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5700000003

第3章 微物(3)

去相熟的店家买衣服,闲聊起来,才知道自己一直嗜好的着装风格,叫做“冷运动”。几个定位的关键词是:素色,无花饰,直身线条担纲,蕾丝、花边、蝴蝶结、绒饰这些甜美的调味糖块,一概皆无。哈哈,一杯素茶了这么多年,近日突然对碎花兴致猛涨。逛街的时候,视线总是流连于那些粉粉嫩嫩的色系、蔓蔓枝枝的花纹图样。我对服装见识不广,印象中好像江南布衣、播、淑女屋、佛罗伦、艾格的青春系列,比较喜欢做碎花的文章。但碎花真的很挑人,踩准温婉穴位,穿出绿色田园感觉的人不多,大多数都是奔着村姑的路子去了。

在抽象层面上,比如读书看电影时,我很关注衣饰。喜欢碎花的,记得最清楚的,是武汉的麦琪。写文章的麦琪,无法在我脑海中塑出具体的样貌,但是,听闻她爱穿淑女屋,一下激活了我的同步造型力。哈哈,肯定是个五官秀巧、身材纤柔的女孩子,淑女屋那种牌子,窄胸,收腰,领袖上全是花饰,带着成长期青涩的植物气味,最适合“瘦得只剩下一缕诗魂”的单薄身材。

如果是三围丰满的女孩,根本就塞不进去。

我很爱看榛生的博,因为我对她的衣橱很有兴趣。她皮肤白,眉目清新,有一点微甜的稚气,像韩剧里的女孩子。可是,她说是穿基本款比较多。倒是靠垫、小女红啊,这些不上身的角落里,我看到好多让人心动的碎花。喜欢她家的客厅,满满的阳光,拖得很干净的原木地板,条纹棉布靠垫,钉了木扣子做眼睛的小布狗。

安妮宝贝也喜欢碎花,《八月未央》里,她写家门口的小店,女学生开的,她走进去,试一条多层次的碎花蕾丝裙。没有女孩子能挡住碎花的缠绵气息。但是她买下后,心里想“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穿上它吧”。《素年锦时》的封面,她说她很喜欢,哈哈,那是折枝花卉。这个“锦”,是不是片刻的心性温软,小碎花心境呢。常日里,还是素打扮吧。

为什么爱碎花的人,文字里都会有那样的女性气息。温婉、恋物、窄窄的视野,呵手日常的体温,关于电影、书、音乐的碎碎念。小小的、局部的精灵,没有(也不想有)什么系统的、硬朗的大视角。她们很少写什么严肃的大文章,只是心里兀自开落着小小喜悲。

冬天,昼短夜长凉泊日。每年我都会找几个老的长篇重温一下。今年的计划原是托尔斯泰。不知怎的,看着看着,我突然对老托有点不耐烦,就改看谷崎同学的《细雪》。我注意到,在四姐妹里,雪子是鹅蛋脸,长挑身材,常年穿和服,上面是花草图案,从不穿条纹西服。她的妹妹,开朗重实利的妙子,是穿洋装的。与衣饰配套,雪子的性格,也最有日本趣味。雪子正如其名,纤尘不染。筷子要用热水消毒,掉在干净桌子上的食物也不吃。却又如贞之助所说,“她的性格并不阴郁,内心反倒有璀璨的一面”。这个璀璨,就是小碎花般的女人味。把侄女儿当成自己孩子一样,带着睡觉,教她钢琴,一起扑萤火虫,赏樱花。

看画册,总是沉溺于连绵花朵图案的,喜欢画花的,莫奈是一个,他那么爱花,干脆自己盖了个花园,在上面架了日本桥,与它朝夕相伴。天女散花般,把上千种奇花异卉撒在园地上,任其争奇斗艳,用一个画家的口味去配色、布局,那真是一个视觉的盛宴。

我还买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图谱,淡彩的、素描的,有时候,一个晚上,就在分辨七姐妹花和蔷薇的时间里过去了。我羡慕那个用一辈子时间来为花朵留影的园艺师, BasiliusBesler?他有一颗多么安静舒张的心。

小时候看正大综艺,记得有一个电影叫《风雨红颜》,妈妈很辛苦地培养女儿画画,女儿却执意要做服装设计师。母女从此开始漫长时间的对峙。直到有一天,妈妈去看女儿第一场作品展,哇!模特的裙边上,全是女儿手绘的花叶,才知道,女儿一直没辜负她栽培的童子功。那是我记忆中最漂亮的裙子。

