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2900000036

第36章 刘 慎 之

1992年3月4日上午,张述蕴、梁友慈二君来访。张君是慎之兄的长婿,住前门外永安路,前几年慎之住在他家养病,我到过他家,其后慎之迁回新街口豁口外文慧北园自己住所,因为交通不便,多次想去探病而未成行,这次见到张君,让座之后,立刻就问慎之的病况。张君沉吟了一下,说已经于一年前的四月去世。这并不意外,因为慎之病多而重,几乎可以说,能够拖延到超过古稀,已经是意外;但我的心头还是为之一震。原因之一是情的,以为还可以见面而竟未能再见一面;之二是理的,心想,天生这样的好人,又召回去,世间就不会再有这样的了吧?我接着问死前的情况,说没有什么新病,只是越来越衰弱,终于不能支持了。问有没有留下什么话,说只是说几次,想看看我,因为想得厉害。我责怪张君,说应该告诉我。张君没有答话。我立刻想到自己,总有两三年吧,同住一城市,好友重病而竟不去看,以致他带着思念的苦情离开人世,如果真有所谓灵魂不灭,一旦我也归泉下,有什么面目去见他呢?我年轻时候钻过些年形而上,对于一死生、齐彭殇,未能如王羲之那样斥为不经,所以很少落泪,这一次却落了泪。

落泪,有平常的原因,是交情深厚;还有不平常的原因,是像他这样品德高尚、性格温厚的人,世间罕见。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三言五语所能说清楚,只好不避繁琐,乞援于叙事。由初识说起。记得是40年代之前期,我住在北京鼓楼以西什刹后海北岸,其西不远就是有名的德胜门小市,每天侵晨有各种人摆地摊售旧物,我早起有暇,就喜欢去看看。语云,既在江边站,必有望海心,有时也就买些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其中主要是旧书和零零碎碎的所谓文玩。摆摊卖旧物的可分为两类,商人(北京称为打鼓的)和住家,常逛小市的人一见便知。有那么一次,见一个住家类型的摊上只是一些旧平装书,卖者是个年轻男子,清瘦文弱,衣着寒素,风度说沉静还不够,简直是腼腆。我看了看书,挑一本,恍惚记得是讲先秦诸子的,商务印书馆印国学基本丛书本。问价钱,大概是一角吧,成交。这是第一次交谈,双方加起来不过两三句,可是因为是谈交易,像是都觉得不好意思,纵使是很轻微的。我的印象却很深,记得回到家里曾同家里人说:“今天买的这本书,卖书的人很特别,男的,举止说话却像个大姑娘。”

其后不很久,我有个朋友兼亲戚住在新街口以东棍王府(后改建为积水潭医院),我去看他。残破的大院内房不多,但还有不少山林池沼的遗迹,因而虽临近闹市而富有野意。我喜爱,让他带着我在院内转转。看到假山后偏东一家,北房三间,他说姓刘,是他的好朋友,无妨进去坐坐。正说着,主人出来,原来就是卖书的那位,我说像大姑娘的。还是那样腼腆,大概室中寒俭,不愿生人看见吧,并没有多表示请入内坐坐的意思,于是只在门外说三五句话,就作别。之后,由这位朋友口中,知道他叫刘慎之,名秉初,河北省任丘县人。他父亲刘宗尧(名培极)是国学家,曾在保定莲池书院任讲师,现在隐居,坐吃山空,所以境况不好。儿子慎之受家教,旧学也很好,只是因为人太老实,一直没有工作。我听了,看到他狷介的一面,不禁想到古代的陈仲子,心里是钦敬加一点点怜悯。

此后像是没有见过面。再见面,以及渐渐交往较多,是40年代后期,他有了算不上职业的职业,在养菊专家刘园那里帮助培养菊花。由书香转为花香,有因缘,是很晚,有一次闲谈,我问他,他才告诉我的。刘园是个告老的官僚,有陶渊明的爱菊之癖,并且通养菊的技术,告老后想在北京找个宽敞的地方,养菊花,安度余年。恰好慎之家在新街口北路西有一块空地,想卖,换柴米,洽谈,两利,很快就成交。可以想见,两位老人,一位爱菊花,一位爱学问,相识之后就成为朋友。是慎之的尊人开口,说有个儿子,老实,没什么能力,愿意送来帮助劳动劳动,连带学点养花的技术,只要给口饭吃就成。就这样,他就变闭户读书为开门灌园,而且终生没有再改业。

记得是某一年的晚秋,我到刘园家看菊花展览,在前院的园子里碰到慎之。他变为养花的工人模样,可是身体仍不健壮。谈几句,双方都有念旧之情,于是,虽然口不说,心里却感到已成为亲近的朋友。其时我的住房前有一块小空地,年未不惑,行有余力,正在培养葡萄,看见刘家园子里有一棵吐鲁番无核白,想也种一棵。向慎之说明此意,他说要等入冬前剪枝时候再说。到时候他果然送来一根长条,第二年插枝活了,从此我的小院里又多了一个名贵品种。说起名贵品种,我贪心不止,由葡萄很快就扩张到菊花。得慎之的帮忙,只两三年,刘家的名贵品种,我也有了二十多种。只有一种,名西厢待月,浅米黄色,娇弱若不胜衣,我最喜爱,也养活了,却没有开花。问慎之,他说这个品种最难将养,刘家的也不是株株都有花。我说这些,是想表示,慎之为人就是这样,面对,寡言语,沉静如止水;间或开口,细声细浯,言必有信;为人办事,鞠躬尽瘁,而面无德色。我有时想,如果拉个古人来形容,限定《仲尼弟子列传》中的,大概也就只有颜渊一个吧?

