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2000000007

第7章 世界级天才——张亚勤(2)

张亚勤的到来让WindowsCE部门(随后重组为移动及嵌入式产品部门)焕发了新生。该部门由于长期沿袭了PC操作系统的开发模式,产品更新周期缓慢,面对已经开始出现加速迹象的移动计算市场,WindowsCE几乎完全处于被动局面,微软内部员工干脆给这个部门取了个绰号叫“粘在骆驼上的一只蜗牛”。

张亚勤决心要改变这一切,这也是他等待的一个机会。3年前他开辟了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的一个新研究小组——无线网络小组,一直低调地从事着WindowsCE的产品转化工作,而现在他的机会来了。

2004年的一天,张亚勤给微软美国4万名员工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号召员工都来使用“微软牌手机”,这是第一款用于微软内部测试的手机已经集成了目前高端商务手机的所有功能:3G、多媒体、移动电邮等,而这些功能在一年前还不在产品计划中。张亚勤到达雷蒙德的第一件事,就是坚持要把这些缺少的重要功能全部补上:“当时我们忽视的是technology(技术),而不是business(业务)。”在那一刻他预见了未来,如果微软今天再回想这一切,谁也不会否认这一点。

张亚勤的那封电子邮件激发了微软内部规模宏大的“移动体验”,那时很多微软的员工都在使用Plam或者BlackBerry,他们给这第一款“微软牌手机”提的意见大都非常苛刻,“第一天我就收到了700多封回信,邮箱都挤爆了。”张亚勤说,“最关注这款手机的还是比尔·盖茨,他的邮件是1天1封,信中甚至还和我讨论技术细节。”张亚勤当然没有时间悉数回复所有员工的来信,面对纷至沓来的“客户需求”,他开始反思Officesystembile产品如果再沿袭PC软件的开发模式——2~3年升级一次,会不会成为技术以外的另一个障碍?

2005年4月,在一次Officesystembile产品的发布会后,张亚勤发现身旁的松下公司美国的CEO正在使用装载了Officesystembile的手机,他便上前询问这款产品是否好用,对方先说了一堆好话,后来知道他是张亚勤又说,“原来你是这个部门的主管,那我要好好提几个意见了。”张亚勤认真地听完了他的意见,回到公司后他迅速理清了一个思路:重新划分产品研发中电话和PDA的投入比例,组建一支面向运营商、手机生产厂商的“外派”团队。

这一思路帮助移动与嵌入式产品部门彻底抛弃了PC软件的开发模式,当张亚勤2006年3月站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二层大宴会厅演讲台时,他如同站在了高高的领奖台上,他激动地说:“我们当时组建了微软著名的团队OORT(OEM/OperatorResponsivenessTeam)!这是微软历史上第一次成立专门的团队,和运营商、OEM、手机合作伙伴进行密切的合作。这个部门当时是20个人,现在已经将近200人,可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Officesystembile产品研发、合作和经营的模式!”这不禁让人想起微软那句振奋人心的工程师标语:“Thisismybaby(这是我的儿子)!”据说微软每个工程师在出色地完成工作后,都会高举自己的作品大喊这句话。

当张亚勤在北京希格玛大厦六层的会议室接受记者专访时,这句话似乎依然还在他心中激荡。张亚勤说,“其实我看到的是两个层次的融合,多年来改变整个人类交互方式的两个最重要方面,一个是数字化,把你的信息表示的方式改变,另一个是IP化,指的是信息连接的方式。”到如今,微软的移动平台的合作伙伴已有55个国家的47家设备制造商与115家移动运营商。

事实上,张亚勤并不像多数人想象中的那样低调,他也会扯着嗓子喊出振奋人心的宣言。只不过,这种表情只有在他看到“儿子”正在改变世界时,才会出现在他脸上。

从科学家到管理者

不太熟悉张亚勤的人,通常只认为他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并没把他想象成一位拥有个人魅力的管理者。这种认识和张亚勤的低调不无相关。1999年,他回到北京后不久,曾有细心的员工把他所获得的奖励挂在公司墙上,结果张亚勤当时就把它们都统统摘了下来,他似乎从来都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当时,为了邀请张亚勤加盟初创的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时任院长的李开复就满足了这位科学家一个很“学术”的要求:在他的新办公室里安装一块长3米,用于讨论问题的白板。这样他就肯回北京了吗?“差不多,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一位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说。

有传言说,2005年7月微软高级副总裁李开复从微软辞职加盟Google公司,此后比尔·盖茨把张亚勤派回中国,这是一场人为设计好的公司战争,张亚勤现在坐的位置,本来是准备给李开复的。还有记者跑去问张亚勤:“在中国,高校的学生那么喜欢李开复,那你的魅力在哪儿?”

