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25500000010

第10章 打破无处不在的围墙(3)

盛唐时期,正是禅宗狂飙突进的浪潮风起云涌之时,无业听说洪州马大师(马祖道一)禅门鼎盛,特地前往瞻礼。马祖一见高大伟岸的无业,便觉得他不同寻常,于是笑着嬉戏他说:"好一座巍巍佛堂,只可惜其中无佛!"无业一听,一下愣怔了:是啊,自己虽然讲经说法多年,但仅仅是知识层面的研究,心中并无实际证悟。他赶紧向马祖磕头,说道:"对于三乘经典〔1〕,我略知大意;时常听禅门有"即心即佛"之说,对此我不甚明了。"马祖说:"只那个未了的心即是。你就从这里体会,别无其他。"无业没有理解,一脸的懵懂。于是马祖道一继续慈悲开示说:"不了时即是迷,若了即是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道不离众生,岂别更有佛?亦犹手作拳,拳全手也。"马祖道一的意思是说:不明白自己的本心,就是迷;明白自己的本心,就是悟。迷就是众生,悟就是佛。佛之大道并没有远离众生,心即是佛。心与佛的关系,就像手掌与拳头:握手成拳,拳的形状虽然与手掌不一样,但拳的本质还是手掌。

可惜,无业的心一直向外奔驰,没有在当下回光返照,所以错过了马祖的大好禅机。他又问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西来意,西了意,若是当下领悟,即心即佛岂不就是西来意?所以,马祖说:"大德,你的心像沸腾的开水,正喧闹着呢,一点也不平静。你暂且退下改日再来吧。"

无业很是失望,没精打采地转过身,怏怏不快地向外走去……当他快要走到法堂门口的时候,突然,身后一声呼喊:"大德!"无业下意识地转回头来。马祖紧接着问道:"是什么?"就像晴天霹雳,轰然一声,无业突然大彻大悟了!

开悟的喜悦是那样的强烈,所以无业禅师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马祖道一的感激之情,便不停地磕头礼拜。

马祖道一笑道:"这钝汉礼拜做什么?"无业禅师悲欣交集,垂泪说道:"我本来以为,佛道离我们很遥远,需要经过旷劫勤苦修行才能成就。而今终于明白了,法身实相本自具足。一切万法从心所生,但有名字,无有实者。"马祖道一点点头:"如是、如是。一切法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本自空寂。经云:"诸法从本业,常自寂灭相。"又云:"毕竟空寂舍。"又云:"诸法空为座。"此即诸佛如来住此无所住处。若如是知,即住空寂舍,坐空法座,举足下足,不离道场,言下便了,更无渐次。所谓不动足而登涅山者也。"无业禅师得到禅宗心法之后,为了感激六祖慧能的法乳之恩,从江西跋涉千里,前往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礼拜六祖之塔。从岭南回来的时候,他又到庐山、天台山等佛教发达的地方参拜,面谒高僧,遍访圣迹。随后,他又过长江,跨黄河,朝礼清凉世界--五台山。

在五台山金阁寺,无业禅师开始重新阅藏(佛教大藏经),时间长达八年之久。此后,无业禅师游访长安。长安众僧敬仰其名,想推举他为"西街大德"〔2〕。

无业禅师听说此事后,当即离开长安,北游上党。当时的上党节度使李抱真是一位佛教徒,依照佛教礼仪接待了无业禅师,并向他请教佛法要旨。一言契机,李抱真心生敬意,恭恭敬敬礼请他主持当地的佛教事务。谁知,无业又连夜离开上党,来到了汾州(今山西汾阳)开元寺。

在汾州开元寺,无业禅师大开弘化,接引学人。史称"汾州无业"。无业禅师曾经两次阅藏,精通大小教乘,然而,每当学僧询问佛法之时,他多以"莫妄想"答之--我佛说过:人人都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若是心中没有妄念,自性能生万法。

汾州无业淡泊名利,视之如垢染,畏而远之,唯求佛道精进。但是,因了他禅法高明,道德高尚,不久便赢得了汾州百姓的交口赞誉。

随着无业禅师的法誉日隆,声名远播,连京城里的皇帝老子也被他的盛誉所动,唐宪宗曾两次诏请他晋京讲法。然而,汾州无业禅师"不识抬举",每每以"生病"为由,婉言谢绝了皇家的美意。

