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10500000036

第36章 纳家户回族民俗调查(5)

(八)下葬

回族人都实行土葬,有自己的集体墓地,称之坟院。纳家户回族的坟院毗邻清真寺,与清真寺只一墙之隔。坟墓一般都挖成一个长方形的坑,口大底小,深约一丈,长约六尺,宽三尺。基于当地土质条件的考虑,不在坑底的西边挖一个与坟坑平行的深洞,只是一个直坑,长2.6米,宽1.2米。然后在坟坑中用土坯垒砌,形成一个拱形的形状,“上用土坯发拱券,两头掘一个长方形的斜坡”,留有洞口,内部有高度,可容一人跪着。

下葬时,两个人先到坟坑里,其中一个到里面,先去试坑。然后打开木匣子,由四人将埋体缓缓放入坟坑,再慢慢送进里面,使埋体头北脚南,仰面而卧,面向西方。之后,先用土坯垒好门口,然后填土掩埋坟坑。填土者一般都是亡人的亲属。坟墓堆起来,外形犹如鱼脊形或凸形,有的在坟墓上压些土坯,有的压一些石子,防止风雨侵蚀。丧主家给下埋体者要舍散乜贴,有多有少,一般都是100元或200元。回族人一般不给亡人立碑,当然,为了识别和上坟方便,现在有些纳家户回族人也开始立碑。

在下葬的过程中,阿訇、满拉为亡人集体念经,其他送葬者跪听祈祷,待送毕时,集体接都哇。此时,丧主要为亡人出散乜贴,数十元、百元不等,根据丧主所请的坊数,以及送葬人数的多少,给阿訇、满拉、高目所散乜贴也多少不一,现在阿訇一般都是30元、满拉20元、高目一律10元。有些有钱人家,葬礼上一般散乜贴较多,家庭贫寒者,相对较少。卢慧杰看到的20世纪80年代的葬礼中,“亡人安葬之后,所有参加丧葬的人,由亡人亲属打开包裹里的钱,每人都要发放,少则3元、5元、多则8元、10元。阿訇的要多出几倍”。剩余的乜贴不能拿回去,“发剩余的留个寺上,成为给寺上’散乜贴‘”。有些家庭为表现对亡人的疼爱,一般都是在葬礼上多散乜贴。回族送葬中,不允许女性参加,也不允许非穆斯林去坟地。

(九)纪念亡人

纳家户回族有戴孝的习俗,一般丧主的儿子戴白帽子,女儿戴盖头,时间为40天。当天晚上就开始纪念亡人,丧主家要请阿訇和满拉到家里,集体诵读《古兰经》并赞圣,但不准备饭菜,称之“宵夜”;第二天就开始走坟,一天走坟五次,三次去坟院,两次在家里,诵读《古兰经》,为亡人祈祷。家里有会念经的人就自己走坟,没有的就请阿訇或会念经的人替代,共40天。纳家户人的头七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一般第四天就要过大乜贴,宰羊、宰鸡、炸油香,请阿訇、满拉和坊上的高目到家里念经、吃油香,丧主还要给所有的人散乜贴。二七规模很小,一般只炸些油香,随便请几个人即可。到三七时要大干“尔曼里”,尤其是到了四十日时,认为亡人的灵魂要离开家了,更要大干“尔曼里”,早上先请阿訇走坟,之后请阿訇以及亲戚朋友和坊上的高目到家里来“吃油香”。以后一周年一次,每到这个日子,亡人的亲属一般都要宰牲、炸油香,请本坊阿訇及坊上的“高目”和亲朋好友来家里念经、散乜贴,招待前来参加“尔曼里”的全体来宾。亡人的直系亲属还要亲自到亡人的坟头念“索勒”,称为“干尔曼里”“过乜贴”“倒油”“念索勒”等。一般来说,纳家户回族穆斯林重视对已逝父母等直系长辈的纪念,这种纪念一般只在三代人之间,三代以外就很少有了。

七、节庆习俗

回族穆斯林的节庆带有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如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此外还有一些带有民俗色彩的地方节庆。纳家户村的回族与其他地方的回族一样,每年除举行隆重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外,还要过法图麦节、阿舒拉节、苦难节等,都是以清真寺为庆祝空间,体现出了回族节庆习俗的群体性和宗教性特征。

(一)开斋节

纳家户人又称“小尔德”,是在顺利完成一个月的斋功后喜庆开斋的日子,为伊斯兰历每年10月。斋月为伊斯兰历9月,因伊斯兰历没有闰月,每三年就比公历少一个月,所以按公历计算,斋月并没有固定的日期。斋月期间,穆斯林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这叫“守斋”,也叫“封斋”或“把斋”。斋月的开始和结束,一般都以见新月为准。斋月结束,于伊斯兰历10月1日开斋。

