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52900000025

第25章 科学的长生不老(2)

揭示大脑的奥秘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生命是什么?“人活着”是怎么一回事?大脑如何思维?数不清的疑问浮现在人类的脑海中。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有别于其他物种,是因为人类有极其复杂的大脑,它是千百万年进化的结晶。在过去的六亿年中,生物体通过进化产生出由大量神经元相互联结而形成的神经网络,解决了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中人脑如何处理各种复杂信息的问题。尤其是人的高级认知功能的高度发展,使得人类成为万物之首,具备了主宰世界的能力。科学研究发现,一个成人大脑重约1.3千克,体积1.5公升,脑内有上千亿个神经细胞,还有多于10(14下标)个神经突触。大脑是生物体内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组织,是接受外界信号、产生感觉、形成意识、进行逻辑思维、发出指令产生行为的指挥部,它掌管着人类每天的语言、思维、感觉、情绪、运动等高级活动。人脑也是极为精巧和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是人体内外环境信息获得、存储、处理、加工和整合的中枢。人们相信,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将为人类更好地了解自己、保护自己、防治脑疾病、开发大脑潜能、实现记忆的复制和移植等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控制“自我”的人脑区域。一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神经学家布鲁斯?米勒说,他们在治疗患有一种罕见的脑叶萎缩症的病人时,发现了控制人的自我意识的脑部区域。这个位于人类大脑右额叶前部的某个区域,“储蓄”着人的自我意识。通俗点说,人的个性特质、信仰、喜好与厌憎之意,都是从那里产生的。神经信息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人类记忆的复制和移植问题。如果能实现记忆的复制,就能做到把知识或技能从一个人的大脑中复制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中,人类就能节省大量的教育支出,个体的受教育年限也就能大大地缩短,人的寿命就会得到相对地延长。如果能实现记忆的移植,个体以自我为核心的灵魂就能由一个即将衰老的躯体迁入替身中,这个替身是一个颇具青春活力的躯体,从而实现个体记忆的永存、前后躯体中自我意识的统一。通过这种“借尸还魂”的过程实现人类个体的长生不老。

1997年人类脑计划在美国正式启动,2000年成立了以美国为首的、隶属于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神经信息学工程组”(OECD—N1),制定了最初三年的工作计划,目的是组织全世界神经科学和信息学家共同研究脑、开发脑、保护脑和创造脑。2001年8月,美国NIH神经信息中心主任、国际OECD—NI总负责人Koslow博士正式邀请浙江大学唐孝威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唐一源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尹岭教授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全球科学论坛神经信息学工作组(OECD)—(GSF—NI)。这表明中国从此也加入了国际人类脑计划研究的行列。这时,世界上已有二十个国家加入了国际人类脑计划研究。

要实现科学的“借尸还魂”,达到人的长生不老,除了要通过人类脑计划研究工程去移植灵魂以外,还要有一个最适宜的灵魂寓所——替身躯体。这个替身从哪里来呢?什么样的替身最适宜呢?这些是后文将逐步解决的问题。

有人曾设想通过高科技研制出仿真机器人,机器人的躯体和真正的人体几乎一样,然后,将人的记忆信息移植到这种机器人体内,使机器人恢复这个人的活性和记忆,从而实现人的长生不老。本书认为,这种想法是异想天开的,这条长生不老之路是走不通的。其原因有二:第一,机器不可能主宰人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人脑是进行思维和创新的无可替代的器官,其中储存的记忆是思维和创新的基础和原料。而仿真机器人只能是一台机器,其“头脑”中不可能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即使装入了记忆,也只能按预定的程序去运行,而不会有“自主”的思维,更不会创造出新点子。第二,灵魂的独一无二性只能匹配与自身原有躯体相同的替身躯体,所以,替身躯体不能通过工业来批量生产。一个人的灵魂,也就是完整的记忆信息的获得是学习的结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人学习不同知识的速度、深度以及学习机制的微妙性,特别是科研中的创新性除了与教育、环境有着主要的关联以外。还与个体的遗传性具有无法分割的联系。由于个体的遗传性是独一无二的(同卵双胞胎例外),所以,个体的记忆和创新能力也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特质的记忆维系着特定的遗传素质。也就是说,特定的遗传素质是形成特定灵魂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一个灵魂最适宜的承载躯体只能是和原有躯体具有相同遗传性的躯体,才能确保前后个体自我意识的完全统一性。上文的李翠莲的灵魂只能匹配一个和自己具有完全相同遗传性的躯体,而和唐玉英的躯体是不相匹配的,如果强行匹配,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数据信息找不到合适的寓所而丢失。人类I)NA的特异性决定了个体遗传表现的唯一性(同卵双胞胎除外),一个灵魂应该和形成该灵魂的原有躯体是最佳匹配。例如,一个歌唱家的灵魂只有匹配其原有躯体,才能使其原有艺术天赋的灵魂在特有的优秀声带上表现出来;一个世界级运动冠军也只有借助于原有的躯体才能显示出灵魂的才干。这个原有躯体只能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出替身来,才能确保遗传性状的不变。这表明了工业化批量生产相同的替身躯体是无效的,因为这对其他灵魂来说是不相匹配的。

