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18400000002

第2章 童年与少女时期(1)

她是谁?——你所不知道的小镇女孩

1931年7月10日,加拿大安大略西南部的小镇威汉姆迎来了一个小女孩的诞生。女孩的父亲鲍勃·雷德劳是当地的农民,经营一个狐狸养殖农场,母亲安妮·钱梅尼在结婚之前是个小学教师。这对夫妇于1927年从附近的小镇搬迁至此,当时他们刚刚新婚不久,满脑子都是对新生活的憧憬。他们花费了2300美元在威汉姆镇靠近美兰湖的下城区购买了一小块土地,从此开始了狐狸养殖的生意。不过他们入行的时机不算太好,因为当时皮草的整体行情已经开始往下走,但是夫妇俩还是努力地建设他们的小家。在这期间,新生儿的诞生为全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喜悦。这个女孩被取名为艾丽丝,和母亲的好友同名。当年的秋天,她在威汉姆镇的联合教堂受礼。谁也想象不到,在82年后,这个普通的加拿大女孩艾丽丝·雷德劳会以艾丽丝·门罗的名字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作家。

在门罗一生的创作中,威汉姆,这个具有典型的安大略地区特征的小镇,这个她度过了整个儿童年代与少女时期的偏僻之地,始终是门罗最重要的灵感之源。威汉姆镇距离多伦多大约125英里,距离伦敦(加拿大)70英里,正如门罗后来在《乌特勒克停战协议》中描写的那样:要到那个镇,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由大路和小路组成的道路系统”,并且“从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轻轻松松地到达”。威汉姆镇很偏也很小,当时的人口不过3000多人,镇里一条主街,中心有座市政厅大楼。但与其他的安大略小镇一样,这个小小的威汉姆镇却拥有众多的教堂,分属于不同的教派:联合教堂、英国国教教堂、长老会教堂……宗教,确实是加拿大的历史与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门罗自身恰巧是她那代人中典型的安大略人:她的父亲是苏格兰人,母亲是爱尔兰新教徒,两边家族都是在1810—1820年间,即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大移民时期迁移到安大略的。在《沃克兄弟的牛仔》中,门罗完全以自己的家庭为蓝本,塑造了乔顿一家:一个极具代表性安大略新教家庭,受到加拿大多重宗教的困扰……在传记《艾丽丝·门罗:书写她的生活》中,美国圣劳伦斯大学的罗伯特·撒克教授指出,在门罗的家乡威汉姆镇,“多数人的祖上都是从不列颠诸岛移民而来,宗教上信奉新教……在人数上大大地超过了(法裔)的罗马天主教徒。”他同时观察到了两大教派之间长期相互的敌意和猜忌:

最先来到的浸礼教徒和卫理教徒在定居的头几年就修建了自己的教堂,其他的新教教派也纷纷效仿,而天主教徒们则是最后一批修建自己的教堂,迎请自己的神父的。有鉴于此,威汉姆镇的第一座共济会所公然地排斥天主教团体就不足为奇了。那会所最初位于一辆1856年的货车内,甚至比威汉姆镇的历史还要早。

事实上,直到门罗那一代,以威汉姆镇为代表的这种宗教对立依然在安大略的各个地区都非常普遍,清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通婚通常也是被禁止的,至少说是不受鼓励的。

