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62700000001

第1章 长城的历史地位

上篇 长城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1]

“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这两句话具体地概括说明了长城的两个方面。一是说它延续修筑时间之长,二是说它工程之宏伟。的确,这两者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是难以找到的,可称得上是绝无仅有。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中国一代伟人毛泽东诗词中的诗句,已经成了中外人士、专家学者、旅游观光者们认识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的名言。一个中国人要认识自己的历史,如果不了解长城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外国人要了解中国,如果不了解长城也是难以想象的。因为长城所记载的中华民族上下2000多年的历史内容太丰富了,所表现的中华儿女的勤劳智慧、坚强勇敢的本色太形象了,所点缀的锦绣山河也太壮丽了。

长城的内容非常丰富,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在理论上将长城作为一门学科的“长城学”正在兴起。在实践上对长城的实地考察测绘尚未完成,需要研究的课题尚多,所做的工作还很不够。但是多少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工作人员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就50多年来对长城的了解和认识,发表一些个人的意见,请教方家高明。

关于长城的历史地位、功过是非,历来众说纷纭,褒之者甚多,贬之者也不乏其人。参加论辩者有帝王将相、公侯贵族、专家学者、黎民百姓等等。他们根据各自的立场、不同的地位,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真可说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

关于长城的功过与作用问题,可以说从它开始出现不久,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2000多年来虽然众说纷纭,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主张修长城者,认为它是安定边疆、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之必需,代表人物有汉文帝、桑弘羊、刘向、隋炀帝、唐太宗、杜甫、赵秉文等。主张长城无用、劳民伤财者有武臣、贾山、刘安、陈琳、贯休、郑震、李东阳、康熙、乾隆等等。此外还有主张长城必需,因有功当代,但不施仁政则国仍不保者,有贾谊、司马迁等等。历史上所有的论争大都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统治者更是出于统治的需要、统治的策略,进行评价。如清康熙、乾隆虽然口称“在德不在险”,但实际上仍然在加强武备,采取软硬兼施的两手政策,而且也修缮或增筑了一些长城关隘。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对长城做过历史的较为客观的评价。他除对工程之宏大给予称赞之外,认为长城主要为当时国防之必需,有功后世,但统治者的暴政是错误的。他说:“中国最有名之陆地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秦始皇虽以一世之雄,并吞六国,统一中原,……为一劳永逸之计,莫善于设长城以御之。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见《孙文学说·知难行易》)

自孙中山以后,又有不少人对长城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功过是非予以评说。褒者有之,贬者亦有之,各持其说,各阐其由,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为长城的研究开创了大好的形势。

今就我个人的认识对长城的历史地位问题谈一点看法。关于长城的历史地位问题,我认为应分作两个问题或问题的两个方面来谈。其一是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其二是长城所反映的历史情况,也就是它所传递的历史信息。至于统治者的暴政当另谈,本文不涉及。

一、长城,安定与和平的保障

关于长城的历史地位问题,我认为应该把它所起的作用与修长城所使用的暴力、奴役、费用等分别开来,否则就没法说清楚。2000多年来的论争,就是把这两个问题混在一起,所以永远也说不清楚。孙中山先生的“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称赞了长城本身;“一世之雄,并吞六国,统一中原”,也称赞了秦始皇的功业。“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这里所说的“始皇虽无道”,就是对秦始皇暴政之批判,而对长城之有功于后世与大禹治水之功相提并论,其评价之高可想而知。

长城是安定与和平的保障这一观点并非新创,也不是过褒,而是长城本身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决定的。2000多年来,虽然褒贬不乏其人,但长城是一种防御工程,起保卫和防御的作用这一客观事实是任何人都不可否定的。

人和动物为了自身的安全和生存,防止自然力和敌人的侵袭,都要设防。设防有许多种,而构筑防御工事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方式。如鸟兽要筑巢、挖洞或其他方法。人类最初也是利用山洞或树枝营构以防止野兽、洪水等自然侵袭的。从50万年前北京房山周口店“北京猿人”山洞遗址就可以看出我们祖先利用自然山洞设防的情况。当然在早期,人们还主要是防止自然力的侵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出现了防御敌对的人与人群侵袭的需要,保卫和防御工事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现存的考古遗址看,挖掘深沟是一种较好的早期防御工程。如现在陕西西安半坡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的四周,就挖掘有宽五六米,深六七米的大壕沟。这种挖沟设防的工事不仅开辟了以后几千年城市城墙、护城河的先河,而且在历代长城的修筑工程中被一些朝代所采用。如汉代和辽、金时期长城的某些段落就采用了壕沟的形式。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城市防御工程中城墙的出现,为长城的修筑提供了经验,但长城与城市的城墙也有不同之处。其一,城市的城墙不管其形状如何、大小如何都是交圈封闭的,而长城则不是交圈封闭的。其二,长城的长度较之一般城市的城墙要长得多,少者数百里,多者数千里、上万里,所以称之为长城或长垣等。其三,长城除了城墙以外,还有各种不同等级、不同大小的关隘、城堡、军营和烽火台(亦称作烽燧、烟墩等)的通信联络系统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长城这一防御工程,为什么几十个诸侯和王朝2000多年来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要修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有用。褒之也好,贬之也好,都未曾影响过统治者为保卫自己国家安定与和平的需要而修筑这久经考验的最好的防御工事。即孙中山先生所说:“其道安在?曰:为需要所迫,不得不行而已。”

