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86700000004

第4章 少年时代

杨慎家族是四川名门,世居新都,五代官宦,“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为四川乃至全国罕见。祖父杨春为易学大家,治学严谨;父亲杨廷和,学务实用,崇尚实学,为武宗、世宗两朝首辅;杨慎是杨廷和的长子,天资聪颖,自小就被誉为“神童”。

明代大文学家、茶陵派领袖李东阳题诗称赞:“苏氏奇峰仅有三,窦家芳树人称五。太史文章秘阁勋,少年状元才出屏。眼看是父复是子,此语吾传扬子云。”“眼看是父复是子”,指的就是杨廷和、杨慎父子。(明·李东阳《怀麓堂集·寄杨留耕先生》)

杨慎从小被誉为“神童”,天资聪颖。母亲黄氏夫人出身书香门第,教他学习诗词。他七岁起便可成诵,十一岁开始学作近体诗,初露才华,十二岁拟作《吊古战场文》,有“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佳句,十四岁随父入京师,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霜叶赋》《咏马嵬坡》等诗,其《黄叶诗》轰动京华。当时茶陵诗派的首领、内阁首辅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并称之为“小友”。

杨慎的父亲杨廷和,二十岁进士及第,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元老,历任武宗、世宗两朝首辅,关注民生,改革弊政,反腐肃贪,颇有政绩,为杨慎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杨慎家族“四重四足”的家风家训自成体系,起源于杨慎曾祖母熊氏夫人的《四重家训》:“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教育子孙敦睦人伦,兴家立业。后世子孙恪守家风,为官者清廉自律,为商者兼济大众。

四川名门

古代四川为古蜀国,简称“蜀”。《世本·诸侯》载:“蜀之为国,肇自人皇,蜀无姓,相承云黄帝后。”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汉代军事家张良、三国蜀丞相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立国根基之地。

成都古称“锦官城”“锦城”。秦朝时蜀郡太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富庶之地,也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之地,再加上盆地北边有险峻的高山,在冷兵器时代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避免了历史上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三国时期,成都织锦丝织工艺品驰誉天下,得名“锦官城”,诗圣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五代时,成都芙蓉盛开,繁花似锦,又被称为“蓉城”。

杨慎的曾祖父杨玫祖籍江西庐陵,后举家搬到四川新都。

新都属古蜀国地,公元前7世纪,古蜀王开明氏称帝,在新都营建都邑,为别于杜宇氏的旧都郫邑,新建都邑遂名“新都”。秦汉时新都为蜀郡成都的辖县,辖区内黑土肥沃,有“天府膏腴”“香城宝地”之称。《华阳国志·蜀志》云:“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古往今来,人才辈出。

一门七进士

杨慎家族是四川名门,世居新都,五代官宦,“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为四川乃至全国罕见。祖父杨春为易学大家,治学严谨;父亲杨廷和,学务实用,崇尚实学,为武宗、世宗两朝首辅。杨慎是杨廷和的长子,天资聪颖,自小就被誉为“神童”。

明代大文学家、茶陵派领袖李东阳题诗称赞:

苏氏奇峰仅有三,窦家芳树人称五。

太史文章秘阁勋,少年状元才出屏。

眼看是父复是子,此语吾传扬子云。

“苏氏奇峰”指宋代四川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窦家芳树”指五代河北藏书家窦禹钧五子:仪、俨、偁、侃、僖相继登科,号“窦氏五龙”,俗传“五子登科”。“眼看是父复是子”,指明代四川首辅杨廷和、状元杨慎父子。(明·李东阳《怀麓堂集·寄杨留耕先生》)

杨家祖先是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新都杨氏始祖杨世贤避元末战乱,迁至湖广麻城,娶妻黄氏,生子寿山。再迁,乃入蜀之新都,以子寿山赘于李氏。世贤卒,葬新都城西。寿山性好善,乐助施,人称李佛子。新都杨氏始祖和二世祖都是平民,还未摆脱贫困。

《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忠杨公廷和行状》(简称《文忠杨廷和行状》)云:

杨氏之先世为庐陵人。元末避欧普祥之乱,徙楚麻城,再避红军乱,乃入蜀为新都人。讳世贤者,实新都杨氏始祖。世贤生寿山,寿山生玫,贡士,仕为永宁吏目。玫生春,号留耕,成化辛丑进士,历官湖广提学佥事。春生公讳廷和,字介夫,别号石斋。生以天顺己卯九月十九日,邑有火光之瑞。甫四岁,知声律。七岁日诵书数卷,习举子业。辛卯,年十二举于乡。

壬辰,会试,下第。入国学。监丞眉山黄公明善奇其才,许妻焉。成化戊戌,举进士,为翰林庶吉士。

曾祖父杨玫,字美玉,堪称杨氏家族书香门第的创始人。他深习《春秋》,擅长欧体书法,明宣德朝以明经贡入太学,授贵州永宁吏目,掌管案牍等事。明朝知州下有吏目掌文书,杨玫在吏目任上为官清正,“却土官之赂金,正州民之地界”,为百姓做过一些实事,颇得当地群众称许,后死于任所。

杨玫是个读书人,更是一个杰出的“家庭教育家”。他自己读书没有博取大的功名,但他教导的儿子杨春在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考取进士,督学湖广。杨春同样是一个杰出的“家庭教育家”,把儿子杨廷和成功培养为探花,成化十四年(1478年)殿试居第三甲,最终成为一代名相。之后,杨慎也是直接受惠于杨春的教育,最终成了状元。

杨慎家族的显赫离不开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创始于隋,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明、清,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年。

科举制度按种类划分,主要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考试对应举人既不问家庭出身,也无须他人推荐。每当开科之年,只要品行端正、身份清白、身体健康、不为父母服丧者,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是“取士不问家世”,即士人可以自由报考,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了封建王朝统治的基础。

选举之法,大略有四:曰学校,曰科目,曰荐举,曰铨选。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荐举以榜招之,铨选以布列之,天下人才尽于是矣。明制,科目为盛,卿相皆由此出,学校则储才以应科目者也。

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学校有二:曰国学,曰府、州、县学。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荫监,捐赀曰例监。同一贡监也,有岁贡,有选贡,有恩贡,有纳贡。同一荫监也,有官生,有恩生。

(《明史·选举一》卷六十九)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对社会各阶层都有广泛的影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亚洲的日本、朝鲜、越南都曾仿效过中国科举制,越南废除科举还在中国之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杨玫任吏目一职,虽然官小位低,却是杨氏家族进入仕途的开始。杨玫一生三娶:原配郭氏生远、政二子,后夭亡;再娶羊氏无出;三娶熊氏生三子,长名春,次名惠,三名哲。杨玫死后,熊氏夫人带领三个幼子,将丈夫遗骸运回家乡,那年恰巧遇上苗人作乱,一路上风餐露宿,由小路潜行回到新都。熊氏夫人卖掉簪珥筹集丧葬费,把丈夫遗骸葬在新都城西。弘治五年(1492年)二月二十一日,熊氏殁,赠一品夫人,杨春丁忧守孝回籍新都,请长沙李东阳撰墓志铭,刑部尚书杜铭篆盖,文渊阁经筵官姜立纲书碑。此碑今藏新都桂湖碑林。

杨玫之子杨春,字元之,号留耕。生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成化十七年(1481年)进士,官至湖广督学,卒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

杨玫患病时,曾对熊氏夫人夸过杨春:“此儿在,何忧吾家不振。”熊氏夫人安葬丈夫后,即督促杨春读书,补入县学为诸生。杨春刻苦攻读,每日读记积千言,因家贫无力延请名师,就把父亲旧藏的一部《周易》昼夜研读,入县学七个月就食官廪,声名顿起。新都易学研究从杨春开始,后来从他受业的人相继取科第不绝。其孙杨慎也从祖父学《易经》而中乡试“易魁”。杨春学识广博而深邃,在太学时与天下名士在膳堂为文会,培养了不少人才,在当时有一定影响。

《明故封光禄大夫上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杨公神道铭》(简称《杨留耕公春神道碑铭》)云:

