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5400000027

第27章 范蠡游湖

【原文】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1),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2),报会稽之耻(3),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4)。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5)。”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6),终不反。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7)。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8),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9)。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10)。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11)。久受尊名,不祥(12)。”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13)。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14),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15)。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16)。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藋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17)。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18)。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19)。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20)。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21),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22),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23),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24),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25)。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26),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27)。是少与我俱,见苦(28),为生难,故重弃财(29)。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30),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

【注释】

(1)既:已经;苦:劳苦,困苦;戮力:努力,勉力。

(2)竟:终于。

(3)耻:耻辱。

(4)称:称做,号称。

(5)诛:罪过。

(6)浮海:在海上浮行。

(7)表:表彰,表扬。

(8)自谓:自称。

(9)治产:治理产业。

(10)致:得到,取得。

(11)布衣:平民;极:尽头,顶头。

(12)不祥:不吉利。

(13)为生:做生意。

(14)约要(音腰):约定。

(15)职:本分。

(16)赍(音击):携带。

(17)献遗(音谓):赠送;贵人:地位显贵的人。

(18)师尊:当做老师一样尊重。

(19)以为信:以显示信用。

(20)殊无短长:不见得会起什么重要作用。短长:优劣。

(21)间时:适当的时候。

(22)重:重视;虚弃:白送给。

(23)道路:指路人。

(24)恤:体恤,怜悯。

(25)丧:跟死者相关的事,这里指尸体。

(26)邑人:同邑人,即当地人。

(27)顾:只是,不过。

(28)见苦:受过苦。

(29)重弃财:重视花钱,不轻易弃财。

(30)苟:随便;去:离开。

【译文】

范蠡侍奉越王勾践,已经苦其身心,贡献出全部的力量了,与勾践深深地谋划了二十年,终于灭亡了吴国,报了会稽的耻辱。越国的军队向北渡过了淮水,兵临齐晋等国,发号施令于中国,尊崇周朝的王室,使勾践称霸于诸侯,而范蠡也官至上将军,回到越国以后,范蠡认为在盛大的名位之下,是难以长久安居的。况且勾践的为人,只可同处患难,很难同处安乐,就写信向勾践谦辞说:“我听说过:主上有忧,臣下就该劳苦;主上受辱,臣下就该牺牲。从前您在会稽受辱,而我所以没有死掉,就是为了能够雪耻这件事。现在耻辱已雪除,我应该自己请求处罚追随在会稽山居然没死掉的罪过!”勾践说:“我将和你分享这个国家的政权,即使不能分国而治,哪里会加罪于你呢?”范蠡说:“君王所依从的是律令,我所依从的是志趣。”于是,就装着他的轻便宝物和珠玉,私自与亲信的随从乘船出海了,一直不曾回来。于是勾践就将会稽山标明是给范蠡的,作为供奉范蠡的城邑。

范蠡飘海出去转到了齐国,改变姓名,自称为“鸱夷子皮”。在海边耕种为生,劳苦身心,父子合力整治家产,在那里住了没多久,就积聚了数十万财产,齐国人听说他贤能,就请他做卿相。范蠡喟然浩叹说:“住在家里就能积聚千金,出去做官就能位至卿相,这是一个布衣平民最得意的事了,长久地接受尊崇的名声是不祥的啊!”于是送还相印,把家产全部分散出去,分给知己的朋友和邻里乡党,只带着重要的珍宝,秘密地离开那里,走到陶,在那里安居下来。

范蠡以为陶是天下的中心,交易买卖、互通有无的商业通路,在这里谋生治产,可以致富,于是自称为陶朱公。父与子亲自耕种畜牧,对于商品的脱手或买取,都能等待时机,在贩出和贩进之中,争取十分之一的利润。这样住了没多久,又累积了大量的财产,天下人都知道陶朱公了。