后来,穆宗皇帝即位,长庆元年(821年),他派遣两街僧录灵阜法师亲自带着圣旨,专程从长安来到汾州开元寺。唐穆宗给灵阜下了死命令:务必要迎请无业禅师进京。

灵阜法师见到无业禅师,磕头作礼说:"贫僧知道禅师您已弃绝红尘,心栖物表,看世事如糠秕〔3〕,视名利如粪土。当今皇上求贤若渴,这次下诏,诚意不比以往。唯愿禅师这次一定要顺从皇上的心意,万万不可再以疾病相推辞了。"最后,灵阜法师又说道,"请禅师识时达务,不要连累了后人。"是啊,若是再请不到无业禅师,灵阜便无法交差。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无业禅师似乎没了退路,只能随之晋京了。果然,他微微一笑,徐徐说道:"贫僧何能何德,烦劳国主屡次下诏相请?僧录大师且请先走一步,我从另外一条路前往。"

灵阜不大放心,生怕自己走后无业禅师反悔。汾州无业郑重说道:"你且前行,我也一定会比你先到。"于是,汾州无业禅师开始剪甲剃发,沐浴更衣,做上路远行的准备。到了半夜时分,他告诉弟子慧愔(yīn)等人说:"汝等见闻觉知之性,与太虚〔4〕同寿,不生不灭。一切境界,本自空寂。无一法可得。迷者不了,即为境惑。一为境惑,流转不穷。汝等当知,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犹如金刚,不可破坏。一切诸法如影如响,无有实者。故经云:"唯有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常了一切空,无一物当情,是诸佛同用心处。汝等勤而行之。"说完,汾州无业结跏趺而坐,奄然归寂--这就是他所说的"另一条路"。荼毗〔5〕的那一天,天空中出现五色祥云,异香四溢,所获舍利,璨若珠玉。

开元寺的僧众贮以金棺,葬于石塔。

长庆三年(823年),唐穆宗为汾州无业禅师谥号"大达国师"。不仅如此,五代之后五百罗汉信仰兴起,更有好事者将他奉为五百罗汉中的第六十一尊--无业宿尽尊者。

景深

古代禅者大都是汾州无业这样的人,淡泊名利,大忘人世。他们明心见性之后,或隐迹大山深处,搭一间茅屋采几树松花度春秋;或混同于一般僧众之中,大锅饭菜吃过三二十年。对于他们说来,名利不干怀〔6〕,财宝不为念,君王命而不来,诸侯请而不赴,真真置身世外。

不过,也有一些另类禅师,他们如同我辈一般"贪名爱利"。明代的"龙裤国师",就是这样一位禅者。

昔日之时,龙裤国师出身于福建漳州一个贫苦人家,自然没读过书。他在当地一座小寺庙出家之后,也不知道如何修行,只是每日里做杂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发日子而已。因其太过普通,人们连他的法号也不知道,只是称他为"苦恼僧"。

一日,寺院里来了一位外地的行脚僧。那行脚僧冷眼看来,只见他每日忙忙碌碌,便问他日常做何功课,苦恼僧说:"我不识字,不能念经;人又笨,学不会做佛事,每天只能干些力所能及的杂活。"行脚僧说:"只要方法得当,做事之时也能修行。"于是,他诚心诚意向行脚僧请教修行方法。行脚僧道:"参干活的是谁。"从此,苦恼僧就照那位行脚僧所教的方法,在工作之中把这"谁"字蕴在心里,默默提斯,时时照顾。正是因为他心地单纯,所以用功专一,一年之后,居然被他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有所证悟!古德云:不破本参不住山,不到牢关不闭关。苦恼僧参破了话头,有了住山的精神资本,于是就隐入一座荒山之中,住岩洞、饮涧水,草衣木食,专心致志修行去了。

那时,苦恼僧的俗家还有老母亲和一位出了嫁的姐姐。她们听说他在深山之中修行,缺衣少食,境况极其艰苦。老母亲心痛儿子,便让他姐姐拿了一匹布和一些食物,给他送去。当姐姐好不容易才找到他时,只见他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枯坐于岩洞之中一动不动,如同死去一般。姐姐喊叫了半天,他不但不答应,甚至连眼皮也不睁。姐姐气不过,把带来的布匹放在山洞中,便回家去了。

如是过了一十三年,他姐姐再去看他,但见他的衣裳更加褴褛,而她前次送来的那匹布,原封未动,依然放在原地!