公讳春,字元之,留耕其所自号。上世本楚人,元季徙蜀,居成都之新都。自曾祖讳世贤以上皆不仕。祖讳寿山,考讳玫,皆赠同公官。厥考以《明经》应贡为国子生,授贵州永宁州吏目,卒于官。二子继没。公时尚幼,随母熊(氏)夫人护三丧归。会苗夷作乱,间道逆旅,区别外内,如在堂室。公入县学为诸生,家惟《周易》一部,蚤夜研考,深得要领。成化乙酉,举于乡,益博群籍。越十七年辛丑,始擢进士第。时少师已举进士,为翰林检讨。公欲迎母就养,不得,请以疾归。熊(氏)夫人目久眊,为之复明,公恋恋不忍释。越六年为弘治戊申,授行人司正。

清代《新都县志》云:“杨春,以子廷和贵,赠光禄大夫上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弘治十年(1497年)四月十四日,杨春任湖广提学佥事。《杨留耕公行状》云:“起升湖广按察司佥事,奉敕提督学政。”

杨春善诗文,流传有诗《和余子俊元武山圣泉》云:

丹崖翠壁接云巅,元武西山涌圣泉。

一水静中拖绿黛,万松深处响冰弦。

登临惊讶昆仑顶,倡和浑疑太华前。

缅想昔人增感慨,数声啼鸟度晴烟。

余子俊,明代宗景泰年间进士,字士英,四川青神人,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余子俊沉毅寡言,有伟略,于榆林筑墙置堡一千七百余里,军民得安耕牧,开渠引灌,公私益便,号“余公渠”。余子俊与杨春友善,尝说:“大臣谋国,当身任利害,岂得远怨市恩为自全计。”《明史》云:“余子俊尽心边计,数世赖之。”

余子俊侄孙余承勋(1493—1573年),字懋功,号方池,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官授翰林院编撰,后来成为杨廷和的女婿。

杨春仕途并不顺利,四十六岁才中进士,而长子杨廷和三年前就已经进士及第。杨春事母至孝,因不能把熊氏夫人接到任所赡养,便辞官回到新都。熊氏夫人是个很有见识的人,她不愿儿子为自己耽误前程,督促儿子北上就职。

弘治元年(1488年),杨春始赴京师选任行人司司正,职掌册封宗藩、征聘大臣的事务。他秉公执正,不徇私舞弊,多为诸司所慑服。三年考满,颇得好评,升湖广提学佥事,专督学政,为朝廷推荐了不少人才。

明代正德年间,新都地方上发生叛乱,老百姓为了躲避兵荒马乱,扶老携幼拥进新都县城避难。但因城墙年久失修,不少地方已经倒塌,防守令人担心。恰逢杨春的孙子杨慎考中状元,藩镇官员打算修建牌坊光耀乡里。杨春知道后,辞谢说:“花钱光宠一举子,何不将钱移用修建城墙,以护全城万众?”官员接受建议,将费用移来筑城。城墙刚修好,叛军适来攻城,见城墙防守坚固,只好离去,全城百姓及附近州县逃来避难者有万余人,皆得以保全。为庆贺出了状元,新都城墙的雉堞垛上都盖有二层红色石条。这种全国独具特色的景观遗迹叫“城墙戴帽”,只有在新都才能看到。

明《成都府志》曰:

杨春,字元之,新都人。幼举止老成,年三十举于乡,四十六登进士。授行人司正,荐为湖广提学佥事,时年已六十矣。越二年,即致仕归。得寿八十,卒。为少师廷和父。新都患城守弗坚,会藩臬欲为孙子慎建坊,春辞之不得,谓之曰:与其光宠一举子,盍若移以缮城,以庇万众乎!城成,流贼适至他郡县,来保聚者数万人,得免兵祸,皆曰:活我者杨先生也。

杨春是一位难得的好官员,常为家乡做好事,深受家乡人民爱戴。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儿子杨廷和被他教育成为神童,十三岁举于乡,成为历史上所知最年轻的举子。然后,杨春教导杨廷和以《伤仲永》为戒,中举第二天就闭门谢客,远离那些溢美之词,专心读书。

但明智的杨春也曾做错过一件事情。

弘治十二年(1499年),杨廷和妻子黄氏夫人因病辞世,杨春上本乞归,得到恩准后便携妻子叶氏启程回川。李太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并非虚言。那时从北京到四川途中行程要一个多月,要么坐船走水路,要么乘坐马车走旱路。经比较,杨春选择了用时较少的旱路。

翻越大巴山时,由于山路崎岖,马车颠簸,杨老夫人开始头昏眼花,继而浑身无力,到最后还出现了呼吸困难。杨春以为老妻是翻越高山一时不适,期望找到医生医治。好容易找到一间茅屋,向主人说明情况,希望帮忙找到医生。主人听杨春介绍后说,要找医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是翻越高山而致不适,他可以上山采草药来医治。

那老头儿不久采回几根鲜草根,洗干净后叫老夫人细嚼吞下。不久杨老夫人感觉好多了,而且感觉到饿了,想吃点东西。杨春赶紧为老妻煮了红苕稀饭,老夫人吃得很可口。他们又留宿一夜,却不知,这是杨老夫人的最后一夜了:第二天一早,杨老夫人就没了气息。

锦城花枝红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杨春上疏乞休,回新都家居十六年而卒,享年八十岁。

杨春一生一妻一侧室。原配夫人叶氏,生五子:长子廷和;次子廷平,弘治十一年举人;三子廷仪,弘治十二年进士,仕至兵部左侍郎;四子廷简,早卒;五子廷宣,弘治十四年举人。侧室王氏,生二子:六子廷历,国子监恩生;七子廷中,县学生员。杨春治家很严,诸孙虽幼,有小过亦不少贷。每教子必举先贤言行,命大家效法躬行,他常对诸子说:“修身正家,吾人分内事;居官能推之国与天下,乃为实用。”这对于杨家诸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杨廷和后来能坚守封建礼法,刚正不阿,正是受杨春的影响。

杨廷和(1459—1529年),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明代中期名相重臣、杰出的政治改革家。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弘治时侍皇太子讲读。正德七年(1512年)任首辅,主持朝政,关注民生,改革弊政,反腐肃贪,为明王朝创造了短期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他是“嘉靖新政”的开创者,被称为“救时宰相”。

成化七年(1471年),杨廷和十三岁,他还不够资格进行乡试,只是随着父亲杨春一同前往考场,杨春想让杨廷和见见世面,今天看来叫“陪考”吧。当时的考官以为他也是来考试的,就给他也发了一份试卷。这个“错误”成就了一个传奇——杨廷和以十三岁的年龄成为史上最小举人!

明成化十四年戊戌(1478年),杨廷和二十岁在京城考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即是从进士的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中选出,取于《书经》“庶常吉士”,为朝廷的储备人才。杨廷和试卷出众,才学优秀,超出一般举子的立意和谋篇布局,深得考官邵晖的好评,批云:“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明《杨升庵集》卷五十二)杨廷和被时人赞誉:“国朝自洪武迄今,辅臣之建白,部署之职掌,将帅之功罪,边防之沿革,礼乐、刑狱、水利、学校、赈济荒政……山川里俗,若指掌不爽。”(明·焦竑《国朝献徵录》卷十五《杨廷和行状》)“典章条格、人才政绩、边防扼塞、军伍钱役、丛琐远迩,心计耳濡,如亲身周旋,而抵掌可述。”(明·李贽《续藏书·太保杨文忠公》卷十二)

明代以经学取士,读书人专攻一艺,不涉世务。杨廷和遵从父训对洪武以来的典章制度、政务经济、边防水利等进行研习,学务实用,不同凡俗,“时辈视之,已若麟角凤毛”。(明·焦竑《国朝献徵录》卷十五《杨文忠公廷和神道碑》)

虽然是神童资质,杨廷和的应试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十三岁“举于乡”后,第二年就随父进京参加会试,不期名落孙山。杨春四处找人帮忙,让杨廷和进入了国子监学习。明朝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拥有全国第一流的师资、第一流的设备和最丰富的图书资料。当时只有北京、南京两家,不是那么容易进去的。

在国子监,监丞黄明善发现杨廷和这个小举人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才华出众,格外赏识。杨廷和也很崇敬黄明善的学识和人品,二人遂成忘年之交。

