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100000007

第7章 古代科举知识(2)

【榜眼】科举制度中殿试一甲第二名为榜眼。北宋初,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皆称榜眼,意思取榜中双眼。到明、清两代即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为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探花】科举制度中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才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皆沿袭未改。探花也授以翰林院编修。《清史稿·选举志》记:“一甲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

【鼎甲】科举制中状元、榜眼、探花的总称。因鼎有三足,一甲共三名,故有“鼎甲”之称。

【会元】科举制中各省举人到京城会考,称为会试,会试第一名者为会元。《明史·选举志》即记:“会试第一为会元。”

【解元】唐代凡参加进士考试的人都由地方解送入试。所以后来历代沿称乡试得中为发解,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如《明史·选举志》记:“乡试第一为解元。”明代徐光启曾中解元。

【进士】原本意思是贡举人员。始见于《礼记·王制》。隋代设立进士科,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专称。凡是举人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生,由贡生经过殿试被录取者为进士。

【举人】原指被推举之人。是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到明、清两代,才成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是作为一种出身的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如《范进中举》:“张老爷来拜新中的范老爷。”

【翰林】官名。唐玄宗时置翰林待诏,是文学侍从之官。唐德宗以后,翰林学士主管撰拟机要文件。到明、清两代,则以翰林院为“储才”之所,从科举考试中选拔一部分人入院为翰林官。清代翰林院以大学士为掌院学士,以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殿试朝考后,新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的,称为“点翰林”。

【五贡】是清代科举制中五种贡生的总称。包括:恩贡、拔贡、副贡、岁贡和优贡。五贡都算正途出身资格。另有通过捐纳而取得的贡生,则称为例贡。所谓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廪(1ǐn)生】是科举制中生员名目之一。明代,府、州、县设学,府学设生员四十人,州、县学以次减十八,每人每月给廪膳米六斗,补助生活,简称廪生。清代沿袭,廪生名额及待遇视州、县大小而异,每月给廪饩(xī)银四两。清代经岁试、科试两试一等列前的,方可取得廪生名义,成为资历较深的生员,习惯称为“补廪”;廪生可以依次升为国子监学生,称为岁贡。

【庠(xiáng)生】是明、清两朝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庠,古代乡学之名。如《荆钗记·会讲》:“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

【监生】在明、清两朝时,凡在国子监肄业的人,统称为监生。监生的取得,或由学政考取,或由地方保送,或由捐资而来,或由皇帝特许。《明史·选举志》记:“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荫监;捐资曰例监。”此外,由皇帝特批的,称恩监。如若未入府、州、县学而想应乡试,或未得科名而想入仕的,都必须先捐监生,作为出身,但不一定在监读书。

【秀才】别称“茂才”。原本乃优秀人才的通称,始见于《管子·小匡篇》。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汉以后,即成了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初,设置了秀才科,后渐废除,而成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时曾采取荐举之法,举秀才数十人,委任为知府等官。以后,明、清两代就专用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习惯上也称其为“相公”。

【学究】乃科举中的科目名称。唐代取士,有进士、明经等科。明经科又“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旧唐书·选举志》)等之别,应学究一经考试的就叫学究。宋代直称为学究,为礼部贡举十科之一。应学究试的人往往只凭记忆经文而未必通晓文义,有才学的人多是举进士而轻学究。到宋神宗时,王安石推行新政,废除了学究科。后,学究也作为书生的通称。有时,把那些惯于咬文嚼字、拘泥不化的文人戏称之为老学究或村学究。

【对策】古代考试方法之一。汉代以来的考试取士,由主考官将政事或经义方面的问题写在简策上,应试者按其问题作出答案,称为“对策”。到清代,则指参加殿试者对答皇帝的策问。

【经义】乃科举考试时所用文体之一。是用儒家经书中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此文体始于宋代,到明、清时就形成一种固定的八股文体。《明史·选举志》记:“经义一道,三百字以上。”

【制义】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文体名。也写作“制艺”,即八股文。如《明史·选举志》说:“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又称之为“时艺”或“时文”。又,《清史稿·选举志》说:“科举之法不同,自明至今,皆出于时艺。”

【祭酒】学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为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的主管官。清代末年废除。

【司业】学官名。隋代以后,国子监设置了司业,是监内的副长官。主要协助祭酒主管监内事务。如《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清末废除。

