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5400000029

第29章 侯嬴之死

【原文】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1),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2)。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3),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4),让魏公子曰(5):“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6),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7),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8),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9)。”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

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10)。”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11),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12)。”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籣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13):“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注释】

(1)往请:使人前往问候。

(2)自迎:亲自迎接。

(3)直上:毫不推辞,径行上车。

(4)冠盖相属:言使者往来不绝。冠是冠冕,盖是车盖,喻使者的威仪。属,连缀。

(5)让:诮责,埋怨。

(6)纵:纵令,即使;轻:不重视。

(7)自度:自己估量。

(8)约:集合。

(9)固知:本就知道。

(10)效命之秋:贡献生命的适当时候。

(11)袖:动词,藏在衣袖里。

(12)归养:回家奉养父母。

(13)再拜:连施两拜,是古代较为隆重的礼节。

【译文】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也就是魏安厘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厘王即位,封公子无忌为信陵君。

公子无忌为人,仁慈而且谦让。对于士不论贤能与否,他都能谦恭有礼的和他们结识交往,不因为自己的职位高贵就对士人傲慢。因此周围数千里的士人,都争先恐后的来归附他,门客多达三千人。

魏国有个隐士,名叫侯嬴,七十岁了,生活贫穷,当大梁城东门看守城门的小吏。公子无忌知道了,去慰问,想送贵重的东西给他。侯嬴却不肯接受,说:“我几十年来修身养性、敦励品行,终究不会因为看守城门这个职业穷困的缘故,就接受你的厚礼的。”公子无忌于是办了酒席,大会宾客。等到大家坐好之后,公子无忌带着随从车马,空着车子左边的座位(古代乘车以左为尊),亲自迎接看守东门的侯嬴。侯嬴整理整理他破旧的衣服,帽子,径自走上车去,坐在公子无忌空出来的左边尊位上,不辞让,侯嬴想要借此来考验公子无忌的诚意;只见公子无忌拉着控驭马的缰绳,更加恭敬。侯嬴又告诉公子无忌说:“臣下有个朋友在市场里,希望您委屈您的车马随从,跟我一起去拜访他。”公子无忌引导车马到了市场。侯嬴下车去见他的朋友朱亥,顾盼自得的样子,故意站着和朱亥谈话很久,以此来偷偷观察公子的反应,只见公子的脸色更为温和。这个时候,在公子无忌的府中,魏国的将相宗室宾客满满一堂,就等着公子回来开宴;街上的人们都好奇地来观看公子握着辔头,所有公子无忌的随从没有不暗骂侯嬴的,侯嬴看公子无忌的脸色始终不变,才告辞朱亥,回到车上。

回到家里,公子无忌领着侯嬴坐上座,把宾客一一介绍给侯嬴认识;宾客对此都很惊讶。酒到半酣时,公子无忌站起来,到侯嬴席前敬酒。侯嬴趁此机会告诉公子说:“今天我侯嬴为难公子您,也够瞧的了!我侯嬴只是东门抱门闩、守城门的人,而公子您却亲自带着随从车马,亲自迎接我到大庭广众之中,照理说,您不应该来看我的,今天公子却特地来东门看我;而我侯嬴为了要成就公子您爱士的名声,故意让公子的随从车马久立于市场,来往经过的人因而围观公子,公子更显得恭谨;市上的人们都以为我是个小人,而把公子当成能够谦恭下士的仁者。”散了酒宴后,侯嬴成为公子的上宾。

