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18400000007

第7章 大学与BC省时期(1)

爱情还是文学——从文艺青年到家庭主妇

1949年,18岁的少女艾丽丝·雷德劳进入了西安大略大学新闻系学习。西安大略大学是加拿大一所地区性的大学,而并不像多伦多大学那样是全国性的大学,它主要服务于安大略西南地区,与面向安大略东部地区的皇后大学齐名。艾丽丝入学的那年,西安大略大学总共招收了4000名学生,其中二战老兵占了差不多一半,而女性学生的人数则很少,甚至比起战时大有减退的迹象。大部分的女生都来自安大略西南部的普通农户家庭,不少人都与艾丽丝相同,靠着学校的奖学金才得以入学。

初进大学的艾丽丝就像飞出牢笼的小鸟,她再也不用每天为家务拖累得精疲力竭,这种自由让她非常激动。在新闻系,她第一年的课程并不轻松,包括英语语言文学、英国历史、经济、法语交际及心理学。但专业学习没有阻碍艾丽丝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她很快就有了志趣相投的好友。金融预科班的戴安娜·雷恩同样是来自小镇的普通家庭,没什么钱,喜欢阅读。两个女生后来成为室友,常常结伴在公共图书馆消磨时光,并一起选修了由罗伯特·劳伦斯主讲的《英国文学概论》。劳伦斯很快发现了艾丽丝的写作才华,并最终成功动员她在第一年课程结束的时候转入了英语学院。

艾丽丝在这一时期创作了短篇小说《阴影的维度》,讲述一位独身的女教师对其课堂上的男学生所幻想的不伦之恋。1950年4月,《阴影的维度》在西安大略学生出版物《手稿》上出版,那也是门罗正式发表的第一个作品。40年后门罗将这个故事发展为艺术上更成熟的《梅奈斯镗》,收录在《我年轻时候的朋友》短篇集中。有趣的是,那期的《手稿》杂志一共刊登了11篇作品,第一篇的署名是艾丽丝·雷德劳,第二篇则是杰瑞德·弗兰姆林。这一巧合像是命运的一次奇妙安排,因为26年后这两个人最终结为了夫妇。弗兰姆林是二战老兵,曾经在加拿大皇家空军服役。在西安大略校园,他是学生社团的风云人物,才华出众,风度翩翩。艾丽丝一度对他非常仰慕,还将其误以为是《手稿》期刊的编辑而将《阴影的维度》送过去投稿。《阴影的维度》最后发表的时候,弗兰姆林已经从西安大略大学毕业了,但他还是给艾丽丝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将她与契诃夫相提并论,这让艾丽丝很是激动。

不过艾丽丝此时已经有了正式的男朋友吉姆·阿姆斯特朗·门罗。吉姆比艾丽丝年长两岁,高一年级,在历史系读书。他热爱艺术,听歌剧与古典乐,选修艺术课程,还在校园的剧团里担任角色。吉姆很早就在校园里注意到了与众不同的艾丽丝,但直到其《阴影的维度》在《手稿》上刊出,他才发现原来作者就是那个他一直倾慕的女孩。这一时期的艾丽丝——根据其同班同学德格·司柏提格的描述——“很害羞,很瘦小,脸很白很白,有点儿雀斑,栗色的头发……你以为若是盯着那双平静的眼睛,那个女孩就会消失不见。但是她并没有。似乎她身上有一种出人意料的力量,一种自信,即便是我们中间那些气场很强的人都会感受到嫉妒。”吉姆和艾丽丝最终相识于罗森图书馆。罗伯特·撒克教授在门罗的传记中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吉姆不小心掉了一块糖在地上,不知所措的他一抬头就看见了对面的艾丽丝。“我会把它吃掉,”艾丽丝很干脆地说。两个人很快就陷入了热恋。尽管如此,从很多方面而言,艾丽丝和吉姆其实并不相称。吉姆来自大多伦多地区的富人区奥克维尔市,是家中的长子,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其父在多伦多的伊顿百货商店担任资深会计师;吉姆的性格偏向保守,言谈举止从容得当。而艾丽丝则出身于贫穷的威汉姆小镇的劳动阶层,小镇口音明显,常为自己的出身困扰,平日喜欢穿招摇的衣服,个性比较矛盾。在其日后的名篇《乞女》中,门罗对于这种因悬殊的家庭背景而导致的巨大文化差异做了极为深入的挖掘。

