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5700000017

第17章 百合(9)

文字的干净自不待言,苏伟贞的语感很好,用字都是稍微与日常用语有点错位的,有时为求语感新鲜,用的是险词,这样的句式俯拾皆是,“章惜的长发也没有剪,一脸仍是茉莉花瓣不明不白的放着香”,甚至有点不通,可是意境美极了。聪明的作家,知道描写意态所引发的注意力,胜过细描五官。情节的干净则是,这明明就是个第三者插足的故事,但是被描述得清白无辜之极,章惜爱着有妇之夫余书林,他们的精神化、书卷气、避世,使他们的爱情,纯属同类项合并,像是两个躲在衣橱里互相壮胆的小孩,他们暗中苦着,交握着双手,他们不需要,也没有实体的接触,他们只有精神层面上最细腻的接触,比如一段精巧的,彼此才能会意的对话,他们不是生活伴侣,而是智力游戏的对手,精神上的相濡以沫——苏的立意是不是这样:撇除了肉欲的浮沫,这样的精神失贞,其犯罪指数为零?

我要说她的干净,影响了我很多年,在我的文字、审美趋向里都可以看到痕迹。直到我现在年岁见长,才领悟最高境界的美,恰恰是被苏伟贞过滤掉的那部分:杂质之美,灰尘之艳,俗骨之腴,日常之碎,可是苏伟贞的真性情也恰恰在于此,她写不好一个她不喜欢的人,比如守恬,出于作家的责任心,还有知识分子的礼遇和涵养吧,她分配了一些注意力给这个角色,守恬被她写成“很迟钝,没有痛感,和爱读书的丈夫不能交流,穿衣服就是为了在人群中引人注目,天生价值观发达,看到一件东西首先问价钱,话多,性子热,好管闲事,好交际”,大概是为了掩饰心虚,苏伟贞反复强调守恬“倒是个好人”,这就是一个知识女性对世俗女性的粗糙误解,她掩饰不了自己骨子里强硬的精英心态,她是在俯视这个角色。而她对章惜,是多么爱怜啊,把这个角色放在手心里细细地把玩。而我,我说过了,在厦门我迎头撞上了自己,我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奢侈到能把玩什么的人。

书的卷首有苏伟贞的签名:苏伟贞,2005年7月,厦门。批发性质的签名,连敷衍的姿态也不屑做出,字是墨水笔写的,局部连笔繁复,字体左右不对称,整体尚算丰盈,写这样的字的人,应该是心里纠结很多、表面却不会太铿锵、创造力丰富的人,苏伟贞最爱用的标点是问号,她的人物不停地在反思,她太宠爱她的人物了,给她们留下了太多的思索空间,我有意做一个调查,“作家偏爱的标点符号”,我发现诗人写散文时都会用很多破折号,详见阿赫玛托娃和茨维塔耶娃的札记,也许在诗歌里跳跃的意象,到了散文的地平线上很难着陆,于是用破折号缓冲一下。

我在厦门的小旅馆里,就这么碎碎地读,碎碎地想,碎碎地记着,这本书让我觉得冷寂,书的最后一节是余书林生病了,章惜去台北看他,结果看见守恬在病房内外忙碌着,脸上有一种“洞穿一切后的清明”,苏伟贞突发对这个妻子的善待,并大力提高了她的觉悟,只是为了引出章惜的引退,“她默默地转身,想着:有一种爱情,连看一眼都是多余的”。我突然很想跳进书里对她说:“不是的,不是这样的,正是因为我们生性清冷,我们才要彼此取暖,我们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我们要在夜深的枕边,一个温暖身体的依偎,熟悉的翻身动作,口腔气味,我们需要哭泣时依傍的肩头,我侄子只有五岁,已经能背下我的手机号码了,因为人是顶顶脆弱,是需要交流的动物。 ”