侯嬴告诉公子无忌说:“臣下所拜访的屠夫朱亥,此人是个贤才,世人不了解他,因此才隐藏在市井屠夫之间的。”公子无忌听了,好几次去拜访朱亥,朱亥却故意不回拜,公子觉得他很怪。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派出的军队,已经击破了赵国驻防长平的守军,又继续进兵围攻邯郸城。公子无忌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好几次叫人送信给魏安厘王和公子,向魏国请求救兵。魏安厘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士兵去援救赵国。秦昭王知道后,派个外交官来告诉魏安厘王说:“我国攻打赵国,早晚间就要攻下来了。如果哪个国家敢去援救的,在占领赵国以后,一定调兵先攻击它。”魏安厘王心中害怕,派人去通知晋鄙,停止进军,驻扎在邺这个地方。虽然表面上说是去救赵,实际上只是采取观望的做法。平原君派遣的使者,冠盖相望,络绎不绝地到魏国来,责备公子无忌说:“我赵胜所以高攀和魏国结为婚姻的缘故,是因为公子崇尚道义,是个能着急操心别人困难的人;现在邯郸城早晚间就要被迫投降秦国了,而魏国的救兵却一直不来,公子能急人之困的高义到底在哪里呢?况且公子即使轻视我赵胜,不管我投降秦国,难道您就不同情您的姐姐吗?”公子无忌忧虑这件事,不但自己好几次去请求魏安厘王出兵救赵,也叫宾客辩士想尽各种理由去劝说;但魏安厘王害怕秦国的强盛,不听公子的建议。

公子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魏王的允许确定无疑,因此公子打算不独自活在世上而让赵国灭亡,于是请宾客们凑合一百余辆车马,想要同宾客们去抗击秦军,和赵国共存亡。经过东门时,见到侯嬴,公子无忌详细告诉他准备与秦军如何死战的情形,说完了话,就分开了。侯嬴说:“公子努力向前吧!老臣不能跟随你去。”公子无忌走了几里路,心中不快,说:“我对待侯先生的礼貌,都是很周到啊!天下所有的人没有不听说的。现在我将要牺牲了,而侯嬴竟然没有一言半语送我!我难道有对不起他的地方吗?”公子无忌于是又带着车马回来问侯嬴。侯嬴笑着说:“臣下本来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又说:“公子爱重士人,天下闻名。现在赵国有危难,想不出别的办法,而准备去和秦军拼命,这就像是把肉投给饿虎一般,有什么用处呢!还养什么宾客!不过公子对待臣下很好,公子要离开了,而臣下竟不送行,因此晓得公子会遗憾这件事又要回来的。”公子无忌再拜行礼,顺便向侯嬴请教。侯嬴于是支开众人,悄悄地告诉公子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国王的卧房里,而如姬最得国王的宠爱,常出入国王的卧房,一定能够偷到它。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了,如姬报杀父之仇的念头足有三年之久,从国王以下,都想替她报杀父之仇,却没有人能够办得到。如姬为此哭诉公子,公子您便派宾客斩下她仇人的头颅,献给如姬。如姬想要报答公子,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只是还没有找到机会罢了。假使公子您现在肯开口,请如姬帮忙,如姬必定答应。那么就可以得到虎符,夺取晋鄙的军权,援救北方的赵国而抗拒西方的秦国。这是春秋王霸的功业啊!”公子无忌听从他的计策,请如姬帮忙;如姬果然偷出了晋鄙的兵符交给公子无忌。

公子无忌要出发了,侯嬴说:“将军在外,对于主上的命令有时可以不接受,以便利国家的大事。公子即使能够核对兵符没有错误,但晋鄙万一不给公子军权,却反而以此来向魏王请示,事情就很危险了。可以约臣下的朋友屠夫朱亥一道去,这位朋友是大力士。晋鄙肯听从你,当然很好;万一不肯听从,就可以让朱亥打死他。”于是公子流下泪来。侯嬴问道:“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呢?”公子说:“晋鄙是个叱咤风云、意气豪迈的老将,我去了恐怕他不肯听从,必定会杀死他,因此不觉间流下泪,我怎么会怕死呢!”