日剧和韩剧里,把小碎花穿得明丽照眼的,太多了。我常把它们当活动时装杂志看。《花与爱丽丝》里,爱丽丝穿小碎花和芭蕾舞裙,比花同学好看。可能因为她更纤巧灵秀,东方一点吧。可是,家里种了好多小草花的那个,却是花同学。爱丽丝的爱,是外向释放的,花是内向收敛的。花同学,像是一种折中路线的小碎花,就是在纯色的冷调衣服上,怯怯地,翻出一点碎花的衣领或袖口什么的。这个温柔的边角,细想之下,也是惹人爱怜的。

大白菜

大白菜是日常的卑琐之物。(这里特地唤做大白菜,有股子夯实的憨拙气。)我很喜欢的魏微,写过一个《从南京始发》,在小说里,“我”和男友晓风一起去北方谋前程,第一站是河北S市,我们去拜访X教授,投石问路,教授家落座于某公寓楼,楼道里堆着扫帚和大白菜。“这样的物事让人阴冷”,他们被灰暗前景吓得落荒而逃。后来,他们又去北京,疲了,颓了,决定安居。“说日常用语,穿布衣布鞋,远离物质,过清贫的学者生涯。 ”好像,在常人的意识里,大白菜是平民生活中的重要意象,与大白菜和解,就生活化了,与大白菜为敌,就是继续追求无染的精神生活。白菜似乎有某种形而下的意味。在另外一个作家的写实小说里,也有拿了博士学位的男人,他女朋友鄙夷他“你那学位,不就是帮导师扛白菜扛出来的么 ”。《渴望》里,书生王沪生,恭敬地喊刘慧芳“师傅”,宋大成就只会帮她扛白菜。北方天寒,过冬之前要储存白菜,到了冬初,便有小贩沿街叫卖,普通人家是整车地买。现在仓储业日益发达,很难有这种应季的盛景了。

大白菜是自古就有,不过,一开始并不是主流植物,在《诗经》里,它的名字叫“菘”,出场频率不及“葵”。“持葵为羹”、“七月烹葵及椒”的那个“葵”,也就是木耳菜。《齐民要术》里,《种葵》也是第一篇。六朝时,它们大概是平分天下,《南齐书》里,周禹于钟山脚下隐舍,清贫寡欲,终日蔬食,有人问他:“山中何所食? ”对曰:“绿葵紫蓼。 ”又问:“何味最胜? ”对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元代之后,“葵”才渐渐被“菘”取代。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葵”已经彻底沦为“草”类了。

后来居上的大白菜,普及度甚高。时时可以在菜场里看见它们的芳踪。白露为霜的清晨,菜农把它们从地里起出,霜打过的白菜,有回味的甘甜。我们这里吃的多是山东大白菜,唤做“黄芽白”的。李渔所谓“菜中第一品,食之可忘肉味”的黄芽菜,应该也是指它。烧制方法也很简单,白菜心嘛,用上好的酱油、糖,略拌一下就很清鲜。还有,前两天在大非家,嫂子自制的泡菜也很爽口。甜中带辣,又有股子脆劲,嚼之有声,像个眉目楚楚的麻利小主妇。细长品种的奶白菜,我喜欢把它微微翻炒以后,和平菇烩一下,取它们的口感鲜嫩。尺寸大点的白菜,切了叶子醋溜,好吃。不过,最喜欢的还是让它和荤食混煮,比如做狮子头的时候,把它的叶子垫在下面,一是借点荤油,菜易烂熟,二是荤素互补,素的可以清味悠长,荤的可以解其浊气。自己比较偏爱的,居然是最平易的白菜炒肉丝,油多,火爆,起锅时加点糖。过去苏帮菜里有“白菜丝肉糊”,这是道家常菜,却很讲究火候,要专门有经验的老师傅,在炉子旁守上一夜方成,常有上海人,坐了早班火车来吃,吃完了,再装一饭盒带给家人尝鲜。

大白菜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红楼梦》里,出现过一次大白菜,就是第八十七回,宝钗写信给黛玉,提起当年海棠结社、持螯对菊的事情。又史湘云来,大家絮絮谈了些南边的事,这时,应景出现了“南方菜”——火肉白菜汤。就是这道汤,被历代红学专家嗤之以鼻,白菜这样“格”低的菜,和黛玉不般配。加紫菜就更是不伦不类,更别说还搭着后来端上的江米粥,可见写续书的高鹗,作为一个满人,多么不通南方的饮食谱。

