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6000000006

第6章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4)

三是创制甲骨文字。根据现代考古发掘的整理,商甲骨文字已有文字4000多个。汉字的基本结构,如像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都已经具备。正是通过这种比较成熟的甲骨文,我们可以与商朝的古人对话,了解到他们熟识、精深的天文知识和比较完善的历法。

四是独特的社会意识形态。商代无论是统治者还是一般民众,都崇拜祖先,崇拜鬼魂和管理鬼魂的神灵,甚至崇拜鬼魂居住的山岳和河流。而这种人与鬼魂沟通的手段就是占卜。占卜似乎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占卜往往在祭祀典礼中举行,祭祀也就成了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占卜的专职人员——巫,则成了社会中的特殊成员。他们的活动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料。

商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迁都频繁,而且地域跨度广阔。早在始祖子契被封于商后,大的迁徙就有8次。汤建立商朝后,似乎承袭了这一传统,在496年间又迁都5次(一说是6次),其中最有意义的是“盘庚迁殷”(公元前1312~公元前1285年),历史上通常以此为标志的商朝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迁殷后商朝又称殷朝、殷商。频繁迁都的原因,除了自然灾害之外,当然也有政治的、经济的原因,还有战争方面的原因。客观上它又是一个中原文化不断整合的过程。

商的灭亡像夏王朝一样是必然的,也应验了禹对酒发出的感叹。商代的贵族都是些嗜酒成风的酒鬼,他们一边用酒祭祀祖先,一边用酒麻木自己的人性,酒使他们残忍和堕落。他们制定了人类历史上最残忍的制度——人祭、人殉,在商朝后期,成百上千的奴隶被当作祭品宰杀在祭祀典礼上,或作为殉葬品被活埋在贵族的坟墓中。贵族们的生活奢侈糜烂到了极点,商纣王则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纣王辛名受,公元前1075~公元前1046年在位。他是个“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的人物,他多次远征东夷,客观上把商朝中原文化传播到了淮河、长江流域,对中华古代文化的交流、融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他是个好色残暴之徒,他宠妲己,造鹿台,厚赋税,广都苑,到了疯狂的程度。“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敲骨剖心”都是他的创作,其结果是众叛亲离。公元前1066年,周部落率领联军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与商纣王的军队决战,商军阵前倒戈,纣王逃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取代商朝的周王朝是由差不多与夏族和商族一样古老的周族建立的。周族的始祖弃的母亲姜源,传说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妃子。其实那时尚处在母系氏族时代,但从弃开始,攀上了帝喾姬妾,所以,弃应该姓姬。弃在尧时被任命为农师,舜时被封在邰(今山西武功西),他是个农业专家,发明了种稷,后人给他加号“后稷”(有人说这是农官的通称)。

周朝建立之初就大肆分封。据荀子说就分封了71国,其中姬姓国53个。此后周王朝延续了近800年(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共历41任国王(37人)。但在这800余年中,又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西周,统治达300多年,周王室处在发展的鼎盛时期,是真正以中央王朝共主资格行使统治权的时期。但这种局面最终因周幽王姬宫湦的腐败而结束了。他最著名的腐败事件就是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后期被称作东周。东迁后的王朝势力急剧衰微,诸侯割据称雄,东周王室已经运作不灵了。所以东周又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到春秋中期,因天子只能依附势力强大的诸侯生存,在各诸侯国争雄中,强者往往挟天子以令诸侯,周王朝已名存实亡。公元前607年周定王姬瑜刚继位时,楚庄王就到周王边境阅兵示威,姬瑜慌忙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公开觊觎天子的王位,问象征王室权力的“九鼎”宝器的大小轻重,王孙满答曰“在德不在鼎”,是为“问鼎中原”事件。进入战国,周王室势力只到一般中小诸侯的地步了。

公元前256年,秦国在灭了韩、魏、赵等国后,引起了周王室的恐惧。周赧王想与诸侯合纵攻秦,结果反遭秦国的猛烈反扑,赧王病死,分裂的王室被迫退出历史舞台。秦夺去了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宝器。

