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2200000021

第21章 经营篇(10)

§§§第六节 让商业逻辑显身

不过,企业要想真正的提高经营能力,还必须将商业逻辑的学习和积累从员工的个人行为,转变为企业的集体行为。由各个岗位上无数的员工前仆后继开发出来的商业模型,如果不转变为企业的知识财富,那么商业逻辑必然会随着企业人员的变动而流失,而且商业逻辑也无法得到不断的升级和完善,从而使商业逻辑变得平庸。切斯特·巴纳德在其《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也曾说到:“重要而具体的专业化阶段是单位组织而不是‘专业化的’个人。”那么,如何将员工的商业逻辑始终保留在企业当中,而被企业中所有的员工,尤其不断加入到企业中的新员工所应用呢?

托马斯·H·达尔波特、劳伦斯·普鲁萨克和H·詹姆斯·威尔逊在合著的《最优理念》一书中说道:“杰克·韦尔奇和CEO并不仅仅是空谈理论,他们热情地实施这些理念,一旦一个理念变成了公司的一个主要行动,那么它就嵌入了公司的‘操作系统’之中,或者说是嵌入了其管理方式之中。”实际上,将员工开发的商业逻辑转变为企业的商业逻辑并不困难,关键在于,企业一定要形成这样一种工作方式:不断地将由员工开发的各种商业逻辑,其实也就是各种数据分析过程,制度化地固化为商业模型,并将对这些模型的使用嵌入到企业的工作流程中去。在前面曾提到的,小艾尔弗雷德·斯隆在其自传《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一书中的一段话也是很好的证明:“如果没有各个部门的适当的时效性数据,公司管理部门也不可能制定出好政策。这种稳定的运营数据流——后来据此建立了相应的程序——为最终实现真正的协调分权管理提供了可能。”

其实,中国本土企业一个很普遍的奇怪现象恰好证明了以上的观点。很多本土的中、小型企业往往具备非常优秀的商业逻辑,他们更加懂得如何经营企业,对市场的响应措施更加合理和科学,而相反,很多本土的大型企业却总是缺乏商业逻辑,企业做大以后反而不会经营了,其实,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很多本土企业没有将商业逻辑转变为商业模型。中、小型的本土企业由于始终被优秀的创始人直接控制,而一个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是由于出现了一位卓越的创始人,他往往是企业经营的高手。因此,中小型企业在创始人的直接控制下,或者说,企业的创始人亲自操作着企业的经营工作,并不缺乏优秀的商业逻辑。但是,当企业做大以后,创始人无法直接地控制庞大企业的经营了,而企业还没有形成起将商业逻辑转变为商业模型的工作方式,那么,创始人以及其他员工开发的商业逻辑无法继续传承,也就无法被其他员工所应用,长此以往,就导致企业缺乏商业逻辑,换句话说,就是导致企业的经营能力下降了。

那么,到底如何理解商业模型呢?其实,商业模型就是将数据分析过程固化为一种简单的电脑程序,或者说是,商业模型就是将存在于人们头脑中无形的商业逻辑,转变为可以看到的电脑程序,比如,平衡计分卡、360度评估、KPI、80/20分析模型、PIMS分析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商业模型都是电脑程序,有些商业模型只是一种思想的结构图,比如,波士顿矩阵、麦肯锡矩阵、SWOT分析模型等。赫尔曼·西蒙、弗兰克·F·比尔斯登、弗兰克·卢比在合著的《利润至上》一书中,曾提到五个判断市场成熟度的条件,其中有一条是这么说的:“收入和利润的绝大部分将继续来源于市场增长率相对稳定的现有产品。”

他们的意思是说,如果企业发现他们的收入和利润一直来源于那些销售相对平稳的现有的产品,而不是新产品,那么,这个行业就应该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了。这本身是一个商业逻辑,也是一个衡量市场成熟度的商业模型,只要企业将近几年的销售和利润数据按照以上的逻辑进行分析,也就是说,企业对比近几年现有产品和开发的新产品之间的销量和利润情况,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出自己所在的行业的成熟度情况,当然这个商业模型更加适合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很显然,这个商业模型适合于判断大多数行业,只要输入企业的数据,就可以判断出行业的成熟度。

另外,企业只是知道了必须将商业逻辑转变为商业模型还不够,如果转变过程只是企业或者个别员工的偶然行为,则必然会遗漏很多优秀的商业逻辑,当然,也就使企业无法积累出更加丰富的商业逻辑。因此,企业必须将商业逻辑转变为商业模型的过程,形成公司的一种强制性制度,以使企业能够保证不断产生的商业逻辑必然会转变为商业模型。正如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的话:“在个人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从中我们可以为明天的管理任务挑选出一些有用的方法以及通用的结论。”换句话说,就是将商业逻辑转变为商业模型的过程,形成企业一项固定的工作内容。当然,既然成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内容,还需要为这项工作内容设计相应的工作方法和基本的制度。比如,企业可以在每个部门中,尤其是涉及到企业经营的部门中,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商业逻辑,并将之设计为商业模型,并在企业中指定更高层次的人员负责相关商业模型的传播和应用推广。

