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34000000020

第20章 皇权独尊(2)

社稷是土地之神。社为五土之神: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所以社稷坛按方位用全国各地贡纳来的五种颜色的土覆盖坛面,象征五方国土,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稷特指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即农业之神。供奉“社”、“稷”代表了古代帝王对疆域子民的统治权力,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根本的社会性质。

祭坛为两层,方形。周围的坛墙也是方形,并且四面同样按方位用青、红、白、黑四色琉璃砖贴面。

祭祀社稷晴天是露祭,雨天仪式则在室内举行。它的方向与天坛相反,是由北面南设祭,因而祭殿和拜殿都在祭坛北面,正门也在北面。

除了天坛和社稷坛之外,在北京还有城北的地坛,城东的日坛和城西的月坛等。

太庙——奉祀皇帝历代祖先的地方

太庙是中国古代帝王供祀祖宗的祭祀性建筑,也是封建社会皇权世袭的重要标志,为历朝历代所重视。按照传统礼制,太庙位于皇宫的东南侧(古代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即古代都城布局“左祖右社”中的“祖”;每逢元旦、清明、中元(农历七月十五)、除夕、万寿节(皇帝或太后的生日)都要在这里举行祭祖大典。

北京的太庙以高达九米的厚重墙垣包绕,封闭性很强。南墙正中辟门,以琉璃镶贴,下为白石须弥座,线脚丰富,色彩鲜明,与平直单调的墙面形成强烈对比。太庙周围全部种植了松柏树,高大的殿堂被簇拥于苍绿的树海之中,倍添庄严、肃穆与高贵。

古代中国人认为灵魂不死,所以祭祀祖先的太庙,其建筑形式完全按照帝王生前的住宅形式布置,即“前堂后寝”:前为正殿,供祭祀礼拜;后为寝殿,供奉祖先神主。北京太庙的正殿采用了封建皇家建筑的最高等级,它坐落在三层台基上,十一开间重檐庑殿顶,琉璃瓦屋面,与故宫太和殿等级相同,只是尺度稍逊。殿前预留了广阔的庭院与宽大的月台,以供举行仪式之用;殿内设龙椅,祭祀时把皇帝祖先牌位放置其上,代表其人,平日牌位都存放于正殿后的寝宫。寝宫再往北用墙垣分隔出一个区域,用来存放与在位皇帝关系较远的祖先的牌位,称为“祧庙”。陵墓建筑

在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五六十个朝代,其中既有统一王朝,也有割据政权。这些王朝和政权的统治者死后大都被埋葬进了豪华的陵墓,许多统治者甚至从登基就开始为自己修建寿陵。据统计,大概有三四百个帝王级的陵墓分布在中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内。

中国远古时代丧葬形式很简单。到商代已很重视埋葬制度,而至迟在周代就把殡葬制度纳入了朝廷礼制范围,此后的统治阶级逐渐厚葬成风。

陵墓一般分为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是放置棺椁的墓室,从最初的木结构发展到砖石结构。秦汉时期开始人工夯筑形成高大的陵体,顶上遍植柏树,以象征山林,古代帝王坟墓通称“陵寝”,又称“山陵”,即由此而来。而唐代则经常“因山为陵”,在很多时候直接利用天然山丘开凿而成。地上部分是指环绕陵体形成的陵区中的一系列布置,从地形的选择到入口、神道、祭祀建筑、绿化等等,都有非常完善的制度。

由于年岁久远,这些帝陵的地下墓室多被盗挖。比较完整地留下全貌的,只有明、清两朝的皇家陵墓建筑,而明清皇家陵墓也是中国陵墓建筑中艺术形象最突出、手法最成熟的例子。

秦始皇陵——神秘的地下王国

在众多陵墓建筑中,秦始皇陵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陵墓,也是最大的皇帝陵墓。无论是古代文献中对它的描述,现存巨大的地面夯土陵体,还是考古发掘出的兵马俑坑,无不令世人震惊。

秦始皇,姓赢名政,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王,人称“千古一帝”。公元前230年远眺秦始皇陵至前221年,他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他认为自己的功绩甚至高过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于是取其中“皇帝”二字,自称“始皇帝”。

统一中国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措施:建立郡县制,颁行统一的法律,统一文字和度量衡,还修建了万里长城。英语中的China,法语中的Chine,都是来源于“秦”字。在这样的条件下,秦始皇动用全国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建陵墓,前后耗时30多年。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骊山北麓。陵体为呈四方锥形的三层夯土台,东西长345米,南北长350米,它原高约120米,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现在高度还接近50米。秦始皇陵周围有两道陵墙环绕,呈南北较长的“回”字形,外城周长6000多米,内城周长也有2000多米。围墙四面正中建门阙,四角还建有警卫的角楼。陵冢坐落在内城的南半部,坐西朝东。经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证明,陵园的北部是当年祭祀用的献殿及其附属建筑的所在。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中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以机械动力使之流动不息;墓顶饰有日月星辰等天象,地下按中国的山川地貌设置山水郡县城郭等景物;陵内用娃娃鱼的油做成蜡烛点灯,这种蜡烛点燃很久也不会熄灭。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令皇宫内无子的宫娥都殉葬其中,为了防止泄密,营造地宫的工匠也全部被活埋在了墓中。

