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9600000013

第13章 神秘的文字语言

悠久的古国文化,丰富的艺术宝藏,时时散发着让人神迷的光芒,从出土的大量古遗物中,人们惊异于古人创造的文化奇迹,也为许多重见天日的千古文化艺术之谜而苦苦不得其解。

在殷墟挖掘的大量甲骨文中,尽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认识了许多甲骨文字,但甲骨片上许多奇特的图形符号却困惑着人们。这种图形符号就是河图洛书。河图洛书的内容是占人筮法的说明,还是记录奇特的自然现象,人们不得而知。单是河图洛书中奇妙的数字,就会让人如入迷阵,难以解释其详,那每一个数字代表何意,几个数字在一起又是指什么?甲骨文中的数码方阵是指什么?没有人准确地说清楚,只能是千古之谜。

在茫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曾有一个古老的尼雅王国,现在早已沉没于深深的沙土之中,在残存的尼雅王国的废墟中,出土了一种叫佉偻文的文字古迹,这种文字不仅以其从右向左的横写迷惑人们,更主要的是这些丰富的文字早已变成了无人了解的死文,文字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这种文字是如何产生又如何沦落至无人理解的境地,这是让人难解之谜。

在中国川南地区的悬崖绝壁上,随处可见绘着千姿百态的岩石画面,透过这些历经千年风雨浸蚀的岩画,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情景。让人不解的是他们为什么把画刻画在岩壁上?许多画的内容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有些画面的人物是神话中的幻影,还是生活的再现,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早已随着远古的川南人的消逝而遗落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

当人们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自豪时,是否意识到在这历史积淀的文明之光的背后,有多少让人难以解开的文化艺术之谜,唯如此,才显得中华文化的厚重而充实,才会让人去孜孜以解谜团。

1.“河图洛书”的数字迷宫

“河图洛书”可简称“图书”,当然不能与现在的图书同日而语。图者图画记事,书者以符号说明图形,是符号记事,只能说中华文明的古老开端有河图洛书。《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里以占卜筮法说明“河图洛书”,应指卦爻记录,如《周易》之类,便是河图洛书;上溯到殷墟甲骨文、史前时代的卜骨、以及其他有占卜意义的实物,也都是河图洛书的表示形式。

河洛文化在考古学编年中,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莪沟——裴李岗文化;中经仰韶——龙山——二里头文化,开始进入文明时代,也就是夏王朝的建立;到青铜时代繁荣的郑州二里岗(商)——周王洛阳城,自距今前8000年绵延至距今3000年,中间没有中断,今之汉文化即以河洛文化的历史传统为基础,又融合了历史上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形成。因之,探讨河图洛书的内容,可以从河洛地区为中心,旁及其他有关文化内容。

目前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占卜资料,主要是卜骨,应包括有星占的内容,但还未破译。阴山岩画中有大量星占内容的材料,目前能判断的以昴星团为主,也有表示太阳与月亮的。此知石料上刻凿的圆点纹或圆涡纹具有星占意义。在河洛文化中,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第38号墓出土的一件条形石器,两侧都刻有圆涡纹,应与星占有关。条形石器的一面纵列刻了两颗星,间距较大,与天上的星空作比较,相当于角宿;另一面刻了6颗星,上下排列似串珠,其中第二个圆涡纹略向左侧偏出,形似马头昂起,与星空作比较,相当于天驷房宿。这两个星座在古代天文学上属于东方天区,角宿出地俗称“龙抬头”,是春天来到的象征,随后房宿出地,在中国传统天文学中也称“心房”、“火房”,它包裹着大火心宿二,即伏羲神话的出典所由。这件条形石器出土时放在墓主人的胸脯上,意义很清楚,表示人体的“心房”与天上的“龙心”呼应,具有生者祈求死者死而复活的意义。反映生活在河洛之间的裴李岗文化先民们,在黄河冰开时,便开始观察天象,首先看到角宿出黄河水面,“龙抬头”,开始有了图像;若干天之后,当天驷房宿在夜晚从黄河水面上升起的时候,便是一年耕作节令的开始,也即“龙马负图出河”。《书·顾命》:

“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注:“河图八卦,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何图。”

此知所谓“河图八卦”,画的是天象图,或天文地理之图,关于先夏时代的原八卦图形,前已介绍了安徽含山凌家滩第4号墓出土的玉龟与长方形玉版,出土时长方形玉版夹在玉龟的背甲与腹甲之间,与“洛龟载书”的神话吻合。玉版四边的钻孔,作四、五、九、五相配,具有明确的数概念,陈久金、张敬国考释为“洛书”,论说如下:

“《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一至五为天五行,即生数五行,实即一岁中的前半岁。顺此类推,‘六曰水,七曰火,八曰木,九曰金,十(五)曰土。’这便是地数五行,或称成数五行,实即一岁中的下半岁。”“明白了洛书中的四、九与五的关系,再观察玉片图形中四个边沿的钻孔之数,便可发现它与洛书有关。它象征《洪范》五行中之生数四还原成中宫五,同时又象征成数九还原中宫五。此数正符合郑玄在《易乾凿度》注中的说法:‘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中央。’五代表中宫之数,太一自一循行至四以后四至中央五。六七八九与一二三四之数相匹配,故太一循至九乃还至中央五。这就是玉片孔数四、五、九、五相配的道理。”“河图、洛书均用五行,并无本质区别。”“河图、洛书就是历法。”

这些数关系比较复杂,其源与数码的产生有关,古人用数码一、二、三、四,是积划为数,称筹,或称策。数码五之上,出于立杆测影,并与历法结合,就已经很复杂了。又结合方块计算推衍(乘方),后世形成数码方阵,再回头去解释河图、洛书,则原貌全非。因之,需解释五之上数码在立杆测影上的意义。

“五”为中宫之数,地数五行,天数五行,均需回至“中宫五”。《易·系辞上》说:“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这里说的是五个奇数的累加,五个偶数的累加,已看不出天地之数为什么是五。《说文》:“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五代表天地之数,主要在天地阴阳交午。先说“地数五”:古人以夏半年为阳,冬半年为阴;夏至日出寅,立杆测影的晷影指向申;日落戌,晷影指向辰。冬至日出辰,晷影指向戌;日落申,晷影指向寅。画交叉连线。得形,交点是立杆在地平面上的垂点,代表在地平上的五,而且居中宫之位。再说“天数五”: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日出旸谷”为阳,立杆测影的晷影在西;“日入蒙谷”为阴,晷影在东。其二是,夏至太阳在我们头顶上,立杆测影的晷影在赤道内,冬至太阳远离我们,晷影在赤道外。画交叉连线,得形,交点是立杆的顶点。象征天,是居空中的中宫之位,故云“阴阳在天地间交午”。再按“五位相得各有合”,天数五与地数五合在一起,得形符号,视为最简化的八角星纹图案,用为原始八卦图形。如按上述五个奇数累加,五个偶数累加,《易·系辞上》又说:“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此五十五之数,便是后世作河图方阵的依据。

数码五,简化作,是新石器时代最普遍常见的符号,汉字中的午、巫、舞、无、互,均可视为数码五的同音通借字,《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无形”是指天神、地祗,一切鬼神,本意出“五”,五字是由晷影的连线组成,本是无形之线,故“晷影”即“鬼影”。《说文》:“鬼,人所归为鬼。”归、鬼同音通借,《易·归妹》:“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象曰:其位在中。”前叙述嫦娥奔月神话,“翩翩归妹”,意为上天去了。其意均出于数码五,故祭祀天地神祗用“互物”。半坡人面鱼纹,有在头顶上作形符号的。意为此人面鱼纹为互物。人面的嘴部用两条交吻的鱼组成,鱼头对鱼头,鱼嘴合在一起,两嘴间留出“X”形空间,意为两条鱼在阴阳交午。

数码六,最原始、最简化的作“>”形,是“角”形符号,具有“方位”与“角分”的意思。作方位讲,被解释为“六合”。彭曦先生说:“‘六合’这一宇宙空间概念,当是由这种房屋的三维六向空间概念发展而来。”这是本于甲骨文六字作以房屋的剖面形立论,是正确的。但是否合于造字之初作角形符号的本意?还需讨论。

《说文》:“六,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此从入从八,也本于六作的字形分析,但“阴变于六”,是与天象气象有关,可视为立杆测影用的符号。

《管子·轻重》说:“虑戏作造六山企,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山企音计,字义未译。《康熙字典》引王若谷说:“六山企,其犹周髀算法乎。”所谓“以迎阴阳”者,可理解为“角分阴阳”,即立杆测影时,晷影在“三段六节”之内者为“太阳”;随之“阴变于六”,晷影在“三段六节”之外者为“少阳”;又“正于八”,晷影到了“四段八节”,冬半年已开始。所谓“其犹同周髀算法乎”,即这些阴阳变化关系,可在立杆测影中求得,前介绍《周髀》说:

“日益表南,晷日益长;候勾六尺,而日应空之孔。”注:候其影使长六尺,欲令勾股相应:“勾三、股四、弦五;勾六、股八、弦十。”

至此,数码六作“∧”的本义已清楚,是为“勾角”之意。说得明白一些:数码“∧”取形三角形的“角”。推而广之,凡“角”均可以名“六”,字通“陆”,寓意所有“角落”合成“大陆”。再演进一步,成为“六合”,包括了宇宙空间的所有角落,其本源出于“勾股”。古人把勾股术看得非常神秘,《周髀》说:“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生也。”数码六被视为囊括天地宇宙之数。