尽管如此,艾丽丝和吉姆还是在1950年的圣诞节迅速宣布订婚。吉姆开始非常认真地考虑他和艾丽丝的未来生活,并做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牺牲,即决定从历史系转入艺术学,这样他就可以和艾丽丝一起学习英语语言文学之类的课程,而更为重要的是,他可以申请提前一年毕业,找工作,因此可以有经济基础和艾丽丝尽快结婚。而艾丽丝也愿意就此放弃自己的学业。事实上,当时的艾丽丝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她非常清楚,一旦为期两年的奖学金资格结束,她就再也没有钱继续后面两年的学习了。除非尽快结婚,不然艾丽丝只能回到威汉姆小镇的家,回到过去的生活。1951年12月29日,艾丽丝与吉姆在威汉姆镇的联合教堂正式结婚。当时艾丽丝20岁,吉姆22岁。根据当地《前沿报》的公告,婚礼在“新娘父母的家乡非常的隆重”。

新娘在仪式中由父亲牵着手,穿着酒红色的天鹅绒正装裙,搭配着相应的首饰和莱斯特·喜博得玫瑰的胸花。她的妹妹,雪拉·雷德劳小姐陪伴着她,穿着一身宝石蓝的天鹅绒,样式和新娘的裙装相仿,也搭配着相应的首饰,及粉红之恋玫瑰。提森伯格的唐纳德·提恩先生担任伴郎,圣·托马斯的戴安娜·雷恩小姐现场演奏婚礼进行曲。

仪式结束后,现场嘉宾与亲友在布鲁斯维克饭店里享用了婚宴。婚宴结束后,这对新婚夫妇就出发去了多伦多,他们在那里将乘坐火车去温哥华。门罗先生和夫人都将去温哥华居住。

吉姆那时已经在温哥华的伊顿百货商店找好了工作。对于这对新婚夫妇,温哥华的新生活即将开始。

在西安大略校园的两年,门罗在《手稿》期刊上共发表了三篇小说:《阴影的维度》、《星期天的故事》和《寡妇》。其中,《星期天的故事》在艺术上最为成熟。1951年,门罗第一次给日后被尊为“加拿大文学教父”的罗伯特·韦弗投稿。罗伯特·韦弗时任加拿大广播电台“谈话与公共事务板块”的负责人,手上有一档名为《加拿大短篇小说》的节目。这是一个周播节目,时长15分钟,主要朗读原创的加拿大短篇小说。门罗在这个节目上很幸运地第一次卖出了自己的故事:《陌生人》。这个故事计划于6月1日播出,同时罗伯特也给了门罗很多修改建议。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原定的播出档期后来被挪给了《梅西委员会报告》。《梅西委员会报告》是加拿大文化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份文件,为加拿大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激进民族主义运动最终铺平了道路。《梅西委员会报告》由加拿大国家艺术·文学·科学发展皇家委员会经过广泛调研后向政府提交,报告认为加拿大作家尚“没有得到认可”、“深受孤立之苦”;尤其是二战以后,美国大众文化的入侵已严重影响了加拿大的民族性。为保持加拿大在知识和精神上的独立性,报告呼吁应“鼓励那些表现民族感情、促进共同了解和增进加拿大人民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机构”,并由此提出众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门罗与这一著名的文化报告之间的联系当然是一种巧合,但它确实表明了门罗的文学事业与加拿大文学的发展之间的平行关系。