一年冬天,山外闹兵匪,一个逃难的人无意之中来到了他修行的山洞。那人饥饿难耐,向他乞讨食物。大冬天,树上不见野果,地里没有芋头,他便在地上捡了一些石子,放在釜中煮了片刻,拿来让那人食用。

那人大概饿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来便啃!更意想不到的是,那些石子犹如白薯,又软又面!饱餐之后,那人临去之时,苦恼僧嘱咐他说:千万不要告诉他人。

又过了些时日,苦恼僧心想:我在山中修行多年,也该结结善缘了。于是,他来到厦门城外,在一个十字路口,搭一间茅棚,烧茶水免费供养来往宾客。

这时,万历皇帝的母亲--皇太后一命呜呼了,要请高僧做佛事。本来,北京城高僧云集,大德无数,但皇太后托梦给万历皇帝,说福建漳州有得道高僧,能超度她到往生天界。皇帝一道诏书传到福建漳州,迎请各寺院的高僧进京去做佛事。

因此,在那些日子里,不断有僧人路经苦恼僧所在的路口北上。当他听说众僧是"奉旨进京,替皇帝做佛事超荐〔7〕太后",便问道:"我能和你们一块去吗?"人家嘲笑他:"你一个苦恼僧,邋里邋遢,大字不识,又不会做法事,去干什么?"他说:"我虽然不会念经、不会做法事,但可以替你们挑行李呀。我不求皇帝奖赏,能到京城看看景致也是好的。"如是,他帮着那些有名的高僧挑着行李,一同来到了皇都北京。万历皇帝也不知道这些从漳州招来的众僧哪一位神通广大,就差人将一部《金刚经》悄然埋在了他们进入皇宫必经的一道门槛下。这些来京城的漳州僧,其修行都未达到"六通五明"的成就,所以都毫无知觉地迈过门槛,走进了皇宫。唯有挑着行李、走在队伍最后边的苦恼僧来到那道门槛前,扑通跪地,双手合十,无论如何也不肯进入。那些守门的小太监拉的拉,扯的扯,推的推,但他死活不肯迈过那道门槛。

一来二去,惊动了皇帝。万历皇帝心中有数,知道是圣僧到了,就亲自来到宫门前,问他千里迢迢而来,为何到宫门而不入。苦恼僧说:"地下有金刚,故而不敢造次。"万历皇帝考验他说:"那么,你就无法进来了吗?"苦恼僧也不答话,两手撑地,两脚朝天,打了一个筋斗翻入皇宫。

于是,万历皇帝将他延于内庭款待,并咨询启建坛场、举行荐亡超度法会的相关事宜。苦恼僧丝毫不把超度皇太后这样隆重庄严的大事放在心上,大大咧咧、粗粗拉拉说:"不用那么复杂,明天早上五更开坛,只需幡引一幅,香烛供果一席就得。"万历皇帝以为这样太过草草,不够神圣,因此很怀疑这位相貌苦恼、举止粗俗的僧人并无高深的道德,于是让两位漂亮的侍女为之沐浴。

没想到,苦恼僧居然没有严词拒绝!更没想到的是,任凭那两位美貌女子百般挑逗,那苦恼僧下体了然不动!

万历皇帝这才真正相信,这位邋里邋遢的苦恼僧,的的确确是一位得道圣僧。于是,一切依他所示,建坛超度皇太后亡灵。

第二天一早,苦恼僧升座说法。他登台打一问讯,持幢来到皇太后灵前,说道:"我本不来,你偏生拽;一念无生,超升天界。"说完,他幢幡一扔,对万历皇帝道:"恭喜皇上,太后解脱了!"万历皇帝甚是怀疑:难道,荐亡超度如此简单?他正在疑惑,忽然听到太后的声音从空中说道:"请皇上礼谢众僧,我已得超升矣!"万历皇帝惊喜万分,再三拜谢,并在内庭设斋供养苦恼僧等人。在宴会上,苦恼僧见皇上穿着一条绣花龙裤,很是好看。万历皇帝说:"大德欢喜朕这裤子?"他点点头,于是皇上遂即脱下赠之--正是因为如此,世人称之为"龙裤国师"。

心语

中国禅宗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一种独立精神。其内,不依附于传统寺院,自建丛林,自创清规;其外,不依附权贵,不依附财东〔8〕,远离都市,劳作自养。

