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01800000033

第33章 广播剧的结构(1)

学习目标:

·掌握剧本的结构要素。

·了解场景转换与衔接的方法。

·了解广播剧结构的几种形式与技巧。

结构,是指剧作者根据一定的主题,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一定的方式,对丰富、散乱的生活素材进行科学而巧妙的组织,将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表现出来。这个构思的过程以及之后形成的剧作的骨架,通常称为结构。结构虽属形式,却受内容的制约。然而它的能动作用却又表现在:完整巧妙的结构能使主题更为突出,人物性格更为鲜明生动。剧作家胡可说:“在编写剧本的全部过程当中,我觉得最为困难的阶段,最为吃力的部分,莫过于结构了。这里所说的结构,指的是根据素材和按照作者的意图所进行的戏剧的构思,也就是说,在作者的思想和艺术的意图内,设计人物关系、组织戏剧情节和具体地安排场次这些事情。”[1]胡可对结构的解释概括了戏剧艺术创作的特点。广播剧的结构与戏剧的结构有许多的共同性,同样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即根据主题思想、戏剧冲突和人物性格来安排戏剧情节。简言之,结构就是情节的安排,所以戏剧结构又称“布局”,即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的方式。

第一节 剧本的结构要素

一般来说,写一部广播剧剧本,要塑造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思想冲突、人物命运的归宿构成戏剧情节,揭示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立意,是构成结构的三大要素。”[2]因此,在结构剧本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首先考虑的是剧中的人物

这些人物是什么样的关系?以哪个人物为主、哪个人物为副?出场人物各自有什么样的作为?人物的语言该如何设计才能体现出人物的性格?人物之间相互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他们各自的心理活动?等等。

比如说广播剧《裂缝》,剧作者以宝山钢铁基地的副总工程师为原型,在编剧时,塑造了一位有坚定信念、献身四化的知识分子形象——郭一滨。他在剧中是主要人物,这个人物是在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典型。他正直、有事业心,是个实干家,而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他善于思考,又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与郭一滨相对立的人物是石虚,这个人物是二十余年来“左”倾路线下造成的一个特殊的典型。他的个性是“运动”一来就浑身是劲,本身是个知识分子,却对知识分子存有顽固的偏见。粉碎“四人帮”之后,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因此,他对思想解放,对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抵触。在郭一滨与石虚之间是省委信访组的李平。她是贯穿全剧始末的人物,以她的亲身经历,把全剧的情节连接起来了。李平与石虚不同,她从二十年来的曲折动荡中认识到,有必要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正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裂缝。李平的形象,反映了在生活的教育下,人们正挣脱“左”倾路线的羁绊,用清醒的头脑对待现实,对待事业,对待人生。剧中还有一个老所长张仲庵和老果农魏宝田。这两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属于次要人物。这几个人物设计好了,就要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纠葛在一起,借以展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和由性格差异引起的冲突。

《裂缝》的情节起因是省委王部长接到一封群众来信说,东海市重点工程的群众一致推选郭一滨当建筑研究所所长,可基建局偏偏不批准,而基建局送来的材料却说郭一滨问题严重,非但不能当所长,甚至要把他从现在的岗位上撤下来,于是王部长派信访组组长李平亲自调查一下郭一滨的情况。李平是郭一滨二十年前的恋人,李平的父亲是郭一滨的局长,负责基建局日常工作的办公室主任石虚又是当年在大学时期李平和郭一滨的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石虚到李局长家请示工作,碰上了李平,双方谈话的内容是郭一滨的过桥方案,引出了郭一滨否定研究所所长张仲庵的理论,使张老被迫辞职,又用算老账的办法提出了郭一滨曾经与一个反革命纵火犯魏宝田打得火热的事件,于是剧中的几个人物都被纠葛在一起了。人物纠葛成各种关系之后,需要花大量工夫进行情节的组织安排。因为情节安排是体现作者意图和表现人物关系的重要手段。作者选择了四个最能表现郭一滨的人物性格,又非常有利于展开矛盾冲突的事件:(1)1959年郭一滨被清除出党的原委;(2)所谓老所长张仲庵被逼辞职的真实情况;(3)郭一滨与纵火犯魏宝田打得火热的原因;(4)八号部件过桥的生动场面。通过这些事件揭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