能把大白菜都形而上的,是沈三白那牛人。“黄芽菜心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支,用沙土植方盆内。以碳代石,黑白分明,颇有幽趣。”看明白了?是做盆景用的,三白自称自幼便目力出众,有望日神功,微小之物,能放大无穷。他的生活态度类于此,即整体浑噩,细节寻乐。能处理好大白菜和日常生活关系的人,是齐白石,他说,“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独不论白菜为菜中之王,何也? ”他爱吃,也嗜画白菜,寥寥几笔,尽得其神,清刚不失妩媚。齐白石曾经想把他的一幅白菜,以物易物,去和在他家门口歇脚的菜农,换一车白菜,结果人家扭身而去,偏不配合他成全这段画坛佳话。他超现实的艺术家做派,也就止于此了,在生活里,齐是个吝啬之人,画作的润格都是明码标价,多画一支花,多染一点胭脂色,都要加钱的。齐白石画一枚柿子、一颗白菜,叫《一世清白》;画一堆柿子,几颗白菜,叫《事事清白》;两颗白菜,估计要叫《清清白白》。当然价格也各有不同。

他可是角铢必较,绝不含糊的。家里食品橱的钥匙,他都把它挂在腰里,每顿饭之前,躬身量米下锅,唯恐浪费。务实心加艺术家的心性,双核的内心,不用说,马力就强大得多。

很希望自己是一棵树,守静、向光、安然,敏感的神经末梢,触着流云和微风,窃窃的欢喜。脚下踩着最卑贱的泥,很踏实。还有,每一天都在隐秘成长。想做树的人比比皆是:陈丹燕说她来世想做托斯卡纳的一棵树,长在全欧洲最醇美的阳光下,一个向阳的山坡上,她倒是满会选地方的,当德国的天空开始阴霾密布,俄罗斯已经初雪飘扬的时候,意大利还是秋意盎然的。席慕蓉也想做一棵树,那是为了对抗时间,可是树也是会衰老的啊,黄山那棵不老松都死翘翘了,只好做了个假树以慰游客。

有人以情趣取树。周作人最喜欢杨树。杨树叶大承风,被风轻拂时会淅沥作响,“白杨多悲声,萧萧愁煞人 ”,因此很多人厌弃它,比如《红楼梦》里的麝月。可是周作人喜欢它,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有客夜来,微语唏嘘,杨树叶时作细碎声响,疑是雨下,推门出户,别有情趣。我想这还是和心境有关的,焦灼的人比较怕碎声,更添烦乱吧。他兄弟鲁迅偏爱槐树。槐树是鲁迅小说中高频出现的叙事道具,他笔下的主人公,从酒楼中、病床上,目光炯炯地,或耿耿地,看着槐树的叶隙,反刍一些细碎的悲欢。槐树枝叶繁复,还是很能负荷注意力的。如果没有槐树,大概鲁迅小说的意境要大打折扣。这次去北京,逛了不少老胡同,青瓦青涩,槐影蔽日,胡同悠长,在哪棵槐树下,鲁迅赏过碑帖、写过文呢?

有的人,爱把树附会成某种精神图腾。丰子恺爱柳树,因为所有的树都朝天而生,只有柳叶是下垂的。他喜其“谦卑不忘本”。再说他又是画家,柳树色彩明艳,姿态婀娜,很入画。列宾爱花楸树应该是同理有的树,浸润了回忆的香气。汪曾祺最恋恋的,应该是小花园里,那棵龙爪槐吧。这棵树是他童年的乐土。常常抓了个鸭肫干就爬上树读小说、看野史,这棵槐树长得姿态流丽,遒曲适度,正好契合他的身体大小。树植在小山坡上,有海拔优势。汪借它可以偷窥毗邻的尼姑庵,看秃头小尼姑打水、念经、做日课什么的。那篇《受戒》是不是在“树上的岁月”里,就开始孕育了呢?

