的自我被无力的自嘲取代了,他的精神胜利法最后还是宣告破产。但反过来想一想,这种被他人批过很多次的精神胜利法让阿Q得到了内心精神上的暂时满足,这种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又使阿Q获得了生活上的勇气。如果没有这种心理机制的保护,说不定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中,他早就自杀了。也就是说“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一种心态良好的表现,有助于化解目前面临的困境。

虽然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一个虚构的形象,但是透过这个虚构的人物,在这种镜鉴中我们还是可以深刻揭示出自我灵魂的暗影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面对挫折或困境的时候,来点阿Q精神有时对于问题的解决是很有帮助的。如竞选失败,不妨这么想:“先让他体验体验,就当是我上任前的一个实习好了”;没有考上重点大学时,“这样更好,重点大学里面竞争压力那么大,还不如轻轻松松在一般的普通大学学呢”等等,这样想有助于减轻失败带来的痛苦,更能轻松面对自己即将体验的生活。“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阿Q如果总是为其受辱或遭遇不公寻找理由,并为其开脱的话,那么他就太可悲了。我们如果只是沉溺挫折之中,不懂得排解,那么心理压力总有一天会把我们击垮,粉碎。

“睁眼看外面的世界很容易,但静心看自己的世界却不是轻易就能够做到的”,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即是说此。看清楚自己不容易,正视自己不想认可的消极心态更是不易。面对发生的问题,不要去抱怨,不要去掩饰自己的弱势,不要自欺欺人。要正视自己,即使是错了也要学会面对,因为这是改正的前提条件。果断地放弃阿Q精神,是自我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

不抱怨的自己,不抱怨的世界

还记得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那位声情并茂的演绎自创歌曲《期待》的盲人男孩吗?那位惟妙惟肖、难辨真假地模仿单田芳、曾志伟、刘欢等明星的音乐天才吗?他的音乐才华、他的模仿能力让每一位观众倾倒、赞叹不易。曾有人这样评论“他模仿的曾志伟比曾志伟本人更像曾志伟”。

他,是杨光,来自哈尔滨的北方汉子,是一位盲人,更是一位天才。他的自创歌曲赢得了无数人的欢呼与掌声。深情的《期待》打动了挑剔的春晚导演组,让亿万电视观众记住了他。他为残奥开幕式创作的《欢聚北京》成功入选,成为开幕式歌曲之一。他还是光荣的残奥火炬手。同时他也是一位非常棒的键盘手,他的竖琴吹得也相当有水平。他是音乐天才,他更是一位模仿天才,他能非常精准地抓住每个人的声音特点,如歌唱家刘欢,著名的相声演员马三立,我们耳熟能详的影视演员文兴宇、曾志伟,说评书的单田芳,他把他们最有特色的声音提炼出来为他所用,所以他的表演比被模仿之人的表演更逼真,更绝妙,更深得人心。

如果这些才华发生在一个正常人身上的话,我们除了钦佩就是赞叹。但杨光不是正常人,他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世界的盲人男孩,所以我们不仅惊叹,更是感动。杨光出生刚刚八个月便因视网膜母细胞瘤而彻底失去了视力,当他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时候就走进了黑暗的世界,在他的脑海中没有任何关于他生存的世界的点滴影像记忆,也没有任何色彩斑斓的体验与感受。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杨光对声音特别敏感,与其说是他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不如说是命运给他的一份特殊礼物。

我们都相信,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他必定会给你留一扇窗。钱钟书老先生说过,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着享受,我们无须再到外面去寻找。因为上帝开小差,杨光从小就失去了观看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天空的机会,但上帝并不吝啬,她留给了杨光敏锐的听觉,让他享受春天风的自由,阳光的温暖,这何尝不是一种补偿呢?

失去门拥有窗的人,是否能够尽情享受到这份自由,这份温暖呢?我想,能够做到的人不多。但杨光做到了,他经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他付出了常人付不出的泪水与汗水。所以,当杨光站在星光闪熠、万丈光芒的舞台上自豪地说“虽然我的名字和我的自身条件有很大差距,但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的时候,台下的千万观众又怎么不感动落泪呢?

28年的阳光生活,杨光从不放弃以自己内心的热情去描绘生命的色彩,为自己也为别人的生活洒下炙热的光芒。他从不避讳自己是盲人,当小朋友嘲笑年幼的杨光是瞎子时,杨光也坦然面对,“我本来就是瞎子,他们说的也没有错,怕什么呢……”

尽管眼睛看不见,但杨光依旧坚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从很小的时候,他就自己穿衣、穿鞋、上厕所,而且不用拐杖。刚开始的时候,杨光总是摔跤,但倔强的杨光从不放弃,他一点一滴的记忆周围的环境,左几步右几步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他都要记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正常的人来说是绝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杨光做到了。当杨光像正常人一样自信满满地走上《星光大道》时,观众是否认真想过,他是靠什么走完这段路程的,就好像他脚底长眼睛一样?《星光大道》分为四层,杨光在正式上台之前,靠着感觉一遍一遍地练习走台,直到他可以凭记忆准确地辨别方位,向现场每一面的观众行礼。

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则是天的进出口。杨光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与坚持,告诉世人正常人能做到的,盲人同样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尽管付出了很多,但杨光做到了。在屋子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驾驭了天,于是可以自由呼吸。

如果换作是我们,失去了灵动的双眸、失去了敏锐的双耳、失去了讲话的机会,我们会怎么样?我们有继续对抗挫折、困难的勇气吗?我们会撑开折断的羽翼继续飞翔吗?我们会隐忍痛苦的随时光临吗?还是我们会选择喋喋不休地抱怨,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抱怨老天的不厚爱,抱怨生命的脆弱不堪,抱怨自我的无能为力?为什么我们拥有健全的身躯,健全的体魄,却无法完善健全的人格?为什么在有门有窗的屋子里,我们依旧看不到美丽的阳光,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感受不到环绕四周的自由风?到底是什么遮挡了我们思考的睿智啊?

