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32300000002

第2章

一辆大车赶到两株高大的硬皮桉中间,停了下来。这片丛林里的大部分树都是硬皮桉。它们高踞于那些枝叶交错的灌木之上,简朴中透露着真正的壮美。大车就这样,擦着毛乎乎的树干,停了下来。那匹马像这株树一样,粗毛满身,呆头呆脑。它喷了个响鼻,便驻足不前了。

车上坐的那个男人跳了下来,他搓着手,因为天气已经转冷了。灰蒙蒙的天空中带着寒意的云块凝结在一起,西边天际现出紫铜般的颜色。空气中,嗅得出寒霜的味道。那人搓着一双手,冰冷的皮肤的摩擦声,越发显得空气凛冽,林地孤寂。枝头的小鸟向下张望着。动物的目光也被这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吸引过来。男人从大车上提起一个包袱。一条狗抬起腿,踩在一个蚁冢上,那匹汗水淋漓的马下嘴唇耷拉了下来。

那人举起一把斧子,朝一株毛乎乎的树干砍去。他主要为了听听响声,并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声音响亮而清冷。男人砍着、砍着,直到几块白色的木片跌落下来。他看着树干上的伤痕,周围死一般的沉寂。在这一带丛林,还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

仿佛故意从梦境中摆脱出来,他加快速度从马身上卸下挽具,露出挽具留下的一片黑色的汗渍。他在那匹矮脚小马结实的蹄踝上上了马绊,又在光秃秃的马头上挂了个草料袋。然后,用几条麻袋和几株小树的树干,搭了个小窝棚,生起一堆篝火。他终于舒了一口气,因为这个小火堆的点燃,在他内心深处激起了第一股令人欣慰的暖流。总算到了一个地方。火焰缭绕,把丛林的这一块地方变成他之所有。火舌舔着,吞噬着寂寥。

这时,那条红毛狗也走了过来,在篝火边蹲下,离那男人不远,但并不在他身边。他跟他养的狗和马都不亲昵。他不抚摸它们,也不跟它们絮叨着说话。让它们待在那儿,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够了。那条狗就这么蹲着,它的脸因为注意力集中,也因为想吃东西,盯着车上那只还没拿下来的放食品的盒子,而变得机警。这条机警的狗就这么眼巴巴地瞅着。饥饿折磨着它,它的爪子灵巧地按着地,一双黄眼睛在吃到肉之前的那段时间里,贪馋地盯着那人。

这男人是个年轻人,生活还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什么印迹。他长得漂亮,心地似乎也善良。因为心中无鬼,无所遮掩,反倒显得抵消了他的一些优点。不过,这正是对于诚实的嘲弄。

四周,丛林正在消失。在暮色之中,苍茫的天空之下,黑魆魆的树枝和黑压压的一片灌木丛正在融为一体。只有篝火在继续燃烧。火光之中,那男人的脸上神情冷漠。他正在一双硬手的掌心里揉着烟叶。一张卷烟纸粘在下嘴唇上,瑟瑟抖动。

狗的尖鼻子哼哼着,嘴角的须在火光中闪烁。它眼巴巴地等待着这个没完没了的动作赶快结束。

主人还坐在那里,一股劲地抽烟。

那人站起身来。他拍了拍手上的烟末,开始从车上取那个放食品的盒子。

这时,狗激动得直打哆嗦。

林地里响起白铁餐具的叮咣声,往铁壶里倒茶叶的沙沙声,以及卸面粉袋子时沉闷的咚咚声。什么地方溪水潺潺。小鸟栖息在枝头啁啾不停。那匹小马额头的鬃毛亮光闪闪,那条饥饿的小狗蹲在那儿,都望着年轻人。目光和火光融为一体。

被火光镀上一层金的男人正从一块挺大的肉上切下一块。那条狗就像一匹发了疯的小红马一个劲儿撒欢。那人给狗扔肉。可是按照他的禀性,又故意装作不是在喂狗的样子。狗大口大口地吞咽着一块块肥肉,脖子上的颈圈不停地向前滑动,眼眶里两只眼球向外凸出。男人也吃了起来。他只身一人大口吞着,样子挺难看;大口吞着,咽下去,接着大口大口喝那壶有点铁锈味的热茶,一心想赶快吃完这顿饭。身上渐渐热乎起来了,现在他才觉得舒服了。马儿用力咀嚼,口水打湿了草料袋里的草料。他闻着那持续不断地、缓缓地飘过来的草料味儿,闻着绿树枝燃烧时的浓烟味儿。他把头枕在从马身上卸下来的潮乎乎的轭具上。火光所及的地方,在夜色中形成一座巨大的、迷宫似的洞穴,接纳了这个男人。他在篝火中,喷出火苗,燃烧、闪光、腾空而起,然后因为身心俱疲,在一团团烟气之中,突然熄灭了。