然而章惜呢,她回去找成孟延了,那是唯一一个能让她哭泣的肩头,“她想,自己是真老了吗?为什么一点都不再坚持了呢”,我突然想起来,我初见这本书时,它并不叫《红颜已老》,它叫《人生自是有情痴》,大陆版的名字,现在才悟出这个名字的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无关风与月。岂止无关风月这类廉价触媒,它便是与施爱对象也没啥关系,它纯粹是一个人的自燃。如果把此中的悲意解成“红颜已老”,那就是个“色衰而爱弛”的套路,或是把这种“一个人的爱情”的悲壮气息,单薄地解为老去的疲劳感,就辜负了这本书的深意了。

家教故事

常读老欧洲小说的人,会高频遭遇到一类角色,就是家庭教师。其实我一直想查点相关书籍,但是手头确实匮乏。现在就泛泛地整理一下我的感性资料吧。20世纪之前,女性尚未取得公开工作的平等权利,有一部分家境贫寒,又不肯依附男性的知识女性,就做了家庭女教师。在苏菲 ·玛索主演的电影《心火》里,可以看出来,女家教必须擅长绘画(玛索给小姐的识字卡片都是亲自绘制,施以淡彩)、钢琴、歌咏、文学,并且精通至少一门外语。

贵妇人的职责是生育加泄欲工具,社交场上的熟练工,沙龙里的美妇人,杀时间的高手。所以,家教还要兼顾保姆之责,内米洛夫斯基的自传小说《孤独之酒》里,她的家教差不多就是身兼母职了,要安排内米睡觉、吃饭、喝牛奶、做功课,和小朋友交际,临睡前的催眠故事,帮她补袜子,洗衣服,疏导感情事项,度假时也住在一起。家教往往是外国人,一是习外语的便利,二是纵览各国人情,收集异域气息。比如纳博科夫就有来自法国和英国的家教。托尔斯泰的小说里,贵妇人家里都有法国家教,那时俄国人以法语为贵,常常要在社交语系里夹带那么几句。

家教可谓家庭地位低下,在长餐桌上,家教一般都是坐在仆人的一侧,《猎物》里,富家女婿卢克遭到丈人的鄙夷,特地把他的座次安排在家教身畔,用这种无声的方式羞辱他,卢克不堪其辱,奋起拼搏,最终暴发,但也付出了灵魂的代价。好的家教,忠心护主,主人会待以厚礼,也就是对忠仆的待遇,可以得到一份退休津贴,还有的家教去国离乡,无家可归,最后只能和主人一起终老。纳博科夫的回忆录里,就记述了他的几任家教,有一个脾气古怪,身材庞大,暴戾难处的老处女家教,年轻时避情伤,躲到俄国来教书,“一个人的过去,永远是他最温暖的家园”,她在俄国的千里冰封里,痴情枉种地怀恋着瑞士,哪怕过期的旧刊也甘之如饴,真待老来返乡,连方言都忘记了。这时她又开始追忆俄国,她浪掷青春的所在,一辈子的错位。因为身无长物,固定资产也没有,一旦被逐出家门,家教多半下场凄惨。

比较浪漫的家教故事只能发生在哥特小说里,比如《简爱》。可是我读来读去,只觉得简爱同学的妇解宣言里醋意盎然,“虽然我不美,没钱,可是在上帝面前,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是昂然捍卫自己的尊严?还是恼羞成怒?不是每个女人都有结实耐磨的灰姑娘心态。我疑心勃朗特自己也心虚,所以最后给简继承了两千镑的遗产,又弄瞎了罗切斯特先生的眼睛,人工调节了他们的落差,才让他们鸳梦重温了。勃朗特姐妹仨都做过家教,被孩子戏弄,遭主人刻薄,被其他仆役排挤,最后只能互相写信,安慰对方,相约永不嫁人,互助终老。

《简爱》当然是臆想出来的。但是简爱的话,反向揭示了这个爱情模式的不可行处,就是两个经济、社会地位悬殊很大、完全不平等的人,他们的爱恋,通常是通奸。比如男主人和女教师之间,像《安娜 ·卡列尼娜》里,安娜的哥哥和他孩子的家教有奸情,大家嗤之以鼻,“一个风骚的法国娘们”,而在世俗的眼里,这种爱情是牟利的,动机不纯,不可以被上流社会接受,只能埋在地下的。安娜就是为了开解嫂子,才踏上去莫斯科的路,也才邂逅了渥伦斯基。

