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775800000072

第72章 宦游(5.3k二合一)

“到底是变成宦游人了。”眼看儿子要走,公孙大娘再度伤心了起来。“本来以为这次回来,最起码能结了婚,然后等年底举了茂才再走人的,到时候说不定还能给我留个孙子孙女之类的,没成想这才刚安生下来几天,就要被征召入京……”

“母亲,终究是好事。”公孙珣无奈答道。“早一年经过察举,早一年在京中度过考核期,便早一年成为朝廷命官,到时候就安生了。”

“也罢,终究是好事。”公孙大娘心里到底还是明白的。“这就去吧,若是能在洛阳安生下来,我就想法把那个赵芸给你送过去,让你们在洛阳成婚……”

“喏!”

“但无论如何,这一次你要听你娘我一句劝,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后台,前途又稳稳妥妥的,就没必要再冒险了……你得给我改改这一见到功劳和前途就管不住自己的毛病!常在河边走,将来一定会湿了鞋!”

“母亲大人放心。”公孙珣赶紧躬身答应。“你也说了,我如今前途稳稳的,又怎么会再冒险?”

“也罢,走吧,走吧!”公孙大娘无奈道。“就当你是上大学放寒假回来一趟了……”

周围的仆人不明所以,公孙珣大概明白一点,但却又不想再多言,省的勾起自己母亲的心思。

于是,他俯身一拜,却终于还是上路了。

这一次,由于洛阳那边留有吕范在驻守,再加上还是公车征召,公孙珣自然是轻装上阵……但轻装上阵却并不代表是孤身上路。

韩当是必然要随着去的,必要的护卫和伴当也是少不了的。除此之外,公孙范这次也要跟着去洛阳,这明显是他爷爷看到了一个好老师的威力,所以忍不住也想让他去试试……公孙珣对此自然无话可说,举手之劳而已,又不会少自己一块肉。

当然了,走前顺手把公孙越运作到公孙范之前得到的那个郡吏位置上也是免不了的……说一万句话,公孙珣未必是信不过公孙范,但心里隐约还是更信任公孙越一点。

至于说……娄圭?

公孙珣干脆就把他交给自家老娘来看管了!

爱咋咋地吧,反正是不敢带到洛阳去的,别看这厮现在挺老实,鬼知道到了洛阳他会不会再翻了天?真要是把什么曹操、许攸之类的人扯进来,那可就麻烦了。

就这样,公孙珣一行人快马加鞭,一路直趋洛阳,在四月下旬就已经赶到了目的地,然后便在洛阳城外乘上了征召用的公车,戴上了读书人用的进贤冠、士子服,这才正式前往公车署报道。

走完流程,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去拜会两位老师。

先是卢植,后是刘宽,这是因为刘宽那里公私两便,恐怕见了面以后就要讨论授官的问题了,不妨放在后面。

然而,来到卢植所居的南宫东门的公房处,却并没有没见到人……原来卢老师依然还在修史,只是早早猜到他被征召入京后要来此处,便让仆人递上两句话,让他随意云云。

于是,公孙珣干脆利索的带着公孙范转身前往太尉府去拜会刘宽了!

刘宽府上还是那个大门洞开任人出入的地方,刘宽本人也还是那个不洗手不洗脸,整天笑眯眯的人……而听说自己学生到了,他更是直接就把人叫到了大堂上,丝毫不顾堂上列席的众人俱是达官显贵。

当然了,这老头毕竟是从九卿做到了三公,从两千石混成了万石,从青绶银印变成了紫绶金印,精神头还是好了不少的,居然有心情开玩笑:

“人家被征召总是推三阻四的,文琪何来之速也?”

“老师此言差矣。”公孙珣昂首肃立,中气十足。“所谓‘勇猛知兵法科’本来就是朝廷为了应对危难而设置的特科,我辈负有整顿局势的责任,怎么能够为了些许虚名就在那里推三阻四呢?照我说,老师应该把这一次拒绝征召的伪名士给列出一个名单来,传文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是哪些人不顾国难,在那里自抬身价……”

这话说的,前面刘宽还在不停的点头,到后来越听越不对劲,然而,还不等他来得及打个哈哈中断这个发言呢,座中一人忽然拍案而起:

“文绕公的这位高足所言甚是!彼辈沽名钓誉,何止是要行文天下揭露他们的嘴脸,要我看,应该全抓到官署那里,绑在官署前面的柱子上,再插个牌子写上‘沽名钓誉’四个大字,让路过的乡人都唾弃他们!”