我们在这里亦不否定有些论者提出要施仁政,“在德不在险”的主张,因为那同样也是国家安定与和平的必需,但不能因此而否定长城作为防御工程的作用。试想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国防,敌人随时可以入侵,那还有什么安定可言,和平可言?更谈不到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了。

曾经有人认为长城是中国“闭关锁国”“封闭自己”的产物,这与事实不符。因为长城并不锁国,也不封闭自己。它所起的作用只是保卫和防御。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所修的河西长城,其烽燧、亭障远出西域,沿丝绸之路修筑,对保护这条对外开放大道的安全、畅通起了决定性作用,更没有丝毫的封闭可言了。

巍巍长城、绵延烽燧,坚固城防、完整体系,只能使入侵者生畏,而对受保护者则是极大的安慰。

长城作为安定与和平的保障,赫赫丰功,永昭史册。

二、逐鹿中原,金戈铁马,长城伴随着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兴衰行进

长城的历史地位除了它直接所起的“安定与和平的保障”这一功能之外,作为记录中华民族2000多年来的历史丰碑,它所携带的历史信息非常丰富,是其他任何一件珍贵的文物所不及 的。

长城所携带的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深深地铭刻在这块丰碑之上,可以说是读不完的。现就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事举几例如下: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长城的开始修筑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几万年、上百万年的悠久历史,其中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比以往创造了更加辉煌的历史文化,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长城可以说一直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前进。数不尽的金戈铁马,诸侯争霸;多少次中原逐鹿,王朝兴灭;许多年寰宇升平,一霎时,狼烟四起;叱咤风云,离愁哀怨,说不完的往事,咏不完的史诗,都在长城身上打上了印迹。

公元前11世纪(前1066年),周武王灭纣,结束了殷商高度发达的奴隶制统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为封建社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到了公元前8世纪—前3世纪,春秋战国之际,封建社会初步形成,长城也正是在这时开始修筑的。如《左传》上记载楚长城(方城)的一段故事说:楚成王十六年(前656年)齐国进兵攻打楚国,当齐军进至陉这个地方时,楚成王派屈完去迎敌。到了召陵地方,屈完对齐侯说:您如果真要来攻打的话,楚国有方城以为城防,汉水以为城河,足可以抵抗的。齐侯见楚国的护御工事果然非常坚固,只好收兵了。像这样入侵楚国,打到长城就被挡回去的事例还有不少,足见这时的楚长城对保卫国家安全,起过重大的作用。

以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及一些很小的诸侯也都相继修筑了长城,以为保卫国家安定、图强发展的条件。在长城这块历史丰碑上,刻记下了中国漫长封建社会初期形成的过程,记下了第一桩重要的大事。

(二)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制统一国家和第一道万里长城的并肩出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灭了韩、赵、魏、楚、燕、齐6个强大的诸侯,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国家。秦始皇为了巩固大帝国的统一和发展生产、安定生活,除了设立郡县和制定“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之外,还有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加强国防。否则,国防不固,敌人入侵,一切的事情都谈不上了。而当时最危险的入侵者就是北方的匈奴。匈奴当时正处在奴隶制时期,而且掠夺成性,其飘忽无定之游骑,顷刻而来,飘然而去。所谓:“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见《汉书·晁错传》)对于这种情况,经过以往数百年经验的证明,修筑长城是最好的防御方法,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说是最佳的选择,这种设防的选择一直继续了2000多年。除此之外别无他策。

秦始皇修筑的长城,为了适应大一统国家的需要,规模也大,超过了万里,被称为万里长城。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的出现与第一道万里长城的出现,在长城这块历史丰碑上刻记下了第二桩大事。

(三)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多民族修筑长城相伴

中国这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曾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交融结合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突出形式的出现莫过于统治阶级王朝更替的时期。李白一首诗中写的“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说的是自两晋以后南北朝以来,北方民族相继入主中原,当时的中原汉族和其他民族大量南迁,形成了民族的大交融大结合。其实这种民族的大交融大结合很早就开始了,只是王朝的更替更为突出罢了。自长城出现以后,各民族的诸侯都修长城,连秦始皇本人也非汉族,自称戎狄之人。自秦始皇以后,历代统治中国或中原地区的朝代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大多修筑长城,其中尤以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为多,计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辽、金、元、清各朝,都大小不同地修筑长城,有些朝代修建规模甚大。如金长城其长度近万里,为长城修筑史上重大的一次,而汉族仅有汉、隋、明等朝代,远远少于少数民族修筑长城的朝代。