最温暖的家教故事无疑是《音乐之声》,开朗赤纯孩子气的玛利亚,经历了重重恶作剧的磨难和摧折,最终赢得了孩子们的理解和支持,甚至那男主角也英气逼人,绝不老丑猥琐,据说还是真人真事改编的,真是运气好啊。

张爱玲的「不入流」,或者说女性语境的劣势

朋友说,张爱玲是不入流的通俗作家。我在想,对爱也好,对才能也好,很多人的定义,大概都是宏观的,要对时代有切身的关怀,博大异己的情怀,等等。而张爱玲,她所有的文章,说到底都是小女人的私见,很主观,她既不关心时政,也无意于民生,就是爱,也是攒给胡兰成一个人用了。所以,爱之者以为美,恨之者以为窄。

确实,女性的狭隘,僵滞了她们的思维半径。但客观地说,张爱玲不是一个仅有文字技巧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用完美的技术穿越时空,打动人心,张爱玲的花俏,是字面的花团锦簇,而她的立意,却很老实。前两天写气味,一下就想起张爱玲写的“回忆这东西若有气味,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我心下一惊,确实就是这种感觉,太到位了,张爱玲不是一个“无趣”的人,只是她的趣味,必须要心思纤细的女人,才能与她共振。倒是那个时代的疾呼者,他们喊的大口号,我一句也记不得。

张爱玲后期写过与赤色政权有关的作品,单薄而且疲弱,无甚穿透力,很简单,因为这并非是她真正的兴奋点。就像内米洛夫斯基写法兰西组曲,最美的那一段,仍然是写爱情的柔板,她有野心,想写时局,想写史诗,但女人很难写出男人的视角,这是天生的软肋。

这阵子,我同时看了两本关于日本文化的书,张燕淳的《日本四季》和李长声的《日边瞻日本》,关于两本书文字技术的高下、意趣的繁简我且不谈,只是张燕淳的书,我很省力地就阅毕了,而李老师的书,我硬是抱着求知、补常识、增加眼界的功利心,才算是看完了。绝对不是李长声的文采逊于张燕淳,而是语境的区别,我是个女人,本能地对生活化、贴己、低矮琐碎的事物有兴趣,比如孩子在异国幼儿园的磕碰、主妇的生活起居、和服的穿法、樱花节的吃食啊,而李长声谈的全是历史、人文这类公领域的话题。这样男女语境的对峙,随处可见——酒桌上、饭局里,男人一坐下就谈政治、谈赚钱、谈工作,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女人呢,永远是长短、是非、八卦,一地鸡毛。

操女性语境的作者,比如洁尘、张爱玲、安妮宝贝、亦舒,她们的读者,基本也是女人。最好的作家,肯定是男女脑并用,两种语境并行的,如曹雪芹,既能垫高脚跟谈社稷治国,又能在贾府内部搞经济体制改革,还能写药单食谱,也不忘用工笔描摹女性百转千回的心,视角伸缩自如,毫无忽远忽近的炫目感。

朋友的说法,还算是中正的,前阵子有个人是真把我激怒了。此人蔑视女性视角,文章里动辄就是“女人,缺乏情怀,很少有文章写得好的”什么什么,他看不起女人的精致纤细,也没有体味的耐心,且仇视情趣,统统视之为小资情调。那天某老师和我说,学术界尤其性别歧视,全是高瞻远瞩、术语林立的男性语境。我们还私下议论了一个据说是写得很好的人,某老师说“犯得着么,写条狗他都能扯上国家大事”。