此言一出,莫说是在座的众人了,便是公孙珣都吓了一大跳……讲实话,他这其实是觉得自己今天就要当官了,人逢喜事精神爽,未免有些得意忘形罢了,然后又仗着刘宽的放纵,这才敢梗着脖子扯个淡,谁能想到座中竟然有比自己还生猛的人物?

当然了,惊吓之后,公孙珣立即就对此人来了兴趣,如此人物,指不定又是一位‘三国豪杰’啊!

一念至此,他甚至来不及把公孙范引荐给刘宽,就直接上前躬身行礼:“辽西公孙珣,敢问……”

“这是平原相渔阳阳球,字方正。”刘宽大概是生怕这二人再扯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来,于是赶紧上前分开两人。“此番入京……呃,是为了公事。方正,这是我学生,辽西公孙珣,字文琪,近日辽西战事中临阵救回太守母亲的就是他了。你二人虽然不是同郡,但乡中距离不过百余里,也算是乡人了。”

二人闻言俱是眼前一亮。

“久仰阳公大名!”公孙珣闻言赶紧再度行礼问候。“珣自幼便闻得阳公孝名,每每常为之感叹,不想今日能够得见。”

话说,公孙珣却不是在客套,因为这阳球虽然不是什么‘三国豪杰’,却也是辽西那破地方周边难得一见的名人!此人年少时就因为吏员辱他母亲而聚众杀之,此后举孝廉入仕,一路做到如今的两千石大员……向来是幽州子弟佩服的人物,不想今日,竟然在此处见了面!

“文琪快快请起!”阳球也是颇为兴奋。“你可知道,我这些天窝在京中处处憋气,本来心情一直抑郁,就是听了你的英雄事迹才振奋起来的!前几天出门赴宴的时候还有人问我,既然是幽州人,可认识辽西的公孙珣啊?搞得我尴尬不已……而今日之后再去,我便可以昂然四顾了!”

眼看着这二人隐约有些臭味相投,刘宽当即有些头疼,于是赶紧再度打岔:“文琪且住,还没给你与其余诸公做引荐呢……还有,你身后此人又是谁啊?”

公孙珣闻言这才回过神来,赶紧又和座中其他贵人一一见礼,之后,自然又赶紧把有些惊吓过度的辽西土包子公孙范引荐给了刘宽。

而不得不说,人刘宽就是这点最讨人喜欢,虽然是做了太尉,但还是那个好脾气,他一听说公孙范家世清白,又是公孙珣那三兄弟之外的一个兄弟,于是二话没说便收下了这个学生。

当然了,经此一事之后,碍于身份差距,公孙珣也不好再和阳球多言,实际上,接下来的时间里,公孙珣就都只是侍立在刘宽身后听着这些人说话而已。而等到傍晚时分,众人纷纷告辞,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向阳球讨要一个名刺,便被刘宽给独自叫到后院去了。

“文琪,且坐。”后院凉亭处,刘宽命人摆上几案、蒲团,又上了酒菜,然后便让自己的得意门生与自己相对而坐。

“喏。”公孙珣也是有些激动,他那里不晓得这是要谈正事了。

“咱们稍住,”刚拿起酒杯,刘宽忽然又放了下来。“说正事之前先与你说一个别的事情。”

“老师尽管讲……”拿起酒壶正准备为对方斟酒的公孙珣颇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依言把酒放了回去。

“你可知阳球此番为何以平原相之身入京?”

公孙珣为之一怔,然后旋即摇头……此事确实奇怪,照理说守土有责,一个等同于太守的两千石国相怎么就直接入了京呢?而且他好像也没佩戴绶印。

“他是被弹劾了,是以获罪之身入京自辩的。”刘宽点到为止,却没有再多说什么……以他的为人断然不会说出什么你不要这个人交往之类的话,能说到这份上已经是对自己这个学生的格外爱护了。

“原来如此。”公孙珣微微蹙眉道。“我晓得了。”

“晓得了便好。”刘宽一边点了点空着的酒杯,一边失笑问道。“此番来京有何想法啊?”

公孙珣一边给对方斟酒一边颇为奇怪的反问道:“恩师发公车征召我入洛,想来自有用处,怎么还要问我呢?莫非我还能自己给自己选个前途吗?”