黄老先生将自己的爱女黄媛许配给杨廷和。当时杨廷和十四岁,黄媛十一岁,都还未成年,当然不能成婚。但这个娃娃亲就这样定下了。

黄明善也是进士出身,在京城做国子监监丞。他有不少孩子,可都是女孩,唯有这老三黄媛从小聪明伶俐,最得黄明善喜爱,他在哪里做官都带在身边,因此成就了这段姻缘。

经过几年苦读,杨廷和终于在二十岁考中进士,并且是第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探花。然而此时黄明善已调到云南做学政,黄小姐随父到了云南。于是杨廷和向朝廷告了长假,千里迢迢到云南与黄小姐完婚。黄小姐美丽大方,聪明伶俐,而且学识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歌赋无所不通。婚后二人常诗词唱和,一时成为士大夫阶层追求的榜样。

杨廷和年近三十岁时,以无嗣为忧,与黄氏夫人常到寺庙祷告,梦神人送来夏鲁奇。明弘治元年(1488年)十一月六日,杨廷和得子于京师孝顺胡同,取名杨慎,字用修,后号升庵。

廷和迟子,祷神见梦则五代夏鲁奇至。曰,武臣也,以《中庸》十八篇辅之,遂生慎。

(明·何乔远《名山藏》卷八十五)

夏鲁奇(882—931年),字邦杰,五代后唐名将。后唐庄宗李存勖被梁军围困,夏鲁奇拼命决战,持枪携剑救庄宗,屡立战功,拜节度使镇守许州,安抚百姓,深得爱戴。

自从有了杨慎,杨廷和满心欢欣,与黄氏夫人倾力教诲,一家子其乐融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不到四十岁的时候,黄氏夫人竟一病不起,驾鹤西归了,留下悲痛不已的杨廷和与年幼的杨慎。当然,这是后话。

宰相状元家

也许真的是遗传因素吧,杨慎出生后,一到晚上就不吃不喝,只是“哇哇哇”地啼哭不止,家人请太医诊断,甚至请巫婆神汉,都不起作用。心烦意乱的杨廷和无计可施,于是高声念诵《中庸》,这下,杨慎奇迹般地不哭了。从此,每晚他都要听父亲读《中庸》才不哭,以至于旁听的黄氏夫人都能把《中庸》十八章一字不漏地背熟。

就这样,这位二十三年后的状元开始了他正常的成长。正常成长阶段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取名。取名可是件难事:父亲和爷爷都是饱学之士,都有权利为孩子取名,两人如果意见不一致,听谁的呢?

名门望族都有自己的家谱,杨家当然也不例外。《杨氏家谱》规定,杨升庵这一辈应该取一个带“竖心”的单名。果然,经过引经据典,爸爸和爷爷为杨升庵取了一个又一个的名字,但都没得到一致通过,原因就是,爷爷认为爸爸取的名字太俗气,而爸爸认为爷爷取的名字太古僻,争来争去,两天了都没有结果。可见书读得太多有时也不太好。最后,他们父子商定,两人再各取一名,第二天大家当众评议。杨春老人家想,自己七个儿子现在才得到第一个孙子,杨廷和比他强,他的孙子要比他儿子更强才好。除了认真做学问,为人还须处处谨慎,就这样老爷子给孙子取的名是“慎”。而杨廷和取的也是“慎”,因为他十年才盼到一子,可谓费尽心血,况且杨升庵出世即遇磨难,至夜,不吃喝,尽啼哭,昭示一生都要谨慎。就这样,“杨慎”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升庵”是后来杨慎自己取的号。

新都《杨氏家谱》除了规定杨慎这一辈应该取一个带“竖心”的单名,还有规定就是:这一辈的号,都必须是“某庵”。杨廷和有四个儿子:长子杨慎,号升庵;次子杨惇,号叙庵;三子杨恒,号贞庵;四子杨忱,号孚庵。

杨升庵的“庵”字是祖先们早就规定好的了,但“升”字可是他自己取的。而且,除了杨慎自己,最先知道这个号的是两个轿夫。

这还得从弘治十二年(1499年),杨慎十二岁时说起。

这一年,杨慎正在四川新都就读县学。他很调皮,经常与宝光寺的和尚唱对台戏。但调皮归调皮,学习还是抓得很紧。而且,他很多时候是在别人欣赏风景的时候学习——他常在坐轿子的时候学习。杨慎坐轿子的时间很多,因为他的父亲是杨廷和。有一天,他读书读到了八阵图,想去看看是不是在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当年屯兵的地方,就坐着轿子去新都军屯场,那里以前是诸葛亮屯兵的地方。现在我们知道了,诸葛亮屯兵在军屯,八阵图在新都县弥牟镇,小杨慎弄错了,但当时他并不知道。

在途中,杨慎突然想到自己还没有一个号,应该给自己取一个。一种解释是:他一抬头,看到自己的轿子这么小,于是就取号“升庵”,所谓“升庵”是与“斗室”相对,意指其居所局促,不及一“斗”,仅够一“升”而已。还有一种解释:庵不是代表庙堂、代表朝廷吗?杨慎就是在那时已经定下目标,要高居庙堂之上,要当上朝廷的大官。明代简绍芳《赠光禄卿前翰林修撰升庵杨慎年谱》(简称《升庵杨慎年谱》)记载:

按《皇华纪闻》,杨升庵先生尝出游乘一木肩舆,仅容膝,状如升,所谓升庵也。庵前题一联云:“士到东都须节义,地当西晋且风流。”

从此,“升庵”这个号登上了历史舞台,远比“慎”这个名更为响亮。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杨慎和二弟杨惇从京师回四川参加乡试。按明代科举规定,举子必须回原籍参加乡试,考中乡试者才有资格进京参加会试。临行杨廷和嘱咐:“不以科第相望为善。读书第二,登科第三,修身齐家乃第一事也。”结果兄弟双双中举,杨慎乡试科举考中《易经》第一名“易魁”。杨慎状元及第之后,被授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经筵是为皇帝听讲经史而特地设的御前讲席,讲官多以博学多闻的翰林院学士充任,他们专门负责为皇帝解疑释惑。在读书人眼中,“为帝王师”,这是梦寐以求的最高成就。

杨氏家族号称“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第四世祖、杨慎祖父杨春,成化十七年(1481年)进士,行人司司正、湖广提学佥事。父杨廷和,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吏部尚书、首辅。叔父杨廷仪,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兵部左侍郎。杨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二弟杨惇,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兵部主事。堂弟杨恂,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云南佥事。子杨有仁,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侍御史、河南佥事。杨慎二叔杨廷平、五叔杨廷宣、三弟杨恒、四弟杨忱、堂弟杨恺皆为举人。

帝师父亲

杨廷和不仅是杨慎的父亲,也是杨慎的导师。在整个大明王朝的历史中,杨廷和都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人物,因为他是四朝元老,为官四十六年,当过两朝十三年首辅,还当过正德皇帝的老师。

杨廷和从小被誉为神童。于成化七年(1471年)十三岁乡试参考时,成为明朝年龄最小的举人,于成化十四年(1478年)二十岁考中进士,一生仕途经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成化十六年授翰林院检讨,为杨慎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太子之师

弘治朝时,杨慎的父亲杨廷和成为皇太子之师。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明宪宗驾崩,皇太子朱祐樘即位,改元弘治,是为孝宗。弘治朝是明代几个政治清明的时期之一,史学家总结明代三百年历史,自从朱元璋夺取天下,开创明朝以来,共传世十六朝,除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外,可被称颂的皇帝也就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祐樘。可见弘治朝在史学家眼里有很高的地位。

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

(《明史·孝宗本纪》卷十五)

正因为弘治皇帝是一代明君,而杨廷和又刚正不阿,同样尊奉儒学,所以他得以在弘治朝崭露头角。弘治二年(1489年)任检讨满九年,杨廷和升翰林院修撰,参与修撰《宪宗实录》。副总裁官、史学家丘濬,对杨廷和所录选大章奏名臣传“以为良,不能易也”。也就是说,领导对下属的工作无可挑剔,没法加以修改。弘治四年,《宪宗实录》修成,杨廷和任翰林院侍读。

皇太子朱厚照生于弘治四年(1491年)九月二十四日,系张皇后所生第一子,为嫡长子。明朝最重立嫡制度,故此子一生下来就具备了做皇太子的资格。弘治七年,张皇后又生第二子朱厚炜,可惜此子不过三岁便夭折了,朱厚照变成独生子。

皇太后张氏以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生(厚照),(时)皇太后已册为妃。上生论者谓前此三朝皆非立嫡,而上乃出自椒寝庆钟轩龙,其生所值支辰为申、酉、戌、亥,连如贯珠,又与圣祖高皇帝类,莫不欣欣相贺。曰:吾君有子矣。