长城丰碑不仅铭刻了中华民族大交融大结合的历史事实,而且也是各族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上下2000多年的历史丰碑,它身上铭刻的历史事迹太多了,它所携带的历史信息太丰富了,不能一一列举。但其中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必须着重提出,即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科学史的实物史书。除了这一科学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之外,不知有多少万次战役战例在长城发生。不知有多少英雄、多少杰出的元戎将帅和英明指挥在长城内外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谱写了一篇篇壮丽的史诗,需要我们从长城身上去认读、去找寻、去追思。

同类推荐
  • 锦城春寒暖黄昏

    锦城春寒暖黄昏

    这个纷乱的世道,善恶谁又能分得清?自幼一起成长的同乡三人,在灾荒后各散东西,当他们再重聚时,谁还能保持初心?抱负与价值观的冲突,因为执着,我们得到了一些想要的,却又失去了一些不想失去的。大奸大恶,大仁大义,不过一念之间。一切的一切,终究会困着在红墙之内,腐烂于岁月当中。
  • 雍正即位之谜

    雍正即位之谜

    本书是讲述清兵入关定鼎中原后的第三代皇帝。后世围绕其继位、暴死等事件传说甚多,多悖谬不实。其为政方略遭人议论处亦多,但他在位十三年,勤于政务,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在文治武功方面,都不愧一代英主之名。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实离不开雍正承前启后的功用。雍正皇帝1723年至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在清朝的历史上,雍正是一个极具争议、极具传奇色彩、极具才华与胆识的帝王。雍正的即位登基令人猜疑百出,他实行的严厉治国政策让人评说不已,他的突然暴死,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雍正的继位,历来是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谜案之一。
  • 三案

    三案

    那成的故事,开始在北京西四北面的新街口附近的猪粑粑胡同,邢宏的故事,则开始在西便门外的鬼市,也可以说实在北通州附近的运河。看客,什么叫看客?其实就是最后活着的人,死了的都不是,因为看客需要看全本的,民国这个大戏,那成、邢宏以及那成的女人刘芳都看了全本的,一个章回都没落下。
  • 资治通鉴全鉴

    资治通鉴全鉴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逐年记载了我国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我国从战国至五代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描述了帝王将相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之事。本书在《资治通鉴》原典的基础上,撷取其精华,解读其精要,以期广大读者在阅读历史的同时有所获益。
  • 大宋王朝之乾坤逆转

    大宋王朝之乾坤逆转

    史进和数百个兄弟,帅着百万大军痛快地斩杀了最后一波朝廷的禁军。在踏进东京汴梁的皇宫后,史进朝着那个坐在龙椅上,仍然逞强的仁宗皇帝笑了。史进笑的这般轻松,却让仁宗觉得毛骨悚然,不由地本能站起身来。“史进,这皇位寡人给你,这么多年你占山为王,渗透朝廷势力,控制我朝经济,这下你可以收手了……”史进漫步登了上去,摸摸龙椅上的那只龙头,倔强的唇角扬了扬。“胸无大志,你也只会沦落到今天……而我史进,才不过刚刚开始!我的天下,还很大!”
热门推荐
  • 长发

    长发

    性格孤僻、忧郁的鲁檐为忘却与初恋女友分手的痛苦之情,孤身去了一所异地的大学。在那里,枯燥、无聊的校园生活使他陷入更加压抑、愁闷的境地,他惟有把自己置身于一间颓败的画室和周围美丽的风光以及往日那些愉快时刻的回忆,才能得到心灵上的喜悦和轻松。在一次周末举行的舞会上,鲁檐结识了纯朴高雅、如明媚春光般的绿缨。她的善解人意和真实细腻的情感使他瞬间产生了如痴如狂的爱慕,而他的坦诚和身上流淌的诗人般的忧郁气质也令她着迷,两人就这样一见钟情并深深地沉醉在爱恋之中。沉浸在美丽的爱情里的鲁檐以为自己从此找到了灵魂的伴侣和情感的寄托,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般的疾病倏然夺去绿缨的生命,这让他悲恨交加、痛不欲生。为医治心灵的创伤、寻求解脱,鲁檐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倾注在了事业上,但现实污浊的社会环境和人与人之间卑鄙丑陋的关系使他不堪忍受。无法克制对绿缨刻骨的思念和情怀,深陷迷惘和悔恨之中的鲁檐毅然放弃自己喜爱的职业,只身来到北方的一座小城镇。在那个景色秀美的小镇,他遇到了冰雪聪明、年轻貌美的乡村医生雪儿。鲁檐的不幸遭遇和苦闷心理让这位贤淑的少女深表同情,她暗地里悄悄地萌发了对他的好感和爱意。鲁檐心里虽然也喜欢她,但内心无法平静的忧虑和对绿缨的爱的无法忘怀,使他不能坦然地接受这份炽烈的感情。而恰在此时,医生在鲁檐的身体里发现了暗藏许久的重病。最后,在无休止的苦恼、压抑、烦闷和绝望中,他饮下一杯“千年的鸩酒”,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 雨过天晴心情自然晴