“事有缓急。”刘宽一杯甜酒下肚后明显放轻松了不少。“我直言吧,如今在你面前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如常理那般留在洛中,做个郎官,又或者是来我太尉府做个属吏,等过个一年半载,便可如其他青年才俊一般,补入中枢,又或是到地方上出任朝廷命官……”

公孙珣连连点头,这本来就是大汉朝的制度所在,乃是最基本的路数,更是他来时所想的那样。

“而另一条路,乃是‘勇猛知兵法科’的特例。你刚才不也说了吗?这个科目是济时之举,是为了平定边患而特开的。所以,不是不能直接授你朝廷命官之身,但却需要你急速前往军中任职……”

公孙珣静静听着,心中原本是疑惑之余还颇有些意动的,可忽然间,他却是想起一件事来,然后登时惊慌失措,差点没把这一案酒菜给掀翻了:

“老师莫要开玩笑!我一个辽西人,哪里能去的益州郡?”

公孙珣这是真慌了!

须知道,他刚想起来,自己老师能做上太尉便是因为辽西和益州郡的战事,而自己之所以被征召,就是因为朝廷头疼边患开了这个‘特科’!但是,如今辽西战事已经告一段落,这莫非是要自己去益州郡平叛?!

你要晓得,这是益州郡,不是益州!这两者不是一回事!

益州是大汉十三州之一,是天府之国!而益州郡却是益州下属的一个同名郡而已,位于益州的最南端……听公孙大娘讲,那地方后世倒也繁华,甚至有个别名,唤做彩云之南!

可这年头呢,太守动辄被人绑票的破地方,真是人能呆的吗?

而且再说了,这地方跟公孙珣自幼长大的辽西,一个是大汉朝的东北,一个是大汉朝的西南,真要是赶鸭子上架去那里平叛,一个水土不服到地方直接一头栽下去死了,就真的就只能马革裹尸了!

可怜自己刚刚订了婚,却只是在战场趁机摸了下对方的手和腰而已,别的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尝试呢,这莫非就要客死他乡了吗?

不得不说,公孙珣这下子是真怂了,莫说什么跳过考察期直接授官,你就是直接封个两千石他都未必敢去!

“文琪想哪儿去了?”刘宽怔了怔,却是当即失笑。“朝廷再糊涂也不会让你一个辽西人去益州郡平叛的……益州那边的事情,你来的路上朝廷就已经做了处置,先是调任了一名任官出色的邻郡太守去彼处,然后又征发了当地忠于大汉的蛮族,想来不日就有好消息传来。”

公孙珣这才松了一口气,但转而又疑惑了起来:“可若是如此,不知道何处又有烟尘?这边患……”

“既然是边患。”刘宽一边夹菜一边苦笑摇头道。“于本朝而言,十之八九都是那鲜卑作乱!”

公孙珣闻言心中微微一动:“老师的意思,朝廷终于还是决定要对鲜卑主动出击了?”

“没错。”刘宽先是微微颔首却又转而微微摇头。“我其实对此并不以为然,但宦官们为了哄陛下开心,一直都在鼓吹鲜卑不堪一击,这一次辽西大胜,陛下更是信心倍增。你须晓得,自二次党锢以来,这朝廷终究是宦官居于上风……”

公孙珣微微蹙眉,既没有反驳也没有附和。

其实,作为一个经常要跟鲜卑人打交道的辽西人,他曾经和自家老娘正儿八经的讨论过鲜卑的问题……但得出的结论是,在战术上要重视鲜卑人,毕竟人家一箭射来你是有可能真的当场死翘翘的。然而,从大的战略上来看却未必需要太重视!

因为按照公孙大娘所讲,鲜卑人积攒起力量扰乱中原的时候,虽然记不清具体时间,但无论如何都已经是一二百年后的事情了。换言之,最起码这一百多年间,鲜卑人本身是不足以如何如何的。

既然如此,这一仗是不是意味着会有个好结果呢?而且再说了,自己那族兄公孙瓒不也跑到上谷,然后试图参与进此战吗?他可是个有大气运的男人,这是不是从侧面再次说明了一些问题呢?

这一仗,说不定是有战功可捞的!