“一个戏的结构,一般分纵、横两个方面。纵的方面,指一个戏有几条情节线;横的方面,指一个戏有多少发展阶段,根据各个不同阶段,分成幕和场。”[3]《裂缝》一剧在选择完事件之后,又要考虑把这些事件具体安排在哪些场次进行表现。在安排场次上,要求场面与场面之间有紧密的因果联系,有严谨的逻辑关系,有循序渐进的程序。怎样做到这些要求呢?作者在开端通过李平接到调查郭一滨的任务后,引出了矛盾冲突的起因,造成全剧总的悬念。这之后,剧本引出了两条情节线,一条是围绕“过桥”这一事件展开的现实的矛盾冲突;一条是围绕着查清郭一滨的所谓“问题”展开的对往事的回顾。全剧为现实这条线安排了六个场景,在这六个场景中穿插了回忆的场景,在回忆的场景中对往事进行了一一展示。

二、场景设计及要求

凡是戏剧艺术都有场景。整个剧本就是由一场一场的戏组成的,若干场戏组合成全剧。事物的内容必须表现在形式里,戏剧动作表现在戏剧场景中,一个情节的链条就体现在一个个场景的连接之中。正因为如此,如果在组织情节时不考虑设计具体场景,那就意味着没有给戏剧内容找到适当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场景并不只是为表现一场戏的环境而设置的,而是由人物在规定情境下所展开的情节活动构成的,是赖以展开戏剧冲突,显示人物性格的生活环境,这里包括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也可以这样说,场景是处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人物的相互关系。

场景设置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时间或地点为转移,戏集中在一时一地,时间变了,地点变了,戏也就跟着推移到另一场;第二种是以剧情为依据,在一场戏中,可以转移几个地点,甚至时间也有所改变,一直到这场戏告一段落为止。

一场戏与一场戏之间的关系,就像锁链似的一环紧扣一环,既要有连贯性,又要有逻辑性。如果出现了一场戏与前后场戏对不准、不合逻辑的情况,就说明在结构安排上出现了问题,必须重新考虑这场戏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或者进行适当的调整。

广播剧不是视觉艺术,它的场景不能像舞台剧那样使用布景、灯光、道具,而完全是靠声音来表现的,通常叫做声音场面。它在表现内容上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场景安排上可以享受很大的自由,这一点和电影差不多,有较大的灵活性。但它与电影也有不同之处:电影是视觉艺术,具有可见性,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场景转换了;而广播剧是听觉艺术,只有声音而看不见形象,快速转换场景会给听众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广播剧转换场景不能像电影那样快捷和方便,一部电影可以变换上百个场景,而广播剧就要少得多,一般在一个小时的剧目中有5~10个场景比较合适。比如前面提到的广播剧《裂缝》就安排了6个场景:(1)列车上的回忆;(2)家中的交谈;(3)工地指挥部;(4)访张仲庵的家;(5)江边谈心;(6)平板车过桥。在广播剧《南宫玲霞》中,编剧共设计了10个场景:(1)月明湖畔的黎明;(2)方团长的办公室;(3)京剧团考场;(4)花园凉亭;(5)月明湖畔的夜晚;(6)排演场;(7)方团长办公室;(8)风雨交加的街头;(9)医院;(10)火车站。如果在一小时之内的剧目场景设计得太多,每场戏的内容就表现得不充分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广播剧的场景要比话剧灵活一些,不局限于几幕、几场,场景之间的安排并不十分均匀。广播剧的场景可以有长有短,从两三分钟到十几分钟都可以。过场戏因为是完成衔接场面和交代剧情的任务,因此可以短一点,一般称之为短场景;重场戏可以长一些,因为要有充实的内容,目的性要明确。也就是说,当简则简,当繁则繁。但是,简,要做到不单调、沉闷;繁,必须是不啰嗦重复和浪费篇幅。只有这样一场戏一场戏地组织起来,才能构成一部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的好戏。

