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5400000021

第21章 西门豹治邺

【原文】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1),问之民所疾苦(2)。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3),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4),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5),云是当为河伯妇,即聘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间居斋戒(6);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7),十余日。共粉饰之(8),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9)。”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原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10),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11),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12),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13)!”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14)。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乡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15),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16),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17),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18)。”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长吏终听置之。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19),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注释】

(1)长老:年高有德的人。

(2)所疾苦:所痛苦的事。疾:痛。

(3)河伯:河神。

(4)常岁:每年。

(5)好:漂亮。

(6)闲居:单独居住。

(7)具:备办。

(8)粉饰:装饰,打扮。

(9)俗语:相传如此说;即:假使。

(10)幸:希望。

(11)衣:穿,动词。

(12)妪:老妇的通称。

(13)趣:通“促”,催促。

(14)凡:总计。

(15)状:看情况,推测之词。

(16)发民:征发老百姓。

(17)患苦:憎恨,厌恶。

(18)期:必,一定。

(19)绝已:断绝,完了。

【译文】

魏文侯时,西门豹任邺县令。他到邺县,会集地方上年纪大的人,问他们有关老百姓疾恶和痛苦的事情。这些人说:“苦于给河伯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本地民穷财尽。”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回答说:“邺县的三老、廷掾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收取的这笔钱有几百万,他们只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妇,剩余的钱和巫祝一同分了,拿回自家去。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女巫到处巡查,看到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说‘这女子适合做河伯的媳妇’,马上下聘礼去娶。然后给她洗澡洗头,给她做新的丝绸花衣,让她独自居住并沐浴斋戒;同时还在河边上给她盖好供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的绸帐,这个女子就住在那里面,给她备办牛肉酒食。这样经过十几天,大家又一起装饰点缀好那个像嫁女儿一样的床铺枕席,让这个女子坐在上面,然后把它浮到河中。起初在水面上漂浮着,漂了几十里便沉没了。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心大巫祝替河伯娶她们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了。也因为这个缘故,城里越来越空荡无人,以致更加贫困,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老百姓中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假如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老百姓都淹死’的说法。”西门豹说:“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乡亲都到河边去送新娘,有幸也请你们来告诉我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这些人都说:“好。”

到了那一天,西门豹到河边同大家相会。三老、官吏、豪绅以及乡间的父老们都到了,连同观看的百姓共有二三千人。那个大巫婆是个老太婆,年纪已有七十岁。随从的女弟子十几个,都穿着绸子单衣,站在大巫婆后面。西门豹说:“叫河神的媳妇过来,看看她美不美。”巫婆们就将“新娘”从帐子里扶出来,走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看了看,回头对三老、庙祝、巫婆及父老乡亲们说:“这个女孩不美,烦劳大巫婆到河中报告河伯,需要调换一个漂亮女孩,后天送她来。”说着就让士兵一齐抱起大巫婆投进河里。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大巫婆怎么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呢?徒弟去催促她一下吧。”接着又把一个徒弟投进河中。过了一会儿,又说:“徒弟怎么一去这么久不回来呢?再派一个人去催促她们!”又把一个徒弟投进河里,总共投进河里三个徒弟。西门豹说:“巫婆、徒弟都是女人,不会禀告事由,烦劳三老替我进去禀告河神。”又把三老投进河里。西门豹头上插着笔,弯着腰,面对河水站着等了很长时间。长者、官吏和旁观者都非常害怕。西门豹回头说:“巫婆、三老不回来,怎么办?”想再派廷掾和一个豪绅去催促他们。廷掾和豪绅一听都跪在地上磕头,把头都磕破了,血流在地上,脸色如死灰一样。西门豹说:“好吧,暂且等待一会儿。”待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掾起来吧,看情景河神留客太久了,你们都离开这里回家吧。”邺县的官吏、百姓都很害怕,从此以后,谁也不敢再说替河神娶媳妇的事情了。

西门豹接着就征发老百姓挖了十二条渠道,把河水引来灌溉农田,所有的田地都得到了灌溉。在那时,老百姓开渠稍微感到有些厌烦劳累,就不大愿意。西门豹说:“可以和老百姓共同为成功而快乐,却不可以和他们一起考虑事情的开始。现在父老子弟虽然认为因我而受害受苦,但可以预期百年以后父老子孙会想起我今天说过的话。”直到现在邺县都能得到水的便利,老百姓们因此而家给户足,生活富裕。

十二条河渠横穿御道,到汉朝建立时,地方官吏认为十二条河渠上的桥梁截断了御道,彼此相距又很近,不行。想要合并渠水,并且把流经御道的那段,三条渠水合为一条,只架一桥。邺地的百姓不肯听从地方官吏的意见,认为那些渠道是经西门先生规划开凿的,贤良长官的法度规范是不能更改的。地方长官终于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放弃了并渠计划。所以西门豹做邺县令,名闻天下,恩德流传后世,难道能说他不是贤大夫吗?