(《明武宗实录》卷一)

朱厚照所生支辰顺序连贯,生辛亥年,戊戌月,丁酉日,申时,正好与明太祖朱元璋一样,申、酉、戌、亥,连如贯珠。正所谓降生自有天子命,何愁不当天子。按照中国古代各朝代的惯例,朱厚照出生这一天,“普天同庆”,臣民欢欣鼓舞。

《明史·杨廷和传》载:

弘治二年,进修撰。《宪宗实录》成,以预纂修进侍读。改左春坊左中允,侍皇太子讲读。修《会典》成,超拜左春坊大学士,充日讲官。

弘治七年(1494年),杨廷和担任了经筵讲官,那是给皇帝讲课的官职。

弘治五年三月七日,弘治皇帝敕书赐皇子名厚照,八日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弘治八年(1495年)二月,五岁的皇太子朱厚照出阁就学,用现在的话说,他要上“学前班”了。按照明朝皇家惯例,要从翰林院众学士中选择太子的老师。御史郭维向弘治皇帝奏表建议,要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为太子师,首先就推荐了杨廷和等七人,弘治皇帝就准了郭维的奏议。

弘治九年(1496年),杨廷和升任左春坊左中允,官至正六品。(明·焦竑《国朝献徵录》卷十五)

弘治十年(1497年),杨廷和担任《大明会典》总裁官。

《大明会典》,一百八十卷,弘治十年奉敕撰,十五年书成。正德四年重校刊行,总裁官李东阳、焦芳、杨廷和,副总裁官吏部尚书梁储。

(《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十一《史部》)

弘治朝这十多年,杨廷和可谓是步步高升,担任的工作也是越来越重要。当然,这期间,杨廷和身上还发生了一些重大事情,在这里有必要讲一讲。

经筵,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主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元、明代沿袭此制,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经筵之设。明代皇帝学习有两种:一种是“日讲”,另一种是“经筵”。又称大小经筵。“小经筵”称为日讲,相对简单,只用讲读官和内阁大臣侍班。春讲自二月至端午,秋讲自八月至冬至,一般逢单日举行。内容大致为圣贤经旨、帝王大道以及人臣贤否、政事得失、民情休戚等,讲读官要把这些讲明白,让皇帝无疑义,以至于坚定地照此行事。

“大经筵”就比较复杂。春季和秋季,“每月初二、十二、二十二会讲”,并有一套繁杂的礼仪。

皇太子乃是储备皇帝,称为“国本”,如何修德进学,关系日后治道甚大。皇太子读书的侍从之官都经过严格选拔,左中允杨廷和、右中允张天瑞、左赞善费宏等充讲读官,其余编修兼校书靳贵等俱更直供事。大学士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提调各官讲读,这些人多是明经行修之士,堪为太子之傅。

讲读的内容是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及经、史。一般上午先读,下午再讲。除读书外,皇太子还必须练字,有专门的侍书辅导,春、夏、秋三季每天写一百字,冬天每天写五十字。因此,会集天下之英才对皇太子进行教育,武宗从五岁出阁就学到十六岁即位,接受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教育。

武宗当太子期间,都是很谦虚有礼、尊师重教的。在课堂上,不管是谁担任当天的老师,他都端坐细听,仪容庄重,老师下课后,他都会行礼致敬,第二天对前一天所学,都能详细熟读甚至背诵,而且只要是来讲过课或是陪侍过的官员,他都能叫出名字来。若有讲读官员偶然不到,他一定会询问原因。若是弘治皇帝来到讲所,他会立即率官僚一起迎接或礼送,举止有度,恭谨无失,深得皇帝喜欢。

每日早、午安坐讲筵,细听讲官授书,容仪庄重,未尝随便,讲官退下,则必作礼致敬,次日掩卷诵所授书皆熟。不数月,凡左右讲读官,都能识其姓名,讲读官偶然不到,必询问左右,某先生今日安在?若遇孝宗来到讲所,即率官僚趋走迎送,举止有度,问安视膳,恭谨无失,孝宗深为欢心。

(《明武宗外纪》)

弘治十一年八月,杨廷和主持顺天府乡试,所取多为名士,其中四川射洪杨最为该科“诗魁”。

蜀碑记事

弘治十二年(1499年)正月,杨廷和原配夫人、杨慎的母亲黄氏在北京去世,追赠一品夫人。当时杨慎才十二岁,非常悲痛,以至于茶饭不思,形销骨立。二月,杨慎的祖父杨春返回家乡,走到丰都时,杨慎祖母叶氏又在那里去世。杨廷和闻此噩耗,带上杨慎立即星夜兼程,驰驿而归,回乡守制。“弘治十二年己未……罹母黄夫人忧,极其悲号,废食骨立。”(明·简绍芳《升庵杨慎年谱》)

是年,四川潼川府遂宁县重修学宫告竣。学宫是古代地方政府开办的学校,即官学。学宫与孔庙结合成为文庙庙学,是古代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场所。受户部郎中王勤、监察御史黄珂之邀,杨廷和作《遂宁重修学宫记》,对此举给予高度评价:“学宫之设,亦自唐以来有之……今日之所诵说者……无往而不为益者……”

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古蜀国繁盛地区。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国建蜀郡,遂宁为蜀郡所辖。西汉时遂宁属广汉郡,唐代为遂州,宋代为遂宁府,元代为遂宁州,明代为遂宁县。

弘治十三年(1500年)秋,成都杜工部草堂重修落成,杨廷和应成都府同知吴廷举之请,撰《重修杜工部草堂记》文:

成都草堂,唐杜子美旧居之地也。堂楼废矣,辄新之者,重其人也。子美出处,具在本传,堂之兴废,亦各有记载,不复以云。今日之举,则巡抚都御史钟公蕃倡其议,巡按御史姚公祥主其成,而郑公弘协其谋也。既成,成都府同知吴君廷举以书与图来,属予记之……夫世称子美者概以为诗人,愚尝不满于是,以谓诗道之成极于子美,而子美之重于人者则不独诗也。

唐三百年间,文章之士毋虑数十百人,而祠于后者仅可指数。李白之于采石,韩愈之于潮州,是其表著者。他若襄阳之孟亭、建州之梨山之类,则有知者有不知者矣。而子美之草堂,夫人皆知之,是独以其诗而已哉?蜀自先秦以来,上下数千年间,古人通祀者才数人,若秦之李冰,汉之文翁、孔明,宋之张咏,皆以功德流远,比于甘棠,是以蜀人若是其慕之也。

……此何足以知子美哉。不知于当时,乃知于后世,一世之短,百世之长,子美之名若草堂,虽与天壤俱存可也。今日诸公之举,尊贤厉俗,其于风教,岂曰小补之哉!……

草堂位于成都浣花溪畔,诗圣杜甫流寓成都时曾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二百四十余首。唐、宋、元、明历代都有修葺扩建,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为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

《杨文忠公年谱》云:“弘治十三年庚申,按《全蜀艺文志》,是年公撰《重修杜工部草堂记》。”杨廷和称赞重修草堂“尊贤厉俗”,有益社会风化。“而子美徒以羁旅困穷之人,轩然与之并,是诚不独以其诗也。盖子美之为人,孝友忠信,大节具备,读其诗,考其素履,一一可见。”

弘治十四年(1501年)杨廷和丁忧守制结束,又带上杨慎回北京复职。弘治十五年,杨廷和以侍讲满考,适修《大明会典》成,吏部拟升左春坊大学士。在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的举荐下,杨廷和升任经筵日讲官,从此也更得弘治皇帝的青睐。杨廷和的才干和官声在弘治时已誉满朝堂。“修文讲读,声誉茂藉,时辈视之,若麟角凤毛然。”(明·赵贞吉《杨文忠公神道碑》)

“小座主”推荐诗魁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二月,主考官、大学士杨廷和与太常卿张元贞主持全国的科举会试,举人崔铣考卷分于刑部主事刘武臣名下,没有录取。杨廷和之子杨慎看见这份考卷内容与众不同,将其交给父亲,经过考官们反复阅卷商量,最终选拔为《诗经》第一名“诗魁”。

弘治乙丑,杨石斋主考礼闱,子升庵与俱。时崔仲凫铣试卷,分刑部主事刘武臣,疑其深刻未录,升庵见而奇之,以呈石斋,遂擢诗魁。崔以小座主称焉,时年十八。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七)

