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4000000007

第7章 职责是永恒的信念(5)

王启民与同伴们在一座已经含水达60%多、产量由日初产60吨下降到30吨被停注了的油井上进行试验。他们设计了每米油层注水由5立方米加强到30立方米的方案,并相应地放大油井产液量,结果,这口井的日产油量迅速回升到60吨,而且含水量基本保持稳定,从而证明了厚油层“快跑”的理论是科学的。

王启民从实践当中摸索出的这一开发理论,使油田走上了科学开发的道路。从此,主力油层恢复了“青春”,曾被“消灭”的百吨高产井又成批地开始涌现了。

随后,王启民又承担了大庆油田中区西部试验区的科学试验任务。这个试验区也是大庆油田的“窗口”。然而,直到1975年,试验区内油井的含水达54%。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控制含水量的上升,让油田保持稳产?这个重大的课题又落在了王启民的肩上。

“科研的路没有捷径,只有到实践中去探索。”王启民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带领试验组的同志捆起行李卷,住到了中区西部试验区,准备日夜奋战,找出解决方法。

试验区的生活条件是十分艰苦的。王启民和同事们住帐篷,啃窝窝头、吃咸菜,克服了各种困难,坚决试验。白天,王启民和工人一起上井试验、作业,蹲在现场一口井一口井地搜集资料;晚上,他又整理资料到深夜,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地下油层的连通图。年复一年,日出日落,王启民和试验组的同志们都在平淡而尽责地工作着。

到了1979年,中区西部试验区创造了连续10年稳产,单井日产40吨基本不降的开发奇迹,王启民找到了一条油田高产稳产的开发之路,中区西部成为了大庆油田稳产的一个缩影。这套透着王启民和同伴们心血和智慧的分层注水、分层开采、先厚后薄、先高后低、接替稳产的开发理论,成为整个大庆油田后来长期稳产的重要基石。

1980年,大庆油田第一个稳产10年刚刚走过一半的路程。可是,由于主力厚油层的开采已经达到了“高峰点”,进入高含水阶段,产量开始下降,从而使稳产前景变得十分严峻。当时,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大庆油田继续稳产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可是,王启民却信心满满地说:“大庆稳产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敢于这样断言,是因为早在10年前,王启民就已经科学地预见到了油田主力油层开发产量下降后应该如何保稳产的问题,那就是打开地下表外储层宝藏的大门,为油田稳产提供新的资源。

还是在中区西部进行试验时,王启民就发现,大庆油田的地下除了主力厚油层外,低渗透层和薄层都十分发育。这些层在地下面积很大,容量十分可观,是一个巨大的地下资源宝库。但是,由于受到当时各项开发技术的限制,这些层被划入“另册”。但王启民意识到,大庆油田在未来的开发中要想保持稳产,就必须走“从肥到瘦、从厚到薄”的道路。于是,他就从油田长期稳产的大目标出发,决心去敲开这些地下宝藏的大门。

王启民和搞工艺的同志相互配合,在中区西部的试验区大胆地搞了五口双管采油井进行试验。一个油管采已经高含水的主力油层,一个油管采动用较差或没有动用的低渗透层和薄层。通过双管的生产,各采各的层,防止了层间干扰,从而使每口采薄差层的油管产量日均达到10吨以上。

接着,他们又搞了一个开发被闲置的低渗透高台子层的试验,也获得了单井日产10—20吨的好效果,使整整一个油层组获得了“新生”。

为了石油事业,几十年来,王启民一直都在尽职尽责地践行着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为大庆油田的稳产高产献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情,为祖国的石油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故事感悟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而在于你奉献了多少。”王启民不为名,不为利,默默工作,尽职尽责,从来不图任何回报的工作作风值得当代人学习。

◎史海撷英

母亲的呼唤

王启民是浙江人,在被调往大庆油田工作后,一走就是35年。在这期间,他只回过老家一次,而且也只住了四天,还是利用在参加南方一个会议的期间回去的。

1992年,81岁的老母亲病重期间,王启民的弟弟来信,一定让他回去看母亲一眼,说:“虽然母亲中风不能说话,可经常用手指着你的照片,想看你一眼是母亲最大的心愿。我们兄弟三人怀着悲痛的心情,合力呼唤你。大哥,为了母亲能闭眼离开,你无论如何要回来一趟。”

读着令人肝肠寸断的信,王启民真恨不能马上就回到母亲身边,可是,当时正赶上油田筹备召开一个重要的技术会议,他根本无法离开。忍着揪心的难过,王启民终于还是没有回去送母亲最后一程。

◎文苑拾萃

废寝忘食

“废寝忘食”指为做一件事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做事专心努力。

成语出自《论语》,是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

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64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今河南叶县附近)。

叶县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可他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

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

以后,孔子知道了这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孔子的为人呀,努力学习而不厌倦,甚至于忘记了吃饭,津津乐道于授业传道,而从不担忧受贫受苦;自强不息,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纪。’这样的话呢?”

