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31700000015

第15章 年代祭(6)

我的同龄人,最初的盟友,至今,我对她们还抱着几乎是友善的态度。我记得第一次读《啦啦啦》时,竟很紧张。一个语言天才,有人把文字写到这个份上,我辈也无须写作了。后来我见到了作者,那么性情坦诚的一个人,具有某种不确定的复杂性。声音沙哑,极具魅力。我后来跟一个朋友议论道,真是担心呀,怕她把才华一下子用光了。朋友也说,她是注定要成为流星的人。不过没什么,也许再过两年,写作于她已经不重要了,她不看重它了,这才是最好的收场。

还有《艾夏》,我也是喜欢的。1996年,这个中篇呈现在我面前时,是那样的真诚,才华横溢,能闻得见青春、夏日炎炎的气息。那里头还没来得及盛下物质。

说起物质,我们已经看到了,它怎样作用于这一代女作家身上,被夸张,推到了极致。它腐蚀着她们,让她们变形、异化。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个物质的时代,它已经存在了,成为强大的现实。我们无从拒绝,必须直面它。

有一次朱文颖跟我说,魏微,我们也得考虑一下市场了。我们的书要是好卖,能赚到钱——她沉思了一会说,我们是不是太物欲化了?

我想了想说,也许吧。这应该是趋势。

这就是“70后”的特点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每代人都是私欲的、重物质的,这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只不过程度深浅罢了。

我们受它左右,不自觉地陷入泥淖中,虽抗争,但最后还得妥协。这就是我们这代作家的命运吗?我不知道。

“70后”女作家就这样被人遗忘了,它像一阵风,到宝贝事件为止,渐趋式微。可是它是怎样的一阵风呵,曾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乱了方寸。后来,较为安静的一拨人还在写作,可是已不再有人提起。

1999年,《芙蓉》杂志重塑“70后”,意在纠正这股邪风,更年轻的一拨新人崭露头角。自此以后,小说界诗歌界的新人层出不穷,每年都会闹出一两件让人侧目的事来。我们惊诧,在文学已衰落的今天,民间竟有如此多的新人,在他们热烈、微妙的青春期,进行狂热或者安静的写作。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

“七十年代以后”,就这样成为一代人的代名词,先是从文学界叫起,后来作用于各个行业,网络、艺术、新闻媒体……总之,这是个褒贬不一的词,它的定义还需重新确认。尤其在文学界,如果我们向年长者介绍新人,千万别说,这是“七十年代”的。因为她会皱眉头,变得非常不厚道,掉头而去。也有很多70男作家愤愤不平,他们耻于与同龄女作家为伍。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宣称:如果她们是“七十年代”的,那我就不是。

我以为这太激烈了,也似乎没有必要。无论如何,时代是无所谓对错的。只不过是几个年轻女子,为虚荣心和名利所驱动着,急于想站在人尖儿上——谁不想站在人尖儿上?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方式,而我们这个时代,恰好提供这种轻浮的方式。她们利用了它,仅此而已。

我未尝不知,一个作家首先是品性,然后是才华。然而这两点,在某些“70后”女作家身上,似乎很难统一。她们是那样的富有争议。但是我仍想说,我可以因为才华而原谅一个人的行为,可是不能因为品性而原谅她没有才华。

是呵,一个女人当真做到无耻,那没有她办不成的事——任何时代都如此。但即便万恶如“七十年代”,我们当中有很多人也难做到这一点。因为有羞耻心,因为看得更清楚。

总之,底线是有的。时代列车将继续前行,不会停下。

我与广州的前世今生

我来广州晚了些,2005年,三十五岁。回望我和这个城市的关系,是有点像婚姻中的媒妁之言: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个不相识的男女坐到一起,彼此看上一眼,印象尚可,于是对自己说,就是他(她)吧。也因此,我和广州的结合,起初是少一点浪漫主义的,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

2004年年底,经一个朋友牵线,我和广州的一个文化单位建立了联系,不久就见面了,一个月后举行“婚仪”。我疑心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落户一个从来不承想的城市——这样说似乎有欠公正。我将结束漂泊生活,如果不出意外,我将在这里落地生根,很多年后也在这里长睡不醒。

我记得我在少年时期,对广州曾有过几年单恋。我这一代的少年人,打小就有离家出走、飞身扑向大城市的冲动——越是小地方出生的,越有这样的冲动。而当年的大城市,我看来看去只看得上广州,如果还有“之一”,我会加上深圳。须知,那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我这一代人所理解的改革开放,是和这两个城市脱不了干系的。