场景的选择和设置,必须从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出发,主次要分明,该集中的当集中,该简洁的当简洁。中国戏曲中的场景设置往往很简单,但却有很强的表现力。它着重在写意,而不在写实,求神似、不求形似,突出主要部分,画龙点睛,以一当十,铭刻人心。电影与戏曲不同,它要求实在,但仍需要有取舍、有层次,有所突出和强调,使场景更典型。广播剧虽然不像电影那么实在,但也要写出鲜明的环境特征。比如说,广播剧的场景设置仅从大的范围来讲,只规定故事发生在农村或城市就不行,应该明确这个农村是山区还是水乡,为什么这部剧会发生在这里。只有弄清楚典型环境,广播剧才能合乎逻辑地发展。有些广播剧不注意典型环境的安排,编导美其名曰“让听众去想,我主要表现的是事,是人的思想”。他就没有想到,如果脱离开典型的环境和具体事件,人物思想又怎么发展?听众弄不懂、听不懂,作者的意图又怎么能实现呢?

在场景选择上还要注意丰富多彩。如果全剧从头至尾的场景都安排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办公室里,听起来就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也不容易发挥音乐、音响效果的作用。比如,德国有部广播剧叫《结算》,全剧都安排在一个房间,两个老人一个劲儿地在述说,老太太快死了,指责老头儿这一生中如何如何,老头儿也指责老太太如何如何地不忠实于他,在那算总账。除了儿子回来开门的效果声和窗外传来与剧情无关的效果声之外,音乐在剧中毫无发挥空间,这样的场景就很难算得上丰富多彩了。要想使场景变得丰富多彩,在相近的几场戏里,不仅场景要有所变化,而且也不宜使用同一种情绪、同一种色彩和基调。

场景变化还可以形成剧本的节奏。没有节奏的剧本很难称得上是一部好剧本,剧情的发展应该有轻有重,有快有慢,有起有伏,有明有暗,这在作者动笔写具体的每一场戏时,就应该考虑到全剧场景的色彩和基调。

综上所述,在结构剧本提纲、选择场景的时候,应该使剧中人物性格及剧情冲突得到表现,做到丰富多彩,为音乐和音响效果的表现提供方便,使剧情达到情景交融,如此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会更为感人。

三、场景设计常用的方法

因为广播剧是“听”的戏剧,它对场景设计做不到视觉性的一目了然,只能用声音来明确规定场景。常用的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用音响效果暗示场景

用音响效果暗示场景是广播剧中最常用的手法。例如,在广播剧《南宫玲霞》中“月明湖畔的夜晚”那场戏的场景就是采用音响方法设计的:

〔蛙叫声,水声。〕

〔音乐描写月明湖畔夜色的美景。〕

谢文 今晚的夜色真美。

玲霞 嗯,湖水也好像与往日不同。

谢文 也许跟赏景人的心情有关系吧?!

玲霞 嗯,月明湖夜色本来很美的,可惜前些年无心观赏它!

〔湖水荡漾,音乐停。〕

(二)用表现环境气氛的对话揭示、说明场景

用表现环境气氛的对话生动地描绘出场景,把听众的思路引入规定的情境中去。例如,广播剧《二泉映月》中“二泉相会”一场戏就是用人物的对话描述出来的,因为泉水平静,很难用音响效果表现,只有借助于人物的语言说明场景:

琴妹 阿炳哥,刚才你拉的曲子真好听,我从来没有听见过你拉这么好的曲子……叫什么曲牌?

