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1900000045

第45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从放榜第二日的下午开始,洛阳城便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偏生这一下就是几日不停。

看着窗外屋檐被洗刷的泛着水碧色,几只燕子优雅在微朦天际间划过一道弧线归巢,看着外面浅淡的如若水墨画一般的景色,郑丹青缓缓的啜了一口清茶,觉得这样舒服的日子,最好能够长久一些。

原本住在隔壁的王致和,在放榜那日就已经搬走了,毕竟出了那样的事情,几人若是再碰面难免会尴尬。

让郑丹青有些讶异的是,王致和的事情,竟然在放榜的当晚就传遍了客栈上下。瞧着那位原本嚣张的客人,不声不响甚至有几分偷偷摸摸的结账搬走,不论是之前被打的小厮,还是客栈的掌柜,都有了几分轻松愉悦的模样。尤其是再见到郑丹青之后,这份神情就愈发生动了。

掌柜高兴的给郑丹青和阿普拉免了几日的房钱,又特意着人买来了炮仗,在客栈门口风风火火的热闹了一番。

科举前两名都住在自己店里,虽然只是一个明字科,却也足够说明自己这家店风水极好,文气十足。

至于王致和与郑丹青之间的林林总总,掌柜的虽然不大好说,却不妨来往的客官们嚼舌头。都城的百姓们总是比寻常地方人物多了几分傲气,这时候说书似的形神具像的演绎着放榜的故事,竟也没有什么因为当事人日后会在朝中为官,而产生些害怕惹事的畏惧。原本每日看的达官贵人就比其他地方多些,或者是受到了这种官气、富贵之气的熏染,眼界与气度自然要有些不同。

于是乎,周遭冲着郑丹青指指点点的人也不免多了些,甚至有那些胆子大的,径直便来与他攀谈、敬酒。几次下来,郑丹青多少有些受不得这些重重复复的烦腻,兀自躲回了自己的房间,不再轻易出门了。

好在不出门并不代表无事可做,既然“丹青先生”这样的名号已经被自己宣扬了出去,那么大可以依附着做几分文章。若是再将这个名头炒得热闹一些,自己日后完全可以依靠着这些书画的功底维持生计。这是最简单也最好达成的境况。

落笔画的就是微雨**。

盛唐气象还是雍容华贵多一些,那种最为素朴雅淡的纯粹水墨,还是要到了文采风、流的宋代,才能够饱受士大夫的推崇。

这其中的道理,就跟回到清朝大唱RAP一样,除了被人侧目而视、避之不及,并不会得到什么赞赏。

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两步就是疯子。

像郑丹青这样的穿越者,其实最困难的就是把握好这样的尺度。

其实依照郑丹青的性子,他最喜欢的还是只在浓淡干湿焦上做文章的水墨,在他看来,中国画的精髓就在这里,那种国人世代崇尚的返璞归真、恬淡高远、天人合一的境界,也蕴含在这里。同样的,水墨画也是中华书画文明区别于西方艺术的最显著的地方。

只可惜,这是绚烂多彩的盛唐,而不是青衫风、流的两宋。又或者,一切只是顺应了他的名字,郑丹青,正丹青。

冥冥之中,一语成谶。

笔下画的是扇面。

如今的扇子,还不是后世明清流行的折扇,而是以团扇、执扇居多。

扇子是随手在市面上买的,寻常的绢布料子,扇骨材质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其实画扇面,反倒是这样普通的扇子更好出彩。要是扇子本身就名贵异常,扇面画的再好,也不免会被扇子夺去几分光彩,喧宾夺主之下,到底谁是宾、谁是主,也就再难分别了。

如今郑丹青笔下学的是北宋初年画家徐熙画扇面的功法,多用浅碧青红,淡墨渲染然后敷色,工笔中见天然风致,意趣超然,甚至带着几分郑丹青所喜的野逸之情。

郑丹青曾经仔细研究过徐熙的《雪竹图》,亦觉得古人点评那句“江南花鸟,始于徐家”绝未夸大。就连郑丹青的师父都曾经说过,学扇面,头一个该学的就是徐熙……

师父……一想到师父,郑丹青的手不由得微微一顿,思绪不自觉的转到田流坊中那个名叫潇潇的姑娘身上。

潇潇、夏东风……这两个人实在太像太像,让人不由得不去感慨造化弄人。若不是因为潇潇的面容,在田流坊那晚,自己也未必会喝的那样醉,之后有关乎武崇训的种种事情,想必也不会发生了。

只是,事情已经如此,多想无益。

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高戬的声音传了进来:“郑贤弟可在么?”

