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32500000006

第6章 父母的双重教育

对海明威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祖父,但是对他直接进行教育的,则是他的父母亲。而最让我们津津乐道的,则是海明威父母的刚强性格以及对他进行的双重教育。

海明威的父亲埃德是一位妇产科专家,在当地很有名望。埃德公务繁忙,他不但是橡树园医院妇产科主任,还是三家保险公司和一家牛奶公司的医务检查员以及两个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埃德性格孤傲,为人严谨。他喜欢旅游,1895年,他旅游欧洲,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的这一癖好。

同时,埃德也是一位业余的小型动物和禽鸟标本制作者,喜欢把蛇储藏在密封的玻璃瓶中。除此之外,他最主要的爱好就是钓鱼、打猎和烹饪。尤其是从钓鱼和打猎中,他感到乐趣无穷。

埃德的烹饪厨艺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得到了充分表现。大学毕业的时候,埃德和他的大学同学一起去附近的山区游览,他巧妙地利用黑蘑菇做馅,加上一点野蜂蜜做成饼子。馅皮用一个空啤酒瓶子在一段剥去皮的木头上擀出来的,然后拿到正在烧烤松鼠肉的营火堆上烤。同伴们看到埃德的高超手艺,一个个都赞不绝口。

埃德是一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他发明了椎板切除术钳子,一生中为3000个孩子接过生,其中包括他的6个子女,很受镇上人们的景仰。

但是由于埃德经常不修边幅,留着浓重的大胡子,而且做事敏捷迅速,目光尖锐逼人,给人一种很凶悍的感觉。

海明威小时候有点怕父亲,他的姐妹、朋友也对埃德望而生畏。海明威的小弟在回忆父亲时也说他是一个凶狠的父亲,每一件事总是忙碌、紧张,干过以后又烦恼不已。

其实埃德医生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他不修边幅和忙于繁琐小事其实与海明威的母亲格雷丝有关。

格雷丝比埃德小1岁,是位蓝眼金发的美人,她性格开朗大方,是一个精力充沛、颇具魅力的女人。

格雷丝是小镇上第一个骑高轮自行车的女孩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她鲜明的个性。

格雷丝是天才的女低音歌手。她23岁时在纽约师从一位著名声乐家,学习了2年;并和大都会歌剧院签约,在麦迪逊公园广场进行首场演出。

埃德首次认识格雷丝是在他上初中的时候,两人也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但是他们却并非一帆风顺。

埃德最初向格雷丝求婚的时候,格雷丝心中并不愿意。因为埃德的家族是移居到美洲的,而格雷丝一直以她英国祖先的荣华显赫为荣。

再者,格雷丝教授50个声乐学生,每月收入1000元;而埃德刚开始当实习医生,一月仅挣50元。

最后一个理由与格雷丝的性格有关,她追求享乐,不愿从事繁琐的家务。埃德允诺,婚后的家务自己一肩担,不要她操一点心。

格雷丝7岁的时候得过猩红热,一连好几个月,眼睛都看不见一点东西,几乎失明。后来,病虽然好了,但是她对光一直很敏感,常在黑屋子里待一段时间,让眼睛得以休息,而且还有了周期性头痛的毛病。

格雷丝在麦迪逊公园进行首次演出,但是由于场内的灯光太刺眼,会损害她的视力。而这个时候刚好埃德向她求婚,所以格雷丝放弃了颇有前程的舞台生涯。

1896年,埃德和格雷丝在公理会教堂结婚。婚后,埃德信守诺言,尽管医务繁忙,仍然照管各项家务。

严格来说,格雷丝并非一个合格的妻子。她文雅而有教养,但也有些固执。她讨厌洗尿布、做饭、洗碗碟、打扫房间,却钟情于音乐,弹得一手好钢琴。

她的日常生活就是教音乐、组织音乐会,把全部精力都贯注在她的演出活动和艺术生涯,而把孩子交给佣人们管理。

总体说来,格雷丝与埃德的姻缘是美满的。虽然两人都性格刚强,易于冲动,在一起生活不易协调和谐,但他们很少吵架斗嘴。

埃德倚重格雷丝非凡的活力,格雷丝则依赖埃德的稳重可靠。埃德欣赏格雷丝,乐意为她做出某种牺牲,而格雷斯则深深爱着埃德。

这两位性格迥异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差异,他们都试图把自己的兴趣灌输给子女。

埃德决心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所以,还在海明威3岁的时候,就被父亲带到瓦伦湖的乡间别墅去避暑钓鱼。

“海明威钓的鱼都是大鱼”,格雷丝写道,“他掌握鱼吃饵的时机,自个儿把鱼拖上来。他是位自然科学家,对自然界的东西样样都喜欢,诸如臭虫、石子、贝壳,各种飞鸟和动物,昆虫和花卉。”