阿炳 《二泉映月》。

琴妹 《二泉映月》,噢,原来说是这二泉啊,秀丽的山林,幽静的夜晚,清澈的泉水,映照着天上的明月,你把这惠山月夜美景都表现出来了。

(三)用解说加以说明,用音响效果给予描绘,用对话来揭示、构成场景

例如,广播剧《二泉映月》中“街头卖艺”一场戏就是先用解说词说明事件发生的地点,然后用音响效果描绘出来的:

【解说】 为了治病救人,阿炳就陪伴琴妹来到街头卖唱了。

琴妹 (唱——《无锡景》略)

〔效果:撒落铜板的声响。〕

〔妇女声声抽泣,清晰可闻。〕

阿炳 多谢诸位帮忙!多谢诸位帮忙!

琴妹 (向不同的方向)谢谢!谢谢!谢谢!

〔数铜钱之声。〕

阿炳 琴妹,够抓药的钱了吗?

琴妹 还差不少呢!

(四)用解说词配合音响效果构成场景

解说词在描述环境和人物动作的同时,为了给听众留下鲜明的印象,常在解说词中间配上音响效果构成场景。例如,广播剧《珊瑚岛上的死光》中的一场戏就是采用这样的方法:

【解说】陈天虹回到了实验室,和朋友们商量,为了安全,他决定带着高效原子电池,驾驶实验室自备的飞机“晨星号”直接飞东港。

〔飞机声。〕

【解说】天上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海上是一片蔚蓝,一望无际。只有某大国的舰队,在破坏这里的宁静。陈天虹不相信他们敢于在公海上空拦截他,可是为了小心起见,他还是把飞机上升到八千公尺,并且加大了速度。

〔飞机上升的声音。〕

同类推荐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精明人买精彩车:教你买到最称心如意的爱车

    精明人买精彩车:教你买到最称心如意的爱车

    有了车的生活是惬意的,但是想买到一辆合心意的车却要历经周折。汽车性能的优劣、安全性如何、汽车性价比的高低,这些对于门外汉的购车者来说如天书一般,直接去4S店难免花冤枉钱。本书详细介绍了从购车到用车的一切注意事项,精心挑选了几十个消费者最关心的选车疑问,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购车指南。
  • 谁更了解中国?

    谁更了解中国?

    本书收录了一些当代“英雄”的故事。他们是经济学家、成功的商人、独立的知识分子和作家,以及随时代大潮浮沉的制造业工人。这些“英雄”无一不在这个纷繁嘈杂的时代坚持着各自的选择,尽力不让自己败退。他们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又应该怎样?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这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 反校园暴力101招

    反校园暴力101招

    本书作者以多年从教的经验,详尽分析校园暴力的定义、性质、起因和行为特点,分别针对受害者、施暴者、家庭和学校,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热门推荐
  • 步步勾婚:权少蜜宠小妻

    步步勾婚:权少蜜宠小妻

    她香软的身是他情毒首发的良药,坑洞外,烽火连天,坑洞内,男女两具身体如千年藤蔓交缠……“说,你到底是谁?”他挑起她的下巴,双眸猩红,厉声质问她是谁?当然是他的敌人。最爱的人将她推入险境,她却不小心惹上一头恶魔,而她发誓,伤她害她的人一个也跑不掉,她与恶魔签协议达成共识,恶魔无止尽地享用她的身体,却在同时帮她将坏人推下地狱……
  • 系统让我统治世界

