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05700000027

第27章 媒介行为的规制(1)

媒介作为行动的主体,它必然要进行包括新闻采集、新闻编辑、新闻发布等各个环节的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媒介的行为会与社会中的各种主体发生关系。媒介行为可能会涉及国家,但媒介不能随意地暴露国家机密;媒介行为可能会涉及他人的权利,但媒介在他人的各种权利面前也要慎重行事。因此,媒介虽然拥有自由,但这种自由必须受到限制,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自由的度。

目前中国尚没有一部作为基本法律的新闻法或者媒介法,这就使得媒介行为缺乏合理的规制方式。一方面媒介可能会侵犯他者的权利,另一方面媒介自身的权利也可能会由于缺乏法律的保障而难以保障。因此,制定具有基本法律性质的新闻法或者媒介法势在必行。

第一节新闻自由与法律限制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现在各个领域之中。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由主义主张个人选择的自由、私有化、绝对少的国家干预,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则主张个人权利自由的优先性。本文所涉及的自由主义所关涉的主要是政治自由主义所提供的启示,这对于我们理解新闻自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由主义的意蕴

自近代以来,自由主义在西方是一种连续的思想,从近代启蒙时期的洛克、密尔,一直到当代西方社会的罗尔斯、诺齐克,构成了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法律生活中的发展线索。虽然从近代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到现代的自由主义思想家相隔百年有余,但其基本的思想——他们思想的最为核心的东西是相通的,即他们都认为人的自由具有优先权。这一思想主张决定了自由主义之所以为自由主义的根本所在。

洛克的自然法理论设定了一个自然状态,在这个自然状态下,人们拥有各种各样的自由权利。“那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无须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在洛克看来,自然状态下的人们不仅具有自由的一般活动的权利,更享有同样平等的权利。因此,洛克要将自由和平等相结合,也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寻求结合的努力,使得洛克的思想在自由与平等之间得到了平衡。所以,洛克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存在限制的自由。“极为明显,同种和同等的人们既毫无差别地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除非他们全体的主宰以某种方式昭示他的意志,将一人置于另一人之上,并以明确的委任赋予他以不容怀疑的统辖权和主权。”

在这样的自然状态下,人们遵循自然法的法则,即遵守维护人类和平与安全的自然法,而对于违反自然法的人要给予严厉的制裁,这是保护他人的平等权和社会安全的需要。在自由与平等的追求中,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秩序、安全的秩序。但无论如何自由却是优先的,要对一个人进行惩罚和剥夺其自由,必须有充分合法的理由。洛克关于自由的论述启发了当代新自由主义哲学家罗尔斯。罗尔斯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哲学家,正义理论是他的思想基石,其关于作为公平的正义的论述也体现了自由的优先性。罗尔斯的正义论由两个基本原则构成。“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2)依赖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作为自由主义的当代代表,罗尔斯看到了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矛盾,力图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但他依然将自由作为优先性价值。他始终关注个人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为此,他仍然坚持了《正义论》所提出的“权利(自由)优先性”原则,认为自由或权利优先于其他善的“词典式顺序”不可变更,唯一需要的是对这种价值优先性顺序做出政治哲学的论证和限制。这的确是有道理的,因为对于一个社会而言,自由的给予将带来社会的活跃与效率,过分地考虑平等会使社会失去其动态运作的机理。

自由的优先权是自由主义思潮的最重要的意蕴,这几乎是所有自由主义思想家都坚持的基本点,但他们也并非对自由没有任何限制。约翰.密尔的自由论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们对于这个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在密尔看来,虽然自由需要限制,但两者相较,自由无疑具有优先权,即在不关涉他人的时候,个人拥有完全的自由。

自由不仅为哲学家和政治家们所倡导,而且也为法学家所倡导。自然法学家从理论与价值的角度论证了自由等价值的崇高地位,而历史学家则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自由等价值的历史事实性。比如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的著名判断“从身份到契约”,其实这个判断的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在从传统走向近代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从依附向自由与独立的过渡与发展。关于这样的论述同样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显现出来,比如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三阶段的划分学说,实际上就将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看做是依附性的,而将近代以来的社会看做是自由的社会,当然这种自由是对于物的依赖性前提之下的自由。他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取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但无论如何,自由成为近代以来人类追求的最崇高的价值。

自由主义的这种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和解读新闻自由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中国是市场经济的国度,自由乃是市场经济之根本所在。只有具备这种自由的本性,媒介才可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共空间,对那些破坏法治、破坏正义事业的行径进行无情的鞭挞。新闻自由同样涉及自由与限制的关系问题,而在自由与限制之间,我们应该如何借鉴自由主义的思想,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进行分析,是我们下面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闻传播:自由与限制之间