这人名叫斯坦[1]·帕克。

他还没出生的时候,母亲想管他叫埃比尼泽[2]。但是由于父亲——一个满嘴脏话,肚皮上长毛的人——听到这个名字笑了起来,就作罢了。母亲也没再想这桩事。她是个不善幽默、易受惊吓的女人。孩子生下之后,她给他取名斯坦利。这毕竟是个体面的名字。同时,她还想起了那位探险家[3]。她曾经看过关于他的报道。

这孩子的母亲读过许多书。她读书时,戴着一副纤巧的金边眼镜。这副眼镜与其说是框住她那双水汪汪的蓝眼睛,倒不如说是使她的眼睛看起来越发没遮没挡了。开头,她把读书看作是一种借以逃避那些可怕的、令人不愉快的事物的手段。继续读下去,是因为除了故事情节之外,读文学作品还使她看来文质彬彬,而这是她所渴望的。后来,她成了一个教师。所有这些都是她结婚以前的事。这位妇人姓诺克斯。她记得自己的母亲在说起英国老家发生过的事情时,提到诺克斯家有个姑娘,嫁给了一位公爵爷的牧师。

这位妇人却没有嫁给牧师。由于某种错误,或者一见钟情,她嫁给了柳溪的铁匠艾德·帕克。此人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有一次他喝醉了酒,听布道时居然回答起牧师的问题。他还能把一根铁条拧成一个地道的“同心结”。这种举动当然算不上有教养,但是他那一身发达的肌肉,至少可以给她以保护。诺克斯小姐变成了帕克太太。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比以前胆小了。

“斯坦,”有一次母亲说,“你必须保证热爱上帝,并且永远滴酒不沾。”

“好的。”小男孩说。因为他对这二者都毫无经验,只有阳光在他眼睛里闪烁。

在那令人昏昏欲睡的、他点燃的火的怀抱之中,年轻人想起了双亲和妈妈的上帝。这位上帝是淡蓝色的温柔的化身。他曾经试图真真切切地看一看这个上帝长得什么模样,但是没能如愿。“哦,主啊!”他大睁两眼躺在黑暗之中,曾经这样呼唤。有时候,他听见父亲在门的另一边咒骂、打嗝。

他的父亲并不否认上帝。正相反,他是个铁匠,一直盯着炉火。他敲打着铁砧,火星飞溅,金属的铿锵声使他耳朵失聪,马蹄被烫焦的臭味也不能使他畏缩。他自己的力量之火在燃烧,他对上帝毫不怀疑。有一次,他灌饱了朗姆酒,在回家的路上,跌进了一条排水沟。他甚至在沟底和上帝说过话。他伸手去抓一个大声抗议的天使的翅膀,然后才失去知觉。

在这孩子的心目中,父亲帕克的这个上帝从本质上说是个爱大发雷霆的上帝。他在酗酒的间隙出现,伸出一根长着老茧的手指骂人。他是先知的上帝。如果稍有区别的话,小男孩儿自己对这个上帝充满疑虑,深感畏惧,对于母亲那个温柔的上帝,则全然不是这样,至少起初是如此。在柳溪,上帝把大树压弯了腰,直到它们的枝条像胡须一样在狂风中飘拂。他把雨水倾泻在铁皮屋顶上,直到上了年纪的人们也都在冒着烟的油灯照耀之下,感到思虑重重,愈加渺小,愈加畏葸。他还割断了乔·斯基诺老头的喉管。人们并不了解这一点,但他根本就不应该受这种惩罚。他是个挺不错的老家伙,喜欢用面包屑喂鸟。

