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72400000022

第22章 明心见性 (6)

于是大家将太子的骸骨收拾好,走出山谷口,就在平坦的地方烧檀香,加香酥油,实行火葬,获得舍利子后,筑起七宝塔供奉。

这件事之后,佛陀不久就悟道成佛,他的五百位同学都发出宏大的修道意念,而大师也立即悟出无生无死的恒常存在境界。

有一次,道吾禅师问云岩:“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请问你,哪一个眼睛是正眼呢?”

云岩:“如同你晚上睡觉,枕头掉到地下去时,你没睁开眼睛,手往地下一抓就抓起来了,重新睡觉,请问你,你是用什么眼去抓的?”

道吾禅师听了之后,说:“喔!师兄,我懂了!”

“你懂什么?”

“遍身是眼。”

云岩禅师一笑,说:“你只懂了八成!”

道吾疑惑地问:“那应该怎么说呢?”

“通身是眼!”

逆境来时顺境因,

人情疏处道情亲。

梦中何必争人我,

放下身心见乾坤。

--《净宗要义》

救世济人

我们习惯于那种思维的定式,遇到问题喜欢钻牛角尖,从来不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这使我们走了多少的弯路。一心为人们着想的人,生前受人爱戴,生后有人怀念,这就是永生啊。

佛陀从前行菩萨道时,看见红尘俗世里的人心病非常严重,而且患心病的人的数量远远超过身体生病的人,于是生起想要解救世人的想法。

他知道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身体,于是想了一个方法,借着替大家治疗身体的疾病,帮助众生回复本心。有了这个念头,佛陀马上发下宏大的心愿,说:“我愿意以我的身体化作药王,帮众生将各种病痛治好。为了达成我这个心愿,我希望能活到一千多岁的高龄。”

发下这个愿望后,佛陀投生到摩希斯那王家。自从王后怀孕以后,便常常替人治病,不管任何病症,只要王后的手一触碰就能痊愈,不需用到药品。

后来王后生下一个长相端正的男婴,一生出来就能说话,他告诉所有人说:“我没有其他长处,只是擅长治病而已。如果有人生病,请马上来我这里。” 王子治病从不需要用到药物,只要被他的手或身体一碰,瞎子马上能看见,哑巴立刻能开口,聋人耳朵听得见,跛子也能走路,所以大家都称他为“人药王子”。王子的声名因此远远流传出去,远近的病人都上门请求治疗,一时间王宫热闹得像市场一样。

人药王子自从降生人世以来,替人治病已经经历一千多年,治愈了无数的病人。由于心愿已成,于是进入了涅蘖的境界。后来来到的病人听说人药王子已经不在人世,都悲伤得不停哭泣,像是失去父母一样,他们说:“从今以后,谁还能为我们救助治疗、解除痛苦呢?”

这时病人中有一位很智慧的人对大家说:“人药王子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遗留下的骨骸也一定能替大家祛除灾难痛苦。”

“对呀!我们怎么没想到呢?”于是大家连忙询问人药王子的遗体在何处,找到地点后,便拿取王子的骨头研磨成粉末,点在病人患病的地方,结果不管小病大病都立即康复。

粉末用完之后,继续到来的病人只要在烧化王子遗体的地方,稍微定心一想:“我已经双脚踏在人药王子转化身形的善地了,所有的疾病应当都会痊愈。”身上的病痛也是立刻消除。

佛陀用这个方法,帮助了数以万计的众生,圆满自己宏大的心愿。

有一天,佛陀带弟子们坐船。当船行到湖中央时,他问其中一弟子:“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遥远的地方,这是什么?”

有个弟子争着回答:“是意念。”

佛陀满意地点点头:“那么,有另外一种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当春花怒放时,它还停留在冬天;当头发雪白时,它仍然是个小孩子的模样,那又是什么?”

弟子一脸困惑,答不出来。

“还有,不前进也不后退,没有出生也没有死亡,始终漂浮在一个定点。谁能告诉我,这又是什么?”