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个观点,就是:张爱玲的价值,就在于她的局限性。她不是尤瑟纳尔,可以孤岛写传奇,她不是乔治·桑,可以大度养情人,她不是高莱特,可以与父子同欢情,她不是桑塔格,落笔锵锵,代言知识分子的良心,她就是张爱玲,一个自私、自恋、计较、短视、痴着、拿不起、放不下、没有大境界,冲不破情网的小女人,她就是你,她就是我。秋瑾是如铁红颜,赵一曼视死如归,林昭临终奋笔血书,你能指望那么结实的神经写出张爱玲的文章么?如果说张爱玲的文字只是一声叹息,那这可以说是所有精神生活的弊端,文字本身就是务虚不务实的。那句话怎么说的,“少一个莎士比亚没什么,要是少个爱迪生,人类文明要退步多少年? ”

看《长物志》,我始终不解,为什么文震亨这么有等级观念,花草树木,都有“格”的高下,而在我看来,玫瑰和狗尾巴草都是唯一的,也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他们来到世间,只为了成为它自己。

张爱玲的小资情调

骂张爱玲的男人真多,而且罪名都设立得让人哭笑不得。昨天我看见有个人说“她从头到尾洋溢着小资的情调”,不禁想起数月前,我和我妈研究完打折广告,直奔华联买了五十斤东北大米,平日里卖一块七,那天是一块五毛九,五十斤,可省五块五毛钱,话说我气喘吁吁把它拖回家,正在感慨自己的潦倒,那厢就看见有人写了几千字的长文,论证我是个小资,我很吃惊地问朋友,何谓小资?我窘迫至此,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还小资?我朋友说:“这有啥,有个男人就因为我养狗,也认定我是小资了,有些人天生就仇视情趣。 ”

有些以文推人的人,逻辑非常简单粗暴,判断一个人,不是从虚处,而该从落脚实处。一个终日泡妞的资深色狼,肯定写不出《洛丽塔》,同样,餐餐海鲜生猛的是贪官和大款,而他们,也绝不可能写好食记。最好的食记,是两种人写的,一是清苦文人,想吃又不得,只能任馋虫在笔端活跃,比如梁实秋、周作人、汪曾祺,另外一种是落魄世家,比如张岱和曹雪芹,都是在衣食匮乏、晚景凄凉中描摹当年的锦衣玉食,要么就是背井离乡或是改朝换代,靠回忆取暖的,比如唐鲁孙和王世襄。同样,张爱玲骨子里是清冷精神化的白玫瑰,所以她笔下最生动传神的,都是活色生香、肉欲炽热的红玫瑰。

人们总是忘记,文字最大的功用,不是操作,而是意淫。

那天我发了两个博客给朋友,一个是金牛妹妹,一个是天平,都是热衷享乐的主,前一个博上全是旅行照片、法语歌,另外一个上面都是冷门香水、意大利裙子,那标牌都是我读不出来的。我说你看看,这才叫小资,她一瓶香水是港币一千多,够我和女儿几个月的开销了,像我这种穷人有什么资格小资?撑死了也就文艺罢了。是啊,我每天都喝咖啡,那是家乐福打折时买的,三十四块钱,四十八袋,划到八毛钱一袋,也就是两袋豆浆,或男人两根烟的钱,还不是什么好烟。

同样,你去看韩良露、舒非易、蔡珠儿的文,再去对比张爱玲,就会发现其中的技术落差是很大的。那几个港台作家,写的全是吃喝玩乐,而且远远超过日常所需,都是短小的千字文,理念和文字都是快餐性质,无法深究,另外附带店家地址,有绝对的操作性,图片很精美,没有任何对世态人性的探讨,纯粹就是物质生活。我看叶怡兰的家居访谈,天,光是咖啡杯就有几百个之多,而张爱玲呢,去某处住了半年,连餐具包都没打开,就靠一个小勺子吃饭,什么叫恋物,什么叫小资,比一下就有数了。

并且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文字越精致的人呢,生活就越粗陋(当然,也有例外),这其实是个最简单的利比多原理,人的精力有限,每个人的分配都不一样。你看我如上所举的小资作家,个个都穿着精致,精于享乐,而他们的文字,都粗糙简陋,反之,伍尔芙成天穿粗布衣服,尤瑟纳尔落伍得让学生捂嘴嗤笑,再回头看他们文章的精细缜密,——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绝对看得出来的。