当企业在制度的保证下,使企业开发和积累的商业逻辑转变为商业模型之后,企业应该进一步考虑如何保证商业模型进一步的应用,同样的,企业员工对商业模型偶然性的应用,将会大量地浪费掉企业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商业模型。因此,为了保证在企业内部更好地应用商业模型,应该将商业模型加入到企业的管理流程中去,也就是说,一旦开发出来一个商业模型,就应该有专门的人员制度化地将它加入到相应的管理流程中去。这样就保证了,企业相关部门和员工一旦涉及到商业模型相关的工作内容,则必然要应用这个商业模型。比如,可以将80/20产品分析模型加入到销售部门每个月的销售总结流程中去,这样就保证了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在每个月规定的时间里,用80/20产品分析模型分析自己所负责客户或者区域市场的产品绩效。那么,销售部门就可以在科学的产品分析结果之下,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了。

其实,在经营活动中,尽量多地应用数据,然后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学习和积累商业逻辑,并在制度的保证下,将商业逻辑转变为商业模型,最后将商业模型加入到企业的工作流程中去。很幸运的是,学习和积累商业逻辑并不需要企业投入多少资金,它实际上只是一种智力投资,这种投资仅仅体现在数据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员工思维模式的转变、工作流程的改变、工作方式的改变等方面。换句话说,企业学习和积累商业逻辑的过程更像是投资于软件,而不是硬件。不过不利之处在于,商业逻辑的积累不是钱能买来的,它需要企业高层坚定的改变信念,以及较长时间的培养和积累,也许更像是在企业文化层面上的变革。

不过,并不是说,中国本土企业只能应用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必须具有各种商业逻辑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而完全不能用直觉判断。其实,这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西方企业由于一直以来过于依赖数据而排斥直觉,所以他们开始提倡在做决策时更多地依靠个人的直觉的力量,而本土企业由于在应用数据方面比较落后,甚至可以说是刚刚开始应用数据,长期依靠直觉判断来进行各种决策,那么,为了提高本土企业的经营能力,更多地提倡应用数据是适合的。一旦本土企业应用数据的能力得到本质上的提高以后,以及在企业的工作方式彻底改变以后,反过来再强调个人直接判断的重要性,就是趋于平衡的合理的策略方向了。

总之,中国本土企业在学习西方的经营理念和方法时,不能只停留在理念和方法的表面,深入地分析和掌握它们背后的思想,才能够学习到精髓,并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的改变后更好地应用,正如迈克尔·刘易斯在他的畅销书《魔球》中说的:“不要模仿别人,要理性地思考。”最后我们用美国的《商业周刊》中的一句话作为中篇的结束:“美国商业成就的背后都闪耀着兰德智慧的荣光。”这并不仅仅是在吹捧咨询公司,这句话也是在赞扬商业智慧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巨大价值。因此,本土企业只有在具备了丰富而优秀的商业逻辑之后,才能以自主品牌走向市场,并真正地立足于市场,好的产品和品牌只是走向市场的起点。

同类推荐
  • 总经理—你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

    总经理—你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

    作为总经理,应有一个核心思维——点灯心态。即分享一盏智慧的明灯;多点灯,不挖坑;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解万年愚。作为总经理,应有一种水性思维。即低洼意识——低姿态、高境界;为而不争——善利万物而不争;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作为总经理,应经常看到:探求自己的方向;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总经理你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讲述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水,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
  • 魅力徽商

    魅力徽商

    古有俗语,“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作为中国商界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东南亚等各国。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诚”、“信”、“义”、“仁”等优秀商业道德给我们现代商人留下的是一笔宝责的精神财富!
  • 销售员的28堂效率提升课

    销售员的28堂效率提升课

    为什么那么多的销售人员在同一家公司,一天同样的24小时,销售一模一样的产品,别人的业绩总是比自己高?你知道全世界所有的成功人士是怎么成为成交高手的吗?你在销售工作上,是否已经发挥了个人100%的能力与潜力?你现在的成交率高吗?如何才能顺利获得订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签单高手?如何才能使小订单变成大订单?你想改变现状吗?你想成为超级销售战将吗?那么,别在犹豫,现在就请你打开这本《销售员的28堂效率提升课》,它能帮你实现这些梦想!
  • 小老板掌控客户36计