【教授】学官名。汉、唐两代设置博士,教育诸生,即后世教授之职。宋代,除宗学、医学、律学、武学等设置教授传授学业之外,各路的州、县学也都设有教授,主管学校的课试等事,位在提督学事司之下。到元代,诸路散府及上中州学校都设有教授。明代的府学设教授。清代沿袭。

【教谕】学官名。始于宋代,在京城设立的小学、武学中,设置教谕。到元、明、清三代,县学也设有教谕,主管文庙祭祀,教育和管束所属生员。

【学正】学官名。宋代国子监设置学正、学录各五名,主管学规,负责训导。位在博士、助教之下。元代由礼部及行省、宣慰司任命的路、州、县学官,皆称学正。明、清两代,国子监也设置学正。清代府学官称教授,州学官则称为学正,县学官称为教谕,负责教育所属生员。

【训导】学官名。明太祖洪武二年大建学校,府、州、县的学校“俱设训导,府四,州三,县二”,地位略次于教谕,协助同级学官管理教育所属生员。清代沿袭。

【助教】学官名。早在西晋武帝咸宁四年时设置,协助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南北朝、隋代相沿设置。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学等都设有助教。到明、清时,仅国子监才设有助教。

【学政】学官名。乃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清史稿·职官志》载:“提督学政,省各一人。掌学校政令,岁、科两试。”顺治时,只有顺天、江南、浙江的教育行政官员称学政,其余的称为学道。雍正四年废除学道,各省督学统称为提督学院,官名则称为钦命提督某省学政。因其兼考武生,故加提督衔。人选是从翰林官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中选派,三年一任。学政要按期到所属各府、厅视察考试,称之为“案临”。光绪三十二年又改为提学使,辛亥革命即废除。也称为“督学使者”、“学政使”,俗称“大宗师”或“学台”。

【总裁】清代,派遣主持会试的大臣,负责总阅试卷,决定取中的名次。多以大学士及一二品官的翰林进士出身者充任。如《清史稿·选举志》所载:“会试总裁,初用阁、部大员四人或六人,多至七人。……咸丰后,简四人,以为常。”

【主考】是明代由朝廷选派到各省(包括京城)主持乡试的官,职务是总阅应试人的试卷,分别去取,核定名次,将所取中的举人及其试卷奏报皇帝。清代沿袭。主考人数,明朝为各省设二人,清朝时各省设正副各一人,只有顺天的乡试设正副主考三人。

【座师】在唐代,进士称主试官为座主。明代,举人、进士称主考官或总裁官为座师。清代沿袭。如顾炎武《亭林文集·生员论》讲:“生员之在天下,近或数百千里,远或万里,语言不同,姓名不通,而一登科第,则有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谓同考官者谓之房师。”

【同考官】明代,乡试、会试后协同主考官或总裁阅卷的官。因其在闱中各居一房,故又称房考官,简称房官或房考。一般乡试设四人,会试设八人。批阅试卷时,先由同考官阅,加批后,荐送主考或总裁批阅。

【房师】明代,录取的举人尊称分房阅卷的同考官为房师。因乡试、会试乃分房阅卷,由各房考官先阅加批后再推荐给主考官,方能取中,故有此称。清代亦然。

【监临】科举制度,乡试的监官。即除主考官、同考官外,全场办事人员,均归他委派监督。

【同年】科举时,同一科考中的人,称同年。汉代以同举孝廉为同年,唐代以同举进士为同年,明代和清代以乡试、会试同时考中的称同年。

【入学】明代、清代,童生经过考试而录取后,入府、州、县的学校读书,称为入学。入学后就归教官管教,并且必须按期参加考试。也称“进学”、“入泮”、“游泮”。

【题名录】指科举时登第人员的名录簿。唐时,考中进士的人的名册为“登科记”。宋以后称为“题名录”或“登科录”。主要是详细记载乡试、会试考中的人数、姓名、年龄、籍贯,以及考官以下官职姓名,三场考试题目,中考名次等。

【回避】清代科举考试,形式上为了防止考场内考官作弊而设的制度。凡乡试、会试的考官的子弟以及至亲,不许入场,称为回避。

【闱墨】清代,每届乡试、会试的试卷,由考官选定录取的文章,编刻成书,叫做“闱墨”,也称“试录”。

【弥封】指科举时糊名考试的方法,故也称“糊名”。此法始于唐时,如《事物纪原》中引《国史异纂》记:“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其等第。”到宋代,宋太宗雍熙时则规定殿试试卷糊名,真宗又命令礼部考试一律采用。以后遂成定制,相沿至清末。