与吉姆结婚以后,门罗的文学创作稍事休整了一段时间。但随后在1954年,她又成功地向加拿大广播电台卖出了第二个故事:《田园夏天》。同时期门罗还第一次在商业杂志上卖出了自己的小说:《一篮子草莓》卖给了《梅法尔区》杂志,发表于1953年的11月刊上。门罗保持了与罗伯特·韦弗的文学联系。韦弗给门罗许多的帮助与建议,其中之一就是鼓励她尝试给美国的《纽约客》投稿,尽管当时门罗的故事总是被《纽约客》拒稿。在很长一段时期,罗伯特成为了门罗与文学圈的唯一的纽带。日后在回忆这段亦师亦友的关系时,门罗感言:“罗伯特的来信从来没有斥责我疏于写作或者鞭挞我勤奋工作。但是他的信始终提醒着我:‘我是一个作家’。他的信对于我最珍贵的鼓励并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自然地将我视为作家的这一事实。”而罗伯特则说:“艾丽丝从很早的时候就明确了她想为之努力的事情——她的决心是如此坚定——她是不会动摇的。”

就当时加拿大的社会风尚而言,女作家其实是非常凤毛麟角的群体。贤妻良母是普遍的社会期望,职业女性通常是不受鼓励的,婚姻往往就意味着女性事业的结束。不过门罗非常幸运,因为她的丈夫吉姆热情地支持着妻子的文学爱好,他甚至给门罗买了一台打字机作为礼物。尽管如此,怀揣作家梦的门罗确实很快遇到了新困难,以至于她不得不暂时停下在文学创作上的脚步。1953年10月5日,门罗的大女儿雪拉·玛格丽特·门罗出生,这一年门罗才22岁。1955年8月,二女儿凯瑟琳出生。不过凯瑟琳先天不足,出生后两天就去世了。她的下葬非常简单,小小的尸体被放置在了一个鞋盒里埋入了现成的墓穴,没有任何仪式,也没有墓碑。这个事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像一个愧疚的梦魇困扰着作为母亲的门罗,直到1957年6月小女儿詹妮出生,门罗才部分平复了心情。后来,门罗创作了《我母亲的梦》献给这个失去的孩子。随着孩子的陆续出生,母亲的职责占据了门罗大部分的时间并使她彻底筋疲力尽。在这一时期,门罗不可避免地在“母亲”与“作家”两种身份之间痛苦地挣扎。《我母亲的梦》中对此矛盾心情有非常传神深刻的描绘:“我们对彼此而言都是怪物。”

然而门罗还是坚守了下来。她利用每天家务的边角料时间阅读与写作,她会边洗碗边构思,然后等孩子们午睡的时间,或者洗衣机洗衣服的时间,把想法记录在纸上做整理。整个50年代,门罗继续创作出新的小说,不断发表在《梅菲尔区》、《城堡夫人》、《落叶松评论》、《蒙特娄人》及《加拿大论坛》等文学类杂志上。1958年,在罗伯特的建议下,门罗第一次向加拿大艺术委员会申请写作项目经费。罗伯特本人积极地参与其中,帮助门罗整理申请表,甚至动用私人关系为门罗联系推荐信。但是最后门罗并没有成功,因为她的申请理由是希望能用项目经费雇佣保姆,这样她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写作。事后,门罗认识到一个男性作家会申请经费用做“风土人情考察”,这种理由比较堂皇。尽管遭受了一些挫折,门罗在这一阶段的文学成就依然在慢慢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门罗视为加拿大文坛充满生气的新人。

