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05700000017

第17章 媒介行为对司法的影响(1)

媒介与司法的关系是复杂的。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介日益繁荣发展的时代,我们感受到了媒介对社会多方面的强大的形塑力,它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好,也可能让社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媒介都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所无法抗拒的一种力量,我们不能拒绝,因为我们已经身在其中。我们只是期待着媒介与司法之间有着更为协调的关系,一方面让媒介更加充分地发挥它的监督职能,另一方面让司法更好地保护媒介的自由行为。在上一章,我们探讨了司法审判活动中所涉及的与媒介有关的纠纷,这一章我们将关注媒介行为对司法带来的影响,即如何来让媒介行为有个合理的限度,从而既能监督司法的运行,又不妨碍司法的运行。

第一节面向民众的媒介与司法

媒介与司法都是面向民众的。没有民众,媒介就无法生存,因为媒介的信息来源是民众,同时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民众,一旦离开了民众基础,媒介就不可能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司法也是如此,尽管司法与立法不同,司法不需要进行立法过程中的全民表决,但是司法行为因为其对良好社会认同的需要也离不开民众。如果司法强烈地违背了人民的意志,那么司法也将不可能真正地表现出自身的价值,所以它在本质上也是面向民众的。

一、面向民众的媒介

说媒介面向民众可能是一种理想,因为媒介时刻都在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塑造。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意识形态在本质上必须是为民众服务的,但许多时候这也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因为在实际运作中,即使意识形态在理念上是为人民服务的,它也可能在另一方面控制人民的知情权,并将这种控制解释为出于稳定的考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媒介机构走向了市场,并服从于市场规律的调节,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受意识形态控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并开始越来越多地面向民众。正是由于市场这种客观的经济规律的影响,媒介在当今时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和自由,进而促进了人的独立和自由。媒介今天获得了独立性,它不再专门地依赖于意识形态,最起码有相当一大批媒介做到了这一点。今天,媒介的基本格调都是服务于人民的。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的媒介都受到意识形态的支配,所以说话的方式往往很抽象,抽象了老百姓就看不懂,这就给媒介自身运行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其服务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近些年来,媒介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制作各类节目,都越来越考虑到观众,即普通民众的视角,并且将写作或节目主题直接定位于民众,比如目前的许多法治类节目、谈话类节目,以及直接针对老百姓特殊难题的节目等等,因此它们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就不足为怪了。我们必须承认,市场的威力是相当巨大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必须为老百姓服务,否则它将失去任何存在的价值,也许最终就没饭吃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今的各种媒体当中,对于老百姓的琐事、对于老百姓的各种权利的呼唤,报道得相当之多,这就体现了媒介的面向民众的品性。其实任何时代的媒介都不可能单纯地将意识形态作为自己的主导性支配力量,而必须反映多方面的社会生活,这样媒介才有存在的价值。媒介必须是自由的,自由的媒介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呼声,从而使得媒介在行动中创造一种为人所向往的美好前景。人们的生活被媒介改造着,人们的追求被媒介引导着,媒介不能忘记自身的使命,不能被某一个人或者某个团体所控制,而必须表达整个社会的呼声,媒介就是要将社会上不同的声音在自身综合起来,给我们描述一种多元化的社会风貌。其实媒介不仅有描述,还有评论;媒介不仅是个白描大家,还是个评论家。我们能够感受到媒介的声音,就表明我们还有思考的可能。只有我们有着丰富的媒介内容,才可能有充分的信息资源,而信息是思想之本源,是自由之本源。当一个社会中的民众被剥夺了使用信息的权利的时候,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社会没有任何自由了。

今天的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在信息爆炸的社会里人们面对那么多的信息资源,也许会感到手足无措,但这种手足无措恰恰是自由的表现,因为手足无措是选择前的一种状态,在手足无措的状态中人们可以拥有选择的自由,而自由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我们之所以对媒介给予高尚的评价,就在于媒介能够给人们带来自由。提到媒介,我们就感到兴奋,因为正是媒介使我们感受到了自由原来距离我们那么切近。

