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7400000040

第40章 补遗(5)

“第一点,据我所知,现代宪法最早产生于欧洲,其最初的出发点之一是为了限制王权。换句话说,宪法的产生就是为了限制个人太大的权力。有了宪法,则从国家元首到普通公民,都得遵循,而不能把任何一个人放在宪法之上。因此,现在的‘宪草’序言中,写上个人的名字,包括林彪为接班人,都上了宪法,我认为不甚妥当。接班人之说,是中国的特殊情况,而宪法的意义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不能把特殊性的东西往普遍性的东西里边塞。凡我看过的世界其他国家的宪法,很少有写上个人的名字的,更没有写上接班人名字的。但我声明,我不赞同把个人的名字(包括接班人)写进宪法,并不是反对选择某个人当接班人。这是中国的特殊情况,别人没有,我们也可以有。

“第二点,我看新宪法的条文比老宪法少了许多,条文少不见得就一定不好,但有的重要内容少了却不甚妥当。比如设国家主席,一国的元首,不能没有。设国家主席是一回事,选谁当国家主席合适是另一回事。国家主席不可不设,什么人当国家主席则可以经过法定手续来选。现在的‘宪草’偏偏没有设国家主席这一条,不知为何?”

梁漱溟的一席话,震惊四座。短时间的沉默后,便有人提出,在小组学习中出现这种“恶毒攻击”的言论,绝对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批判!也有人说,这种反动言论要在外头讲,当场就会被革命群众批倒斗臭,砸个稀巴烂的!

气氛立刻紧张起来,但这次小组会政协军代表不在场。主持小组会的召集人之一于树德立刻宣布:一、情况向上反映,听候处理;二、谁都不许向外扩散,谁扩散责任自负。

不料几天后小组召集人在会上宣布,上级的指示,因为是征求意见,则提什么意见建议都是可以的;个别人因为思想反动,借机放毒也不足为怪,可不必纠缠。

就这样,梁漱溟这次逃脱了批判。那么这个发“指示”的上级又是谁呢?当时谁也不能深问。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大家才知道当时是周总理办公室发来的电话指示。

次年九月,林彪摔死在温都尔汗。四届全国人大没有开成,“宪草”自然也流产了。直至1975年初,才召开四届全国人大,这已经是五年以后的事情了。

八、冯友兰与梁漱溟

冯友兰先生比梁漱溟先生小两岁,在“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他是梁漱溟的学生,因而早年有师生之谊。多年来,他们之间一直有交往。新中国成立后同在北京,直至“文革”中的1972年,梁漱溟还去北大冯友兰家中畅快聚谈。众所周知,自1973年底“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之后,冯友兰署名公开在报纸上发表“批孔”文章,影响很大。梁漱溟对此十分不满,从此中断同冯友兰的联系,并在日记和致友人的书信中多次指责此事。直至1986年6月间,梁漱溟先生还在致河北保定友人袁鸿寿先生的信中责叱冯友兰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的作为。信的全文如下:

虹叟(即袁鸿寿)足下:

来函附件并收到。冯芝生(即冯友兰)原为我在北大任讲席时的学生,年纪与我相若。他批孔而谄媚江青,我责叱之。他后由其幼女扶持来见我解释之。至于许宝骙(生前任民革《团结报》社社长)常就我访问清末民初政局,被录音后又写成文章,以备择要刊出。

似闻台端有出京远游闽粤之意,幸所行前过我一谈。专布敬叩台安!

