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7000000037

第37章 提高随即评价的有效性(5)

专题二“共生效应”在评价中的运用

如果把人生比为杠杆,信念则好像是它的“支点”,具备这个恰当的支点,才可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人。

——薄一波

自然界中有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长得矮小、枯黄,而众多的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

其实,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存在。一个班里有几个尖子生相互竞争,你追我赶,由此带动了全班学生共同提高。据说,英国“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今,先后有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就是“共生效应”现象。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引导功能在班级建立互助互帮的“共生圈”,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案例描述】

九(3)班方老师发现,这个班的同学学习成绩较好,但是同学之间团结协作意识淡薄,合作能力比较差。以过认真思考后,班会上,方老师给全班同学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活了八十四岁,到了生命终结的时候了,但他不知道死后进天堂好还是下地狱好。于是他去问上帝,天堂与地狱到底有什么不同。上帝将他带到一个非常大的院落里,那里有许多人在劳动,每人背一只大口袋,有的背不起来也没人去帮一把,还有些人每人推一辆手推车,人人都疲惫不堪。接着他们进入院子里的一间房子里,房子里的一张桌子围着一群饥饿的人。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把有很长手柄的汤勺,桌子上放着一盆热气腾腾的肉汤。由于汤勺的手柄太长,他们都无法把肉汤送到自己嘴里,每个人都显得痛苦无比。

上帝又把这个人带到另一个院落里,那里同样有许多劳动的人,但他们都是两人抬着一个口袋,或两人一辆手推车,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大家非常快乐,非常轻松地干着活。然后,他们进入一间房子,里面的摆设与前面说的那间房子里的一模一样,每人的手里拿着长柄勺,不同的是,这里的人在相互喂着吃,每个人都吃得很香,显得很幸福、快乐,与先前那间房子里的人形成显明对比。

当方老师刚讲完,就有几个同学站起来表示以前他们不注意合作,今后一定要相互团结协作,提高合作能力,为今后走入社会好准备。这则故事使学生们认识到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教师评价】

方老师说:“现代社会大凡成功者都是合作的结果,而不是单打独斗的结果,合作能力强,成功的机会就多。”

方老师说:“你们已经有了合作的意识,这是培养、提高你们合作能力的第一步,我希望尽早地看到你们相互合作的行动。”

【反思】

合作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要从学生时代着手培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评价进行培养是重要渠道。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当代社会合作的重要性,没有合作于每一件事都寸步难行。

专题三“门槛效应”在评价中的运用

智与勇是成就事业的两条腿,智是探测能力,勇是行动的能力。

——本书作者

“门槛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费里德曼与费雷瑟于1966年提出的,指的是一个人接受了低层次的要求后,一旦能够完成,只要跨出这个“门槛”,经适当引导,往往能够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并能够完成。

“门槛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给学生制定一个总目标,再将这个总目标分成若干个子目标,使其呈现出阶梯状——先向学生提出最低的第一个阶梯目标要求,学生通过了这个“门槛”,再依次提出第二阶梯目标、第三阶梯目标。这种“门槛效应”的运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够挖掘学生潜能。

【案例描述】

刘广华同学的英语成绩每次考试占班级中等,他父亲对此很不满意。这次英语考试刘广华排名第30名。于是,刘广华的父亲当着我的面,给儿子定了一个学习目标:“你这次考试是全班第30名,下次考试如果到不了前10名,我将……惩罚。”

【教师评价】

事后我对刘广华的父亲说:“你给广华学习目标定得太高了,这样对孩子压力太大,不利于他的学习。”

刘广华父亲说:“就是要给他压力,否则,定得太低,他感到随便就达到目标,不愿努力了。”

我们的感觉是好像大人对孩子的要求提得越高,孩子努力的程度就会越大,提高的幅度离大人的要求越近。

后来,在我的努力下,将这个提高20个名次的目标分为5次,每次考试提高4个名次。

果然,通过一年的努力,刘广华每次考试都提高5~6个名次,成为班上前6名学生。

【反思】

如果孩子这次考为全班第30 名,你运用“门槛效应”,只要求孩子下一次考试提高一个名次,达到第29名。那么孩子就会认为,提高一个名次,这个要求并不高,稍作努力就可以达到这个要求。如果这么低的要求都完不成,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于是他会加倍努力来完成这个要求的。

