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81300000012

第12章 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例(3)

志愿活动·奉献关爱收获感动

尽管地震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我们还是遇见几批来自不同高校的志愿者。

我们刚到安置点便在位于A、B两区之间的党员活动室看到了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十多位志愿者在组织小朋友开展活动。

他们比我们早一天来这儿,“看厕所和浴室的卫生还行吧,这是昨天我们打扫的”,一个志愿者说。

随后的两天他们都在党员活动室开展活动。通过广播叫来了安置点的小孩,开展各种游戏和表演。活动进行到一半时,有个孩子在独唱《感恩的心》,也许这首歌触动了大家心中共同的情感,到后来竟成了40多个小孩的合唱,志愿者们感动不已,“这几天大家特别辛苦,但是看到这样一幕,真的感觉所做的一切都很值得”。

对居民的采访中,无论何时只要谈起志愿者时,气氛就会变得相当温馨。“我们很感谢他们,那么远地来帮助我们,关心我们”。由于我们自我介绍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居民们便拉着我们的手不停地说谢谢。

之后与西南财经大学志愿者们联系获悉,当他们离开安置点回学校打车到汽车站时,的哥坚持不收他们钱,还说:“你们是来帮助我们的,怎么能收你们的钱呢。”大家还是执意留下了钱,同时,也将这份情谊留存在心底。

媒体·无冕之王的“靠近”与“疏离”

5.12地震后,媒体迅速及时的报道受到了各界的好评。对于受灾的群众而言,媒体是他们了解灾情、了解中央政策、了解外部信息的主要方式。那么,作为被报道的主体,他们又怎么看待媒体在此次报道中的表现呢?

媒体选择·期待“靠近”

要了解安置点居民对于媒体的看法和态度,首先要知道他们平时主要的信息来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结论:

不难看出,在了解外部信息上,报纸成为了居民选取的最主要媒介,电视紧随其后排列第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人看报纸是因为这是他们最方便接触到的媒体。“没办法啊,电视又看不了,就只有看点报纸了”,采访中,很多居民这样表示。加上报纸的传看度高,一人买的报纸会在几幢安置房传看,也是报纸占有率高的原因之一。

现在安置点内还没接入电视闭路信号,不少居民花几十块钱购买了简易的卫星电视信号接收器,但只能收看中央一套、四川电视台等几个频道,图像的质量也是时好时坏。即使这样,能看上电视的家庭还是很引人羡慕,有电视的家庭基本都把电视作为了信息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居民看报纸等相对比较困难,电视直观的表达方式更为他们所接受。广播曾经是灾后初期信息不畅通时,居民使用最广的媒介形式之一。在生活稳定后,它也渐渐为其他媒体所替代。在本次调查中,仅有4位受访者选择了“广播”这一形式。

在此次调查中,有两位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这两位被访者在此题中均选择了“网络”,也是整个调查中仅有的两个选择该项的被访者。

安置点内未能接通网络,但附近有几间网吧。我们到达都江堰时几间网吧早已恢复营业。网吧生意不错,里边多为或玩游戏或聊天的青少年。

3位被访者表示,他们了解外部信息主要依靠他人讲述,其他亲戚朋友看了电视,读了报纸,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就来告诉他们。这部分人受灾严重,家中没有能正常使用的电视机、收音机,看报纸又因为自身经济实力或文化水平而存在困难,只能通过他人讲述。

另有3位被访者选择了“其他”项,备注的说明几乎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自闭状态,不了解外面的情况。他们在很多方面和选择“依靠他人讲述”的被访者相似,但他们往往由于新搬入该安置点,或者性格比较内向,和周围的邻里不熟,连“讲述”都难以听到,便形成他们口中所说的“自闭”。

真实·害怕“疏离”

我们初到幸福家园安置点时曾遇到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志愿者。他们告诉我们,这里的居民由于采访太多,已经开始厌倦和反感了。

问卷中就居民对媒体记者的态度做了调查:

有近四分之三的被访者表示欢迎记者。有很多居民说:“他们那么远来关心我们,我们当然欢迎,感谢他们。”也有2位被访者明确表示“不欢迎”。

“报道太假了,根本不说真话”,这是B22幢一位表示“不欢迎记者”的先生给出的原因。他认为媒体在报道中,对事实取舍的政治性、目的性太强。报道的内容只是“部分”的真实,媒体刻意隐瞒了一些信息。这不过是“走过场”,而他们反映情况只是“浪费表情”。还有1位被访者选择了“其他”项:希望记者作真实报道。

