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2600000051

第51章 桑 榆 自 语 (5)

其次说刻闲章。刻闲章要先有图章石。买石藏石,我也未必没兴趣,只是因为好的,即使小也很贵,不敢问津,所以直到现在,也几乎没有能够上桌面的。又所以不敢上追米颠,爱而拜之,而只是利用它,并揩相知的篆刻家之油,刻上几个字,以过自我陶醉之瘾。多少年来,闲章刻了一些,文不当离题,只说成于近年并认为值得说说的与佛门有关的两方,一是“炉行者”,另一是“十一方行者”。先说这炉行者的一方,为上海翁所刻,这关系不大。关系大的是文字的含意,计值得大书特书的共有三项。其一,我虽然没出家,却曾长时期在山门内外徘徊,称为行者,自信可当之无愧。其二,炉者,因为在干校曾受命烧锅炉数月也。其三,说来会使禅门的信士弟子并惯于耳食的肃然起敬,因为六祖慧能,得五祖衣钵之后,广州法性寺剃度之前,也只能称为“卢行者”。这会有假冒之嫌吗?管它呢,反正得这么个大号心里舒服。再说另一方的十一方行者,为北京让翁所刻。取义既简单又明确,是:和尚吃十方,曾有不少次,和尚招待我吃素斋,我比他们多吃一方,故成为十一方,凡事以多为胜,我自己觉得也就占上风了。

最后说诌打油诗。我的旧家风,间或读诗词,决不写诗词,因为自知无此才此学。不幸这旧家风也被大革命革了命,是由干校放还之后,闲情难忍,万不得已,才乞援于平平仄仄平,以期还能够活下去。尝试,也积累一些经验,其中最能产生(人生的)经济效益的是:想自讨苦吃,写正经的;想取乐,写打油的。昔人昔事也可以为证,如杜公子美,不打油,总是写《羌村三首》之类,自然就不免于“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加以为安老,我拿起笔,常常喜欢打油,也就从其中捞到不少油水。为篇幅所限,只举五言的绝和律各一首为例:

有梦思穿壁,无缘听盖棺。南华寻坐忘,未废日三餐。

无缘飞异域,有幸住中华。路女多重底,山妻欲戴花。风云归你老,世事管他妈。睡醒寻诗兴,爬墙看日斜。

思穿壁,没有真穿,无益;骂完管他妈,上公交车仍不能不用力挤,也无益。但这类无益一时能使我眉飞色舞,人生难得开口笑,敝帚自珍也罢。

九、衣褐还乡

这题目有远祖,是别姬的项羽所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有次远祖,是舍身同泰寺的萧衍所说:“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之忧矣。”可是承嗣不能照抄,因为我既未富又未贵,只是思故土的心意一点通,所以用了换字之法,说是衣“褐”还乡。这说的还乡还同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简而明地说,是到风烛之年,才更有故土难离之感。关于这种情怀,不久前我写了两篇小文,一篇是《吃家乡饭》,说一日三餐,总是想吃幼年在家乡吃的那些;一篇是《狐死首丘》,说大有结庐在乡土之意,而多方牵扯,事实难于做到。这次写,像是没有什么新意好说,但既然要坦白老年的心境,略去则不合为文的体例,所以不避旧话重提之嫌,再唠叨一次。

说起家乡,一言难尽。这言,有离乡之人共同的,用情意最深重的话说,是叶落要归根。有我独有的,是这根竟有了变动。如何变?为了偷懒,抄《狐死首丘》那篇写的:

说就不得不从头。为不知者道,先要说家乡。这也不简单,因为应该是一个(指出生地),而现在是两个。我出生地,就出生时说,是京东香河县的南端,北距运河支流青龙湾十里,西北距香河县城五十里。这出生地的家乡受了两次严重打击。一次是解放之后,政治区域变动,青龙湾以南划归武清县。另一次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家乡的老屋全部倒塌,家中早已无人,砖瓦木料充公,地基改为通道。我只好放弃这个出生地的家乡,原因之一是无房可住,关系较小;之二关系大,是改说为武清县人,心情难以接受。但无家可归也不好过。恰好这时候与香河县城的一些人士有了交往,他们有救困扶穷的雅量,说欢迎我把县城看做家乡,并且叮嘱,何时填写籍贯,要写香河县。我不胜感激涕零之至,并每有机会填写籍贯,必大书香河县,以表示至死不渝的忠心。