可见,替身躯体最适宜的产生方法,应该是通过人体的无性繁殖——克隆,来确保前后躯体遗传物质和性状表现的一致性或者说是不变性。这一过程就会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个新的问题,即这种克隆出的替身躯体是否应该拥有人的身份和权利。为了明确这个问题,下文首先要阐明什么是人的问题。

四、究竟什么是人

“什么是人”也就是“人是什么”的问题,这也就是对人这一概念的解释或下定义。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古今许多思想家、哲学家都曾进行过许多思考,为人下过许多个定义,可是,由于社会发展的时代局限性,他们都是从人的不同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解释,都是对人的特征的不断接近。可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自身也在不断发展,所以,人的定义必须不断赋予新意。本书在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遭遇伦理困惑的情况下,从人个体的发生、人性的形成以及人如何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阐明什么是人,旨在唤醒人们超越陈旧的思想观念,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道路,从而使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自身。

本书在归纳前面各章论述的基础上,从个体的发生、人性的形成和发展的角度出发,也试着给人下一个定义:人是躯体和灵魂的有机复合体,是自需和共生的对立统一体。为了帮助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还需要进一步作出简要的说明。首先,人是躯体和灵魂的有机复合体。就是说,人由躯体和灵魂两部分有机结合而成,割裂任何一方都不能称为人。躯体是生物性的,遵循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发展的规律。躯体发生的起点是受精卵,经过母体子宫的十月怀胎,分娩出世后又逐步生长、发育成为成年的躯体,最后又逐步衰老直至死亡。人的灵魂是后天形成的,是个体在出生进入社会后,通过躯体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从社会环境中不断捕获并储存记忆信息,形成以自我为核心的庞大的记忆信息库。所以,不具有人的灵魂的躯体不能算是人,例如第二章所讲的“狼孩”在归入人类社会以前就不能称为人,也不应该具有人的待遇、尊严和人权。同理,不具有躯体这一活载体的灵魂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当然也不可能称为人。其次,人又是自需和共生的对立统一体。自需即人自觉的自我需要,自需是人的基本属性,有了自需才能有人的生存和发展,没有自需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自需必然导致人际间出现相互竞争、相互排斥的趋势,共生正是要消灭人际间的这种排斥趋势,使人际间的竞争趋向缓和。人所以能称之为人,能有语言、有思维,能继承文化遗产,特别是能形成人的灵魂,都是由于共生的结果。没有共生,个体就不能形成人性,也就不能成为人。“狼孩”所以没有人性而不能称为人,就是因为它脱离了人类社会而失去共生属性的结果。所以,共生是人的基本属性,是和自需既对立又统一的。只有自需没有共生,或者只有共生而没有自需都不可能形成人性,没有人性,也就是没有人的灵魂。如果没有人的灵魂即使有着活生生的人的躯体也不能称为人,人就是自需和共生相互作用的产物。