年轻人记得,有不少事情母亲不想对他解释,这就是其中的一件。“这种事情就那么发生了。”她说。

母亲看起来心烦意乱,转过身去。有许多事情她无法管。就是为了这个原因,她不大和别的女人来往。这些女人大都知道生活中大多数的事情。如果有什么事情她们不懂,那是因为那些事情不值得弄明白。因此,斯坦的母亲总是形只影单。她还像婚前那样读书。读一本带铜搭扣的丁尼生[4]诗集,书中夹着几朵紫罗兰;读一本污渍斑斑的被洪水浸泡过的《莎士比亚全集》;读书刊目录、年鉴、食谱和一本带地名附录的百科全书。这些书构成了她与众不同的、给她以保护的知识。她读书,还爱整洁,似乎这样就可以使一切井井有条。只是时间、蛀虫毁坏了她的努力,以及人们的灵魂。不过,这些灵魂不论封闭在什么样的匣子里,都要破匣而出。

比如她的儿子——这位如今头枕轭具、躺在那一小堆篝火旁边的年轻人,就已经冲开匣盖跳了出来。不过他倒还不讨人嫌,他是可以称之为好小伙子的那种人。他孝顺他的母亲,如此等等。但他毕竟与众不同。啊,她曾经说,他将成为教师或者传道士,把诗人的语言和上帝的教诲教给人们。

尽管她对诗人的语言和上帝的教诲十分尊重,却朦朦胧胧地怀着一种虔诚,怀疑这些语言能否解释。但是对于儿子来说,当他白天伴着苍蝇的嗡嗡声,夜晚听着水洼结了冰的冰面的断裂声读书时——他从妈妈的《莎士比亚全集》里读过剧本《哈姆雷特》,从《圣经·旧约全书》里读过那些人物跃然纸上的章节——似乎不存在什么需要解释的问题,至少这时还不必要。

他不是一个善于解释事物的人。想到母亲要把他造就成教师或者传道士的打算,他在篝火旁边挪动了一下身子。他没什么了不起。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眼下,他已经填饱了肚皮;他并不关心那些神秘的事物,即使有些想法也很淡。当然,他见过大海,它的喧嚣确也使他心中充满惊奇与不满之情。于是,连黄昏时分飘荡在乡村小镇的尘埃中与木兰树枝叶间的歌词,也变得与他休戚相关了。有一次,有个女人,是个妓女,既不年轻又不漂亮,脸贴着玻璃窗往外瞧。斯坦·帕克记得她那张脸。他也脸紧靠着玻璃往里瞧。

在他脑海里掠过这种种让人心寒的念头时,他看见篝火快灭了。他打了个寒战,俯身向前,扒了扒剩下的红火炭。于是,火苗又重新向夜空窜去。他眼下的栖身之地够暖和的了。火光和夜色交融的地方,站着那匹小马。它曲着腿,头上还挂着草料袋。袋子已经空了,也被它忘却了。那条红毛狗一直躺在那儿,鼻子搁在爪子上。现在,它肚子贴地,朝前爬了爬,用鼻子碰了碰男人的手腕,还舔了舔。斯坦照例把它推开。狗被推得哼了一声,斯坦又一次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

夜色在这个小小的、蚕茧似的光环上积聚着,威胁着要把它压碎。寒气如潮水上涨,在树枝间流荡,在矗立着的树干间奔涌,在溪谷里积聚上升,岩石因为寒冷而呻吟,岩石表面痘痕似的小坑里,水在结冰,发出爆裂声。

该死的冰窟窿!男人已经睡得迷迷糊糊,又醒过来抱怨着,把身上盖的袋子往紧裹了裹。

但是他也知道,没有别的办法。他知道,他的大车在哪儿停下,他就得在哪儿停下,没有别的办法。被困在这个樊笼里,他将尽量做到随遇而安。在这其中,究竟有几分是由于意志,几分是由于命运就很难说了。也许命运就是意志。不管怎么说,斯坦·帕克相当固执。

他既没当传道士,也没当教师。母亲却一直希望他能成为这样的人。几乎直到人们把她安放到柳溪拐角处枯草下面的时候,她还这样希望着。他曾经试着去干各种活计。他赶运过一群骨瘦如柴的羊,一群挤挤擦擦、油光水滑的牛;他在坚硬的石头地上凿过一口井,还盖过一幢房子,宰过一口猪。他在一家乡村小店里称过白糖,还补过鞋、磨过刀。可是哪样也没干长。因为他知道,他不是干这些活的料。