在刘园那里几年,有没有工资,我没问过他,但看样子,生活是很艰苦的。幸而家里有可入《列女传》的贤妻,虽贫,还不至于不宁静。解放之后不很久,他有工资了,是因为刘园的菊花事业并入中山公园,慎之随着菊花,成为国家的园艺工人。据说北京各公园的园艺属于一个系统,所以他先是在中山公园,其后移到景山,最后到北海植物园,直到病渐加多加重,先休而后退。在景山和北海时期,因为离我家近,离单位更近,见面的次数不少。为讨花的名贵品种,我求过他;单位里有些人,因为我,也求过他。他仍是有求必应,而且看得出来,他把有所求看做友好的厚遇,反而表现为感激的样子。

大革命期间,他侥幸早已高升为体力劳动的工人,推想日子不会像我们不幸下降为知识分子的那样难过吧?但他也有不幸,而且是双层的,其一是贤妻病故,不能陪伴他了;其二是健康情况日下,已经不能全日上班。记得是大革命后期,我早已由干校放还,无事可做,有时就到文慧北园去看他。其时他的情况,由1975年春天我写的一首歪诗中可以窥见一二,诗曰:“晚照谯楼德胜门,逊清棍府识高轩。明槽户外宜停马(文慧北园一带旧名饮马槽),禁苑台前且灌园。善病休文(沈约)多药鼎,悼亡潘岳几惊魂。华年赋别今衰鬓,惆怅旗亭酒一樽。”首联是说在棍王府中曾到过他家。颔联是说他住在旧城之外,在景山、北海做园艺工人。

颈联写不幸的遭遇,而且是实写:室内几乎到处是药瓶;桌上立个一尺多高的镜框,上部占多半,是他夫人的遗像,恬静温顺,典型的《列女传》中人物,下部占少半,是他写的长悼词,恭整的小楷,风格近似姜白石。尾联是虚写,听我的亲戚说,慎之能饮白酒,而且量不小,到我们交往多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喝,旗亭共醉也就成为幻想了。使我长记在心的是每次去看他,难割难舍的表情。他身体已经相当弱,可是必留我吃饭。总是米饭,炒两三样家常菜,桌两旁对面坐下,静静地看着我喝酒。话仍不多,更不臧否人物,评论时事;但也不忘问我的情况,身体如何,书编写得怎么样,并嘱咐,如果出版,务必送他一本。我当然也不会忘,记得《负暄琐话》于1986年出版,送给他,其后见面他说,他很喜欢看,看了不只一次,并告诉我,所写邓念观老先生,是他父亲的好友,原名可能是高僧,是一次两位老人交谈,他听到的。我关心他的身体,他说多年的老病,虽然用心将养而还是慢慢加重。问是什么病,他说内脏都不好,也就只能听其自然了。饭后辞谢,他总是送到小巷的北口外,我向东行,走很远,回头看看,他还是站在那里望着。

终于他的病更重了,不能自炊自食,只好移到他的大女儿处去休养。那里交通方便,记得80年代后期,我们夫妻由景山一带回西郊住所,曾绕道去看他。是楼房,三楼,我们叩门。里面有声音,可是很久才开门,见他头上蒙着一块布,说没办法,一见凉风就不得了。坐一会儿,我们的心情是凄惨;他的表情是感激,眼睛有些湿润。我们告辞,说有机会还来看他。他注视着我们,点点头。想不到这就成了最后一面。

他走了,人生都难免这样一次,想开了也就罢了。难于忘怀的是,分量轻些的,我回顾一生,朋友,关心我,思念我,敬重我,像他这样的还有谁呢?还有分量重的,是他离开这个世界,像他这样谦和温厚、爱人胜己的,这个世界里就不再有了吧?说起爱人胜己,我与他相交几十年,没有听他说过如何为自己打算。只是有一次,收到他一封信,也许是对我问病况的答复吧,他说了有关养生的一句话,是“超尘常乐”。超是看破,我当时想,难道他这颜渊氏的人物,也向庄子靠拢吗?信一时找不到,这句旷达的话是整理歪诗稿时看到的。诗题是“慎之兄来札有超尘常乐之语赋此代简”,诗为五律,词句是:“世外闻柯烂,人间看水流。盛衰惟旦夕,谈宴几春秋。读帖同禅诵,莳花代卧游。