低头看了看已经完成的扇面,郑丹青先应了一声,忙从怀里掏出一枚闲章,就着印泥印了,又飞快的藏进自己袖中。

起身四下瞧了一圈,见没有什么纰漏,这才去开门,笑道:“高兄来的真是时候?难不成是知道我得了好东西,高兄便闻风而动了么?”

“哦?什么好东西?”高戬拿了一小坛酒进门,这时候东张西望好奇的问道。

“喏,街上买来的扇面,也不知是哪个大家所画,卖的人不识货,当成普通东西卖了。”郑丹青淡笑着将团扇拿起,递给高戬去瞧,“正好高兄见多识广,帮我也瞧瞧,这是谁的画?我瞧那一方闲章是小篆刻得‘一蓑烟雨任平生’,漂亮的紧了,兄弟我思付了一个晌午,也没想出来这是谁的章,高兄正好帮我想想。”

“一蓑烟雨任平生?”高戬愣了愣,转而颇有几分激动的赞道,“好漂亮,好放诞,好疏狂!这是谁的章?竟然这样了得!”

郑丹青摆出一副无奈的样子,摇头叹道:“原来高兄也没有听说过么?倒是可惜了,这样好的扇面,竟不知道何人所做。”

高戬又拿了扇面仔仔细细的去瞧,越看越是赞叹不已,甚至连手里还捧着小酒坛子都忘记了,只好奇的问道:“这扇面看着是新的,看来这位高人应该是当代的大家才对。只是……为兄惭愧,为兄自以为眼界不低,当代大家的画不敢说都熟悉,可总是看过一二的。可是这个构图笔法,唔,着实有些奇特,竟是从来都没有见过的,颇有些推陈出新的味道。可这样的功底,非一代大家不可为,我怎么就、怎么就看不出是谁画的呢?”

郑丹青心里暗笑,心想你要是认得出是谁人的手笔,那才奇怪呢。面上却笑道:“不管是出自谁的手笔,这扇面终究是好东西,我只花了五百钱就买回来,世上这种合适的事儿已经难寻了。”

“五百钱就买回来了?”高戬吓了一跳,咋舌道,“我怎么就碰不到这种好事儿呢!”刚刚感慨完,高戬就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拍脑门儿,道,“对了!你是从何处买的?要是问问那个商家,没准能够追根溯源,咱们就能找到做着扇面的人是谁了!”

郑丹青赞道:“这倒是个好法子,我就是在南市买的,具体哪个铺子恐怕记不清了……”

“记不清没关系,我去问问就是!”说罢,人径直的往外冲,顺便冲郑丹青摇着手中的团扇,“丹青,扇子借我用用,一会儿就回来!”

“好。”郑丹青笑着应了,真没想到,这位高戬竟然也是个画痴。转回身刚刚重新坐下,就见高戬就忙忙活活的冲了回来,一边把小酒坛递给郑丹青,一边道:“瞧我这记性,竟是生生把来由都忘了。这酒是公主赏的醉花黄,我特地拿来跟你与阿普拉品鉴。我先去南市了,再晚一些的话,怕那卖扇子的人离开。”

说罢,也不等郑丹青回话,兀自去了。

郑丹青看着眼前的小酒坛微微一笑,心想自己这一次的筹谋,已经成了五六分。

……

……疏雨杏花,霞光晚照。

高戬回来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

有些落寞的将扇子递回给郑丹青,高戬摇头叹道:“我去南市问了一圈,也没找到卖这扇子的人。卖扇子的人倒不少,有这样扇面的却难寻,恐怕那人也早已离开了……我明日再去找找,如果还是找不到的话,怕也不能强求。”