数码七,原始刻画符号作“十”,甲骨文中数码七也用十字符号表示。丁山说:“七古通作十者,事物为二,自中切断之象也。”甚确,广义地说,切断任何事物,均可以用“七”表示之。需要讨论的是,数码七为什么用“十”字符号表示。

《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袤出也。”又“袤,南北曰袤。”所谓“阳之正”,指七数之内是阳,又说“微阴从中袤出”,即过了数七,阴气开始冒出,指的是立杆测影中晷影由南向北去,故“南北曰袤”,即阳气到了尽头,阴气开始出现,是夏半年过去,冬半年开始,其晷影长度为七,作为一年分两岁的分界,在此截断或切断。此知数码七,是指晷影在赤道平面之内,与晷影在赤道平面之外的分界。《周髀》说:

“春分之日夜分,以至秋分之日夜分,极下常有日光。”又说:“秋分之日夜分,以至春分之日夜分,极下常无日光。”

此春分与秋分,太阳正运行在赤道平面上,先民们对赤道平面可能还没有理解,但以春分点与秋分点,作为切断一年为冬半年与夏半年的概念是明确的。

在甘肃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一件彩陶壶上,画有表示四分方位的太阳纹图案,可用来分析数码七的造字依据。这件陶器上画了四组四分式太阳图案,围绕陶器一周,每组画太阳纹4个,作上下左右正方向布置,中间用十字纹连接;如果以十字纹的交点为中心,则横线的左右距离相等,纵线则上短下长,它反映的内容是:太阳南去,晷影长,太阳北来,晷影短,而一年中有两个时间的影长相等,太阳也正合东升西落,与立杆测影反映的内容吻合,那么,此图案中的“十”字纹,形象地说明了数码七的造字依据。

数码七有截断之意,由此衍生出“七绝”神话,《诗·小雅·大东》说: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目完彼牵牛,不以服箱。”

这是一则天象神话,时当七月初七,秋高气爽,夜观天象,银河最为明亮,河北有织女星,河南有牵牛星,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过一个欢乐的夜晚,反映的应是先民们的“秋社”或“秋尝”祭祀。袁珂认为“是一个古老的神话。”古到什么时候?没有说。丁山引《史记·秦本纪》:“女织,玄鸟陨卵”作比较,谓“男耕女织社会生产的反映,不像是原始神话。”按男耕女织,在史前时代已存在,如一些墓葬中,男子以殉葬石锛、石斧等工具为主,女子殉葬纺轮,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社会现实。或许“七绝”是古人祭祀祖先亡灵的时日,后世有“烧七”,凶神名“七煞”,均得数码七造字的古义。

数码八,半坡彩陶符号作“)(”,甲骨文、金文中还如此作,是相背的两个圆弧,《说文》说:“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构义与四方位中的“北”字近似,《说文》:“北,也,从二人相背。”两字均有相背分别义。那么,数码八是表示立杆测影中晷影已到了北方,此时晷影在“四段八节”之上,所谓“别也”,是告别了夏半年,已进入冬半年;取两圆相背之形,以示赤道圈外的晷影,与赤道圈内的晷影相背;《周髀》说:

“冬至之后日右行,夏至之后日左行;左者往,右者来。”注:“冬至日出,从辰来北,故曰右行;夏至日出,从寅往南,故曰左行。”

即冬至之后,太阳上中天时的晷影从北向南走,夏至之后,晷影从南向北走。一南一北,晷影在四段八节上的时候形成相背之形,故以两个相背的圆弧用为数码八。据此,数码八,实指春分与秋分时的晷影,应是分别之“分”。

数码九,《说文》:“九,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凡九之属皆从九。”在《说文》中,与九同部及有关之字,均与兽类、虫类有关,如“馗,似龟背,故谓之馗”;“兽足蹂地也,象形……其迹九厶”;“禽,走兽总名,从九厶,象形”;“离,山神兽也,从禽头,从九厶从”;“万(万),虫也,从九厶象形”;“禹,虫也,从九厶象形”;“兽,牛产也,象耳、头、足九厶地之形”。概其要,蛇迹兽蹄名“九厶”即“九”。所谓“屈曲究尽”,是已追究到了根底,再深究没有了;所谓“阳之变也”,在立杆测影上便是冬至日出日落,夏至日出日落的晷影。《周髀》说:

“冬至昼极短,日出辰而入申,阳照三,不覆九;东西相当正南方。夏至昼极长,日出寅而入戌,阳照九,不覆三;东西相当正北方。”

