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4200000025

第25章 叙述学简史

现代小说理论始于亨利·詹姆斯,他于1884发表《小说的未来》。1921年珀西·卢伯克的《小说技巧》可视为对詹姆斯的回应。英国有一个布卢姆伯里的小团体,其中詹姆斯、福斯特、伍尔芙三人都在剑桥大学讲过小说。伍尔芙有自己独特的小说理论看法,并专力从事文学实验,福斯特出了一本《小说面面观》提出了圆形的人物与扁平的人物。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还有卢卡契1916年的《小说理论》,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理论基础。1928年出了两本小说理论,一是缪尔的《小说结构》,一是阿来斯的《小说美学》,值得注意的也是这年出版了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表明了叙述学的萌芽开始了。

但在长达约三十年时间里还只是研究小说的产生,小说的原理、技巧,小说的社会学。简单说,那时小说理论主要从小说内容出发,从小说的基本元素故事、人物、环境三者出发。1957年有伊思·瓦特的《小说兴起》和塞米利安的《现代小说美学》。最重要的是1961年,布斯出版了《小说修辞学》,还有勒内·基拉尔《小说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小说修辞学》的经典在于他提出了小说中的不同声音,有了隐含作者的提法,并分别了可靠叙述与不可靠叙述。另一重要贡献是他提出了非人格化叙述。叙述者作为小说中的一个理论问题,过去一直讲叙述学是由结构语义学发展而来的,这是有失偏颇的,《小说修辞学》已经涉及了几个很重要的叙述学问题。另外基拉尔的那本书也很不错,全部注意力在欲望,从欲望角度研究小说,从一个范畴去研究小说理论是很有特色的。他研究的司汤达、福楼拜、普鲁斯特、陀斯妥耶夫斯基均是经典而有代表性的作家,其作品也同样典范。1964年有吕西安·戈尔德曼的《小说社会》,1966年有皮埃尔·马什雷《文学的生产理论》。表明了小说是重内容的研究。就在同一时代,叙述学悄悄开始热闹了。

我们列举一些著作,1965年沃尔夫冈·凯瑟有《谁是小说叙述人》,1960年列维·施特劳斯著《结构与形式》,1961年C。布兹的《距离与视角》,1964年巴特尔《写作的零度》,克洛德·布雷蒙《叙述信息》,1966年巴特尔出版于《叙述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热奈特的《辞格一集》,这一年还有一本重要著作是格雷玛斯的《结构语义学》。因此,在叙述学研究中,也有把这一年定为叙述学产生。因为这一年由托多罗夫编了一本《文学理论》,包括俄国形式主义的文章在内,由雅各布逊作序。这是一个标志性举动,同时《结构语义学》也是一个标志。但是并没有明确使用叙述学一词。

1969年托多罗夫著《十日谈的语法》,在《叙事的两项原则》一文结束时才正式提出:倒不如说属于一门在我看来完全有权存在的学科——叙述学(Narratologie)。

从上文的实例看,先产生叙述学理论,然后才有该理论的命名。至此,叙述学开始热闹起来了。注意,大约这15年中是经典叙述学的全盛期,此后便有衰退之势。

1970年格雷马斯《论意义》出版。1972年有热奈特的《辞格三集》,著名的《叙述话语》便在其中,这一年有菲利普·阿蒙的《人物的符号学模式》,这本书虽受《结构语义学》影响,但是在叙述学中专门建立人物的符号系统,而不与研究叙述模式和叙述话语相重合。1973年普林斯出版了《故事语法》,他意图建立一套叙述语法来简化对叙述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叙事语法包括、状态事件、动作事件、连接因素三个基本成分。把一个动作事件和两个状态事件用连接的因素连接起来构成核心叙事。他的叙事语法便是以事件为基本单位构成。用语法概念把叙述者称之为第一人称,叙述接收者为第二人称,所叙述的人或事为第三人称。值得注意的是,他独创地提出了文本中存在一个叙述接受者,他是通过读者的中介,与叙述者合演双簧。

