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76800000015

第15章 楚汉战争支战场作战(3)

第二,潍上战役的起因

刘邦、项羽在主战场争夺成皋,荥阳半年多的作战中,荥阳成皋数次告急,韩信未采取更加积极的作战行动,直接策应主战场之作战,刘邦对此已表示不满,及至韩信军推进到修武,仍按兵不动,刘邦又在荥阳、成皋连续败退,就更殷切盼望韩信率军解救燃眉之急,因而,刘邦逃至修武之后,即急驰韩信、张耳军营,夺韩信印信兵符,欲亲调韩信,张耳之军征伐项羽,同时申斥了韩信、张耳。这无疑在刘邦,韩信之间的关系上埋下了阴影。

刘邦为更好地全面照应主战场和支战场的作战,拜韩信为相国,以统率赵军进攻齐地。以张耳为赵王守备赵地,为主战场作战征发士卒粮草,源源支援主战场的作战。

齐王田广在楚汉两强相争之中,于彭城大战前依附于刘邦,彭城之战刘邦战败后,即又与项羽媾和,依附于楚。刘邦为了彻底征服齐地,从北和东北方向对项羽构成战略包围,故决定对齐出兵作战。

第三,潍上战役的序幕韩信破齐

汉与齐楚之间在未发生潍上决战之前,曾首先发生了韩信破齐之战。韩信破齐之战的战场在今济南市、历城县一带地区。这一地区位于泰山山脉与济水相隔的狭长地带,山水相依,地形复杂,自古以来即为齐国的战略要地。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六月,刘邦夺取韩信、张耳兵符印信后,即命韩信东向破齐。齐王田广得悉汉军进攻的消息,即调集全国的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驻于历城、济南一带地区,积极备战,准备与韩信军决战。

刘邦谋士郦食其对汉军攻齐提出了不同建议,郦食其认为北方燕赵已经完全平定,唯有齐国未下,不必强攻,应通过游说,迫使齐国屈服。他建议刘邦说:“齐王田广占有千里之广大土地,齐相国田横调集二十万大军于历城,田氏宗族统治的地区背靠东海,前有河济阻隔,南近楚地,且齐人诡诈多端,虽发数十万大军,未必能在年内将其攻破。不如下书诏降齐王。”刘邦同意郦食其建议,遂派他出使齐国,诏降齐王。

郦食其至齐见到齐王后,首先就楚汉双方的优劣形势对比,说明汉强楚弱,楚必为汉败的道理。郦食其指出:汉占据敖仓之粟,据有成皋之险,守白马津,且有太行山之屏藩。楚军已不能西进。燕赵之地已尽为汉有,齐楚则无法与汉优越的形势相比。郦食其进而威胁齐王说:“后服者先亡”。如果齐国能够早些向汉王降服,则齐国定能保全,如若不然,齐国的危亡就在眼前了。齐王田广认为郦食其的分析颇有道理,立即答应叛楚附汉,并命令撤除历城附近的戒备。

韩信正率兵向东进发,大军尚未渡过平原津(今山东省德州市南),忽然得知刘邦已派郦食其说降了齐国,韩信想停止前进。但谋士蒯通却建议韩信不要停止进军。他对韩信说:“将军奉命进攻齐国,而刘邦自己又派谋土去说服齐国,难道他又有命令要你停止前进吗,既然没有,就应该前进。况且郦食其这个人,凭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一下降服齐国七十余座城邑,将军率领数万部队,血战一年多才攻下赵国五十多座城邑,身为将军多年,反而不如一个见识浅陋的人功劳大吗?”韩信觉得蒯通言之有理,于是接受了他的建议,渡过黄河继续东进(原文见《史记》卷九十二、第2620页)。

齐国因已与郦食其商定归附汉王,就解除了对汉军的戒备。这时韩信大军已迫进历城,以突然袭击的行动,歼灭了齐国历下(即历城县)的部队,并乘胜攻克齐国都临淄。齐王田广以为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于是将郦食其煮死。田广遂败退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东南),派人请求楚王援救。韩信攻占临淄后。向东追击田广,到达高密以西地区,楚王派出其大将龙且,率领二十万人马,前来援救齐国。