张爱玲繁花似锦地堆砌物质,不外是反衬人性的苍凉与落寞,伍尔芙可以花几百字去描述女人的衣物,那是文学层面上的兴趣,尤瑟纳尔也会细考历史人物的穿着,那是治学严谨,和小资八竿子打不着。

同类推荐
  • 走遍非洲

    走遍非洲

    马克吐温曾说过,上帝首先创造了毛里求斯,又仿照毛里求斯创造了伊甸园。非洲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本书14位作者都是在非洲长期驻站工作生活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对非洲大陆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的采访足迹遍布非洲的津巴布韦、肯尼亚、尼日利亚、埃及、坦桑尼亚、赞比亚、南非、毛里求斯、南苏丹、利比里亚、马拉维、刚果(布)、莫桑比克、赤道几内亚、博茨瓦纳、卢旺达、毛里塔尼亚、吉布提、索马里和斯威士兰等国家,他们用客观真实的文字表述向读者介绍了在非洲的所见所闻和切实感受。
  • 笔尖的舞蹈

    笔尖的舞蹈

    10年前,80后作为新兴名词,在青少年坊间流传;10年后的今天,80后业已成为当前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要力量——他们将决定这个国家未来50年,或者更久远的命运。而80后作家和诗人,则是这个群体的灵魂。本书讲述了80后这代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历程,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80后作家群用笔尖描绘的青春之舞。
  • 他们看我不顺眼

    他们看我不顺眼

    《他们看我不顺眼》收录了柳恋春近年来创作发表的24个短篇小说,其中多为公开发表的小说和省级文学刊物获奖作品。
  • 敢于孤独的勇气

    敢于孤独的勇气

    你一定曾在孤独的时刻扪心自问过:人生的幸福真的会眷顾于我吗?我寻求到了那个独—无二的自我吗?我们终此一生,意义是什么?我们要如何去爱人和被爱?我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我们渴望在哲学典籍中找到答案,却又畏惧其艰深与晦涩,害怕它的深邃与虚无。我们有时候要的不止答案,更要一份共鸣与疗愈,但幸而我们还有周国平,还有这一本全新毕生精华散文集——《敢于孤独的勇气》,它以融汇文学与哲学的美妙,带领我们去重新审视那些直面灵魂的问题,重新思考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态度。愿这本书能让你保持内心的丰富、敏感与活跃,认识自己的禀赋与价值,过简单而富足的生活,享受生命本身,建立强大的灵魂世界。当你拥有敢于孤独的勇气,你便掌握了人生的真谛。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热门推荐
  • 诸神之忆约阁神约

    诸神之忆约阁神约

    约阁,神约,有缘之约……这里可以实现你任何愿望……他是她师傅,而翎郁却不记得他万年的恩怨,翎郁如数忘掉。曾是单纯灵动的她,如今已是冷漠无情,直到他再一次出现,尘封的往事一一浮出水面。“演技不错,倾尘帝君。”翎郁笑意吟吟的望着眼前这个绝世出尘的男子,当了她三千年的徒弟,她现在才发现原来都是他精心谋划的……“师,师傅……”翎郁往后退了几步,盯着正朝她走来的琴宣试探性的叫了一句。“嗯,徒儿长大了……”琴宣走至翎郁跟前,抬手撩起她耳边垂落的头发,眼神温柔致及。“师傅对不起,请你忘了我……”周围已是一片白茫茫,毫无任何生灵的气息。“郁儿,”琴宣飞身接住翎郁几乎轻的没有重量的身子。冰湖内翎郁一身红衣,容颜寂静,谁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醒来……冰湖上坐着两个白衣胜雪的男子,一大一小,姿势一般无二。是醒来?还是覆灭?这个疑问就留着等待时间的人吧……
  • 那是人间四月天