    雨过天晴心情自然晴

    顾雨晴和南玖,这对“冤家”,S大何人不知,何人不晓?明明是两个学霸and美女,她们之间的故事为何让人爆笑不已?【剧场一】尴尬的初遇,南玖被顾雨晴当做“小偷”,顾雨晴要“见义勇为”却没料想是一个误会……【剧场二】南玖被甩,一个人坐在马路边啜泣,顾雨晴像个“护花使者”找渣男打了一架,挂了彩,把自己的肩膀借给南玖,一边用温柔的语气安慰她……欲知后事如何,立即阅读》》
  • 她胃里有洪荒

    她胃里有洪荒

    (正文完)程亦能够记住漆染是因为她奇葩的辞职理由:无法解决温饱。第二次见到时,她正在吃播作弊。眼睁睁的看着她吃完了两头烤全羊后,对镜头道:“这家烤全羊店量多味好,连我都只能勉强吃一个,地址已经放到屏幕下方。”然后下了直播,开始吃老板送的第三头羊。程亦后知后觉,她的辞职理由应该是真的。第三次见到她的名字,是新招的贴身保镖简历,程亦觉得,能吸引她来的最大原因,应该就是‘包三餐’。在一起后,这位身价上亿的总裁,整天忧心着,该怎么让他们刚解决温饱的家庭奔小康。她的胃里有洪荒。但他的钱包没有。永远吃不饱武力值爆表女主x喜欢做饭外表虚弱型总裁男主(推荐娱乐圈完结文《洛影帝的追妻日常》)
  • 刀锋向天

    刀锋向天

    你敢向我亮剑?我敢向天出刀!你敢向我亮剑?我敢向天出刀!
  • 我和你没有明天

    我和你没有明天

    他是绯闻闹得满天飞,出了名的花心男;她是耍大牌频频被爆,出了名的高傲女。他们曾是密不可分的青梅竹马,却也是站在天秤的两端,一端掉下去,另一端也会跟随消亡。他说他会护她一生一世,她信了。却转眼间和别的女人辗转缠绵,一个又一个,绯闻闹得漫天飞,给她戴的绿帽子数都数不清,终于,有一天,她忍受够了。“南煜熙,我们离婚吧。”这是她的答案。却换来的是他撕心裂肺的折磨,一次又一次,总是她以为他们俩还有复合的可能性时,扼杀她唯一的希望。她倔强不肯低头,他依旧守着最初的誓言
  • 谢谢你,我的骑士

    谢谢你,我的骑士

    “罢了,就当我辛苦创造了一位骑士,送给了别的公主吧……希望那位公主能好好的珍惜他……”慢慢地止住了泪水,放下手中的泰迪熊,一挥手,将它扔进了灰暗的角落……
  • 幕前幕后

    幕前幕后

    已被省委圈定的襄汉市市长李子民,突然在市人代会上落选。是权力之争还是民心所向?幕前幕后的男人女人们开始粉墨登场。新市长情人推波助澜,老市长娇妻旧情未了……正义、道德、法律、良心,与金钱、美女、权术、罪恶短兵相接,此消彼长,把官声点染得风云变幻、触目惊心。
  • 重生将军心尖宠

    重生将军心尖宠

    沈安雁自死才知道杀死父亲的凶手另有其人她恨自己懦弱求全的性子恨万梦凡将自己夭折孩儿丢去喂狼更恨林淮生的折辱和漠不关心唯一让她安心的是最后一刻她是躺在沈祁渊的怀里死的等她再次睁眼却发现自己重生了这一次她要找到杀害父亲的真相智斗白莲花和渣男.....顺便俘获将军的心
  • 最远星辰之恋

    最远星辰之恋

    夜辰,我们离婚吧!这场婚姻本就是场意外我不想在继续的一错再错下去。离开的这几年每晚星辰都会梦到夜辰。
  • 说是与非

    说是与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一段杀马特的青春,每个人的青春里面都有一份珍贵的爱情,或许弥足珍贵、或许刻骨铭心,世上本没有后悔药,只有勇敢的尝试,才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本书将采用第一人称的角度来阐述高中时期的一段平凡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