周王朝取代商王朝,但对商王朝的根本制度并没有进行重大的变革,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周王朝的社会文化特征最突出的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宗法制度充分发展,达到了完备的程度。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后,不再称“帝”,而改称“国王”,自称“余一人”,表示他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人信“天”,所以周王也被尊称为“天子”。天子之下是贵族(诸侯——封国君主;卿——政府最高级官员;大夫——政府次高级官员;士——武官),第三阶层是平民(自由民,庶人),最底层为奴隶(称人鬲、黎民)。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语》卷二《国语中》)的现象就是这时形成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就成了野心家、阴谋家追逐的目标,统治阶级内部的王位之争伴随着王朝的始终,腥风血雨一刻也没有消停。周王朝为了缓和和解决权力和王位之争,就在夏商的基础上制定了更加严密系统的宗法制度。其组织形式与运作规章非常复杂,简而言之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亲属等差递减制),也就是按母亲的身份和出生的先后将所有的儿子划分为“嫡”、“庶”、“长”、“次”。妻子生的大儿子称嫡长子,其余为次子;妾生的大儿子称庶长子,其余为庶次子。嫡长子是唯一合法继承人,无论其贤与不肖。嫡长子死后,位置由他的嫡长子继承,如果嫡长子无子才能轮到嫡次子。这种宗法制度为后来历代王朝奉为圭臬。

按此制度,周天子既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长。历代的周天子都由嫡长子继承,以世代保持天下“大宗”的地位。天子的宗庙是全国最大、地位最高的祭祀祖先的场所,称为“太庙”。在太庙中,历代祖先以始祖为中心,按昭穆排列(昭为左,穆为右,第二代为昭,第三代为穆,第四代为昭,第五代为穆,依此类推)。只有天子才有在太庙主持祭祀列祖列宗的特权。

天子的弟弟们,称为别子,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建立宗庙和相应的政府机构,分为若干别宗。受封的别子成为这些别宗的始祖,他们的封地和爵位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他们则成为别宗的宗子。但在自己的宗族内,他们又是“大宗”。因为在他的诸侯国内又分封有卿大夫,卿大夫则在自己的封邑内立有“家庙”,统帅自己的家族。他们相对诸侯国君而言,又是“小宗”了。如此类推,卿大夫还可以分出他们的宗属,建立起若干个父权家长制家庭,其家长就是士。士尊奉所属家族的卿大夫为宗子。士以下再分就是平民,因为他们与各级宗子的亲属关系已经很疏远了。

这种宗法制度实质上是一种族权和政权合一的等级制度,其目的是要协调矛盾,维持共同的利益。它要求各级贵族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这种宗法关系,树立起牢固的“尊祖”观念,尊奉共同的祖先,小宗要以无限崇敬的姿态团结在大宗周围,是为“敬宗”。所以“尊祖”和“敬宗”是维护宗法制度的基本信条。

二是礼制的完备。为了强化“尊祖”、“敬宗”的思想观念,必须在外在形式上有一套物化的制度,以保证宗法制在实践中的有效运作和发挥作用。西周初年,“周礼”在周公的主持下制定出来,它是在宗法等级制度的原则上确立起的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规范和统治原则,并创制出各种礼仪。周礼的内容比较广泛,除了有关政刑的各种制度外,主要还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即从祭祀、丧葬、军族、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各方面规范了不同等级人们的行为,在这些礼仪中还要具备与之相应的舞乐。这在当时来说,具有很多创新的内容,一旦形成,即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华此时就成了名甲天下的礼仪之邦。由于它对人们的行为起了规范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加上涉及面广,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孔子非常赞赏周礼,说“周监于准,郁郁乎之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当有人违背了周礼,他就愤愤然:“是可忍,孰不可忍。”他毕生立志要“复礼”。所以周代礼乐连同其内在的思想观念,经过后来儒家的发挥,成为了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准则,它也浸润在中国文化的肌体里,渲染出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面貌。