卡缪在《异乡人》里写道:“仰望灰暗的天空,闪烁着星座与星辰,头一回,我的心向宇宙善意的冷漠敞开。”宇宙善意的冷漠就在于关门开窗的人的不可控性,但星辰是一样的,光亮是一样的。什么时候拥有一个不报怨的世界原本就取决于你自己,开启的钥匙从来就不在上帝的手里。

同类推荐
  • 赢在说服力

    赢在说服力

    不管你是公司白领还是在校学生,单位领导或者普通员工,都会需要面对众人发表看法,正确而又高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服别人接受。拥有良好的公众表达能力,可以让沟通变得更简单,让你变得更有亲和力,提升你的自信。
  • 读《孟子》学生活

    读《孟子》学生活

    “梁惠王”在这里是作为《孟子》七篇第一篇的篇名。《孟子》的篇名和《论语》一样,是摘取每篇开头的几个重要字眼来命名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章句”两个字,是汉代经学家、训诂家所常用的字眼,作为训解古书的题名。《孟子》一书共七篇,后汉赵岐著《孟子章句》,他把每篇分为上下两卷,所以这里题为“章句上”。
  • 高调处事低调做人全集

    高调处事低调做人全集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遵循此理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赢得一个意蕴厚重、丰富充实的人生。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既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成功人士奉行的人生准则。
  • 中国式场面话必知大全集

    中国式场面话必知大全集

    《中国式场面话必知大全集》是一种艺术,更是社会大学里的一门学科。场面话看起来有点虚伪,但现实中却必不可少。“场面话”是说话训练中的必修课,因为不论什么人都免不了人际关系交往,而“场面话”在这种时候往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 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笈

    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笈

    着重介绍女性防范伤害的知识,引导女性加强自身防范意识,避免外界的侵害,并举例分析了诈骗、抢劫等案例和解决办法,指导女性学会自我保护,《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笈》是女性朋友的枕边书。
热门推荐
  • 侯爷说嫡妻难养

    侯爷说嫡妻难养

    傅家书香世家,傅家人各各是天才,,唯独傅家小女傅清临五岁才开口说话,资质极浅是个异数庸才,唯一的优点是稍有美貌,正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傅清临以十六之龄,嫁予抚远侯公孙笑为妻,开启了她的为妻新生活!
  • 中华上下五千年(4)

    中华上下五千年(4)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 无神论之寻灵

    无神论之寻灵

    跌倒人生的谷底,那就是翻身的时刻,物极必反的道理真实存在,高贵建立在低贱的基础上,富裕建立在贫穷的基础上,智慧建立在愚昧的基础上,天地万物存在道,道维系着天地日月星辰万物的平衡运作,
  • 做人左右逢源办事游刃有余

    做人左右逢源办事游刃有余

    做人左右逢源,我们要学会用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方法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办事游刃有余,要求我们学会巧办事、办巧事。办事游刃有余首先还是要做人左右逢源,先学会做人,后才能学会做事,有了人脉,才能做好事、做大事。
  • 赐苍生

    赐苍生

    一场大雨过后,人人如龙!飞天遁地无所不能!这几乎是每个人曾渴望的!但当梦变为现实后,一切似乎并不随我们的愿。因为,随着天赐诞生的却是无尽人祸……
  • 江小飞事件簿

    江小飞事件簿

    在科技发达的文明里,灵师潜伏在暗处,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江小飞无意中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秘密,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灵师的世界,从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一生!江小飞:“我不但要永生,我还要带着我的爱人,朋友一起永生!”
  • 花千骨之此生心里只有你

    花千骨之此生心里只有你

    各类情敌纷纷表白,但白子画一直说:“我此生只爱花千骨一人。。。”
  • 流年一生一梦里

    流年一生一梦里

    结婚当天被抛弃,她惨淡退场。多年以后,她又一次跌进他的陷阱,这一次,她是否能安然脱身?
  • 妃逆王爷:王爷的爱妃不好惹

    妃逆王爷:王爷的爱妃不好惹

    “本王?那你真的是王爷?”见他点点头冷小沫高兴跟吃了蜜似的抱得更紧了。“我决定了以后我在这世界就靠你了,如果你没有老婆,我就嫁给你。”宫上连玥念叨说“老婆?难道你是指王妃?”冷小沫赶紧点点头。“王妃是没有,小妾到是有几个!!!。”宫上连玥忍着笑意想逗逗她。听到答案后,宫上连玥嘴角抽蓄了~~~只听“那我就打的她们自己走出王府。”
  • 恰似遇见

    恰似遇见

    风陌尘,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王爷,杀人果断,心狠手辣,世人皆知,贴身侍卫有一天改变了这个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