数码十。纵线“|”用为数码十,是最常见的符号,甲骨文数码十也如此作。《说文》:“|,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囟,凡|之属皆从|。”所谓“上下通”,上通天,下通地,则“|”为贯通天地四方的巫术符号,应取象于神棍。又,与“|”同部有“中”字,《说文》:中,内也,从口;|,上下通。字形为穿过方形平面的中垂线,即上下通。萧良琼先生以为取象于立杆测影,表示太阳在上中天时的晷影与立杆垂直。周代以后用十字符号为数码十,《说文》:“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四方中央本于立杆测影的太阳方位,说明数码十取音于太阳名“日”,《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前已解释了“十日”与“十乌”神话,十乌因“五段十节”的无形即乌有之线得名。到底先有十日?还是先有十数?古人已说不清楚。这里所作探源,也仅备一说,还有待深入探讨。

2.自右向左横写的古文字

现在世界上常用的文字,只有两种基本的书写格式。一种是从左向右横写,上下起行,西方的文字如英文、法文、德文、俄文,都是如此;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竖着写,汉文、日文以及中国古代的契丹文、女真文、满文等等,都属于这种情形。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有人提倡汉文也应当像西方文字一样,从左向右写,但是当时并没有被全社会所接受。解放以后,随着文字改革的进行,曾大力推广左右横写的方式。现在,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在书刊杂志中,自左而右的横写,已成为汉字书写的基本方式。在古代尼雅地区,曾流行过与上述都不相同的古代文字,这种文字的显著特点是自右向左横写,它就是佉卢文。

“佉卢文”又作“佉楼文”,是梵语的音译;如果意译,应当称作“驴唇文”。“佉卢”一词,是由“毛驴”和“嘴唇”两个字组成的复合词,故有“驴唇”之称。据说,佉卢文是印度古代传说中的仙人驴唇所造,因而这种文字便称作驴唇文。在许多民族中,都把文字的创造归功于某一圣贤和仙人,中国古代就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据说仓颉长四只眼睛,是非常聪明的圣人、仙人,驴唇造字也是如此。

古代的印度是个大国,幅员辽阔,民族很多,因而有多种文字,据说有64种之多,这种说法多少有些夸张。古代印度最通行的文字是婆罗谜文,即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梵文。佛教的许多经典,都是以梵文记载,很早就传入了中国,被认为是印度的国书。梵文是一种非常规范化的文字,词义准确而高雅,因而作为印度古代官方通用的文字,官府的文件和佛经,都用梵文来书写。由于上述的原因,使梵文成为印度使用范围最广的文字。佉卢文则不同,它主要流行于古代印度的北部地区,即犍陀罗地区,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是地方性的文字。佉卢文所表达的是犍陀罗地区的方言,因而佉卢文是大众化、口语化的俗语,这从佉卢文文书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有人将梵文和佉卢文的关系,比作中国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这种比方是可以的,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这种比方有不恰当的一面,因为现代汉语并不是地域性的方言,而是全中国最普遍流行的语言。

佉卢文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最先出现于印度北部的犍陀罗地区,即今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南部和克什米尔地区。古波斯帝国强大时期,犍陀罗地区成为波斯的一个省,当时,波斯的官方文字是阿拉美文。佉卢文就是在阿拉美文的基础上产生的,佉卢文由右向左横写的格式,就是直接来源于阿拉美文,阿拉美文也是由右向左横着书写。因此,佉卢文是古波斯帝国统治犍陀罗地区的产物,它是阿拉美文的一个支系,共有5个元音,和近30个辅音,属于拼音文字。

在月支人建立的贵霜王朝时期,佉卢文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和发展,贵霜王朝的钱币和碑铭,都曾使用佉卢文。大约在贵霜王朝时期(公元1世纪至公元5世纪),佉卢文传入中国新疆南部地区,成为古于阗、鄯善的通用文字。贵霜居民的迁移,丝绸之路上的商业活动,都可能是佉卢文传入新疆的重要途径。据《后汉书》记载,在东汉初年的时候,“小宛、精绝、戌庐、且末为鄯善所并”,尼雅地区处于鄯善的统治之下。这一点在佉卢文文书中可以得到证明,在佉卢文文书中不仅可以见到有关尼雅的记载,而且出现了鄯善国王的名字,如贝比耶、陀阇迦、安归迦、马希利、伐色摩那等。

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中,对于佉卢文曾有所记载。梁僧佑在《出三藏记集》中记载说:“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从左向右写);次曰佉楼,其书左行(从右向左写);少者仓颉,其书下行(由上向下写)。梵及佉楼居于天竺(印度),黄史仓颉在于中夏(中国、华夏)。”这是关于佉卢文最早的记载。唐玄应《一切经音义》说:“佉楼书,应言佉路瑟吒,谓北方边外人书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说:“西域有驴唇书”。唐道世《法苑琳林》,则称之为佉卢文。上述记载表明,在唐朝以前,有许多中原人士曾见过佉卢文,因而对佉卢文才有了比较准确的说明。