如果要求孩子一下提高20 个名次,一想,这么高的要求,即使整天整夜不休息,也达不到这个要求,与其努力也达不到这个要求,还不如不努力了。

由此我们看得出,大人对孩子的要求越高,孩子不一定越努力,甚至会彻底不努力了。鉴于此,我们对孩子提要求时,一定要有阶梯性,让他们沿着这个阶梯一步一步往前走。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在他们面前横一堵墙,逼着他们往过跳。这样,他们可能连试跳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

专题四“瓦拉赫效应”在评价中的运用

没有比较,就没有评价标准,也就没法确定优劣。

——本书作者

【案例描述】

诺贝尔奖获得者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学习文学的道路,不料一学期下来,他的老师评价说:“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成文学之才。”此后,父母又让他学油画,可他既不善于构思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教师评价】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的智慧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

【反思】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强项和弱项。他们一旦找到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教师在日常教学评价中,应注重开发利用学生的强项,在学生的强项上多做文章,激发鼓励学生发挥其特长和优势。设计一些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参与到实践中,为其发挥自己的潜能提供机会,而不能抓住学生的弱项不放,导致学生失去挖掘自身潜能的自信心。

专题五“德西效应”在评价中的运用

当你的回头率出奇高的时候,不一定因为你的漂亮,也许你不小心把唇膏涂在了脸上。

——本书作者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德西经过长期实验观察发现,对学生褒奖评价,根据学生接受的程度可以把学生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学生非常看重他人的褒奖评价,褒奖评价对他们来说是学习的动力,是努力的方向,他们为评价而努力学习;另一类学生非常注重“内在的成功”,而不在乎“外在附加奖励”,当这些学生对某些学科有了兴趣,并取得好成绩时,他们会自享其满足感和成功感。他们在进行自我奖励,也是最有效的褒奖。倘若他们此时受到“外在附加奖励”,其效果往往不好,甚至有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人们将这一现象概括为“德西效应”。

【案例描述】

赵广元是八(6)班的学生,这次英语单元测试成绩与上次相比降低了23 分。英语老师知道这是因为最近她没有关注他,即没有鼓励表扬他导致的。

【教师评价】

英语老师拿着赵广元的英语卷说:“你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低了些,但我发现你的英语作文写得比较好,从作文里能够看出你的英语基本功在提高,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考试成绩有突破。”

赵广元听了英语老师的肯定评价后,很高兴,我会努力的。果然,下次考试英语成绩提高了26分。

教学中常听到有些教师说,某某学生不能表扬,表扬多了不但不进步,还有退步的现象;同时也听到教师们在议论,某某学生要经常表扬激励,不表扬就没有上进心了。这实际上就是“德西效应”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德西效应”和大量的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褒奖评价要有针对性,不能见学生就用,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使用,当学生非常需要、渴求教师的褒奖时,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言辞进行大力度的褒奖,使这些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对于那些不宜于施行褒奖评价的学生,教师要设法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学习实践,引导学生努力拼搏,并进行自我反思,使他们充分发挥潜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专题六“蝴蝶效应”在评价中的运用

人们都有盲从的经历,看见别人排队抢购物品,他也挤进去,购到后,发现对自己毫无用处。只是阅历深厚者出现盲从的现象少些。

——本书作者

据说美洲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所引起的微弱气流,数周后竟变成了席卷美国得克萨斯洲的龙卷风,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意思是一种微小的起因,经过一段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案例描述】

谷小军在初中的两年中,英语成绩一直不高,在老师、同学他的家长看来,他已经放弃了英语学习。

【教师评价】

上九年级不久的一天,谷小军找英语老师谈他学习英语的打算。英语老师听后说:“反正你的英语很差,有这样的打算,就试一试,不成功就当没这么回事。”

听了英语老师这样的评价,谷小军非常生气,掉转头就走了,到了教室当着同学的面把英语书撕得粉碎。

根据“蝴蝶效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恰当的评价有可能给被评价者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上面这个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如何“善用”惩罚呢?