兴来相对饮,应不觅丹丘。”末尾署明时间,是1977年12月13日。诗句都由看破方面下笔,只颈联实写,上句说我无事可做,以涂鸦为遣,下句说他仍在整治花木。花木下还有卧游,需要解释一下,是他在供职之外,仍旧喜爱花木。文慧北园住房坐西向东,窗前隙地不多,可是养的花木不少。不幸是天不假以健康,到80年代中期,终于连出住屋之门也困难了。这有时使我想到太史公在《伯夷列传》中发的牢骚,是好人倒霉,坏蛋可以横行天下,“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天有知吗?自然只有天知道,所以还是看破的好。慎之兄说看破,是病不太重之时,病危时还能这样吗?但愿如此。至于我,理智方面也许心向往之;感情方面呢,想到相知之中少了他,终归是太遗憾了。

同类推荐
  • 人间词话(精装)

    人间词话(精装)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作于1908~1909年,是王国维接受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的评论。发表于《国粹学报》,是中国近代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人间词话全集鉴赏》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作为中国发展史上堪称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全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集中体现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每篇文字都妙语连珠,见解独到,不仅有对诗词作品的点评,而且对历代词人的人生境遇和得失都有所评价,可谓难得的国学经典、美学巨著。作者王国维更是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 她在红尘外

    她在红尘外

    《她在红尘外》是国内首部探访女性修行者生活的非虚构作品。文笔流畅、扎实,题材罕见,在当下具有独特的意义。资深媒体人的一次长途旅行,她独自一人,历时四个月,跨越十个省份,行走了三万公里,从福建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了浙江、江苏、山西、湖北、河南、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一直走到了西藏珠峰大本营的绒布寺。它既是一本游记,也是一部心灵成长史。她将用独属于女性的感性,记录了对修行人的观察和寻访,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俗世里的人,是如何通过这次游历,找到人活在世间摆放自己的方法。
  • 诗论

    诗论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著有《大堰河》(1936)、《北方》(1939)、《黎明的通知》(1941)、《新诗论》(1952)、《海岬上》(1957)、《归来的歌》(1980),《艾青谈诗》(1982)等。《诗论》是作者最负盛名的诗论集,写作时间从20世纪30年代延伸至80年代,《诗论》内容有对于诗的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创作经验总结,以及部分诗评等。
  • 梦里家山(格致文库)

    梦里家山(格致文库)

    凡是说出来的,写出来的,都是从前人们说过的话。想说点新鲜话,那是难上加难,简直不可能。
  • 倾听大地

    倾听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倾听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热门推荐
  • 《忍者神龟大战牛魔王》

    《忍者神龟大战牛魔王》

    当我莫名其妙地变成“半只”乌龟后,我抑郁了有一阵子,当严重到怀疑人生以致于要自杀时,我想到了变身为龟的一个好处:那就是我再也不用担心带绿帽子,因为一直都长着呢!所以我决定好好活下去,为成为大陆第一神龟而努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荒原深处

    荒原深处

    竖起的高墙,残暴的异种腐朽的帝国,暴乱的革命无尽的荒原,未知的科技序列,灵能,变异,机械飞升,这艘名为人类的巨轮,又能够航行多远?然而,这和他宋临又有什么关系呢?
  • 欲学绯绯

    欲学绯绯

    初中3年,她只爱她。他是学霸,有他固有的思想;她是学渣,但她品格极端。她不相信她会得不到属于她的那份爱。她开始出去浪,一次次自欺欺人,,,
  • 白灵山庄

    白灵山庄

    只是白灵山庄的住客,从来都是江湖横行,中原拜服,四海侧目,周慕云不忿,一股意气胸中横生。
  • 连影

    连影

    别人穿越,要么一身主角光环,要么随便抄袭点什么就能走上人生巅峰。抄袭狗李端穿越到异界之后才发现,自己居然被抄袭了……???你好,李端,来自地球华夏…???你好,杨伟,本土穿越者,来自2000年以后.......
  • 心灵减压手册

    心灵减压手册

    让大忙人心灵小憩的小小港湾,将心灵提升一个境界,让幸福提升一个层次。
  • 邻家哥哥你好帅

    邻家哥哥你好帅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崔浩,别人眼中的的邻家男孩不过,他的真实身份呢...
  • 末日之黑黯召唤

    末日之黑黯召唤

    召唤神龙?召唤魔兽?不!黑暗到了极致才能叫做黯。李淇霖:系统!为什么我订购的会长大人会没有了灵魂?系统:壁咚!楼主你说错了,桂雏菊那不叫没有灵魂,而是她认为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导致内心实行的自我情感尘封。李淇霖:那为什么我订购了炮姐,现在会多出了一个读作黑子写作变态的家伙?系统:壁咚!....八云紫:哎呀呀,小淇霖似乎在想什么很失礼的事情呢。李淇霖:紫妈,不对,紫姐姐,不...要...啊!!!!当一缕缕暗黑的气息弥漫而来,宇宙空间破裂,无数次元建立了与di球相连通道,大地哀鸣后不是碎裂而是急剧扩大,山河千里,一切都在废墟中重建,生死只在一线。
  • 万丈晨光不及你

    万丈晨光不及你

    在没遇见你之前我的世界很糟糕但是在遇见你之后我就遇见了光芒你就是我的那曙光所以也谢谢你的出现让我知道原来被宠着是这种感觉人《万丈辰光不及你》一一然宝宝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