在媒介履行对司法的监督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媒介监督永远具有“非正式”或“民间化”的性质。“从现代西方法治国家的实践看,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并没有独立的、专门的制度性安排,也就是说,传媒监督并不具备司法体系内其他监督方式所具有的制度性条件。这主要体现在,传媒监督并不是司法过程中制度化的一种程序;同时传媒监督在制度上也不能直接产生某种特定的(特别是传媒所希求的)法律后果。”

媒介让人们自由了,自由的人们才敢于向媒介表达自己的呼声,于是媒介也才能够真正地代表人民、代表社会大众,媒介也才真正地具有大众传播的功能。民众不仅是媒介的生命,也是媒介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石。我们在渴望着媒介获得自身完全的独立性,以这样的独立性为基础,媒介要培养自身完善的自我主体意识,这样媒介就将以一种真正的理性的姿态表现出对于人类大众的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将改变我们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面向民众的司法

这里指的司法是司法审判,就是法院行为的意思。这样的司法到底是面向谁的呢?这问题虽然简单,却很重要。传统的观念认为司法是依据法律进行司法审判的过程,按照这样的精神,法律就是司法的精神支柱和合理性的来源。但在很多情况下,法院按照法律作出的裁判未必是正确的,也未必是合理的,比如,如果法院按照恶法来进行司法裁判,那么恶法怎么能够带来好的司法结论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司法不能简单地将法律作为自身的基础,因为当司法简单地将法律作为自身基础的时候,就是在做简单的假定,这个假定要求法律必须是良好的,否则不可能形成合理的司法结论。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不谈,后面还会涉及它。

司法是否要面向民众呢?这是我们着重要回答的问题。

司法一定要面向民众,这里所说的面向民众指的是司法要时刻关心自己的行为以及结论是否取得民众的认同。司法审判活动要求公开、公正,只有做到这些,人们才可能去认同司法。我们没有必要用一个所谓的理论设计来影响我们的思维和判断,这个理论设计就是说司法和立法不一样,立法要关注民众的要求,但司法只要严格按照法律操作就可以了。然而司法审判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行业,并不是说依据法律就可以真正地做到公平了,有时恰恰是依据法律才带来恶劣的结论,所以司法必须有自身的理念。司法在其运作的过程中必须能够做到真正的公平,必然产生合理性的判决,司法为了公平和正义的实现完全有资格和权利去突破实证化的法律所给予它的限制。因为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不是看司法审判是不是依据了法律,而是看它是不是实现了正义。在很多情况下,司法会为了正义而对法律进行灵活的解释与创造性的发挥,这是司法所具有的能动性的本质,我们不能拒绝也无法拒绝司法所具有的这样的高尚的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一定是来自于民众的呼声。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考虑到几个有影响的人物所作的论证与判断。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重要著作里明确地提出了公平的思想内涵,他认为普遍的法律未必能够真正地实现公平,但公平却是非常重要的价值。“因为法律是针对大多数的,有时难免弄错。然而法律仍然是正确的,因为过错并不在法律之中,也不在立法者中,而在事物的本性之中,行为的质料就是错误的直接根源,就是对法律所规定的原则出现了例外。既然立法者说了一些笼统的话,有所忽略和出现了失误,那么这些缺点的矫正就是正确。如果立法者在场,他自己也会这么做;如若他知道了,自己就会把缺少的规定放在法律中了。所以公平就是公正,它之优于公正,并不是优于一般的公正,而是优于由于普遍而带了缺点的公正。”这种公平对于法律世界而言,就是要由司法来加以实现,所以司法实际上是通过对于公平的寻求来表达对民众的关切,而如果单纯地从法律的角度看问题,最后可能会失去民众,所以公平是相当重要的。当然,这种公平的实现依赖于法官的智慧,而它的根据则在于实践的合理性,正是实践的需要和实践的展开,为我们的司法创造性奠定了基础。“实践既是消除主观性与客观性各自的片面性、是主体和客体达到统一的活动,又是发展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对立、造成主体和客体新的矛盾的活动。总之,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蕴藏着人类社会的一切秘密,也蕴藏着人的对象世界的一切秘密;它是人类面对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同时又是人类能够获得解决这一矛盾的力量和方法的源泉和宝库。”在通过公平体现司法的民众意向方面,法官不能墨守成规,否则将失去真正的民众意向。