开斋节前夕,在外面工作的都要提前赶回家中。人们赶在会礼前,出散“菲图尔”乜贴,有些人在节日上还舍散乜贴。开斋节当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庭院,收拾房屋。成年回族个个都要洗大净。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衣服,小孩子也个个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回族群众集中到清真寺,先听阿訇讲“瓦尔兹”,在阿訇的带领下进行会礼。礼拜后,回族群众齐向阿訇道安,接着全体互说“赛俩目”问候。会礼结束后,由阿訇带领游祖坟,念“索勒”(《古兰经》章节),追悼亡人。最后恭贺节日,串亲访友。

节日中,男人们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女人在家里炸馓子、油香、麻花等。待会礼结束,家家都要请阿訇宰鸡、羊,做丰盛的饭菜,请阿訇和坊上的教民来“口到”。然后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在节日里,除了邻居、朋友互拜外,女婿要带上节日礼品给岳父岳母拜节。拜节的时间要早,如果拜节迟了,会引起一些不快。

(二)古尔邦节

又称“宰牲节”“忠孝节”,纳家户人又称“大尔德”。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艾祖哈”的意译,意谓“宰牲献祭”,时间是伊斯兰历12月10日。宰牲节这一天除宰牲献祭,还要到清真寺举行会礼等活动。每年这一天,全世界数百万穆斯林云集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游转天房“克尔白”,住阿拉法特山,举行一系列仪式,这就是一年一度的朝觐活动。

节日当天,每个回族家里,都会早早将院子和室内打扫干净,有些家庭还会在屋里燃香。家家户户在节前或当天早上炸油香、馓子等。男人们都会换上新衣服,洗大净,到清真寺参加集体会礼。会礼前听阿訇讲瓦尔兹,之后礼两拜乃麻孜,结束后还要宰牲。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宰牲所得羊皮、牛皮等,舍散给清真寺或阿訇。而后访亲探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古尔邦节所宰牲畜,肉食用后,骨头要专门挖坑埋掉,不能随意乱扔。

(三)圣纪节

相传穆罕默德诞辰(570年)和逝世(632年),都在伊斯兰历3月12日这一天。因此穆斯林为了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他诞生和逝世这天举行集会,既而发展成了民族的节日。纳家户的圣纪节日活动多由清真寺主持。当天,清真寺挂起横幅,用阿拉伯文书写纪念穆罕默德的字样,有时还写圣纪大会标语。届时全村穆斯林穿戴整洁,到清真寺参加聚礼,听阿訇念诵《古兰经》,并集体赞圣,主要念诵《曼达耶哈》或《穆罕麦斯》等,宣讲穆罕默德的事迹及传播伊斯兰教的功绩,教育回族群众不忘穆圣的教诲,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节前,由清真寺的阿訇讲一下过节的重要性和需要做的准备工作,穆斯林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回族群众自愿来干的。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备上十几桌乃至几十桌饭菜,大家欢欢喜喜,一起进餐。

(四)姑太节

又叫“女圣纪”和“法图麦节”,在每年的伊斯兰历9月14日,主要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的妻子法图麦。由于她的端庄淑静,什叶派穆斯林对她十分崇敬。回族穆斯林妇女尊重法图麦的德行,一般都称她为“法图麦太太”或“圣姑太”。这个节日主要是回族妇女来举行,在“法图麦太太”的纪日里,由妇女亲自出动,收敛钱粮,全坊妇女集中到清真寺,从早上八九点开始,一直到12点结束,期间先由清真寺开学阿訇讲一些关于法图麦的故事,同时还要念经祈祷并赞颂圣女的美德,视之为自己的楷模。过去清真寺里要架几个大铁锅,熬几锅杂豆粥,烙或炸一些油香,让全坊的男女老少一起来吃。杂豆粥用黄米、小米、大米、扁豆、豌豆、绿豆、大豆等十几种豆类加肉丁和葱、姜、盐等各种调料熬成。吃杂豆粥是有来历的。传说很早以前,法图麦的丈夫阿里带兵打仗已三天三夜没吃东西了,法图麦在河边拣了一衣襟各种各样的小花石头,拿回来淘洗两遍下到锅里煮,结果花石头变成了小花豆,遂熬成了花豆粥,士兵们才得以充饥。故“姑太节”又称“粮食节”。现在只是炸一些油香,待纪念仪式结束时,给所有穆斯林每人一个油香带回家里食用。