    系统让我统治世界

    被东方玄幻系统霸道绑定的少年来到了异世大陆的大楚王朝,开始了他的漫长修仙路!
  • 母上的电视剧大全

    母上的电视剧大全

    平平常常的生活琐事,母亲的电视剧生活,狗血剧情慢慢改变,拿不起来的母上大人,女儿的操心里程
  • 天殇列传

    天殇列传

    偶遇仙者打斗,易天惨遭误伤致死。哪料到一个神秘来客竟用传说中的玄兵替换了他的心脏。死而复生后的易天,开启了修道之路,他一路闯荡,拨开层层迷雾,这才惊觉神秘来客之所以救他,其实是为了让他以身为蛊,祸乱三界。这是一个平凡的少年在危难密谋之下、以凡人之力抵挡三界神魔的故事。易天回首往事,起因竟是那人在我心里放了样东西。
  • 斗罗之封号一拳

    斗罗之封号一拳

    那个传说中的男人,斗罗大陆的最顶端战力,据说从未有人见他出过两招,一拳之下皆是败将。王霖摸了摸自己的光头,穿越这种事,哎。(为了避免大家再看一遍斗罗,尽量不跟主角团)
  • 红颜泪之白首不相离

    红颜泪之白首不相离

    她,冷心冷情住在寺内禅院伴青灯古佛,人淡如菊,心素如简,像是被遗忘的时光。若不是一朝圣旨来宣,连她自己都险些忘了,自己还是那个金枝玉叶的沧凌公主。先帝唯一的骨血,现任皇帝的嫡亲侄女,看似尊贵却又尴尬的身份,她又要怎样适应尔虞我诈的宫廷生活?是沦为权力争斗的牺牲品,或者重新活出自己的风采,一切都才是开始......
  • 反复穿越是不是有点过分

    反复穿越是不是有点过分

    穿越能给人一次重来的机会,在异世界再活一世。但当穿越次数过多的时候画风就开始有些不对了起来:一手仙法送武功绝步天下的魔教教主归西,一记反物质泯灭弹轰杀不死族大军,在核弹洗地的战场上烧烤....“我这样反复穿越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徒手将最先进的高达拆成碎片,寒易水忽然想到。
  • 大小姐凌心

    大小姐凌心

    苏宇夕离开学校,看见门口有人打架,便去劝架。劝架成功却被卷入一件大事。他遇见一个神秘老头,老头传授苏宇夕一身本领,却让他开始了传奇人生的旅程……
  • 一吻成瘾

    一吻成瘾

    仇恨,让她成为了他的奴。他说:季妖儿,你的一切都是我的,即使我要你去死,你也得去。可是,当他看到她真的乖乖听他的话却诱惑那个男人的时候,他的心竟是撕心裂肺的疼。于是,那一夜他将只穿着撩人睡衣的她重重摔在床上,邪肆霸道的说:“现在就让我来检验我培养你多年的成果!”
  • 一蒂双花之清溪羽花酥

    一蒂双花之清溪羽花酥

    本书又名《神兽大大,求抱抱》本文总分总的甜虐交加!结局虐到你微笑~我本是白羽国千金之躯。全家都是神仙,只有我最脆弱!那就吃遍天下美食,天天欣赏美男嫁与邻国王爷,走上人生巅峰!这是我的理想!本公主的人生格言就是一生只会黑暗料理,一世只有一道名点《清溪羽花酥》。但正至花季背起兴邦大任。同胞姐姐惨死在我面前爱而不得,利用我获取神花,口口声声喜欢我的妖皇,却要以我为食。白羽国百姓水生火热...面对突如其来的使命,我将何去何从?“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请看白羽溪的复国美男攻略!本座乃上古神兽。却被人让当宠物,当灵药,当护卫,当夫君...好吧,最后一个我勉强接受。吾可以屈身成为国师,帮你收复这白羽国天下!但是本座不准!你和妖皇说走就走!白羽溪:曾经的曾经,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和小鹿鹿一起生活在“思蜜小院”~归隐田园......如今的如今,我的愿望很简单,这一切结束以后,我与他还有小小鹿幸福的生活在“思蜜小院”。清溪日常一:“别靠我这么近!我是白羽池!”“哦~白羽池,又给我玩起了什么戏码?”“我与妹妹同月同日同胞生。”“哦~双胞胎的戏码,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