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27400000001

第1章 年少的生活(1)

有趣的三兄弟

19世纪初的音乐摇篮维也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浪潮过后,又冉冉升起了一颗光辉璀璨的音乐新星,他就是弗朗茨·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是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他仅仅活了31年就溘然长逝,但留给了我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以及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如此惊人的创作数量,他被人们誉为“歌曲之王”。他创作的曲目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圣母颂》《菩提树》《鳟鱼》《魔王》《野玫瑰》《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

想要了解这位艺术家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就要从舒伯特小时候说起。

那是一个秋日宜人的午后。

三个少年在维也纳郊外的大街上急匆匆地奔走,三个当中个头最高的少年示意另外两个少年,前方就是目的地。

于是,他们停在了一幢宽敞的大房子面前。

走在最后、年龄最小的少年迟疑了一会儿,随后首先走入了大门。

他们边走边看,走到院子当中的时候,年龄最大的少年忽然对另外两个说:

“这里就是你们出生的地方。”

猛然看去,三个人的相貌长得很相近,其实他们本就是兄弟,年龄最大的9岁,其次7岁,最小的6岁。

“我仍旧清楚地记得,当我在二楼透过窗户看风景的时候,外面十分美丽,而且还可以看到两个教会的塔并排着,乍看上去离家里很近的样子。”首先说话的是7岁的卡尔。

卡尔刚刚说完,9岁的费迪南德接着说:

“嗯,之前你来过一次了,但弗朗茨是第一次过来。”

“是的,我是第一次来。我真的出生在这里吗?”

6岁的弗朗茨·舒伯特环视着四周,对这里没有一丝印象,不过他的脑海中似乎闪现出一些事情,他抬头看了看前面的两个房子,指着问道:

“那么我们是什么时候搬到新家去的呢?”

“就在前年啊,也就是1801年。人们都说,现在是新的世纪了,所以房屋和生活也都要换成新的。”

兄弟三人就在院子当中热烈地谈论着,而且时不时指着他们出生的那栋房子说着什么。这时候,院子当中的三棵枫树的叶子已经悄悄地变成了红色。

院子当中有楼梯,扶手上的油漆早就掉了,只能看到铁锈,这里似乎很久没有人居住了。在楼梯的阳台左面,5个透明的窗户并排着,好像5只眼睛在看着这个世界一样。

“你们好!怎么是你们啊?真是稀客,你们是舒伯特先生的儿子吧?”

听到背后有人说话,他们3个同时回头,发现在院子另外一边的二楼之上,有一个胖得可爱的妇人正在笑吟吟地盯着他们。

“请问你们有什么事情必须要过来吗?你们的父亲叮嘱你们什么了吗?那个最小的孩子,不是弗朗茨吗?什么?你都已经6岁了,上一年级了啊?时间过得真是快。你们大家都还好吧?家里一切都好吧?什么?现在你们竟然有5个兄弟姐妹了啊?你们兄弟姐妹当中最小的是妹妹吧?小女孩一定是最可爱的了!”

兄弟三人看着这个女人一直在不停地唠唠叨叨,有些厌烦,急匆匆地穿过院子,回到了大街上。

“刚才一直说话的大婶是谁呀?”卡尔很好奇地问道。

“刚才那个是咱们之前的房东,她最唠叨了……嗯?弗朗茨像是有些难为情了。”9岁的费迪南德回答。

舒伯特走在哥哥们的前边,他轻声地唱着歌曲。他一边用鞋尖不停地踢着街边的小石头,一边哼唱。

19世纪初期,这条马路虽然还是属于首都维也纳的管辖范围,但距离维也纳很远。所以,在这条马路上来往的交通工具,大部分是一些邮政和载客的马车还有人们骑乘的马匹。

在马路的另一侧,有很多的空地。

“费迪南德哥哥,我们到底有几个兄弟?假如一个都没有死的话,一共是几个?”