“瞧小斯坦。”人们撇着嘴,哼着鼻子说。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个可以嘲弄一番的人。

就因为他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他们从门廊看见他给父亲拉风箱,人们便觉得他会永远待在那儿。

事实上,永远待在某个地方,正是小伙子斯坦利·帕克自己所希望的。问题是在哪儿待,怎么个待法?城里大街上那大敞着的窗户,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那根深蒂固的树木,都使他心中充满惆怅,渴望永远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但是时候未到,两种欲望还在搏斗。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就已经体会到了这两种欲望所带来的不幸。那时,他替父亲夹叮当作响的马蹄铁,拉风箱,或者把削下来的灰色的马掌和一堆堆匀称的黄色的马粪扒到一起。太阳和寸步不离的苍蝇都说:啊,这儿就是永久安定之所在。所有这些形状各异的物体都是你所熟悉的,生活像演戏一样,一幕接着一幕,日月相接,循环不已。在持续的火光中很自然地会解释所有的火。除此而外,他对那位毛发很重、总爱打嗝的父亲,怀有一种钟爱之情。当这位铁匠终于因为贪杯滥饮、中风而死的时候,他相当真诚地哭了一场。

那时,正是旧的生活将要终结,新的生活将要开始的时候,对那个“永久安定之所在”的依恋和企求变动的邪念的斗争,在这孩子心中,比任何时候都来得激烈。

“至少你会成为母亲的安慰,斯坦。”帕克太太说。她的鼻子变得瘦削、粉红。这倒不是失去丈夫的悲哀造成的,而是因为想起在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里,曾经使她为之痛苦的许多事情。

这孩子惊恐地望着她,一点儿也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不过有一点很明确:他不可能成为她所期望的那种人。

他们那所木头房子的墙壁似乎已经打开。木兰树枝叶钻进来,抚弄着他的枕头;大路上的尘土飞进来,落到他的脚上。一天清早,靴子外面的露水依旧冰冷,他便爬起来,走了。如果他明白的话,那是去寻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就这样,他来去匆匆好几年,除了浑身结实的肌肉、两手累累的疤痕和脸上初现的皱纹之外,什么也没有得到。

有一次,在柳溪那所老房子里,他踩着吱吱嘎嘎直响的地板走进门廊,正碰上母亲在翻抽屉里的东西。她说:“哎哟,斯坦,你都长成大人了!”

就好像这些年来,她第一次从梦中苏醒,惊讶地注意到这一点。

他也感到惊讶,因为他并没有觉察到成年之后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有一阵子,两个人都有点尴尬。

斯坦·帕克从母亲的肩膀和颈上的椎骨看出,她将不久于人世。屋子里散发着一股旧日书信的气味。

她开始谈起银行里的存款。“还有你父亲那块地,在这后面的山里。我不知道那块地叫什么名字,我想大概从来就没有起过名字。人们提起它的时候,总是说,帕克家的地。总之,就是那块地。你父亲很少把它放在心上,地也就一直没有清理出来。他说那儿灌木丛生,不过有的地块土质很好。等到咱们这一带开发的时候,它也许能值点儿钱呢!铁路真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当然,帮了有地人的忙。所以,要保住这点财产,斯坦,”她说,“这保险。”

帕克太太声音里的激情已经荡然无存,显得平淡而单调。

年轻人的呼吸变得沉重起来,他的心激烈地跳荡着。他不知道这是因为要得到解放,还是因为会陷入囹圄。反正这块灌木丛生的无名的土地就要属于他了。他的生活开始有了点儿眉目。

“是的,妈妈。”他说。平常她讲到什么重要事情时,他总是这么回答。然后他转过身去,好掩饰心中刚确定了的事。

此后不久,她就死了。他摸了摸她冰凉的手,把她埋葬之后,就出走了。

有人说小斯坦·帕克没有感情。其实只不过是他没能够很好地理解母亲。

这位年轻人从阿尔贝·维奇那儿买了一辆大车和一匹满身粗毛、野马似的马儿,然后赶着大车,永远离开了这个地方。当时,谁也没有怎么注意他。当车轮碾过正在融化的车辙,尖叫着的鸡鸭给他让路的时候,只有一两个正在拍打脚垫子和正在揉面团的女人停下手里的活儿,注意到小斯坦上路了。很快,这地方的人就不再记得帕克一家了,因为人们总是更关心现实。