父亲每次外出去钓鱼、打猎,都少不了把小海明威带在身边。雨下个不停,但小海明威并不感到扫兴。

海明威很爱讲话,每看到一样东西就讲个不停,一见到那美丽的湖和茂密的山林,就心满意足,看到树林里的小松鼠就开心。当划船回家时,他禁不住去帮着划上几桨。

埃德爱好各种体育活动。由于职业原因,他常常离家外出,一旦有了空闲,他就去钓鱼和打猎。

埃德一向很重实际,事事自己动手,用父亲安森从部队带回来的模具制造子弹,做水果罐头,制作蜡烛,还包馅饼吃。他尤其不喜欢孩子们沉浸在梦想中。

1909年7月21日,在庆祝海明威10周岁生日的仪式上,父亲郑重其事地将一支崭新的猎枪赠给儿子。

父亲所做的一切表明他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会钓鱼、爱狩猎,崇尚大自然和勇敢、顽强、有气魄的男子汉。当然,还应该是一个好丈夫。

而母亲则恰恰相反,她对丈夫的嗜好不赞成,在培养孩子方面更是固执己见。她希望把儿子培养成一个音乐家,以弥补自己无法再登台演出的遗憾。

为了和丈夫争夺对海明威的培养专利,夫妻还展开了一系列很有情趣的斗争。

海明威3岁时,父亲给他买了一根钓鱼竿,并带他去钓鱼。等到他6岁的时候,母亲就给他买了一把大提琴,并教他学了一年的声乐和对位法。

父亲要海明威每个星期天跟他去森林里打猎,母亲却连声催他和自己一起去教堂唱诗班。

10岁时,父亲送给海明威一支一人高的猎枪;母亲则为他举行讲究礼仪和合乎传统的生日宴会。

母亲在家中新盖的三居室房里,拥有了一间专用的音乐室,她日夜盼望海明威能坐在音乐室里演奏大提琴,举行第一次室内音乐会。

父亲却把孩子表现的另一些先兆视为至宝。他曾经发现9岁的海明威在就寝时间早已超过的时候还在烛光下阅读达尔文著作。他深信这是一种明确的表现,说明这孩子“一如其父”,必将成为名医。

说来有趣,埃德夫妇在海明威身上的这场争夺战的结果是,海明威在性格、脾气和爱好上几乎完全继承了父亲的一方。

海明威与他母亲在感情上并不十分融洽,因为他不想成为一个艺术统治下的奴隶,他有自己的广阔天地。

尽管母亲坚持要海明威学大提琴,但他却说自己就是练一百年,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大提琴手。他对母亲强迫他接受大提琴训练非常抵触。

但是,尽管海明威十分不情愿,他还是按照母亲的意思学习了大提琴。而实际上,母亲教海明威学大提琴还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在海明威读中学的时候,他在学校管弦乐队里一直担任大提琴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也还基本胜任。

更重要的是,对于一名优秀的作家来说,学习一些音乐技巧,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点海明威在后来也承认,并且在他创作《丧钟为谁而鸣》的对位结构中发挥了作用。

在海明威的一篇小说《过河入林》中,有感于童年音乐的熏陶,他写下过这样一段文辞优雅的描写:

她的声音是如此悦耳,使他回忆起帕布洛·卡萨尔斯演奏的大提琴,它使你像一个受伤者感到痛苦难耐时所得到的安慰。

母亲每年都去海上作风景写生,而且每次都带海明威一起去。后来母亲带着海明威游览了波士顿的历史遗迹。她向来以祖先的荣华显赫为荣,对儿子说起往事时总是沾沾自喜。

但是海明威对此却不以为然,在他心中,祖父和外祖父参加南北战争才是他向往的。陪伴母亲东游,他觉得索然无味,感到还不如去陪伴父亲一同打猎有趣呢!

事实上,海明威的性格也正是父母两人的双重结合,他的性情和对体育运动的爱好一如其父,同时也继承了母亲的气质和艺术才华。

同类推荐
  • 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

    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

    曾经的大先生们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对西方的民主科学也感同身受。在那个百无禁忌的年代,文化不断碰撞、交流,在空地上横站出了与中国皇宫、西式城堡迥然不同的精神建筑。本书辑录了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胡适、林语堂、金岳霖、梁漱溟、陈寅恪、钱穆等大师们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借以通过这些片段,感受他们的种种风范。
  • 世界十大文豪——巴尔扎克