龙且是一位不久前击破九江王英布、进古寿春等地的颇负盛名的楚军将领,他统率大军援齐,动作迅速,很快进入战区,并与齐王田广等军在高密会师,楚汉两军的潍上决战即将展开。

第四汉和楚齐军的作战序列

统帅:相国大将军韩信

幕僚:辩士蒯通

将领:左丞相曹参、御史大夫灌婴、右骑将傅宽

兵力:五万至十万人。

楚齐联合军

(一)楚军

统帅:大将龙且

亚将周蓝、末将项冠

兵力:约二十万。

(二)齐军

将军:田既

华无伤

兵力:约五万人。

第五,汉楚齐军的作战策划

汉军由韩信统率,本欲在济南历城一带与齐军大战,但由于郦食其说降了齐王田广归附汉王,齐王田广放弃了对汉军的戒备,韩信即利用此一良机,以对齐军实行突然奇袭取得了初战的胜利。但由临淄推进到潍水以西地区时,即得知了楚大将龙且二十万大军已与齐军会师,兵力大大优于汉军,两军隔潍水对峙,韩信军对潍上决战做了如下策划:

(一)派兵于潍水上游,沉放大量沙袋,以堵塞潍水。到一定时间掘开沙袋放水,以水阻隔和淹没楚齐联军;

(二)以主力军于潍水西岸待机,随时准备进击被阻于西岸之敌军;

(三)由韩信亲率主力军,乘潍水水浅之时渡河攻击楚军,引诱楚齐军出击,追击汉军至西岸。

齐军在经过韩信军突然袭击后,二十万人军已七零八落。齐王田广败退高密,相国田横败走傅阳(年山东省泰安市境),将军田既退守胶东(今山东平度县境),守相田光败走城阳(今山东即墨县境)。面对齐军的这种形势,齐王广只能调集附近军队,等待已散败的军队重新集结于高密,以便与楚军协同作战。

楚军有素养的将领向龙且建议说:“汉军远征,其锋锐很难抵挡。齐、楚联军在家乡附近作战,士兵会很容易逃亡。不如坚壁待机,让齐王派人去告知所有被汉军占领的城市,这些城市得知齐王还安在,并且楚军也来救援,必然群起而反抗汉军。这样,汉军深入两千多里作战,齐国城邑都起来反抗,汉军就根本无法获得粮食柴草,那就可以不战而迫降汉军了。”(原文见《史记》卷九十二、第2620页)。

但是,龙且听不进这些正确的作战主张,自认为韩信不过是一个平庸之徒,很好对付,并且好大喜功地说:“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史记》卷九十二),遂坚持与韩信军决战。

第六潍上战役作战经过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为了利用潍水阻隔与分割楚齐军,按照预定的作战策划,利用夜暗,派兵携带大量沙袋,于潍水上游堵塞水流。命令部分汉军乘水位降低之机,涉过潍水,向楚齐军进攻。龙且见汉军来攻,立即挥军迎击,经过交战,汉军佯装战败,退回潍水之上。龙且见状喜形于色地对众将说:“固知信怯也”(《史记》卷九十二),遂命令部队渡水追击汉军。

韩信见龙且指挥楚军涉渡潍水,于是命令按计划掘开上游之沙坝,河水急流而下,龙且军被河水分割为东西两个部分。主力军全被阻于东岸,无法继续渡河。此时汉军机动部队乘机出击,反击楚军。龙且被曹参军斩于阵前,楚亚将周蓝被灌婴俘获,汉军将潍水西岸的楚军全部歼灭。