【反思】

1.注意惩罚的方式和手段。

惩罚手段的选择和使用应该与学生所犯的错误有一定的联系,对他们的违规行为具有校正作用。如果惩罚的内容和形式与学生所犯错误缺乏必然的联系,这种惩罚将不能产生积极的意义。如有些教师常常让做错题的学生跑步,做错一道题绕操场跑一圈,错两道题跑两圈,依此类推。这种惩罚性评价与学生做错题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自然不会产生什么积极的作用。

2.掌握好惩罚的“度”。

一些教师信奉“严师出高徒”,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越好,对学生错误的惩罚越严厉越好,其实不然,过度的惩罚往往会使受罚者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情绪,但轻描谈写的惩罚又不足以约束学生的违规行为。这就涉及惩罚学生时的“度”的问题,惩罚的度不但包括一般情况下的度,更重要的应考虑到受惩罚者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点,对于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学生来说,一个责怪的眼神可能不亚于一记耳光,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可能给他造成终生的伤害。

3.要关爱学生。

学生无论犯错误有多严重,教师都要本着爱护学生的前提进步批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而不是武力。”教师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为学生着想,本着理解、关爱、教育、“治病救人”的目的,慎用“惩罚”的方法。

专题七“马太效应”的成分太多,影响评价的有效性

谁都会有地位卑微之感,谁都会有地位高贵之感,关键看你的面前站着的人的地位是卑微的还是高贵的。评价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面前站着的永远是一个地位卑微之人。

——本书作者

《圣经》马太福音里讲:“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借用这个典故,来描述科学界中一种现象:对那些越是有相当荣誉的科学家,给予的荣誉越多;而对无名小辈的科学家,对其作出的成绩不予承认或不给应有的重视和奖励。罗伯特·默顿把这种科学界奖励制度上优势积累的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案例描述】

花小明的英语成绩在全校是数一数二的,每次有大的英语竞赛活动学校都会派他去参加,每次他都不负众望,满载而归,学校还为他举行庆功会。

这样的赞誉多了,慢慢地花小明骄傲自满情绪也日渐显现。

有一天我与花小明交流有关学习方面的事情,当谈到英语学习时,他表现出非常自负的神情,认为自己的英语基础扎实,即是不再努力也会领先于其他同学。

【教师评价】

我对花小明说:“你的英语成绩是很好,但要把视野放得远点,不要拘限于本校这个小圈子里。”她表示同意。

【反思】

我们在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同样存在着“马太效应”。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习成绩好、期望值高的学生,给他们提供的展示机会多,表扬、赞美的机会多,对这些学生宠爱有加,力图使其“锦上添花”。而对“学困生”,老师给他们提供崭露头角的机会少,得到的赞扬声自然也少了,有的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因学生成绩差而看不见其品行方面的优点,或因学生“不听话”而忽视其学习上的进步,或因其一件具体小事的失误而不能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

同类推荐
  •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以民国初期的社会史实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门,下至妓院赌场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图、营私舞弊、为非作歹的种种丑恶行径,可谓是广言民国时期的民俗流弊。
  •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主要介绍了司法文书写作的理论知识,并按照司法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分别介绍了公安机关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检察院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主要司法文书等各种司法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以达到真正快速提高学生写作司法文书技能的目的,体现出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特点。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友善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友善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求是与创新

    求是与创新

    本书收录路甬祥校长在浙江大学10年校长期间的教育类文章,分为:教育改革篇、综合改革篇、人才培养篇、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篇、工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篇等几大部分。
  •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管理制度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管理制度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非常注重实用,包括:教改典型案例、校园暴力防范、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心理诊断、学校管理表格大全、学校管理制度大全等图书。
热门推荐
  • 归云期

    归云期

    就是传统的游戏划水文,别吐槽先看完,这是一个女汉子不靠谱的撩汉旅程,一堆坑货介绍给你们认识,还有这个坑货游戏是如何坑了我们三年的时光的,希望在对的时光里你们能够遇到真正喜欢的人,希望给你们带来正能量的同时,你们会笑着看完莫辞酒的最后。
  • 沦为千年僵尸的小妾