叙述学经过15年繁荣,在1980年代初期出现了几本整体从理论上总结的叙述学专著:1977年巴尔的《叙述学》;1983年雷蒙·凯南的《叙事虚构作品》;1986年华莱士·马丁的《当代叙事学》。但谈到研究深度最重要的还应该是保罗·利科尔的《时间与叙事》(1983—1985)。现代叙述学从上面的举例,他和小说理论并行发展,但1970年代,或1960年代后期小说理论衰落,代之以叙述理论,布思是一个关键,他的小说理论中很大一部分是叙述研究。我以为在布思以前包括詹姆斯、伍尔芙、福斯特、卢伯克、卢卡契、基拉尔、戈尔德曼均属小说理论。而叙述理论应该是从结构语言学和俄国形式主义开始的。这门学科的起源,是一群人集体的推动。语言学上是索绪尔,文化人类学是施特劳斯,民俗学是普罗普。重要的代表人物应该是罗兰·巴特、热奈特、格雷马斯。索绪尔解决的是差异产生意义,语言中能指与所指的二项对立。施特劳斯解决的是深层的结构模型。他通过神话结构发现了四项同源关系的结构。每一对对立的神话素与另一对相关,他形成一种程式:A与B正如C与D,他们存在一方是过高的血缘估价;另一方是过低的血缘估价,二者之间是对立的。他揭示的正是叙事的深层结构。普罗普解决的功能模型,人物在行动过程中的重要性来解说他的行动。并归纳出了三十一个功能模型,所有叙事模型都可以按其功能来套。并按功能把人物分成七类角色。这三个起点构成了叙述学的基础。

巴特尔的工作是叙事结构分析,他把叙事结构分三层:一功能,二动作,三叙述。他重视序列分析,对序列用5种代码判断性质。(1)阐释性代码;(2)行动性代码;(3)能指性代码(语义素);(4)象征代码;(5)参照性代码(文化)。巴特尔的结构分析最早也是开创性的,他的学生托多罗夫以故事、序列、主题句、词类四个方面分解结构单元。

热奈特的工作做得最细,首先他把叙事分三个层面。1.叙事,指讲述系列事件的话语。2.故事,真实或虚构的故事本身。3.叙述,某人讲述某事件的行为。三个层面指向三类叙事问题,即时间问题、语式问题、语态问题。他以这为一个严密的话语体系而实证分析了一部著作,专门针对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其局部工作做得极为细致。把所有的叙述问题融入中间研究。这部著作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此成为经典的叙述学中最主要的代表作。

格雷马斯是接过斯特劳斯的神话分析,创立了叙述的语义分析。而且创制了一个独特的矩阵分析法。语义方阵(Semiotic rectamgle),神话素中是两两相对的义素在起作用。矛盾,或者相关。当一种义素成立便含有否定另一种义素。以致它们变成即非真实的,又非虚假的时候,便引起了矛盾,即A与非A的对立。它们是彼此不相容,绝对排斥,如黑与非黑的对立。相反的东西A对B虽然互相排斥,但并不绝对的(如白的对黑的),它不可能同时都是真实的,但可能都是虚假的。

在语义分析时,要把两个文本中的配对义素分别代入S中进行比较,其意义的差异便显示出来了。这个矩阵对文本中有对立关系的人物还是有意义的,可以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属性和人物之间的细微差别。但这是一个静态模型,它是对人与事已定性质的分析。一般说来,人物在文本中是一个动态系统,在行为过程中属性是会经常发生变化,而且是细微的变化,且并非所有人物关系自始至终都是矛盾关系,人性的复杂从本根本说他还是变化的。特别有时是语境性的。因而矩阵可用,又不能特别依赖于它。

在叙事学的发展中一个有意思的时间阶段,华莱士·马丁著《当代叙事学》打头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在过去15年间,叙事理论已经取代了小说理论成为文学研究主要关心的论题。大卫·赫尔曼宣布《新叙事学》又使用了一个15年的时间词。他从凯南的《当代诗学》之后算15年,也就是1998年,叙事学经过一段时间沉寂之后,我们亲眼看到叙事研究领域里的活动出现了小规模但确凿无疑的爆炸性局面。(《新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页),1990年代叙事学的复兴可称之为后经典叙事学时期。这一点赫尔曼在他主编的《新叙事学》中详细介绍了。