1961年,门罗出版短篇集的可能性被提上了议程。赖森出版社最终决定出版这些作品,但是出版的过程极其拖沓,直到1967年才实际启动,其中既有编辑调动的原因,也有出版社商业的考量,而门罗本人亦是终日为家务、为写作忙忙碌碌,不懂也无暇顾及出版事宜。1968年,赖森出版社终于出版了门罗的处女作《快乐影子之舞》短篇故事集,一共收录了包括《沃克兄弟公司的牛仔》、《印象》、《男孩与女孩》、《红裙子——1946》、《乌特勒克停战协议》、《快乐影子之舞》等15个短篇,绝大部分门罗都已经在各类文学类杂志中发表过。考虑到短篇小说从来都没有长篇小说好卖,当时初版的发行量仅为2500本。事实也是如此,好几年后,当时的2500本居然在出版社还有库存。不过,这部短篇小说集一经出版就在加拿大文学评论界赢得了一片叫好声。1969年3月,门罗欣喜地获知自己的短篇集被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提名。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是加拿大最大的国家级文学奖,创立于1937年,1959年起由加拿大艺术委员会负责。1969年那年提名奖的奖金是2500加元,并第一次由加拿大总理皮埃尔·艾略特·特鲁多亲自颁奖。事实上,罗伯特本人正是那一年评委会的主席,不过因为他本人与门罗长期的私交,罗伯特出于回避并没有加入评奖讨论。但最终《快乐影子之舞》还是众望所归地赢得了大奖。

门罗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的消息很快轰动了夫妇俩所居住的维多利亚小城。小城居民震惊地发现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一夜之间竟然获得了加拿大最高文学奖项。门罗从此的文学创作进入了全新的天地。其中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1969年的暑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夫妇恰好来维多利亚度假,他们邀请门罗一家共度了一个非常愉快的周末。自此,当代加拿大最重要的两位女性作家开始了她们一生惺惺相惜的友谊。1970年12月,门罗完成了《女孩和女人的生活》的书稿。这本书由八个彼此关联的短篇小说组成,拥有同一个主人公黛儿,从少女的视角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小镇众生相,带有强烈的自传特色,也可归于成长小说一类。《女孩和女人的生活》再次为门罗赢得了首届加拿大书商协会大奖,门罗作为作家的地位终于稳固。

但此时的艾丽丝与吉姆之间的感情却已经出现了非常大的裂缝。夫妇间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两人截然不同的阶级与文化背景。他们的女儿雪拉在其自传《母亲与女儿的生活:与艾丽丝·门罗一起成长》中这样评价艾丽丝与吉姆:

同类推荐
  • 遇见最美的唐诗

    遇见最美的唐诗

    《遇见最美的唐诗》作者因着对古诗词的无限热爱,对古人的无限敬佩之情,将诗人写诗时的处境及心路历程一一道来,让每首诗都呈现出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读者都能身临其境地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得到美的体验。
  •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

    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大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歌巨匠帕斯捷尔纳克诗歌全集。北京大学俄语系教授、俄语文学专家和翻译家顾蕴璞先生领衔,集合俄语文学翻译界力量耗时多年翻译而成。《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汇合帕斯捷尔纳克各个时期的诗歌佳作,总499首,按《早期》(1912—1914)、《越过壁垒》(1914—1916)、《我的姐妹——生活》(1917夏)、《主题与变奏》(1916—1922)、《不同年代的诗》(1916—1931)、《长诗》(1925—1930)、《第二次诞生》(1930—1931)、《在早班火车上》(1936—1944)、《尤拉·日瓦戈的诗作》(1946—1953)、《雨霁》(1956—1959)等分集收诗327首,并附录《云中的双子星座》(1913)、《越过壁垒》(1917)、《为孩子们写的诗》、《最初的试作》(1909—1913)、《诗作》(1914—1958)等小集172首,为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帕斯捷尔纳克诗集中译本,是填补国内俄罗斯文学研究与翻译空白的工程,也是对帕斯捷尔纳克创作艺术传承的一大推动,面对俄罗斯文学研究界、诗歌界、诗歌爱好者,奉上值得珍藏的经典。
  • 湖畔随笔:怀念一棵树