漱溟再拜

一九八六年六月廿三日

在此之前的1985年12月初,冯友兰为其九十寿辰致信邀梁漱溟赴宴,梁拒绝,并在复信中首次直接表示了对他十余年前在“批林批孔”中的行为之不满。在冯友兰生日过后的1985年底,冯由其幼女陪同到梁家中拜访,当面叙谈并解释“批孔”之事。其间,冯又赠其新作《三松堂自序》,梁看到冯在自述中对“批孔”之事有“哗众取宠”等自省之词。由此,梁漱溟在晚年的最后岁月(梁于1988年病逝),对冯在“文革”中的“批孔”之错,心气才逐渐平和了一些。

回顾全国政协直属学习组于1974年进行“批林批孔又批梁”运动的一年时间内,特别在运动开始之初,有不少人在批判发言中举出冯友兰先生公开写文章“批孔”的行动为例,或对比,或责问,何以梁漱溟不向冯友兰学习?何以不及冯友兰,不能痛下决心“立新功”?梁漱溟对此在会上不作公开答复,通常情况下是摇摇头,甚至一笑置之。实在追得太紧,他也是一两句话顾此而言他,从不作正面回答。人各有志,或各有所难,或各有所图,律己可以严而又严,要求别人则不可强求。梁漱溟先生不在批判会直接谈冯友兰的是非,这正是梁历来做人准则的一种表现。可以苛求自己,却不能苛求别人。在笔者与梁漱溟先生的长时期接触和交往中,这样的事例可以举出许多。

还应该补充的是,全国政协直属学习组从1973年底开始,除了在会上传达中央文件、首长讲话,还宣读过许多“两报一刊”的关于“批林批孔”的大文章,其中还特别宣读了冯友兰先生在报刊上发表的“批孔”文章,甚至还直接参加过若干多方联合组织的报告会、座谈会,听一些“批林批孔”的“积极分子”讲话、发言。对此,梁漱溟先生在会上一言不发,有些追问他也不作答复。但他在日记里,在致友人的书信中,不光是如前所述,至1986年6月(即梁漱溟先生病逝前两年)还如是说,而且在当时就有许多文字记载可查。政协学习会宣读冯友兰的文章后,他在日记中写道:“宣读冯芝生(即冯友兰——引者按)论文两篇,可叹!”被指令(名为邀请)参加了座谈会,他更是不说话,而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冯友兰、×××及一北大女生发言,一塌糊涂!”1974年初,上海友人田君来信问:“芝老(即冯友兰)有批孔文章……可曾寓目?”梁回信答复说:“他的批孔文章根本要不得,不值一看!”梁漱溟先生的态度是何等严峻,但在公开场合,却始终给冯友兰先生留足了“面子”。

梁漱溟先生的长子梁培宽先生在提供我参看的材料中还讲到过更生动的例子。1917年12月,梁漱溟先生首次在北京大学登台讲授《印度哲学》,才24岁。其时,听课的学生中有许多人与梁年岁相若如顾颉刚、孙本文、朱谦之等人,冯友兰(芝生)也是其中之一。1919年底,冯友兰赴美游学。1922年梁漱溟先生轰动学界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出版,1922年冯读完梁的这本著作后,写了一封三千余字的长信给梁,等于是一篇书评。梁漱溟将此信保存了六十余年。在“批林批孔”运动结束约两年之后,梁漱溟先生翻阅旧札,又检出冯友兰先生这封长信重读了一遍,看后不胜感慨,在信末空白处,写下这样一段话:“此芝生往昔从美国寄我的一信。芝生年岁略少于我,今亦超过八十。1973年春(系1972年之误,其时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久,梁、冯二老兴奋相聚畅谈,1972年1月9日梁的日记中有记载——引者按),我在他家午饭,谈甚久,临别时他诵《论语》‘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句,乃分手。不意秋后(梁记忆有误,应为隔年秋后——引者按)他竟以批孔鸣于时。1976年9月9日(印)。”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十二讲

    西方哲学十二讲

    像其他有关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一样,本书也是对哲学的回忆。不过,本书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回忆每个时期每位哲学家的思想,而是把目光集中投射到他们思想的某些方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试图让回忆更深入一些,在澄清哲学家本人思想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当代视野来揭示其中的深层蕴涵,另一方面也通过问题本身的如其所是来展开对问题本身的回忆与参与。通过这样的方式,本书探讨哲学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哲学地思考。
  • 战国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下)