三是科学与文学同步发达。西周很注重贵族子弟的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必修课。其中“数”的单列说明,科学王冠上的明珠——数学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科学。天文学方面更是成绩显著,“周公测景(影)台”(在今河南登封告成镇),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确立了二十八星宿,记录了日食(公元前776年9月6日,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观测天象,指导农时,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文学方面最著名的是《诗经》,一首“关关雎鸠”,醉倒了几千年无数文人墨客,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都是当时各个阶层人们的真情流露。

四是哲学思想的进步。《尚书·洪范》把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称为“五行”,并把它们看作是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表明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周易》演义八卦,实际是从自然界中选取八种自然物(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作为万物之源,并把天地看作是总根源。世界上一切事象的形成发展变化,都是因阴阳对抗的势力交感而成。这不仅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本体观,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值得深思的是,严密的宗法制和繁复的礼制并没有永葆周王室的国运昌盛,西周在武王之后经过短短60余年的“成康之治”(成王姬诵,康王姬钊),就由昭王姬瑕(公元前995~公元前976年在位)开始走向衰落。昭王玩物丧志,为了一只白雉鸡而征讨楚国,结果是“南征而不返”,是一次走上不归路的旅游。其子姬满继位,是为穆王,这是个更着迷于旅游的帝王,他留给后人最乐道的是他西游昆仑,会见了西王母,可算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旅行家。但他两年巡游,把国库耗空了,到了第十任国王厉王姬胡(公元前877~公元前841年)时,因堵塞言路,引起“国人暴动”,他逃跑出去,不敢回都,客死他乡,导致了“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从此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纪年,开始了信史时代。到第十二任国王幽王姬宫湦时,在他的宠妃褒姒的玩笑中,他丢了江山,失了美人,亡了性命。

公元前771年,大一统的西周不复存在,但在当时强大的传统心理的制约下,受周王朝宗法制度的直接影响,姬姓家族的王位仍然传递下去,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平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以避犬戎威胁,从此周王室一代不如一代。在戎狄不断侵扰和诸侯的不断蚕食下,天子直接统治的“王畿”最后只剩下成周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但周天子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的权威还在,于是,强大起来的诸侯纷纷借用这块招牌来发展自己,打击别人。周天子成了各邦国混战中被利用的傀儡,中国历史进入到了一个发展与战乱的时代。由于东周王朝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了重要角色,所以这段历史又叫春秋战国。

这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铁器时代。锐利的铁器,使大地面貌焕然一新。铁犁与牛使农业增产,降低了人们的肚腹之忧,冶炼的炉火烧得更红,手工业产品花样翻新,商贾奔波于道,新兴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社会有了更多有闲暇时间又衣食无忧的人士,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繁荣,大脑的思想也更加活跃。在“春秋无义战”的激荡中,思想文化界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人们也纷纷登台亮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宣扬自己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动人也最值得骄傲的一幕,即“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在思想自主、学说自由的宽松大背景下,各个学派或相反相成,或相得益彰,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浪淘沙,从而形成促进文化发展的合力,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格局。

“百家争鸣”的舞台上,主要学派有道家、墨家、儒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名家、农家、杂家等,总称之为诸子百家。

道家学派。道家学派的始祖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生卒年月不可考,相传为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内)人,作过周守藏史(国家图书馆馆长),熟悉各种典章制度,所以孔子曾专门跑到周去向老子学习礼的有关问题。老子说:你所说的古礼,已经过时了,是陈腐老朽的死物,只是它那空洞的说教还在罢了。还说是君子就要可行可止,不要时代过去了,还抱着古礼不放。人们说,能干的商人隐其宝货,不让别人看见;有才的君子,身有盛德却容貌谦逊,犹如愚蠢无知的人。这就是说,应该有真才实学而不自己炫耀,同时要去掉各种娇气……精彩的回答使孔子十分佩服,回去对他的学生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跑的可以用网捕,游的可以用线钩,飞的可以用箭射。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样乘风云上天的,我今天见了老子,他真是条龙呀!老子很有学问,但并不张扬自己。他在周呆久了,看到了周的腐朽衰败,觉得毫无希望了,决心离去隐居。当他骑着青牛行至边关时,守关口的官员拦住他说:您就要去隐居了,请给我写本书吧!于是老子著书上下篇,是为《道德经》(即《老子》),共5000多字。老子出关后,不知所终。