    小老板掌控客户36计

    客户是小老板获取财富的摇钱树,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为你带来至少200个以上的潜在客户。当一个客户由于不满意离你而去时,你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客户而已——你将失去至少200个潜在客户,并有可能导致重大的损失以至于你的事业在刚刚走上轨道的时候就跌一大跤。因此,小老板如何掌控客户就显得极为重要。
  • 王石是怎样炼成的

    王石是怎样炼成的

    真正企业经营管理的切身体会,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测,都是意会多于言传的事情。而擅长逆向思维、不愿人云亦云的王石,既没有太多的企业哲学和复杂的产业理论体系,也很少愿意按照公众的话语逻辑发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王石,公众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误读,这是正常现象。
热门推荐
  • EXO之我的魔界公主

    EXO之我的魔界公主

    她,血族最耀眼的一朵花,然而,一次意外事故,让她到了人类世界,与鹿晗伯贤世勋灿烈艺兴邂逅,即使她忘不了金俊勉,她也深深的爱这他们,他们,却,一次次的伤害着她,终于,一切的一切都结束了,但是,他们再一次出现在她的世界……【我爱你们,可对不起,你们害我太深】
  • 重生之寒门学渣

    重生之寒门学渣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年少成狂,终要与大龙厮杀。
  • 猎金时代

    猎金时代

    今天这个世界充满希望,今天这个世界充满绝望!当下到处都是机遇,当下到处都是绝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如今这个充斥着欲望与喧嚣的时代,我戏谑的称之为“猎金时代”。“我是……”
  • 只许我喜欢你

    只许我喜欢你

    真学霸vs反差萌小姐姐听说一班来了个转校生,一班班主任临时安排她和肆神坐一起。所有人:那她可惨了,肆神可从来不和女生做同桌,而且肆神的同桌往往超不过一个星期就申请换座位了,因为肆神不在还好,要是在,周围都是低气压,而且肆神睡觉的时候千万不能打扰,肆神的起床气特别严重。大家都在猜测这位软软糯糯的小仙女可以和肆神做几天同桌,还纷纷表示了同情。然而后面画风就不对了肆神:玖玖,我想学习了你可不可以教我。玖玖:好啊众人:这是肆神???玖玖:不是要好好学习吗,怎么偷懒了?肆神:玖玖,我好累拿不起笔了,要不玖玖你亲我一下我就有力气了,就可以认真学习了。玖玖:……众人:这怕不是个假大佬?!
  • 穿越:青楼沫女

    穿越:青楼沫女

    本文章讲述的是一个现代富家小姐林希只是踢到一个石头就不明不白的穿越了醒来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居然是一个青楼妈妈,啊啊啊啊,吓死她了,美丽的希宝宝穿越后居然还是晨曦阁的花魁,牡丹花下尽是英朗才俊,美男一大堆。爱上她的却是个超级腹黑,脸皮比她还厚的妖孽男人,惹了一堆桃花,一个一个的对付不要脸的小三,先是一朵白莲花,又来一个啥啥啥公主……哎,拍拍手就解决啦!
  • 当我有了羁绊

    当我有了羁绊

    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学会坚强。我们的爱,跨越空间。哪怕你没在了,我也记得你。异界,我们一起走。(男频青梅竹马的异界日常争霸,撒点狗粮打打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春引航

    青春引航

    本书既有对“深度辅导”的理论建构和解析,也有广大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体会、思考与成功案例。收录的文章包括《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深度辅导工作》、《推进深度辅导工作的几个维度》、《深度辅导对辅导员工作精致化和科学化的启示》、《深度辅导的瓶颈与模式探析》等。
  • 原以为错过你

    原以为错过你

    高中时,他解救了她。六年之后,他们在日本街头相遇。相处之后,他们确立了恋爱关系,每天的日子都如此甜蜜。但是,她的闺蜜设计,使得他们不得不分手。他娶了她的闺蜜,她嫁给了他的哥哥。本以为是命运的捉弄,其实是命运的安排。
  • 风声雨声

    风声雨声

    本书讲述了这两天,黄双龙不断找裴中周打听娄三案子的侦破情况。裴中周一脸愁容地告诉他毫无进展。高风浩已经提前给裴中周打过预防针,要求专案组人员守口如瓶,尤其是对其他市领导及新闻媒体不能透露一个字。所以,裴中周只能这样表演。实际上,自从娄三的尸体被发现后,公安人员走访了大量当地群众,从做案手法上基本上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周新宇。只不过,周新宇与黄双龙、郁明等人牵涉到经济问题,不敢轻举妄动。高风浩对案件的侦破进展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