停留于潍水东岸的楚军见西岸楚军惨败,遂立刻溃散,韩信军乘胜急渡潍水,追杀楚齐败军。

同类推荐
  • 这个刘邦都点狠

    这个刘邦都点狠

    从懦弱到强大到“无情”,要品尝多少酸甜苦辣,要吞噬多少人道沧桑,要豪饮多少壮士鲜血?
  • 我在明末傍大腿

    我在明末傍大腿

    简单来说,叶轩得罪了一个卖系统的老头,然后就被强行塞给了一个天天想着弄死他的系统。附带,将叶轩送到了明末。乱世啊,还有个天天想弄死他的系统?叶轩还能怎么办?找大佬,抱大腿,求活路呗。那么一不小心做出了什么成就?比如改造大明军队,比如培育新的粮食,又比如搞个科技爆炸?那都是小事啦,叶轩的目标很明确,活着!好好活着!很香的活着!其他的,都是无所谓。
  • 非典型原始社会

    非典型原始社会

    张岩在雪崩中活了下来,但生活的时代却变成了物资匮乏的原始时代,为了活下去,为了活的滋润一些,张岩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 寒门难出我自出

    寒门难出我自出

    寒门与世家是无法相互理解的对立,他是寒门,却想给天下寒门走一条能走的路。一个孤独的刍狗变成傲视群雄的狼头。
  • 影子在动

    影子在动

    吕不韦执掌大权,却轻松被嬴政解决。巫蛊之祸竟能祸及储君?玄武门下满地鲜血……暗中隐藏的力量竟默默推动历史千年。影子秦万年,掀开层层迷雾,却发现回头无路。历史阴影下,蝼蚁的辉煌。
热门推荐
  • 失落主义

    失落主义

    面对异世界的全面入侵,凡人为主的世界要如何抵挡。
  • 不灭剑皇

    不灭剑皇

    苍穹大地,强者万千,我欲承天,谁敢逆天?
  • 仙道大陆

    仙道大陆

    为了复仇,忍气吞声。历经了众多磨难,终究复仇,然而复仇之后却发现还有更大的挑战等待着他,他究竟会怎么呢?
  • 凯,爱我吧

    凯,爱我吧

    本书纯属宝宝虚构,想象,不喜勿喷,宝宝语文不好,一切都是秘密,想看的话,赶紧加入书架,赶紧下载吧!么么哒!宝宝最近学业暂停可以一直更,
  • 月老牵错红线后

    月老牵错红线后

    云琼有些惆怅,她堂堂天界第一美人,竟然沦落到鬼界做个扫地工。谁叫她喝醉酒后胆大包天,趁鬼王和龙太子喝醉时给他俩牵了红线,还是金丝的。后来立志要给鬼王找心爱之人,男人女人都找过了,但后来红线怎么把她和鬼王牵一块了!?
  • 我在未来等你相遇

    我在未来等你相遇

    成都姑娘工作调动到北京认识了北京爷们,但是最后跟自己高中隔壁班的男同学在一起的故事
  • 一纸

    一纸

    她被所爱之人强奸,是选择报复还是忘怀。或许忘记是一种温柔,但谁又能保证加害者不会再次侵犯受害人。
  • 蜀山剑侠在异界

    蜀山剑侠在异界

    一位超级剑仙,因为渡劫失败而被莫名其妙的到了异世界。投胎到了一个废材少爷身上,从此,废材少爷便不废材。实力傍身,纵意花丛;一剑在手,天下任游。
  • 皇后的马甲撕不完

    皇后的马甲撕不完

    皇上:“若报恩就要以身相许,我就该入赘给你了。”云知:“我连个姓氏都没有,你入赘给我,这天下该姓什么。”皇上:“那先给你抬籍,容你好好想想该姓什么。”
  • 北元传奇之子母银蛇传

    北元传奇之子母银蛇传

    明洪武年间,江湖传言:成吉思汗——铁木真将他戎马生涯中,从20多个王国搜刮而来的奇珍异宝,埋葬在额尔古纳河与白山黑水之间,无价宝藏填平了一整条河,而开启铁木真宝藏的地图和钥匙,则是由东蒙古,历代驻守在额尔古纳河草原的北安王一脉看守。一时间,群雄逐鹿,朝局动荡,江湖腥风血雨……一段离奇的北元秘史,演绎着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一段痛快的江湖逸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王朝阴谋……江湖路,北元情,江湖血,北元灭,一切光怪陆离,尽在子母银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