朱公在陶的时候生下了小儿子。小儿子长大以后,朱公的第二个儿子因为杀死了人,被囚在楚国。朱公就说:“杀人的凶手判死罪,这是常理,然而我听说过:家有千金的孩子,不应该在大庭广众前被判决。”于是就告诉小儿子,教他去探视一下。当时带了黄金千镒,藏置在褐色的器具里,用一辆牛车载运。在即将派遣小儿子前去办事的时候,朱公大儿子固执地要求由他去办,朱公不答应。大儿子就说:“在家里,大儿子有督导家事的义务,所以叫做‘家督’,现在弟弟有了死罪,父亲不派遣我去,竟派遣小弟去,那就是我太不肖!”如果父亲不答应就想自杀,他母亲就说:“现在派小儿子去未必就能使老二活命,而先逼死了老大,这样做如何是好?”朱公不得已,只好派遣老大去,为他写了一封信给从前的好朋友庄生。并对老大说:“你一到那里就送上千金到庄生的住所,听庄生的便,他要怎样做就怎样做。要谨慎,切勿和他争执办事的方法!”

大儿子出发办事了,还私自带着几百镒黄金,到了楚国庄生那里,见到庄生的房子是利用城墙做后墙,拨开藜藿杂草才能走到前门的,他住的地方显得很贫困。然而大儿子还是打开信匣,送进黄金千镒,完全照父亲所说办理。庄生便说:“你可以赶快离去了!小心地走开,切勿逗留,即使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为什么!”

大儿子告别庄生以后,不再去拜访庄生,但却私自逗留在楚国,用他私自携带的财物献给楚国贵人及当权者。庄生虽然穷居于里巷,然而以廉直闻名全国,从楚庄王以下,都以师礼尊崇他。朱公送来财物,并非有意收受,想要等事成以后再归还给他,表明信誉。所以当财物送来的时候,就对他的妻子说:“这是朱公的钱财,就像生病不能预测哪天会好,也不能预测将来哪天要归还一样,不要去动用!”但是朱公的大儿子不明白庄生的心意,还以为他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

庄生找到一个适当的时机去见楚王,说某星宿出现在某个位置,这是对楚国有害的。楚王平素信任庄生,便说:“那现在该怎么办?”庄生说:“只有用恩德才可以破除灾害。”楚王说:“先生可以回去休息了,我将会做些恩德的事。”楚王就派使者去将藏各种金币的府库严密地封起来。楚国的贵人听到消息惊喜地告诉朱公的大儿子说:“楚王将实施大赦了!”大儿子问:“你怎么知道的呢?”贵人说:“每次大王要实施大赦,怕人乘机在大赦前抢劫,所以常常先把藏金币的府库封闭,昨晚大王派了使者去封府库了!”

朱公的大儿子以为楚国将要大赦了,他的弟弟自然应当放出,而千镒黄金在他看来很重要,白白地丢弃给庄生太可惜了。于是又去看庄生。庄生大吃一惊说:“你还没有离开呀?”大儿子就说:“当然还没有离开!当初是为了弟弟,现在弟弟的罪,大家都说会自动赦免了,所以来向先生辞别!”庄生知道他的意思想重新取回所送的财物,就说:“你可以自己进入内室去取回财物!”大儿子就自己进入内室取回财物,自己还庆幸欢喜得很。

庄生被小孩子所玩弄,觉得很羞愧,于是又见楚王说:“我以前说某星宿的事,您说要用修德的方法来回报,现在我外出经过各街道,都在说陶有一位富人叫朱公的,他的儿子杀了人被囚在楚国,他家里拿了许多金钱贿赂王的左右,所以王并不是为了体恤楚国人民而行赦令,乃是因为朱公儿子的缘故!”楚王发怒说:“我虽没有什么德行,怎么会因朱公儿子的缘故而特别施恩呢?”就命令先杀掉朱公的儿子,第二天再下赦免的命令。

朱公的大儿子最后是取得他弟弟的尸体回来的。他母亲和陶邑的人都很哀伤,只有朱公独自发笑,说:“我老早知道他一定会杀死他弟弟的!他不是不爱他的弟弟,但是他对金钱总觉得舍不得呀!这是因为他年少的时候,和我一起为了谋生,亲历艰苦,所以对舍弃财物看得很重要。假使是派小儿子去,他生来就看见我很富有,坐着坚车,驭着良马,去追逐狡兔,哪里懂得钱财是怎样积聚来的,所以他会轻易地舍弃,不会吝惜的。前次我之所以想派小儿子去,就是为了他能舍弃财物呀!而大儿子是做不到的,所以最后却杀死了他弟弟,这是事理所必然的,没什么好悲伤的!我日日夜夜就在盼望丧车的到来!”