大致说来,经典叙述学主要从结构主义叙述模式进行结构、话语、语义、语法等进行封闭性的文本分析。它按严格的分类,使用精准的术语,有一套严格的模式规则,随之产生许多新的研究语汇。经典叙述学从俄国形式主义开始,鼎盛于法国的结构主义思潮,时限应该是从1966年到1986年十年中,我的意思是止于利科尔的《时间与叙事》这一著作。而赫尔曼说的后15年是一个由沉寂到复兴的变化期。后经典时期当然以赫尔曼编的《新叙事学》为代表,这本书既是一个总结又是一个新的开启。在这个时间前后的有几个人物应该提出,詹姆斯·费伦,他是美国叙事协会主席,并任《叙事》杂志的主编,中国最早翻译了他的《来自词语的世界》是一本很不错的文体语言学著作。他还著有《阅读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还出了他的《作为修辞的叙事》。费伦的理论思路基本是解读叙事,他的叙事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因而解读了许多经典性文本,发现文本中的各种声音,模仿方式、阅读伦理、叙述中的人称与时间的诸多矛盾性问题。这种从解读大量经典文本而解决一些叙事难题办法值得我们很好吸取。这一方法还有一位重要的理论家,希利斯·米勒的《解读叙事》,这本书几乎写了十年,他最重要的是从华莱士·史蒂文斯的《岩石》一诗解读起,他的文本解读繁琐而绵密,但学识广博而精深,中国出版过他四部书,吉林出版那本书包括有对岩石的解读。中国社科出了他的一本。他是耶鲁学派四人中今天依然很活跃的一个。《解读叙事》破坏的正是结构主义叙事学传统,但他读解文本时贯穿的却是叙事学中的一个关键的问题。故事的情节构成分开端、中部、结尾,这是自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一个叙述规则,业已成为传统,他试图解决的正是这个核心问题。马克·柯里从事元小说研究,1998年出版了一本《后现代叙述理论》,如果按经典叙述学的模式,后现代文学正好是对叙述学的全面反抗,破坏结构,打碎故事,消解人物的功能,如果叙述是形成结构的,而后现代正好是解构的。后现代文学是否能用叙述理论来阐释实在是值得怀疑的一件事。既然赫尔曼提出了新叙事学,意味着结构主义叙述分裂为多学科、多门类的叙事学了。叙述成为一个更广义的词汇了,这使后现代叙述理论成为一种可能。《后现代叙事理论》并没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实际上仍属解读叙事的,他着重说的叙事与身份,时间与叙述也都是常规叙事理论来谈的,他的贡献是这些问题置于后现代语境,全球化文化与意识形态来讨论。所选的文本大体是属现代主义的,他不应该从后现代理论来建立叙述理论,而应该立足大量的后现代文本,例如碎片叙事,互文性,反体裁,不确定性,能指滑动,杂类并置,无深度的平面拼贴,戏拟解构中心等后现代文本的特征而构成一种叙事理论。找到后现代叙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但这本书已经在理论上提出了后现代叙事,这很重要。

后经典叙述学做了一些什么工作,其一,重新思考故事的性质及定义,目标不在故事模型而从读者角度探讨体验故事的方式。强调认识效果。其二,建立新的技术和方法。例如电脑、人工智能,用新工具进行叙事分析。其三,突破文学叙述,纳入更多学科吸收各领域的研究特点,实际变成了一种跨文类叙事,揭示的是今天文学的性质是综合的建构性的。今天的表意策略复杂多元化,这实际也是后现代的特征。所以叙述可以引入电影、音乐、绘画,以及大众文化策略和文化生产之中。今天的叙述应该是人类使用话语的一套描述方法与表意策略。将来是否叫叙述学,把它狭制在一个框架内,这有待于我们进行新的命名,它实际应该成为人类一个基本词汇:叙述。与思想、语言、结构、物质、时空等并列的受到同样的重视,并成为人类理念世界里的一个基本观念。

叙述,我们复制世界时,并大声地对世界说话。

同类推荐
  • 今生今世张爱玲

    今生今世张爱玲

    张爱玲始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话题。本书是海派作家陶方宣在出版了六部有关张爱玲的专著之后,又推出的一部厚重之作。全书以16万言的篇幅,从绝句、华服、芳踪、红颜、电影、摩登、美食、素描等八个方面切入张爱玲的传奇人生,不仅以生动、流畅的文风营造出唯美的意境,而且以丰富、翔实的史料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张爱玲,是一部令张迷们无法拒绝的苍凉之书。
  •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是一本有关青春的碎碎念,其文字精练有较强的穿透力,简单而有力度,却也不失清凉温暖。它让我们对生活保持恰如其分的敏锐恰如其分的锋利。就算现实世界残酷地掠夺心底细腻薄弱的天真,却依旧可以做一个柔软而温润的自己。
  • 文人江湖

    文人江湖

    本书的四十篇作品是具有李国文近年创作特色的代表作。作品以历代著名文人的命运遭际,才华成就,时代影响为撰写对象,以独到的眼光分析描写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陈词,笔耕学问。从战国时的屈原起,到清末民初的王国维止,三千年来,中国文人,凡成功者,无一不累:大者,为濒于灭亡的国家累,为沦为蛮荒的土地累,为遭灾受难的百姓累,为文化赓续的前景累;小者,为名累,为利累,为奔走经营出人头地累,为压倒别人无所不用其极累。于是,文坛像江湖一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沉浮泅游,变化多端,喜剧悲剧,多彩多姿。
  • 名家眼中的金瓶梅

    名家眼中的金瓶梅

    新版的《名家眼中的金瓶梅》保留了原书中的精华,尤其强调“名家”的概念,以突出本书的经典意义和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书中收录的经典文章大都年代久远,现在的读者查找起来颇感不易,汇集成册之后也为人们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方便。除了“名家”之外,我们选文的另一个标准之“实用”,也就是说,所选的文章应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而不能仅仅限于一般的分析和解读,这是为了有助于更多的读者借助这些资料,发现“自己眼中”的《金瓶梅》。书中适当增加的若干较新文字就是本着这种原则选人的。至于随文插入的那些图片,虽然不无追随时尚的嫌疑,但相信对于读者阅读本书、以至研究《金瓶梅》还是不无益处的,这也是我们推出“图文经典”这套丛书的初衷。
  • 柔石作品集(一)