孔子的话,显示出他由于有远大的理想,所以生活得非常充实。

矿工心中的“党妈妈”党素珍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冰心

党素珍(1935—),中共党员,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杜儿坪矿矿工家属。从1953年起党素珍坚持义务为丈夫所在的杜儿坪矿的矿工送开水,一直到2004年70岁高龄的她因病住院,在杜儿坪矿井口为矿工义务服务了整整50年。2006年党素珍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候选人;2007年被评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同年4月,“寻找感动中国的矿工”评选揭晓,获得“特别荣誉矿工”称号。

党素珍是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杜儿坪矿的矿工家属。1953年,党素珍嫁给了矿工李万义,从家乡来到初建时的杜儿坪矿。

那时,杜儿坪矿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伤事故也是经常不断。党素珍很心疼、惦记自己的丈夫,于是就提了一壶水,步行了5千米来到井口等着丈夫。丈夫升井后,党素珍就让他先喝一杯热水解解渴。矿工们对此都很羡慕,有人竟开玩笑般地从李万义手中夺过杯子,一口气喝下去,还调皮地说:“这水好,解渴,解乏。嫂子,以后你就给咱们大家伙儿也送水吧?”

“行,那咋不行!”工友们开玩笑,党素珍可没把这当成玩笑,而是认真地把这件事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党素珍果然挑着一担开水,早早地就等在了井口。劳作了一天的矿工们升井后,见有人来送水,都高兴得跟过年似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还没有命名的党素珍义务支前服务站就已经开张了。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1985年,党素珍的支前服务站已经开办了30年,她也50岁了。这一年,党素珍被评为太原市劳动模范。

党素珍为矿工服务,可以说是几十年如一日,尽心尽力,把服务当成职守,尽职尽责,不怕苦累。每天凌晨4点,她就准时起床了,先将家属区的楼道和楼下的公共厕所打扫一遍;大约5点钟,她就搭乘矿上的头趟公车,赶往一千米外的矿口,趁着矿工们开班前换衣服的工夫,她把水烧开了……这也是她为6点钟上早班的工人们送去的水,也是她一天里送的第一趟水。

后来,矿上有了通往矿井前的电车,党素珍就不用再起得那么早了。可是,闲不下来的党素珍每天还是凌晨4点钟准时出门:她要在一小时之内,把家属区的四个公厕打扫干净;然后到了5点钟,她再挑着开水去坐头班电车到井口。这时候,上早班的工人们便陆续来到井上,党素珍端着开水迎接他们下井。再后来,坑口上有了锅炉房,党素珍就利用锅炉房为工人们烧水、打水。

杜儿坪矿是一个年产400万吨煤的大煤矿,每天上早班的工人就有1000多人。党素珍一次要准备三大桶水,一桶橘子粉加白糖水,一桶茶水,还要一桶白开水。遇到下雪的天气,她还会在开水中泡上一些生姜,为矿工们驱除风寒。

遇到上班高峰时,党素珍在给工人们送水的同时,还要搞广播,放录音,给工人们讲解安全知识,有时还说上一段自编自演的快板书,一来为活跃坑口的气氛,二来主要也是为了安全起见。

除此之外,党素珍要是看到哪个工人的工作服破了,手套烂了,都会把他们拉住给缝上几针。矿井下的条件异常艰苦,工人们的工作服出现破损也是常有的事。以前,有的工人扣子掉了,就拿放炮线一绑了事;有的工人袖口开了,裤子裂了口,还那样将就着穿;尤其是矿工在井下要经常与岩石和钢铁打交道,手套烂得更快。矿上一个月只发一副手套,可是工人们戴上后往往一两天就磨得见了指头,根本缝不过来。

党素珍就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工人们都穿得破破烂烂的,到井下又怎么能保证安全呢?于是,党素珍就每天随身带上一些针线包。这些自备的针线包,里边不光有针线、补丁、扣子,还有胶水和胶皮等。矿工们从她眼前经过,哪一个脚上的水靴漏了,她也要给他粘上、补好。

早上8点钟以后,工人们都下井了,党素珍又忙着换她的阅报栏——把头天的报纸换下来,再把当天的报纸换上去。不时遇到矿上开安全会、生产会,她还要背着录音机去录音,整理会上的文件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变成工人们最能听得懂、也最为工人所“喜闻乐见”的话——她的“创作”,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缺乏“艺术性”的创作了。