【智解】

请君入瓮,以牙还牙

魏文侯时,邺地老百姓生活不堪其苦,原因是每年要为河伯娶媳妇。这是当地的官吏与祝巫榨取百姓钱财的一个借口,而更令人发指的是,所谓娶媳妇,即是把年轻美貌的女子投入河中。众人坐观年轻生命逝水而去。

西门豹面对如此掠财害人手段,是如何整治这批贪官污吏和江湖骗子的呢?他始以女子不美为由,救下了她的性命,后以向河伯禀报为由,把巫婆等人不容分辩地投入河中。当西门豹再欲将廷掾等官吏投入河中之时,这些丧心病狂的家伙顿时原形毕露:“皆叩头,叩头且破……”西门豹这种反对封建迷信的勇气让人钦佩,而西门豹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治恶智慧,似乎更值得我们深思。

谈到西门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治恶方法,就不得不提一下那个著名的“请君入瓮”故事。

唐朝武则天时,周兴任刑部侍郎,审问犯人,手段凶残狠毒。刑法规定以外的残忍手段,他没有不采用的,当时的人都用“牛头阿婆”来称呼他。后来周兴因害人太多,民愤极大,武则天决定罢免他,令来俊臣逮捕和审讯周兴。来俊臣想到周兴是个办案的老手,一定不会老实招供,于是设计,请周兴饮酒。饮酒之间,来俊臣装作请教周兴道:“囚犯都十分狡猾,大多不肯认罪,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开口?”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口大瓮来,用炭火在它的四周烘烤,把囚犯放在瓮里,看他招不招!”听到这里,来俊臣就令人抬来大瓮,用炭火在它四周围烤,然后起身对周兴说:“圣上批准我审讯您老兄,请您进入这个瓮吧!”周兴惶恐,不断地求饶,随即完全服罪。

“请君入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智慧的中国人对付“恶”的一种聪明的惩罚。而这一聪明的惩罚却绝非中国人所独有,在古老的基督经典《圣经》中就有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相类似的一种表达——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是东西方文化在不同的地域不约而同得出的智慧人生经验。

对于“恶”,我们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睚眦必报,这不是我们的心胸过于狭隘,而是我们要对我们的人生负责,要对我们的社会负责!因为对“恶”的姑息养奸无疑就是一种慢性的社会自杀。我们的社会只能由我们来建设,我们的家园只能由我们自己来维护,其中的跳梁小丑,我们虽然一时不能赶尽杀绝,但是我们也决不允许他们肆无忌惮!所以对于“恶”,我们确实得睚眦必报,只有这样,“恶”才会有所收敛。对于恶人的行径,没有比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办法更有效的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语出南宋朱熹的《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就是说,在以君子标榜的朱熹看来,有时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是一种君子之策。而实际上为了救弊,我们也不应该因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损人而利己之计,而对于这一好的方法置而不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运用这一计。

曾国藩在徽州任两江总督时,设置了一个柜子,凡是议论地方施政利弊的禀帖,可以投入柜中,不必署名。于是诉讼之风大起。人们忧虑,向一位老讼师求教,老讼师说:“不出三日,必令他停止这件事。”众人怀疑。到了第三日,果然撤了这个柜子。原来讼师一天写几十个不署名的禀帖投入柜中,都是痛骂曾国藩的,曾国藩看了生气,又无从查究。于是这件事终于停止了。

曾国藩,人称其为“一代楷模”,修身、立德、治军和从政都有特长。从这件事上看,似乎曾国藩的胸怀还差一点儿,其内心还不够大度,所以对讼师攻击自己的言行还是不能够容忍。而讼师之所以成功地让曾国藩撤了投诉讼的柜子,就是因为老讼师多年的人生经验告诉他,曾国藩虽然是一个大度君子,但他还没有达到圣人有情而不迁怒于情的地步。这个讼师,可谓胆大,所用方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似乎也不甚光明正大。如果他的诡计被曾国藩发觉,不知又是一场什么结局。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老讼师不以曾国藩之道还治曾国藩之身,诉讼之风不会止,由此可能带来更大的政治弊端,如此说来,老讼师的手法虽然不甚正大光明,但他的功绩似乎也可以将功折罪了。

但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定要慎用之。因为此谋为以毒攻毒之计,即用对手的手法,对付对手,它是损人而利己之计。但是有时不损人我们也可以一样利己,因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定要分人、分事!