在居民心目中报道的真实性究竟如何呢?我们用一道题的四个选项来做了简单的衡量:只有不到三成的被访居民认为媒体的报道“完全属实”,而过半的被访者觉得媒体的报道只能算是“基本属实”,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实报道。有6位被访者甚至觉得多数都“不太真实”。

为了证明他们所说属实,居民们向我们举出相关事例:平价食堂建立伊始,各大媒体就“平价”二字做足了文章,强调食堂价格如何便宜。其中当地某报报道说平价食堂咸菜免费,而事实上咸菜都要5毛钱一份。

调查后记

直到坐上去都江堰的车,我们两人还在争执——去灾区是要唱赞歌,还是要挑“毛病”。踏上那块土地,面对倾颓的房屋和忙于生活的人们,我们突然发现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真实,真实得让之前的争执失去意义。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真实地记录“真实”。这场灾难没有把四川变为地狱,当然,无言的大爱也没有把这里变成天堂。这里的人,有感恩的,有抱怨的,有坚强自救的,也有浑浑噩噩的。这里毕竟是凡人世间,有着大同和不同,同于不同都不是我们能简单地从某一角度,用某一模板去刻画的。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我们尽力传达了灾区人民对祖国和所有好心人的感恩之情,也记录了灾区人民为新生活所付出的努力。我们还捕捉到了一些问题——生活的不便,安全的威胁,信息的不畅等等。我们很庆幸自己没有用“好”、“坏”将这里简单定性,而是客观地记下了许多真实的瞬间。

在都江堰的几天,我们经历着余震和高温,被大雨浸湿的地铺和日夜不休的蚊虫。但,我们骄傲,作为四川人,作为传媒学子,我们传递了灾区真实的声音。如果说我们有什么遗憾,那便是遗憾自己能力有限。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无力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是调查和记录,只是写下这样一个报告。

对这里的人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镁光灯,而是安定的生活。他们的希望是问题能够解决,生活能够改善。在报告撰写的一个月中,已有媒体报道安置点厨房安全隐患引起了管理层的重视。这样的信息让我们感觉很欣慰,因为只要有所记录,有所传达,现存的问题便有解决的可能,这便是我们辛苦调查的意义所在。

在调查中,我们得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都江堰市幸福家园临时党支部、幸福家园管委会等机构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同时,我们也衷心感谢“幸福家园”安置点居民对此次调查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我们衷心祝愿我们的四川老乡们今后的生活有如这个安置点的名字一样幸福美满!

教师点评

这是一份来自四川地震灾区安置点的调查报告,也是一份震后灾民生活图景的真实记录。〇七级传播学专业的袁月、周昱衡两位同学选择了“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这一颇具新闻性与挑战性的题目,以富有典型性的个案入手,旨在探讨四川地震灾民安置工作的经验规律和缺憾,使选题呈现出显著的实际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2008年7月。当四川震区惊恐未定之际,当余震仍在继续之时,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系的两个四川孩子住进了都江堰灾民安置点,他们以一颗关爱之心去走访灾民,睁大眼睛去观察周边的点点滴滴。几天时间里他们马不停蹄,采集积累了全面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给予了系统而全面的归纳整理,圆满完成调查并最终形成了这份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图表精准、行文畅达的报告,为四川灾区更好地实施安置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和操作的样本。

学以致用固然是大学生努力达成的最佳境界,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应当融入血脉的意念。两位同学的独特选题体现出他们已经具备的新闻敏感,丰厚的调查资料呈现出他们已经具备的专业素养,完整顺畅的报告表现出他们良好的文字功力,这些足以使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而渗透在选题、资料以及报告之中的那份追求真实的勇气、那份悲天悯人的情怀、那份坚定的社会担当,更让教师感到骄傲和自豪。

(张燕)

同类推荐
  • 中国“超级”大学:中国大学最新、最全数据及精要注评

    中国“超级”大学:中国大学最新、最全数据及精要注评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
  • 全脑超能创造力

    全脑超能创造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北大成功学习法

    北大成功学习法

    俗话说:“龙生九种,各种有别。”其实人的性格更是千姿百态的。有的人沉静,有的人热烈;有的人喜欢饶舌,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刚强勇敢,历飞翔艰难而不屈不挠,有的人则软弱懦怯,一遇挫折便灰心丧气;有的人脾气暴躁,点火就着,随时可能和人吵架;有的人却慢条斯里,火烧眉毛也不着急。诸如此类的差异,都是人们不同性格表现。心理学家认为,性格是人的个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活、事业、家庭和健康的质量,尤其是在现代这样迅速、开放、多变的时代潮流中,拥有坚韧、开朗、豁达等等受人欢迎的性格,无疑会给你的成功之旅助一臂之力,添虎翼雄风。
  • 社会文明学导论