《老子》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讲了“道”是什么,它是怎样运作的,这实质上是个宇宙观的问题;二是讲了统治者应该怎样按照“道”的原则去治理天下,这实际上是个政治哲学问题。按照老子的思路,“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统治者也应该无为而无不为,这样达到人道合一,世界才能很好地发展。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一本《老子》只讲了一个问题,即“天人合一”。《老子》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是在天地万物之先存在的一个无形、无声、无以名之的超感觉的东西,只好“强为之名曰大”,又叫“道”、“无极”、“无”。故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就是在道的运动中生成的。而这运动是有规律的、循环的,又相互转化的,“反也者道之动也”。他举例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还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就是自然规律,人们要适应它。可以说,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也是《老子》的精华。

同类推荐
  • UFO最新真相

    UFO最新真相

    2010年以来,不明飞行物莅临地球迹象激增,欧美主流媒体一反常态给予登堂入室的报道,这种改变的背后是什么?美国科学家和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2010年底不约而同公开宣称,2011或2012,UFO将大量降临地球,这种说法意味着什么?
  •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古老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浸润着宽广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留下了中华民族先祖光辉灿烂的足变迹。沧海桑田,遥远的历史早已被漫漫黄土所尘封,昔日的熙熙攘攘也被无尽的岁月所淹没。
  • 中国台湾文学史

    中国台湾文学史

    本书介绍了台湾文学的开创,移民文学和移民后代文学,台湾新文学运动,台湾现代派小说群的崛起,台湾通俗文学创作,台湾乡土文学的崛起等。
  • 晋江民间风俗录

    晋江民间风俗录

    本书采用词条形式,对晋江民间的主要风俗进行挖掘、记录和整理,按内容分类成书。
  •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热门推荐
  • 雨无言

    雨无言

    渐远的光线投射在天空上,套下了昏黄的色彩。
  • 明城少年

    明城少年

    偏僻小城明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起来,但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各个行业都未能幸免。当世俗和邪恶的黑手向校园伸去,懵懂的学生群体只能提前与社会对话。梦想、奋斗、彷徨、挣扎、绝望、再奋斗。这就是单鸿光的少年时代,它记忆着无数人单纯的梦。年少轻狂的年纪,谁能忘记?当你一路走来,是否还有遗憾留在了那个充满着纯真和幻想的中学时代?
  • 天降部落

    天降部落

    陌生的世界,这里的人们信仰着图腾,相信祖先的力量,天降陨石的远古,种种奇妙的生物,未知的领域,神秘的力量,究竟隐藏着什么阳旭来到这里,表示很刺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奥义传说

    奥义传说

    混沌初开,奥能复苏,开天辟地,划分三界。父母相继离去,孤独渺小的少年将如何行走于世,寻找父母离去之谜?乱世规则,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他将如何勇往直前打破陈规?青春、热血、儿女情长、爱恨情仇,尽在奥义传说......
  • 不负遇见苏小姐请多指教

    不负遇见苏小姐请多指教

    也许是你的不经意间,但却深深地闯进了我的世界。苏婧雁我说过“不论以前、还是现在、或者以后。我注定会一直守护在你的世界里。一生亦或一世!”
  • 孺子文集(上)

    孺子文集(上)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由教育界转入社科界,开始了我人生道路上的第二个职业。因工作的关系,我开始接触区域历史文化。涉猎和研习炎帝、姜炎文化。我原是学文的。虽“文”“史”有联系,但毕竟是属于两个学科。
  •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翻滚吧灵魂

    翻滚吧灵魂

    偌大的站台空荡荡的,只有马宁一个人,显得格外的冷清。幸好,墙上的电视机还没关闭,正播放着新闻(还有声音传出来),让人不觉得这鬼地方安静的可怕。
  • 我好想一下爱上你

    我好想一下爱上你

    苏澄澄,一个有点沙雕的中二少女。然后有一天,突然被授命为时空管理者。再然后她就成功的,踏上了沙雕之路,一去不复返。本书名又为《在成为沙雕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在寻找老公的路上一至扑该》,(相信我,这绝对是一个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