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8500000004

第4章

为自己工作的第一个理由:工作就是机遇,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

同时进入一家公司的两个人若干年后,却发生了巨大的差异。其中一个早已经成为老板面前的红人,有什么任务老板都愿意交给他,他的薪水自然也很不菲,他还享有公司的部分股份和年终分红;而另一个人的工作却仍然不见起色,还是默默无闻、庸庸碌碌,干自己那点活,拿自己那一点工资。

原因何在呢?其实归根究底是职业精神上的差别。优秀的员工有这样一种认识:他们把工作看成机遇,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是的,像这个优秀员工一样,如果你把工作当成取得成功的机遇,你自然就会从心底珍惜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秉持敬业、忠诚、责任等优秀的职业精神,那么成功迟早会眷顾你;相反,如果你认识不到工作是实现价值的平台,你自然不会在工作尽心尽力,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而只是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这样也就注定了你只能庸庸碌碌度过自己的一生。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能力与价值都需要通过工作才能体现出来,也只能在工作中获得完善和提高。哪怕你有旷世奇才,没有了工作的平台,你的才能也只能储存在你的体内而不能发光。工作可以使我们释放能量,可以体验到实现自身的价值的满足感,所以说,工作就是机遇,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一位微软研发部专家说:“我之所以从其他公司再次回到微软,看重的就是微软的知识环境。它给我一个最好的平台,能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个平台的魅力是无可抗拒的,是我放弃一些现实的利益来换取的。”

一位中国员工把微软提供给员工的资源比喻为高压水龙头:“公司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只需要你张开嘴巴,就不停地往里灌。只要愿意张大嘴巴,个人的知识、能力、经验都会得到很快的提升。”

职场上有很多人仅仅把公司当成一个完成工作的地方,工作也只是为了自己的那份薪水,他们总会盘算:我为老板做的工作应该和他支付给我的工资一样多,只有这样才公平。这种短浅的目光不但使他们的工作充满了痛苦,也会使他们丧失前进的动力。而优秀员工则不同,他把工作看成一个自身生存和个人发展的平台,这样,工作就成了事业发展的一个契机。

公司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优秀的员工应当把公司看成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始终与老板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自觉地维护公司的利益,建设和发展公司这个平台。这样,公司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员工所获得的发展机会就越多,个人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

为自己工作的第二个理由:岗位就是公司,你和老板都是大股东

高贤峰博士在2007年提出了一个“岗位股份制公司”的理论。这个理论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假设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股份制公司,这个股份制公司有两个股东,一个是老板,一个是员工。老板向岗位股份制公司投入的是货币资本,表现为资金、厂房、设备、土地等,要求回报的是利润;而员工向岗位股份制公司投入的是人力资本,表现为知识、经验、技能等,要求回报的首先是知识、经验、技能。

总结一下,“岗位股份制公司”理论可以发散出以下几点,值得我们认真吸收,为我们所用,这将对我们理解“岗位就是一个股份制公司,员工和老板都是投资人”有很大的帮助。

1.岗位股份制公司:员工以人力资本入股岗位股份制公司,是股东之一。工资是劳动的报酬,知识、经验、技能的积累是股东的分红。

2.老板和员工分别向股份制公司投入了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但是投入的额度不一样,一般是老板占大股,员工占小股。因此,在这个岗位股份制公司里,老板还是董事长,员工则是总经理。

3.打工者心理定位:紧盯工资报酬就是打工者定位。把自己定位为打工者,必然产生“我为别人做事,别人给我工资”的心理。“尽量少做事,想法多挣钱”就成为自然的“打工者逻辑”,“遇到难事躲着走,能少干就少干”就成为打工者的工作表现。

4. “对自己负责”定位:把岗位当成自己的公司,“见工作就干,不管分内还是分外”,“有困难就上,不管报酬高还是低”。结果多干一份工作,就多积累一次经验,就等于多分红一次;克服一个困难工作,就等于争取了一次技能提升的机会,又争取到一次分红的机会。最终,知识、经验、技能大大提升,报酬的提升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职场员工始终摆脱不了这样的想法:“我工作只是为了老板,做得再好也是老板受益。反正为人家干活,所以能混就混,即便公司亏损了也跟我没关系。”这种想法有很强的代表性,在许多人看来,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对自己意义并不大。这种观念是对自己的极不负责任,糊弄工作就是糊弄自己,放弃责任就会失去自我。敷衍工作只会让你成为一个被公司开除的对象,糊弄工作的心态是隐藏在个人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颗定时炸弹,时机一到,就会轰然爆发,贻害无穷。其实,岗位就是每个员工的公司,就像高贤峰博士说的那样,对工作负责不仅仅是在对老板负责,更是在对自己负责。