上述关于人的定义,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从现实的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因而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就不难明白,只有在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人,即共生中的人才是有灵魂的人,才是有现实意义的人。可是,人的灵魂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共生中逐步形成的,从初生婴儿开始的社会化、信息化、人性化的过程就是灵魂的形成过程。所以,人之为人的起点,应该是从该个体自出生与社会人(社会人即现实社会中的人,与此相对的是生物人,是指“出生”后与社会隔离,只具有活躯体而无灵魂的人)共生生活的那一时刻算起。也就是说,一个人出生后一旦与社会人有接触,就和社会有了直接的信息交流,就标志着该个体灵魂形成的开始,也就是该个体受到了社会人的接纳,得到了社会人的承认,这时该个体也就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了,应该享有人的身份和待遇了。根据这一定义,我们还可以解决现实中很有国际争议的一系列问题。例如,人工流产是否剥夺了人的生命权利?这就牵涉到受精卵或胎儿是否是人的问题了。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胎儿虽然是准生命,但是,由于它还没有和社会接触,也和社会没有任何信息交流,它只能是正在形成中的人的活性躯体,还不具有人的共生属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人的灵魂,所以,胎儿不能称为真正的人,也不应该享有社会人所享有的待遇、尊严和权利。人工流产只要是有利于孕妇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共生体的进步和繁荣就应该是合乎伦理道德的,也应该是合法的。至于受精卵是否应该有继承权的问题就可以进一步展开讨论了。

上述已经让我们明白了究竟什么是人的问题,可是,要回答克隆出人的替身躯体是否应该算人,是否应该拥有人的身份和待遇的问题,还需要简要了解一下克隆人的有关知识。

五、克隆人一定是人吗

要回答克隆人是否应该拥有人的身份和权利问题,我们还需要先搞清楚有关克隆人的来龙去脉。

英国《泰晤士报》于1997年2月24日披露,英国胚胎学家伊思?维尔穆特运用克隆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取名为“多莉”的绵羊。这时,多莉这只“克隆羊”一下子成为全球的热点新闻。因为这是人类首次运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出的哺乳动物,也是生物工程研究的重大突破。这预示着“克隆人”的诞生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世界各国中,很多关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人,不论是政府要员,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哲学家都议论纷纷,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以科学发展为由,支持克隆人;一种是以社会伦理不相容或人类健康发展为由,反对克隆人。目前,前一种声音势单力薄,后一种声音特别强烈,以至一些国家明令禁止克隆人,一些媒体把积极进行克隆人研究的科学家说成是“疯子”、“狂人”。但是,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许多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创造经常会受到社会陈规陋习的羁绊,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可是,科学最终总是冲破陋习而继续发展下去,社会伦理道德总是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先生所说:“有一些人反对克隆人,说什么这种技术不应该发展,发展了会引起许多社会问题。我不同意,我是赞成克隆人的……如果说克隆人出来后要引起复杂的伦理学问题,难道伦理学就不可以发展吗?事实上伦理学都是发展的。现在我们要冷静地思考一下,在国际上传播的某些伦理学观点是反对克隆人的,这种观点究竟代表了全人类的利益还是少数人的利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赵南元教授针对国内外媒体对于克隆的报道,以及国内学术界对待克隆的态度,提出了不可“妖魔化”克隆。他认为,对于克隆伦理的讨论,一定要基于一个正确的知识基础之上,否则,一切都会显得没有意义。他说,反克隆源起不同文化背景,东西方文化在生育观方面有着根本的分歧。一些西方国家认为,人对生育过程的任何干预都是对上帝的大不敬。人工授精、堕胎在一些西方国家都是非法的,试管婴儿技术当初也曾经引起很大的“伦理学争议”,但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能接受。他进一步指出,当前支持治疗性克隆的呼声还比较高,治疗性克隆在技术上难于生殖性克隆,一旦治疗性克隆技术成熟,生殖性克隆就会水到渠成。而当克隆人真的成为现实,关于克隆人的妖魔化宣传自然不攻自破。当克隆人出现的时候,最大的伦理问题产生于对这一事件的妖魔化宣传,给克隆人及其家属造成诸多不便和歧视。我们的许多报道其实使克隆“妖魔化”了。而对于克隆人的真相却少见知识性正确的报道。我们的宣传应尊重遗传学常识,不能对公众产生误导。可见,以上两位科学家都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应该受到人为的阻碍来说的。

同类推荐
  • 一看就懂的博弈论

    一看就懂的博弈论

    本书分别介绍了历史、职场、管理、谈判、人际关系、商场、投资、爱情等方面的博弈技巧,通过一系列深入浅出的分析,阐述了各种博弈的规则与理论,以便人们能够从中领悟到生存的技巧和成长的智慧。
  •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本书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尼采的人生劝诫)》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体悟经典的普适智慧。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本书内容包括:迈向成功的心态、存在就是真理、人的动机、进退的平衡、需求与恐惧、存在与危机、自我实现的特质、人性的价值等。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易经》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它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为的是把握人生立身处世之本,以趋吉避凶。所以,《易经》的哲理为后世崇仰深究,后人再以义理阐释,使《易经》成为占筮、义理兼而有之的典籍。
热门推荐
  • 异界之封魔斗神