    战国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下)

    本书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本书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本书围绕“舍与得”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分为舍的境界、得的智慧、舍与得三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将舍与得的智慧娓娓道来,以期对读者思想上有所启迪,对人生的经营有所助益。
  • 九十思问

    九十思问

    《九十思问》一书是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教授对九十余年人生及学术的回顾,也是对中华文化未来走向的思问。第一部分“归途——我的哲学生涯”着重记述了作者在西南联大时的故人往事,兼及各个重要时期作者的求学历程及其时代背景。第二部分“随想漫谈”是近两年来的学术随笔,主要内容是讲自我的独立自由和个性解放。
  • 我给庄子做专访

    我给庄子做专访

    《我给庄子做专访》从紧守心斋、悠闲自适、适时无为、养身养心等八个方面对庄子的处世之道、心灵之道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并辅之以古今经典事例,同时采用浅显易懂的叙述进行讲解,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各种处境去感悟庄子的人生智慧,从而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平添出更加绚丽的华章!
热门推荐
  • 三国第一邢道荣

    三国第一邢道荣

    “足下何人?”吾乃零陵上将邢道荣,什么?这就是与吕布潘凤齐名的神将,听说智能斗得诸葛亮退走,武能战得赵云张飞联手最后只是因为体力不足而被擒拿,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故事。
  • 绝美天使的美男子

    绝美天使的美男子

    房里,“兮儿看着我”某人霸道地说,“看你干嘛,只不过比别人帅一点而已还没我的亲亲哥哥帅呢!”兮儿笑着对君墨渊说,不过下一秒绝美的脸变哭丧了,兮儿在心里喃喃到:虽然他并不是我的亲哥哥。门口几个帅哥叫着:“兮儿,下来开门。”
  • 恋上小甜心

    恋上小甜心

    她,普普通通的女孩,有着智慧和美貌,曾说到永远闺蜜的她们,却因为第三人的出现而破碎。一直默默关注的他,终于鼓起勇气向她表白,他们的结果将如何呢?
  • 遇妖奇缘

    遇妖奇缘

    一则故事,一则人心。不惧千奇百怪的妖,却怕居心叵测的人。不惧千变万化的皮,却怕轻易动摇的心。
  • 黄昏现白骨

    黄昏现白骨

    这是一些短短故事,为了向你们展示一个个天使般温柔的人
  • 重生妖妃太嚣张

    重生妖妃太嚣张

    她是弃子皇后,为救皇上的心爱之人,日日取血做药引,怀孕之时更是被剜却心头血,只落得胎落身死!回魂重为妃!本妃不做皇后做妖妃!誓要宫斗将渣男恶妇惩治个够本!可那只狐狸是个啥意思!抱着本妃!不想活了吗!
  • 于你前路漫长

    于你前路漫长

    《于你,前路漫长》是一本随笔合集,文风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沉淀会有改变。
  • 人间如梦一樽还江月

    人间如梦一樽还江月

    因为这是乱世,所以我想要活下去去看看这三国。哪怕最后我们的结果都是错过,我都曾经与你们相遇过。只愿下一世我不负君,君莫负我。【与历史无关。】
  • 校花的超级男友

    校花的超级男友

    为报父仇,陷入万花丛中,无法自拔,为了保护女友他只能不断的变强再变强。
  • 民国第一家:袁世凯家族

    民国第一家:袁世凯家族

    翻开一部中国近代史,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这个名字——袁世凯。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决非偶然,与他生长的土地和环境无不有着千丝万缕密切的关系,其中家族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而在以往的历史叙述中,历史学家注重的是重大事件中的人物,往往忽略了许多细微之处,比如历史人物的情感、性格、气质等等,也会影响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有时候甚至能使这个历史人物作出改变历史行程的决策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