弘治十八年乙丑科会试,当时杨慎已十八岁,第二年就要回四川参加乡试,虽然学识丰富,但考场经验不足。经过慎重考虑,杨慎向父亲杨廷和提出一个要求:“孩儿通过几年攻读,在学业上大有长进,但对科场情况不熟。今年你是主考官,我希望去阅卷场看看,感受一下考场氛围。”杨廷和说:“历来朝廷对科考非常重视,对科举考试的监管你知道有多严吗?科考绝对不容许任何违规作弊行为。否则轻者罢官,重者会被杀头,绝非儿戏!”杨慎说:“我不是要求去科举场作弊,只是想去那里看看举子如何考试。阅卷场有许多巡绰官、供给官,我可穿上他们的衣服充当阅卷场的杂役,以便到处走走看看。这点事不会违规。”杨廷和听儿子这么一说,觉得也有道理。科举考试那天,管理阅卷场的事务官为杨慎办理了手续,他换衣服后进场。

会试应考者是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会试举子们考完,试卷都集中到阅卷场。其一是“糊名易书”,又称弥封誊录,把试卷的姓名、籍贯等有关考生个人文字部分用空白纸粘贴遮住并盖上关印,然后专人用红笔誊抄试卷一份。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学校贡举·封弥》云:“《国史异纂》曰:盖糊名考校,自唐始也。今贡举发解,皆用其事曰弥封。”其二是“墨卷朱卷”。考生的原始试卷用黑墨书写,叫“墨卷”,誊抄试卷用红笔书写,叫“朱卷”,不写姓名,只有编号,阅卷官、主考官等都使用朱卷评阅试卷与录取,无法作弊,做到了公正公平。放榜时,按取的“朱卷”调取“墨卷”拆封,最后唱名写榜。《明史·选举志二》云:“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录用朱,谓之朱卷。”

虽然阅卷前要统一规定评阅标准,但具体评阅时要受阅卷官的个人学术水平影响,可能对阅卷结果产生影响。

这时,杨慎看见阅卷官刘武臣将一份试卷扔在一边,评议说该考生文章过于刻薄了。杨慎出于好奇心,捡起来一看,发现那篇文章写得实在太好了,他很奇怪,心想:考官们怎么会将这样的卷子弃掉呢?于是他把那份考卷拿去给父亲看。杨廷和与考官们看了都觉得这个举子的文章的确很好,杨慎的看法不错。最后经过主考官干预,这个举子不仅被录取了,还把他的卷子定为“诗魁”,即《诗经》考试第一名。

当时会试每科考试第一名都有特殊名称,《易经》考试第一名称“易魁”,《诗经》考试第一名称“诗魁”。通过会试录取的三百多名贡士,会在皇宫由皇上主持最后的考试“殿试”,最终由皇帝决定名次。这位侥幸被杨慎“挽救”的考生,除了诗考得很好,其他各科也都考得不错,最后考中进士。主考官打开密封才知道,这位“诗魁”叫崔铣。

崔铣能考上进士,可以说全靠杨慎偶然进场,以及偶然看到他被遗弃的试卷。可见科场阅卷,考官的主观意见很强。

崔铣当时二十八岁,比杨慎大十岁。崔铣得知自己的进士是被杨慎捡回来的,对杨慎感激万分,说:“小座主对我真是恩同再造啊!”按当时的习惯,被录取的进士应拜主考、副主考为座主,自认门生,彼此间就成为宗师与门生的师生关系。杨廷和自然是崔铣的座主,但如果没有杨慎,这位仁兄就会名落孙山了。于是崔铣拜谢宗师时,分别呈上两张拜帖,一张拜谢座主杨廷和,另一张拜谢杨慎,称他为“小座主”。崔铣后来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成为贤臣和著名学者,都缘于杨慎一时的好奇心。小座主的故事不胫而走,成为一时佳话。

崔铣(1478—1541年),字子钟、仲凫,号后渠,明代河南安阳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入翰林,任编修,正德时期任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翰林院编修。嘉靖三年(1523年),朝廷召集群臣讨论追尊世宗生父兴献王为皇考恭献皇帝,崔铣支持和参加杨慎等“大礼议”上疏并且辞职。嘉靖十八年,崔铣被起用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南京礼部右侍郎,不久因病归乡。

少年诗人

君来桂湖上,湖水生清风。

清风如君怀,洒然秋期同。

君去桂湖上,湖水映明月。

明月如君怀,怅然何时辍。

湖风向客清,湖月照人明。

别离俱有忆,风月重含情。

含情重含情,攀留桂枝树。

珍重一技才,留连千里句。

明年桂花开,君在雨花台。

陇禽传语去,江鲤寄书来。

这是杨慎年轻时在家乡描写新都桂湖的诗《桂湖曲》。桂湖原为隋唐园林遗迹,明朝时为首辅杨廷和、状元杨升庵家族故居。杨慎曾在此“沿湖遍植桂树”,湖中种植荷花,亭榭题咏诗文,因此得名“桂湖”。杨慎曾在此设宴送别友人,题诗《桂湖曲》。

桂湖的来历

少年诗人杨慎家的府邸就是桂湖,因此,在这里讲讲桂湖的来历。

今天的桂湖占地七十余亩,湖面约占其半。建筑有升庵祠、黄峨馆、交加亭、香世界、小锦江等亭台楼阁、桥榭廊庑二十余处,古朴典雅,玲珑剔透。夏日湖上的荷花、金秋岸边的桂花,以及三春杨柳,四季花卉,形成桂湖园林独特的风韵。

桂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当时的桂湖还是一个天然湖,它的所在地是一个汉代的行政单位“亭”。新都还出土有汉代画像砖《莲池》《捕鱼》等。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新都县城由古蜀国旧都迁到现址,因湖正处于城区之南,所以命名“南亭”。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南亭”已形成园林景观。

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杨慎在北京殿试第一名,状元及第,成为四川明代唯一状元,明蜀王及四川总督等赠送银两恭贺,亲友们建议在新都修一座华丽的状元牌坊。杨升庵祖父杨春、父亲杨廷和提议,不如用贺银修筑县城城墙,以保护桑梓父老乡亲。于是新都县令张宽用这笔资金修筑城墙,在城外挖护城河,城墙高一丈八尺,周长九里多,合计一千六百七十四丈,四面设有城门,东为“瞻云门”,南为“响明门”,西为“挹锦门”,北为“辉光门”,同时增修月城一座,桂湖刚好位于城墙南门内。

杨慎题咏桂花、荷花诗云:

桂花零落

爱此月中树,还似云端见。

天香无人采,雨花坠金霰。

白莲

凌波仙子白霓裳,风助精神露洗妆。

曾向蕊珠宫里见,人间何处有红芳。

新都人对于桂湖的来历,说法颇为传奇。

据说,桂湖的桂花,是杨慎乘西海龙王到月宫折来的;桂湖的荷花,则是西海龙王吐的涎泡变的。几万年前,四川还是大海的时候,西海龙王就住在里面。而当地壳运动让四川变为盆地时,西海龙王被困在了桂湖,当时桂湖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水池。正所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以桂湖这座杨府出了明代最著名的杨氏一家人。

正德五年(1510年),杨慎二十三岁。当时他正在桂湖的家中寒窗苦读,还没中状元。伏案小憩时,杨慎在梦中遇见了一个神仙“魁星”。这是中国神话主宰文运文章兴衰的神,也是儒士学子最崇信的神。魁星叫住在桂湖的西海龙王驮起杨慎去了月宫,杨慎折了一枝结满桂子的桂枝回到桂湖,沿湖遍种桂花树。这样,杨府便成了“桂湖”。

杨慎既然乘西海龙王到月宫,就顺便又提了个要求:那么广阔的湖里,只有野菱与芦苇,没有莲花。所谓“君子爱莲,才人种桂”,应该有莲花的。桂湖属于西海龙王的辖区,于是回到人间后,龙王一头扎入湖中,口吐涎泡,一摊涎水就成了一张荷叶,一个涎泡就成了一朵莲花。

正德六年(1511年),二十四岁的杨慎果然被皇帝御笔钦点为状元。原来,这位魁星知道杨慎是文曲星下凡,也知道他要在这一年中状元,是来给他送喜兆的。

从此,杨府便被称为“桂湖”,并一直叫到今天;直至现在,很多新都人都会折一枝桂枝在高考前送给参考的亲朋好友,为他们取一个好兆头。

杨慎还专门题有《咏魁星》诗:

荧荧精采散中庭,幻出华灯踢斗形。

自是夕明昭绿幕,漫夸机巧夺玄冥。

斗杓指处光摇紫,天禄携來焰吐青。

坐觉三垣真可即,此心长拱北辰星。

每年秋天,桂湖的桂花开放,香气四溢,杨升庵家人把桂花收集起来,用蜜糖、糯米粉、菜油、糖等制作成桂花糕,洁白如玉,清甜爽口,桂香浓郁。后来,当地作坊将桂花糕的制作工艺传承发扬,桂花糕成了远近闻名的新都特产。人们还将桂花做成桂花酒、桂花茶等,所以新都又称“香城”。

相府小诗人

杨慎天资聪颖,自幼好学,能赋诗作对。母亲黄氏夫人出身书香门第,从小教他读唐诗,他五六岁时已经学习了许多诗词,七岁起皆一一成诵,十一岁开始学作近体诗,辞句新颖,才华渐显。

杨慎五岁时,父亲杨廷和口授许多古代诗词,他即能背诵宋代诗人李育《飞骑桥》长诗:“魏人野战如鹰扬,吴人水战如龙骧……”

弘治七年甲寅,七岁,母夫人教之句读,并授以唐绝句,辄成诵。又以笔管印纸作圈,令公书字于中。曰,吾虽不知书然即此则楷正自可观矣。公奋志诵读不出外户。戊午年,十一作近体诗有“一盏孤灯照玉堂”之句。石斋公曰:句佳矣,但恨太孤寂耳。

(明·简绍芳《升庵杨慎年谱》)

一年冬天,少年杨慎邀约弟弟杨恒、杨忱到新都郊外的世耕庄赏梅,正值红梅怒放,如团团红雾笼罩树梢。天渐渐黑了,少年们在梅树上挂一盏油灯继续闲聊,不知不觉间灯花簌簌而落。大家忽然发现有红色的片片不断飘落,都以为梅花树枝被点燃了。

杨慎见如此奇观,诗情奔涌,咏出绝妙新诗《咏梅》:

疏梅悬高灯,照此花下酌;

只疑梅枝燃,不觉灯花落。

长辈们知道后,连声赞叹:“真是奇事奇句,古今少有!”(明·杨慎《杨升庵诗》明嘉靖刻本)

说起少年天才,北宋时期的方仲永,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至少在五岁时是这样。五岁的杨升庵才开始背诵先辈们的诗词,五岁的方仲永却已能指物作诗,且文采好,道理明。但是,方天才被毁了,被自己的父亲毁了。因为他的父亲只让他吃老本而不让他学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伤仲永》)

杨慎不仅老爸好,老妈也好,他十岁左右的童年时代所学诗词,多半是他妈妈教的,所以,此天才能茁壮成长,成为明代杰出的博学家、诗人、文学家。以现代社会的信息量来看,要是现在哪个家长也能让自己的娃娃像杨升庵一样爱读书,可能也能成为状元,至少高考考个区县的状元应该不成问题。

杨慎读了那么多诗词,有什么成果呢?那就是在少年时代就挣得了“相府小诗人”之称。可以佐证这个雅号的有几件趣事:

一天,杨慎父亲杨廷和与别人下象棋,直到玉兔东升依旧兴致不减,继续挑灯夜战。小杨慎在书房专心读书,不远处的客厅里明灯高悬,不时传出“叭叭”的棋子声。学习结束,小杨慎与几个小伙伴在庭院游戏,应那位即将输掉棋局的长辈要求,以下棋为题,即兴赋诗一首:

兵卒冲千里,将军坐九宫。

追风看马跃,吉日想车攻。

士相围城固,江河天堑雄。

手谈番几局,月白映灯红。

大家听后,击掌大笑,啧啧赞叹。

更绝的还在后面。

有一天,杨慎的叔父杨廷宣拿了一幅唐代著名画家王维的画,让他以一首诗回答一个问题。问题是这样的:“景之美者,人曰似画;画之佳者,人曰似真。孰为正?”一处好景,人说如图画一般;一幅好画,人说如真景一样。哪种说法正确?要求杨慎写一首诗加以说明。这个问题似乎和惠子与庄子的对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杨廷宣的问题,可能是想为难一下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孩子。杨慎略加思索,提笔即书:

会心山水真如画,巧手丹青画似真;

梦觉难分列御寇,影形相赠晋诗人。

这个回答,好一个“绝”字了得。杨廷和与杨廷宣看到年方十二岁的少年杨慎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借前人典故梦和觉、形和影来比喻图画和真景的关系,巧妙贴切耐人寻味,不禁异口同声夸赞道:“只此四句,大胜前人矣!”(明·杨慎《杨升庵诗》明嘉靖刻本)

杨慎从小不仅能诗,而且博学多识。一次,父亲与朝中同僚在家中小饮,灯下分韵赋石榴,张姓客人分韵得“张”字,正在沉吟,杨慎就高声说:“石榴本张骞事也!”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得安国石榴传入内地,分韵得张字作诗,正可用此典。一座皆惊,赞叹不已。(《滇志·张志淳传》卷十四)

杨廷和曾命小杨慎拟作《吊古战场文》,这是唐代诗人李华的名篇骈赋,描述古战场荒凉凄惨景象,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杨慎认真构思,很快写出《吊古战场文》。叔父杨廷仪看到其中有“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妙句,极为赞赏。祖父杨春说:“你既然爱好古文,为何不仿照贾谊《过秦论》也写一篇?”杨慎精心构思,第二天便呈上一篇拟作,论秦得天下而速亡的教训,祖父读后又惊又喜,称他为“吾家之贾谊”。(《升庵遗集》卷八)

十四岁时杨慎随父入京师,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霜叶赋》诗等,多是仿古之作。《咏马嵬坡》诗曰:“凤辇匆匆下九天,马嵬西去路三千。渔阳鼙鼓烟尘里,蜀栈铃声夜雨边。方士游魂招不返,词人长恨曲空传。蛾眉尚有高丘在。战骨潼关更可怜!”此诗技巧娴熟,意境空灵,首句拔地而起,富有浪漫气息,笔锋直切安史之乱,至后部分,则悲悯同情之心跃然纸上,动人心弦。

进京后,杨慎的《黄叶诗》在北京广为流传。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拟作《(吊)古战场文》《过秦论》,长老惊异。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

(《明史·杨慎传》卷一百九十二)

李东阳还命小杨慎模仿诸葛亮《出师表》和傅弈《请沙汰僧尼表》作文,小杨慎在诗歌创作上得文坛领袖李东阳如此赞赏,获益匪浅,在当时绝无仅有。

十五岁时,杨慎又作《题赤壁图》诗:

曹瞒下江陵,江陵正危剧。

周郎美少年,气吞江汉窄。

水战得上流,火攻非下策。

卧龙东略雄,乌鹊南飞迫。

妖气掩黄星,倒戈回紫陌。

鼎足已成形,鬼蜮俄褫魄。

王业聊偏安,霸图何赫奕。

怀哉玉堂仙,逖矣黄州客。

文光贯斗牛,天游忘迁谪。

名姓识儿童,画图灿金碧。

赤壁几千秋,山青江月白。

此诗描写汉末曹刘孙百万大军在赤壁大战,刀光剑影,历历在目,所以杨慎后来创作誉满天下的传世之作《二十一史弹词》绝非偶然。

清白家风

从杨慎曾祖父到杨慎这一辈,杨氏一门“四重四足”的清白家风已经形成体系,后世子孙也多恪守家风,为官者清廉自律,为商者兼济大众,留下许多佳话。今天,《四足歌》仍然是杨氏家族对子女们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这是杨慎曾祖母熊氏夫人的《四重家训》,她制定了劳动产业、忠孝文化的杨氏家训,教育子孙敦睦人伦,兴家立业。

杨慎的祖父杨春,是成化十七年进士,曾任行人司司正和湖广提学佥事。他谨遵母亲“四重家训”,晚年辞官回新都办学,对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杨春经常写信鼓励在朝廷为官的儿子杨廷和尽心治世济国,多做有利于民的好事。他还提出,“修身正家,吾人分内事;居官能推之国与天下,乃为实用”。(清光绪《新都杨氏族谱》)