斯坦·帕克赶着车,穿过烂泥和乱石,向那座山峦前进。那里,有他的土地。车嘎啦嘎啦响着,他们颠簸了整整一天。那匹强壮的小马两胁被汗水打湿,变得油光水滑。车下,一条红毛狗耷拉着脑袋,懒洋洋地、一颠一颠地跑着。粉红色的舌头因为走长路而伸得老长,扫着了地皮。

就这样,他们到达了目的地,吃了,也睡了。在这个寒霜遍地的早晨,在一堆篝火的灰烬旁边,新生活的前景在他面前展开。要使生活充满意义,要与静寂、岩石和树木做一番抗争。在这个充满冰霜的世界,这似乎全无可能。

这个世界正像他的意念一样,依然被禁锢着,冰冷而阴郁。青草有时是马儿口中的美味,现在却像尖细的玻璃,一碰就碎。岩石,按照自然法则,本应冻得收缩,一夜之间,又充满敌意地膨胀起来。空气吸吮着鸟儿身体上的温暖,要在飞翔之中把它们吞掉。

可是,连一只鸟儿也没跌下来。

相反,它们的叫声不断地划破寂静。年轻人哼哼了好一阵子,在他盖的袋子下面翻了个身。袋子里面的干草末搔得他身上痒酥酥的。一两个跳蚤跟他做伴。然后,他便全力以赴,投入到早晨的活计之中。除此而外,没有别的选择。

只有把灰扒到一起,只有举起斧头,使出浑身力气去劈那些倒在地上的、灰色的木块。只有使劲跺脚,让血液流通起来。正在消融的大地也获得了新的生命。太阳重又升起,青草宛若长长的缎带,弯着腰轻轻摇曳。岩石沉浸在重新吸收阳光热力的安谧之中。什么地方又传来流水跳荡的潺潺声。那水一开始流得很慢。太阳不断地往高升。一缕青烟从那人生起的火堆向太阳袅袅飘去。

一只鸟翘着尾巴,扑动着一双翅膀,啄走男人脚边洒下的一片面包屑。

已经不太新鲜的面包片上留下那人嘴巴的轮廓。这张嘴巴匀称而有力,下巴周围是阳光照耀着的须茬儿,现出一片金色。

热茶像一条长带,蜿蜒流入体内。他觉得十分惬意。

天光渐渐大亮,斯坦·帕克走了出来。他四处溜达,只是为了看一看属于他的那一切。然后便动手开垦这片丛林。他放倒的第一株树在万籁俱寂中倒下,树叶似密集的弹雨,纷纷落下。这活儿干起来倒蛮利索。可是还有灌木丛里艰难的劈斩,荆棘无处不有,又十分诡诈,常常从背后袭来,划得他皮开肉绽,因为他脱得只剩下一条皱皱巴巴的黑短裤。在这块遮羞布的映衬之下,他那金色的上身扭曲着。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烦躁和愤怒。对于未来的憧憬麻醉了他,他既感觉不到树枝的鞭笞,也感觉不到伤痕累累的痛苦。他不停地干着,太阳晒干了他伤口上的血迹。

就这样,许多天过去了。这人清理着他的土地。那匹强壮有力的马,甩着额头那缕没有剪过的鬃毛,绷紧套绳和铁链,拉走了一根根圆木。这人砍着、烧着。有时候,决心像魔鬼一样迷住了他的心窍,连肋骨似乎都在皮肤下面涌动。有时候,他那平常总是湿润润的、若有所思的嘴巴变得僵硬了。因为口渴,唇上生出白色的鳞屑,但他还是烧着、砍着。夜晚,他躺在口袋和树叶铺成的床铺上,躺在现在已经变得松软、静谧的土地上,浑身的骨头好像散了架。他躺在那里,像一截木头,酣然大睡。

没等这片伤痕累累的丛林完全改变模样,这人就开始在这儿造一所房子,或者说一个小木棚。他搬来从圆木上锯下来的表皮板,慢慢地,像用火柴棍搭房子一样,垒着他的“火柴棍”。日子也这样一天天地积累着。在他开垦着的这块林中空地,季节交替更换,周而复始。如果说一个个单独的日子惹得他心中烦躁,那么一个个月份则抚慰着他。由此可见,流逝的时光在同一个人的心里,总是既形成着什么,又分解着什么。

