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65800000001

第1章 关于应用翻译

纵观古今中外译论的发展,可以发现翻译标准层出不穷,可谓学派林立,内容丰富多彩。但是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文学翻译还是应用翻译,译者在翻译中都不可避免地处在一个动态的活动场中,换言之,翻译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或是功能。社会的发展呼唤了翻译,反过来讲,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翻译不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活动,它要达到社会某方面的需要,必然会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点在应用翻译这一实用性文本的翻译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综合这许多因素到一点就是两个字--功能。委托人对翻译的具体要求、文本的特殊功能、目的与读者对译文的期待等这些都是翻译活动务必要考虑的要素,而应用翻译的信息性、诱导性、匿名性的功能特征以及正确、通达、适切、快捷的翻译要求与功能翻译理论的翻译策略和翻译要求不谋而合。正确地运用功能翻译理论,能更有效地实现应用翻译的翻译目的。

我国的应用翻译研究只是在改革开放后才有起色,而基础相对薄弱:起步晚,讨论微观技巧多,选题重复,无系统性理论,学术底气不足。从国内各外语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来看,二十几年来,应用翻译的研究呈突飞猛进之势,在数量上已蔚为大观,赶上了文学翻译的论文数量。应该承认,翻译研究中的许多重大问题,特别是理论问题的提出和讨论都是从文学翻译引发的,或以文学翻译为对象的。文学翻译研究对提升整个翻译学术研究水平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应用翻译的研究问题主要在于学术含量的提高。

1.1应用翻译的界定及其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翻译活动日趋频繁。翻译研究已从传统的文学翻译领域走向各种应用翻译领域。

关于应用翻译的定义,学者们做过很多的研究和探讨。林本椿认为,“实用翻译是和文学翻译相对而言的,文学翻译,也可叫‘literary’translation,主要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的翻译,但从广义上说‘literary’translation 也包括传记、历史、哲学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翻译。实用翻译,可以说是‘nonliterary’translation,政府文书,外交公文,法律文件,科技信息,商务书信,旅游资料等方面的翻译基本上都是属于实用翻译。”林戊荪认为,所谓“应用文体翻译”,包括科技、经贸、法律、媒体、旅游、广告翻译等,以区别于文学、政治、外交、社科等翻译。贾文波认为,“应用翻译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它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其范围几乎涵盖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大不同于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学欣赏的文学翻译。”方梦之教授则认为,应用翻译,或称实用翻译,国外对它的提法为“practical translation”,“applied translation”或“pragmatic translation”。应用文体翻译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它特别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其特点除了信息性之外,还有匿名性、劝导性、功利性等。应用文体的翻译内容几乎包括除文学及纯理论文本以外的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等的方方面面。陈小慰认为,“应用翻译”或“实用翻译”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它涵盖了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和对外交往的方方面面,包括政论文章、法律文件、科技资料、商务信函、合同协议、新闻报道、公司简介、商标广告、产品简介、产品说明、个人简历、名片、画册文字、论文摘要、菜肴名称、公共标牌、旅游宣传资料等。

一般来说,翻译可大致地分为文学文本翻译和非文学文本翻译两大类。非文学文本与文学文本不同的是,前者以传递信息为目的,重视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而后者则着重于传递源语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可以说,应用翻译范围极为广泛,它包括除了文学文本及纯理论之外的一切文本的翻译。总的来说,笔者还是比较赞同韩子满博士的看法,他说:“应用翻译的范围其实比方梦之、林戊荪等学者规定的要宽,应包括除文学翻译之外所有以信息传达为主的文本翻译。科技、法律、经贸等实用文本的翻译,以及各种应用文的翻译都属于应用翻译。纯理论文本和政治、社科、外交文本的翻译也是应用翻译,因为这些文本同样也是以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由此可见,应用翻译范围更为宽泛,它不是就文体而言的,是指翻译的目的而言的。这大大拓展了应用翻译研究的范围。

1.2应用翻译的特点

应用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定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应用文体包罗广泛,不同的次语域具有不同的特点。信息性(informativity)、劝导性(persuasiveness)和匿名性(anonymity)(方梦之,48)是绝大多数应用语篇具有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文体的特点及委托人的要求,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1.2.1信息性