秦始皇陵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陵园东门外发掘了震惊中外的陪葬兵马俑坑三座,均坐西面东,成品字形排列。在这三座兵马俑坑中出土陶俑近万件、战马数百匹、战车百乘以及大量实战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为“右军”,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兵俑、陶马约6000件,排列成38路纵队的阵势,分为主力、前锋、侧翼、后卫几部分,完全符合古代兵书上的布阵规则;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千余件,战车80余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兵种混合编组的曲形队列,陶俑所持兵器也根据兵种和战斗位置的不同分为弓、弩、戈、矛、戟、钺、剑等多种,它们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最小,有武士俑68个,战车一辆,陶马四匹,是统帅这支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可以说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

明孝陵——明陵之首

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和马皇后的合葬陵,坐落在南京紫金山(钟山)独龙阜玩珠峰下。

中国古代对皇陵的选址极其重视,讲求墓地的方位、地势和周围的自然山水形态,还把墓地环境的优劣同世事的盛衰兴替、命运的顺舛福祸联系到一起,因而历朝历代帝王陵墓的地理位置无一不是经过周密详慎的勘查和测度之后才选定的,形成了帝王陵墓建筑独有的环境特征。

明孝陵原本是灵谷寺的旧址,朱元璋选中这块风水宝地作为陵墓后,便强行迁寺造陵。孝陵以整个钟山为兆域,范围约二三十公里,规模甚大。陵域的最前面是下马坊,碑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大小官员从这里开始就必须下马步行。下马坊北即陵园的大门大金门,再往北行是“四方城”,内有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立的“神功圣德碑”。

四方城北过御河桥就上了神道。神道两侧排列着石象生: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两对,一立一卧,共有二对。过了石象生,神道向北拐,迎面是一对石柱,然后是文臣和武臣各两对。这些石柱、石碑都是墓地的标志,用来表示墓主的身份地位,而石象生的作用则是驱邪的镇物以及仪卫。到了神道的尽头,就是棂星门了。

棂星门后折东至金水桥,从这里开始,南北轴线才正对钟山主峰,沿轴线布置了孝陵门、棱恩门、棱恩殿(祭祀用的享殿)、方城明楼,穿过方城明楼下的隧道就是陵园最后部分——宝城。宝城内巨大的封土陵台突破了秦汉以来历代陵寝封土多采用覆斗形的传统,改成圆丘形,称为“宝顶”,宝城下就是放置帝后棺椁的地宫所在地。

明十三陵——整体陵区的代表

明朝迁都北京后,在其北郊昌平天寿山麓形成了集中的陵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宏大的陵寝建筑群,埋葬着明代十六位皇帝中的十三位,故称“十三陵”。

十三陵以长陵为中心,它的中轴线正对着天寿山主峰,东西各有一座被称为“砂山”的小山——蟒山和虎峪山,代表风水说中的青龙、白虎守卫陵寝,在陵寝的整体创作意象上典型体现了“陵制当与山水相称”的规划思想。

整个陵区的入口是一座高大的五间石牌坊。过石牌坊即踏上了神道。这条长达7公里的神道原本是通向长陵的,以后成为了各陵共享的主神道,它在左右砂山间蜿蜒向前,略偏向体量小的一座,使两座砂山的体量在视觉效果上得到巧妙的平衡。神道经大红门、碑亭、石象生至龙凤门(相当于棂星门)。在其中长约800米的神道两侧共有石象生18对,从南向北有石狮两对,獬豸两对,石象两对,麒麟两对,石马两对,骆驼两对,均为前坐后立。石兽后有文臣、武臣、勋臣各两对,象征文武百官。十三陵基本上沿用南京孝陵的体制,只是增置了四位勋臣的石像,还加大了各石象生的间距,使诣陵的前导空间显得更加深远和舒展。

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陵区,各陵又自成系统。每座陵墓占据一座山丘,制度基本都遵循明孝陵,包含棱恩门、棱恩殿、明楼和宝城几个部分。由于后代的其他帝陵尊奉长陵为祖陵,都选址于长陵的左右,又为了体现对祖先的崇敬而“逊避祖陵”,缩减了建筑规模,使长陵的规模和形制都强烈地凸显出来,成为明代帝陵的典型代表。