不过,房子还是在树桩中间建起来了。树桩已经不再流树液了。这房子更确切地说,只是一个房屋的“符号”。那木板钉成的墙壁整整齐齐倒也聊御风寒。墙上开了几个窗户,让阳光射进这个长方形的小屋。房顶上有个铁皮烟囱,形状像个火柴盒。炊烟终于从那儿冒了出来。最后,他又接了一条走廊。太低了点儿,像是在皱眉头,但并不让人望而生畏。从林木间望去,这人盖的这所房子不怎么好看,但实实在在。

如果这儿有邻居,看见那个火柴盒子似的烟囱里有规律地升起炊烟,将是一种安慰。但是这里没有邻居。有时候,在更为寂静的日子里,如果你侧耳静听,听得见蓝色的天际,隐隐约约传来斧子劈砍的声音。就像你自己心脏的搏动。只是太远了。或者从更为遥远的地方,传来一声鸡啼。但那也许只是想象之中听见的。实在太远了。

有时候,男人赶着大车出远门。这块林中空地便充满了那条拴在廊柱上的红毛狗的吠叫和哀号,直到寂静终于又占了上风。它便大睁两只黄眼睛,看守这寂静。或者一只鹦鹉仓皇掠过蓝色的天空,或者一只老鼠在屋子里的泥地上闪过一道幽光。这条被留下的狗终于听凭寂静的吩咐了。尽管脖子上还挂着锁链,但它已经不再隶属于这个男人建造的这所简陋的房子了。

这个人总是用大车拉回一些东西。他拉回一张已经磨损了的桌子和几把椅子。桌椅上恰到好处地镶着红木,他还带回一张铁床,挺大,吱吱嘎嘎直响。床头的铁栏杆有点弯,是孩子们把脑袋钻进钻出玩弄的。他拉回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面粉、一瓶镇痛剂、腌肉、煤油、土豆种、一包针。还给那匹粗毛满身的马带回燕麦草料。还有茶叶和砂糖,簌簌地从口袋里漏出来,结果,他在那踩结实的泥地上走来走去的时候,脚下几乎总是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男人回来的时候,狗又跳又叫,脖子上的项圈几乎要把它的脑袋勒掉。每逢这时,这儿总是充满了欢乐、激动的气息,以及带回来的那些东西的气味。

后来有一次,这人又出去一阵子,也许比平常走的时间长了一点。他带回一个女人,她紧挨他坐在大车上,手抓着车底板和她那顶扁平的帽子。她从车上下来的时候,那条狗也已经放开了。但它对自己的自由似乎还没有把握,它伸长脖子,颤抖着爪子,默默地嗅着她的裙边。

同类推荐
  • 五代十国的枭雄们 1:满城尽带黄金甲

    五代十国的枭雄们 1:满城尽带黄金甲

    盛世读明那,乱世读五代。 奸似曹操,武如吕布,胆胜子龙,忠比关羽,义齐张飞,智追孔明,仁如刘备,帅比周喻。五代枭雄总动员,演译一个比三国更精彩的时代! 《五代十国的枭雄们》,史上第一本全景描写五代十国大乱世的白话历史读本为您展现枭雄众生谱。 特点: 1.从人性出发,直击枭雄内心深处,展现不一样的乱世争霸史。 2.语言生动,刻画入微,并借用了小说的笔法,通篇流畅,让人读之不忍释卷。 3.充分对历史事件进行点评,并运用现代管理知识解读,使读者开卷有益。
  • 清代经典小说集:金台全传+八美图+婆罗岸全传+桃花女阴阳斗传+夏商合传(套装共13册)

    清代经典小说集:金台全传+八美图+婆罗岸全传+桃花女阴阳斗传+夏商合传(套装共13册)