于是公子去请朱亥。朱亥笑着说:“臣下是市井间屠夫,但是公子却亲自好几次来拜访我。臣下之所以不回拜的缘故,是因为这些小礼节,我以为不用拘守。现在公子有急难的事,这正是我牺牲性命报答您恩惠的时候了。”于是和公子同行。公子又去向侯嬴辞谢,侯嬴说:“臣下本来应当跟你同去,可是我年老了,不能去了。我估计公子的行程,在你到达晋鄙军中的那天,面向北方自杀来答谢公子的爱重之情。”公子于是出发。

到了邺城,公子无忌假传魏王的命令,想取代晋鄙的职位。晋鄙核对兵符后,表示怀疑,举手指着军队给公子无忌看,说:“现在我拥有十万的大军,驻扎在边境上,担负国家的重责大任。现在公子独自坐着轻便的车子来,就说要取代我的职位,这是什么道理呢?”晋鄙打算不听从。朱亥便拿出藏在袖里的四十斤铁椎,击杀了晋鄙。公子无忌于是统领晋鄙的军队,整饬士兵,下令军中说:“父子都在军中服役的,父亲可以回家;兄弟都在军中服役的,哥哥可以回家;没有兄弟的独子,可以回家奉养父母。”得到挑选过的精兵八万人,进兵攻击秦军。秦国的军队退走了。公子无忌终于解救了邯郸城的危急,保存了赵国。

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在邯郸城郊迎接公子无忌,平原君背着箭袋和箭,为公子在前引导。赵王连拜两次,说:“从古以来的贤人,没有一个比得上公子的!”在这个时候,平原君不敢拿自己和公子无忌相比较。

公子无忌和侯嬴诀别后,到了晋鄙军中时,侯嬴果然面向北方自杀。

【智解】

士为不“知”己者死

信陵君魏无忌,战国时期四大公子之一。司马迁于其传记中评价道:“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司马迁认为天下诸公子喜士的很多,但能像魏公子那样真正肯放下身架去结交下层人士的不多,魏公子名冠诸侯绝非浪得虚名。通观司马迁对战国四公子的评价,对信陵君无忌的评价是最高的。对其他三公子的评价,司马迁有褒,但也有贬,而于公子无忌太史公是有所偏爱的。在信陵君身上,司马迁寄托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也正因此,整篇传记行文不以无忌直呼其名,而是以“公子”相唤,几达数十次之多。

纵观魏无忌一生,最重要的事件还是“窃符救赵”。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夷门歌》单赞这一事件:

七国雌雄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报关者。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在“窃符救赵”这一事件中,魏公子急人之难、舍己救人的品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同时,也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侯嬴、朱亥“意气兼将身命酬”的慷慨豪情。不过,读到《夷门歌》尾句时,我们不禁想深思一下这个问题: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向风刎颈,所为何求?王维的答案是“意气兼将身命酬”,也就是说,侯嬴之死乃为“意气”所致,“向风刎颈”是为了报答公子无忌的爱重之情。王维的观点来自司马迁,司马迁是通过侯嬴之口来表述这一观点的。关于侯嬴之死是源于“意气兼将身命酬”的观点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最终通过王维之口而表述了出来的,而历史的本来面目真是这样的吗?

信陵君想要救赵,但尴尬的是计无所出,无奈之余,“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这无疑是飞蛾投火之计。当信陵君一行过城东门时,只是顺道拜访了侯嬴一下。也正因此,当信陵君详细地告诉了侯嬴他准备如何死战秦军的情形之后,侯嬴只是说了一句:“公子努力向前吧!老臣不能跟随你去。”侯嬴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是不是有点忘恩负义?否!信陵君只是来告诉他的决定,而不是来征询意见。也许有人会问:侯嬴是不是有点心胸狭隘,小肚鸡肠呢?人家不问,你就不说吗?其实这里有一种今人所不能理解的士人的深层次的悲哀原因在内。

我们先了解一下,古代士精神之一就是:“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古代士精神的灵魂,然而有时对方并不“知己”,而真正的士人却依然以命相酬,战国时期的田光之于燕太子丹即是其中的一例。