弟子们全都愣住了,面面相觑。

“答案都是意念。它们是意念的三种表现,换个角度来看,也可比喻成三种人生。”佛陀望着聚精会神的弟子,继续解释:“第一种是积极奋斗的人生:当一个人不断力争上游,对明天永远充满希望和信心时,他的心灵就不受时空的限制,他就好比是一只射出的箭,总有一天会超越光速,驾驭于万物之上。第二种是懒隋的人生:他永远落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捡拾他人丢弃的东西,这种人注定会被遗忘。第三种是醉生梦死的人生:当一个人放弃努力、苟且偷生时,他的命运是冰冻的,没有任何机会来敲门,不快乐也无所谓痛苦;这是一个注定悲哀的人,像水母的空壳漂浮于海底,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也不在梦境里……”

蝉翼堪为重,

流水实在轻。

风雨不知病,

何故恨春风。

--宋·陆游

炷香增福

伟大人物,不是坐在高位上给人崇拜,禅者是从卑贱作业、苦役劳动中身体力行,磨励意志。儒者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佛教更是重视苦行头陀,劳役历练。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的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但是裴休不希望儿子这么早就飞黄腾达,少年仕进。因此就把他送到寺院里修行参学,并且要他先从行单(苦工)上的水头和火头做起。这位少年得意的翰林学士,天天在寺院里挑水砍柴,弄得身心疲累,而又烦恼重重,心里就不停地嘀咕,不时地怨恨父亲把他送到这种深山古寺里来做牛做马,但因父命难违,强自隐忍。像这样心不甘情不愿地做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忍耐不住,满怀怨恨地发牢骚道:

“翰林担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寺里的住持无德禅师刚巧听到,微微一笑,也念了两句诗回答道:

“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裴文德吓了一跳,从此收束身心,苦劳作役。

虽然如斯,这也只是充实福德因缘,乃属世间有为法,若禅者炷香,心能横遍十方,性能竖穷三际,心性能与无为法相应,当然“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了。

唐宪宗非常崇信佛法,迎接佛舍利入宫殿供养。有一天,殿中夜放光明,早朝时群臣都向皇帝’贺,只有韩愈不贺,并陈“谏迎佛骨表”,斥佛为夷狄,触怒了对佛教虔诚信仰的皇帝,于是被贬到潮州当刺史。

当时潮州地处南荒,文化未开,大颠禅师道行超迈,深为大众所推崇。韩愈耳闻此地有一高僧,有一天,抱着问难的心情去拜访大颠禅师。此时,禅师正在打坐,不好上前问话,因此,苦等了很久。侍者看出韩愈的不耐烦,于是上前用引磬在禅师的耳边敲了三下,轻声对禅师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侍者的意思是说,你禅师的禅定已打动了韩愈傲慢的心,现在你应该用智慧来拔除他的执着了,韩愈在旁边听了侍者的话后,立刻行礼告退,他说:

“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

这一次韩愈不请开示了。时隔不久,韩愈仍觉得心中疑团不解,再度拜访大颠禅师问道:“请问和尚春秋多少?”

禅师手拈着念珠回答说:“会么?”

韩愈不解其意说:“不会!”

“昼夜一百八。”

韩愈仍然不明白其中含意,第二天再来请教。当他走到门口时,看到一位小沙弥,就向前问道:“和尚春秋有多少?”小沙弥闭语不答,却扣齿三下,韩愈如坠雾中,又进入谒见大颠禅师,请求开示,禅师也同样扣齿三下,韩愈方才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佛法无两般,都是一样的。”

韩愈问春秋有多少,是立足于常识经验,对时间想做一番计算,事实上,时间轮转不停,无始无终哪里可以谈多少呢?在无限的时间、空间中,生命不断的轮回,扣齿三下,表示在无尽的生命中,我们不应只逞口舌之能,除了语言、文字外,我们应该实际去体证佛法,认识自己无限的生命,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寻找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永恒存在。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抑是无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是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手搘河水,是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人眼前见牢狱,为何不心内见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 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滔滔汴水,隐隐惰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是一般人经常想到的问题,甚至不少人都在探究的问题,但都没有人揭破这个谜底。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禅师们道出了原委,又不易为人了解。生命有隔阴之迷,意即换了身体就不知过去一切,故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生命的形相虽千差万别,而生命的理性则一切平等,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的义理能通达明白,则生从何来?死去何处?即不问可知了。

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但禅师却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地说:“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

慧忠国师不正面回答,反而问唐肃宗道:“君王可曾看到虚空?”