门罗的父母虽然同为新教徒,但是苏格兰裔的父亲信奉长老会教,爱尔兰裔的母亲则信奉英国国教,相爱的夫妇俩其实具有完全不同的个性与理想。门罗的父亲,罗伯特·雷德劳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非常有上进心的人。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他本可以完成高中学业,在城市里谋到职位。但罗伯特的身体里流淌着雷德劳家族自尊而固执的血液。一次偶然的挫折使他冲动地从学校辍了学,从此他便一心追求自由自在的户外生活。他有很高的野外捕猎的技艺,并在20年代开始试着养殖狐狸。门罗的母亲安娜·钱梅尼与父亲正相反,她是个对生活极富企图心的女性。她和雷德劳本是远方亲戚,但家庭条件要更差一些。为了逃避传统的农场妇女那种结婚生子做家庭主妇的结局,安娜顽强地靠着借款读完了渥太华师范学校,并一路奋斗成为乡村的小学校长,其间还曾两次拒绝了别人的求婚——她始终害怕成为农妇。1925年,安娜随父亲拜访了雷德劳一家,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表亲罗伯特,并参观了罗伯特的狐狸养殖场。安娜直觉地感觉到,罗伯特与其他的农户不同,未来他能够带给自己不同的可能性。与罗伯特结婚后,安娜随着当时加拿大的社会风俗,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职业,但是她始终保持了那个年代作为小众的知识女性在智力与社会地位上的优越感。她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帮助罗伯特最终买下了威汉姆镇的土地。虽然那里几乎是一片荒芜,夫妇俩还是齐心协力地开始了对于中产阶级新生活的梦想。

尽管如此,幼年的艾丽丝依然能够感受到父亲与母亲之间不可逾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差异也反映了长老会和英国国教之间的世界观分歧。正如罗伯特·撒克教授所指出的:“安大略的苏格兰裔过着艰苦而守律的生活,工作努力,态度严谨。与之相对的爱尔兰裔虽不乏有共同点,整体而言却更崇尚自由。”因此,雷德劳家庭中的摩擦,实际上也是安大略地区宗教不调和的体现。艾丽丝快五岁的时候,她的弟弟,威廉·乔治出生,随后仅一年多,她的妹妹雪拉·简出生。日后,在门罗无数的作品中,都能找到一种非常典型的家庭模式:雄心勃勃的母亲、逃避现实的父亲、敏感而爱幻想的大女儿以及务实精明的弟弟或妹妹。门罗自己的家庭生活为其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她不断地重复、改写着安大略农家的故事,并使其最终成为了加拿大文学中的经典。这些故事中最为重要的哲学探讨之一,就是基于多重不调和的文化势力影响下的身份困惑。

对于童年及少女时期的作家而言,这种身份困惑不仅仅是对加拿大复杂的宗教文化的模糊理解,也包括了对威汉姆镇那种显而易见的地理边缘性的切身感受。尽管威汉姆镇已经地处偏远,雷德劳夫妇在威汉姆镇的宅邸则更为边缘。他们的房子位于威汉姆镇的下城区,而且是下城区的外围。房子距离下城区中心的食品杂货店还有一公里。而下城区大多数的房子都沿河而建,更为靠近河另一端的威汉姆镇。要想去威汉姆镇,从雷德劳家出发,必须首先经过大多数的西威汉姆的房屋,然后通过连接西威汉姆和威汉姆的桥。这样的区域,这样的路程,艾丽丝在上学后每天都要走两趟。在日后的写作中门罗对此有着极为详细的描绘。引用一段《皇家暴打》中的经典片段:

那就是汉拉提和西汉拉提,中间有条河隔开了他们。这里是西汉拉提。在汉拉提,社会结构是从医生、牙医、律师到铸造厂的工人到小工厂的工人到马车车夫;在西汉拉提,从上至下则是由小工厂的工人与铸造厂的工人到大量的穷人家庭,比如说酿私酒的,妓女,还有不成功的小偷什么的。罗斯觉得她的家就跨在河上,因此哪里都不算,但那并不是真的。她家的店是在西汉拉提,因此他们也属于西汉拉提,就在主街扭扭曲曲的尾巴的尽头。

在门罗的叙述中,河两岸的区分不仅是在地理上的,更是在经济上、职业上以及社会地位上的,也是在生活方式上的。每天,当艾丽丝经过小桥穿越在威汉姆与西威汉姆之间的时候,她显然能感受到不同环境对于心境的改变。