“他们非常不一样。”一位曾经和李开复与张亚勤都共事过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员工说,“李开复是那种说几句话就可以鼓动人心的领导者,而张亚勤却不是。”

“他用自己的行为改变周围的人。”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教授张黔,曾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无线网络小组的主任研究员。她说:“和亚勤共事非常轻松,他会时常过来拍拍你的肩膀,鼓励你任何一个微小的进步,他几乎从来不发号施令。”

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的李世鹏,是当时听说张亚勤回北京工作后,直接选择了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的一位“海归”。他说:“和大多数选择回国的研究员一样,我不是被亚勤说服来北京的,而是主动来的。”李世鹏认为,张亚勤的成就,让他根本不需要去鼓动别人,他自己就是最好的“广告”。而对于作为管理者的张亚勤而言,李世鹏说:“他不像鲍尔默那样会拿棒球棒在台上挥舞,但他讲出的话总是让你不得不信服。”

张亚勤用了3年时间让Officesystembile这只“蜗牛”变成了另一头“骆驼”,这已经证明了他出色的管理才能。整个过程虽然一切都很顺利,但在他看来,却并非轻而易举。他刚到雷蒙德时,他在微软的实际工龄仅有5年,而他手下的4个高级经理在微软的工作时间加在一起有70年,要率领这样一支队伍无疑是一个刁钻的管理问题。一个更难以统计的数字是当时移动与嵌入式产品部门的员工数量和与这个部门关联的其他产品部门数量,“当时在全球我们大概有1000多人在工作,而Officesystembile几乎和所有产品部门都必须有紧密的联系。”

毫无疑问,他“搞定”了这一切。当向他询问是如何做到这一切时,张亚勤笑了:“我可以全部告诉你,但要记住,这不是我一个人搞定的。”

28年前一个闷热的夏天,12岁的张亚勤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一场突然降临的肝炎让他饱受折磨。面对还有两个月的夏季高考,张亚勤对母亲说:“让我去试试,不去考,等于考了0分。”面色发黄的张亚勤坚持走进了考场,而这份坚持的态度从此改变了他。

多年后,张亚勤偶尔回忆起那段经历,当年能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都被人称为“神童”,而他却不认为自己真有那么聪明,他认为成败之间,坚持不懈的态度更为重要,就像他自己经常说的那样,“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会失败”。

如今,张亚勤站在了历史的起点,他掌管的微软(中国)公司研发集团,是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工程院、微软(中国)公司研发中心、微软(中国)公司技术中心、微软互联网技术部(中国区)、微软亚洲硬件技术中心及其他分布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各类产品研发机构组建而成的。他昔日的战友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博士、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博士及微软互联网技术部(中国区)总经理宫力博士都将帮助他去创造新的历史。

新的挑战

2005年6月底,张亚勤又从北京飞回美国雷蒙德总部,此行他有两件重要的事情要办。第一,他将给微软总部各个产品部门的全球副总裁带去一整套从基础研究到产品研发的方案;第二,他要把家搬回北京。

其实,张亚勤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北京。2003年他从北京去美国就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时嘱咐自己的秘书:“别把我的书搬走,我可是还要回来的。”

在他动身前往美国的前一个月,这艘全球软件业的航空母舰已经驶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微软董事长兼首席软件架构师比尔·盖茨,这位“商业头脑”远大于“技术天赋”的人已经宣布将在两年内逐步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然后将只保留董事长的职位。对于微软来说,这无疑意味着IT英雄时代的终结,但这也似乎揭示了强人之后的微软已经自己找到了通达未来的方向。

“7年前,微软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战略转型期。”在微软(中国)公司研发集团成立前夕,张亚勤在一个小规模的媒体交流会上这样说道。当时,身着西装但仍然不打领带的张亚勤把语调放得非常轻松。他平静地阐述着几年来微软在向数字娱乐、互联网、移动通信等领域进军的信心。而对于自己和中国研发集团,他只强调了一点:“中国研发集团是微软海外机构最完整、业务布局最全面、研发投入最大的研发机构。我们在做可产品化的研究,这是最大的不同。7年来,我可以说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基础研究机构,但在产品研发上还不是。而这正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事实上,他所说的这个方向已经关乎微软的未来。迄今为止,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与Office办公软件虽然仍然拥有令人称道的市场占有率,但是,这一成功似乎从来没有被总结成“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广阔市场”。提到技术创新,通常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Google公司、开源软件或者某个互联网新贵。

张亚勤似乎一开始就是来接受这个挑战的。这位被人称为“全世界的财富”的科学家,7年以来一直埋头低调地改变着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模式,帮助这艘航空母舰为驶向蓝海而努力突围。当张亚勤讲到现在蒸蒸日上的微软移动与嵌入式产品部门和7年来从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已经发展成为微软全球第二大研究基地的中国研发集团时,他的脸上闪过一道灿烂的笑容。

这是一道能够让比尔·盖茨放心的笑容,就像比尔·盖茨经常对张亚勤说的那样“Godoit!(你去做吧!)”2005年8月,张亚勤带着这一切再回到北京,他的梦想是在中国做出征服全世界的产品。这一次,比尔·盖茨已经不用再嘱咐他“Godoit”了。

四、我的成功秘诀

从一位少年天才到声誉卓著的科学家,从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管理一批最聪明的人,到负责微软全球移动通信和嵌入式系统业务,张亚勤似乎总是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且每一次都扮演得非常精彩。新岗位赋予了他新的使命,他如何看待这一使命?