两个,关系不同,情况不同,因而唤起的感触也不尽同,总的说是,前者失多得少,后者失少得多。以下分说常常浮现于记忆中的得和失。

前一个,入世后的最初十几年是在那里过的,可怀念的当然不会少。就是现在脚踏实地,或只是在想象中,也还会碰到不少熟识的形貌,大到街巷的格局,小到亲串的名号。可是遗憾的是,必伴来强烈的禾黍之思。举家内和家外各两种为例。说起家,最值得伤痛的是这个家已经化为空无,于是幼年生活的许多欢娱,如年时的提灯放炮,冬夜的围坐吃炒花生,以至外出晚归之受到狗的欢迎,等等,都成为更加镜花水月。村西端的场地兼菜园没有了,想到当年,秋风过后的清晨,到枣树下拾落枣的情形,也不免于怅惘。村外,东北行约二里的药王庙,是小学所在地,当年曾在后殿观音大士旁过夜,现在是小学仍在,不要说坐莲花的观音大士,是连殿也没有了。由药王庙东南行到镇中心,路南有关帝庙,年底卖年画的地方,风景的,故事的,都曾使我儿时的心灵飞向另一充满奇妙的世界,现在也是都没有了。不幸是记忆以及伴随的怀念之情并不因现实之变而变,于是这个家乡,如果容许我评价,就具有两重性,是既可亲近又不可亲近。

不得已,我也只好接受韩非子的理论,“时移则世异,世异则备变”,忍痛扔开前一个,只取后一个。这后一个,如上面所说,只是情谊的接纳,并没有定居,如何成为家,至少是看做家。曰,因为有热情的东道主,也就有了安适的食宿之地。任人皆知,在异地有食宿之地,要靠人事的因缘。这因缘,牵涉面广,琐碎,幸而不说也关系不大,决定循前一个家乡之例,多说自己的感受。显然也只能说一点点印象最深的。由近及远,先说家门之内,是一日三餐,可以吃地道的家乡饭。这家乡饭,并不像都市高级餐馆,菜要精致,有名堂,而是朴厚,实惠,但是至少我觉得,更好吃;而且有口腹之外或说精神方面的获得,请孟老夫子代为说明,是“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再说家门之外,大宗是散步于大街小巷,逛集市,那就可以看乡里人,听乡音,以掠取“纵使是衣褐还乡,也终归是还乡了”的满足。美中不足的是,当年常见并印象深的,如方正完整的砖城,城中心的观音阁,东门以北城上的魁星楼,都不见了。语云,在劫难逃,想开了也就罢了。

还有想不开的,是因为把它看做家乡,就觉得连青菜都比其他地方长得肥嫩,好吃,就是有了难以理喻的留恋之情。这情会产生叶落归根的想望,也许正是来于叶落归根的想望。说起叶落归根,中国的传统办法是先下手为强,比如有官位,致仕,就立即衣锦还乡;无官位,在外混得差不多了,或得意或失意,也要及时返故里,无事可做,可以废物利用,看孩子。现在不同了,是哪里领粮票哪里就是家。可是历史是连续的,有不少遗老遗少,或只是仍珍藏遗老遗少思想的,还是愿意叶落归根,先下手为强有困难,就弥留之际叮嘱下一代,千万把骨灰送回去,如我的业师死于台湾的钱穆先生就是这样。

我非遗老遗少,又凡事惯于甘居下游,可是也竟有纵使模糊却并不微弱的叶落归根的情怀,而且有时像是真想先下手为强,趁仍能室内看《卧游录》、出门挤公交车的时候,衣褐还乡。这是说,听从幻想,我就会迁入家乡的某一个小院,换面对稿纸的生活为伏枕听鸡鸣犬吠,出门踏乡土,听乡音,吃家乡产的豆腐脑之类。显然,这一切美妙是来于幻想!另一面还有力大无边的现实,即多种组成无形纽带的社会关系,想动,就必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面是想,一面是难,如何处理?还是只能用李笠翁的退一步法,可以大举,是忙里偷闲,乘车东行,小住三两日;可以小举,仍是秀才人情纸半张,如曾诌《己巳荷月述梦》一首,说:“幽怀记取故园瓜,欲出东门路苦赊。月落天街同此夜,也曾寻梦到梨花。”写思而不得之感,就是。总而言之,家乡虽然是理想的安老之地,却思而难得,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八九,可叹。