    沦为千年僵尸的小妾

    一直生活在神秘村落的现代女孩莫小姬,无意间窥破了村庄的秘密,被人追杀,误入一个奇怪的墓穴。墓穴的主人是一个绝色倾城的王爷,是村落世世代代守护的人。饥寒交迫的莫小姬在古墓里昏睡过去,一觉醒来,穿越成了王爷的小妾。
  • 波诡云谲

    波诡云谲

    齐思睿和女朋友捡到一只漂流瓶,前往赴约,意外发现新娘变成豪门千金原千惠!循迹发现,林晓培之死有多个版本。杜骏东质疑被分手是陷井,找到当事人方琴琴,却致其被灭口。齐思睿为了爱情铤尔走险,顾欢欢订婚前遭遇不幸。张志阳服药自尽,路露母亲被毒杀。路露对杜骏东日渐生情,杜骏东犹疑不定。李纪宏的身世之迷牵出豪门旧事;李纪宏对婚姻没有信心,原千惠对现状愈来愈动摇,并且质疑林晓培死因;李文中处心积虑开拓事业王国,黄雀在后……
  • 九年义务魔法教育

    九年义务魔法教育

    总之就是苏文这个白痴在学校一边努力学习魔法一边努力寻找回家的办法,然后直到毕业都没找到的悲剧。或者说是喜剧?
  • 闲散仙家

    闲散仙家

    练功、修行,成仙做祖;种田、赚钱,逍遥自在;遛狗、撸猫,自得欢喜;小屌丝得天道演化之印,人生从此改变。
  • 彼戈维奇

    彼戈维奇

    造化众生,生生不息痛苦总是走在努力前面,人都要经历痛苦,重要的是之后的选择,默默地承受也好,疯狂的大闹也好。太阳之下,大概谁都一样吧。真的勇士不用一直赢下去,哪怕有一天输了,败北了,只要将这不败的心传递给新的行者,意志就能传承下去。意志不灭,生生不息。你还相信这些肮脏卑微的蝼蚁?这个问题,我想,我们更有发言权。大千世界,如月华章。各有其规,故显其彰。但,总有些规矩,得打破!
  • 易天命

    易天命

    十岁那年,我被一名算命师预言日后将遭遇大劫。不过劫中带破,祸福相依,只要遇上“那个人”,一切都将改变,以后几年里,他预言的事件一一应验。你听说过守墓一族吗,他们一生与世隔绝,驻守暗无天日的古墓里;你听说过童子吗?童子是不能结婚的,结婚必死;我要结婚,就必须买命;买命……
  • 黛颜

    黛颜

    两位倾国传奇女相,在她们柔弱的外表下是怎样的深谋远虑。而有是什么让她们凤凰涅槃,泣血重生。他们幸福得不似真实,亦残酷得不像虚幻。佳人轻纱衣,万千丝,怎道这愁?君子眉目清,气宇轩,怎道这苦?转来转去,原来只是她这一切都是局,局罢了,把我围了进去,也把你自己围了进去,绿弦轻颤,繁星为烟,红衣漫天,珠花四溅,至上莫雪,傲冷赛寒,六月飘雪,沾湿屋檐,浮华流年,绚烂如昙,倾国倾城,奈何红颜,心疼可怜,终是无缘,泉溪潺潺,琴音颤颤,光华流转,再续前缘,掀去薄帘,竟是这般,千世无眠,一世缠绵,为卿点钿,此是佳篇,既然如此,不如趁早放手。不能依靠任何人。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抢来的王妃不好当

    抢来的王妃不好当

    她只是一个小小的网络写手,一不小心掉到她尚未构思好的小说里,成了一个邪魅王爷的准王妃,而且还是靠强权硬夺过来的那种?丫丫的,她就是再不济也不用霸王硬上弓吧?皇后的面子不好驳,她潇洒的笔一挥,一纸休书递给他,“王爷,你被休了!”咦,她可是给他机会让他和他的爱人双宿双飞啊,他咋就不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