我不知道当年是什么原因阻止了我向广州投怀送抱,后来我辗转南京、北京,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以至于把广州忘得干净。我是落户这里以后,才想起从前的那回事:我对这城市曾怀有过激情。不妨说,那是一种狂热的单相思,像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我渴望和它进行碰撞,撞个满怀。我想南下,下海,当一回弄潮儿——这全是那个时代的新鲜词汇——也许说到底,我只能去当一个女职员、打工妹、女学生,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将贴着时代的脉搏,与它同呼吸,共浮沉——更准确的表达也许是,它浮了,我沉了。但是我不介意。

我幻想自己怎样离家出走,拎着大包小裹,中间几经周折,终于挤上了一趟南下的列车。我的视野突然开阔了,似乎我已经看见了,就在此时此刻,这个国家不知有多少趟南下的列车,发自北京、上海、成都、西安……中间停靠无数的小城小镇,也就是说,它们很有可能把全中国的有志者、梦幻者一股脑全卷了,满载他们一路南下,南下。

多么壮阔的一幕啊,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刚刚过去的二三十年间,我愿意这样设想,趟趟列车都奔向广州。我幻想自己就在这“时代的列车”上,蜷缩在一个角落里,我是那样一个羞怯的、满怀憧憬的姑娘,眼神直愣愣的,偶尔也会眨一眨。我的神情一定严肃至极,浑身充满紧绷绷的力量,即便睡着了,嘴角也会泛起微笑。一车厢的人全是这样的神情,痴痴的,直勾勾的,犹疑的,梦游一般的,或有微笑的,沉思的,打着瞌睡的。

昏暗的车厢突然一阵骚动,广州到了。是啊,广州到了。后来,每当我忆起这虚构的、我一生中并不存在的一刻,我都不能自已。这一刻,是背井离乡的欧洲人经过漫长的海上漂泊,遥遥看见自由女神像的一刻;这一刻,是革命青年奔赴延安,抬头看见宝塔山的一刻;这一刻,更像是百年前的乡下混混们初涉上海滩,幻想当流氓大亨的一刻。概而言之,广州这几十年,是有点类似于历史上的纽约、上海、延安、芝加哥。究其原因,是它们的身后都站着动荡、理想、激情、可能性。

很多年后,当我落户广州,几次出入广州站,我都试图想象当年的情景,年轻的我站在出站口的风里,蓬头垢面,满面倦容。无数的人挤迫着我,我躲一躲,再躲一躲。一边护着行李,一边还要东张西望。我不知道要去哪里。一个男人倚着廊柱看我,我把眉头一皱,脸拉得老长,意思是,少来这一套,我是不会上当受骗的。因为在此之前,我已被多次提醒,人心叵测,世事难料。不要跟人搭讪,不要对视,不要回头。于是,我很果断地拎起行李,大踏步地,让自己消失在人群里。

我想说的是,我当然可以想象当年的场景,却再也没有当年的心境了,就是那种胆怯的,又是无畏的,又是危险的,脑子里一闪一闪的全是无意义的思想的小气泡。现在的我是个成年人,冷静,笃定,我已过了创业期,我来这城市不是为了奋斗,而是安居。广州给了我少年时代曾梦想的一切,光滑、舒适、漂亮,也许是太漂亮了,以至于我来这城市的最初几年,都不再有焦虑、渴望、痛苦。我对万物都不再感兴趣了,虽然会装出感兴趣的样子。我都怀疑自己是否还有感情。

可是那天,当我站在广州站的广场上,看着那些进出站口的外省人,看得久了,便恍惚觉得,我可以是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他们每个人都是从前的我啊,代替我实现了与这城市最结实、艰辛、活跃、难测的关系。而现世的我一旁站着,很遗憾自己不能代替他们。某种意义上,我和广州的关系是因为这个建立起来的,像年少时失之交臂的情人,很多年后再结合,起始是需要许多艰难磨合的;一年年的相濡以沫,有一天自己都不期然地发现我对它竟如此深情。

同类推荐
  • 魔鬼与福尔摩斯:关于谋杀、疯狂与执念的故事

    魔鬼与福尔摩斯:关于谋杀、疯狂与执念的故事

    与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不同,本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无论是探查英国福尔摩斯研究专家的离奇死亡、父亲谋杀三个亲生女儿的德州纵火案,还是追踪如变色龙般擅长伪装的奇异罪犯、在小说中写下真实犯罪过程的波兰后现代作家,抑或是刻画建造纽约地下绵延千里的水管网络的三代“沙猪”、四十六岁仍不肯离开棒球场的前“史上最伟大的偷垒手”……戴维·格兰都证明了自己是当代最有天赋的记者与故事讲述者之一。格兰带领着读者穿行在神秘地下城与海中央监狱,见识了最为传奇的英雄与恶棍,以及他们各自的执念与疯狂,试图告诉我们:真相永远比虚构更离奇。
  • 幻想图书馆