一位从山西太原走出来的“神童”,人们已经习惯了他的一个又一个成功,可在这些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故事能够言说。

2004年1月6日,在张亚勤即将离开中国,远赴美国微软总部工作前夕,记者卢山对他进行了专访,使我们有幸倾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心声。以下摘自《中国计算机报》执行总编卢山于2004年1月6日对张亚勤的采访记录。

努力完成新岗位的任务

卢山:知道你即将升任微软全球副总裁,首先向你表示祝贺。

张亚勤:谢谢!正式的任命通知是明天宣布(1月7日)。

卢山:我们都很想知道你新岗位的情况,主要负责哪些方面?

张亚勤:整个部门叫OfficesystembileandEmbeddedSystem,负责微软的移动通信和嵌入式系统业务,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底层的WindowsCE操作系统。第二部分是MOfficesystembileDevice,就是一些移动设备,像我现在用的SmartPhone,以及PocketPC。第三部分是其他一些嵌入式系统,包括智能电视、数字电视、机顶盒、WindowsDVR等嵌入式系统。总之,凡基于WindowsCE的嵌入式产品都在这个部门。第四部分是偏市场方面的,如和OEM伙伴、技术伙伴之间的一些合作、联合开发等等。整个部门还在整合时期,可能要持续3~6个月吧。

卢山:这应该是微软NET战略的一个具体部署,也是微软设备多样性的一个体现。那么,你如何看待这个新岗位?

张亚勤:我一直认为移动通信和嵌入式系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不仅是对微软,对整个产业都是如此,特别在中国。以前,我给总部提交报告时,总要提及几个重要的发展机会,移动通信和嵌入式系统就是我最为看好的。我很高兴能承担这一重任,因为我的背景、兴趣都在这方面。此外,也可以把研究院所开发的一些技术尽快应用起来。

卢山:你在通信、消费电子、软件各个领域都做过,这似乎是专门为今后的工作做了准备,这是微软选择你负责这个部门的主要原因吗?

张亚勤:过去在产品研发、基础研究,以及所经历过的多个产业的背景,对我现在和今后的工作都很有帮助,也许这是公司选择我做这件事情的一个原因。我博士毕业后工作了15年,在通信、消费类电子及软件领域的公司各做了5年,而且每次调整都在年底年初(笑)。我即将负责的领域也正好是这三个产业融合的产物。

目标明确

卢山:每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目标,你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张亚勤:我下一步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我们的移动产品、嵌入式产品成为市场主流,让更多的人使用。这本身是一个新的市场和产业,虽然对于通过手机读电子邮件、听高品质音乐、看高品质的视频、玩游戏等等,大家谈了很久,但真正能实现好的还没有。我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虽然我不知道有几年(笑),带领自己的团队实现这些目标。

卢山:我想这不仅对你是挑战,对微软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原来靠PC升级的模式已经是越走路越窄,微软要想保持住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就必须开拓新领域。

张亚勤:对产业也是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最具有潜力、最令人振奋的发展方向。

卢山:那是否意味着,你在新岗位上成功了,微软也就成功了?

同类推荐
  •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背影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背影

    民国时期卓尔不群的大先生们彼此间是什么印象?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本书选取了两个视角:一是大先生们的他述。即民国时期大先生们相互记录、悼念或者回忆性的文字,这些第一手文字,提供了许多后人无法体味的细节,展现了大先生截然迥异的形象。二是大先生们的自况,亦即他们对自我的描述。这部分内容涉及大先生们自小成长或一生中重要经历的部分,都是极其珍贵的了解他们的材料。品读这些文字,你会发现原来大先生们那么逗,那么可爱,却也那么不合时宜、不近人情……
  • 傅雷读书与做人

    傅雷读书与做人

    从早年求学到晚年,傅雷先生对读书、对学问的追求从未间断过。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傅雷读书之感悟见诸于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在做人方面,傅雷的一生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他秉性乖戾、嫉恶如仇,他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小说家最大的秘密,在能跟着创造的人物同时演化。生活经验是无穷的。作家的生活经验怎样才算丰富是没有标准的。人寿有限,活动的环境有限;单凭外界的材料来求生活的丰富,决不够成为艺术家。唯有在众生身上去体验人生,才会使作者和人物同时进步,而且渐渐超过自己。”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本书以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被选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 战争教父李靖第1部:乱世将星

