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10500000005

第5章 纳家户族姓调查(2)

事实上,争辩这段历史记忆的客观性并无多大意义,其中的主观成分也是纳家户人对家族历史记忆构建实现认同的方式。根据村民纳存福老人的说法,过去纳家户以寨子为村落格局时,两门人口分别集中于寨子的不同方位:

渔户呢,它占了整个东半边,老五门占了西半边。渔户整个就在东面或者南面这个地方。这个老五门土地都在这个西边,靠湖靠沟,比较平的地方。就说明渔户应该是先来的,它占的比较好的地方。他来的迟,所以在后面开了,是这么个情况。这个老五门呢,我现在也不知道是哪一门,因为这个赡思丁他五个儿子,是不是它的第五个儿子叫……不是过去说你是哪一门,老几立户叫老门么,是不是给老五这门立了户了,是他的第五个呢还是纳速剌丁十二个儿子里的第五个儿子呢?说不清了。我想是比较远的……

现今纳家户村的六、七、八、九队纳姓村民,多称自己是“老五门纳家”的后代,二、三、四队的纳姓村民,多称自己是“渔户纳家”的后代。

另外,村民纳少清有自己的一种说法:老五门就是历史上赛典赤·赡思丁的五个儿子,只是我们后来搞错了。事实上,对于纳家户而言,所谓的老五门,抑或渔户纳家,其存在是否是客观事实都需做大量的考据工作,重要的是这些记忆的代际传承被不断地强化,使原本难以诉清的历史记忆成为一种纯洁血统和区分家族边界的认同符号,就像古代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自我标榜的“中华”符号。

还有一种说法是“五老四庄”说。相传很早以前,纳家户村有五个纳氏兄弟,其中四个生有后代。分别住在四个庄点上,这便是纳家户村原有四个庄点的由来。老大一门称“老五门纳家”,习于经商;老二一门称“渔户纳家”,习于渔猎;老三一门称“大囊爷”,靠打柴草为生,据说力大无比;老四一门住在一棵大榆树下,称“大榆树纳家”,以经营羊杂碎、茴香饼子和糖酥馍、油香为生。不过,这一种说法没有前一种说法流行。

两个说法都印证了纳家户纳姓族人的由来,这种历史记忆告诉我们,纳家户最早迁移而来的纳姓先祖不是一个,而是有着同一血缘关系的几个兄弟。他们当时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的经商,有的务农,有的渔猎等。作为家族的历史记忆,则是纳姓族人寻根问祖实现家族认同的“根基历史”。

2011年1月,我们在纳家户调查时,其纳姓族人纳新辉又提供了新的说法,纳姓人是当年由于战争需要贩卖私盐来到宁夏的。此外村民纳少清认为,其先祖举族迁徙宁夏,是在当时社会不利政治环境下的“躲避”和“隐藏”之举。虽然两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反映了时代久远,纳家户历史更多地具有了主观想象性,人们也在不断地自我构建着家族的历史记忆。

2.马姓

马姓是中国回族第一大姓,民间有“十个回回九个马”的说法。历史上,中国回族的马姓来源较多,一是以名为姓,即取名字之首或名中、名尾之“马”字,以马为姓。如马哈默德、马哈木、亦思马因、阿哈马等。二是以其他原因取姓。如《马氏族谱》记载,始祖姓纳,南京应天府籍,至二世祖,于明弘治年间就寻甸而卜居,改姓“马”。明成祖永乐年间,敕封武德将军、咸宁侯、世袭锦衣卫指挥使的赛哈智,辞官后隐居滇西,改名为马。三是汇入了其他民族的马姓。如金代维吾尔人马庆祥的玄孙马祖常在元初定居并葬于潢川县小南海,其后代成为回族的成员。四是赐姓为马。明洪武元年(1368年),西域鲁穆国(今伊斯坦布尔)人马德路丁受太祖之聘来到中国,授职为回回司天监督正,他的两个儿子也随其在监内任职,洪武帝赐其马姓,封回回太师。

纳家户马姓来源又如何呢?马姓是纳家户较多的姓氏,其来源历史久远,且异源异流,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些来自银川的小南门,基本上是清同治年间回民反清斗争失败以后因各种原因逐步搬过去的,这些马家据纳家户人说与纳家户人同根共祖,也是赛典赤的后人;还有来自同心韦州的,如纳家户人马国良,招赘给来自韦州的苏家,自此定居下来;也有从甘肃临夏、同心喊叫水等地迁移而来;还有来自宁夏南部山区,在旧社会里通过招女婿、当兵、打长工等形式定居纳家户。在纳家户的回族姓氏中,现在马姓共有225户,分布于纳家户11个队中,其中一队有9家、二队有3家、三队有9家、四队有22家、五队有31家、六队有52家、七队有7家、八队有24家、九队有24家、十队有20家、十一队有24家。从马姓在纳家户的村落分布看,几乎每队都有,分布广,人口多,是纳家户村的第二大姓。

