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3000000031

第31章 一个人怕死,是因为他还没有真正体验到生活的价值 (2)

蔑视死亡尽管从心理动机上讲是因为一个人心里虚弱,但对于克服死亡恐惧来说是成功的。但它同样有着让人遗憾的缺陷,就是要讲究一个特定的情境,而且发生和消失的时间也很快,无法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仅仅是蔑视死亡,一个人还是不能躲过死亡恐惧的追杀。

3、接受

如果A被B欺负,非常怕B,打又打不过,为了获得安全感,怎么办?有一个方法,就是接受B对自己的欺负,认为B欺负自己是合理的。

这种思维就是“奴隶思维”。奴隶在遭受奴隶主的压迫、奴役时,如果反抗只是意味着自己被屠杀,此外别无成功的希望,那么他们必须采取另外的策略。通常的做法是:打消反抗的念头,让自己在生理上活下去;认为自己被压迫、被奴役是合理的,在心理上活下去。不想死、抗不过奴隶主,这两点明摆着,却又认为奴隶制度是不合理的,那就是一种痛苦的心理折磨,大多数聪明的奴隶都不会这样选择。

同理,如果死亡无法抗拒,那么为了克服死亡恐惧,也可以屈服它,就是接受死亡的命运。这个时候,人不再与死亡为敌,而是承认它,向它表示亲近。

一个接受了死亡命运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心是平静的。他对疯狂地追逐物质成功、进行感官享受已经没有多大兴趣。他也不再盲目投身于任何一场社会运动。他意识到,所有这些东西在死亡面前都是浮云,都不堪一击。

任何挣扎和对抗都是徒劳,人要做的只是顺应自然,静候死亡的来临。有此心理特点,有一个限定性条件,就是一个人必须在心理中触摸到了死亡。因此,真正运用接受这种方法来战胜死亡恐惧的,要么是有太多生活经历的老年人,要么是目睹至亲至爱的人死亡、产生的心理剧痛无异于自己死亡一次的人。

“接受”其实是一种把死亡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之所以说它是心理防御机制,是因为对于死亡,人没有对它进行理性的反思。它的缺陷也显而易见,就是要求特定的心理经历与之对应,只适用于老年人和好像自己死过一次的人,无法在大规模的人群中采用。

4、把死亡宗教化

一个把自己全部交给信仰的人不可战胜,因为有上帝罩着他。

前面已经说过,人类需要设置一种精神装置来应对死亡恐惧的威胁。大多数宗教和文化是借助于一套把死亡庄严化的仪式。如果人类看到自己同类的死,结局就像看到蚂蚁之类生灵的死那样悲哀,那样渺小,那么打击是相当大的。但在一套把死亡庄严化的仪式中,人的死有别于动物的死,死是一件庄严的事情。当然,仅仅是这一点并没有消除人类的死亡恐惧,因此,很多宗教无一例外地要继续对死亡进行“造魅”,把死亡设置成得救的手段、超越苦难的途径、进入天堂的大门。

宗教极端分子之所以敢于充当人体炸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宗教给死亡赋予了神圣的色彩。死是他最好的归宿,是他尽了信仰者的义务而受到上帝眷顾、恩宠的必要程序。很多意识形态上的信仰者,比如革命者不怕死,同样是因为这种意识形态具有类宗教色彩,死就是他为信仰而献身。

他终会被人们记住,神圣的事业因他的死而更显神圣。

5、把死亡哲学化

正如所有其他恐惧一样,死亡恐惧也是一种心理反应,虽然它来自于一个最终确定的事实,来自于生物规律,来自于人精神结构的最深处。

综观以上五种克服死亡恐惧的方法,无一例外地都没有跳出心理结构的运作这一路数。它或许能让一些人克服死亡恐惧,但毕竟不适用于平常的生活情境,也不具有恒久性。

正由于此,哲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方法,就是把死亡上升到哲学的层面来审视。他们希望借助理性思考来探触死亡的真相,驱散死亡恐惧。

我在前面讲苏格拉底时说过,理性的力量非常强大,它对人构成了一种真正的说服。

柏拉图在《欧绪弗洛篇》里记载,某一日,苏格拉底在法庭的入口处和一个叫欧绪弗洛的人偶然相遇。当苏格拉底得知欧绪弗洛准备大义灭亲,告发他父亲犯了谋杀罪时,表示了惊奇。他们开始了一场讨论,其中欧绪弗洛认为,一个东西之所以是虔敬的,是因为它是神喜爱的。这涉及了一个西方哲学的经典命题:一种行为,是因为上帝认为它是正确的,所以它才是正确的;还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所以上帝才命令人去做这种行为?换言之,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它只是上帝的命令?