十、随所寓而安

《庄子·大宗师》篇说,道家心目中的圣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后一句郭象注:“随所寓而安。”其意是,因为能够随所寓而安,所以睡醒以后才无忧无虑。说所寓,不说所遇,是表示在任何处境中都心情平静,意义更深。这里取此为题,是因为以上说了(我的)老年心境或说安老设想的许多方面,都是处方不少而疗效不大,现在到该结束的时候,譬如作战失利,一退再退,已经退到必须背水的地方,只好由庄子那里讨个法宝,孤注一掷,试试能不能有点转机。

我天资不行,思而不学,就连“师姑元是女人作”也不能悟出;正面说,是所有关于人生之道的所说所想,都是偷来的。被偷的老财有离家门远的,如边沁、罗素之流;只说离家门近的,是儒、道、释。范围还要缩小,限于本篇会用到的,是“老者安之”,他们有没有办法呢?儒之圣,孔子,说自己的修养所得,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但这是所得,至于取得之方,可惜没有简而明地一言以蔽之,于是,至少是对于我,就用处不大。勉强搜寻,“戒之在得”一句还值得思考一下。剩下道与释,释主张用灭情欲之法以驱除烦恼,还是我看,与道的任运相比就难得占上风。说理由,一方面是行,太难,且躲开实事,只看戏剧所扮演,已入门的,有的下山了,有的思凡了,可见情欲,不要说灭,就是减又谈何容易?另一方面是理,释求灭是来于怕苦,又连带而殃及情欲,都不免于执著,或说放不开;至于道,就把这一切都看做无所谓,采取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态度,所以风格更高。随所寓而安就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由道家看,人生于世,时时应该这样,由我看,至少是老年,可以这样。所以,为了安老,乞援于道释,我的想法,无妨以道为主,加一点点释。

以道为主的生活态度会引来非议,只说两种。一种来自争上游,可以是哲理的,说不如走荀子的路,求人定胜天;可以是社会的,说不如走陈胜、吴广的路,求变不可忍为可忍。上游,也许很好或较好,但是,正如《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所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为而仍不能不活,所以只好退守,安于居下游。另一种来自考实际,说长此心安是幻想,因为可遇之境千差万别,总有些境,如饥渴、病苦、刑罚之类,是难得心安的。这说得不错,以之为根据评论道之为道,是应该承认,失之把客观的影响看得太轻了,把主观的力量看得太大了。但我们也要承认,太大失实,并不蕴含缩小也失实,比喻为真药,大病未必能治,治小病也许还可以吧?佛家说境由心造,也是不免夸大,但常识也承认情人眼里出西施,可见主观也不是总不起作用。这样,我想仍用退一步法,把随所寓而安的“所寓”限定为不过于恶劣的,用道家之道,看看能不能取得“而安”。

这道,有“行”方面的表现,是任运,或加细说,不求得,不患失。得,失,指常识认定的,如贫富,富是得,贫是失,荣辱,荣是得,辱是失,穷(用古义)达,达是得,穷是失,聚散,聚是得,散是失,大到生死,生是得,死是失,小到与人有小接触,所得为笑脸,是得,所得为咒骂,是失,等等,都是。得会带来乐的情绪,失会带来苦的情绪。道家的所求,所谓心安,主要是对付失,以及带来的苦。其意境是视失为无所谓,也就不以为苦。这是内功,借用佛家的话说,是对境心不起,显然不容易。因为不容易,也许有时还需要“理”来帮助,这理是:一、一切都是自然的,就无妨冤亲平等;二、一切都没有究极价值,因而求什么,舍什么,就都不值得。显然,如果我们能够坚信此理,并惯于视得失(或小得小失)为无所谓,至少是有些烦恼,可以消除至少是减轻些吧?