在现代民主国家,没有媒介的自由就无民主可言。中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如果离开了媒介的自由表达,这个目标将难以实现。媒介的存在就是要说话,不仅要说好话,而且要说坏话。如果哪个媒介只知道说好话,那么这个媒介除了权力的支撑之外在社会上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我们的国家与社会不可能只有优点,缺点也有很多,法律必须允许媒介将这些缺点表达出来,必须允许媒介对我们国家与社会中存在的与民主法治国的基本精神和原则相冲突的现象予以无情的揭露。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我们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使社会走向进步。

新闻传播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涉及三方面的主体:既包括信息传播的主体,比如记者;也包括信息接收的主体,即受众;同时还包括管理者,也就是国家。我们对新闻自由的探讨也必然要从这三方主体的关系中来加以把握。首先,对于新闻传播而言,传播信息的主体应该处于主导地位,新闻自由即是赋予信息传播主体的自由;其次,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受众也是新闻自由的受益者,他可以在新闻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地享有社会资源;最后,国家处于一个管理者的位置,这个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对新闻自由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作为管理者的国家过分地干预新闻自由必然会使新闻自由虚无化。新闻自由的问题就是合理处理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

首先,新闻自由具有优先性。

自由是启蒙运动以来人们所普遍追求的价值,新闻自由也是自由价值的应有之义。第一个喊出“出版自由”口号的是英国人约翰.弥尔顿。他在1644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中大声呼喊:“让我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密尔也曾经说过:“意识的内向境地,要求着最广义的良心的自由;要求着思想和感想的自由;要求着在不论是实践的或思考的,是科学的、道德的或神学的等等一切题目上的意见和情操的绝对自由。说到发表和刊发意见的自由,因为它属于个人涉及他人那部分行为,看来像是归在另一原则之下;但是由于它和思想自由本身几乎同样重要,所依据的理由又大部分相同,所以在实践上是和思想自由分不开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自由主义者看来,发表意见的自由、出版的自由根本上植根于思想的自由。而新闻的自由是与发表意见的自由、出版的自由乃至言论的自由相通的。可以说,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的核心,没有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当代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宪法里都有着言论自由的规定,而要想很好地实现这一公民的最基本的自由,就必须使新闻自由得到有效的实现。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而是说,在自由与限制之间,自由具有优先的地位。因为如果不给自由以优先权,外在的强力就可能会寻找各种理由来干涉新闻自由,从而最终导致新闻自由的丧失。

马克思在《新莱茵报》的审判案上发言时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他始终坚持不懈地对不合理的书报检查制度给予严厉的批判。1841年12月24日,当时的普鲁士政府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就从它的序言中直接得出结论:“尽管有了法律,但出版物到目前为止仍然受到种种不适当的限制”。他还指出,“有这样一种法律:哪里还存在出版自由,它就剥夺这种自由,哪里应当实行出版自由,它就通过书报检查使这种自由变成多余的东西。”他认为,“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自由也是具有优先性的。

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讲,新闻自由优先性的获益者是整个社会。对于国家与社会的整体而言,新闻自由在某种意义上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同时也将许多问题暴露出来。这样国家和社会就会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比如新闻传播将官员腐败曝光,国家的相应机构就会想办法来加速惩治腐败;而将煤矿事故揭露出来,则更有利于督促煤矿开采企业采取安全措施,将安全隐患降低到最低限度;如此等等。而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通过新闻的自由传播,他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这既可以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心,也可以满足其知情权的要求,无论从社会还是从法律来讲,新闻自由都是很重要的价值。

其次,对新闻自由的限制。

尽管新闻自由植根于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之中,但它决不是没有限制的。任何一种行为都处于社会关系之中,新闻传播行为是在一个既定的社会国家关系中来运行的,所以它必将受到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年宪法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同样,自由主义思想家也主张自由应受到合情合理的限制:“1自由是可以受到合情合理的强制的限制;2如果,但是只有在如果有必要对人施加强制方可防止对他人造成损害时,对人施加强制是合情合理的;3合情合理的强制是授权依法进行的。”这样的合情合理的限制其实是主张最低程度的限制,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制的标准和尺度就不是合情合理的限制了。虽然我们不一定按照自由主义思想家的理论来确定合情合理的标准,但它最起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想。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韦尔伯.施拉姆也曾指出:“如同国家发展的其他方面一样,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只有在适当的法律和制度范围内才会最合理、最有秩序地进行。”

这里也主张对新闻自由进行合理的限制,以求在自由与限制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但笔者认为对新闻自由的合情合理的限制应该有三个基本的标准:

第一,新闻自由不能危害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任何新闻传播者都是在既定的国家中运行的,国家的利益和新闻工作者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新闻工作者应在宪法和法律所确立的领域内活动。尤其是事关其他国家的一些报道,更是要慎之又慎,否则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对我们的外交事业造成干扰或形成障碍。如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访朝鲜前,我国某杂志称朝鲜为专制国家的报道就明显违反了新闻自由的准则。即使在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主流也往往是与其意识形态的现象相一致的,因为生长在某一国家的人必然受其主流文化的影响,从而将其主流文化作为其新闻传播的基本理念在新闻运作中得到对象化的体现。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文化娱乐

    教师公文包-文化娱乐

    本书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适合中小学生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游戏、魔术、戏法、戏剧小品、晚会活动、棋类弈法等。
  •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为了在科学技术方面迎头赶上苏联,美国教育界将重心放到科学与数学教育上,各级学校中的艺术教育科目受到了生存的挑战。战后美国最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之一罗恩菲尔德继承杜威等人的进步教育理念,以有益于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这一理由为艺术教育辩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艺术教育界终于从艺术学科的观点中发展出了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构想。上述内容将在本书第二、三章得到详细阐述。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教育家与心理学家为解决艺术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为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设计。这此进本书第四、五章的内容。
  • 全脑超能想象力

    全脑超能想象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大捐赠者传奇

    大捐赠者传奇

    洛克菲勒、卡内基、比尔·盖茨…这些因不同的动机成为留名史册的大捐赠者。是为信仰,为怀念?还是为扬名,为遮丑?他们戏剧性的故事,构成美国公益事业丰富而真实的人间传奇,也给正从事或想要投身慈善活动的人们提供了参考。本书首次剥开公益机构庄严堂皇的外表,揭露鲜为人知的内幕。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热门推荐
  •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决策。由此,拉开了全党和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学习的序幕。用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武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形成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已经成为全党和广大领导干部的共识。党政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理应成为学习的楷模。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今天,没有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不可能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 若只如初见

    若只如初见

    爱,是两个人的事。生活,是一辈子的事。我们从天真无邪到被这个世界渲染,曾经有着一切对于爱情的美好憧憬,到现实中那不只不过是一副自欺欺人的画卷。多想留住那份炙热的情感,多想将美好灌注于现实……可能吗?对于爱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不能左右任何人,却能将自己的心看得越真。
  • 闹世

    闹世

    一个字:闹!穿越无需出人头地,也无需成仙成佛。我只想随心所欲快乐就好。但是,谁能告诉我,这些崇拜者是怎么回事?!
  • 自在神路

    自在神路

    一个程序员因为抹去屏幕上的一粒砂子而穿越到了异界,从此走上修真路。身具三丈灵台的他却有着致命的缺点,他将如何排除万难,取得五元圣宝,成就自在大神,拯救崩裂的世界?
  • 小仙下凡日记

    小仙下凡日记

    在天庭整日栽花种树何不下凡体验烟火人情。于是,,,某小仙的凡间日记正式上线啦~(本文虚构)(如有雷同,私信作者哟)
  • 守护甜心:雨落微凉

    守护甜心:雨落微凉

    她,想要平凡却命该如此她,或许并不伟大她,却能够为了她所在乎的人放弃生命她,并不傻她,却被一次又一次的欺骗蒙蔽了眼睛她,想要挣脱命运撒下的网她,却无能为力她,该等待救赎还是靠自己物是人非事事休,我看年华欲语泪先流惜青春去,只是无情绪,望秋秋去,几点梧桐雨暖雨轻风初冻破,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末她的归宿,身在何方她的命运,该何去何从她的结局,是完美还是残酷
  • 用业绩考核,按薪酬激励

    用业绩考核,按薪酬激励

    本书为企业经营管理类图书,以“业绩”和“薪酬”为关键词,详细阐述有效的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的具体办方法、实施细则等,帮助企业管理者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 龙凤宝宝拍飞爹地

    龙凤宝宝拍飞爹地

    某女扒开被子,黛眉微挑:“谢谢二少相助!”某男子眼神一斜,正要说话,却听某女电话响起,某男一瞅脸色大变,“为什么我的铃声和别的男人一样!”某女回答:“二少,我这里面就男人和女人两种铃声,难不成你想当第三种人?”两宝贝在门外偷笑,爹地VS妈咪第N+1回合,妈咪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鲸瑜子的悬疑故事

    鲸瑜子的悬疑故事

    这里是鲸瑜子不定期更新的短片悬疑推理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