舒伯特忽然想起刚才那位胖胖的房东阿姨的话,回头问着。

“这么跟你说吧,我是第10个,而你是第12个。而且,咱们下边还有两个妹妹,但只有特丽莎活了下来。这一共是几个人,你可以自己算算。”

卡尔接着说:

“这也就是说,从大哥哥到费迪南德哥哥之间的哥哥们都没有活下来。之后就是我,我的下面是弗朗茨,最后是特丽莎,现在一共有5个人……”

卡尔脑子有些乱,开始扳着手指头算,这时候听到舒伯特说:

“假如全部都算上的话,共有14个人。”

“嗯,你算得很对,弗朗茨。”哥哥费迪南德夸奖着舒伯特。

不过在那个年代,14个孩子不是什么让人吃惊的事情,而且那个年代有很多孩子在没有长大之前就死掉了,这可能是那时候的卫生条件差和营养不良的原因。

看着舒伯特被哥哥夸奖,弟弟卡尔显得有一些不服气,他说:

“这样对吗?伊格纳茨大哥哥是最大的,费迪南德是第10个,在这其中,死去了8个,之后呢就……”

卡尔又开始计算着,但是他的脑子实在用不过来,只好放弃,他冲着舒伯特说:“喂,弗朗茨,快别愣神了,我们都要走过头了。”

舒伯特听完之后停了下来,朝着马路对面一望,果然见到了通往自己家的巷口。

兄弟三人见到巷口就奔跑起来,大胆地横穿马路。之前已经说过,这地方在首都维也纳的郊外,而且那时是19世纪初,所以即使横穿马路也不是很危险。舒伯特所走的道路叫诺斯多弗大路,也属于维也纳市区。

兄弟三人横穿诺斯多弗大路之后,见到一辆两匹马拉的马车疾驰而过,远处还能看到好几辆马车。

这时候,五六个绅士模样的人骑着马缓缓走过来。因为今天是星期日,而且已经到了黄昏时分,所以骑马去往北边的森林郊游的人们正好这时候返回来。

卡尔转过头去看北边的丘陵,夕阳正好将它笼罩,他不禁说:“你看那座山,很漂亮!”

这个时候,刚刚还在独自唱歌的舒伯特说:

“听说鼎鼎有名的贝多芬就住在那边,是真的吗?”

这时,费迪南德忽然见到他的朋友正从巷口走了出来,就开口叫住了他,然后对他的两个弟弟说:“你们先回去。我要和菲利士玩一会儿。”

他们二人被哥哥抛弃了,两个人口中一直埋怨着说,假如4点半之前不回去读书的话,一定会被父母骂死的。但正当他们抱怨的时候,竟然也都碰到了彼此的朋友,他们只好也打消回家的念头,各自去玩耍了。

他们的家名叫“黑驹馆”,就在这个巷子里面。

舒伯特出生于里希田塔尔,这一带是比较贫穷的地方。即使这里是维也纳的郊区,但他们仍然是维也纳的市民。

当然,维也纳是当时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德意志帝国的首都。在德意志皇帝的统治之下,维也纳在经济文化方面都十分发达。

可能很多人都会奇怪,为什么维也纳是德意志的首都?这地方应该是奥地利的首都才对。但当时,奥地利也是德意志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所以也可以说,舒伯特家的孩子们,既是德国人,也是奥地利人或者维也纳人。

这时候,舒伯特兄弟们的家——“黑驹馆”,在夕阳的笼罩下显得安静而祥和。

特殊的地方

从诺斯多弗大路向西走进一条巷子里,就可以看到“黑驹馆”了。其实,这只是一幢很普通的房子。

走进房间,就可以看到房里摆着各种乐器,有钢琴,还有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当然也有很多的乐谱。一对中年夫妇与一个年轻人,正聚在桌子旁边喝着红茶。通过这些乐器和乐谱,可以知道这家人一定十分喜爱音乐。隔壁的每一个大房间里都放了很多张小桌子,中间有一个黑板,看起来像是学校里的教室。

其实,“黑驹馆”是一所小学,虽然它看起来很像补习班,但确实是一所正式的学校。像补习班,是因为校长的一家人都住在这里,可以说这里是住宅兼学校。

“我们不清楚到什么时候会再次爆发战争,物价现在这么高,真是伤脑筋!”

说话的是校长舒伯特先生,他正在将鼻壶拿到鼻子上嗅。他也正是刚刚兄弟三人谈论的12个孩子的父亲。虽然他的年纪只有40岁,但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了。

舒伯特先生谈论的,正是那时候拿破仑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奥地利的军队曾经有好几次被法国军队击败的事。

“正是这样。不如我们把学费稍稍提高一点,怎么样?现在一个月才1弗罗林(奥地利的流通货币),少得可怜。”

现在说话的正是比舒伯特先生大7岁的太太伊丽莎白。她与舒伯特先生一样,都是从奥地利北部的西里西亚迁到维也纳来的。之前她在维也纳市里当过餐馆的用人,所以现在她做的饭十分可口。由于年龄的原因,她的头发要比舒伯特先生的更加花白。