杨慎的父亲、首辅杨廷和,从小被誉为“神童”。十三岁考中举人,二十岁进士及第,供职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历任武宗、世宗两朝首辅。他谨记祖母和父亲家训,关注民生,改革弊政,反腐肃贪,颇有政绩。

杨廷和曾以《怀归》诗作为教育子孙的家规:

子孙相约事耕耘,少小趋庭有旧闻,留耕爱读传心印。

教儿孙,专务本,耕和读都要殷勤。

受用资田亩,荣华藉典坟,休全靠子曰诗云。

杨慎也留下《临终遗训》:

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

谅无补于事业,要不负于君亲。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滇南,临终时评价自己的一生,面临有利可图的事,不敢抢在别人的前面去牟取。同时告诫子孙看见利益,不要走在别人前面。看见正义的事,不敢走在别人的后面。重义而轻利,一定要见义勇为。书香门第的杨氏家族人才辈出,杨慎的三叔杨廷仪、次弟杨惇、堂弟杨恂、子杨有仁都是进士,二叔杨廷平、五叔杨廷宣、四弟杨忱、堂弟杨恺都是举人。其中杨廷宣工于诗赋,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和学者,著有《连云栈赋》,载入《全蜀艺文志》。深厚的家学渊源,成就了“一门七进士,父亲宰相子状元”的佳话。同时,新都杨氏一族清白处世的家风,为世人交口称赞。

2015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第25期《四川新都杨升庵:一曲诗词传天下、四重四足教子孙》播放专题节目,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各地到四川新都杨慎家乡学习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杨慎故居桂湖被公布为廉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新都杨氏宗祠

杨氏宗祠坐落在新都城西郊的马家镇。马家镇位于河流纵横之地,绣水河如带环绕,沿着小河的绿道前行几百米,屹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升庵故里坊”牌坊,青翠的竹林和树木掩映着重建于清代道光十九年的杨氏宗祠。木质单檐歇山式房顶,抬梁式梁架,古式雕花窗棂结构,朱红色的大门,乌黑的神龛,斑驳墙壁上挂满字画,青瓦泥墙、木柱石磴,透露着古朴与肃穆。

杨氏宗祠原占地二十亩,有百余间房屋,十多个天井,历经岁月沧桑,现在的杨家大院百年老瓦房只剩下三间正堂,两间厢房,为杨慎十四世孙杨德力居住守护。

杨家宗祠具备弘扬家风、传承家训、祭祀祖先、执行家规等几大功能,能让后人传承优良的家风家训。清明节时,杨氏族人聚会宗祠,举行祭祀先祖,共商家事等活动,称为“杨氏清明会”。此会由杨氏家族长者主持,延续数百年。祠堂内现存有一通《清明会碑》,碑文详细记载了“杨氏清明会”的沿革、方式、程序和参加人员等,对研究明代风俗和杨慎家族有重要历史价值。

每年冬至,杨氏后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到杨氏宗祠祭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议程是齐声颂唱《四重家训》《四足歌》,告诫杨氏后人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从政为官都要做到有底线。通过这种耳熟能详的方式,良好的家风、家训深深扎根于杨慎家族每个人心中。

杨氏宗祠四周为四合院布局,庭院的桂花树叶茂根深,杨氏宗祠正堂为木质结构的明清古建筑,正中供有状元杨慎神主及历代先祖牌位,挂有匾额“清白传家”,保存有《杨氏族谱》《升庵文集》等。宗祠大门两边挂有黑底金字楹联:

乌木荐馨香宰相状元七进士

绣川环祖脉忠臣孝子四知堂

杨氏宗祠神龛供桌有“弘农堂上杨氏门宗历代先祖牌位”,两侧挂有红底金字对联:

汉代关西夫子后

明史蜀中宰相家

“汉代关西夫子”即汉代学者杨震,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曾以“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名言拒绝贿赂,府宅以“四知堂”名世。“蜀中宰相”指杨慎父亲杨廷和,历任明代武宗、世宗两朝首辅,锐意改革,整治弊政,惩办贪官,史称“救时宰相”。对此,杨氏子孙引以为荣,教育后代永葆清白传家的宗风遗范。

在杨氏宗祠前的竹林中,有一口杨氏祖先挖掘深六米的状元古井,井口用整块石料雕砌,井底用有孔铜板砌成,距今五百余年依旧井水幽幽清澈可饮。为保护古井,当地马家镇镇政府在古井四周添加了围栏,树立“状元井”石碑。这口水井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杨家人,也曾惠泽乡邻。新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瘟疫,爆发过大规模的“霍乱”,周边河流被污染,附近老百姓都取水于此,避免了被传染。杨慎当年离开新都到北京参加考试时,也专门来喝了此老井水,后来考中状元金榜题名。状元古井闻名遐迩,各地学子中,不乏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沾此灵气的。到了现在,每逢高考前夕,也时有考生来喝此井水,希望金榜题名。

杨氏家传的文物珍品有一方宋代澄泥砚,为明代著名书画家沈周赠送杨慎祖父杨春的。砚台呈古琴式样,砚面有古琴图案,底部题款有“沈周藏,成化四年,琴式”的字样,砚侧刻有“坚匪石、端友知、琴和砚、雅相宜”一行小字,表达出古代文人之间的高洁友谊。宗祠里还保存有两口清代大石缸,也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杨氏宗祠邻近有古代佛教寺庙普利寺,杨慎家族常与寺庙交往,多次捐资添修,其族谱名称故为“新都普利寺杨氏族谱”。

成都著名的民俗“三月三”普利寺庙会,其来历即与杨慎家族有关。传说杨慎家族在农历三月三日藏到普利寺的乌木沱,因此躲过了明朝兵乱灾祸,得以繁衍。人们认为是神灵保佑了杨家,在庙里塑有送子娘娘神像以求护佑。三月三时,人们用木头制作大中小三个彩绘童子像,放在娘娘神像前供奉,然后抛出童子,抢到童子者将其送到盼生孩子的人家,以恭贺早生贵子。

乌木沱环境清幽,被誉为风水宝地,杨氏族人死后多葬于此墓地,十三世孙杨崇逸题联曰:“双亭临绣水,遗脉隐乌沱。”清代《新都县志》记载:杨慎之子杨宁仁墓在普利寺东侧,墓碑题曰:“明诰封奉直大夫杨公、宜人杨母滕氏之墓。崇祯四年辛未吉日,子金吾、孙开泰立。”清嘉庆《四川通志》云,杨宁仁为侍御史、尚宝司丞,为官清廉,虽出相门无异寒士;杨宁仁子杨宗吾,为人正直,任锦衣卫指挥时多次弹劾中州贪官,百姓甚感其惠。

历代文士对杨氏宗祠多有题咏。清代诗坛领袖王士祯《新都题杨升庵故宅》诗云:

侍臣迁谪后,常忆泰陵园。

词赋留金齿,生还望玉门。

交州无士燮,南海得虞翻。

废宅西风里,连蜷桂树存。

熊氏夫人四重家训

杨氏家族《贞寿堂遗训》的《四重家训》,是杨慎曾祖母熊氏夫人提出来的,至今仍完整保存在清代《新都杨氏家谱》里。家训云:

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

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

《四重家训》分为两个方面。

一为实干:“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意思是说,子孙后代要守业尚勤,努力做事业,方可生财兴家;要崇尚节俭,量入为出,方可传承家产。

二为礼教:“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意思是说,治家的礼仪在于敦睦人伦,对父母要孝顺,夫妻关系要和睦,兄弟之间要友爱;治家的礼法在于重视教育,增长后人智识,提升族人才干。熊氏夫人曾将玉簪和金耳环变卖成钱交给杨春,说:“这些都是你父亲的遗物,父亲对你希望很大,只要你有出息,我家就能振兴。”熊氏为了儿子的前途,费尽心血,日夜操劳,曾一度双目失明,生活濒临绝境。杨春终于不负母亲厚望,考中进士,获得朝廷重用。

杨春孝母心诚,回家探母,想到母亲为他历尽千辛万苦,要辞官留在家乡侍奉母亲。熊氏夫人却坚决不同意,说:“现在我身体健康,人高兴,眼睛也好了。你要以前途为重,当一名清官。”(清道光《新都县志·艺文》卷十一)