什么样的心态将决定你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些人每当老板不在时,就只顾着干完自己手头的事,然后只是坐在一旁休息,毫不浪费一丝一毫的力气,相信你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相反,有的人即使老板不在,也以主人翁的心态对待工作,他们会想办法团结周围的人,与大家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他们会去关心企业的成长,会去考虑企业的明天,会把企业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去做的,像老板一样去思考,像老板一样去工作。如此一来,不管他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比那些只以打工者心态工作的人更容易走向成功。

为自己工作的第三个理由;工作不只为薪水,发展才是工作之本

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说:“工作所给你的,要比你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将工作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那么,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的话,他是看不到工资背后的成长机会的。当然他也不会重视自己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事实上,决定他未来发展的恰恰是这些技能经验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现在他可以拿到多少薪水。

一位纽约的百万富翁在回顾自己的成功历程时说,当年,他在一家百货公司的薪水最初只有每周七美元零五十美分,后来一下子就涨到了每年一万美元,而这之间竟然没有任何的过渡,没过多久,他还成为了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

刚去公司的时候,他和公司签订了五年的工作合约,约定这五年内薪水保持不变。但他暗下决心:绝不满足于这每周七美元零五十美分的低微薪水,绝不能就此不思进取。他一定要让老板们知道,他绝不比公司中的任何一个人逊色,他是最优秀的人。

他工作的质量很快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三年之后,他已经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以至于另一家公司愿意以三千美元的年薪,聘用他为海外采购员。但他并没有向老板们提及此事,在五年的期限结束之前,他甚至从未向他们暗示过要终止工作协定,尽管那只是一个口头的约定。也许有很多人会说,不接受如此优厚的条件,他实在是太愚蠢了。但是,在五年的合同到期之后,他所在的公司给予了他每年一万美元的高薪,后来他还成为了该公司的合伙人。

只为薪水而工作是一种很浅薄的认识,如果你只关注薪水那就注定了平庸;相反,不只为薪水工作说明你对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成长和发展机会。事实上,不为薪水工作,你反而能得到更多薪水,更容易获得成功。

大凡成功人士都具备这样一种认识,他们在没有成功前,都更加看重自己所做的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成长和机会,而不是去关注我能挣多少钱。因为他们知道:从长远来看,获得挣钱的本领比挣钱本身更重要。

其实,在工作中得到的薪水只是你从工作中得到报酬中绝小的一部分,因为你从工作中,更重要的是能积累取得成功的财富。

同类推荐
  • 请你温暖,无论这世界多冷漠

    请你温暖,无论这世界多冷漠

    微信时代最受欢迎的睡前美文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在书写最真实的自己,对应躲躲藏藏不想面对人生的自己。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包含温情、感动、善良、柔软。用最具情怀的语言,写最美好最打动人心的故事。它们存在于儿时的记忆、当下的经历、对未来的期许……少年的怦然心动,青春的美丽印记,成长中的伤与痛、笑与泪,奋斗中的追寻与迷失、对爱情的憧憬与醒悟,通过这本书,一一与你分享。让你在最深刻的感动中,获得最抚慰人心的共鸣与领悟。
  • 呵护你的梦想(上)

    呵护你的梦想(上)

    生活就是一个自己动手的项目。谁能比这个说的更明白?你今天的生活就是你过去的生活态度和所选择的结果。你明天的生活就是你今天的生活态度和选择的结果。
  •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老师我想对您说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老师我想对您说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好好活着:震撼心灵的87次生命感悟

    好好活着:震撼心灵的87次生命感悟

    本书内容包括:别无选择的使命、绘制命运的风景、超越时空的挚爱、穿越千年的神话、谱写人生的乐章等。
  • 摆对心态做对事:案例实用版

    摆对心态做对事:案例实用版

    如果把做事情视为享受,人就会积极地去投入、去努力、去享受,并从满意的结果中体会到快乐,于是便有了“努力做事——取得成果——感受快乐”的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把做事情当作一种痛苦的历程,人便会心生不满,凡事抱怨,敷衍了事,从而一事无成。
热门推荐
  • 腹黑王爷下油锅:浴火狂妃