(五)阿舒拉节

在伊斯兰历1月10日举行。阿舒拉为阿拉伯音译,意为“10”。相传伊斯兰教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虽发生在不同历史年代,但都是在这一天。那天,安拉用泥土造化了人祖阿丹,又用他的肋骨造化了他的配偶好娃,同时也创造了天园和火狱;先知努哈在这一天里建造了诺亚方舟,带着那些归信安拉的人登舟,躲过了洪水滔天的灾难,并从世界所有动物中各选取一对载在船上;安拉在这一天从异教徒冲天大火中拯救出先知易卜拉欣等。因此,回族把这一天看得很神圣,视之为吉庆和尊贵的日子。而什叶派穆斯林将这一天视为悲痛不幸的日子,据说,680年的这天,阿里之子侯赛因被倭玛亚王朝统治者所杀,这一天什叶派穆斯林身穿黑衣丧服,痛心疾首,举行大规模的纪念侯赛因的活动,由此发展成为什叶派穆斯林最重要的纪念日。

回族群众为了纪念这一天都要过阿舒拉节,依然保留着吃杂豆粥的习俗。节日当天,穆斯林要诵经,并要赞圣,聚众喝豆粥,也把这种饭叫“阿舒拉饭”。纳家户过阿舒拉节在规模和重视程度上要逊色于传统三大节日,在节日当天,由清真寺组织大家在大殿内开经,主要诵念《古兰经》,并集体赞圣,然后各自归家做阿舒拉饭,又称“五谷杂粮饭”。

(六)苦难节

苦难节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回族社会中较为常见,苦难包括天灾和人祸导致的人口大规模非正常死亡等,后人因此而举行纪念性的尔曼里,我们称之为“苦难节”。在西北、西南一带为纪念清朝时被清王朝血腥屠杀惨死的数百万回族人而举行的“尔曼里”,西安回民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七过“乜贴”,以纪念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时被左宗棠残酷镇压的回族先烈。在今中亚楚河流域的营盘马三奇乡,每年5月17日,有上千回族群众参加活动过尔曼里;甘肃临潭回民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九有“舍西德忌日”;云南滇西、昆明等地还有纪念清代被屠杀殉难同胞的亡人节。纳家户也有此类性质的苦难节,过去时间一般是每年的3月25日(农历四月十七日)和3月28日(农历四月二十日),这天清真寺要集体过尔曼里,诵经赞成,表达哀思。最初两个尔曼里是分开来过的,后来考虑时间相近,就安排在一起来过。追溯这两个苦难节的历史来源,各不相同。关于3月28日的事件,在纳家户调查时,听到了一种关于其缘起的说法:

清朝末年,纳家户曾经有集市贸易,纳家户人控制集市,遭到了王家团庄吴家人的不满,与纳家户人矛盾不断,积怨已久,一次纳家户村50人在武人纳玉赞的带领下与吴家人械斗,死伤较多,这天正是3月28日,以后每年的3月28日,纳家户人都在清真寺过尔曼里来纪念这次械斗中的亡故者。

我们一度怀疑,3月28日的尔曼里与同治年间纳家户回族遇难有关。但对纳家户多个老人的访谈中,大家对同治年间的记忆甚为模糊,对此我们无从考证历史真伪。对于3月25日的尔曼里,纳家户人较为一致的说法是起源于民国时期的马仲英事件。

过去时,回汉之间一直有些矛盾,回杀汉,汉杀回,死人较多。当时有个甘肃河州人叫马仲英,在甘肃造反了,他带的军队到甘肃的镇范县(今天的民勤县)向当地的汉族人要粮食,结果给的较少,马仲英一怒之下就杀了不少的当地汉人,于是乎,国民军派军队剿灭马仲英的部队,所以当时下的命令是“见贼不留”,这里的贼就是马仲英和他的部队,但是传到宁夏这里就变成了“见回不留”,于是下面执行的时候就开始杀回回,纳家户死了好多人。当时我们纳家户东门有一些河南和山东来的汉族货郎,名字现在都能记得起,有小康、田大秋、李荣泽、赵金有等,当国民军来说,到了东城门时,看到这些外地的汉族货郎,就问他们回族人怎么没有杀掉他们,这些货郎实话实说,就给他说,这里的回民都是好人,给我们给吃给喝,从来没有杀过我们,就这样,得益于这些外地的汉族货郎,就把我们纳家户的人救下了。以后,纳家户对这些货郎一直非常的好,主要感激他们救了纳家户人的命。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刘若愚:融合中西诗学之路

    刘若愚:融合中西诗学之路

    刘若愚开创了融合中西诗学以阐释中国文学及其批评理论体系的学术道路,他的比较诗学体系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对中国文学理论走向国际化也有不可忽略的借鉴意义。本书全面评述了刘若愚的学术思想。
  • 宋代文学研究(下册)

    宋代文学研究(下册)