    社会文明学导论

    本书试图在对人类社会文明进行总体统观、系统反思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构建社会文明学的理论体系,决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文明实践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特别是消解一系列文明危机和矛盾的学理呼唤。从研究难度来看,本书所涉及的社会文明的本质与特征问题,社会文明结构及其运行机制问题,社会文明的形态及其转型问题,社会文明主体及其构建问题,社会文明交往与借鉴问题,社会文明的规律与趋势问题,社会文明的范式与走向问题等,都是哲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文明教育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文明教育

    文明是与野蛮相对的,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也是社会开化和进步的一种标志。不同的时代赋予了文明这个概念不同的含义。在我国古汉语中,“文明”一词早已出现,如《易·乾文言·九二》中就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之语,《尚书·舜典》中也有“壑哲文明”的提法。我国古籍中所提及的文明都具有文采、文藻、文雅、开明、明智的含义,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文明的内涵是不同的。
热门推荐
  • 旧人旧时光

    旧人旧时光

    罗洛喝了一口高脚杯里的红酒,嘲讽地笑着。姜宇拍了拍罗洛的肩膀,无奈的摇摇头。真是嘲讽啊,罗洛看着不远处地那对新人,真是意气风发呢。那对新人越走越近,在罗洛面前停住。“嗨……”品澜看着罗洛,有些牵强地勾了勾嘴。
  • 校草的冰冷校花

    校草的冰冷校花

    她是白氏的千金,他是凌氏千金。他们。。。。
  • 烈火三百年

    烈火三百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本书书写了一段传奇故事,敬请期待
  • 狼战雪原

    狼战雪原

    西伯利亚狼的一生戎马,鹿场牧人的爱恨情仇。
  • 剑魔天地录

    剑魔天地录

    什么样的人能无敌于天下?什么样的剑能纵横于江湖?独孤求败就是这样的人,独孤求败就有这样的剑!剑冢里,千言转成空,万般且余恨:余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唯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独孤求败。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於天下,乃埋剑於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胜悲夫!剑,是什么样的剑?人,是什么样的人?
  • 西二旗爱情

    西二旗爱情

    能够让中国互联网瘫痪的,就是北京13号线西二旗站的停运,这个以互联网码农标杆的地名,是每一个北漂者喜欢谈论的话题,因为这里承载的是很多人的青春、职场、爱情和梦想。
  • 谪仙相公:娘子来也

    谪仙相公:娘子来也

    一朝穿越,风卷云起。大宋皇朝里,凡尘走一遭。"如若此去,还有回程之路,我便娶你为妻。"盈盈一水,花前月下,宋澜逸蓝衣翩翩,墨发飞扬,亮如繁星的双眸如痴的望着眼前俏丽的女子。犹记得初见时,娇俏的她,视他为‘蝗虫’,相逢时,都是冤家路窄;而如今,他也不记得是从何时起,他们彼此相依,携手走过艰辛之路,只是,这一次,沿途凶险,他只愿她安好。"不,夫妻本是同林鸟,怎能大难临头各自飞呢?我不在乎那些繁琐的礼节,你在我心中,早已是我的夫了。"程依依拥住他,就像一生,穿越几百年,只为遇见你,那我为何不紧紧抓着你的手,走过一世,哪怕是短暂的一世。璀璨星辉为他们照亮前程的黑暗,只要你在,便是一切。
  • 临界超武

    临界超武

    十音市普通高中高中生湛江,在一次“冒险活动”中偶然得到名为“7号试验品”的特殊力量。面对克洛诺斯公司无止境的骚扰,与挚友携手并进。在平静之后,残酷而绝望的斗争之中,经历几乎失去一切的苦痛之后,以涅槃重生的凤凰般高贵的姿态“复活”在挚友的面前。终焉的战斗开始了!活着与逝去们的信念集于一身,绝对不能输!
  • 我家娘子有些不凡

    我家娘子有些不凡

    我怀疑我家娘子可能是超级大佬,不过我没有证据!
  • 中国式送礼

    中国式送礼

    礼尚往来的传统,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何才能把礼送出超凡效果?马琴编著的《中国式送礼》每一节都针对人人头疼的送礼问题,通过案例做全方位深入探讨,并彻底找出解决之道。在《中国式送礼》中,你可以获得大量关于送礼的好点子,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礼物及实用性的礼物,同时也有大胆新奇的个性好礼,满足各种人,各种节日,各种场合的需求,给你全方位的送礼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