不过,对于“恶”,我们当然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一点绝不能手软,我们不必考虑其间的道德完备性!不但如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本身只是一种方法,而方法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个才华横溢、气量狭窄的英雄人物,而据史书记载,周瑜并不是小肚鸡肠,而是因为自己的大度宽容拥有一份好人缘。比如说,东吴老将程普原先与周瑜不和,关系很不好。周瑜不因程普对自己不友好,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是不抱成见、宽容待之。日子长了,程普了解了周瑜的为人,深受感动,体会到和周瑜交往,“若饮醇醪自醉”——就像喝了甘醇美酒自醉一般。

人与人的频繁接触,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大度和宽容,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会使你赢得一个绿色的人际环境。要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不要对别人的过错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生活的路,因为有了大度和宽容,才会越走越宽,而思想狭隘,则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由是观之,有时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同类推荐
  • 大周北荒录

    大周北荒录

    大周元年,太祖筑长城,设守卫军,不受调宣,享诸侯供奉。诏曰:国之利器,永镇北荒。
  • 大宋有神医

    大宋有神医

    北宋初年,乱世尽头,治世开端。且看一位穿越而来的神医,医人、医心、亦医国。
  • 康熙帝国的那人这事

    康熙帝国的那人这事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上半叶,世界上出现了蜚声全球三大君主,既法国波拿王朝的路易十四,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大帝和清王朝的康熙皇帝。康熙以其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巨大成就,造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康熙之治”。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铲除陋习,鸿博开科,召贤纳士,完成了满族由农奴制向封建制过渡,使大清帝国腾飞而起,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林。康熙在国内外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值得重视的篇章。
  • 天下我做东

    天下我做东

    穿越成了项羽。女人说:“你蓬头垢面,人家喜欢小鲜肉。”“他有我拳头硬吗?信不信我打死他!”男人说:“你太过强横,我坚决不加入你的队伍。”“你有我拳头硬吗?信不信我锤死你!”刘邦说:“项羽有勇无谋,只要略施小计,便能搞定此人。““走啊老铁,鸿门宴已设好,一起去撸串啊!”这是一个男人靠“霸王硬上弓”成为世界主宰的故事。
  • 汉时明月何时归

    汉时明月何时归

    她只身向汉,桓帝庶女,曾以麒麟女之名闻达天下,后封五原长公主却在河套种着田。她一身蓝衣,执杖刀,舞长戟,赤马座下将过十万汉家铁骑。北却胡人静羌笛,西扫西域收乌孙,东平幽燕占三韩,只是为能够安宁度日,维持身后一地太平。汉末三国,天下纷扰,中原诸侯打得热火朝天,而她北境几十载东征西讨却显得格外安静。她曾失望过,因大汉之明月渐渐残缺。也痴喜过,为庆幸看不见血染山河破碎。行路茫茫!踏在满布硝烟之汉土上,最后该如何抉择?这是一个盲女的大汉往事。轻松的历史架空文,单身向的,最后变身慎入。
热门推荐
  • 青春易逝,你犹在

    青春易逝,你犹在

    青春就像一本无始无终的书,就像你一样,永远不知道开头,永远不知道结尾。当我觉悟时,你已不知了去向,就像渐渐淡去的青春;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会在青春逝去之前好好地问问你:“是否还会再爱我?”
  • 都市极品武神

    都市极品武神

    练武知其精髓者,达破茧锐变之境为武者,炼意而生力为武者,则为神师!自幼修武的少年步叶天出师之际,接到神秘任务要去保护一个地产商的千金。这简直太容易啦,说是保镖,其实是护花使者还差不多!潇洒少年与傲娇千金这一对欢喜冤家会有怎样的故事,他们又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荣耀之章

    荣耀之章

    最近流传中国男足踢赢了巴西女足这个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不知道!伟大的法律法规——明令小学生再玩游戏爹娘将会无期徒刑。不知道!全球第三美女松岛苍的最新电影无码超清清字幕版在哪儿下载?不知道!卧槽,你知道什么?报告,我知道《神话》!第二世界来袭。七宗罪之色欲已入手,荣耀之章准备成功,女王御姐天然呆……小萝莉正在待命!
  • 天帝问

    天帝问

    一掌归墟,一剑永恒,一念万物生。天地四象,五行衍化,五行轮转济万物,而物之力则托五行而动,寻万法之源才有阴阳二气生,溯之本是为太极,观乎其高之仰望无始无终是为极,极之尽则为归墟,归墟下有通灵之地,而又济万物。少年姜问十四岁是个无灵根之人,不能修仙,一次偶然的奇遇开启了他的问帝之路......?
  • 凤御凰兮