秦王嬴政攻齐,陷楚,兼并三晋,战火马上就要烧到燕国。燕太子丹忧虑于此,就请教他的太傅鞠武。鞠武感到难以胜任此责,于是他就推荐燕国贤士田光。太子迎接田光的时候是退着走在前面作引导的,又跪下来拂拭了座位。田光坐定后,说:“我听说良马盛时,一日千里;等到它衰老了,劣马都能够跑在它前头。现在太子听到的是盛壮时期的我,可不知道现在我当年的精神已经消耗殆尽了。我已不敢参与国事的讨论了。不过,我的好友荆轲却是可以派上用场的。”燕丹说:“希望借先生的介绍,能够跟荆轲结交,可以吗?”田光道:“好的!”说完便站起来,快步辞出,太子送到门口,嘱咐他说:“我所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别泄露!”田光低下头说:“好!”于是田光去拜访荆轲,荆轲表示愿意面见太子,这个时候,田光对荆轲说:“我听说,忠厚的人所做的事,是不能使人家怀疑他的。如今太子告诉我说,‘所谈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这是太子不信任我。按说做了事却使人家怀疑他,就不是有节操的士人了。希望你赶快到太子那里,就说田光已经死了,证明不会泄露秘密了。”田光于是自杀而死。

田光为什么要自杀而死?在田光看来,太子丹找他论事,那就应该相信他,而如今自己却被太子丹怀疑,这,无疑是对一个有节操的士人的侮辱,于是田光自杀而亡。田光是死于一种士的精神,士的文化。

侯嬴不同于田光,但侯嬴与田光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是士人。而士人如上所论,他们是有自己的文化精神的。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他们的最高荣誉;退而求其次,受人滴水恩,当以涌泉报,这也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士人所为。当侯嬴对信陵君说出“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的时候,这里有侯嬴的悲哀,悲哀公子对自己的不了解;这里亦有侯嬴的讽谏,以冷漠的言语扣击公子的心弦从而让他有所悟。

信陵君以尊贵的礼节礼遇侯嬴,那就是说信陵君认为侯嬴是一位贤能之士,那么信陵君在危急之时就应该求教于侯嬴。但是信陵君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在决定作出之后准备施行之时顺便告诉了侯嬴而已。如此说来,侯嬴在信陵君心目中的地位何在?信陵君所做的无疑是对侯嬴存在的忽视,而这种忽视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不信任。这,对于一个真正的士人而言,无疑是最大的侮辱。不幸的是侯嬴就是遇到如此待遇的一个士人!所以说信陵君第一次辞行的时候,侯嬴的内心是悲哀的,悲哀公子对他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侯嬴得到信陵君极大的礼遇,作为一个真正的士人,他一定会想办法有所报的,于是他以冷漠的语言让信陵君有所悟,从而说出他“窃符救赵”之策。

大恩已报,悠悠苍天,夫复何求?士为知己者死,然而贤如信陵君者都不能了解自己,高山流水哪里去觅知音?心中萧瑟,于是乎为给公子壮其行便自刭而死。侯嬴死了,他亦死于一种士的文化。而齐国的北郭骚又何尝不是死于士之不为“识”矣。

齐国有位名叫北郭骚的人,家里很穷但品行和志向却很高,由于极不善于处世,所以最后贫穷到无法奉养母亲的地步。不得已之下,便去造访当时任齐国宰相的晏婴,要求赏赐一点儿东西以便奉养母亲。晏婴听了引见者的介绍,就接见了北郭骚。晏婴对他印象不错,决定给予一些谷物和钱。但北郭骚拒收钱,只收了一些谷物便告辞了。不久之后,晏婴被齐景公怀疑有图谋不轨之心,便决定逃亡他国。临走时,突然想到了北郭骚,就顺便来到他家,告诉他为何要逃离,并特来辞别。北郭骚闻言没有任何表示,只说了一句客套话:“一路上多多保重。”晏婴离开时很感慨地说:“难怪必须逃亡,我根本不会看人。”