信息性是指突出传递真实世界的客观信息和现象,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它往往重内容而轻形式,为突出信息传递的效果不惜改变原文形式。在给接受者传达新的或意想不到的信息时,信息的真实性是可以验证的。如客观世界中的事件、状态、过程、物体、人物、地点、机构等。根据翻译发起人或客户的需求,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应用翻译提供的信息常有调整或补偿,使译文的信息性合理、合适。

1.2.2劝导性

劝导性是指此类文本大多带有公共宣传品(publicity)的性质,功能上突出译文效果和读者反应,注重疑问的可读性与读者的接受和理解,意在唤起读者去体验去行动,因而往往出于现实的甚至功利的目的,在原文与译文的功能上,它更倾向于译文而不是原文。如新闻报道劝导人们相信什么或不相信什么,说明书指导人们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广告诱导人们购物,旅游指南吸引人们参观景点,科普读物规劝人们辨别真伪等。

1.2.3匿名性

匿名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大多数应用语篇不署名(科技论文、新闻报道等署名)。其二是应用文本一般缺乏作者个性。在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上,一般不太顾及原文形式,大多按译文固有的格式和规范行文布局、选词用字,原文的作用仅仅只是“提供信息(offer of information)”,译者在提取原文信息时,一般不会考虑原作者是谁。即使像科技论文或新闻报道,虽然署名,但也遵循大致相同的程式。

应用翻译是以传递文本信息为首要目的,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并区别于着重传递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从文本类型划分角度来看,应用翻译可以划归到信息功能和感召功能(交际功能)两种功能文本范围之内。事实上,任何文本的交际功能都不是绝对单一的,往往是一个文本兼具几种不同、侧重点各异的功能(如宣传、指导、警示、鼓动、劝导和说教等),出现功能重叠现象。故而,有的应用翻译文本也常常带有文学渲染色彩,以取得宣传效果,如广告、旅游宣传资料等。

1.2.4应用翻译的目的

如果说翻译是一种“抉择行为”的话,那么,影响这一行为最主要的因素就应该是翻译的主观目的(Skopos),不同的目的导致不同的结果。从译本类型这一层次来说,如果译者更为强调文本措词上的美学对等,译本就必然处处从原文出发,在可接受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充分地再现原文的语言色彩,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翻译。但如果翻译的目的更趋于满足目标读者的需要或力图实现语言外的目的,译者便很可能仅仅把源文本视为一种信息,以更大的自由度来处理原文,这时,就产生了“改写(rewriting)”、“改编(adaptation)”等非常规范的翻译模式。然而,事实上就翻译过程本身来说,无处不包含基于表意或审美考虑的抉择行为。之所以讨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一种更为主动、解放的心态,挣脱表面文字的束缚,以更为灵活的手段来处理文本。

1.3应用翻译的规范

语言是思维的表征,它精微细腻、变化万千,任何一本翻译教程都无法使学习者一劳永逸地掌握传译语言的艺术。然而,翻译研究者们却努力从纷繁复杂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一些问题的类型,从而构建出一定的翻译规范,即一些“特定文化或文本体系中,优先于其他可行策略而被反复采用的翻译策略”(Mona Baker),它们无疑会为翻译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翻译的规范涉及翻译操作的各个层面,如特定文化系统对译本类型的嗜好或规定(如对异国情调的容忍度),行业内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以及通行的翻译操作策略等。之所以讨论翻译的操作规范是因为要牢记:这些得自于实践的宝贵而繁多的经验不应该被强拉硬扯、对号入座地加以应用,它们应永远与特定的翻译理念和审美情趣相结合,令译者心智灵活、妙笔生花。

同类推荐
  • 爱悦与规训

    爱悦与规训

    作者以同性欲望为视角探析爱悦、法律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作为跨学科的法学研究试验,作者提出并运用有机结合了“社会学的想象力”与“文学的想象力”的“法理学的想象力”,力图描述同性欲望与中国现代性之间互动所形成的法律文化表征,指出中国在与外部世界互动过程中如何围绕着同性欲望来建构和重构现代性的。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2010年全球出版业共同面临了金融危机,数字出版等新命题,各国出版业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调整,其中不乏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型之举。作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阅读、政策管理、海外看中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2010年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高考向何处去