    那是人间四月天

    【小提示:本书是有现实改编,但是预防有雷同,所以微架空。人的一生有喜有乐有哀有怒有怨有恨等,而且人类的心理是没有办法渗透的,就好像你一开始很了解一个人,可是你根本没有办法确定眼前是否真实。耳闻目染都不一定是真的。所以逻辑性只有小部分】“人间不值得”这五个字说出了百亿人的心声。在某一瞬间自己会感到迷茫,甚至觉得自己抑郁了,被锁在一个暗不见光的屋子里。很渴望很渴望…有没有人…其实还有一个藏在心底不能说的秘密。是被那治愈系的笑容从深渊拉到了边缘…
  • 丹玉仙缘

    丹玉仙缘

    平凡的草根少年,却拥有一颗执着不败的进取之心.为了理想,为了爱情,他带着偶然得到的玉片,踏上了充满坎坷的荆棘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他勇往直前,以心爱的姑娘为执念,从凡人到最杰出的修仙弟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最后,神秘玉片会将他引向何方,眷慕的姑娘能否得手,……仙修境界:天元,化形,通天,毁灭,剑婴……
  • 我曾在记忆深处见过你

    我曾在记忆深处见过你

    他曾说,我是他年少少有的梦。后来,阿煜问我啊!我后悔爱上他了吗?我本是想不言不语,淡淡一笑。可。。。最后却魔怔般摇了摇头。他也似是苦恼般对我一笑说:“苏苏,你还是老样子,不决定改了吗?”我却说:“如今的我不得不改,我没有变,只是在他眼里我变了,不像是从前认识的那个苏忆了。”“是啊!我的苏苏永远都没有变。可你,真的不打算回去了吗?”。。。。“宋煜,我去世以后,千万不要把我放在那个小小的骨灰盒,你知道的,我不喜欢很小的地方。所以呀!请把我撒到海里。千万别忘了,阿煜”
  • 历史中的阳谋与阴谋

    历史中的阳谋与阴谋

    本书通过剖析近代欧洲宫廷政治和江湖骗术,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权势与名利争斗,阐明只有深谙人性丛林的进退规则,洞悉他人的心灵弱点,才能够进退自如,将胜券牢牢握于掌中。
  • 精灵少年

    精灵少年

    这是一个精灵与人类的世界,看一个少年的一步步成长。成功与失败永远也不放弃!
  • 每天败光一个亿

    每天败光一个亿

    准一线女星被诬陷做小三,转瞬黑料不断,广告解约,她欠下一亿巨款!绝望中,败家系统从天而降:“跟我混,每天给你一亿零花钱!”……绑定系统,还清债务,娱记竟造谣她被包养?系统不爽:“买他公司,干他!”宿主很仁慈,完成收购,还豪掷百万让对方做她的专属记者?哈?一天十二篇花式吹捧写到吐?对方还不敢辞职?财力碾压,任性!……还有人在酸:“有钱漂亮又如何?事业还不是糟糕透顶?”一天后,由她主演的最新电影上线,票房频频破纪录!各种大奖拿到手软。事业碾压,我行我上了!……眼红的人还在挑刺:“没男人的人生不完整。”话音未落。优雅矜贵的男人,在花痴视线中,单膝跪地——“嫁给我,好吗?”呀,抱歉了。我的男人也碾压!
  • 寒刃

    寒刃

    21世纪中叶,偏远的北山市发掘出了能改变货币流通规则的黑金,一时间国际哗然,各方势力云集北山市。冷锋,本是北山市一私营搜救队队长,受雇进山却无端卷入国际组织的纷争。进一步,生死不明,退一步,万劫不复。是随波逐流,还是踏出一方天地!要知道,生存的法则里避不开的是命运,躲得过的,才是选择!
  • 银行人

    银行人

    高管、中层、小人物……监管、市场、大环境……不论外界怎么变化,银行人就该守住本心,合规经营。本书从科技、财务、人事、行政等银行中后台的视角,讲述了一座商业银行逐步走向正轨的故事。 本书后劲儿十足,结尾精彩,绝不辜负读者的期待!
  • 魔鬼的代言人

    魔鬼的代言人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魔鬼吗?”“有的。”“他们都在哪里?”“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魔鬼可怕吗?”“大多数时候,他们非但不可怕,相反却很可爱。”“你见过?”“我见过,你也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