    湖畔随笔:怀念一棵树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 浮士德

    浮士德

    这部辉煌的诗剧历经六十年创作而成,是歌德一生艺术心血的结晶。他为人类不朽的追求精神,谱写了一曲澎湃的赞歌。主人公浮士德是个不甘于现状的学者,他厌倦了知识,此时魔鬼出现,引诱他出卖自己的灵魂,于是他可以得到所有尘世的体验。为追求真理,他历尽艰险,走遍了人类追寻过的路程,也经常失败和沉沦,但他没有放弃寻找,最终获得了救赎。
  • 中国新文学史稿(下)

    中国新文学史稿(下)

    全书分四个时期,即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左联十年,抗战前期,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每一编都先有一章,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学思潮、社团、论争等作总的概述,然后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体分章论述,介绍各种不同流派、倾向的作家和作品。
热门推荐
  • 九鼎生息

    九鼎生息

    武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
  • 斗罗之开局就有系统

    斗罗之开局就有系统

    楚帅穿越到《斗罗大陆》,他以为会像平民一样安度生活。可是实力不允许,刚穿越到《斗罗大陆》,他就获得了一个系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试红尘

    剑试红尘

    杨非以为自己从21世纪穿到未来然后玩了一个全息网游,却总觉得那些个“NPC”们有哪里不对。最终,他恢复了记忆,明白了一切的缘由,知道了他曾景仰的传奇就是他自己。……曾经杨非自创了一部剑诀,总纲赫然写着:“此剑唯我,此生唯我,天欲灭我,我便诛之!”失忆后的杨非捡起了这部剑诀:虽然感觉很厉害,但是谁这么中二啊!恢复记忆后,杨非表示:我在自己膝盖上插了无数支箭。——是是是而非非非。
  • 补天

    补天

    这方天地蕴藏三千道则,化作十二种天道血脉传承世间,一切修行者都必有一种天道血脉,各有一门天道特长,造化无穷。蛟脉威,鸾脉妙,鲲脉厚,鹏脉霸;虎脉刚,鹤脉灵,龟脉玄,猿脉精;狐脉变,獬脉凶;天下五洲四海,百万修士,唯他一位属草脉,此脉特长,吸万草精气化丹,寿比天地。任他岁月流逝,万年沧桑,无数仇敌化枯骨,宗门湮灭,唯他行走天地间,千年岁月不过一载风云。手握万载寿元,这一株草也能斩断宙域,剑指苍穹,弥天补地,化身道祖,证道无上大圆满至高金仙。
  • 通灵热线

    通灵热线

    二十年前没有网络覆盖、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王者农药,你还记得那时候的人用什么来消遣娱乐吗?在那个只有卫星电视和固定电话的年代,有一种叫做热线电话的东西。你可以通过电话购物,也可以通过咨询,甚至可以找人陪你聊天,聊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 误惹腹黑权少:老公,约吗

    误惹腹黑权少:老公,约吗

    “郝小姐,这是你的入职合同,请签字。”男人递给某女一沓合同。某女大致瞅了几眼,觉得自己智商不太够,干脆问道:“您直接跟我说下薪水多少吧。”“试用期三万,过后四万,五险一金,公司活动都可以参加,以及……”男人话还没说话,某女眼睛锃的一亮。“税前税后?”“当然……睡后。”某女二话不说,签了合同。合同生效时,某女才真正明白,boss大人那意味深长的眼神是嘛意思了!——某女罢工不干,某男电话催债,男声磁性勾人:“郝小姐,今晚请准时去我房间上班。否则请对照入职合同进行赔偿。”某女恨恨地咬牙,不近女色全是扯淡!
  • 诸神黄昏罪与罚

    诸神黄昏罪与罚

    不一样的的诸神之战,带你领略不同的人物剧情
  • 武道仙途

    武道仙途

    当一个乞丐无意得到炼体的方法之后,他所要做的就是比以前更加的抗打!但是这个乞丐却是要逆天!其曰:“吾有一体,可抗世间万法、可转三千大道,可破宇宙玄黄!(读者群387054548)
  • 故记

    故记

    回到老家,空气依旧那么清新,到处都是田野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