郑丹青安慰道:“高兄也不必如此,来去皆是缘法,若是有缘,日后定然还会再见的。”思付了一下,郑丹青又道,“高兄既然如此喜欢这个扇面,这个扇子,不如就送给高兄吧。”

“啊?那怎么行,万万不可,这么贵重的东西…”高戬连忙拒绝。

郑丹青笑道:“高兄这是在打我的脸么?五百钱的东西罢了。”

高戬闻言也不由得一乐,笑道:“那是卖扇子的人不识货,再说,君子不夺人所好……”

“也不是夺,我把扇子送给高兄,自然还有些自己的小心思。”郑丹青笑道,“公主府上幕僚众多,藏龙卧虎。丹青说一句得罪的话,公主身边眼力高绝者应该不止高兄一人罢?而且还有当日与丹青有一面之缘的那位皇室宗亲,老人家见多识广,眼力上自然要比咱们好很多的。”

同类推荐
  • 权势无双

    权势无双

    林毅穿越了,好吧,穿越就穿越呗,反正无牵无挂,但是别人穿越不是附身商贾之家,就是投胎豪门巨族,而我们的主角林毅却穿越成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林毅看着一贫如洗的家,既然咱没有成为富二代的命,那咱就成为富一代,谁让我比他们多活了一千多年呢?
  • 中国1864—1911: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中国1864—1911: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落幕;1911年,清室退位,辛亥革命催生出了一个新中国。前者尴尬地意味着中兴,后者一度被寄望为民族新生。在这似是而非的中兴与新生之间,有一个王朝日趋一日地走向穷途末路;更有一个新时代艰难地萌芽和恣意的生长。洪秀全不满足于只做精神领袖、斌椿努力想用儒家术语把西方“清廷化”、曾国藩深信可以用“以命抵命”的模式处理教案、那些归国的幼童成了有原罪的“思想犯”、维新领袖康有为的作伪成癖……这些历史的细节背后,都潜伏着成败的契机;也唯有在这些细节里,才能窥见那一段历史的真实表情,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作为关注“辛亥革命”这一话题的通俗读物,本书另辟蹊径,把探索的目光远眺到辛亥革命发生之前的50年,细致梳理了从1864年太平天国彻底失败、清政府得以乱中求生,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在炮火声中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作者逐年考查了这一历史进程中清政府寻求变革、寻求国强民富及国家安定的努力,同时着重探究了政治精英群体的观念转型,以及统治阶层面对世界大变局的畏缩、试探、沮丧等心理。同时本书稿以资料扎实见长,对史料的解读很有分寸,并在可读性上作了一定的尝试,每篇文章都以“年度事件”“相关言论”等几部分构成,全书可看作是一部1864—1911年间的简略编年史。
  • 变样的三国

    变样的三国

    三国群雄并起,却有这么个奇葩。他武功奇差,智力一般,却能料敌先机,决胜千里之外。只因为他来自21世纪……
  • 夫差

    夫差

    “寒风冽冽束锦裘,吴钩冷月映春秋。”“骚人客至姑苏墓,笑谈伐齐勇无谋。”……“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左传》公园前五百一十八年,于周王庭的叛乱才刚刚结束,道家始祖老子守孝期满归周,儒家至圣先师孔子前来问礼,其后,老子西入秦,孔子东归齐。而在遥远的吴国梅里城中,一名男婴于日食后降生,其父为其名曰:夫差。……夫差:“在春秋末年搞工业可行吗?算了,还是沉迷酒色吧……”
  • 明末一把刀

    明末一把刀

    公元1620,杨天穿了,穿到汉文明将要陷入三百年黑暗时期的混乱时代,一开始他只想活下去,可这狗日的世道不让他好好活,人多少是自私的,他得好好活下去,慢慢的,他有了野心,鞑子,建奴,补药碧莲的岛国,不破不立,烂到根子里的朝堂,且看他如何持着手中刀,斩灭一切魑魑魅魅,让我汉文明继续耸立在世界之巅。作者:我汉家儿郎,缺的历来都不是什么金手指,而是一个舞台,一个可以仰望天空的舞台。
热门推荐
  • 四季暖冰情