所以在道理上,尤其是近年,我重视这随所寓而安的道,并很想试行之而真有所得。是否真有所得呢?可惜无处去买可以衡量这种情况的秤,称一称。也就仍不得不请问自身的主观印象。答复竟是恍兮惚兮,因为目光向某处,像是颇有所得,比如多年聚集的长物,书籍、书画等所谓文房之物,近年来失散不少,想到,我就曾以道家之道为算盘,说这样也好,居可以少占地方,搬家可以省车钱,心里同样感到飘飘然。可是这所得终归有个限度,比如贫富,如果经济情况坏到无力买烤白薯,聚散,真有佛家所谓爱别离苦,以及一旦阎王老爷派小鬼来请,我都能够“而安”吗?至少还要走着瞧。可见“道也者”,虽然“不可须臾离也”,至于能否通行,就还要靠自己的天资和修养。想到这些,我还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天机过浅而慨叹。

该结束了,回顾一下,唠唠叨叨说了超过两封万言书,关于老年的心境,除杂乱以外,还有什么呢?或进一步问,开头说“吾谁与归”,到结尾,能够改为说“微斯道,吾谁与归”了吗?显然没有这样的信心。没信心,可见是折腾如清仓,而终于毫无所获了。但细想想,也不尽然,因为,借用时风的说法,既已反省又检查,总可以增加一点点自知之明吧?这也好。

同类推荐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 沙漠驼影:一个女人的千里澳洲行

    沙漠驼影:一个女人的千里澳洲行

    一次渴望已久的追逐荒野大漠的梦想,一个女人淋漓尽致剖析自我的心灵之旅,演艺一段动人心魄的传奇旅程,记录一曲跌宕起伏的沙漠恋歌。本书是作者自我发现和自我证明过程的记录。
  • 凌鼎年游记

    凌鼎年游记

    《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凌鼎年游记》由中国作协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凌鼎年先生著。凌鼎年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偏爱游山玩水,又是走到哪儿写到哪儿的,从八十年代到现在,有幸走遍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还去了欧洲、美洲、大洋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游历之余,留下了不少的游记散文,大部分都发表过,这本《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凌鼎年游记》收入了其中的一部分。
  •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是一本构思精妙的书。首先,妙在一个“跟”字上。和顺风光集太行壮美与古韵秀雅于一身,若以世俗之见,必是哪里人多去哪里,何处有名说何处,而世芳却绝不随波逐流。他借古发今,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循着古人的思路,以幽幽的古人情怀,追随着古人的足迹,开始进行了一场不会也不可能有终结的历古、访古、探古、思古、鉴古、述古的大旅行。
  • 禅来禅去

    禅来禅去

    禅来禅去,修的无非是一颗心。本书由知名女作家西岭雪在西双版纳曼听寺禅修的日记、笔记汇集而成,通过清新优美的小文,从女性独有的细腻敏感角度出发,讲述了禅修的对内心的涤荡,以及作者十八天重塑身心的历程。
热门推荐
  • 通往梧桐锁清秋

    通往梧桐锁清秋

    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却在灰暗的日子里做了一个逃亡者!正是那段逃亡的岁月里!他拜师学艺,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挺过那段艰难的时光!时间眨眼一瞬间!三个女儿都已出嫁!他毫无保留的将这门手艺传给了后面的三个孩子!十年,他回归家庭,让他知道了家长里短的烦扰!忧愁苦闷的时候总会伸出自己的右手不停的抚摸头,最后不知道头发是抚摸掉的,还是愁掉的!有时候看着自己圆圆的头部,纳闷了,怎么圆圆满满这个词身边从来没有发生过啊!
  • 故土欢歌

    故土欢歌

    倘若有缘,为何缘尽情断;倘若无缘,为何在此邂逅;与你错时错地,阴差阳错相遇、相识相恋;多年后,荣燚与上官梁心再遇,已物是人非。黄埔江边,荣家两代人在创业谱写一部部动听的歌,回归故土,在演绎一曲生死恋歌。
  • 她家男神超腹黑