    柔石作品集(一)

    在烟一块似的衰柳底下,有一位三十岁的男子,颓然地坐着;似醉了,痴了一般。他正在回忆,回忆他几年来为爱神所搬弄得失败了的过去。他的额上流着血,有几条一寸多长的破裂了的皮,在眉的上面,斜向的划着,这时已一半凝结着黑痕,几滴血还从眼边流到两颊。这显然是被人用器物打坏的。可是他并不怎样注意他自己的受伤,好似孩子被母亲打了一顿一样,转眼就没有这一回事了。夜色冷酷的紧密的包围着他,使他全身发起颤抖来,好象要充军他到极荒鄙的边疆上去,这时,公文罪状上,都盖上了远配的印章。他朦胧的两眼望着湖上,湖水是没有一丝漪涟的笑波,只是套上一副黑色而可怕的假面,威吓他逼他就道。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就是不一样

    重生之就是不一样

    给你一个不一样的都市生活篇~~先这样写吧
  • 嘘,别出声

    嘘,别出声

    一场空难和紧接着的几个谋杀案引发了一连串的疑问,看似毫不相关的几件事却又能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案发现场出现的的幽灵出租车究竟是有人在装神弄鬼还是真的存在。嘘~别出声,答案慢慢揭晓……
  • 指点江山:老身要逆袭

    指点江山:老身要逆袭

    一朝穿越吓人,怎奈这一副枯藤老树皮的面容下竟然是这般乾坤!使绊子的,玩坑的,靠边靠边!看老身如何完美逆袭,玩转这大好江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场单相思

    一场单相思

    这世间有太多太多的人看不清感情,我亦如此。独作箫笙曲,暗夜相与陪,零零散散落入地,南语无言,心上月如明,剑剑相碰撞,擦肩而过叶落下,风飞沙谈陌玉。这一生我有太多身份,而我最喜欢的便是他的妻子身份。如果爱他算是劫,那我大概经历了太多的劫难。
  • 这个影帝有系统

    这个影帝有系统

    余文清,漂在横店的龙套演员。为了恰饭,拥有一张清秀脸庞的他,频繁演着小太监。直到第九十九次演太监的时候,他的系统终于出现。系统开启程度99%,请完成以下开启任务。
  • 冷清一笑倾所爱

    冷清一笑倾所爱

    善良的夏璃因爱上宇辰,被自己最爱的干妹妹谋害。“你是我接手的第九千九百九十九个被谋害而死的,所以,我要兑现我的承诺,给你重生的机会。”“重生的你,将进入一个未知的家庭,你的年龄会和生前一样,你的相貌会变,身份会变,就连你前世的记忆也会忘得一干二净,重生之后,将继续在那未知的家庭活下去,你会保留你后世的所有记忆。”----直到“我不叫喂,我叫陌宇辰!”男孩一字一顿地说。陌宇辰,陌宇辰,怎么听起来感觉有点似曾相识?可是......我没见过他啊......可能,是幻觉吧。----“柠曦,当年是我的错,我求你,回到我身边来吧,我不能没有你。”夜希澈含情脉脉的说当“旧爱”浮出水面,“新欢”又该何去何从?
  • 辰仙诀

    辰仙诀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 零八一三

    零八一三

    没有简介,只是写心里的感受而已,没有特别的寓意
  • 弑情

    弑情

    镇远将军独女,元若兮,受尽宠爱,又和当今手握重权的珩王爷情投意合。人人称羡的命运在一夕之间全部破灭。大婚之日,将军府上突然出现的禁军,一道就地处斩的旨意,那大红的绸缎染上的都是血,更显妖艳,家人牺牲性命换来自己的逃脱,但这一切才只是开始……将军府被灭门,亲人一个一个在自己眼前被杀,心爱之人迎娶她人。原来所有的柔情都是假象……?
  • 大力是狗哥

    大力是狗哥

    当穿越到动物管理局世界的主角,碰到了爱情公寓世界的女主,会发生什么样的火花呢?穿越到动物管理局世界的我,看到三局炸的那一刻,我以为我想象中的完美假期来了。没想到被总局的一张调令给破坏了,当我发现眼前的这个男人不是郝运,而是曾小贤的那一刻。我震惊了!当我发现胡一菲和曾小贤,陈美嘉和吕子乔都修成正果的那一刻,我变得更加震惊了,爱情公寓竟然还有续集。(作者只是一个书荒到闲的无聊的自娱自乐患者。小说需要脑洞和耐心,而我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