当然了,既然是想到了自家老娘,公孙珣却又不禁强行按住了自己的功利心,毕竟来时他老娘可是千叮嘱万嘱咐的让他不要冒险的。

“当然了。”刘宽也继续说道。“既然朝廷的意思,我也无话可说。而且再说了,本朝多有兵事,素来兵精将广,又有匈奴、乌桓等胡骑助阵,再怎么样想也总能全师而归的吧?而你公孙氏本就是边郡世家,文琪你更是早早显出了名将之风,既如此,我就想,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不如就让你去彼处锻炼一下,于兵事而言颇有裨益,于你己身而言将来前途也会宽广一些。”

公孙珣继续蹙眉道:“那朝廷具体何日出兵呢,老师到底又是如何安排的呢?”

“出兵尚早。”刘宽轻松答道。“这种大兵事,需要堆积粮草、磨砺新征召的士兵,还要提前安抚乌桓和匈奴人,让他们到时候舍得下力气,为师估摸着……最起码要一两年才能成行,甚至于两三年。”

听到这里,公孙珣愈发对此战信心倍增了起来。当然了,也仅仅就是有信心罢了,他本人还是要尊重自家老娘的意思,留在洛阳当郎官与新郎官的。

“至于你的去处,此战无论怎么打,想来都是要走云中、雁门、代郡一条线的,所以我有意表你为佐军司马,去雁门辅佐使鲜卑中郎将臧旻……”

公孙珣瞬间面色不定了起来:“老师,既然是司马,不论是佐军还别部,可都是千石朝廷命官!”

“毕竟是边郡苦差,又不是内地膏腴之地的千石县令!”刘宽不以为意道。“你此番如此惊世之功,还是我的学生,宦官都要给些面子的……千石又如何?怎样,你去否?在彼处练个两年兵,届时或许要去打仗,或许时局还会变化,仗也打不成。但无论如何,再回来时,怕也能轻松转个正经的千石县令了!当然,你若是不想去,那也无妨,我明日就给你补个三署郎!”

公孙珣抿了抿嘴,良久不言。

然而,眼看着坐在对面的大汉朝太尉自斟自饮,不一会功夫就要把半壶酒喝光的时候,公孙珣却是终于忍不住压低声音开口了:“既然都是千石、都是司马,能否请老师帮忙改成自领一部的别部司马?我兄公孙瓒须与那臧旻之子有些过节,在他手下,怕有些不安!”

刘宽弃盏,拊掌大笑。

“珣特举勇猛知兵法,公车入洛,乃须臾不停,过私门而不入,转公车署,直入太尉府中。乡中故人阳球在座,乃戏曰:‘君何其速也,忧得劣官乎?’珣以手按刀,慷慨曰:‘国家板荡,四海不宁,正当吾辈用命之时,珣正忧不得其职也,岂以名利患之?固求边郡军职,以效国家!’座中自阳球以下,皆正色避之。太尉刘公亦壮其言,乃表别部司马,出屯雁门。”——《汉末英雄志》.王粲

PS:感谢书友若即若离的鱼的飘红打赏,还有新书群684558115,大家有兴趣可以加一下

同类推荐
  • 汉末双雄

    汉末双雄

    当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来到汉末剿灭了黄巾,成为大汉丞相,权倾天下之际;主角王栩带着一本无字天书也闯入了这个群雄纷争的东汉末年。汉末双雄,并立于世;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为何会穿越?无字天书是谁之物?太平要术真的一无是处吗?一切皆在《汉末枭雄》,欢迎友友们阅读,不要忘了点收藏哦!
  • 拜占庭一千年:一部帝国兴衰史

    拜占庭一千年:一部帝国兴衰史

    狄奥尼修斯·史塔克普洛斯不落窠臼,打破传统的研究模式,将拜占庭帝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显著特征进行了通俗解读。前8章通过描述每一时期的主要事件与人物,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政治更迭与领土变迁,探讨了帝国的经济基础以及文化创造,第9章则讲述了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之后的尾声。拜占庭帝国的千年历史既充满波折变化,又具有较强的延续性,无论是对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我与白起走过杀神岁月

    我与白起走过杀神岁月

    一只染血的古董酒杯,竟是数千年前武安君白起饮下毒酒的那一杯。握住酒杯的那一刻我竟回到了秦国统一之前!一段庙堂,一段江湖,就此展开。 新书《青阳长歌》已经在起点中文网连载,还支持的老朋友来看新书吧,别等了。
  • 带着系统回北宋