在唐代以后,文献中已经失去了对佉卢文的记载,人们已经不知道佉卢文是什么样的文字。一直到了19世纪后期,人们才在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发现了佉卢文的资料。最初发现的是古于阗王国铸造的钱币上,有汉文和佉卢文两种不同的文字,被人们称作“汉佉二体钱”。后来,又在和田附近发现了佉卢文抄本《法句经》残卷,也是古和阗王国时期的遗物。这两种文物的发现,在国外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外国的专家学者来新疆寻找佉卢文的资料。当地的群众在外国人的鼓动下,纷纷出卖“汉佉二体钱”,有100多枚“汉佉二体钱”落入外国人的手中。比“汉佉二体钱”还要重要的,是佉卢文简牍。自本世纪以来,有许多外国的专家学者,到新疆地区从事科学考察,他们在尼雅、楼兰等地,发现了大量的佉卢文简牍,其中尤其以英国人斯坦因所得到佉卢文简牍数量最多。此外,瑞典人斯文赫定,美国人亨廷顿,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桔瑞超,德国人格伦韦德尔等,也都在新疆弄到了佉卢文简牍。

迄今为止,在新疆发现的佉卢文简牍,总数在1000件以上,其中有800余件出土于尼雅遗址地区。这些佉卢文简牍,绝大部分都已流传到国外,只有解放以后出土的100余件,保存于国内的博物馆和研究所中。佉卢文简牍,是十分珍贵的科学研究资料,其种类十分庞杂,包括有国王敕谕、官府文书、账籍、信函、契约等等。从记事的内容分析,这些佉卢文简牍主要是古鄯善国的公私文书。当时精绝国是鄯善国统治下的重要地区,公文来往很多,因而在尼雅遗址中,保留有大量的佉卢文简牍。

佉卢文早已成为无人了解的死文字,因此,佉卢文文书发现以后,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经过世界许多专家学者近一个世纪的研究探索,才逐渐揭开了佉卢文神秘的面纱,对佉卢文的文字结构、语言特征、使用和流传等重要的问题,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佉卢文文书绝大部分都可以译读,现在已经成为可以认识的活文字了。

3.岩画中的语言

在中国川南地区悬棺放置的崖壁上绘有大量的岩画,从中透露了大量的信息。通过岩画这种特殊的语言,再结合悬棺中出土的大量服饰和一些随葬物品,使我们对都掌蛮人的生活和习俗可以有一定的了解。

在岩画中所见到的最多的形象就是马匹和骑马的人物了。这些马匹有的在骑马者的驾驭下奔驰,有的被拴在马圈中,有的仅是表现的马匹本身。这些马被描绘得非常生动,富有个性,有的马飞奔急驰,有的马跃蹄嘶鸣,有的马慢步缓进,有的马静息圈中。再看这些骑马人物,他们基本上都携带有武器,例如,有的在腰间横挎战刀,有的在手中拿着战刀,也有的在手中拿着一种端部为十字形的武器。这些骑马者有的挥舞手中的武器,跃马奔驰,潇洒自如;有的高傲地坐在马背上,前面有牵马人开路,显示出骑马者的高贵身份。

显然,这些骑马者都是些勇武的战士和善战的酋长首领之类的人物。将这些骑马人物与马匹被描绘在死者安葬的崖壁上,是为了再现死者生前的荣光,以供后人瞻仰;也许还包含有祈祷祝愿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成为一个勇武的战士和善战的酋长首领的意义。

通过这些内容的岩画,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民族不但惯于骑马,英勇善战,而且崇尚骑马善战的勇武精神。这些与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都掌蛮人的那种不畏强敌,敢于反抗,英勇善战,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是相符合的。

在岩画中,还有大量的野兽、鱼、捕鱼人和狗的形象。在野兽中可以辨认出来的有虎、豹、鹿、犀牛、鹰、鹤和鸟等。描绘者对这些动物特征的刻画比较准确,可见他们对这些动物是非常熟悉的。狗是狩猎者的重要工具和帮手,它们也较多地出现在岩画上。这些都显示出了狩猎民族的特征。

在岩画中还有较多的鱼的形象,有的鱼是单独出现,有的鱼已经上钩而鱼线还在口中,还有的鱼则已经被捕鱼者钓起。而岩画中鱼和人的比例显然是不相称的,描绘者有意地夸张了比例,也许是为了突出地表现死者生前是一个捕鱼的能手,可以钓到很大的鱼。

在岩画中除了马和骑马人之外,就要数铜鼓的形象最多了。这些铜鼓的形象表现比较抽象,仅仅是表现的铜鼓有纹饰的鼓面。我们从历史文献记载中也可以知道都掌蛮人大量使用铜鼓,例如明王朝的军队在剿灭了都掌蛮人的武装之后,缴获的铜鼓就多达93面。