晏婴离开后,北郭骚叫一个朋友来,对他说:“我曾仰慕晏婴,求他赏赐东西奉养母亲,这个恩情一定要回报。我想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证明他的清白。”于是,北郭骚换好衣服,要他的朋友携带箱子与剑同行,前往王宫去见齐景公的近臣,说:“晏婴是名闻天下的贤者,诸侯之所以不敢对齐国下手,就是因为有晏婴在啊!如今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放心大胆地来攻打齐国。我不愿意看到心爱的齐国灭亡,所以选择死。我死后,请把我的首级呈现给景公,以证明晏婴的清白。”并回过头来对他的朋友说:“用箱子把我的首级装起来呈给景公,说完,刎颈而死。随行的朋友就按照北郭骚的嘱咐,把箱子装上首级呈给了景公。见到景公之后,他说:“北郭骚为国家和朋友而死,我也要为国家和朋友而死。”随后也刎颈而死。景公看到眼前的情景深感后悔,连忙亲自骑马追赶晏婴,一直到边界才追上,恳请晏婴回宫。晏婴便随景公返回齐国。晏婴到了齐国后,听说北郭骚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表明他的清白,再度感慨地说:“难怪必须逃亡,我根本不会看人。”

晏婴是春秋时期的名相贤者,他曾服侍过灵公、庄公、景公三代齐王,使齐国繁荣富强。晏婴,虽善治国,但却连一个士人北郭骚也看不准,一连两次感叹“我根本不会看人”,恰恰是晏婴不“识”士,才使得北郭骚只能以死谢恩。

识得真正的士人,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但是如果被“假士人”的假象蒙蔽,其后果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吃亏问题了,有可能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管仲病笃,齐桓公问政于他:“群臣中有谁可继任做相呢?”管仲说:“没有比国君再了解大臣的为人了。”齐桓公说:“易牙这人怎么样啊?”“易牙杀掉自己儿子来取悦国君,是不合人情的,不能做相!”管仲说。“开方怎么样?”齐桓公又问。“开方背弃了亲人来讨好国君,不合人情,他很难亲近臣民。”管仲回答。“竖刁如何呢?”齐桓公又问。“竖刁自己残毁了身体来讨好国君更不是人情之常,很难让他亲爱别人。”管仲回答说。管仲死后,齐桓公不信管仲忠告,亲信易牙、开方、竖刁三人,以致三人专权。齐桓公病入膏肓之际,易牙与竖刁就开始作乱。他们将齐桓公左右侍卫之人,不问男女,尽行逐出。同时把宫门阻断,又在齐桓公寝室周围筑起三丈高墙,以使内外隔绝,只留墙下一穴,如同狗窦一般,早晚让小内侍钻入,打探齐桓公的生死消息。就这样,一代霸主在宫中被易牙与竖刁活活饿死。

齐桓公不会看人吗?历史事实并非如此。齐桓公不计前嫌,与管仲一见如故,委国政于他。随后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九会诸侯,称霸中原,可见齐桓公亦是一个慧眼识英雄者。然而对于朝夕相处的易牙、开方和竖刁,齐桓公以为对他们已是很了解了,可是结果表明,齐桓公反倒没有“旁观者”的管仲“清醒”。“不识庐山真面目”,也许真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不论齐桓公是因为什么看错了人,他为看错人而付出的代价是异常惨重的!

一路前行,一路走过,我们会遇到许多人。我们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我们,当然我们自己也不会喜欢所有我们遇到的人,这就注定我们要作出选择。选择前,当然要学会看人,如何看人?切忌不“识”自己身边的“士”,也切勿识错士。

同类推荐
  • 千年不死即为妖

    千年不死即为妖

    老而不死是为妖。这一生就算是梦,也太久了。修行少年千禧在人间磨砺千年,从懵懂无知到超能少年,历经世事沉浮,朝代更替。老天给了他长生的机缘,给了他超人的能力,自然也要承受加倍的磨难。降临,离开。再降临,再离开。周而复始,他已经厌倦,却又不得解脱。此生精彩吗?摸金校尉、军事奇才、全民偶像、富可敌国此生奇幻吗?几生几世、外星访客、时间旅行、史前神兽此生痛苦吗?孤独千年、九死一生、爱与背叛、生离死别但这些都如同过眼云烟,流逝在时间的长河中,让他模糊了记忆,渐渐的也不再去刻意想起。但就像是仙人渡劫,在人间的修行终究成就了他,千禧,一个历经千年不死的不平凡的凡人。
  • 北宋搅屎棍

