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1100000045

第45章 信息技术教育(1)

第一节信息技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在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日益突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课程与教学的最基本要素,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信息技术教育的地位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正在从课程的边缘走向中心,从课程的配角逐步转变为主角。深刻理会和认识导致这种变化的时代背景条件,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正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信息载体和通道的互联网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时代发展。可以说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让我们如此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但面对着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如何实现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正确理解、利用和把握,则是时代对信息社会的公民们所提出的一项新的基本能力要求。

虽然万维网、LINUX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技术均诞生于芬兰这个北欧小国,但是几个大的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这就可以说明虽然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很重要,但是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最终还需要提高大众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正是如此,一个崭新的概念——信息素养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2001年1月召开的亚太地区首届“网络时代学与教——实践、挑战与背景”国际研讨会指出:“信息素养不仅已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成为信息时代每个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一方面,信息素养是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这些能力的有机整合就形成个人的综合能力,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人就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在现代企业生产、科研、商贸和社会交往中,实际体现为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就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更好地自我导向,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的提高,提高国民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也愈来愈迫切,而且开展信息教育、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不仅是现代社会对未来教育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大问题。

美国作为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社会的先行国,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并率先制定了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我国也已在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提出了信息素养教育和培养目标的六要素,即:“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创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由此推动了我们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全面发展。”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探索中,我国政府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了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面向信息时代的建设者中的重要作用。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作出了更加具体的部署:全国乡(镇)以上有条件的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有条件地区要统筹规划,实现学校与互联网的连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支持农村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国家将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文件强调: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而言,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是教育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体现。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课程,成为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之一。在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所需的资讯和信息的搜集、专家的咨询、信息的交流和成果的表达和出版。因此,信息技术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学习的平台、技术的支持和广阔的操作空间,这也是将信息技术纳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因之一。

第二节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内涵

一、信息技术素养概念的提出

信息素养这个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最初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当时的人们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即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而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信息时代的来临,从而使这一概念具有了全新的内涵。现在,信息素养被认为是一种现代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理解包括两个不同的层面的意义,即技术和人文。

在20世界80年代以前,关于计算机教育的理解还远远没有到达今天我们所理解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由于受到当时的“计算机文化观”的影响,程序设计是计算机教育的主流,而计算机的工具价值没有得到体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计算机日益广泛和深入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计算机工具论”成为计算机教育的主流思想。在过去的10年,随着网络的深入和全面发展,人们对于计算机教育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用“信息素养”的概念来整合我们对于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已经成为越来越广泛的共识。

信息素养在技术层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信息知识,二是信息能力。所谓信息知识,是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中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基础。通常,通过技能训练,在掌握了相应的信息技术之后,它可以成为人所能掌握的,实现对信息的搜索、分析、判断以及运用的能力。

但是,掌握了一定的电脑知识并运用同样的技术载体进入互联网,不同的人却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收获。我们曾经碰到过这样的问题:为了求解某一问题,进行某种决策,需要大量地搜集信息、理解信息、分析信息,并将有关的信息送入计算机,以一定的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处理,最后,根据处理的结果,作出相应的决策,这是一种以信息技术求解的过程。但是有时候在根据处理的结果进行决策时,我们发现这种决策与逻辑的分析,与以其他方法进行决策的结果相矛盾。经过反复评价、研讨,发现基于计算机处理的决策是错误的。

显然,计算机的操作、软件的使用方法是完全正确的,产生错误的原因在于信息的搜集、信息的理解和信息的分析者是否能够有效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这即说明仅有信息技术和相应的知识还不够,在信息知识的基础之上还需要一种能力——信息技术素养。这种信息能力,包括操纵信息工具的能力,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整合创建信息的能力,交流传播信息的能力等。如果说,信息知识是一种知识的积累,那么,信息能力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对这种知识的有效运用和创新的能力。

在人文层面,信息素养的内容就有比较多的争议,从基本内容上讲,它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具有信息需求的意念,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有寻求信息的兴趣,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而信息伦理则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能够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解决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信息产生真正的价值。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这往往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部分。

归纳起来,信息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意愿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强调的是个人在进行有关信息活动时的身心发展总水平,它不仅反映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而且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反映的是信息时代人们在网络环境中的一种数字化生存能力,进行信息素养培养将是个人能力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

什么是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从小学到高中的不同阶段到底在上述各个层面达到什么样的具体水平呢?我国《中小学生综合活动课程标准》对于中小学生的信息教育的内容做了以下的规定。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对信息的理解、按照课题的目的自主搜集、判断、表现、处理、发送信息。熟悉初步使用常用的软件支持自己在各种背景下的学习。在对计算机、因特网、多媒体等信息媒体与技术的可能性和局限性理解基础上,学会有效地利用这些媒体的方法并开展交流与表现、创造活动与调查学习。对信息社会的特征和负面影响的理解以及掌握应对的方法。可以在各个学科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

中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在小学的基础上开展更深一步的信息和信息媒体应用教育,学会使用更多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信息资源去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提高利用信息与媒体技术,开展研究的技能,学会选择并决定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最为合适的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学会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与质量。学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作业和工作。学会用一种更适合于接受信息者的方式去呈现和表现信息。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在中学阶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专业化,并强调利用计算机或信息通信网络开展选择、处理、加工、发送信息的教育,以及学习在解决问题中计算机的作用和运用方法。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加工中的数据库以及应用、信息的数理基础、信息技术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简单的编程。网络技术及应用,对选择、使用信息与通信技术工具、信息资源更具有责任感。能在大部分时间里进行独立工作,选择信息与通信技术系统以满足指定的需要。高效和严格地使用信息技术,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且能够完成一系列有关课题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较复杂的任务。

