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诊培训对象
1.轮转医师:到急诊医学科轮转工作的医护人员,上岗前必须由所在医院急诊医学科进行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培训。
2.急诊医师:一直在急诊医学科工作岗位的医师,也要定期进行业务学习、知识更新、再培训和考核。达到三基考核的要求。
3.急诊护士:急诊医学科的护士也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
(二)急诊人员培训方式
1.医院定期组织培训班(每年不得少于1次)。
2.参加各级医学会、急诊医学会或其他专业组织开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和专业学术会议。
3.急诊抢救预案的修订和学习。
4.科室内定期组织学术活动,进行业务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5.结合特定病例进行病例讨论和学习。
6.各医院和科室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开展专业学术活动。
(三)培训内容
按照急诊医学科专业人员的理论和技能要求进行。
(四)培训结束要求
考核应同时采用笔试和具体操作的面试两种形式。各医院和科室对考核成绩有一定的奖惩规定,对不合格者要重复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三、急诊医学科专业人员的考核原则
1.综合性:必须对人员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进行全面考核,做到德才兼备。
2.有效性:考核的方法和过程本身必须能对被考核者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3.可靠性:一个标准或过程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由同一考核人或不同考核者测量同一目标的结果应是一致的。
4.复合测量:可以利用各种标准对同一种能力进行测量,弥补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5.客观性:采取各种措施力争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6.反馈与调节:考核的结果应向有关部门或被考核者反映,及时得到反馈意见以便修正和完善,实现考核的预期目的。
四、急诊医学科医师的考核内容
急诊医学科医师的考核内容包括急诊专业知识、急救技术和技能、服务数量和质量、医德医风以及教学工作、科研成绩等方面。应针对不同层次对象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和要求。对住院医师重点考核基础理论、治疗原则、急救技术和技能;主治医师重点考核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急诊处理的基本知识、高难度的急救技术和技能;主任(副主任)医师重点考核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危重病抢救技术及国内外急诊医学的进展、教学和科研水平。
(一)急诊专业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以及预防医学等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本理论及治疗原则;掌握常见急症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急诊处理的基本知识;儿科急诊医师需掌握小儿急病和创伤的早期鉴别诊断及紧急处理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内科、外科、神经内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等常见急症的诊治原则;了解常用临床生化检查、影像学、核医学、超声诊断学、CT及MRI等基本原理和诊断知识;经常阅读专业期刊,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和进展以及临床应用的情况。
(二)急救技术和技能
能够独立处理各种急症(如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急腹症、上消化道出血、黄疸、血尿、抽搐、眩晕、头痛等),掌握心肺复苏术、昏迷、各种休克的抢救治疗,创伤的初步诊断和处理原则,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初步诊断和处理;能对暂时未明确诊断的急危重症给予适当的抢救治疗。能开展气管插管、电除颤、电转复、急诊起搏、深静脉置管、动脉穿刺、胸膜腔穿刺、腹腔穿刺、心包穿刺、腰椎穿刺、闭式胸腔引流、导尿、洗胃和放置食道三腔管等;能熟练使用输液泵、呼吸器、多种生理监护仪,分析血气报告等。
(三)服务数量和质量
服务数量主要是对各项指标(包括每年平均诊治患者数、抢救危重症患者数、出入院病例数、床位使用率、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服务质量主要考核急诊抢救成功率、诊断符合率、危重患者的管理、漏诊和误诊率。
(四)教学、科研水平
教学水平包括带教实习生、进修医师及研究生的情况,主持学术研讨会和专题讨论,参与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教学等情况。科研水平主要依据是否承担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省、市及院校的各类科研课题;是否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或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论文报告;是否主编或参与编写本专业书籍;是否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并应用于临床。
(五)医德医风
是否收受或变相收受患者的红包和好处;是否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或新闻单位的表彰和奖励;是否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患者满意度调查是否合格等。
五、急诊医学科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急诊医学科护士的考核内容有急诊专业知识、急救技术和技能、服务数量和质量、教学科研以及医德医风等方面。针对不同层次对象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和要求。对护师重点考核基础理论、基本急救技术和技能;主管护师重点考核专科理论、急救流程、高难度的急救技术和技能;主任(副)护师重点考核危重病抢救技术、国内外急诊护理的进展、教学和科研水平。
(一)急诊专业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基本理论;掌握常见急症的分诊处理及各种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神经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耳鼻咽喉科护理学、眼科护理学等常见急症的急诊护理;熟悉护理管理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了解常用急诊辅助检查的各项指标;经常阅读专业期刊,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和进展。
(二)急救技术和技能
1.基础操作技能:掌握吸痰、吸氧、各种注射、导尿、无菌技术、输液、生命体征的测量、各种标本的采集、消毒隔离技术。
2.专科操作技能:基本掌握气管插管术的配合、深静脉穿刺术的配合、环甲膜穿刺和造口术的配合、胸腔闭式引流的配合、腰穿的配合、心包穿刺术的配合、腹腔穿刺术的配合、三腔二囊管的使用、心肺复苏术、洗胃术、动脉穿刺术、病人搬运、包扎与固定、气管异物的急救。
3.仪器操作:掌握心电图机、呼吸机、心脏泵、除颤仪、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的使用。
(三)服务数量与质量
服务数量主要是对各项指标(急诊人次、输液留观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数、出入院病例数、一级护理人次等)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服务质量主要考核急诊抢救成功率、有无护理并发症及护理过失的发生。
(四)教学科研水平
教学水平包括带教实习护生、进修护士的情况,主持或参与本专业学术研讨会和专题讨论,参与本科与专科学生的教学等情况。
科研水平主要依据是否承担各类科研课题;发表的护理论文或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做论文报告;是否主编或参编本专业书籍;是否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并用于临床。
(五)医德医风
是否利用职务之便收取患者红包或好处;是否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或新闻单位的表彰和奖励;是否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患者满意度调查是否合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