    北宋搅屎棍

    时光的长河站着你我,李琦的到来让河流悄然分了茬。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北宋。亚里士多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李琦说:给我一文铜钱,我能搅动八方风雨。
  • 重生之晚明风云

    重生之晚明风云

    上尉军官周羽,因一场意外来到崇祯二年的九边重镇大同,各路历史人物在他面前纷纷粉墨登场。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下,主角能否逆天改命,扭转历史走向?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各路英雄豪杰又有哪些荡气回肠的故事?敬请关注。
  • 重返前世

    重返前世

    一个癌症晚期之人发现了三生石,带着前世的记忆,重新回到了前世,展开了精彩的人生。
  • 天启海盗

    天启海盗

    天启年间,民间盛传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将带回的无数珍宝藏于沿途的海岛上。与此同时藏宝海图以及过洋牵星图也重现于世。一时间风云聚会,众海盗闻风而动,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白沙身不由己被卷入这场斗争之中崭露头角,逆势崛起。
热门推荐
  • 灵鸦武帝

    灵鸦武帝

    上古末年,仙人密谋,冥道之劫爆发,神武修士横空出世,奉仙人令旨建立六大仙国统治人界,而人界曾经的强者,灵武修士,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人淡忘。然而那些传承万年的灵武家族,野心勃勃的灵武宗派又怎么会甘愿沉沦,万年之后,当仙国腐朽,他们又会作何抉择?英雄悲歌,美人泪血。将军提剑,天子高卧。季如泷携带一篇神秘功法和国术巅峰的记忆,来到这样一个瑰丽的时代。(作者君声明:作者君是个谦虚的人,欢迎指导讨论)!!最重要要的一点,请给位看官能够动一动手指,点一下加入书架,真的,作者君感激不尽,您动一动手指,可能就会给作者君带来很大的改变!!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我的世界原生存

    我的世界原生存

    到了我的世界,他该如何存活,在空岛,有少量物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假情真爱:萌妻戏弄拽老公

    假情真爱:萌妻戏弄拽老公

    他骄傲的认为只有白天鹅才有资格和他谈情说爱,所以当这只小麻雀飞到他身边的时候遭到了他的嫌恶和抛弃,可是生活往往充满了无限的可能,突然有一天她竟变成了一只白天鹅飞到了他的面前亮瞎了他的眼,并且身边还站着一位比他还要帅气多金的王子,汹涌的嫉妒如山呼海啸般的袭来让他心中酸涩绞痛......
  • 深深爱上御

    深深爱上御

    从大学到社会,准确说是从小吧,俩人早已被命运绑在了一起。(第一次写,不喜勿喷,情节虚构。作者词穷。)具体内容大家看正文吧!
  • 一二七绝

    一二七绝

    现实社会,孰是孰非,真真假假,唯有:耳听为实,眼见为虚。只是这虚幻真假难辨之事,总是发生在韩峻竣的身上。看不透是非的韩峻竣,在现实世界中总是扮演着虚幻世界里的主角。这七绝与物辔之事,让他尤为的上心!不得已,他只能投身其中,为的是让他明白,在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 跨越时代的女人

    跨越时代的女人

    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她渴望拥有最纯真的爱和幸福的家,可她最终却变成了一个寡妇。她是90年代初的一个农村女人,她也是工厂的工人,可最后她成为了连锁店的老板娘!她是嫂子,她也是个母亲,她是她们的——嫂娘!
  • 一只长不大的羊

    一只长不大的羊

    一位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与羊为伍,在野外练的一身力气,偶然的一个机会,救了一位领导的女儿,领导为了报答他,让他去机关看大门,准备以后给他转正,但是有一次,他竟把一位上访户背到了领导办公室……
  • 反手一个套路

    反手一个套路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地痞流氓叶辰穿越到沧海大陆,什么?练武没资质?哼,爷爷我身怀最强系统,练武不行咱修仙。装逼没劲了……超级脉动!让你脉动回来!“喂110吗,这里有人装逼,快来啊,场面要控制不住啦!”“嘟嘟嘟……对不起,请宿主先买信号卡。”系统文千篇一律,而我!也是那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