从学习所达成的学生发展目标而言,我们可以把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目标分为以下六个大类:

1.理解基本操作和概念。学生能理解技术系统的特性和操作;精通技术的使用。

2.认识社会、伦理及人文问题。学生能够理解与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方面的问题;能够负责地使用技术系统、信息和软件;形成使用技术的正确态度,从而有利于其终身学习、合作、个人发展及提高工作效率。

3.运用技术效能工具。学生能利用效能工具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发展创造力;能利用效能工具合理地建构技术支撑的模型、发表作品和进行其他创造性的工作。

4.运用技术通信工具。学生可以利用各种远程通信与同学、专家等进行合作、交互;能利用各种媒体形式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信息交流和思想交流。

5.运用技术研究工具。学生能利用工具从各种途径检索、评估和搜集信息;能利用技术工具处理数据、报告结果;能对新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创新进行评估和选择。

6.运用技术问题求解和决策工具。学生能利用技术资源解决问题,作出决定;能在真实世界利用技术作出决策,解决问题。

总之,信息素养教育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从广义上看,我们要从信息意识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信息技术操作应用能力等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狭义上讲,要重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评价信息、表达信息、运用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以发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的整体素质。这种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能力一样重要,是信息社会对人才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把综合主题、综合项目与信息技术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活动,将为这种能力的培养提供十分有利的环境,课程设计也必须围绕着培养信息素养的各个层面展开。

同类推荐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走向现代化的南京

    走向现代化的南京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城市的集聚力和扩力正在不断增强,世界正在掀起新的城市发展浪潮。作为历史名城的南京,在全球化进程中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率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书结合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研究了南京综合实务和综合竞争力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必懂的数学知识

    必懂的数学知识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后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后的思考

    本书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启示作用》、《更好地用党史国史教育全党和人民》、《二十年风雨写春秋》、《从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教训看国史研究》等文章。
  • 农村剩余劳动力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农村剩余劳动力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且开始由“隐性”转为“显性”。据有关部门统计,20余年来,虽然有2亿多农村劳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转移,但目前仍有剩余劳动力15亿人,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近年来,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文中将着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
热门推荐
  • 午后的慢时光

    午后的慢时光

    江采岺是一个童星,为了治好奶奶的病,在一次发布会众人瞩目之下穿越回古代寻找奶奶说的命中注定之人……
  • 千世成佛

    千世成佛

    一场囫囵之梦,哪怕造的再真实,也不过黄粱一场。篡改性别,远离神佛,遁入平庸之躯,但愿蒙昧可欺。可终究轮回往返,命运缠身。吾不信命但也有了信的理由。
  • 向阳以葵

    向阳以葵

    年少时,夏傅阳后悔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喜欢的女孩——邱葵时隔六年,那个曾经熟悉的人,再次擦肩相遇,没有言语,只是彼此的一个眼神,一切都那么的熟悉和亲切,你的心是不是还在泛起波澜……
  • 买个相公是王爷

    买个相公是王爷

    穿越女遇到重生男怎么破?好老套的剧情啊!集团公司老总柳卿卿穿越到柳国公府柳卿卿身上。被休弃,被前夫的现夫人纵火,死里逃生的柳卿卿才不想报仇,她只想开开心心过完这辈子,利用自己特长,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前世今生被渣男伤害,这世她只想找一个合约相公,生孩子。重生男李成曦假装失忆走近柳卿卿身边,装正经,耍无赖,终于抱人美人归。一起升级打怪过上没羞没躁的日子,并的顺利走到权利巅峰。
  • 神秘的同学

    神秘的同学

    写了塞班同学和奥利给同学与神秘同学发生了一场大事
  • 捍卫荣耀

    捍卫荣耀

    当LPL一次又一次在大赛中失利;当国服Rank排行榜被国外选手霸占。当国内职业选手的骄傲与自尊被无情的践踏;中国职业选手的荣耀,谁能捍卫?
  • 名人传

    名人传

    《名人传》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把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希望寄托在“英雄”人物的身上,为他心中理想的精神巨子立传,为精神世界创造光辉夺目的太阳。为此他先后写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巨人三传”被一并整理收录,形成了今天广为人知的《名人传》。《贝多芬传》是为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而作的赞歌。贝多芬不断遭受肉体和精神的打击,却以伟人的姿态从泥潭中爬起,扼住命运的咽喉,用意志和才华为人类创作出了不朽的乐章……
  • 一胎双宝:总裁爹地太坏了

    一胎双宝:总裁爹地太坏了

    他们曾经相爱,却由她为两人的关系划下句点。再度重逢,他成了不可一世的厉家家主,而她低到了尘埃。他誓要将她报复,她却失了记忆重来……
  • 谋天威龙狂想曲

    谋天威龙狂想曲

    这是一个新人类的世界,作为穿越者成了弱势群体,本想平静的过一生,可戴了主角光环的我无奈卷入这场阴谋。不靠谱的神器,不靠谱的我,一群不靠谱的朋友,就这样跌跌撞撞成了救世主。
  • 同界两生

    同界两生

    两个平行世界的相同的自己,互相穿越到彼此的世界?且看两个相同的人,怎么度过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