党素珍曾经是一个文盲,不认识字,可是为了编好那些小快板、三句半,甚至就是一段话,她硬是逼得自己给自己扫了盲。为了搞好矿上的安全生产宣传,20世纪70年代,没有念过书的党素珍学会了写汉字。每隔几天,她就会按照矿上的文件精神,更换矿口的标语。

她还在矿口上开设了小广播,大部分广播稿都是党素珍自己写的。在20世纪70年代,党素珍便利用自家的收音机,供大家聆听来自北京的声音;到了80年代,党素珍又自费购买了一台录音机,把矿上会议的精神录下来,供大家平时学习贯彻。每逢矿上开会,只要会议内容涉及生产和安全,党素珍都会去参加,成为“不请自到”的家属代表。

同类推荐
  • 阿拉丁与神灯

    阿拉丁与神灯

    古时候,世界东方有一个国家,京城里住着一位名叫莫斯达发的裁缝。他有一个独生儿子名叫阿拉丁。这孩子自幼聪明伶俐,但调皮淘气,性格古怪。虽然莫斯达发手艺高超,在京城小有名气,并且不分昼夜地辛勤劳作,但挣来的钱仅够糊口,一家人过着贫穷的生活。
  • 世界名城(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城(学无涯丛书)

    本书介绍世界上有名气的城市和有特色的城市,包括中国的心脏——北京、中国第一城——上海、七大古都之首——西安、东方之珠——香港、江门之户——东京、天国之城——大马士革等。
  • 开心果快乐阅读童话-雨滴项链

    开心果快乐阅读童话-雨滴项链

    童话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它主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等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少年儿童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童话恰恰能满足他们这方面的心理需求。阅读童话,有助于培养读者善恶观、审美观,有助于其想象力和幻想力的提升。本书是一本精选国外经典童话集,包含有《雨滴项链》、《冷酷的心》、《一块烫石头》、《八音盒里的城市》、《白雪公主》、《睡美人》等。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洋铁桶的故事

    洋铁桶的故事

    “洋铁桶”姓吴名贵,是晋东南沁源县的一条好汉,他自幼跟随父亲上上打猎,练得一手好枪法。日本鬼子打来了“养铁桶”参加了八路军。他领导的民兵和八路军一道,把鬼子、汉奸和特务打得狼狈逃窜。“洋铁桶”也从此威名远洋。故事酣畅淋漓,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热门推荐
  • 界域仙途

    界域仙途

    山河破碎,家破人亡,一切都自有定数,一切都围绕着生与死的战斗展开。困境塑造意志,绝境亦可扭转乾坤!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只在个人,还有天下苍生!
  • 有关部门见闻录

    有关部门见闻录

    有关部门是个神奇的部门,作为走近科学的合作伙伴,我们致力于用科学的手段解释任何不科学的事件。我作为其中的一员不(hou)胜(hui)荣(bu)幸(yi)。于是我冒着被组织送进精神病院的危险,将这一切展示给你们。
  • 杯影交错

    杯影交错

    没有完美无缺的世界不必太过失望,不要忘记最初被美好感动的瞬间。人生有无数的选择,好好寻找属于自己的轨道。历经喜怒哀乐,是心的路程:错失是一种遗憾,裂痕也自有其美态,感受到凉意是由于温暖还在,纵然有悔恨也要努力面对生活。
  • 黑夜风云

    黑夜风云

    一个普通的夜总会侍应生,因为从前兄弟的一个嘱托,莫名其秒的卷入了一场纷争,千里逃亡之后,又将发生怎样的故事
  • tfboys那些年我们的青春

    tfboys那些年我们的青春

    她是学校的小混混老大,她是阳光呆萌的二货少女,她是高冷的文艺小清新,他们是听话乖巧的校草,看起来最不合适的他们,偏偏走到了一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许先生的软娇萌

    许先生的软娇萌

    “墨哥哥会一直喜欢我吗?”“小漓是我在这世上最最重要的人。”因一份机密牵扯出往事的种种恩怨,危险步步紧逼,复仇指日可待。“许墨,你可曾爱过我?”“小漓一直都是我的妹妹,这一点,从未变过……”她是他放在心尖尖儿上的人,是他豁出性命都要保全的人,他对她的感情从来都不止是对妹妹的喜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从天龙开始

    穿越从天龙开始

    宋太祖赵匡胤以一对拳头,一条杆棒,打下了大宋锦绣江山。自来帝皇,从无如宋太祖之神勇者。那一套‘太祖长拳’和‘太祖棒’却是太祖之后再无一点荣光。本故事,正是从赵氏子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