    《宋代文学研究(下册)》全面系统地评述了20世纪宋代文学研究的状况及主要成就。
  • 中国自信理论思考丛书·文化自信: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中国自信理论思考丛书·文化自信: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本书从“研究现状”、“本质要义”、“理论溯源”、“战略创新”、“认知自觉”、“机遇与挑战”以及“历史与经验”、“精神内核”、“创新发展”等方面,对文化自信的概念、内涵、历史、作用、价值、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专业而系统的论述。着重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因子,并强调了文化自信的提升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择吉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择吉文化

    本书内容包括:择吉文化——祝福求祥良辰同庆——节日择吉衣食住行——日常择吉建房搭屋——建筑择吉比翼齐飞——婚姻择吉等。
热门推荐
  • 泣血无归

    泣血无归

    诡异的古庙,腥红之风拂面而来,耳畔回荡着尖锐惊悚之声,这一切为何会存在于那片枯寂之中?离开这里是回到故地,还是前往未知之地?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神秘危险,充满着未知。热血奔腾,激情喷薄,欲望无限......泣血之后是否有归途,若无归又当如何?
  • 精灵时代我的精灵会忍术

    精灵时代我的精灵会忍术

    主角被雷劈了到了到了火影里获得了系统……又被雷劈了到了神奇宝贝的世界。开始教我的神奇宝贝们学习忍术。(新手上路)第一次写小说
  • 暗访十年

    暗访十年

    一名北方县城的公务员辞职后,独自来到大城市打拼,一个偶然的机会,做了一名记者,开始从事记者职业中最危险的工作——暗访。该书作者被誉为传媒界“最神秘的记者”,潜伏十年,在铸就一幕幕惊心动魄、死里逃生的暗访画面、揭示你所不知道的社会另一面的同时,也谱写了从蹬三轮到总编助理的励志传奇。
  • 黑白宠物店

    黑白宠物店

    穿梭道路的黑猫,在巷子里的店铺,还有一个早就注定好的继承人,到底能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 凰临独倾

    凰临独倾

    绝色公主(百里羽曦)曾经容貌尽毁,天命血脉枯竭,成为人人唾弃的废材,死后人鬼不知。一朝醒来,她回到年轻貌美时,那个本该天真无邪的年纪。识破阴谋诡计,吊打狗男女,重掌涛天权利,逆风翻盘,稳稳成女帝。一次途中,捡到位绝世俊美的公子。竟然是失踪多年的逆天丞相(君笙夜),“我靠!谁告诉她这妖孽傲娇,闷骚美男为什么老缠着她不放?”“公主殿下,你现在是微臣唯一的亲人。”某男一脸撒娇,像条小奶狗般。某男多次诱惑,“公主殿下,放心,微臣很温柔的。”“公主殿下,微臣看有人此人居心不轨,离这人远点。”某男用力抱住她,轻功飞离她惊掉下巴,“这是尊贵不可一世的丞相吗?”
  • 苏然的自救之旅

    苏然的自救之旅

    一场自救与他救的过程,一个个因果之间的关系,看本该自认倒霉的他,如何一步步参与进来。
  • 媳妇有点儿拽

    媳妇有点儿拽

    客厅里,四个人围坐在桌子边,氛围冷然。顾爸爸:“你是怎么和他成为夫妻的?”“我骗婚。”莫深快速的开口,赶在顾念开口之前说话,模样没有半点的赧然。顾爸爸冷冷的看了他一眼:“你们现在已经离婚了。”“我骗她的,我不可能和她离婚。”莫深再一次抢着回答。顾妈妈一直看着莫深,眼中的审视依旧很浓:“都说你家暴念念。”“不可能。”莫深再一次的抢答,忽视顾爸爸和顾妈妈的视线,只看着顾念道:“我这辈子疼她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家暴?”顾念的眉头动了动,看着莫深露出了笑容。在他们看见不见的桌子底下,顾念的脚正狠狠的踩着莫深的。
  • Up From Slavery

    Up From Slave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咸鱼是怎么养成的

    咸鱼是怎么养成的

    “我曾相信光明,可光明抛弃了我,那我便投入黑暗。”主角陈长生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来到一个修真世界。这里充满了各种不可思议,而我们主角又将会给这个世界掀起怎样的波澜?本文不无脑,主角前期可能会显得很咸鱼,后期会逐渐成长起来。另外作者是初次写书,写的不好请见谅。
  • 大型都市玄幻小说

    大型都市玄幻小说

    王武本是一名小人物,每天的生活都只能日复一日,重复去做。但是在某一天,拥有主角光环的王武,光环闪现。意外之中获得了华夏上古时期的大能医仙《逍遥医仙》的传承,从此王武的生活不再平凡。只看主角王武如何运用医仙传承,迎娶白富美。打破重重阴谋,一步步踏上成为医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