3.王姓

王姓在纳家户历史较为久远,至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根据村民的说法,在清同治年间,纳家户西边有个王疃庄(也就是现在的东全村),当时有很多回族姓王,如今纳家户的王姓回族,不少是当时王疃庄王姓回族的后裔。据说当年清兵围攻纳家闸后,迫于形势,有不少王姓回族从此变成了汉族。后来,永宁县仁存王团村、望远桥等王姓回族迁入了纳家户,成为今天纳家户王姓的来源之一,也有其他地方如宁夏灵武的王姓回族陆续不断地迁入纳家户。其中,不可忽视的是,纳家户村王姓回族中,有的原本是汉族,后来信教变成了回族。这说明纳家户的王姓也并不是一个共祖的王家人,现在纳家户的王伟忠家、王正山家、王国义(已去世)家、王正武家、王生明家都不是一个亲族的五个王家。纳家户王姓回族现在共有57户,已成为纳家户村回族的第三大姓。在纳家户村的11队中,一队有12家、二队有1家、三队有6家、四队有两家、五队有15家、六队有13家、七队有2家、十队有1家、十一队有5家。

4.丁姓

回族中的丁姓来源较多。历史上进入中国的很多回回人,名字的尾音都有“迪尼”(Din,意为宗教信仰),按汉语可以读为或者音译为“丁”。如回族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丁鹤年,据元代戴良《九灵山房集·高士传》,其曾祖阿老丁,祖苫思丁,父职马禄丁,从兄吉雅谟丁。可见丁鹤年的姓是取自于Din的汉语译音“丁”。还如“职马伦丁或勘马剌丁之后裔姓丁”。因为尾音有“丁”的回回人很多,所以回族“丁”姓的来源也就很复杂。“丁音竟如是之多,此所以丁姓之普遍于全国各地。”丁姓中,有一支来源于元朝著名回族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长子纳速剌丁,其子孙分为纳、速、剌、丁四姓,留居各省。纳家户回族中的丁姓,先后来自吴忠、灵武、银川等地,他们是否与纳速剌丁有血缘关系、和纳姓同为纳速剌丁的后裔现在已不得而知。有些丁姓人家是民国时期来到纳家户的,据说当时有个叫丁萨利哈的阿訇(人称丁爷),1944~1949年曾在纳家户开学,期间也就将全家搬了过来,定居到了纳家户,繁衍生息,现已有六代,他的孙子丁辉廷也是阿訇,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如今纳家户丁姓主要有42家,分布在纳家户11个队中,从户数的集中分布来看,主要在七队和九队,其余均零星散布于其他队里。具体的分布情况是:一队有1家、六队有4家、七队有23家、八队有1家、九队有9家、十队有3家、十一队有1家。

5.雷姓

雷姓是纳家户的大姓之一,对于其来源,说法不一。根据宋志斌、张同基主编的《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中访谈的雷氏族人雷金丰的说法:

我们雷家原来是汉民,太爷原是一名乡村游医,原籍湖南湘潭县。在一百多年前,即清朝同治年间前后,他单身一人,一面挑着货郎担,一面给人行医看病,千里奔波来到本地。那时,正值回汉民族矛盾处于非常时期。太爷深深同情回族群众的苦难遭遇,就在纳家户村停留下来,给这里的回民行医看病,而且对贫苦的群众免费。很快他就赢得了本村回民对他的信任。后来他被纳家户一个姓纳的人家招为女婿,并按照回族伊斯兰教的规定,履行仪式进了教门,成为了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子女仍随他的姓氏,改属回族。到我这一辈,已经历了五辈。

但马茜访谈的纳家户雷姓(66岁)人,却讲述了另外一种版本的雷氏家族历史:

以前有本书说雷家是湖北来的(按:指宋志斌、张同基主编《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又,原书说“湖南”,不是“湖北”),这个是我家人说错了,其实我们是从陕西来的。我小时候,我父亲还回过陕西老家,所以说应该从陕西过来的。听父亲的老话说,雷家人到纳家户是这么回事:以前一个雷姓人中了进士,到这附近做官,可路上把官印给丢了。古时官凭印,没了印也就丢了官,就在纳家户落下了脚。因为是外来者,所以在纳家户外面住,就是现在清真寺坟地南边以外的地方,以前纳家户人叫那里为南道。现在住在纳家户里面。祖上是读书人,记得还做过教书先生,所以后来和纳家户的人相处的很好,就能搬到户里面来了。雷家人一直都非常重视读书,每代人无论男女都要读书。所以虽然是外姓,但在纳家户也是备受重视的大户。1900年以后,雷家人在纳家户已经根基非常稳固,而且也有了自己的家业。