就连皇帝老子,往往也请他们不动:四祖道信婉拒唐太宗的多次诏请,六祖慧能谢绝武则天的迎请,唐穆宗的一道奉请晋京圣旨,居然让汾阳无业选择了入寂……这些年因撰著《河北佛教史》,因禅研究所,经常与一些青年学者探讨学术以及之外的其他问题。他们大都是毕业于名校、受业于名师的博士,受过精严的学术训练,功底扎实,思维敏捷,可谓风华正茂。然而,言谈话语之中,他们都对现在的学术环境十分沮丧,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前景也很迷茫。

陈寅恪〔9〕上世纪20年代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应该是知识分子的重要特征,是学术研究必须坚持的宗旨。"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毕竟,除了名利,人是有精神追求的。知识分子必须摆脱利益阶层的约束,进行独立研究、自主思考,真正担当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4.内省带来人生新境界

一千二百多年前,正是莺啼雀飞、花红柳绿时节,江南古驿道上,行进着一位朝气勃勃、英姿飒飒的青年书生。

这位青年秀才姓宣,本是毗陵(今江苏境内)人氏。他自幼学儒,修习举子课业,准备将来进士及第,光宗耀祖。宣秀才天生聪明,又勤奋好学,十年寒窗不寻常,学得满腹经纶,文采斐然。今年,恰逢大比之年。他怀里揣着自己的远大志向,头上顶着父母的殷切期望,要到京城长安去赶考。

然而,现在距离秋天会试时间尚早,他为何在春天里便匆匆踏上了行程?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腹中已经装进了万卷书,所以现在借着赶考,脚下要行万里路--第二课堂的功课,对于漫漫的人生,或许更为重要。

从江苏到长安,沿大运河北上最为便捷。但他既然为了历练,不怕绕路,所以就溯长江向西而来。一路走马观花,行行停停,不一日到达了江州。他计划上庐山游览一番之后,转而北上,进京赶考。在庐山脚下,他邂逅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白衣秀士。二人一见如故,便结伴畅游匡庐:望江亭,大江东去浊浪翻;锦绣谷,花红似火树生烟;三叠泉,银河飘落下九天;含鄱口,碧波浩渺凌茫然……庐山奇秀,美不胜收;新友博学,相见恨晚。但是,二人却要背道而驰--

宣秀才新结识的朋友虽然学贯古今,却无意功名,不像他要进京赶考,而是要南下洪州,去拜访马祖道一大师。这个马大师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能令一位学富五车的书生弃儒学禅?反正现在刚到暮春时节,离秋天会试尚早,这江州距离洪州不过三百里路程,宣秀才就决定跟去看看稀罕。

〔1〕三乘经典指阿含、般若和唯识。〔2〕西街大德,即右街僧录。左右街僧录,为唐宋时期掌理天下僧尼名籍、僧官补任等事宜之僧职。〔3〕糠秕(bǐ),在打谷或加工过程中从种子上分离出来的皮或壳,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4〕太虚,指宇宙。〔5〕荼(tú)毗(pí):梵语。即所谓火葬。〔6〕干怀:扰乱心意。〔7〕超荐:超度。〔8〕财东:旧时商店或企业的所有者,财主。〔9〕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同类推荐
  • 遇见觉知的自己

    遇见觉知的自己

    《遇见觉知的自己》是一本旨在帮助你找到心里天堂的书。去往天堂的路就三步:回归本质,坚守信念,开启觉知。这是一个宁静的旅程,它相伴你一生!
  • 自私书:写给女人的幸福教唆书

    自私书:写给女人的幸福教唆书

    半路出家的心理咨询师写的女性读本,不讲理论而大谈八卦,以“自绝于聚会”为代价,用故事串联起观点,在淡淡悲喜中寻找逻辑,重新探讨女人的幸福与爱。很难定义这本书的体裁: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不是教科书,也不是段子集。作者以独特视角对“自私”进行了颠覆性解析,然后在这一主题下一路叙述一路剖析,呈现女人生活与成长中的种种症结——择偶的尴尬、夫妻关系的疲乏、人与事的侵扰、家庭秩序的混乱、职场的艰辛、社交的虚浮、自身的不满与不甘……不仅犀利揭示现实,更给出诚恳建议,从根本性的“层次重建”到条目式的“作战方案”,虽然未必能被每个人采纳,却扎扎实实地提供了新的思考基准和更坦率的态度。
  • 圆通力:最给力的处事智慧

