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79900000003

第3章 自由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3)

关于自由的含义不但要从自由理论的发展讲起,而且还应对自由的外延和特征加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对自由的含义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一、自由的类型

自由的类型就是自由的外延。〔25〕从理论上讲,事物的外延总是具体的,所以自由的外延也是具体的,它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是按照人的生存方式,自由可分为个体自由和群体自由。个体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每个人都以一个独立的个体方式存在着,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自由,即个体自由。只有每个人都拥有了个体自由,才能组成合理的健全的社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每一个体又是一定群体中的一员,社会就是由一定的个体和群体按一定方式构成的社会有机体,其中个体是细胞,整个人类社会自由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个体自由的实现。然而每个人的存在又离不开群体,所以群体自由的实现又是个体自由实现的前提和保障。总之,人类在追求和实现自由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个体自由和群体自由的关系,既要努力实现和保护个体自由,又要充分尊重和肯定群体自由,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最终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由。

二是按照摆脱约束的不同,自由可分为积极的自由和消极的自由。自由总是受到一定的约束,约束分为积极的约束和消极的约束。所谓积极的约束是指现实存在的某些必要地、合理地使人不能去做有害的或可能有害的事的障碍、阻力和束缚。如2003年我国“非典”期间,为了防止疫情扩散,政府对人们的活动进行的约束就是一种积极的约束。所谓消极的约束是指现实存在的某些不必要地、不合理地妨碍人的必要的、合理的愿望或行动实现的障碍、阻力和束缚。如一些地方或单位制定的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规章制度。自由与约束相对应,既然如此,自由也可分为积极的自由和消极的自由。所谓积极的自由就是主体通过克服消极的约束而取得的有益的自由。如某人想调动工作,由于不合理人事制度的约束而无法实现,那么,这人通过一定方式、方法冲破这个消极的约束之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时他(她)获得的有益于人才流动或发展的自由,这就是积极的自由。所谓消极的自由就是主体通过克服积极的约束而得到的对己或他人有害或可能有害的自由。如“非典”期间,有些患者私自从隔离病房外出,这时他(她)得到的自由存在着对他人极大的危害,这就是消极的自由。区分积极的自由与消极的自由对人的自由获得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按照人的活动领域和层次,自由可分为政治自由、经济自由、思想文化自由、生活自由和哲学自由。政治自由是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公民所具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以及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经济自由就是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有自由进行经济交往,且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无端干预的权利和自由;思想文化自由就是指一定社会成员所具有的教育权、受教育权以及从事其它与思想文化有关的活动的自由;生活自由就是指每个人在生活中,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可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等选择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对此他人无权干涉;哲学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及其三者的关系,使人确立起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确获得自由的方向和道路。哲学自由是人对政治自由、经济自由、思想文化自由和生活自由进行了高度概括之后而得到的高层次上的自由。

四是按照人的活动方式,自由可分为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思想自由是想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一切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的前提,也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当然,在头脑中的这种自由是外界无法干涉的。言论自由就是说的自由,它为主体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得主体之间可以相互沟通思想,既达成共识,又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自由。行为自由就是做的自由,这一自由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实际表现,也是人的意志自由的最终体现。如果一个人既能想到、说到,又能做到,那么他(她)的自由就可以完全得到实现。但是在这三种自由中,除了思想自由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都对言论自由和行为自由作出了许多界定。

二、自由的特征

自由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征。

从自由的形式和内容来讲,一般而言,自由具有相对性,而没有绝对性。这就是说任何自由都要受到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以及人的认识能力、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等主观条件的制约。〔26〕如言论自由和行为自由就是如此。在言论上,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能破坏他人名誉和国家尊严;在行动上,不能随心所欲的行事,不能损害他人利益、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当然,思想自由相对有所例外,它的自由度更大一些,可以做一些漫无边际的幻想,但从根本上说也是相对的,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再如个体自由和群体自由也是如此。个体自由决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为所欲为的绝对自由;群体自由也决不是说群体具有战无不胜的力量,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为个体自由和群体自由都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特别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所以它们在每一个社会历史时期,都只能是相对自由,而不能是绝对自由。总之,自由从形式和内容上来讲都是相对自由,不是绝对自由。