这两个口传历史说明:雷氏先祖不管来自湖南或陕西,可以肯定他们是外来户,并不是纳家户的原有村民,是晚近才从外地迁入纳家户的;雷氏先祖原本是汉族,是通过招赘的形式皈依伊斯兰教而成为穆斯林定居纳家户的;雷氏族人长期住在纳家户村外面,从村外到村内,实质上是一个雷氏被纳家户村民接纳成为纳家户一员的历程。经历了百年的繁衍生息,雷氏家族的人口不断壮大。如今雷氏家族居住在纳家户村的有23户,也有在银川和其他地区居住和谋事者若干户。在纳家户11个队中,三队有6家、四队有15家、五队有1家、六队1家。居住在纳家户的雷家已同其他姓氏相互通婚,彼此都成了亲戚。

6.其他姓氏

除了以上几大姓外,纳家户的沈姓、杨姓、李姓、谢姓、吕姓等,人口也较多。他们的祖先迁入纳家户村的时间有长有短,从最早的单门独户发展到如今形成了若干个家庭。有的是从永宁的杨和村、王团村、李俊堡、望远桥迁入的,有的是从灵武、吴忠、青铜峡、小坝、贺兰、银川迁入的。如纳家户沈家是从王团村等地转来,杨家从银川小南门、灵武等地转来,李家从八渠村等地划过来,谢家从青铜峡等地转来,吕家从红星、官桥等地转来。从时间来看,他们来纳家户的时间并不长,先是以个别家庭的形式进入纳家户定居下来,而后繁衍生息,人口逐渐增多,形成了一个个小家族。其他姓氏的人口相对较少,虽姓氏庞杂,但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较少,都是新近从外地迁移而来,如张家从北全四队、九队转来,郭家从平罗县、杨和四队转来,勉家从银川南关等地转来,拜家从西海固地区转来,周家从同心县转来,等等。

三、纳家户的家族与家族认同

在民族学中,家族就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家庭联合体,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管子·小匡》中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家族是家庭的再生产和扩大化的产物,是基于血缘关系而结成的亲族共同体。在以宗法伦理为质料编织出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家族不仅是社会得以维系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统治的间接力量。作为一种血缘组织,“家国同构”的社会传统伦理特性彰显了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即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家族有其自身的维持机制,以家族伦理的构建为手段来维持其具有礼治特征的内部秩序。家族的扩大化就是宗族。回族的家族有其自身特色,家族具有板块特征,其家族认同基于板块特征具有显性表达和隐性表达两种方式。纳家户回族作为西北回族板块中的一员,其家族文化特征与西北回族家族的文化特征是一致的。从今天纳家户的族姓来看,已有41个姓氏,其中的家族有大有小,人口数量有多有少,其家族势力和力量也有强有弱。单纳家户的纳姓中,同宗不同族所形成的家族单位就有20多个,处于一个不断流动与变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家族再生产的过程,形象地说就是树大分枝;王姓和马姓、丁姓等大姓也是如此,他们同姓不同族,异源异流,无血缘关系,成员的家族认同归属是完全不同的。

同类推荐
  • 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本书研究了洛阳民俗文化的各方面,收录文章40多篇,包括“洛阳民间社火文化综述”、“洛阳春节习俗漫谈”等。
  • 妈祖文化三十年

    妈祖文化三十年

    本书分引领篇、弘扬篇、传播篇、交流篇四部分。通过对30年来妈祖文化发展历程中许多亮点、要点、重点的深度记述,提炼该阶段妈祖文化发展过程所留下的闪光记忆,探究其深层的意蕴和内涵,并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走向。
  • 心灵对话:中国古代绘画精品探赜