我把他们的对话简单抄袭如下。

苏格拉底:请你想想,虔敬的东西是因为神喜爱它因而才是虔敬的,还是因为它是虔敬的,所以才得到了诸神的喜爱?

欧绪弗洛: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好吧,让我试图说得更清楚一些:我们谈论被携带的东西和进行携带的东西,谈论被引导的东西和进行引导的东西,谈论被看见的东西和进行看见的东西,你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有区别的,也知道它们区别何在吗?

欧绪弗洛:我想我是知道的。

苏格拉底:所以,被喜爱者是一个东西,喜爱者是另一个不同的东西。

欧绪弗洛:当然。

苏格拉底:那么,请告诉我,被携带的东西是因为它被携带,还是因为某个其他的原因,因而就是一个被携带的东西?

欧绪弗洛:当然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别的原因了。

苏格拉底:还有,被引导的东西是因为它被引导所以就是一个被引导的东西,被看见的东西就是因为它被看见所以是一个被看见的东西,对不对?

欧绪弗洛:对,确实如此。

苏格拉底:那么,一个东西并非因为它处于被看见的状态因而才被看到,相反是因为它被看到所以才处于一个被看到的状态;一个东西不是因为它处于被引导的状态才被引导,相反是因为它被引导所以才处于一个被引导的状态;一个东西不是因为它处于被携带的状态因而才被携带,相反是因为它被携带所以才处于一个被携带的状态。欧绪弗洛,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想要说的是:如果任何东西以任何方式处于被改变或被影响的状态,那么,那不是因为它是一个被改变的东西所以才被改变,而是因为它被改变了所以才是一个被改变的东西;不是因为它是一个受到影响的东西所以才受到影响,而是因为它受到影响所以才是一个受到影响的东西。难道你不同意吗?

欧绪弗洛:对,我同意。

……

苏格拉底:那么,关于虔敬我们应该怎么说,欧绪弗洛?按照你的定义,虔敬的东西不就是得到诸神喜爱的东西吗?

欧绪弗洛:是的。

苏格拉底:诸神喜爱虔敬的东西是因为它是虔敬的,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欧绪弗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别的原因了。

苏格拉底:如此说来,虔敬的东西被喜爱是因为它是虔敬的,但不是因为它被喜爱所以它才是虔敬的。

欧绪弗洛:看来是这样。

苏格拉底:所以诸神喜爱的东西与虔敬的东西不是一回事,欧绪弗洛,按照你的说法,虔敬的东西与诸神喜爱的东西也不一样,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欧绪弗洛:怎么可能呢,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因为我们都同意虔敬的东西是因为它是虔敬的,而不是因为它得到诸神喜爱所以它才是虔敬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欧绪弗洛:正确。

看到没有?在这篇对话里,苏格拉底用理性的反诘式方法,一步一步地澄清了命题,最终使欧绪弗洛承认,他认为“神喜爱才虔敬”的观点并没有理由支持。事实上,他对于他的观点并不真正清楚地了解,而只是自以为了解;假如他真正知道的话,他就不会持有这样的观点,因为它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在这里,无论欧绪弗洛多么信仰神,只要他承认自己是一个讲理的人,承认思想不能有混乱和矛盾,承认很多观念要经受头脑的检验,他就必须承认,自己是错的,而苏格拉底是对的。也就是说,他就必须承认理性的力量,这种力量远比情绪、信仰、利益等力量强大得多,因为它是对人的真正说服。而后者,只是对人的催眠、暗示和强迫!

理性的强大力量,体现在下面这两点上。

①它与世界的客观逻辑结构对应

尽管对人而言,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忽略人的因素不谈,世界本身有一个客观的逻辑结构,决定了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地震火山。在西方人的观念中,上帝用逻辑创造了世界,而人认识世界,也必须用逻辑。

道理是明显的:要认识世界客观的逻辑结构,发端于心理结构上的很多东西,比如信仰、愿望等完全无效,你就是再相信人可以飞上天,那也是白搭。要真正让人飞上天,人就必须了解空气动力学等知识。也就是说,只有认识世界,才可能改变世界。而认识世界的前提,就是人必须有一套逻辑结构与世界的客观逻辑结构进行对应。理性恰恰就是这一套逻辑结构。