从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自由的发展来讲,自由又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绝对性。首先,自由是人追求的永恒目标,无论是在哪一个时代,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人不断追求自由,人类争取自由的愿望、努力和斗争永远不会停止,这是绝对的。其次,任何自由都不能凭空产生、提出,它们都来自于实践,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实践是产生、提出自由的来源和依据。不仅如此,实现自由的唯一途径也是实践。毛泽东同志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7〕人只有通过实践认识规律,并通过实践应用规律去改造世界,从而使之符合人的自由的愿望和追求。(关于这方面内容在本书第三编还将继续进行分析)这也是绝对的。第三,自由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自由的实现总是一个过程,它不可能一次就达到。在自由的实现过程中,人们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给自由注入新的内容,提出新的要求,扩大新的领域,实现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自由。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人民自由度的不断上升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自由是发展的,这也是绝对的。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说,自由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二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提出与逻辑线索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批评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唯心史观,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和他的《精神现象学》中有关异化劳动的观念,并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应用于考察人类社会,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之后,在人的自由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不仅予以了高度关注,而且还将其贯彻于理论始终。关于自由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虽未有专门的篇章,但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发展脉络和逻辑线索。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怎样提出的?它的研究目的又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是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之前必须要予以回答的。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对这两个问题的明确认识,那么我们在后面讨论的一系列问题都是盲目的。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自由思想的表述是从1843年马克思(Karl Marx)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开始的。在这篇文献中虽然马克思主要批判的是中世纪的政治制度,但是也涉及到了自由问题。他说:“在中世纪,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生活是同一的。在这里,人是国家的真正原则,但这不是自由的人。所以这是不自由的民主制度,是完成了的异化。”〔1〕这仅仅是关于自由思想的开始,而这种思想相对集中且重要的阐述主要在以下几篇文献中:

第一篇,马克思于1844年4月至8月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此《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的基本活动是生产劳动,它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根本特性,这个特性的本质就是自由。他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质对人说来不过事实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命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生产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而这种人的类本质具有“自由的自觉的”特点。

所以这篇文献的意义首先在于明确了人的类本质具有“自由的自觉的”特点,自由是人的本质要求这一重要观点。其次这篇文献还设计了人类自由社会的模式——共产主义。人的自由的实现要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虽然如此,但是“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它只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4〕,人类发展的目标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5〕,“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

第二篇,马克思、恩格斯(Fridrich Engels)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首先对束缚人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批判。它指出:分工与私有制是社会压迫之源,同社会压迫、社会强制联系在一起的不自由几乎都是从此而来;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和社会化过程的发展,对无产者说来,劳动已无任何自主活动的成分,而成为摧残其生命的活动,因此马克思认为,无产者为保存自己的个性,应当消灭自己生存的条件。这部著作还指出:观念统治也是人不自由的一大表现,“我们要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象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不再在这些东西的枷锁下呻吟喘息。我们要起来反抗这种思想的统治。”〔7〕其次这部著作从正面阐述人类自由与解放的理想。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到要使人的个性与能力获得自由而充分的发展需要有这样四个条件:(1)生产力的这种发展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发展,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落后的东西都要死灰复燃。(2)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现有的前提产生的。”〔8〕这里讲的共产主义不仅仅是理想和应有,而是一种消灭现存状况与实现美好理想的运动,即争取自由与解放的运动。(3)无产阶级的普遍联合。过去一切革命的占有都是有局限性的,个人的自主活动受到有限生产工具和有限的交往的束缚,只有无产阶级的通过普遍联合,才能占有生产力的总和。(4)异化扬弃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扬弃了异化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都没有固定的活动范围,都可能在许多方面得到发展,因此人有比较多的时间和自由度来干自己想干的事。

由此可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成熟且系统的,这与唯物史观创立的进程是一致的。把握其中的自由理论,对于把握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世界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它还使无产阶级认识到了个性自由与创造性才能发展的条件。这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个性,就应当消灭他们至今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旧社会生存的条件,即消灭劳动。”〔9〕(这里所说的劳动是旧劳动,即具有旧的社会形式的劳动,特别是雇佣劳动)?由于“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0〕,所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充分得以自由发展的唯一社会。

第三篇,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就是消灭阶级,从而达到人的自由的充分实现。在《宣言》中,他们一方面指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另一方面又具体描述了共产主义将是一个怎样的自由社会。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宣言》中讲:“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然后“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1〕由此可见,自由社会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那么,共产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由社会呢?马克思、恩格斯说;“在发展进程中,当阶级差别已经消灭而全部生活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众的权力就失去了政治性质。”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这就是说,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个人之间地位和利益的相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但不会限制或妨碍别人的自由发展,而且还会促进别人的自由发展,这时候人(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由。这段话也曾被恩格斯用来作为《新纪元》的题词,它集中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新纪元的基本思想和成熟观点。

同类推荐
  •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该书共收集论文38篇。即《道德建设四题》、《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战线精神文明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等。
  •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中国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既不能忘记历史、更要超越历史的认知已成为共识,但是在历史观上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超越传统的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普及。“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邓小平理论和战略思想既是对这种“彼此弯弓月”历史观的继承,更是对它的超越。如果中国人今日仍以“彼此弯弓月”的历史观,研究和处理包括国际关系在内的战略问题,那就可能远离“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希望本书能在这方面对读者有所助益。
  • 区域行政引论