    幻想图书馆

    本书是日本知名导演、诗人、作家寺山修司集恶趣味与冷知识于一身的代表作。寺山修司他博览群书,畅谈头发的典故、青蛙的趣闻、后宫的传说、拷问的艺术、狼人的故事……从神话、民俗或广告单、画报中引经据典。像是沿着艾柯的阶梯,进入博尔赫斯的图书馆,实践了本雅明未曾实现的理想——写一本完全由引文组成的书。
  • 新生活:胡适散文

    新生活:胡适散文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诺贝文学奖候选人胡适的散文集,《新生活》《信心与反省》《文学改良刍议》《差不多先生传》等经典尽入本书。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其散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及文学价值,非常值得人们阅读。为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本选集对我社2001年版的《胡适散文》进行了整理并重新出版。本书保留了原版对散文的分类方式,删除了一些比较艰深难读的篇目。
  • 人生的盛宴

    人生的盛宴

    全书主要分为无所不谈、谈古论今、闲情雅趣、人生滋味、文苑勺拾、山海游历、臧否人物这七辑,收录了他的论读书、古书有毒辩、从梁任公的腰说起、孟子说才志气欲、论性灵、我怎样买牙刷、论文艺如何复兴法子、老北京的精神、闲话说东坡等众多作品。
  • 善德堂随感诗集

    善德堂随感诗集

    该诗集共收录张邦应同志革命一生、呕心沥血所著的300余首诗文,分为家亲、经事、时势、游览、外访、悟言、悼友七部分。诗中生发出育人、立德、忠党、爱民、奋进的心声,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史料性。
热门推荐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

    在中国沧桑五千年的历史上上,唐朝无疑是最为光辉灿烂的年代。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诗人李白、大将郭子仪、开放交流的实践者玄奘等等,上述从事各专项工作的优秀工作者代表了他们身后的广大群体,他们和他们所遇到的事件一起构成了大唐王朝这二百九十年的历史……
  • 绝望的亲密关系

    绝望的亲密关系

    所谓的亲密关系,基本都靠着表面的温情脉脉和不断的虚伪掩饰支撑。连最亲密的父母子女关系,也都概莫能外。它们的内核,无非都是狠狠地互相伤害,然后再重归于好,找到彼此新的底线,再退回原来的阵地,让日子不至于糟糕得过不下去。不过好在还有年轻时候真诚的爱情可以拯救无望的生活。这个时候出现的李松,就是救赎剩女穆兰的良药。而他们一旦走入亲密关系,等待他们的,是类似的结局还是例外?
  • 摩尘

    摩尘

    平静的生活,空旷的漠野就在一瞬间被一批未知的强者打破他在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每走一步,身边就多一个人倒下但是,他有必须要做得事走到最后,这是他唯一能做的
  • 不在有

    不在有

    学生时代,转瞬即逝,它使人怀念,抓狂又无法摆脱…
  • 经纬之外

    经纬之外

    这个地球上,在东经七十二分之一度,西经七十二分之一度,北纬七十二分之一度,南纬七十二分之一度围成了一个异于万亩存在的空间的国度。居住在这个国度的人们与人类无甚差异,最大的分别是他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特异能力,在这里叫“信翼”。从地球而来的少年来到这里,附上拯救国度的使命,却发现这国度背后的真相……
  • 我遇见的高中生活

    我遇见的高中生活

    女主夏梦的高中生活本是简简单单的,去因为一次意外她的高中生活大大改变···爱情,亲情,友情,事业。她,会选择···
  • 末世之无限世界

    末世之无限世界

    不一样的末世,不一样的无限。葵花在手,宝典我有?莫风:要自宫吗?
  • 重生之钓鱼者传奇

    重生之钓鱼者传奇

    “前世的我总是很急,急着学习,急着工作,急着赚钱,让自己的生活留下太多的遗憾。重生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重生成为无聊的小屁孩的我,每天拿着一支“破鱼竿”,在家乡一条优美宁静的江边钓鱼。”“大叔!人家美女也就算了,你离我远点好不好?”“嘿嘿,嘿嘿嘿嘿!”大叔谄媚地笑了两声,无耻的模样颇有我当年的风范。好吧,其实我已经被一群疯狂的成年人给包围了,至于为什么?“钓神附体!”所有人惊声尖叫!其实,这本书写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关于钓鱼,关于成长,关于恋爱,关于生活的一个小故事而已。简单的小村,简单的系统,简单的钓鱼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之尸恶不赦

    末世之尸恶不赦

    人类。地球上的霸主。进化最完美的生物。病毒的爆发却让人类再次进化,物竞天择,谁将是留下来的最后一批人类继续繁衍那。黑暗末世文这里有可爱的丧尸可爱的萌妹子可爱的丧尸兽可爱的基因变异人总之这是一个可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