    腹黑王爷下油锅:浴火狂妃

    大胤国风流成性的七皇子成婚,婚撵内绑着当红花魁云纤纤,新娘却不知所踪,只余浓墨狂书:“七殿下床技高超,贱妾不才,不敢领教,献上尤物一枚,仅以此谢罪。”往来宾客皆目瞪口呆,唯有高堂之上左拥右抱的七皇子依旧淡然,捏着手中书信,双瞳幽深似海,嘴角却微微敛起一抹宠溺的笑。◆◆◆◆◆◆叶蓝荞,大胤首富之女,儿时流落青楼,登台接客之日被父亲寻回,从此嫡母欺辱、姊妹打压。她敛去光芒,只求安心度日,却不料因家族宝藏卷入皇室联姻,对象还是恶名远播的七皇子!本以为投其所好,献上美人就可以逃过一劫,却不想还是误入了恶魔的眼。◆◆◆◆◆◆轩辕谌,大胤国七皇子,因风流纨绔,百花丛中笑,人称花谌。母后被害,宁贵妃执掌后宫,朝中权臣结党营私,奸臣当道,为保皇族基业,他敛去风华,荒唐度日,只盼有朝一日怒指风云,重掌江山!原以为他早已足够淡然,可以小心翼翼地收起所有喜怒哀乐,偏偏有那么一个女人,像上瘾毒药,总叫他欲罢不能。天下女人皆赞叹他的俊美,迷恋他的多情,唯有她,占了他正妃的头衔,心里头却时时惦念着别的男人……嫁他之前,她逃婚、献花魁;嫁他之后,她殷勤为他纳妾,自己却跟外面的男人藕断丝连,甚至还要休夫!终于有那么一夜,他醉酒而归,摸索着她紧闭的房门,一脚踹开了门锁,将她温香软玉般的身子摁在怀里,压上床榻,猩红着眸子怒斥道:“叶蓝荞!你别太过分!你是本王的妃!伺候本王是你的荣耀!”
  • 遇见只为爱你

    遇见只为爱你

    原以为只是一次美丽的遇见,确曾想是两个人爱的开始。一个红绿灯路口的故事,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一次痛彻心扉的离别,一场感人泪下的婚礼。
  • 多情浪子无情道

    多情浪子无情道

    大道无为,法由心生!穿越异世的小子欲要踏天而上,与道正辉!
  • 眼泪会被天使收去

    眼泪会被天使收去

    每个女孩都需要保护,她们都很脆弱,她们都像是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喜欢童话故事的女孩,神会眷顾你,会给你们一个美好的结局,男孩就是女孩的王子,为女孩带上加冕的王冠。
  • 寒香赋:无心帝王的痴心妃

    寒香赋:无心帝王的痴心妃

    “你若为帝,我便为后,你若浪迹天涯,我便陪你看遍日升日落。”她,淡薄无争,却为他卷入朝堂;他,无心帝位,却为她步入争斗。然,事与愿违,当变故接踵而来,繁华落尽处,他与她,还能否圆那寒香煮酒、执手天涯之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的伤痕之痛

    爱的伤痕之痛

    她和他在公司是人人羡慕的一对情侣,在两人准备牵手一辈子,走进婚姻殿堂一瞬间,他却突然被弃了当初的誓言。她带着满身伤痛离开了这座带给她无限痛苦的城市。再次踏足故乡,她变得坚强干练,即使重遇他,她也能笑着面对!
  • 绝代风华公主的美男穿越记

    绝代风华公主的美男穿越记

    从小有着仇恨的她多年后与失散的妹妹团聚当终于答应他们的告白时。却可笑的发现他们是仇家的人,被欺骗了?正当她以为生命到此结束时。却穿越了??“这是什么世纪?”“小姐,你真是装糊涂了,这是24世纪呀。”从此,她的性格大大改化,成为了一个性格倔强、可爱的人。这也让我们几位男主深深爱上她。正当她准备开始新的生活,她的妹妹突然出现了。可她不知道的是,她的妹妹可不再是以前那个妹妹了。重重危险将她靠近……各位亲们第一章写坏了,原谅我!正当她以为可以开始新生活时,哎,可怜悲催,情敌出现,我悲痛欲绝。我竟然又穿越了!性格再次转变。和9位美男一起玩……ps:正文比简介写的要好看,有些不一样。
  • 地球人都是神

    地球人都是神

    真气,道术,法器;知识,科技,枪械。古老与现代交织,科学与神话融合。神明天降,异世起舞。
  • 星星的叹息

    星星的叹息

    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抱着一颗不安定的心,在人生这条拥挤的单行道上独自前行。我们急切的想要寻找一个可以并肩同行,互为交心的人,可是却又匆忙路过那个值得停留的风景和曾经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那一个人。只是当时的我们并不知晓,这也许就是人生的遗憾。于是此去经年,那个错过却再也无法回头的人,再次回眸的时候便成了心底最深处,那一道永远不能触碰的伤口。当眼泪缓缓滑过脸颊我们才明白了,在这匆忙的人生里无论是谁都会留下些许的遗憾。直到那时才知道,哭过的人不一定就懂得悲伤的苦,不曾流泪的人不一定就没有尝过心碎的痛。深藏在内心的那滴泪,是星星的叹息是窗外随风轻扬的风铃。只是在这繁华吵杂的世界里,又能有几人听得到读得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