雷德劳家的房子初建于19世纪20年代,是座砖结构的大宅。当时小镇初建,西威汉姆还很繁荣,和威汉姆不相上下,但后来镇中心就慢慢确定为威汉姆的位置了。到雷德劳家居住于此的时候,这座房子虽然外观看起来还是很雄伟,内部却早已经破败不堪。后来在门罗的故事里这所房子也反复出现,并带着强烈的哥特主义风格:到处漏风的窗户、吱吱呀呀的楼梯、废弃不用的传送菜的通道、后建的不隔音的厕所……由于房子位于小路的尽头,房子后面便是一大片农田和荒地,这使得雷德劳家基本上与小镇分割出来,仿佛一处孤岛。雷德劳家的狐狸养殖场就建在屋南。狐狸栏平铺开来,最多的时候养了超过200只狐狸,叫声喧杂,味道很大。父亲还常常从附近的农场里购买一些老弱病残的马或牛,作为狐狸的饲料。这些记忆都栩栩如生地留在了作家门罗的脑海中,为其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虽然雷德劳一家并不富裕,甚至大部分时间都在贫困线上挣扎,但难能可贵的是,夫妇俩都非常喜爱阅读并极为重视教育,母亲安娜还是当地每月读书会的成员。1937—1939年,艾丽丝开始在家附近的下城区学校读书。那个学校规模很小,设施简陋,而且管理混乱,总共拥有不到50个学生,全是附近居民的小孩,并没有人真正读书,不同教派家庭的孩子往往结帮打架。在这个学校读书的两年成为门罗恐怖的记忆,并在短篇《特权》中做了详细的回忆。“那个学校……就是我自己读过的学校。那是全书中最具自传性的一部分。也是我所写的最具自传性的一个故事。但是它真的就是那样的。”而为了女儿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母亲最终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艾丽丝转至威汉姆镇立小学就读。这一改变再次让艾丽丝体味到威汉姆和西威汉姆的不同,同时也强烈地感受到自己作为西威汉姆的居民,与威汉姆家庭的同学之间的鸿沟。确实,因为不住在威汉姆,艾丽丝每天必须单程步行接近三公里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外来的闯入者,是这个时期艾丽丝对自己的定义。

1943年,母亲安娜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早期症状,同一时期由于二战的影响,皮草的价格暴跌,雷德劳家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父亲的狐狸养殖场最终破产,父亲后来在铸造厂找到了一个夜班的工作。1944—1949年时期,是雷德劳家庭最贫困的一段日子。这时候艾丽丝已经上高中,在她日后的回忆中,“就现金流而言,我们真的非常,非常穷。但是家里还有漂亮的家具,我们也还有很多的书,有父亲从铸造厂带回家的杂志。因此,就文化生活而言,还是很富裕的。”当母亲的病情恶化,艾丽丝开始在家庭中越来越多地承担起母亲的职责,因为她的弟弟妹妹都还太年幼。艾丽丝需要担负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之类基本的家务劳动,为此一放学就得匆匆往家里赶,几乎完全无法享受同龄女孩在这个年龄段所需要的社交空间。她很少参加学校的舞会,也没有和什么男同学约会过,甚至没有时间温习学校的课程。但是艾丽丝的成绩依然非常优秀。她将此归功于自己超乎常人的记忆力。艾丽丝常在考试前的几天拼命地熬夜背书,尽可能地把书本上重要的内容全都塞到脑子里。她必须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才能保住自己在学校的奖学金。