    高考向何处去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曾经令万众欢呼。无数怀才不遇、承受整整十年压抑的知识青年终于久旱逢春雨,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时至今日,高考已经进行了整整三十年,它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同时,以高考为轴心的中国的应试教育,也日益显露出其难以抑制的负面效应……
  • 路

    通往好节目的路有千万条,但殊途同归,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是:大彻大悟的智慧、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俯仰天地的境界。这个高度实际上关照了三个不同的层面:理性的智慧、感性的情怀和糅合的境界。怎么能达到这个高度呢?这就像爬山,不过好节目里的爬山却不是用真实的双脚,而是通过——克隆与创新。克隆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在临摹中掌握技巧,在苦干中增长才智。创新则既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凭借天赋的神来之笔。
热门推荐
  • 涨姿势系列丛书之每天学点文艺常识

    涨姿势系列丛书之每天学点文艺常识

    本书是一本文艺常识精编荟萃,把读者可能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然而又零散的文体常识编辑成册,帮助读者轻松熟悉有关文体方面的基本常识,从而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 独属我们的时光

    独属我们的时光

    有这样一个人慢慢渗透你的生活,无处不在,直到他成为你的空气。
  • 万界龙祖

    万界龙祖

    虚神界一代天骄,被困虚空神狱,折磨数万年,为了谋取一线生机,不惜自损真灵血肉,重生少年。九龙炼神柱,上古镇杀神祗的绝世凶物,实则内藏乾坤。少年萧辰得九龙炼神柱内九转祖龙经,化真龙,重登武道巅峰
  • 云蔼之森

    云蔼之森

    她,惊才艳艳的天才少女,却遭人陷害,流落于……云蔼之森,成为迷一样的“少主”。他,传闻绝情冷义的傲娇少主,冰冷的心终为她悸动……是谁,先为情所困?一次偶然的宴会,使两人邂逅。当记忆的命运之门关闭,回到最初,重新开始……本不应再相见,却又相遇,将擦出怎样的火花?(新文首发,本书不定期更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荆楚风雷

    荆楚风雷

    这是一个没有最乱只有更乱的时代,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面对山河破碎,面对乱世纷呈,不一样的眼光,就会有不一样的思考,结局便自然不同。
  • 温柔一定要给她

    温柔一定要给她

    本书内容均为真实发生的事,都是我和小家伙之间所发生的事,从初始到相恋,同时也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 绮梦契丹

    绮梦契丹

    她是玉婉清雅的大宋公主,他是冷漠蛊惑的契丹王爷。政治与战争的阴影下,由于一纸婚约他们成了政治婚姻下的牺牲品。她背负着国仇家恨,对他的仇视是化不开的纠结。他深爱着她,但她的敌意让他不得不隐藏他心底的炽热。他的心永远系着她的一蹙一笑。可命运捉弄,身世的疑团都让他们疲惫不堪。
  • 诸天之逆凡为帝

    诸天之逆凡为帝

    一世天骄,世之英豪;英杰早逝,奈何奈何。觉醒神体,打破诅咒;跨越诸天,至尊无上!将写历史世界:皇帝、世家、恶徒:快跑吧,那个杀神又来了!玄幻世界:圣地、魔门、弟子:此人镇压当世,恐怖如斯!都市世界:主角、反派、系统:快躲起来,被那个嫉恶如仇的家伙逮到,必定生不如死!仙侠世界:天尊神帝、魔道至尊、佛陀菩萨:这下完犊子了,好日子到头了!敌人:这是我见过最凶狠的对手!熟人:他的性格一直很好,温润如水!女人:我承认,我就是谗他身子!(大秦、两汉、南北朝、隋唐、混乱时代、花千骨、诛仙、仙剑、香蜜、白蛇、公元2010、斗破、遮天、荒古仙域、西游、洪荒、混沌)
  • 默默无闻的炮灰

    默默无闻的炮灰

    林凌是一个炮灰,更是默默无闻的奶爸,每天忙着带孩子、忙着帮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