英国的哲学家培根也曾经说过:“一次不公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公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公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这都体现了司法公平的重要性,不公平的判决可能使民众对司法失去信任,那样所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司法失去自身存在的民众基础,这对于“司法为民”的建设是很不利的。法官必须实现公正,只有实现了公正才可能真正地为民,真正地体现民众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法官甚至可以突破成文法的限制,而实现对于法律的创造性发展。“成文法和其他法律文件的语言永远不可能是绝对明确的,因此解释它们的时候就有两条可供选择的道路,我总是倾向于实现公正的解释,而上议院肯定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实现法律,而我认为是实现公正。”丹宁勋爵还说,作为法官的“基本信念是,法官的作用就是在他面前的当事人之间实现公正。如果有任何妨碍做到公正的法律,那么法官所要做的全部本分工作就是合法地避开——甚至改变——那条法律。”由此可见,司法是要不断地实现公平的过程,在这一实现公平的过程中,法官始终要为眼下的当事人实现正义的信念,这体现了法官内在信念当中对于民众的尊重,一个尊重人的人才可能认真地为实现司法的正义与公平而奉献自己的整个生命。司法必须是为民众而设定的,离开了民众对司法的认同,就不可能有司法存在的任何合理性,而且还可能导致司法行为中的法律的专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将司法看做是面向民众的司法。

三、媒介与司法:让百姓了解更多

我们之所以说媒介是进步的,原因在于我们能够从媒介中感受到百姓的声音,媒介为百姓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平台,因此媒介有利于促进民主的生成。实际上,民主只是个口号,媒介最终要表达的是以人为本的思路,媒介对人的尊重恰恰可以很好地体现媒介的人文主义价值。媒介不仅要反映老百姓的声音,而且也要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多的东西,让民众能够在阅读媒介的时候感受到我们这个时代行进的脚步声,老百姓需要了解得更多,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老百姓对于信息的迫切需求,所以媒介一方面是表达民众的声音,另外一方面是让老百姓听到不同的声音。

媒介让老百姓了解了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必须的,他们有着知情权,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他们的,他们有资格了解自己所属的社会。人类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媒介,就不能为少数人所控制,而必须是为大众服务,这是媒介的根本,也是媒介的市场原则。媒介为我们构造了一个信息社会,我们在这个信息社会中感受着各种各样的事件,我们倾听着媒介为我们提供的声音。信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知识的社会,知识构成了我们对社会评判的基础,构成了我们决策自身行为的前提。我们了解这个社会不是为了单纯的了解,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我们自己,更好地让社会符合我们自身的追求,更好地让社会成为我们存在的家园。我们需要这个社会,我们需要了解这个社会的多元化的信息,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拒绝我们的要求,这种要求内在于我们的信念和生命之中。

同类推荐
  • 语文知识小丛书:词与短语

    语文知识小丛书:词与短语

    我们说话是一句一句地说,为的是一句话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一句话又常常是由几个小单位组成的,每一个小单位能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这样的小单位便称作“词”。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了中欧现代文学大家:波兰现代文学大家、匈牙利现代文学大家、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大家、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瑞士现代文学大家、德国现代文学大家。
  •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位于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距华北战略要地石家庄90公里。西柏坡背靠太行山、面对大平原,能攻能守、进退有路,具有独特的地利优势。更重要的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早在1931年,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到1937年,平山县的党员近2万人,同时,该县组建了2000人的“平山抗日团”,被毛主席誉为“王者之师”。此外,平山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这正是党中央由延安迁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
  • 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了一些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但罗列现象的较多、深中肯綮的少见,运用前沿理论进行分析阐释的寥寥可数。本书另辟蹊径,将法国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比较成功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电视新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最要创新,达到了同类研究中国内的高水平。作者的观察和批评比较尖锐,分析也相当具有新意,是一本住学术上有重要创见的优秀著作。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热门推荐
  • 权少霸爱:复仇娇妻你别跑