“这可不行啊妈妈,我们不能这么做,向来学费低、勤于教学是我们这里的特色。所以,我们还是另外打工赚钱的好。”

提出打工意见的正是他们19岁的大儿子伊格纳茨,也就是刚刚那三兄弟的大哥。伊格纳茨是这所小学的老师,除此之外他还教授钢琴。他的弟弟舒伯特现在就跟他学习弹钢琴。

“嗯,伊格纳茨说得很对。这周围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舒伯特先生赞同大儿子伊格纳茨的意见。

但是,舒伯特家没那么富裕。那时候的1弗罗林大约等于2马克(德国的流通货币)。他们学校向每个学生收取很少的学费,这些钱除了当作一家七口的生活费之外,还要支付学校里的一切费用。

“但假如学费还只是收取1弗罗林的话,我们星期日就没办法加菜了啊。”

“不用说了。有很多学生的父亲在战斗中牺牲,而且我自身是就协会的干部。假如学费提高了,一定会影响我弗朗茨·舒伯特的名誉。”

有人会很奇怪,为什么父亲和6岁的儿子都叫弗朗茨·舒伯特呢?其实这并不奇怪。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区别出来。

父亲的全名叫做弗朗茨·西奥多·舒伯特,而6岁的小儿子的全名叫做弗朗茨·彼得·舒伯特。这两个人的名字都不短。

父亲舒伯特是一个廉洁奉公之人,所以他不愿意提高“黑驹小学”的学费。虽然他正式被地方政府派任,但他拒绝接受薪水,自己在这种小地方开设了一所像补习班一样的小学。

“三个孩子是怎么回事呢?他们说要去看之前住的老房子,兄弟三人一起出去的,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呢?他们到底跑到哪里去了?”舒伯特太太一边收拾冲红茶的用具,一边说着。

虽然她的建议遭到了丈夫与儿子的反对,可她并没有生气。伊丽莎白是个性情温和而明事理的女人,即使生活在艰辛当中,她还是保持着开朗的个性。

她把冲红茶用的器具收到厨房之后,又为油灯添了油。虽然亚麻子油和猪油混合使用的灯油会让人产生讨厌的味道,可他们一家人似乎已经习惯这种怪味了。

“你看,现在天都黑成这样了。”母亲伊丽莎白担心地说。

大哥伊格纳茨说:“今天是星期日,没什么关系。也许他们碰到了‘红虾馆’的阿姨。”

伊格纳茨说的“红虾馆”就是刚刚三兄弟去过的房子,也就是两年之前舒伯特一家租住的房子。现在他们所住的“黑驹馆”是舒伯特夫妇省吃俭用买下的。这两栋房子都有着很怪的名称。

“我们回来了!”

兄弟三人不知道在哪里又碰到了一起,三个人此时都已经兴冲冲地回到了“黑驹馆”。

“你们都小声点儿,妹妹特丽莎睡着了。”

他们两岁的小妹妹特丽莎,从他们谈话的时候就一直躺在小床上睡得正香。

“你们真是不听话,现在早就过了4点半了,晚饭之前,统统都去练琴。”他们的父亲十分不悦地说。

大哥也说:“我说费迪南德,你明天不是要到霍尔泽先生那里练钢琴吗?贝多芬的曲子是不容易学的。”听到父亲和大哥这么说,卡尔慌忙说:

“我要学画画,我要画我们之前的房子。”说完就撒腿跑了。

大哥看着卡尔天真幼稚的样子,哭笑不得地说:“这小家伙真是的!”

大哥转身向6岁的舒伯特说:“这一次,你就练这首吧!”说着就把下一次要学习的乐谱递给了舒伯特。舒伯特看了一下说道:

“啊!这竟然是之前费迪南德弹过的曲子。”

刚刚舒伯特所说的曲子,是莫扎特的《C大调奏鸣曲》。这首曲子虽然是奏鸣曲,却是一首很像小奏鸣曲的可爱而明朗的作品。虽然这首曲子的作者莫扎特已逝世了十几年,可这首曲子在民间仍然很流行。

全家聚会

今天是星期日,舒伯特家开了一个简单的家庭聚会。

这是舒伯特家的习惯。

“今天就从我开始。”父亲说着站了起来,手里拿着大提琴,由大哥担任钢琴伴奏。父亲所要演奏的曲子是海顿《提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他拉着琴,悠扬的琴声四起。父亲可能是因为喝了酒,所以没有发挥出平常的水平。

当父亲演奏完毕之后,伊丽莎白还有舒伯特兄弟三人,以及坐在钢琴旁边的大哥都热烈地鼓掌。

“弗朗茨,你就是下一个!”