杨春遵从母训,为官清廉,教子有方,从此新都杨氏人才辈出,家业振兴,满门生辉。

清代《新都杨氏族谱》还记载有杨慎家族《四足家训》,反映了杨家诸贤借用前人的《四足歌》,从居住、饮食、娶妻、育儿四个方面教育子孙淡泊名利,节俭持家,世代家风勤廉清白的追求:

茅屋是吾居,休想华丽的。画栋的不久栖,雕梁的有坏期。

只求他能遮能避风和雨。再休想高楼大厦,但得个不漏足矣。

淡饭充吾饥,休想美味的。膏粱的不久吃,珍馐的有断时。

只求他粗茶淡饭随时济。再休想鹅掌豚蹄,但得个不饥足矣。

丑妇是吾妻,休想美貌的。俊俏的招是非,妖娆的把命催。

只求她温良恭俭敬姑嫜。再休想花容月色,但得个贤惠足矣。

蠢子是吾儿,休想伶俐的。聪明的惹是非,刚强的把人欺。

只求他安分守己寻生计。再休想英雄豪杰,但得个孝顺足矣。

杨氏家族里,女性在家风家训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熊氏夫人、叶氏夫人、黄氏夫人和吴氏夫人四位女性身上。叶夫人是杨慎祖母,品行贤淑,孝敬婆母,全力支持丈夫杨春求学,促成杨春考中进士。长子杨廷和十三岁中举人,二十岁中进士,任朝廷吏部尚书和首辅,成为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都和叶氏夫人的家教密不可分。

黄氏夫人是杨慎妻子,知书达理,精心照顾丈夫,操持家务,侍奉老父,教育子侄,见识开阔,工于诗文,对杨升庵后人的成长成才有很大影响。

吴氏夫人是杨慎第七代孙杨正和之妻。杨正和为人忠直,他遵从祖训,乐善好施。吴氏夫人助夫教子甚严,待人宽厚,倾情支持丈夫兴办公共福利事业,出巨资修建新都普利寺和杨氏宗祠,赢得宗族和世人的敬重。

同类推荐
  •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

    5岁始习骑射,25岁以父祖“十三副遗甲”起兵;29岁费阿拉称王,58岁赫图阿拉建立后金称汗;60岁发布“七大恨”誓师攻明,63岁定都辽阳,67岁定都沈阳;68岁宁远一城不下,旋抱恨病逝。但是,努尔哈赤仍不失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王世贞,大明王朝一代大名士。他在当时的名气超越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严嵩、张居正等高官显宦,文坛名声盛极一时。他虽仕途坎坷却依旧内心强大,终至集政坛高官、风流名士、文坛盟主、万贯富豪于一身,“粉丝”无数,为天下读书人所追慕。本书是作者积五年之功推出的力作,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而是以朝堂政治为舞台,梳理读书人进入仕途后身份认同、适应、蜕变过程;描述朝堂中人为人处世与自我定位对仕途的深刻影响;揭示传统制度失效背景下体制内外读书人的迷茫、纠结和难以捉摸的个人命运,足可管窥大明社会生活和读书人群像。要想了解大明政治与文化,这本书不可不看。此外,王世贞身上也是谜团重重,世传他才是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的真正作者,关于这一点,本书也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读。
  • 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

    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几人会是一帆风顺?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的坎坷与痛苦,也许你会发现,吃苦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幸福!吃苦能在逆境中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在有限的环境中养成宽大的胸怀。人活着就应该吃些苦,相信那些会吃苦的人才能懂得珍惜,才会懂得知足,才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看清人生的更大目标,追逐更远的风景。不管是谁,只要他能够坚持吃苦,自然就会比别人得到的更多,因为“上帝”长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他会公正而又公平地善待每个人的。
  • 王莽

    王莽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本书基于史料又不拘泥于史料,既引用历史文献,又运用文学手法,讲述了出生于显赫世家却又遭幼年丧父,笼罩在王氏阴影下的王莽如何从守拙、礼贤、奉公到上位、遭黜,进而蛰伏、隐居,克己、再上位,到又一轮勤俭、谨慎,大权在握,结交儒士,培植势力,自我膨胀,予取予夺,从“安汉公”到“摄皇帝”,篡位当真皇帝,改制天怨人怒,导致群雄并起,走向覆灭的全过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历史的、有血有肉的多面王莽及其走向自我毁灭的人生。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

    徐向前是著名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位和他并肩战斗了半个世纪的老人这样评价他:一个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百折不找、战斗不息的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材料许多取自元帅回忆录《历史的回顾》。这不仅是因为材料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而且,这本回忆录写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极富个性,许多议论也相当深刻和精辟。在老帅的这些回忆和论述面前,似乎一切其它的论述都是多余的。作者所做的工作,只是将这些材料(包括红四方面军战史等其它史学著作、资料)加以梳理,并尝试着进行了一些分析一评论。严格地说,《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属于编著。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遇见清晨

    遇见清晨

    清晨,你是睁开什么样的眼睛面对世界的呢?
  • 逆龙御

    逆龙御

    远古三大战族,九龙神之兵,冲开诅咒的枷锁,君临天下!战魔神,碎苍穹,破诅咒,逆轮回,乱天阙,舞乾坤,战天罚地,怒吼蛮荒。新书都希望有个好的结果,他生承载了一个作者的梦,希望各位兄弟姐妹们多多支持,能得我您,宝贵意见。点击一次,收藏一下,小小的投一票,都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我感激不尽。拜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劫缘记之倜傥王爷

    劫缘记之倜傥王爷

    一朝穿越不料碰到?东莺国三皇子“你这人的脸皮为何这么厚,我救你不需你以一身相许”“没事,我愿意,你总有一天会知道这是缘分的”再次相遇…(此文男主不冷,不喜欢可排)
  • 穿成爸爸兄弟的白月光后

    穿成爸爸兄弟的白月光后

    安舒瓷怎么也没有想到,她顺口夸了句一本小说里的女主,然后,她就穿书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夸的事女主,为什么不让她穿在女主身上,反而穿成了一个刚出场就杀青了的炮灰?算了,炮灰就炮灰吧,可是,为什么男主一个劲往她跟前凑?不好意思,我一炮灰并不想和女主大大抢man,但为什么,自家老爸的好兄弟也跑过来凑一脚?-----小剧场------小包子:粑粑,麻麻说你是不要脸才追到了她,真的吗?某位不要脸的男人:崽子,我们男人要诚实,但要在你心爱的人面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你妈妈说的话你可以当她是空气。小包子:那粑粑,麻麻是说谎吗?某位不要脸的男人:嗯,所以我们知道就不要说出来,你妈妈她脸皮薄,会害羞的。………
  • 经商的商经

    经商的商经

    本书提炼出二十几则经商成功的基本原则(或者成功商人的必备的素质),结合古今中外成功商人的事例,讲述经商之道。内容上,本书更强调“商道”,而不偏重具体的经营管理方法或者技巧。其立意是指导商人“如何做生意”或者“如何才能做好生意”、“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做好生意”。
  • 妖瞳剑姬录

    妖瞳剑姬录

    医科大学毕业生赵夜弦因车祸穿越,却穿越到一具身患天绝脉绝症的身体上,开启自救之路。踏入修行界的主角因绝症无法走常规修炼路线,不得不走上剑意之路。藏天剑意锋利无匹,但无形则无御,主角攻击虽强但防御低下,不得不寻找剑侍保护自己。牡丹花仙沈卿黛、伯爵之女慕容千雪、水云宗首徒顾烟岚,谁才是那个守护剑姬?
  • 恶魔少爷别吻我

    恶魔少爷别吻我

    她住进了校草的家里!校草爸妈很喜欢她,可是校草却超级讨厌她!还让她当他的佣人,要伺候他在学校的衣食住行,是不是很过分?!更可恶的是,校草竟然还不准她和别的男生说话!真是太可恶了!!
  • 最新礼仪规范

    最新礼仪规范

    在编辑本书过程中,我们主要着眼于两点:一是礼仪的传承与更新。礼仪是一种民族文化传统,随社会变化发展而有增减变异。根据时代的变化,我们力求将传统礼仪的传承与更新疏理清晰,以适应和满足现实的需要。二是阅读与使用的实用性、方便性。当代人大多学习、工作繁忙紧张,读书讲求快捷有效。因此,我们在内容的选择、体例的编排、行文的处理上,力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更具工具书”、手册”的特点。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对广大读者有切实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