    异界之封魔斗神

    穿越异世,狂虐新生。梦幻般的幻魔之晶,让你踏入世界巅峰。剑与魔法的世界,战术与智谋的较量。
  • 恐怖死亡医院

    恐怖死亡医院

    世界上有许多我们未知的东西,当他们四个来到爱美尔医院,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吗?爱美尔医院迎接您的到来,听——死神的脚步靠近了
  • 我的老公TFBOYS

    我的老公TFBOYS

    你们想知道内容,自己看吧!作者更文时间不现。
  • 无双招婿

    无双招婿

    上门女婿、废材、窝囊废,这些就是现在杜杰的代名词,家里人的鄙视,外面人的刁难,杜杰不想再沉默。当有一天你了解了真实的杜杰后,不要急于的去崇拜他,你只需要认错就好......
  • 末世纪的守岁者

    末世纪的守岁者

    该去古代的都去古代了,该去异世界的都去异世界了,该移民外星的都移民外星了,该转世重生的也都转世重生了。留在这里的人们,幸福地过着快乐的末世生活,守望着末日除夕的到来。我们是末世纪的守岁者。---------------------------------------作者声明:本文的行文纲领是“明目张胆地荒诞,肆无忌惮地扭曲”。文章内容以胡编乱造为主,以胡说八道为辅。如有雷同,纯属捏他。严禁未成年人、文学青年、有志青年、愤怒青年、背景设定捍卫者、逻辑思维携带者及相似群体观看,以防感染穿越综合症、流行性变身、非典型转世重生、末日妄想症等高危疾病。如果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请马上停止阅读、远离本页面并及时就医。
  • 韶光因你而美

    韶光因你而美

    (1V1双洁,宠文。)都说项尚集团的CEO项叡忱从不亲近女人,但初次见面,这个俊逸矜贵、气场令人生畏的男人却帮夕韶系好了松开的连衣裙丝带;之后,夕韶作为庭院景观设计师询问自己的大客户:“项总,请问您对别墅庭院的设计有什么设想吗?”项叡忱:“你看着设计就行。”夕韶:“那么您的预算大概是多少呢?”项叡忱:“你觉得多少预算合适?”夕韶:“那么花木的选择有什么要求吗?”项叡忱:“你觉得什么好看就用什么。”于是整个方案谈下来,夕韶觉得不像是给客户的别墅做设计,倒像是给自己的别墅做设计。再后来,夕韶酸溜溜地问项叡忱:“听说你有一个深爱六年的前女友,还一直为她守身?”项叡忱眉头一蹙:“说的肯定不是我,我从始至终只有你一个,洁身自好是为了等你。”(韶光美,只因有你;有主角有配角,不同的方式,相同的宠溺。)
  • 赢在起跑线上(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赢在起跑线上(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即使你没有很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也可以让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甚至比别的孩子高、快、强。最主要的是树立他的信心,让他明白如何做人,只要根基打好了,以后做任何事情都会游刃有余,因为起跑好不一定决定比赛的输赢,享受跑步过程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
  • 男人三十没开花

    男人三十没开花

    都说男人三十而立,我们小说主人公到了三十岁,还是一无所有。他们面临着先立业再成家,还是先成家再立业的选择。他们都以为没有业,就不会姑娘欣赏,所以他们很努力去打拼自己的事业。可家里人看不下去,给他们安排各色各样的相亲局,让他们叫苦连天的同时,也上演人生悲喜剧。在经历这些后,他们最后才发现,原来成家和立业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同步的。他们在三十的时候没有开花,却在三十一,三十二的时候找到自己伴侣,开出爱情的果实。--此小说是管乐《我们遗忘无记青春》的第三部。
  • 清穿之恶毒女配的团宠日常

    清穿之恶毒女配的团宠日常

    穿越清朝恶毒女配与阿哥的相处日常。马术一流,顶级厨艺的修仙女,穿越成最火的清穿剧中处处针对女主角的恶毒女配。什么,那个古板顺从,规矩挑不出一起问题的明玉格格是穿越而来的?
  • 私奔629

    私奔629

    这是一个很久都没说的,很久也说不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