父亲说完之后,6岁的舒伯特缓缓走到钢琴旁边,控制着转动的椅子,然后把椅子升高之后坐上去。谱架上没有放乐谱,他竟然是背谱演奏的。他所要演奏的曲子是海顿《C大调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年少时期的舒伯特竟然把这个快节奏的乐章,弹奏得相当成功。

那个时代跟现在不一样,没有电灯,所以在谱架的两侧都放着油灯,钢琴上的古式镀金的左右两个烛台上,也各自点着一支蜡烛,把琴键照得很亮。这四支蜡烛相互辉映,为看乐谱的人照明了光线。因为舒伯特早已经将乐谱背得滚瓜烂熟,并且为了节省,他只使用了两支蜡烛。

这支曲子的第三乐章是四分之三的拍子,反复弹奏的部分有很多,是很容易了解的曲子。所以一旦有不小心弹错的地方,一下子就能被别人发现。

同类推荐
  • 我的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

    刘平生于1955年,1967年时,不满12岁的她成为一名红卫兵,至2005年成为CEO,38年间,她曾是红卫兵、大学生、工人、教师、政府官员。5次身份更迭,7次超前抉择,9种可贵品质,成就1位CEO。刘平曾当过红卫兵,童年时经历一个接一个的运动,少年时恰逢上山下乡运动,青年时感受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中年时在国企与政府部门打磨沉淀,最终走出体制——这个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中国妇女,可以在地球任何一片大陆上当一名成功的CEO。这正是她的传奇经历的真实写照。
  • 海明威在古巴

    海明威在古巴

    本书系最新引进的海明威传记。作者是海明威侄女和著名女摄影家卡伦娜,书中介绍了海明威在古巴生活和创作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介绍了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的创作过程。书中还首次披露了海明威与卡斯特罗的友谊。
  • 马未都说马未都

    马未都说马未都

    这是第一本关于马未都的深入专访,百家讲坛没有讲述的收藏故事。马未都在百家讲坛讲的是“高雅”的收藏文化,但谁都知道其实他本人更有趣有料,《马未都说马未都》就是让马未都爆料他自己的精彩故事。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四十自述

    这部自传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活动最多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民国时期文人中国梦的思路,当时知识分子寻求进步轨迹的重要内容。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
热门推荐
  • 水月古城

    水月古城

    三位好友一同穿越,却分处三个时代……江水寒泠酷无情,他此生之中最讨厌的便是女人,却在碰到刁钻古怪的水灵儿时,是否千年冰封……丫丫调皮可爱,让苏茗这个来自古代的人也为之倾心。冯素素天生不善表达,却辗转来到未来。这个沉入于水世界的古城,是否会给她带来真爱?
  • 恰似东山山上月

    恰似东山山上月

    此时此刻,唐莳才想明白,为什么当年的自己会喜欢着林见深。那些被所有人都看得见的偏爱和纵容,不是所有追求她的人都能够做得到的,以至于,唐莳大学时期的恋爱,每一个都让她觉得没有一丝心动的感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本章说封神

    本章说封神

    天言纪元,“本章说”自网文中化形觉醒!妩媚小姐姐,肌肉狠兄贵……形态各异的本章说通过‘神明’赐予的‘赞之力’,进化变强,繁衍生息!然而有一天,本章说们却惊奇地发现,他们的世界,竟是由一尊伟大至高的创世神创造……楚逍:“没错,就是在下!”————总之,本书沙盘流,是个脑洞大开的本章说世界文明发展的故事……
  • 异界死灵神

    异界死灵神

    深陷绝症的少年决定放手一搏进入异世界,手握金手指,拼出活死人的第二人生。无法通关就永生不得超生??反正老子都死了,何谈畏惧?伟大的死灵神啊!从今日起,我就是你的传承者!
  • 联盟之皮肤为王

    联盟之皮肤为王

    这个世界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皮肤的。你以为穷?不,不是。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些资格。
  • 拯救

    拯救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工资待遇要清楚

    工资待遇要清楚

    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劳动者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后,按预先规定的绝对数额定期支付的。
  • 农家厨女套路深

    农家厨女套路深

    一朝穿越,要啥啥没有,干啥啥不会,不慌,毕竟自己可是现代小老板!会种田,会经商,一路过关斩将,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 急救仙方

    急救仙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