所以范蠡搬迁了三次,成名于天下,不单单是懂得隐居而已,他一到哪里,就又在哪里成名,最后老死在陶,所以世上流传着陶朱公的名声。

【智解】

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范蠡,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无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辅佐越王勾践,进行20年“卧薪尝胆”的复仇计划,运用美人西施迷倒敌国君王夫差,然一旦复国成功,他便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不辞而别,偷偷来到齐国一处偏僻的地方,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开始过起另一种生活。而仍留在勾践身边的另一位辅佐重臣文种,却落了个拔剑自刎的下场。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中国古代的一句谚语,读完之后不免让人有些心寒,但它却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一些人物命运的真实写照。在《史记》中,这一谚语曾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就是出现在我们这个范蠡游湖故事中。当范蠡离勾践而去的时候,他曾从齐国寄给文种一封信,信中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接到信后,由于贪恋富贵,不肯离去,所以结局被范蠡不幸而言中。从此,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中,出现了一种功高震主而鸟尽弓藏的悲剧。勾践是始作俑者,文种是第一个牺牲者。

有其一必有其二。汉高祖刘邦之于淮阴侯韩信即是前赴后继的第二例。刘邦的天下有三分之一是韩信为他打下的,可是刘邦坐稳了江山后,第一个剪除的就是韩信。这种悲剧在以后中国的封建历史中以不同的形式或温和或激烈地演出着: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无疑是其中温和版的鸟尽弓藏;而明太祖的大杀开国功臣则无疑是兔死狗烹的极端版。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中国历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在我们看来,这是由封建制度本身的悖论所造成的。

君主“王霸杂用”,甚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并非因为他生性多疑刻薄寡恩,而是因为他所面对的,有一批希望他死去而获得好处的人们。韩非子在其所著《韩非子·备内篇》有言:“舆人成舆则欲人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卖,情非憎人也,利在人死也。”什么意思呢?造车子的人,希望人们都富贵起来;做棺材的,却希望人们多多夭死。这不是造车者心地好,也不是做棺材的人心地坏。因为没有人富贵,车子造好了就卖不出去,而没有人死去也就卖不出棺材。这就是利益所在的缘故。君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死死盯住的就是利益二字。

西汉的开国丞相萧何,劝汉高祖刘邦让百姓进入皇家上林苑打猎,免得这些地方白白空闲,又可解决首都长安人多地狭的矛盾。这很简单的一项请求,刘邦不同意也就罢了,然而他发起狠来,把萧何捉了问罪,说萧何是讨好百姓。夫“讨好百姓”者,这种事情只有皇帝可做,朝廷之内任何一人做了,就是要使皇帝难堪:你这样子做,把皇帝又摆到哪儿去!聪明如刘邦者,他就立即想到“卖主”之可能性了。这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原因,就是因为君主长期面对一大批窥伺者所养成的第二天性。

凡君主,都凭借非凡的力量使人慑服和崇奉。君主者,如果对其手中的权力掉以轻心,也许就会失去此种力量,于是臣下就很可能有贰心了。为什么呢?韩非子把它归结于这一原因:“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当楚庄王三年不视朝政时,焉知入朝打隐语的大臣们,心中不是感到怀疑?在君主政体之下,怀疑就是背叛的开端。韩非说臣子们日夜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盯住君主不放,有理。臣子门富贵荣华都来自君主,他能不时刻注视君主的一言一行吗?臣子们对于君主,并非有骨肉之亲,因此哪来的无条件的效忠!即使有骨肉之亲,唐初不就有玄武门之变吗?骨肉相残的事儿,历史上也可谓不少:汉武帝有与戾太子相攻战之事,唐太宗有逼父禅让之变,宋太祖兄弟有“烛影斧声,千古之迷”。再早,楚太子商臣就曾逼死其父而即位做王。

正是基于对这样君臣关系清醒而冷酷的认识,韩非对君主提出了警告:“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这几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无非是说做君主的,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他的内外左右关系,就会有丧身亡国之祸。