几千年来,人类把地球折腾得天翻地覆,没有理性作为工具,根本就玩不转。爱因斯坦说,西方的科技之所以日新月异,全赖逻辑的支撑。这一点也不夸张。

②它诉诸于逻辑推理

1910年,法国一个叫维·布留尔的人类学家出版了一本书,讲了一种“原始思维”的运作过程。其特征是:一个人在思维时,智力水平像原始人或幼儿一样。

中国现在还在玩“原始思维”的人不少。我就看到两个教授,在媒体上争论。其中A说,富人为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所以,政府应该爱护富人;B说,富人在社会上本来就比穷人占据优势,不能再享有特权,政府应平等地为所有人服务。A于是发怒:你这是在“仇富”!

好,我们看一下,A说B“仇富”这一观点从哪儿能够推理出来?只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我们只能认为,如果A不是个精神病,就一定是个原始人或幼稚园的学生!

不讲究逻辑,一个人在思维时可以从这儿跳到那儿,大脑一团糨糊。而逻辑的特征却是,它必须环环相扣,从这一步到那一步之间,必须有坚实的基础。这样,它的每一步都是强有力的。只要前提和推理的过程没有问题,无懈可击,整个逻辑链条你就根本砸不烂。

那么,对于克服死亡恐惧来说,理性能够做什么?

哲学家们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怕死,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生活过?

显然是的。我们的内心越是有没有真正生活过的遗憾,死亡恐惧也就越强烈。平时越是不敢触及生活的意义这一话题的人,也越害怕死亡。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一直被死亡恐惧纠缠的人往往没有搞清生和死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是:只有真正生活过,死亡才能构成一种可接受的自然结果;而没有真正生活过,死亡在心理上就会遭受抵触,因为它给人生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真正在生活中体验到他自己生活的意义。

但现实是,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真正生活过,他所做的一切,无论是拼命工作、炫耀性消费、买车买房,要么只是为了生存,要么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生活并不是建立在内心体验和追寻生命的意义上。无论他在和别人对比时、在他人对他的羡慕中可以收获多少“幸福”的感觉,内心的声音都会隐隐地告诉他这种存在是有缺陷的。他怕死,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找到生的价值!

所以,哲学家的告诫是:用心生活,死亡恐惧就不再成为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死的本质是什么?

前面我们说过的哲学家蒂利希曾用理性的方法澄清过这个问题。他发现,事实上从一出生开始,人就在向死亡进军。人的生命,每一天都要被夺走一部分。也就是说,人每一天实际上都处于死亡的过程中,一般所说的“死亡”,也就是人停止呼吸的那一刻,只不过是完成了死亡的过程而已,并不是它带来死亡。

既然人每天都在死亡,那有什么可怕的呢?蒂利希发现,我们给这种死亡完成的最终时刻投射了一种想象:想象死后怎么样。但只要把我们投射给死亡的这个恐怖面罩摘掉,恐惧就不再存在了。

把死亡哲学化的方法远比其他四种克服死亡恐惧的方法好。它的缺陷在于两点:不能单打独斗,不适用于没有学会理性思考的人;另外,由于大多数人没有达到哲学家的高度,它也不能真正让人战胜死亡恐惧。但是,在我们进行心理强大的训练中,它非常值得推荐,因为它即使不能让我们克服死亡恐惧,至少也可以让我们得到改变。

同类推荐
  • 致力行动

    致力行动

    本书收录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习近平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
  • 关于家庭的格言

    关于家庭的格言

    家人,可以说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关系最亲密的人了,家和则万事兴,怎样和家人相处这也是一门艺术。看名人名言,让读者学会如何与父母、与爱人、与子女间的相处方式,看关于家庭的格言,从名人言语中,悟出属于自己的生活准则,让家庭幸福美满。
  • 说话中的76个应变术

    说话中的76个应变术

    说话对象在变、场合在变、时间在变,你说话的方式技巧也得变。你变得不高明,就会把自己置于不利之地,达不到自己的交际目的。你变得巧妙而精彩,不仅能使对方接受你的建议,更能赢得对方的心悦诚服,赢得众人的欢迎与爱戴。凶此,应变也是说话的一种技巧、一种学问、一种思想、一种艺术。讨人喜欢的说话应变术:话不在多,达意则灵。避免冲突的说话应变术:求同存异,曲意服从。让人佩服的说话应变术:借喻明理,旁敲侧击。左右逢源的说话应变术:以谬制谬,欲擒故纵。委婉含蓄的说话应变术:模糊应对,委婉示范。激情四射的说话应变术:先声夺人,针锋相对。
  • 做人做事做生意