    战争教父李靖第1部:乱世将星

    躲得过战场刀剑无眼,却难躲官场人心无情:被隋炀帝钦点守边练兵,顶头上司王仁恭却将其精锐抽尽,只留给他一千老弱;满怀一腔报国热情,请朝廷派李渊抗击突厥,却被未来皇帝记恨在心;因告发李渊谋反,隋亡之际,差点被李渊斩首;幸得一命,却又在南方为唐朝征练新军时,遭到皇帝和太子的双重暗算……
  • 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本书讲述电影鼻祖、娱乐圈教父、慈善大家邵逸夫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打造了“邵氏”、“无线”这两个电影、电视王国,培育了数之不尽的演艺人才的传奇经历。他还热心慈善,捐款几十亿,以他名字命名的校园建筑遍布祖国大地。
热门推荐
  • 监兵

    监兵

    本故事的时间、地域、背景都是虚构的。故事中出现的国家、人物完全虚构。故事讲述钱浪重回京城,诛杀想要投靠北魏的怡红帮帮主钟楚,顺带剿灭了北魏设在大齐国内的细作组织,可惜让细作头目‘一姐’潜逃了。‘一姐’不甘失败,拉拢了夺得铁矿开采权的风云堂,招募聂伟重组怡红帮,与钱浪对抗下去。钱浪与老朋友徐武重逢,再次见到初恋情人周兰蔚,可是,周兰蔚反对钱浪混迹江湖,两人总是分分合合……
  • 凯源柠檬恋

    凯源柠檬恋

    王源会不会想起有一个夏天,和他温柔低沉的声线完美融合时朦胧的幸福感?王俊凯会不会忘记有一年秋天,将冷风贯彻他的心后他放开你的手时模糊的疼痛感?如果有一年的夏天和秋天,都是花朵盛开的季节,你会不会再一次,踏着满地的凋零,站在我的面前——再说一次,属于夏秋的暗语。
  • 我在末世开世界

    我在末世开世界

    2550年,一颗名为恶魔的陨石向地球而来,地球利用高科技卫星导弹击碎了陨石,但还是有陨石碎片落到地球上。
  • 太子妃

    太子妃

    她,天界唯一的公主,绝色倾城,风华绝代,因不满自己的婚事,在人间百年未曾回过天界。他,养在宫外的皇子,七岁那年,一次暗夜的绝杀,他遇上了她,脑中便再也忘不了她的身影……
  • 我的爱之殇

    我的爱之殇

    在一个秋末的晚上,欧阳海天救下一心寻死的孕妇徐淑惠,也就是在当天晚上,徐淑惠产下儿子欧阳一帆,两人暗生情愫,淑惠本来为情所困,后被欧阳海天所打动,两人带着欧阳一帆到上海的城郊生活。
  • 她与真相为邻

    她与真相为邻

    沈欣桃是一名法医学的大三学生,拥有一个冷静理智又天真呆萌的大脑,带着她的青梅竹马赵大金连破惊天大案。一边是冷酷而忠犬的大金,一边是阳光善良的警察杨一。接连不断的案件发生,面对感情她又该做何选择?
  • 过气歌星为何还能天天热搜榜第一

    过气歌星为何还能天天热搜榜第一

    【一个公式就能获得无尽的财富,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过气女歌星第二身份竟是天才数学少女?刚来新学校就差点被开除。打人?偷窃?纵火?……一天不上个热搜吃不下饭自信心膨胀得快捅破天就这样的学生还有一堆老师保她这究竟是为什么?而另一个游泳健将唐隅,年年绩优拿奖拿到手抽筋各位老师赞不绝口却偏偏不自信他们一个自信跋扈,一个妄自菲薄,他们终将成长......可成长哪是那么轻松的一件事,伴随着他们的是种种疑云......
  • 人际资本学

    人际资本学

    生活幸福、快乐以及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就是为人和交友成功的体现,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你一生的资本。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无具体的理论依据和固定的行为模式,但本书可以与你共同感悟和分享人们不可不知的通则及行之有效的战术战略。
  • 读者文摘精粹版9:活着就是幸福

    读者文摘精粹版9:活着就是幸福

    人生下来就是为了活着。生命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但是要活得有质有量,因为我们被赋予了生命,这本身就值得感激,在人生的道路,生命与我们一路同行。
  • 校园生活记录者

    校园生活记录者

    我也就是个学生。所以大多数诡异篇章其实是我的小随笔日记什么的。想到什么写什么。看到什么写什么。我觉得我的校园生活还是比较开心的!希望看了我的日记多少能给大家带来点青春的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