身为君主,南面称孤道寡,万众俯首于前,谁人可得比拟?然而也不能不有其所惧者在。为什么?因为位置坐得太高了,左右一瞧,就是自己一个,再没旁人可以来并起并坐的,这就有点儿“高处不胜寒”。当然,这是指的头脑清醒者。若是换个糊涂的料儿,他就想不到这些。

韩非他当然是个清醒者,虽然他不在其位。不在其位,却要提醒在位者注意,这就是历来读书人所做的事。韩非曾说过:“你知道晋国怎么亡的吗?那是被三家大臣瓜分了的。”

这就是韩非子所讲的君主必需的驭臣之术,法家的“霸道”思想之一。勾践生在韩非之前,他属于自学成才,朦胧中意识到“人臣太贵,必易主位”,所以灭吴之后他对文种说:“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于是赐文种自杀。刘邦凭着他敏锐的政治直觉,断定当时的政治形势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韩信不必说,就是儿时密友、汉室江山的主心骨萧何,就因提一项简单请求,刘邦不但没有同意,反而问罪于萧何。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以我们普通人的眼光看来,无疑是冷酷而无情的,但从帝王的角度观之,我们的想法无疑是“妇人之仁”,而“妇人之仁”是要受制于人的。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当帝王处于他的地位,他的情势就注定是尴尬的,不进则退!何以如此,还是那两个字:利益。战国策士之间曾有这样一个寓言:两条饥饿的狗在一起,它们虽然饥饿,却能平安相处。当有人把一块骨头投在它们面前的时候,两条狗为了争夺那块骨头则起而攻之,直到打败对方把骨头据为己有。语言虽然尖刻,但却生动地展现了利益所具有的原罪。帝王与其将相之间往往就是为了利益之争而常常成为利益的牺牲品。“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诱惑力太大了,没有这种权力的,谁不想要;拥有它的,谁不想保住它。这是封建王朝的特点,也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悲剧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范蠡虽然生得很早,但我们却可以看出,范蠡是非常清醒的。因为他清醒,所以他选择离去。而这样的智者在中国历史上又何止是范蠡一人,西汉之张良,李唐之李泌,功成而身退者在后来的历史中一直不绝如缕。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也写尽了中国古代士人的悲哀与尴尬。但是从人的本性分析,有几个凌云壮志的男儿愿意默默无闻老死于户牖之下,但是古代士人想找到自己的人生舞台,在那个年代唯一的出路是,“学得文武艺,货予帝王家”,于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一再上演。

帝王已经离我们而去,他们彻底成为了历史,古代士人的悖论不会在我们身上上演,但是参与社会者,难道你会忘记“过河拆桥”的背叛?难道你会不在意“卸磨杀驴”的无情?就像《红楼梦》中的门子帮助贾雨村成功地判决葫芦案之后,不但没被贾雨村重用,反而被借故打发,这是为什么呢?他功高震主了吗?没有!他知道得太多了!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中曾反复地上演过,难道时下在办公室你就掉以轻心了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当你在为你的上级赴汤蹈火的时候,你一定要想想历史,想想你是否有退路,想想背叛的可能,否则你就会粉身碎骨,摔得很惨!

同类推荐
  • 乱世之英雄系统

    乱世之英雄系统

    乱世三国谁为峰,一见子丰路成空。系统君:“叮......恭喜宿主成功穿越到乱世三国.......”韩飞:“啥?!你说我穿越到了三国!啥?貂蝉竟然成了我的侍女!
  • 唐战三国

    唐战三国

    二零一七年的高冷,是跑一千米都会累死的废宅。空降东汉末年,面对三国群雄,如何争霸天下?迎娶三国美女,召唤隋唐群英,成为三国之主!吕布元霸,房谋杜断,卧龙凤雏,关羽秦琼,赵云罗成。
  • 王者的荣耀:拖雷家族(上下册)

    王者的荣耀:拖雷家族(上下册)