    本套书包括《金台全传5册》、《八美图》、《婆罗岸全传》、《桃花女阴阳斗传》和《夏商合传3册》共13册。《金台传》《金台全传》叙述兰花院名妓貌多花、刘小妹、苏小妹是扬州一带有名的烟花女子,姿色最佳,多才多艺。一日,贝州小霸王金台同结拜兄弟张其、郑千在兰花院与三位名妓调笑取乐,与前来玩耍的无毛大虫——当朝一品太师澹台惠的公子澹台豹相冲突,一番厮杀,金台铁拳打死澹台豹,从此惹下大祸,流浪江湖。……《八美图》本书共三十二回,是清代刊本,作者已无可考证。全书故事围绕宋代杭州人柳树春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展开,情节曲折,充满趣味,作者塑造了八位美女,形象鲜明,她们充满个性,叛逆反抗,不屈不挠,与传统风格的女性不同,因此使人读之难忘,同时又遭到人们的排斥。书中描写了很多男女的爱情故事,也充满离经叛道的味道,所以遭到当时思想保守的人们的批判,甚至被烧毁。
  • 藏秘诡事

    藏秘诡事

    大惊爆!独家披露藏史数档封存猛料!格萨尔王曾密令大将军巴奔达东建造了一个山庄。山庄里,有一幅巨大而诡异的壁画,画中的地方,就是“奴奴花卡卡”……经文中所记载的地方,到底真是格萨尔王给黑头发藏民留下的保护伞,还是潜伏在人间的地狱?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开头。无论什么,都无法阻挡历史浓雾中散发出的那团狰狞妖气。到底是历史在戏弄我们,还是我们在欺骗自已?
  • 魍魉世界

    魍魉世界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黑暗混乱,鬼蜮横行。区老先生一生读书,也教育四个子女认真读书,用学得的知识谋生。然而,重庆物价飞涨,物资奇缺,民不聊生,靠工资生活实难度日。于是,区老先生的三儿子弃文开车跑运输,发了大财;二儿子弃医经商作买卖,生活小康;长子仍然是机关公务员,穷愁潦倒。其周围的朋友、同事、邻居、亲戚,无不投机钻营,唯利是图,为挣钱发财苦度时光而日夜奔忙,真正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 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着力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文学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群像,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热门推荐
  • 爱是一场久别重逢

    爱是一场久别重逢

    如果可以,我希望一切都不曾发生。我希望我们都还是普通的模样,经历平凡的人生。简简单单的幸福下去。九月预告预告:强档剧场——生肖十二宫篇重磅推出!灵魂的拷问,命运的刁难,人性的抉择,身心的蜕变。敬请期待小心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你谱写传奇的生肖十二宫!相约九月相约花好月圆的中秋,我们不见不散~
  • 今天也要做任务噢

    今天也要做任务噢

    阿冉最近有些心力交瘁,得知院长妈妈突发脑溢血去世,从医院回来骑着单车精神恍惚地过马路,被醉驾司机一脚油门送进icu,再是从天而降一个游戏系统强行续命......怎么,任务没完成呢就想退游,想的美哦?
  • 彼岸之侧

    彼岸之侧

    原力、战技加异能,再来一点高科技……这个世界太暴躁,咱们让它冷静一下!………………………王勒活了两辈子将近五十年,终于知道自己不是普通人!
  • Notes on Life and Letters

    Notes on Life and Le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愿以余生换重逢

    愿以余生换重逢

    我行遍世间所有的路逆着光行走只为今生与你邂逅
  • 红烟锅先生

    红烟锅先生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神吗?”“不信”“那你就来看看,这比鬼神更可怕的人心。”
  • 三分夏七分凡

    三分夏七分凡

    在夏雨沫的青春里始终住了一个人,那个人在夏雨沫的生活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当夏雨沫再次见到顾之凡时,顾之凡不再是那个顾之凡了。顾之凡为了救夏雨沫而误杀他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甜妻归来,蓝少请签收

    甜妻归来,蓝少请签收

    “救命啊”她看见他就像看见救星似的,他却冷漠的转身离开……两年后两人又不期而遇的进了同一所学院……圣樱学院某女指着一个帅气的男生“卧槽!居然是他”。自从看见他以后就发誓一定要整整他,就这样她故意接近他时不时的出现在他身边……终于他爱上了她她的计划成功了……“我们分手吧”说完她便逃之夭夭了。三年后她终于回国了……她以为他已经放弃她了却不知道他跟了她三年爱了她三年等了她三年……“还记得我嘛?嗯?”他还是那么溺宠的看着他“不好意思,我不认识……”她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他的吻堵在了……之后他想尽一切办法的让她顺从他……
  •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它们是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