铜鼓在都掌蛮人中被视为具有神奇力量的珍贵之物。在历史文献中记载都掌蛮人认为铜鼓以声音洪亮的为最好,一面好的铜鼓就可以换得1000头牛,稍微差一些的铜鼓也可以换得700~800头牛。如果有谁能够得到2~3面铜鼓,便可以称王了。铜鼓的声音洪亮,并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在山上敲起铜鼓,四面八方都可以听见,都掌蛮人听到鼓声后,就都会自动聚集到铜鼓的周围。

正是因为铜鼓是都掌蛮人的珍贵器具,被视为至宝,所以当得知都掌蛮人的铜鼓都被明军缴获之后,在刀光血影的战场上英勇不屈的都掌蛮人首领阿大也不禁悲痛地失声哭泣起来。他是在为都掌蛮人的命运而哭泣,并且十分悲痛地宣告:“鼓失,则蛮运终矣。”其意思就是说:“当铜鼓失去之后,我们都掌蛮人的命运也将终结了。”

在岩画中除了圆形的铜鼓鼓面之外,还有许多红色的圆形和圆圈图案,这些应该就是象征太阳。在麻塘坝的邓家岩和白马洞,各有一个圆形和圆圈的外面还有许多太阳的光芒。而铜鼓鼓面的中心纹饰本身也就是太阳图案。这些也都是太阳崇拜的表现。在许多早期的民族和当今的后进民族中,都存在着对太阳的崇拜。他们崇拜太阳的力量,感谢太阳驱散了黑暗,给世界带来了温暖,给万物带来了生机。

在麻塘坝龙洞沟的岩画中,有一个神奇的人物,网状的脸没有五官,四个胳膊两只手,男性的生殖器很长,并显得非常突出而夸张。这个人物也许就是都掌蛮人崇拜的生命之神。在死者的安葬之地出现生命之神是希望让死去的人们能够早日再生。这在世界上许多早期民族和后进民族中都是比较常见的。

在麻塘坝的龙洞沟有一个长有四个胳膊没有身体的神奇人物,在猪圈门有一个长有双角的神奇人物和一个无腿的神奇人物,在狮子岩有一个鱼身而长有四腿的怪兽。这些无疑都是都掌蛮人神话中的人物和动物,但是他们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都掌蛮人都有些什么样的神话?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已经伴随着都掌蛮人一起永远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4.写在木片上的信

信要写在纸上,信封用纸糊,这是现代生活中的常识,人人皆知。然而古代尼雅人的信则与此不同,信是写在木片上,信封也是由木片制作。这种稀奇古怪的现象,可以说是古代尼雅人的一绝。

信,又称作“书”、“书信”。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有一封著名的信,叫《报任安书》。近代文豪鲁迅,有一本书信集,称《两地书》。写字称作“书”,现代所说的“书法”即是取意于此。信上要写字,不能是空白信,所以信便有了“书”和“书信”的称呼。除此以外,信还有书简、信函、信札等等别称,都与所用的书写材料和投递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信,是为了沟通不同人之间的消息(即信息)而产生。在文字没有出现以前,人们要同在远方居住的人通消息,只能派遣善于言词的专人前往,通过口头的诉说,达到沟通消息的目的。这种往来传达消息的人,称作“信”或“信使”。现在常说的“口信”或“信使”都是由此而来。为了防止信使在传达消息时出现错误,后来又制作了刻有不同符号的牌符,作为特定消息(如进军、班师)的指示物,军事上使用的虎符,即是牌符的一种。

在文字出现以后,人们沟通消息要比以前方便多了。在纸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将消息写在加工好的竹片或木片上,派专人投递。写信用的竹片,称作“简”;写信用的木片,称作“牍”。竹简、木牍、简牍,都成为书信的别称。有些信写得很长,需要好多片简、牍。写完以后,要按先后次序将简、牍编好,以防止错乱。现在整理、标点古籍的人,常常将文句的颠倒称作“错简”,就是由此而来。写好的简、牍,要装入木匣中封好,以便于发送。盛装简、牍的木匣,称作“函”,因此,信又有了“函”或“信函”的称呼。现在邮局通常采用信函的说法,以便于同书刊等印刷品分开处理。

古代写信用的木片,又称作“札”,于是信又有了“札”或“书札”之称。《古诗十九首》中,有“客从远方来,送我一书札”之句,这里的“书札”就是远方客人带来的信。毛泽东在致友人信中,有“大札早已收悉,迟复为歉”之语。“大札”就是朋友的来信,加上一个“大”字,是表示对朋友的尊敬,与“大手笔”的用法相同。