    本书以拖雷家族为线索,讲述了蒙古帝国的汗位更替、王朝西征和元朝建立的历史。上册的故事从成吉思汗的立储问题开始写起。随着成吉思汗对蒙古传统的“幼子守灶”制度的摒弃,拖雷和他的子孙被排除在汗位继承人之外。可拖雷却有成王之功,终因功高盖主,被汗王毒杀。拖雷的子孙,在汗王的虎视眈眈下成长、壮大,向着汗位一步步逼近……下册的故事从蒙哥继位开始。蒙哥的猜忌和忽必烈的骁勇善战,一度让兄弟二人关系紧张。但忽必烈的隐忍退让和蒙哥的猝然离世,让历史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忽必烈的时代。忽必烈在汗位争夺中的胜利,使他有了征服南宋、建立元朝的资本。他是战马上的英雄,却不是治世的明君。无论是财务政策还是民生、军事,他建立的元朝在强盛祥和的外表下,都涌动着衰败的暗流……
  • 当代北京天安门史话

    当代北京天安门史话

    本书从明清时期讲起,对天安门的兴建、当时的职能等方面都有简略介绍。本书重点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的种种变化。天安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本书正是为诠释这种意义而写作。作者文笔生动,语言轻松流畅,书中图文并茂,可读性较强,是一本值得好好阅读的小书。
  • 至云记

    至云记

    神州一场划时代的灾难,在这个世界留下了种种迷题。他是非常人,从天而降,五岁开口;立非常志,开口之时,立志为圣。十八岁的青年为了追求理想来到中都,渐渐发现了这方世界的种种谜团……
热门推荐
  • 穿越为虐文女主

    穿越为虐文女主

    当穿越为虐文女主时,颜倾表示丝毫不慌,管他男主多渣,女配多白莲,我只负责拿渣男钱养我的温柔男二就够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一捧春

    第一捧春

    亲爱的,欢迎来到无光者的天堂。我们将在此迎接救赎。
  • 幕后珍闻

    幕后珍闻

    当您在舞台前或者银幕上,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时候,本集报告文学想告诉您:幕后珍闻——《中国革命之歌》诞生记。
  • 笑吧,千万别忍着

    笑吧,千万别忍着

    本书的笑话分为网络流传的、生活中常见的、校园中时常发生的等等,令人捧腹大笑的小笑话,还有一些冷笑话、幽默的段子,缓解在高压下工作的人的心情。
  • 恋上我的黑道暖少

    恋上我的黑道暖少

    萧夏夏亲眼目睹自己的未婚夫与她大学的同学兼室友在床上亲密缠绵。伤心之余,去了酒吧喝酒,结果喝醉了,耍尽酒疯之后,她竟然把她的呕泄物吐在了某个倒霉男人的身上……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她被的双手被人锁拷在了一个黑乎乎的笼子里……紧接着后来她才知道,她竟然成了黑市上的拍卖品。可为毛别人都是卖身体什么的,而她却要被逼迫着卖身体器官??天啊,这不是要她的命嘛!!谁来救救我啊....
  • 斗罗大陆之无极斗罗

    斗罗大陆之无极斗罗

    赵无极解开多年前的记忆,和弗兰德一起开史莱克学院,赵无极道口号是:“怪物学院的老师必须是怪物,我有改变资质的秘法,兄弟们给我打死修练,不然让小怪物小看我们老师”
  • 缠爱不休,霸道首席不好惹

    缠爱不休,霸道首席不好惹

    她江晓琪活了23岁,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家人关爱,对同事友好,对男朋友更是好的没话说。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这样还被抛弃了?酒吧买醉,却撞上冰山冷男的枪口上。她都不知道去哪里哭了。等等,她不就是把他睡了吗?明明给了他一百块作为小费了,那可是她全部家当可好,为啥这个男人这么生气,还要下通缉令全程追捕她?害的她无处可逃。某男听了,嘴角一抽,这个女人竟然还好意思提?把他错当别的男人,而且完事丢下一百块,拍拍屁股走了?很好,他一定要找到她,倒是想看看这个女人还敢不敢这样玩弄他。
  • 易烊千玺:忆往昔年

    易烊千玺:忆往昔年

    我们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 三千繁花落

    三千繁花落

    一见倾心。三千繁花落,倾心于君。纵使万里江山,岂可与你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