    做人做事做生意

    本书详细解读了李嘉诚经商不败的奥秘,内容主要包括:未学做事,先学做人;最适合做生意的人;商界新人必备素养;成功需要自我修炼等。
  • 糙女物语

    糙女物语

    糙女是一种时尚,随着昔日的“超级女声”一炮而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糙女的队伍中。著名作家钟源曾在《糙女颂》中说:“还是糙了好。糙了才豁达,糙了才有速度去与时代赛跑。”所谓“糙女”,自然不同于“窈窕淑女”。她们宣言:“不被礼教束缚、不被世俗禁锢、不被常规限制、不被懦弱桎梏、不被强梁凌辱。”话糙理不糙、糙得有内涵、糙而不恶心。新时代的“糙女”除了在事业上要做出成绩来,还要在“嫁汉嫁汉,洗衣做饭”的围城中,“洗”出尊严,“做”出骄傲。
热门推荐
  • 爱情翻译家

    爱情翻译家

    高中时期的男神简海对姜言一见钟情,本以为顺利的爱情还是受到了挑战,情到浓时,她竟然抛下他远走他乡......多年之后他是她的上司,在她看不见的地方自导自演爱情这场戏,生活的残忍再次要将她从身旁带离。“言言,这一次,我终于有可以选择站在你身边的权利了。剩下的路,我陪你,一起走。”
  • 空灵月

    空灵月

    多情一生,惹下遍地情债。沧海桑田,我与你携手一生。花开花落,我许你一世温柔。(欢迎加入作者讨论群,600015724,和我说说那些年狐仙姐姐的故事。)
  • 仙修人间

    仙修人间

    创世的神尊归元,散落四海八荒的神力使得六界混乱一片,魔界更是没有了压制,对着天界蠢蠢欲动!真的要毁灭吗,还是另一种方式的开始。也许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在开始重新洗牌
  • 邪魅未婚夫:毒吻小丫头

    邪魅未婚夫:毒吻小丫头

    她只是跟踪他回家而已,竟然就不小心惹上了他。这下子,她跟他要“被”结婚了。他,是目前最红的偶像明星,俊帅的犹如神邸一般。而她,是崇拜他的小花痴一枚。嫁给他,她幻想过,但是,她并没有想到会真的实现。面对不喜欢自己的偶像,她嫁了他之后,该要怎么去维持自己的幸福?
  • 重生之天道仙途

    重生之天道仙途

    “我这是在哪里?”这是一个修仙的世界。既然天要压我,我就捅破这天……万里花开花落,这瓣或许和我有缘……
  • 我的麦块大陆

    我的麦块大陆

    麦块大陆,科幻小说。在神秘的地方,主角苏醒了,父亲留下的信是唯一的线索。
  • 子夜歌者

    子夜歌者

    当夜幕降临时我们的视线便会受到灯火的限制。灯火之外,是谁都看不透的无尽黑夜,悠长的夜里,偶尔也会响起几声歌唱。缥缈,幽远。遗憾的是,即便是歌者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也无法见到,除非扩大我们的灯火。亦或是等他们主动现身灯火之下。可是我们又怕,他们的突然出现会扑灭我们苦苦经营的火种。??
  • 哪有凡人当神仙

    哪有凡人当神仙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好事还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话说的是长篇神魔志怪小说,讲的是建业二年,刘宋大帝刘裕迁都渔阳,五都治世一改天下纷争,老皇帝将死,底下的乱臣贼子暗中捣乱,五胡余孽、前朝皇室、有野心的世家,偏赶上一百年一次的帝琼雨,山林中的山精水怪、飞禽走兽开灵化妖,人世间妖狐、鬼怪兴起,隐侠、修士纷纷下山降妖捉怪,这才引起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刘宋初年的市井志怪神魔传说。
  • 顾少的绝配妻子

    顾少的绝配妻子

    他是万人崇慕的顾家大少顾皓辰,她是天下的公主君若溪,他们是上天的宠儿,是世人眼中的一段佳话,是世间最美妙的组合。—顾太太,好久不见!(某男痞痞的说着)—10年了,我们终于又见面了!—ㄟ(▔,▔)ㄏ怎么样!准备好成为我真正的顾太太了吗?—难不成我现在是假的?→_→(嘿嘿嘿嘿嘿…)_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