    四季暖冰情

    四季,春夏秋冬。如同白色的影子一晃而过。你,亦是我心中的白月光,是我手心里的朱砂痣。因为有你我不怕……这辈子我都不会再把你放开了。我会守护在你身边……永远!
  • 你不就我我就你

    你不就我我就你

    墨秝成天嚷嚷叫嚣着不恋爱,不结婚,工作不累吗?生活不苦吗?为什么还要找罪受!!!突然在某一年的某一天,在群里,默默的发了一个结婚请柬,附赠清脆的打脸声.....
  • 校园的那些事

    校园的那些事

    本作品为搞笑类型作品,喜欢的朋友求收藏,换句话说就是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书的好坏,取决于大家的支持。求点击+推荐+收藏。求人气,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 建设大明

    建设大明

    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却被过年肥猪一脚踢死,就此穿越到明末,成为南明宗室成员之一。想要学以致用搞点建设,但满清大军即将兵临城下,先得把他们解决再说。击退了外敌,又要想办法清除内部毒瘤。建设大明江山,真是太难了。
  • 潇与月

    潇与月

    夜色如泼墨入画晕染开来,忽而一阵风来,顺势下起一场雨,初如银针,渐似花豆。一白衣公子手执二十四骨节乌竹伞,负华容剑缓缓踏上停云客台阶。从踏上台阶到停云客正府门前,共七七四十九段,三千九百六十一级台阶。寻常人徒步上至九分之一已属不易,而这位白衣公子从踏上第一级台阶,到达正府门前仅用一刻钟,且看似丝毫不费力,犹如囊中取物。停云客,中原武林门派之首,与藏北卧龙邦,滇南红莲教并称“武林三鼎”。三派互不隶属与来往,各自管辖一方,自“三鼎”创派以来一直未有冲突,而如今却有传闻言说,现任停云客主魏闻潇意图兵分两路,一路自北西去,收服卧龙邦为己所用,一路自洛阳南去入滇,夺取红莲教圣物“玉魄”。是否仅为传闻,卧龙邦和红莲教中人莫衷一是,停云客的人倒是清楚得很,名下左右二使江上良与江上卿皆奉了庄主之命,暗中筹划些什么……
  • 苏总余生请多指教

    苏总余生请多指教

    “卧槽,让我嫁给他,不可能。”柳林林尖叫起来。“柳林林,你给爷听好了,爷就你一个女人。”苏昱凡盯着柳林林斩钉截铁说。“姓苏的,你在外面给我七搞八搞,我要跟你离婚,滚蛋。”柳林林怒吼着。“我没有,而且,我有没有七搞八搞的能力,你不明白吗?”苏昱凡温柔的看着正在怒吼的柳林林说。“我不管,你出去找女人,我也出去找男人,就我这样的姿色,那肯定很多人看上。”柳林林说完起身。“柳林林,我最后说一次,我没有。”苏昱凡拉住柳林林的手。
  • 我一生的S大神

    我一生的S大神

    电竞爱情文第一次见面他说:这里闲人勿进,你走错地方了她说:对不起,我这就离开第二次见面他说:你叫古忘忧?我叫易湦,你哥让我来接你。她说:你真的认识我哥?你不是坏人?我哥真的让你来接我?第N次见面后她说:你们S记性那么差,说不定有一天把我都忘了他说:自认识你起,一生不忘忧
  • 七问集

    七问集

    一支奉命来寻找长生秘诀的小队,全部丧生于神秘的天荒地,引出了一名身世奇特且命运多桀的乡下少年、一名神奇且来历不明的绝色女子和一名出身贫寒却血脉高贵的纯美海女在人间闯荡的一段故事。
  • 江湖之中与朝野之上

    江湖之中与朝野之上

    瞎想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吧,更新随缘,我且尽力。
  • 奇术神符师

    奇术神符师

    前世自己是个神棍,带有遗憾的死去了,这一世无法修炼,但是自己前世有着无数奇术无数符文,带着神棍知识,武术,太极拳。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一切都是靠自己,在这一世活出精彩,剑修?不服?符纸干你。现代社会无数职业,唯独符道奇术。不求长生,只求保护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