    区域行政引论

    区域是一个意蕴广泛而又相对的概念。它没有严格的范围、边界以及确切方位。各个学科因研究的视觉和内容不同,对区域的界定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对区域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以自然标准划分、政治标准划分、经济标准划分、社会标准划分的四个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各个学科对区域概念的界定。
  •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决策。由此,拉开了全党和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学习的序幕。用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武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形成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已经成为全党和广大领导干部的共识。党政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理应成为学习的楷模。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今天,没有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不可能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道德(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道德(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本书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伦理道德的论述进行综合类编,按照编者对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思想的认识脉络来安排体系,侧重于抓主要问题。全书分为道德的本质、道德和其他意识形式、道德的历史发展等十一章,每章分为若干小节。目前国内尚没有全面编辑汇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伦理道德论述的专书公开出版,本书的编辑出版有填补空白的作用。
热门推荐
  • 你还是当年的你吗

    你还是当年的你吗

    如何面对突如其来丈夫的离世,如何变得坚强
  • 国安突击

    国安突击

    梓夜发觉男友威灵部叛国行为,善良规劝却被杀,威灵部又色诱梓夜妹妹梓笑,妄图找到自身败露的根源。国家安全局人员利用其恐惧心理,让梓笑扮演已逝姐姐梓夜,开始与间谍组织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理游戏。
  • 勾勾手指头,一辈子不分手

    勾勾手指头,一辈子不分手

    在公主逃婚后,撞到三位黑道帅哥!无奈之下,与他签下了契约合同,答应了做他半年的契约未婚妻!“你们俩,绝对不能假戏真做。”朋友们都对他们警告。是的,违反合约,惩罚很恐怖!“可是,我喜欢上他了!”安诺琳矛盾犹豫,焦虑的徘徊。“琳,你是我的!”邪魅温柔的未婚夫找到琳,对她进行疯狂的追求。“臭丫头!我才是净名正言顺的未婚妻,你不过是个冒牌的!”雪恶狠狠的瞪着她。“我喜欢你,但是,我却爱她。”最后,净的语气不再冷冷的,眼神里尽是温柔。在二对二的情敌争夺中,到底谁和谁才会真正在一起?而净的那句话,到底又是什么意思?
  • 网游之菜鸟天王

    网游之菜鸟天王

    我是一只小小鸟,菜鸟之中的极品;我是一个通缉犯,这不是真实的我;我是世界的天王,我只是在不断的寻找;我在血与火中淬炼,在杀戮中生存;矗立在颠峰的寂寞,有谁会懂!我去!我就是我,玩个游戏而已。装什么深沉!!!!
  • 王者荣耀之改编番外篇

    王者荣耀之改编番外篇

    根据游戏王者荣耀改版,王者大陆分为五块大陆,每一块大陆有一个守护神,守护王者大陆共同的荣耀,在创造者女娲带领下王者大陆一片繁荣昌盛,直到秦始皇赢政暗中结节兵力想一统大陆释放黑暗风暴龙王,而在青龙城区的狄府此时火光照亮天空……
  • 女总裁的无双战神

    女总裁的无双战神

    十年征战,名扬天下。当他带着荣耀回归南州时,姐姐惨死,父亲精神失常,家族破灭,物是人非。他要让敌人下地狱忏悔!曾经的南州四大美女总裁,因为姐姐的死,被降为平民,受到排挤,他确定倾尽所有,保护姐姐的闺蜜,不再让姐姐遗撼!
  • 猫眼内外

    猫眼内外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世纪宝玉可以不打吗、“抽鸦片者非禁烟局长”、拍马屁以及虎狼之伤、猪八戒照镜子、孟子三论“五亩之宅”、山下老虎咬不咬人、猴子磨刀与孔子设计、性情中人与“头家脾操”、干嘛要去撬动地球、想看电视就别思考、纳税人是哪些人、节能灯为谁节能、放弃举报、脸皮和披狼皮、披羊皮、且听老人言等。
  • 余晖依旧

    余晖依旧

    都说学生时代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间,可是那个时候,谁还会彼此珍惜,依依不舍,可等我们长大后再一次遇见,也许余晖依旧,但是身边却没有了你想一起欣赏的人。
  • 日月轨迹之交汇世界

    日月轨迹之交汇世界

    从英才大陆穿越现实的林日惜没等了解这个世界再次被命运选中,来到了交汇的世界。没有生机就会感染死亡,没有希望只会感染绝望——这是永远戒条。这里是交汇的世界,来到这个世界的人会遇见另外一个不同的自己。信任慢慢的消失,当这个世界格局可见真正的轨迹已经混乱不堪,被选中的命运使者们能否带领脱离这个世界,将轨迹重新纠正?
  • 最强皇女

    最强皇女

    升东凤,东方国的四皇女,被人讽刺为草包皇女。在这个以武为尊的领主大陆上处处遭人嘲笑,就连她喜欢的人也厌恶她。一次意外当中,她被自己喜欢的人甩撞到假山上晕了过去,当醒过来之后,却换了一个来自21世纪的特工强悍灵魂。看草包皇女如何走向异世之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