    带着系统回北宋

    重生回到大宋后家徒四壁,还像个败家子一样把祖宅抵押了。后意外捡到个系统,原以为可以就此悠闲种田刷钱做神豪,但随着系统属性进化,后遗症也逐步显现。又时值内忧外患,金人南下越来越近…… 新书「我真的是宰相儿子」已发,请老大们移步收藏一下,投点票票。
  • 三国大土匪

    三国大土匪

    地盘全靠抢,猛将全靠绑!穿越成土匪,出身低贱,无人投奔怎么办?干,就完了!——另外《镇国上将军》开始了,朋友们。
热门推荐
  • 甜甜的生活才能配上甜甜的你

    甜甜的生活才能配上甜甜的你

    “甜甜的生活才能配上甜甜的你”“不不不,老公,应该是因为有我,所以才有甜甜的生活”“……”“哼臭直男!!!”某日,大魔王和我闹别扭,我坐在卧室里开着门故意听他的动静,看他到底有没有在自我忏悔来向我道歉,偷听一会听到大魔王居然睡着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陇骨梦

    陇骨梦

    暂时没想到。我该说什么!嗷嗷。那我剧透下....(就不告诉你..)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我家老婆是僵尸

    我家老婆是僵尸

    一桩复仇诡事,让我身中南洋禁术,奶奶将我一个阴时阴刻出生的同学炼制成了僵尸,为了让我续命,他让我跟她共结连理...........
  • 你好二王子

    你好二王子

    【那是一个与自然最接近的国度,那里的时间近乎是静止的,那里的花儿不会谢,人们不会老。那里每天都是白天,那里的猫咪会说话,人们相爱相敬...】【人们会得到永生吗?】【不,子民们会健康的活到五千岁,然后以年轻的姿态安寝。】【那么...为什么你不回到那里去。】【因为,你在这里。】————新坑准备中,欢迎——————
  • 异瞳妻回眸:夫君,请深爱

    异瞳妻回眸:夫君,请深爱

    她看似是圣族众弟子中最出类拔萃的,被赫赫有名的毒神看中,收为徒弟,实际早被毒神擅自养在禁地多年。他是圣族唯一的继承人,做梦都想拜毒神为师,却又不好意思开口。初次见面,他笑里藏刀。“恭喜你啊,成为了毒神的徒弟。”第二次见面,他拔刀相向。“本少主最近修为又增进了不少,你陪本少主好好切磋切磋吧!”自此,他便经常找借口靠近她,终于有一天,她怒了。“寒倾,你烦不烦,你到底想干嘛?”“想和你一生一世。”“滚,我才不要,你有自虐倾向,我没有!”“由不得你!”(男女主身心干净)
  • 洛川县军事志

    洛川县军事志

    洛川县南有金锁之险,北扼延绥三边,东临黄龙山岭,西临洛河之畔,古今为中原、关中通往延绥、内蒙之咽喉。因此,塞外少数民族的铁骑今日在洛川原北驰骋,汉民族的兵将明日在洛川南原屯扎,还有洛川的农民义军不满封建王朝的统治,揭竿而起,举起造反大旗……其刀枪剑戟丁当,拼搏厮杀呐喊,你来我往,战事频繁。到了近代,我党领导的地下工作者在洛川原上神出鬼没,四处游击;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国民党军为消灭红军,凭借洛河、界子河天堑,与红军隔河对峙;抗日战争初期,我党在洛川冯家村召开了著名的洛川会议,制定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发布了改编中央红军的命令……这些都是洛川县军事史上的一笔笔亮色。
  • 那只边牧你站住

    那只边牧你站住

    苏沐怎么都想不到自己家那只贪吃贪玩的边牧竟然变成了人!而且还正不要face地趴在自己腿上,一脸得意地摇着尾巴:“苏小沐同学,你是不是特别庆幸当初去宠物医院的时候,我生生拽断两根绳子跑了出去?”苏沐想起来了什么,老脸一红,飞起一只脚蹬在少年俊俏的脸上,心里默念一百遍他是狗他是狗……自此以后家里多了好多套狗穿的衣服--可狼可奶男主&超甜日常球关注收藏吖~嘻
  • 你我的无意和有意不及缘

    你我的无意和有意不及缘

    有些事情总是很微妙,有意的时候,并不会如你意;而无意的时候,它却又给你一个措不及防;也许,这才是生活……至于父母的这次选择,让林夏的人生有了很大的改变……收获了友情,明白了亲情,也懂得了自己的错误,重拾了那份她丢掉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