虽然忙碌,艾丽丝却始终保持了对写作的热情。这一热情最初来自于“讲故事”的家庭传统。18世纪末19世纪初苏格兰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詹姆士·霍格的母亲原本是雷德劳家族的女儿,而钱梅尼家族也有着口述历史的传统。小时候,艾丽丝的母亲就常常和她说一些家族的趣闻轶事。长大后,艾丽丝在帮忙照看自己的弟妹和邻居家小孩的时候,也会即兴编一些生动的故事。叙述,成为了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习惯。10年级的时候,艾丽丝有幸遇到了一位优秀且负责的老师安德莉亚·波伊。她发现了艾丽丝的写作才能并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也正是她鼓励了艾丽丝必须要想办法上大学。后来门罗将自己的小女儿取名为安德莉亚,以纪念自己写作的启蒙老师。在当时的加拿大,整体社会的高等教育程度并不高,女性能上大学的比例更小,大多数平民家庭的女儿在结束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后,通常会直接步入社会,结婚生子,成为传统的家庭主妇。虽然艾丽丝在高中时期的成绩单非常优异,应该可以获得大学的通知书,但是雷德劳的家庭状况显然不能为她的大学学习提供任何经济上的帮助。因此,艾丽丝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她必须争取奖学金。

艾丽丝想出了一个计划。她的目标是位于伦敦(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那里提供不错的奖学金待遇。她仔细地研究了西安大略大学的奖学金政策,发现她或者需要在数学上取得高分,或者需要掌握三门外语才能有资格申请。当时艾丽丝已经到了12年级的后一学期,而她的学校只开设法语和拉丁语课,不过最终艾丽丝的法语老师愿意对她提供帮助,并在学校课程结束后为她免费辅导德语。当艾丽丝完成了13年级所有的课程后,她参加了省级的升学统考,总共包括11门课程,包括英语、法语、德语和拉丁语的文学与写作,以及植物学、历史学和动物学。考试结果很快出来了,艾丽丝在德语的文学和写作两门考试中得到了B,但在其余所有的考试中都拿到了A,她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荣誉证书,并且代表全班同学作了毕业致辞。尽管如此,艾丽丝还是不能确定自己一定能够得到大学的奖学金。作为备选计划,艾丽丝甚至在一个乡村小学找好了工作。当时在加拿大的一些偏远的农村小学,13年级的毕业生还是可以不需任何师范院校的培训就得到教职。不过最后好消息还是来了。传记《艾丽丝·门罗:书写她的生活》中详细记录了一份当地报纸的新闻稿:

同类推荐
  • 知非集

    知非集

    《知非集》里的几十篇文章,格式是不尽相同的,有长有短,从中不难看出来,作者的写作完全是真情流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论长短,写的都是真心实话,无论写或者不写,都不做文字的奴隶,只做自己内心的主人,只有如此,文章才有品格,才有价值。作者简介周菊坤,生于苏州木渎。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从事写作,出版有《木渎》、《冯桂芬传》、《严家淦与严家花园》、《小院风景》(合著)等书,主编《姑苏十二娘》等。
  • 内论怀古:论语逐句

    内论怀古:论语逐句

    论语逐句是一本结合现代社会实际情况,专门针对当代学习论语人群古文基础薄弱,学习经典畏难情绪较重的特点,专门组织编写的讲稿合集。适合于普通人学习,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参考。
  •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仰叹的高峰。它能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本书精选了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通过作者简介、原文、注释、鉴赏几个版块,进行了精准的阐释,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唐诗宋词的美学内涵,由此增强内在的人文修养。
  • 怒砸官箴碑

    怒砸官箴碑

    宋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的一天,当朝宰相秦桧以“不服诏命”和“蓄意谋反”的罪名,在朝庭上弹劾率兵抗金的名将岳飞。文武大臣有的惧怕秦桧的势力,不敢为岳飞保本;有的想保本,却又不清楚岳飞率兵在外的详情。就在秦桧奏请皇上削夺岳飞兵权的时候,一名从七品的小吏竟出面诤谏起来。这位小吏名叫辛次膺,官居规谏讽谕的右正言之职。
  • 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

    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30篇,其中学术论文16篇,教学改革论文14篇。论文的作者大都是文学院现任教师,也有从文学院调入我校艺术研究院的教师、与教师合作论文的在读或毕业的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收入本辑的所有论文均是在此首次公开发表,可以作为反映文学院教师科研、教学的一个窗口。
热门推荐
  • 重生竹马慢慢追