    权少霸爱:复仇娇妻你别跑

    五年前,她单纯,天真,像花园中的百合,而只因为爱上了他,一年之间,家破人亡,孩子惨死,她万念俱焚,差点死掉,五年后化身最红明星,强势归来誓要报仇,摇身一变成了最危险的黑玫瑰,街上偶遇,这次换她百般刁难,望着他怀中的女人,冷笑道:“呦,我当是谁呢?大热天的搂着这女人是等着饿了扣扣她脸上的粉在地上烙饼吃吗?”对面的男人黑着脸壁咚她“你不知道现在美白都不用粉用BB霜吗?”看着对面的女人还是忍不住要吻上去,原来自己五年前就已经爱上她了呢。
  • 星印宅游记

    星印宅游记

    从小孤苦一个,误入集团风波。年芳二十有余,奈何遭人追剥。忽的头脑放空,醒来穿越时空。重生依旧扯淡,却有一鬼相伴。经过一番说教,设定奇葩搞笑。曾经笑话网文,套路总是很稳。如今穿越之后,我才是那小丑。只身游遍仙凡,一路喜忧参半。前生策马奔腾,后来感悟人生。画卷内藏真相,心结最终解放。一切并非巧合,终究尽我所能。魂原再救天地,含笑了却余生。你问后事如何,且看本书细说。
  • 莫言对话新录

    莫言对话新录

    “如果写小说是过大年,那么写散文是我的春天,对谈就像在秋日”,在小说之外,著名作家莫言为我们写了什么、说了什么?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 笔下界

    笔下界

    落魄作家一觉醒来,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自己笔下小说中一个玄幻世界,明明是穿越,自己为什么只是一个要被主角干掉的炮灰NPC,好吧,为了不会被干掉,白雨墨开始了他的修炼之路。
  • 等一场樱花等一个你

    等一场樱花等一个你

    又是一年武大樱花盛开的季节,依旧是梁洛一个人自己站在樱花树下静静的看着,可是突然咔擦一声,一个回眸,一个年少的男孩子拿着手机正对着她。“樱花很美。”男孩开口缓解了尴尬。梁洛淡然一笑,她站在飘落的樱花树下,男孩害羞的笑了。远远的,一个女孩子拿着相机拍下了这一幕,唯美的如同一幅画。多年以后,梁洛在一场摄影展里看到了这张照片,原来顾衍城才是第一个陪她在武大看樱花的人。
  • 狂战八荒

    狂战八荒

    废材少年获上古传承,炼荒体,证道心,入蓬莱,闯妖域,战鬼蜮,狂战八荒,无人能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奇秒之缘

    奇秒之缘

    本小说也是来自游戏中的真实故事经历改编。生活本身就如此精彩,幸福与否只在我们心中。人生并没有绝对的痛苦与幸福,有的只是一种状态与另一种状态的对比。且看主人公在这一片奇幻世界中的奇遇,在修行路上的种种艰难与幸福、生死抉择、爱情纠葛,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探寻人生的真谛!
  • 我妈

    我妈

    爹妈亲,爹妈也不算亲,爹妈不能永生存,满堂的儿女留也留不住,一捧黄土雨泪纷纷;亲戚亲,亲戚也不算亲,你有我富才算亲,有朝一日过穷了,富的不登穷的门;
  • 易爱千玺i

    易爱千玺i

    一次偶然他们相遇.......希望他们可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