    心灵对话:中国古代绘画精品探赜

    编辑藏画集工程之浩繁,对我而言,可谓经历了人生的再次选择。编辑工作开始之初,踽踽独行,困难远比想象大得多。《诗经》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究竟能否善终,心中委实动摇不定。
  •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包括西夏人的自然崇拜、原始巫术意识、西夏佛教溯源、西夏人的华儒情怀、西夏佛教的兴起、西夏佛教的风貌以及西夏的社会习俗等内容,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西夏人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透视,对研究西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 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本书是作家、书评人维舟十余年评论生涯的阶段性总结,精选其解读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的三十七篇文章,分为三辑:隐蔽的变迁、观念的起源、故事的讲法。从无根的现代人到由死线组成的人生,再到高科技中世纪,他细致描摹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境况;从餐桌上的文化冲突到葡萄酒兑雪碧,他辛辣剖析新老观念的碰撞和社会文化的变迁;从分析广告民族主义、电视国学热等文化现象,到解读《盗梦空间》《飞屋环游记》等流行文化作品,他试图挖掘表面现象之下隐藏的另一套逻辑、意义或阐释。透过维舟敏锐的观察和犀利的评论,我们可以重新审视熟悉的文化现象和未经省察的观念,重新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身处的时代。
热门推荐
  • 一念成川一念成阳

    一念成川一念成阳

    大一的X大学生陈榆晨因为一次偶然认识了31岁的设计师叶璟川,与此同时,也被一个阳光少年陆展阳张扬用心地喜欢着……
  • 韶华缱倦

    韶华缱倦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本来无交集的两人成为世界上最亲密的人。陌生的人随光阴流逝,逐渐相知、相爱、相守。平淡的生活变得温情,简简单单相伴永远。
  • 破军临

    破军临

    天地为棋盘,谁可谓棋子?入凡入仙一念间,成魔成神不由天。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到何处去....少年蜕凡之路的春秋问答。
  • 月下之恋

    月下之恋

    薄夏,是4037年的灵魂歌手。“请问,薄夏,请问您连续霸7年霸占第一这个位置,有什么感想吗?”一名记者问。“很无聊,希望第二或第三能快点把这个位置抢走。”“哇!!!”人们叫起,“薄夏对其他的歌星真是关爱啊!连我也深受感动啊!”“额……是,希望你们要好好加油。”你们都错了,我只不过是想好好玩游戏而已,就是这样,对他们才没有关爱呢!
  • 霞外杂俎

    霞外杂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糖心喜帖

    糖心喜帖

    喜欢一个人和暗恋一个人有区别吗?“暗恋比喜欢更加难受。”赖星任垂眸浅笑道,“暗恋就是,我想我和你家楼下的路灯都混熟了,你也不知道我喜欢你。喜欢就是,我喜欢你,我敢表白。”赖星任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喜欢上他从小到大的死对头唐橙,然后还很没骨气的暗恋她。他们既是朋友又是互相嫌弃的损友,他以为没有人会知道他很不可耻的喜欢上了她。可是,喜欢这种东西,就算是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1v1#双洁,青梅竹马,初恋。
  • The Lost Princess of Oz

    The Lost Princess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侈恩席宠

    侈恩席宠

    “小姐,请问您要些什么呢?”售货员看着她,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阻止了“这对戒指拿出来给我看看可以吗?”“小姐是要送给喜欢的人吗?”售货员问“好好看,小苑,你觉得我买这个情侣戒指跟傅先生戴可不可以啊?他会不会喜欢?”“佳禾姐,傅先生一定会喜欢的。”苏苑看了一眼站在她旁边的傅江也,这都没感觉出来,只有主子才这样了。傅江也一直在她后面,她没有注意,她拿起戒指戴了起来“但是我不知道他的尺码……”沈佳禾转过头来“你觉得好看吗小……”沈佳禾被吓了一跳,手撑着后面的玻璃台傅江也看着她这个惊慌失措的样子,她怕他,他不是不知道,他把外套披在她身上“下次不许这么穿。”
  • 从绽放到凋零

    从绽放到凋零

    当代中国白领阶层婚外情现象真实纪录,为你讲述发生发生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香港五大城市的男女婚外情故事。关于出轨,男人说:“出轨,没有特殊理由!人生就是这么回事,我做的只是男人做的事。”女人说:“婚后没多久,我便受不了生活单调无趣。我爱性,爱男人,喜欢风流韵事的快乐。要这样,就只有一个法子:红杏出墙!”......梦幻与现实、灵与肉、欢乐与痛楚相互交织,当事人奇妙的心理活动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纠葛……情节真实,请勿对号入座!
  • 血族甜宠

    血族甜宠

    一场精心策划的邂逅,一次佯装偶然的相遇。前任男友纪冬觉,现任未婚夫杨彦希,从天而降的亲生父母,以及未来男友紫辰……他们的出现,究竟怀着什么目的?苏夕染(杜小染)在揭开身世之谜的同时,卷入了一场血族的权欲纷争……吸血鬼、死神、猎人、九尾狐妖,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又藏着怎样的秘密……而最后,苏夕染是否能获得幸福,还是,一切早已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