    重生竹马慢慢追

    前世的她,处理商场的事情十分的顺手,偏偏是一个爱情小白,天赋点划分的很不平均。一朝重生,她不在逃离他的怀抱。斗渣男,欺恶女,曾经欺负她的人们全都不要跑!不过,谁来告诉她面前的这个人还是那个冷漠禁欲的男神吗?“我是坏人!”“正好,我是无赖,我们两个在一起,社会就少了俩祸害!”
  • 帝传:天渊

    帝传:天渊

    本该遗忘之人与一位公主的“邂逅”被命运女神的丝线讥讽斩断;无尽星空外各自对“自由”的诠释与地狱深渊的悲惨哀嚎!用一段坎坷荆棘的道路回忆起自己最初的本心,冥冥众生的正义怎能作大义?是怜悯亦或是枷锁?多少次的尘封也改变不了你血液里流淌的本能,而我与你只会有一个能够超脱,纵使无尽岁月相过,也丝毫无法拂却吾之悲痛;你就在那残缺的镜花水月里独自悠悠怅惘过去吧……是孤独亦或是诅咒?苍白的光与浑浊的暗以人类的姿态在苍穹下对弈,无关于黑与白,各自的信念必以给予伤痛的代价传递……
  • 我家的猫竟然是异世界魔王

    我家的猫竟然是异世界魔王

    一直孑然一身的普通高中生春树,偶遇一只小猫。什么,这只猫居然是异世界魔王?命运的旋涡由此激荡起伏,世界的内幕也将被拉开……
  • 农门百味之一品好媳妇

    农门百味之一品好媳妇

    丁小梵不是医生,却能救人。穿越重生在一个异世小农村,一睁开眼就成了被赌鬼母亲卖给别人家。来到异世的第一天准婆婆因病去世,丈夫是一个比她小三岁的萝卜丁,还有一个视她为眼中钉的小姑子,她成了这个家里年龄最大的孩子。这个家的生存环境可以说很糟糕,先解决自家的温饱问题,一双巧手能做出许多让人垂涎欲滴的食物,让小小农家门百香飘逸。度过了赚钱养家的艰难日子,一不小心赌鬼老妈丢了,然后有自称是她父亲的人找上门来。更可怕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不小心就卷入了权贵们的角斗场。她只想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小农女,贵族圈不适合,赶紧溜……
  • 幻世乾坤诀

    幻世乾坤诀

    在一个修炼脉力的世界,一个普通的少年因一部脉诀走上修行之路,也因为一部脉诀被追杀逃亡,可在修行途中他却渐渐发先自己的命运像是一直被操控着,而在2080年的北京,王雨的团队也以为他们研究的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他们的所想,截然不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尊你马甲又掉了

    神尊你马甲又掉了

    上古时她名为蕴灵,人人唤她一声蕴灵冕下。直到她被她所庇护的愚民背叛而死,无人知她名慕珉川。重生为人,冕下表示低调作人~于是乎, “有人说冕下是草包废物,说冕下不学无术,只会败家,没有才艺。”直到……某人手下看着文件瑟瑟发抖:“我好像一不小心扒了大神马甲。”神尊冕下淡定一笑;“才一个,不慌不慌。”!!!敢情这原来是个超级大佬
  • 刁蛮公主:嚣张小姐恶霸夫

    刁蛮公主:嚣张小姐恶霸夫

    她穿成落难小姐,家道中落,双亲被杀,无奈居人篱下,沦为丫鬟。他是城中首富之子,却是妾室所出,不为父亲重视。他娶她,只为争得家中大权。她嫁他,只为逃脱困苦。一场阴谋算计的婚姻,最后会是谁丢了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闻一多作品集》本书分为红烛、李白篇、雨夜篇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