    她家男神超腹黑

    一眼就爱上的人,怎么才能放弃!我放任你去过属于你的青春对吗?许夏如果我早一点进入你的生命,你会不会也像爱他那样爱我!你可知道那三年我有多少次跟在你身后看你辛福!心已经开始疼到麻木了,在很多个夜晚的都会想,是不是已经可以放弃了,直到再见你时,它跳的那样激烈,我知道,你就是我的一辈子!———陈南
  • 寻觅爱情经纬度

    寻觅爱情经纬度

    苏恩欣因一场车祸失去所有记忆,也失去了原有的容貌,醒来后已身处异国。无处可去的她,只好以索菲亚的身份成为救命恩人佐野滕别墅里的一名用人。在佐野滕的帮助下,苏恩欣回到了家乡——台湾。为了找回自己的身份,她受尽屈辱,凄然面对亲人和爱人的不信任。紧接着,在佐野滕的设计之下,一个家族阴谋也逐渐浮出水面……中经历多次打击后,苏恩欣的心慢慢倾向了佐野滕,当她决定抛开一切投入他的怀抱时,却意外得知佐野滕竟然是当初造成她失去一切的凶手。
  • 幻造时代

    幻造时代

    在千辛万苦打造出全职业满级的初始角色后,叶艾无意来到了与游戏似是而非的世界当中。高级职业者稀缺?不好意思我全职业满级。材料稀缺?不好意思我背包了全是主宰级boss的素材。等级普遍偏低?不好意思我……等一下,我还还没练过等级呢!
  • 网王之冰羽

    网王之冰羽

    她是二十一世纪理科高材生,IQ200、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的天才少女,因为救一只猫被车撞死;他是冰之帝王高傲自信不可一世,拥有凡事都可贯彻始终的强韧精神力和对网球非同一般的执著。当他遇上她:她说“迹部君,我知道我很漂亮所以你不用暗恋我。”他说“本大爷会暗恋你这只不华丽的母猫?你不觉得本大爷更好看一些吗?”她摇摇头“见过丑的,没见过这么丑的。乍一看挺丑,仔细一看更丑!丑也就算了,居然还学人家卖弄风骚……”他忍无可忍“越前冰羽你这个该死的女人!”她歪头“啊咧?居然不是母猫,迹部君成长了哦!"
  • 杜鹃子规

    杜鹃子规

    十一年前3月9日深夜,H省民警曹经波被人杀害,现场发现疑为“杜鹃”的暗语。杜鹃代表了什么?是花?是鸟?是人名?是地名?是暗号?一时间扑朔迷离,限于当时的技术,此案暂列为悬案。同年6月,H省最大的杜鹃园丹映山庄,停业关门。作为省内第一家由民营资本开发经营的主题公园,辉煌不过5年就宣告破产,令人唏嘘。五年后,顾轩奇从H省京华大学法学院毕业,踏入社会。他和周围的同学一起,从基层起步,各个领域拼搏奋斗:这些年轻人,虽然在城市的石头森林中奔波跋涉,但他们始终不忘初心,秉守恬淡澄澈的心境,成为城市发展建设最动人的一道风景。另一方面,警员邹道一直对七年前曹经波一案“耿耿于怀”。经过长期明里暗里的搜索与排查,终于因另一起案件而有所突破,揪出幕后黑手,告慰了死者英灵。
  • 天夜录

    天夜录

    黄昏降落,夜幕降临;星光熠熠,万丈光芒。等到夜的来临之时。人类总是在仰望星空,因为人类知道在夜空有最美好的星光。可是除星光外,还有让人类不那么喜欢的夜。可是殊不知人类所不喜欢的夜,竟然是人类的救星!(另外书友群已经成立如果需要加的请私聊我。)
  • 异世菜农

    异世菜农

    老夫聊发少年狂~菜农也疯狂~种种菜,打打怪,生活其实很无奈。ps:追求某些东西的生活文,或许有些无聊吧。不喜无聊文,跳转第三卷,江湖儿女,我来了~!~
  • 网游之高攻战士

    网游之高攻战士

    以最强者之资进入游戏,以最高超技巧虐杀怪物!强者的神话不被打破,强者的荣耀不容亵渎,你做好了挑战我的准备吗?“有些人注定错过,有些人注定失落,我是强者,也是男人,我只能对我老婆好,我不能让她难过!”周必先对着妙龄女子离去的背影,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