    圆通力:最给力的处事智慧

    如何用恰当的方式拒绝朋友的请求?如何培养优质人脉网?如何增加社交亲和力?如何回答女友的诘问?怎样与挑衅的同事相处?怎样机智化解办公室冲突?蓝雨编著的《圆通力(最给力的处世智慧)》教你如何用机智幽默的方式化解生活中可能的冲突和危机。
  • 20几岁要懂点说话之道(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懂点说话之道(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懂点说话之道》讲述了: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因而说话技巧变得愈来愈重要。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要想拥有好人缘,老板器重,客户认可……必须会说话。说话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把人说笑;一句不得体的话,能把人说跳。所以,拥有好口才,不仅能给你增添个人魅力,还能让你轻松把握住更多的机会,为成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 你总是默默无语

    你总是默默无语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热门推荐
  • 总裁的亿万甜心小娇妻

    总裁的亿万甜心小娇妻

    “凉城熙,那件衣服我好喜欢”第二天,衣服包装精致放在她家门口。“凉城熙,明天我们去游乐场好不好”第二天,他推了亿万会议陪她去。“凉城熙,你喜欢我吗?”第二天,他就把她整的下不了床。他说“你还想要什么”她说“有你就行。”新文,浪漫言情,霸道总裁,小虐。作者QQ1736494574+
  • 风萧萧叶缠绵

    风萧萧叶缠绵

    因为福飛穿越异界,幸得老天垂怜,并获得判官的判官笔,可以造能人,机缘下拜得神秘的强者为师。炎阳宗?从此展开彪悍的人生!英俊的脸庞,强大的实力,无穷的魅力!!!众美相伴,真爱无悔!炎阳宗?一宗硬抗大陆?,霸气外漏,风起云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沧古大帝

    沧古大帝

    沧古大陆,荒年,圣人之战,天地破碎,万道悲鸣!沧古大陆,远年,大帝之巅,千年一劫,九劫为圣!沧古大陆,帝年,万名大帝,万道之巅,九劫未渡!沧古大陆,战年,大帝之战,万道之争,为争圣劫!沧古大陆,血年,大帝血战,帝道陨落,帝血雨落!沧古大陆,末年,大帝为九,九道为极,圣劫降临!沧古大陆,万年,帝名为万,八道幕落,万古之圣!沧古大陆,未年,圣人寻道,离沧而去,无圣镇世!沧古大陆,悲年,无圣无帝,十载已过,无帝镇世!
  • 小兔妖的神仙夫君

    小兔妖的神仙夫君

    一个懵懂的小兔妖被一个神仙美男套路的故事
  • 重生娱乐女强人

    重生娱乐女强人

    欧石楠花语:孤独、幸福的爱情。矛盾的意义被赋予在这种植物身上,犹如欧石楠的人生……自杀的人是有罪的,所以,才惩罚她不能解脱么?本该死亡的29岁灵魂重生在异世一个15岁少女的身体里,这是老天的惩罚,还是上天的馈赠?活下去试试才知道!这是一个带着伤痛重生的女孩,治愈自己的伤口,并且不断努力成为人生赢家的故事!
  • 斩魔羽录

    斩魔羽录

    林羽护,16岁,高一。——“混蛋,你给我听着——”“这世上没有可以随便放弃的生命。”“愚蠢的英雄主义!”——“不会的,羽绝对不会败。”“这些对我来说根本毫无意义,因为始终我的眼中只有羽一个人!我,我绝对……”——“之后的事——就交给我吧!”“我——绝对不会饶恕,伤害我伙伴的家伙!”…………
  • 尘埃未落定

    尘埃未落定

    当往事如洪水猛兽般袭来,当无处安放的青春瞬间苍老,当你又突然出现…我从不信命,直到遇见了你以后。也许这就是我的宿命…
  • 女上司的神级保镖

    女上司的神级保镖

    书名和内容没多少关系,这是一个有都市,有玄幻,有言情,还有棉花糖的故事。
  • 蛇王之子

    蛇王之子

    霍格沃茨,穿着一身黑的教授推开地窖的门。(他已经许多天没有出去过了)令人震惊的是门口有一个婴儿!是的,没有看错,霍格沃兹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魔药教授的门前有一个也许刚出生没几天的小婴儿蛇王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