古代尼雅写信用的材料,主要是木片,即木牍。简和牍的性质是相同的,只是材质不同而已,所以现代人往往是简、牍不分,甚至简、牍互用,将木牍称作“木简”或“简牍”。到目前为止,尼雅出土的木牍信函,约有800余件。一套完整的信函,要包括“信纸”(函)和“信封”(检)两部分。为了记述的方便,人们又将用于写信的木片,称作“底牍”;将用作信封的木片,称作“封牍”。底牍和封牍,是宽度完全相同的薄木片,均呈长方形(矩形)。从尼雅出土的实物来看,木片长9厘米左右,宽约6厘米左右,厚约0.7厘米左右。在其上角处钻有小孔,可以拴绳索。底牍的正、反两面,都很平整光滑,可以在上面写字。封牍的长度比底牍稍短一些,也是正、反两面都可以写字,所不同的是封牍的正面凿有封泥槽和线沟。写信的时候,首先是在底牍的正面,自右向左横书佉卢文,然后一行接一行地向下写。如果底牍的正面写不完,则在封牍的反面接着写。在信的内容写完以后,将底牍有字的正面和封牍有字的反面,重合在一起,用绳索将它们捆好。绳索的打结处,应在封泥槽的位置,便于充填封泥。最后在封牍的正面,写上收信人的单位和姓名。

一封信函为什么要用底牍和封牍两个宽度相同的木片呢?分析起来有三个原因。一是保护木片上写的文字不受损坏,封牍的主要功用就是保护底牍,封牍和底牍严丝合缝地紧贴在一起,就可以防止灰尘、污水进入其中,文字清晰可读。从尼雅出土的木牍来看,凡是底牍、封牍仍然合在一起的,其里面书写的文字仍然很清楚,好像刚刚写过不久;而底牍和封牍已经散开的木牍,由于受到风沙的吹蚀和阳光照射,文字大多均已模糊,难以识别。由此可知,封牍对于底牍的文字,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次,信函的内容是保密的,尤其是官府间往来的信函,涉及许多经济的、司法的问题,必须严守秘密。底牍上的文字,完全被封牍所覆盖,而且又有封泥在外,可以保证他人无法偷看信函的内容,达到保密的目的。此外,封牍的正面,可以用于书写收信人的单位和姓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木牍上的封牍,相当于现代的信封,现代信封的主要功用,也是上述三个方面。

尼雅古代信函的书写格式,和现代的书信有些不同之处。现代书信的开头有些问候的言词,结尾还有一些表示祝愿的话语。古代尼雅的书信,结尾不见祝愿的话语,而是将这部分内容放到开头,因此,开头的地方往往有很长一串的客套话。例如,有一封信的开头说:鸠波信陀叩拜人皆爱慕、人神崇敬、美名流芳、亲爱之大舅子税监(黎贝耶),谨祝神体健康,万寿无疆,并致函如下……。又有一封信的开头说:“税监黎贝耶谨祝人神崇敬、人皆爱慕之探长苏左摩和州长特迦左身体健康,万寿无疆,并致函如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书信的开头包括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收信人进行颂扬,往往是言过其实,用些最动听的言词;二是表示祝福,通常就是现在书信结尾的那番祝福语;三是把写信人的身份和姓名写出来,这也是现在书信结尾处写信人应当签署的内容。信的开头写上那么多的客套话,显然是为了取得收信人的好感;信的开头写出致信人的身份、姓名,则有助于加深收信人的印象。写信人都是有事相求,才给对方写信,因而采取了这样的写信方式。

无独有偶,在封牍即信封的正面,除了收信人的官爵、姓名以外,又加上了许多颂扬的言词。例如有一封信的封牍正面写道:“大人,貌似天神、百见不厌之大军候列斯帕那之母鸠韦若足下亲启”。另有一件封牍的正面写道:“人皆爱墓的亲爱的兄长州长檀阇迦和税监黎贝耶亲启”。看来,古代尼雅人是爱礼貌、讲文明的民族,他们很懂得社会公共关系的学问,在短短的一封信件中,也不肯轻易放过疏通感情的机会。

底牍的反面(即露在外边的一面),通常是空白的,在个别的底牍反面,发现有书信内容的提要,很像是现在学术论文前的关键词,以引起收信人的注意。这种文字,在国王敕谕类中多有发现。书信底牍反面的关键词,应是模仿敕谕的结果。

同类推荐
  •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 科学我知道-Why交通

    科学我知道-Why交通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交通的概念、交通的作用、公路交通的概念和作用、水路交通的概念和作用等。
  • 新课程百科知识——语言大师

    新课程百科知识——语言大师

    本书介绍了古代语言学家:扬雄、许慎、郑玄、刘熙等,近现代语言学家:劳乃宣、陈望道、郭沫若等。
  • 世界奇案未解之谜

    世界奇案未解之谜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无数的光芒与荣耀。但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也有太多的感叹号和问号。人类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创造了浩如烟海的奇迹,破解了未知世界中的许多难题,同时,也制造了不少的谜团。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无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类生存奇案未解之谜。这些连环套般的奇谜轶事遍布于苍茫时光的各个角落。而当我们在试图还原那些源远流长的奇案时,却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诸多不为人知的疑团……尽管有卷帙浩繁的史料典籍以供查证、追溯,但那些文字记载与真正的历史全貌相比,无异于沧海一粟。
  • 古埃及探秘

