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62900000016

第16章 般若品(3)

⑦佛地:通教十地之第十位。谓第九地之菩萨最后顿断烦恼所知二障之习气而成道之位也,即达到成佛的地位。

⑧六识: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显色与形色)、声、香、味、触、法(概念及直感的对象)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了别作用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识、境、根三者必须同时存在。六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叫六门。

⑨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善法,故称六贼。

⑩边见:五见之一。遍于一边、不合中道、执断执常的见解名为边见。

译文

“善知识!不得开悟时,佛就是众生;一念得悟时,众生都是佛。由此可知,一切都存在于自我本心之中,为什么不从自我本心中当下得悟识见真如本心呢?

“《菩萨戒经》中说:‘自己的本性原来就是清净的,如果识见本心,明见心性,都能成就佛道。’《净名经》说:‘当下豁然开悟,就能够得以识见本心。’

“善知识!我在弘忍大和尚那里,一听到佛法便开悟,顿悟识见真如本性。故而我将这顿教教法流布行化,让学道的人都开悟顿见佛法的无上智慧,各自观照本心,识见本性。如果自己不能开悟,必须找寻大的善知识,找寻能理解最上乘佛法的人,直接指示正确的开悟之路。作为善知识,他们都与佛法有很大的因缘,通过所谓的教化和引导,令人得见自我本性。

一切正确的道理,都是由于善知识们发起流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佛,十二部经,在人的本性中是本来具备的,如果不能自我开悟,必须求助于善知识,通过他们的指导开示识见本心。如果能够自我开悟,是不需求助于外力的。如果总是执着,声称必须依赖别的善知识,才能得到解脱,这样一点不正确。这是什么缘故?是因为自己心中原本具足一切智慧。如果自我生起邪见愚迷,被虚妄心念颠倒,外在的善知识尽管有所教导指授,也不可能救得了你。如果生起真正的般若智慧进行观照,瞬间刹那,虚妄心念全部寂灭。

如果识见自我本性,一下开悟便达到佛的境地。

“善知识!运用智慧观察映照,心内心外通明透彻,识见自我本心。如果识见自我本心,就是根本解脱。如果得到解脱,就是般若三昧,就是无念。什么叫做无念?如果识见一切事物现象,本心不执着、不被染污,就叫做无念。运用时能遍及一切地方处所,又不执着于任何一处。只要使本心清净无染,使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从眼、耳、鼻、舌、身、意六门中空去,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中不被浸染,不被扰杂,来去自由,运用通达无所滞碍,就是般若三昧,就是解脱得大自在,称之为无念修行。如果任何事物都不思虑,一任心念绝灭,又是执着于法,为法所缚了,这叫作偏于一边的恶见,落于片面了。

原文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①,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②。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③,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④。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⑤,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⑥。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⑦,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目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注释

①发愿:又作发大愿、发愿心,发志愿、发无上愿,发起誓愿的意思。受持:指受者以信力领受于心,持者以念力忆而不忘。

②圣位:三乘人证得菩提之果位,指断尽见惑之初果圣者。

③默传:即“默传心印”。于禅宗,师家教导弟子不以言语或文字直言明示,而以心传心,令其自悟佛法奥义,见性成佛。默,指知解,并非是“绝无一言”。

④断佛种性:断绝佛性,永远不能成佛。

⑤无相:为“有相”的对称,即无形相的意思。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因为涅盘超离一切虚妄之相,所以无相也是涅盘的别名。

⑥三障:三种障碍,又作三重障,指障碍圣道之烦恼障、业障、异熟障(果报障)。

⑦色类:有各种物质形体的众生,一般指世间的一切人。

译文

“善知识!领悟了无念法门的人,就通达了一切法;领悟了无念法门的人,就识见佛的境界;领悟了无念法门的人,就达到了佛的果位。

“善知识!后代得到我所授法门的人,需要将这顿教法门,和与他见地相同、立志同修的人,一起发起誓愿领受护持,如同奉礼敬佛一样,一生不消退信力,因这个缘故,必定能达到佛的圣位。然而必须传付指授从佛祖以来的以心传心的默传教法,不得隐匿宗门正法。如果不与见地相同、行法相同的人一起同修,在信奉外教的人之中,不可传法付嘱,这样对先圣前贤有损,终究是没有好处的。因为愚昧痴妄的人不能理解,反会毁谤这个法门,这样的人就会百劫千生永远断了佛性的种子,不能成佛了。

“善知识!我有一个无相颂,大家各自都要念诵记取。无论在家居士还是出家僧人,须依照这个颂去修。如果自己不依此修行,仅仅是记住我的话,也是没有用处的。诸位听我的颂。”颂词说: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目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破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大师又说:“今天在大梵寺所说的这个顿教教法,衷心愿望普天下的众生听闻之后能明心见性,成就佛道。”当时韦刺史与官员们、僧人和在家俗众听了大师所讲,没有不觉悟明白的。当时都向惠能大师行礼致敬,都感叹道:“太好了!谁料想岭南这个地方有真佛出现了!”