同类推荐
  • 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研究

    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研究

    成人高等外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个分支,成人教育是教育这个大的概念框架下所包括的一部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的内涵,在解释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的定义之前,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涵义。
  •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本书对传媒产业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构建了一个包括传媒产业主体法、传媒产业行为法、传媒产业权利保护法等在内的完整的传媒产业法律规制体系。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本书围绕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展开论述,内容包括班主任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从怎么办到怎么做、做学生心灵的捕手、班主任要会开展人格教育。
  • 如何当好小学校长

    如何当好小学校长

    本书以《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为指导,运用最新的现代教育与领导学原理,全国阐述了校长自身素质修养和治校方略的实施,讲解校长在领导学校人事、创新教育、校本管理、科研、教学、体育卫生、后勤总务等方面的原则和技巧。并结合校长管理的实际情况,汇集大量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案例,为校长治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热门推荐
  • 这算爱吗

    这算爱吗

    有一种爱,明明是深爱,却说不出来.有一种爱,明明想放弃,却无法放弃.有一种爱,明知是煎熬,却又躱不开.有一种爱,明知无前路.心却早已收不回来.尘世浮华,人心不古,谁还在日日期盼关关雎鸠,谁还在痛诉此生无望,来世无期。本书以作者自己青春时期的爱情故事改编,重新使浮躁的故事回归现实。希望各位赏析!
  • 美味因缘

    美味因缘

    一个特殊的年份,一场美食的比拼。一位奇怪的厨师,一段奇妙的缘分。
  • 陈婉君后传

    陈婉君后传

    我总觉着爱山更爱美人里永还欠着阿里衮一个结局,即便是不圆满。总还记着那句“婉君,你且安心,在这深宫之中,只要我在,定会护你周全。”那个温柔腼腆,出生高贵男子那个为了她宁可负了天下人的男子,不求回报只是默默付出的人。弘历没有了婉君他还有后宫佳丽三千,可阿里衮没有了婉君就什么都没有了……
  • 大道成渊

    大道成渊

    山外青山水中水,道上有道天外天,道道通天,何道永生?阴差阳错来到别样时空,借胎托生,补缺陷,圆旧梦,演绎传奇。战人,战万族,战玄黄之上,一叶遮天,轻语化尘,雷动染尽碧霄,浊浪卷遍残云,弹指碎太虚。踏尽八荒,争一世无悔,一将功成,枯骨如山,葬了地,藏了天!冲天,破界,碎宇,仙神为基,跨越天地大渊见证终极,一切从何而来?又将缘何而去……
  • 斗破小丑

    斗破小丑

    穿越者和穿越者之间的对抗,主角是会成为落魄的失败者被他人如同小丑,一般嘲笑,还是站在大陆的巅峰成为胜利者。
  • 异能世界风云录

    异能世界风云录

    末世来临,异能崛起。魔法与力量的交锋,孰强孰弱?爱恨与情仇的交织,又该如何选择?异能局,四大家族,死灵国度,仙门大战,双星战争......且看叶天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这个异能世界里,用小人物的身份,谱写大人物的荣耀人生。
  • 我的元素我做主

    我的元素我做主

    一个偶然让萧风得到了神秘的传承,却不料自己的父母并非亲生,赶赴大学却得罪了某个大人物,因而引出了自己神秘而又身后的背景,家族夺权,阴谋算计,更有隐世修真者、古武世家、异能行者,各类异族的粉墨登场……全能的才艺,升级的功法,炫丽的法宝,无数的奇遇,铁血的手段,无穷的智慧……且看萧风如何成为一代都市神人!
  • 爱的继承

    爱的继承

    她缓缓地转过身“释溪哥哥”“我来了,还来得及爱你吗?”
  • 曾有七夜雪

    曾有七夜雪

    一篇很短的故事,平常不过的套路和剧情,但这是洛初雪和莫柒的一个秘密。
  • 后宫娇宠:相国大人,要爬窗

    后宫娇宠:相国大人,要爬窗

    “怎么?我就是天不怕地不怕,阎王老子来了都给我跪下!”符夏穿越前是个吃喝玩赌小纨绔,穿越后,更是嚣张跋扈爱闯祸!前脚怡红院着火她火上浇油,后脚游园掉坑里也能遇到一堆白骨陷入命案,真是前有财狼后有虎豹,风流倜傥又傲娇的相国大人姿态悠哉:“逃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来我的怀抱!”符夏挑挑眉:“那我去找三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