长陵墙垣上开二个门洞,进入陵园,过棱恩门,就到了棱恩殿。棱恩殿为九间重檐庑殿,规格仅比太和殿稍低。殿内有12根金丝楠木柱,最大的四柱直径达到了1.17米,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实例。

清东、西陵——体系最为完整的帝后妃陵寝群

满族政权入关之前,建造了辽宁新宾永陵(始建于1598年),沈阳福陵(东陵,始建于1629年)和昭陵(北陵,始建于1643年),人称“清初关东三陵”或“盛京三陵”,与辽阳东京陵(1624年努尔哈赤曾将其祖父、弟、子等十余人移葬至此)合称“关外四陵”。这四座帝陵虽然后来都仿照明代规制进行了改建或扩建,但无论建筑布局、形制还是装饰风格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展现了一个新王朝从发祥兴起迈向草创开拓的时代风格。

清朝入关以后,为了巩固政权,满族统治者积极汲取先进的汉文化,并像历代封建王朝那样崇奉儒家的冶世之道,与此相应,作为宗法礼教重要载体的陵寝也参照明代建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制度,形成了两个集中的陵区:东陵,位于今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的昌瑞山;西陵,位于今河北省易县城西永宁山。清朝的皇帝基本上按照昭穆(父子)顺序隔代葬入二陵区,形成“东西陵昭穆制度”。除帝陵外,康熙皇帝破除了明代没有后陵的陈规,开设后陵之先河,在帝陵旁附建妃嫔园寝,只是规模明显缩减并有局部的变更。与明朝相比,清代陵寝体系更为完备,众多后妃陵园分布各帝陵左右,成为清代陵寝的显著特点。

清东陵埋葬着顺治(1644—1661年在位)、康熙、乾隆、咸丰(1851—1861年在位)和同治(1862—1874年在位)五个皇帝,再加上孝庄(1631—1706)、慈安(1837—1887)、慈禧(1836—1908)等皇太后和百余名妃嫔。

清东陵的建筑布局,除顺治生母孝庄太后的昭西陵位于整个东陵围墙外的大红门东侧,同治的惠陵位于陵寝区的东南角落,单成体系外,其它各陵均以清朝第一帝——顺治的孝陵为主。

清代陵寝的经营格外注重“配合山川之胜势”。孝陵北倚昌瑞山,以之为风水所谓“龙脉”;南对金星山,以之为“朝山”(远处对景山岭);中间横卧影壁山,以之为“案山”(近处对景山岭),这一山向构成了孝陵的轴线,数十里的山川都被纳入陵寝的范围,形成非凡的气魄。

孝陵前起龙门口内的金形山,北止昌瑞山主峰下的明楼宝顶。在全长约五公里的神道上,一气呵成贯联着大红门、更衣殿、大牌楼、石象生、龙风门、七孔桥、五孔桥、下马碑、小牌楼、朝房、班房、隆恩门、隆恩殿、琉璃花门、二柱门、明楼、宝顶等一系列建筑物。

其它的陵寝以孝陵为中心,分布于东西两侧。它们一律坐北朝南,正面直对金形山,由孝陵主干大神道分出支道,通往各陵,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陵形制一致,尺度亦相仿,只是在用材、雕饰以及陪葬的物品方面有差别。

在已开放的地宫中,以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最为宏丽奢华。裕陵的各石券底部都精雕成须弥座的形式,券顶以及门扇周边都雕饰着卷草纹样,各个石门和墙壁上都布满了藏传佛教的各式佛像、吉祥图案以及藏、梵文经咒,使整个地宫宛若庄严神圣、美仑美奂的西天乐土;定东陵在某些形制上虽然与帝陵地宫有所不同,但许多细部装饰的图案纹样甚至比帝陵还精致,这也反映出慈禧作为当时清廷实际统治者的权势。

清西陵埋葬着雍正(1723—1735年在位)、嘉庆(1796—1820年在位)、道光(1821—1850年在位)、光绪(1875—1908年在位)四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格格(公主)、阿哥(皇子)等人。

西陵的组成与东陵大致相同:以永宁山主峰下的雍正泰陵为中心,其它陵园分布东、西两侧。泰陵在清西陵诸陵中兴建年代最早、规模也最大。陵前南北贯穿的主神道长约2.5公里,南端入口建有石牌坊,其后依次有大红门、神圣功德碑楼、七孔桥、石象生、龙凤门、神道碑楼,然后是西陵的主陵——泰陵的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宝顶等。西陵与东陵的区别仅在于,东陵的石像生、龙凤门是位在七孔桥之后,西陵则在前;孝陵入口只有一座石牌坊,泰陵的大红门外则呈“品”字形拔地而起三座形制划一的石牌坊,尺度规模都超过了孝陵,雕饰也格外繁复,这一安排与风水格局完美结合,强化了陵区入口的空间艺术效果。