同类推荐
  • 尘世佛心

    尘世佛心

    唐朝通慧禅师30岁出家,不蓄粮食,饥则吃草果,渴则饮水,树下住,终日禅思,经过五年,因木头打到土块上,块破形销,豁然大悟。晚年一裙一衲,一双麻鞋穿了20年,布衲缝缝补补,冬夏不易。唐朝智则禅师总是披着破衲,裙子垂到膝上,房间仅有单床、瓦钵、木匙,房门从不关闭。他说出家远离世俗了,不修道业,专为衣食奔忙,浪费时间,扰乱内心宁静,这样怎么能行?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 生死皆是禅

    生死皆是禅

    有人说,这婆娑世界便是一片苦海,无论如何都难逃尘世的重压,却又一切尽如镜花水月,繁华过后终成空。无论悲喜,哭过笑过之后,亦为罔然。所以,看惯这尘世浮华之人,苦求解脱,却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依附于禅。那么禅为何物?事实上,禅的本质极其简单,只要放下知见分别、远离价值判断、取舍贪著,透彻地直指事物本身,就可以明心见性。然而,这世间有几人可以放下、远离、不贪?所以虽经苦修,却依然难成正果。因此,我们不必强求真实的解脱,只需将一颗狂躁、贪恋、执著的心放平和一点,再平和一点,不要太过狂躁、贪恋、执著,就会活得比原来真实、快乐。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热门推荐
  • 东风过杏林

    东风过杏林

    对于中医,表面上我们说“祖国医学上下几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暗地里我们说的是“这门玄学难,难难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一个发生在西医校园里的中医故事。
  • 穿书之恶毒娘亲逆袭记

    穿书之恶毒娘亲逆袭记

    林染染穿越了。她竟然穿越到自己看过的一本书里,成为书中的恶毒女配,男主的前妻。打孩子,虐待自己生下的小男孩,后来,善良的女主把她生的儿子当个宝。最后成功he,而她林染染却染病,年纪轻轻就去死了。老天,怎么就让她穿越成这么个恶毒的女人,她还没有嫁人好吗? 设定:男多女少,一对一,娇宠。
  • 小可爱快过来

    小可爱快过来

    捏一捏小可爱的脸,扯一扯小可爱的衣角,玩一玩小可爱的长发。“小可爱,我好喜欢你呀!”“小可爱,做我女朋友好不好?”“小可爱,让我抱抱你好不好?”“小可爱,让我亲一亲好不好?” 有点不要脸的小霸王夜里化身凶猛的大灰狼“永远不要再一声不吭的丢下我了,好不好?” 【萌萌哒有点小坏的小可爱和大灰狼不要脸的小霸王】
  • 御姐娇妻你让我怎么忘记你呢

    御姐娇妻你让我怎么忘记你呢

    一直以她为中心,不想成年她却要嫁人,而新郎却不是自己!
  • 我的怪兽

    我的怪兽

    他有着一张比毁了容还要恐怖的脸,他没有童话故事里的怪兽那么幸运,他生活在一条被人遗弃的深幽荒巷里,他有如阴沟里的老鼠一样的卑微……她是一个普通的高中少女,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无意闯进了他的基地,同时也闯进了她这一生的初恋……她问:你叫什么名字啊?他答:我……忘了!她问:你发音怎么那么难听啊?他答:好久没有跟人说话,所以……她说:那我来给你起名字好了,让我来教你读书,教你写字。她一步一步将他带出了那片渺小的天地。他小心翼翼地问:你……会回来的吧?她理所当然地答: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雨溅成忆

    雨溅成忆

    一捧红尘,一世迷离,本不该有瓜葛,奈何命运多舛,多想让你许我三世红装······
  • 大燕军神传

    大燕军神传

    燕、楚两国互相宣战,陈、虞、陆三国一旁看戏,欲要天下太平,必要吞并四国,以建立千年文明
  • 医降异世,邪王太妖孽

    医降异世,邪王太妖孽

    第五如月,第五世家少主,医术超然,容颜绝美但美中不足的是她太没心没肺,一朝穿越成为东大陆第五世家的花痴废材大小姐身上。废材?呵呵,五系同修算吗?什么?我偷了你的地级丹药?姐分分钟给你练出神级丹药。小示例:“娘子,你之前同那个老男人说了,你不在我眼里,在我心里,那你什么时候能同我说一遍啊?”某男子说道。第五如月“那是老男人吗?分明就是我的便宜爹爹。”等等,好像重点不在这里啊?男子微微一笑便对她说:“好,不是老男人,那你什么时候对我说啊?想听月月的情话。”第五如月默。
  • 人生向左逆向右

    人生向左逆向右

    简一:我曾想过,我的人生会像细水一样,缓缓长流……可曾想遇到了他明知:自从遇上了她,我的人生变的波澜起伏,呵,真有趣啊一对冤家之间发生的情书纠纷,让我们一起见证她们的未来吧
  • 快穿之攻略男神秘籍

    快穿之攻略男神秘籍

    珺之这一生最大的错误:不该偷看未婚夫啪啪啪。所以,花裤衩从天而降。珺之,卒。无奈无法进入轮回,只能跟着系统拯救世界。统哥哥:走,走向撩美男之路的人生巅峰。(本人简介废,请不要看简介来判定此文)1v1,24k纯甜宠,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