“看到!”

“那么请问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

肃宗无话可对。

凡人在生活中,最注意关心的皆人情事,谁对我好,谁对我坏,每日患得患失,不是计较金钱,就是计较感情;钱关情关之外,还有恭敬关,终日要人赞美,要人行礼,要人看我一眼,比之虚空,虚空不要吾人眨眼,吾人又何必要虚空眨眼?法身真理,犹若虚空,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两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肃宗不解,难怪南阳国师要问虚空可曾对你眨眼。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护持佛教的君王中的楷模。他在位的时候,曾经广建寺庙及佛像,修造桥梁道路,福利百姓。当时菩提达摩禅师,从天竺来中国弘法,梁武帝礼请禅师,并且问法说:“我这样不断地行善,会有什么功德?”

“了无功德”达摩禅师泼了一盆冷水说。

武帝听了非常不高兴,问他为什么?禅师不答,终于因为不相应,遂拂袖而去。

事实上,梁武帝的善行,岂是毫无功德?禅师所说的“了无功德”,是说明在禅师的内心,并不存在一般事相上“有无”对立的观念,我们唯有通过了“有无”对待的妄执,才能透视到诸法“是无是有,非无非有,是可有是可无,是本有是本无”的实相,这种超越向上,是禅家必经的途径,这种境界才是禅家的本来面目。

玉琳国师是一位美风仪的高僧,平时喜静,不爱说话,即连皇帝问佛法,他也简明扼要,不愿多言,使人感到禅门一言,不易求也。

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哪里。现在请问心在七处?不在七处?”

玉琳国师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玉琳国师:“什么叫做喜怒哀乐?”

顺治皇帝:“山河大地从妄念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琳国师:“如人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如何用功?”

玉琳国师:“端拱无为。”

顺治皇帝:“如何是大?”

玉琳国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顺治皇帝:“本来面目如何参?”

玉琳国师:“如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本来面目?”

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顺治皇帝从他的赞僧诗中说的“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就可以知道他的思想非常契合佛法。

顺治皇帝甚至羡慕出家为僧的生活,他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他对玉琳国师的恭敬,可想而知。

近观山色苍然青,

其色如蓝。

远观山色郁然翠,

如蓝成靛。

--民国·李叔同

同类推荐
  • 幸福女人要懂心理学

    幸福女人要懂心理学

    最全面、最麻辣、最实用的女人心理书。这里有精于包装自己的换装术,善于说服、引诱的言辞策略,谙熟驾驭人心的手段……智慧女人不容错过的心理修炼教程。
  • 哈佛情商课大全集

    哈佛情商课大全集

    哈佛大学,是一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学府,是世界各国学子们梦想的殿堂,哈佛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成功的标志。数百年来,这所万人景仰的学府培养出各个领域的高情商名人,共出过8位美国总统、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0名普利策奖获得者。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在文学、思想、政治、科研、商业等方面都造就出灿若群星的杰出人才,得归功于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方面有着一套独特有效的方法。
  • 思路决定财富

    思路决定财富

    本书深入透彻的精彩点评,直击“财迷”们的失败软肋;行之有效的致富妙方,破解“财迷”们的思维困惑;因人而异的致富理念,带领“财迷”们走出财富误区……
  •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作为一名集团老总,我很认同这本书的观点,即: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在工作中,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这时候,有的人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则去寻找借口,逃避责任。于是,前者成为了成功者,后者沦落为失败者。同样,我也经常对我的学员和客户说:成功必有方法,失败必有原因。
  • 好好活着2

    好好活着2

    本书内容包括:人生必要的丧失、懂得善待才幸福、学会选择与放弃、生活本没有痛苦、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真实的自己等。
热门推荐
  • 弈仙