同类推荐
  •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本书对在全世界各地的晋江籍文化名人、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活动进行系统的评价。
  •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本书主要研究名辩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名辩学之名与逻辑学概念理论,名辩学之辞与逻辑学命题理论、名辩之说与逻辑学的推理理论,以及名辩学之辩与逻辑学的论证理论等。
  • 魅影柬埔寨

    魅影柬埔寨

    "边走边画系列丛书”第一辑的三本书,是作者夏克梁行走在三个国家过程中所见所闻的一些心得体会和以绘画的形式展现给读者作者所感兴趣的建筑景象。绘画作品中除了行程中的现场速写,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来后的创作作品,采用较为写实的表现方法,以此来展示尼泊尔庙宇建筑的神秘和神圣、柬埔寨建筑遗址的沧桑和凄凉以及印度古老建筑的雄伟和颓废。这本《魅影柬埔寨》是该系列中的一册,包括“关于吴哥”、“初识吴哥遗迹”等内容。
  • 音乐经典(下)

    音乐经典(下)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41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紫砂壶的收藏和鉴赏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其市场情况也较为复杂。为了便于初学者对紫砂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编者编写了这本《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对紫砂壶的起源、发展、工艺、造型、装饰、鉴别、购买、收藏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近来颇受关注的现代紫砂陶艺和紫砂雅玩、实用器皿等,予以全面详细的介绍。本书体例清晰,分类明确,非常便于阅读和查找。同时,书中配用了数百幅精美的相关图片,使读者既能快速地感性认识紫砂壶,又能够由此深入了解其深层次的知识。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切实受益。
热门推荐
  • TF浮生太晚記得微笑

    TF浮生太晚記得微笑

    这是从写薄荷味的那些年。她们是神秘人物,小小的身躯接受了多少压力。他们是万众明星,火火的组合付出了多少努力。TA们的爱情一波几折,这是上帝在开玩笑吗?为什么她们的爱情那么不堪一击?更多精彩就在《TF浮生太晚記得微笑》
  • 咖啡与玫瑰

    咖啡与玫瑰

    陆川和杨可卿在一个聚会上互相认识并很快陷入热恋,但是生活中的种种烦心事,不断困扰着他们。他们能否克服困难终成眷属………
  • 神秘逃妻

    神秘逃妻

    府内张灯结彩,难得的冰山脸上,一丝笑容终于消失,轿内仅有白萝卜一根?附上白纸黑字若干,“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只爱青菜,现奉上萝卜!”某男咬牙切齿,“乔梦雪,你休想逃脱!”冰山男碰撞穿越皮厚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格格很嚣张

    格格很嚣张

    她的职业很有前途,高风险高回报,没想到啊……阴沟里翻了船一朝穿越,她先是多了一个娘,又多了一个妹,后来,当朝皇帝是她干爹,后宫之主是她干妈,储君任她欺负,侍卫随她使唤,她的背景真是雄厚到……气死人,可问题是,她不是“她”呀,于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捡个便宜格格,她不做白不做。
  • 总裁娇妻:国民男神住隔壁

    总裁娇妻:国民男神住隔壁

    他和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在他的婚礼上,她笑靥如花。他结婚,她不是新娘。她被他的新娘下药,睡了当今霸道总裁,叱咤风云的二少。她被人吃抹干净,出国走人。五年后。她带着两个萌宝归来,并将自己在国外的公司分到中国来。一天,两个萌宝来到爹地的办公室。“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你娶我们妈咪,二是我们妈咪嫁你。”某爹地:“……”这算是选项?可等到他见到她后,就决定:一定不会放过她。(宠溺文来袭。)
  • 万物复苏

    万物复苏

    事已至此别无选择。阴暗的最角落,即使看不到黎明的光,也不要被黑暗去侵袭。他是陌途。穷途末路,画地为牢,破釜沉舟,得不到,至死方休。
  • 极品修仙传

    极品修仙传

    他,诱骗天界绝美仙子堕入凡尘;他,勾引魔界妖媚魔女陷入轮回;他,强行霸占温柔邻家小妹;他,调戏神界冰山女皇巧玩暧昧;灵动天下的精灵儿,天真可爱的天使美眉,倾国倾城的天之宠儿……
  • 浪漫的樱花树

    浪漫的樱花树

    赵小淘与陆林捷相识在校园,从最初的相互讨厌,到最后牵手谈恋爱。
  • 虚天魔主

    虚天魔主

    星球被毁,徐天秀携外星水母穿越至无尽荒恶世界。虫族肆虐,月幽界人类苟延残喘。天外邪魔降临,奏响世界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