    古埃及探秘

    这是一个辉煌灿烂的国度,不论是充满神秘的象形文字还是巍峨屹立的金字塔,不论是千年不腐的木乃伊还是拥有惊世美貌和智慧的艳后,至今仍像谜一样吸引着众人。在尼罗河边驻足,看三桅帆船驶来,与船头那幻化为妇人的女神伊西斯对话,她会向你诉说千里寻夫、助子复仇的往事;走上吉萨高原,仰望金字塔群,你会发现它身上隐藏着诸多的秘密;走进金碧辉煌的法老墓室,法老们会向你展示太阳神之子的神通;悲剧法老埃赫那吞因宗教改革而屡受时人诟病,可有谁曾真正聆听过他那感人至深的诗篇,有谁曾细细品味过他那充满人文关怀的现实艺术;女法老哈赛普苏特不爱红妆爱男装,虽不时力挽狂澜却终陷王权下男女地位的尴尬……
热门推荐
  • 凤舞九天,帝临长洲

    凤舞九天,帝临长洲

    顾朝歌,郦城顾家大小姐,一朝之间家破人亡。“这是你们欠我的,我自然要一件件讨回来”“小歌儿还是那么暴躁,不过我喜欢”“我愿护你一世周全”“从遇到你那一刻我便知道,你是我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夜少年

    月夜少年

    ``喜欢月夜的凄美,沉寂而且冷漠的少年``!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没有任何人能预测`,那些事就象他喜欢月夜的凄美而凄惨美丽`!
  • 失忆的女主角

    失忆的女主角

    洛言19岁那年,父亲失踪,她接管了家族事务。成为了水精灵王的左膀右臂。23岁,她自己失踪了,不仅失踪,还失去了记忆,摇身一变成了红珊瑚侦探所的新晋员工霍羽然。霍羽然其人聪慧非常,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招猫逗狗,十分会撩。一不小心就撩到了便宜师姐的老板,冷面总裁――贺云泽。温润如玉的未婚夫和面冷心热的天降系,究竟该何去何从……
  • 搞笑笑话(民间幽默笑话集)

    搞笑笑话(民间幽默笑话集)

    笑话在古今民间文学中都大量存在。为了给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并使之读后内心发笑、精神受益、心灵得到陶冶,编者从古今笑话中精选了一些优秀篇章,根据现代人口味作适当修改,并根据国内外笑话分类学的方法,主要从便于读者阅读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富贵农媳很威武

    富贵农媳很威武

    现代健身教练田锦媛,因为不满父亲强势安排的相亲式婚姻,去健身房发泄,不想出了意外?一睁眼竟然成了臭名昭著的村霸小农女,还没钱没貌没人要......没钱?系统在手,古代姐要翻身做富贵大土豪!什么?身边亲人都是戏精本精,那就虐的你们现原形!穿越就是要过好日子的,憋屈的人生不留恋,放飞自我才是正道嘛。但是,这个总要以身相许的神秘美男子,是不是太殷勤了?嗯?
  • 枕上娇妻:景少的独家宠爱

    枕上娇妻:景少的独家宠爱

    为了逃离家里一群极品家人,肖潇嫁给了全国最有钱的景家,但是没有想到渣妹渣父竟然还不放过她,景家一群渣渣也来找她麻烦,从此她过上了虐渣渣的生活。“老婆,听说昨天你把小妹教训了?”“怎么?你心疼了?”“没有,我只是想说,教训的好,下次再有这样的,你叫上我,我帮你一起教训,只是教训完记得安抚我一下。”“怎么安抚?”“睡前运动一下,让我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 送一纸婵娟

    送一纸婵娟

    在黎婵的记忆里,宋元筠这三个字从小就是伴随着她长大的!及笄的时候他送了她一支木簪,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她逃婚的时候他送了他一匣子银票和地契,她着一身大红嫁衣,他亦是,那是他们第二次见面。第三次见面时,他说:“小婵儿,你是逃不掉的!”黎婵立在墙头上,气得直发抖!
  • 第一魂妃

    第一魂妃

    血染红颜,缘定异魂穿越。一朝圣旨,木家女子不得进宫,木家男儿不得入朝,已婚女子皆遭夫家所休。醉雨楼,琴技撼动世人,惊了谁的心?爱上的却为“男子”。宫宴拨琴,言为天下第一,可笑的竟成贤良淑德之典范?红罗帐内,美丽裸男刺痛了谁的眼,割碎谁的心?血染故人,命悬一线,缘起缘落,记忆归来,执谁之手?宫变救驾,第一妃成,天下皆称“第一魂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