    弈仙

    若缘未尽,纵千万年,终与君一见。身世迷离的易晨熙孤身卷入了修仙一路,这仙、鬼、妖、佛驳杂万千的世间从此便多了一位特立独行的修真者。这个故事讲述的便是这千百年来最疯狂的奕道之仙---易晨熙。天下间最奇特的弈道正缓缓铺开……本书修真等级划分:仙家御气期(九层)--筑魂期(六层)--挪魄期(三层)--结婴期(两层)--濒神期(一层)----破劫九天神佛门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果两层--辟支佛————三藐三佛陀妖精妖身--妖窍--妖魂——妖心——妖型——妖识--妖王——妖皇————十地邪魔鬼宗雪影——碧寒——赤绝——黯灭——皇纹————幽冥盛者慢热之作,敬请收藏。另推荐好友大作《许仙志》。
  • 我的萌萌小妹

    我的萌萌小妹

    13岁,本该是个开朗的年纪,安长轩,却亲眼目睹了自己双亲被杀害的情形。带着仅10岁的妹妹安萌萌逃了出去,按照家族安排的假身份,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平凡的生活着……但是……灭族之仇,不得不报……安长轩暗暗决心复仇。可是……“哥哥!我的衣柜里有怪兽!”“哥哥!我的床上的娃娃不见了!”“哥哥!……”
  • 喝下这杯酒,再爱不回头

    喝下这杯酒,再爱不回头

    他问我:“安安,你果真不回来?你不要我,也不要儿子了吗?”我一笑:“傅先生,你认错人了,我都没有结婚,哪里来的孩子。”我们的婚姻,早就在我爸跳楼的那一刻,就结束了,再爱也没了回头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能是为了更好的搞事情

    异能是为了更好的搞事情

    姓名:御容身份:异能者年纪:(无人敢问特长:专业凑热闹人生目标:当最大的反派boss。人生理想:当一名记者座右铭:世上有凑不尽的热闹,如果没有,那就去创造热闹其实这就是前期唯恐天下不乱的女主和她哥斗智斗勇,中期被迫改造的故事后期?这以后再说
  • 一本书读懂三十六计里的人生智谋

    一本书读懂三十六计里的人生智谋

    由古及今,对“三十六计”的含义和具体运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将其精髓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使读者在轻松掌握“三十六计”的同时,更能从中获得现实的指导,用博大精深的古人智慧照亮自己,从而使人生路上多几分甜蜜和欢喜,少几分苦恼和忧愁。
  • 青春少女校园忆

    青春少女校园忆

    四个快乐的少女,一所神秘的贵族学院,她们将展开一场神奇的冒险,这将是她们童年中最美好的回忆……
  • 我好想爱你啊

    我好想爱你啊

    五年前,18岁的许茵再一次从它手中逃脱,好不容易她决定去战胜它。五年后,醒来看着卫生间的满地血迹,许茵崩溃大哭,来不及包扎她连夜去了医院,“许,茵?”顾北衡看着她,和18岁的时候一模一样,许茵匆匆跑过,“你好,我想挂个急诊。”护士一看她仍然在滴血的手腕,“快,没事吧,快跟我来去包扎一下。”顾北衡快步上前,“我来吧,国道出了车祸现在急诊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护士见是他,“顾医生,今天你值班?”顾北衡点了下头,快步往前“包扎要紧。”护士忙点头,带着许茵往包扎室走。许茵,听清他的声音,身形一顿,不敢抬头。
  • 优秀店长

    优秀店长

    本书是专为店长量身订制的。针对店铺实务操作与管理,通过店长日常工作,全面诠释店铺管理规范、人员管理及培训、商品促销与陈列、店销资讯管理、店铺服务管理等。
  • 安徒生童话·中

    安徒生童话·中

    关于我所写的童话,我也想说几句我自己的心里话。首先从已经出版成集的《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说起,这是我的第一部童话作品集。这部童话作品集出版后,对于它的评价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到现在还很尊重这些声音,虽然不乏批评之声。我很珍惜他们对我所写童话作品的批评,我知道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 我有一座魔王殿

    我有一座魔王殿

    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十八层地狱意外崩坍,封印在地狱之下的阴气悉数流窜到了九州人间界,与此同时,亿万邪灵涌上人间界,通过附体在人类身上来夺舍重生。小丑秦歌意外得到了魔主传承——魔王殿系统,在天地色变,邪灵丛生的人间界,他将面临系统的蛊惑和现实的折磨,一场关于心理上的博弈和对战,一场神性与魔性的纠缠游戏,在扑朔迷离的真相谜题下,悄然展开。【暗黑流、系统流】【作者qq:277341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