    凤御凰兮

    逗比版:靠!不就是因为偷个阴阳镜,老天就要惩罚她,让她穿越到一个废柴身上?泥煤!老子堂堂高级职业杀手,竟然也会有这么一天?!狗娘养的穿越,竟然真实地发生在了她身上?!然后就穿越到这个妖魔鬼怪和斗气横行的世界?还是个不受宠的小姐?尼玛,她就这样被穿越大军相中,来到了这个世界。原来就是个特么不受宠的小姐,然后因为大妈看不顺眼,又因为是个斗气才一阶的废柴,竟然就活生生地叫人把她打死,丢到乱葬岗,任由那些乞丐凌辱?卧槽,姐不发飙,你们特么一个个都爬到老子头上拉屎了?于是:白莲花嫡姐女神优雅知性,天女下凡抢咱未婚夫?咱就让她彻底变成丑女嫫母,看你拿什么装逼;绿茶婊庶妹温柔浪漫高雅,小三来临陷害咱吃牢饭?咱就撕破你伪善面具,看你还能拿什么勾引男人;温婉贤淑大夫人慈祥可亲,暗中设计用咱来争宠?咱就让你红杏出墙被种马老爹捉奸在床,看你还怎么争宠!诶,话说这个美得人神共愤的男人又是怎么回事?喂喂,谁允许你爬上本宫的床了?快滚下去!他嘿嘿一笑,妻君,允许你今天晚上翻我的牌子。她顿时飞起一脚,丫的,你丫是不是找抽了?是不是三级大片看多了,迫切想找个人实验?行,老娘允许你实验!只不过,你表要明儿一早跪在老娘床前,让老娘翻你牌子!一句话版:在这个魔兽以及斗气泛滥的世界,且看陨落的顶尖杀手如何逆袭直上,俯瞰众生,君凌天下!再续前世传奇!傲娇版:“证明你爱我的至少三种方式。”某女说道。他想了想,说:“第一,只要你受欺负了,我绝对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眼前;第二,只要有人欺负你,我让他(她)生不如死;第三,就算你堕落地狱,我也会和你一起堕落!矫情版:我爱你,不需多言。就算你要堕入十八层地狱,我也会上天入地,找到你,直至至死。不,是至死不休。他是谪仙,是明月,是骄阳,是高高在上的高冷男神,当然,这是装的;她是痞子,是逗比,是烂泥,是低入尘埃的装逼二货,当然,这也是装的。如果全天下的人都与你为敌,那我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和全天下为敌;如果你死了,我会让整个天下为你殉葬!踏碎一世繁华,只为你展颜一笑。江山如画,谁主沉浮?宋词版:那堪千秋岁月,归看去,浪淘沙尽、数风流人物,看今朝!功成贺岁时年,待望来,华发早生、回千古帝业,枉此生!***另外,本书实际内容可能会与简介有偏差,还请亲们谅解!不喜此文勿喷,此文不接受任何人身诽谤,请勿在评论区发广告,一经发现,所有广告删除外加终生禁言,谢谢合作!
  • 生存之恐怖游戏

    生存之恐怖游戏

    一场车祸让李沫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房间,美女,金钱,这些你都能拥有,异能,真气,这些也不再是梦想,只要你够强,你就能拥有。而李沫要的仅仅是能继续的活下去。
  • 五洲生死书

    五洲生死书

    “虚空不空,真相无相;了了生死,如如不动”生死轮回皆在五洲之中。
  • 盛世宠爱大叔你养我

    盛世宠爱大叔你养我

    她亲舅舅为了姜氏集团害死了自己爸妈,连自己的男朋友也被表姐给抢去,因为失恋,去酒吧喝了个烂醉,指着他说:“大叔”却不知男人却是京城排名第一秦家,令人闻风丧胆的太子爷……这个秦太太文武双全、能打、能说、能怼人.咳咳,之后秦太子爷便走上了宠妻之路,秦太太也便成了全京城女人的羡慕对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法剑尊

    万法剑尊

    万道万法唯我独尊法则纠葛凝炼道,万道缠结成世界世界运转并非独天道之功,万道均参其中,大荒演化天道独缺,四十九大道晋升天道,化四十九道部,独缺至高天道,万道凝种竞至尊道种与修士缔结,修士借道种修炼,道种借修士夺四十九道部万千正道之位千万年的争斗演化,已证四十九天道,三千大道,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小道,众道倾轧红尘修真界斗争不断,均为那空悬亿万年的众道之首位直到一个少年携空空如也的混沌剑躯降临,吞万道施万法唯我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