    世界十大文豪——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中期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穷毕生精力,创作了卷帙浩繁、气势恢宏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其中包括《舒昂党人》、《夏倍上校》、《乡村医生》、《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幽谷百合》、《禁治产》、《无神论者做弥撒》、《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卡迪央王妃的秘密》、《搅水女人》、《纽沁根银行》、《古物陈列室》、《幻灭》、《贝姨》、《邦斯舅舅》、《农民》等96部。
  • 皓首纪言—畅启宝回忆录

    皓首纪言—畅启宝回忆录

    《皓首纪言—畅启宝回忆录》讲述的是畅启宝的一生,他出生于一九二一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 卡夫卡

    卡夫卡

    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然而今天的布拉格已经成了欧洲独立国家捷克的首都,当地居民也已不再使用卡夫卡写作时用的语言了。卡夫卡出时当时的布拉格是奥匈帝国的重要城市之一,而奥匈帝国则处于哈普斯堡皇室两元君主执政时期,官方语是德语。卡夫卡是犹太人但在当时布拉格的犹太人几乎被全盘德国化了。这样的背景对任何作家来说都已经够复杂了而相对卡夫卡来说这更成为了他那复杂的作品和痛苦的个人生活源泉。
  • 战争教父李靖第1部:乱世将星

    战争教父李靖第1部:乱世将星

    躲得过战场刀剑无眼,却难躲官场人心无情:被隋炀帝钦点守边练兵,顶头上司王仁恭却将其精锐抽尽,只留给他一千老弱;满怀一腔报国热情,请朝廷派李渊抗击突厥,却被未来皇帝记恨在心;因告发李渊谋反,隋亡之际,差点被李渊斩首;幸得一命,却又在南方为唐朝征练新军时,遭到皇帝和太子的双重暗算……
热门推荐
  • 独家萌宠:我的老公是只猫

    独家萌宠:我的老公是只猫

    身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贼,苏悦觉得,自己今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偷了一只猫,这只猫不仅会卖萌会说话,还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美男子?这是什么情况?
  •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共五章,分别为“《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缘起”、“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一:何谓劳动解放”、“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二:“铁的工资规律”与生产合作社”、“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三:现代社会与现代国家”和“《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学意义”。《<哥达纲领批判>导读》以《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哥达纲领批判》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 恃婚而骄

    恃婚而骄

    〖正文已完结,番外中……〗在爱情坟墓的婚姻里躺了三年,林清浅心死如灰,决定离婚,从此断情绝爱专心搞事业。那个结婚后就三五个月见不到的老公变成前夫后三天两头在自己眼前晃悠。与人谈合作时,男人低声轻哄,“浅浅,他钱没我多,这个项目让我来投资好不好?”林清浅:“不好。”遇到白莲花起争执时,男人摊平她的掌心一巴掌甩白莲花脸上,“浅浅,这样打人手才不会疼。”林清浅:“……”*后来林清浅终于走上事业的巅峰,追求者无数。追求者一送她99朵玫瑰,第二天她就收到999朵玫瑰。追求者二送她一箱草莓,当天晚上她收获了一冰箱的草莓。追求者三送她一只猫,然后家里就成了宠物店。林清浅忍无可忍,发微博:已婚,拒撩。发完微博手机往沙发上一摔:这下你满意了?清隽矜贵的男人露出迷人的笑容,“浅浅,我很大度,但这并不妨碍我吃醋。”林清浅:“江砚深,你有病啊!”江砚深:“你不是早就知道了。”林清浅:“……”忘了,他还真是有病的(≧□≦)(1v1双洁,男主不渣女主不白,很甜,信我=w=)
  • 穿越当天我得了选择恐惧症

    穿越当天我得了选择恐惧症

    当你喜欢的女孩站在你面前向你告白!系统:选择吧!骚年!A:拒绝!B:锤她一顿,再拒绝!不选择!抹杀!当你得到机遇的时候!系统:选择吧!骚年!A:丢弃!B:将其转让给别人!男主:.........系统(笑容逐渐狰狞!)
  • 腹黑同桌你好

    腹黑同桌你好

    这是一本关于青春校园的言情小说,在这本小说里有让你开心的,也有让你难过的哦!
  • 我们那些年还在一起

    我们那些年还在一起

    讲述残疾人蒋可欣童年时期跟伙伴们在一起的回忆,那时候她还是个十分健康的漂亮女孩。
  • 我青春里的那些人

    我青春里的那些人

    我是一个不够优秀不够努力的人,但我很想用我不擅长的文字来去描述我身边的人他们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把青春给了谁

    我把青春给了谁

    我把青春给了谁,友情?爱情?爱情,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能给你的幸福永远都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温暖。云峰和雨涵演绎了一段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一句誓言,恪守不悔。
  • 隐神之路

    隐神之路

    在不一样的角度,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同样的成神之路,也许成功的背后,往往是默默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