梁实秋写到过梨树,那是植在他家老宅子里的,花开时一片富丽,可是抗战结束被砍掉了,大乱之后,人心惶惶,风声鹤唳,战战兢兢。“梨”同“离”,大家一听就怕。可见做树也不是很安全的事,尤其是顶着个不祥的名号。但是也有很勇敢的树,大江健三郎最喜欢在小说里设置的意象,就是树,树对他而言,是承重的力量,是承上启下的生命,是无畏的热情,他老婆就叫“由加利”,由加利是一种热带树,不值钱,也不名贵,但是抗震,常用作枕木。看大江写他们夫妻抚养弱智儿子的书,就觉得这对夫妻真有点枕木的韧性。

比较青春期的树,是樱花。四月的樱花,颜色像初雪。樱花是岩井俊二电影中常用的抒情道具——正如我们所知,这是一种开起来不留余地的花,生得热烈,死得壮烈,在日语里,樱花的寓意就是“殉青春”。而岩井俊二呢,正是个有着“青春期乡愁”,执迷于成长题材的导演。生来老相的是榕树,树皮疙瘩溜秋,枝叶上垂髯缕缕,生长期长,成材缓慢,是很韬晦的树。“榕树下”是个网站的名字,据说在他们的办公室里,真的有一棵假树。哈哈,努力壮大,事业长青,这个布景是很积极的隐喻和暗示。

很深情的树是交让,日本民歌里唱“在树叶都变红的时候,我才会忘记你”,这种树是长绿小乔木,也就是长情、不变心,可是私心里,好像还是偏爱会变色的树,比如银杏和枫树。秋来之际,斑斓的层林尽染。没办法,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爱坏蛋甚于爱闷蛋。比较敏感脆弱的树,玉兰,开的时候固然明丽宜人,经雨则狼藉满地,不堪收拾。心境灰颓时看它尤为丧气。张爱玲说“没见过那么邋遢的花”。坚强的树,是松柏吧,别说是经雨,就是经霜经雪经雷击,它们永远是青翠挺拔傲然的样子。可是我真讨厌它们那副喜怒不惊的泰然,神经迟钝的树。

树可以是你的妻子,比如林逋的“梅妻鹤子”,树也可以是你的孩子,夏多布里昂,一生酷爱植树,他悉心地照料它们,除虫,施肥,修剪枝叶。他给每棵树都起了名字和昵称,把它们当作自己的血脉支流,“死在它们身边,我就瞑目了”。树还可以是朋友。《芒果街的小屋》里那个女孩,最好的朋友,就是窗外的四棵瘦树,她每晚都对它们喃喃述说心事,树明白她的寂寞,我也明白。拉丁移民区属于贫民地带,所以种的树,都是市政淘汰下来的劣质品种,这本书的很多旮旯里,其实都是“处处潜辛酸”的。这个小女孩想:我要向这棵树学习,虽然低贱,也要拼命地默默长大,自救救人。这是一棵希望之树。

林怀民很像一棵活得很认真的树。他的舞蹈里,有的是不竭的细节,如果把一场演出比作是一棵参天大树的话,他通常让我们看到的,却是枝枝叶叶细碎的摇曳。“满天的枝叶正是乐趣所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都是智慧的结晶。一段家常的对话,一片云,一个匆匆的背影,一首歌,蕴藏着某截时间里最珍贵的记忆,串起来便成一生。 ”

歌手莱胡德夫是一棵动静随心的树。他常常从工作中失踪一小会儿,原因据说是去看树了。他说看树才是他的正职,唱歌反而在其次。他有树的定力、静气,执于自我的生长节奏,哈哈,所以才能保证干爽的个人风格不被渗透吧。淡淡的处世,浓浓的个性。蔡明亮同学,则是一棵舒展自如的树,他说:“就当自己是一棵树好了,反正也不会有什么激进的发展,就是每天长点枝叶什么的,我当然会一直把电影拍下去。很多年后,你会看到我还在这里,做类似的事情。 ”一棵独乐乐的树,活在自来的幸福里,也不去功利性地苛求什么,静静地打磨时光,在细节里看清生命的肌理,等着时间告诉我们最后的答案,这是我想在心里种的欢喜树。

香事

有的香直白肉感,比如赵合德所浴之豆蔻汤。香氛氤氲中,莹白细嫩的肉体更显魅惑。循香蹑足而至的汉成帝,这才能得窥伺快感。有的香更重精神意味,比如屈原自比香草,孔子袖怀蘅芜,曹操身配泽兰,这都是一种植物语系,行为艺术,意即自己行止清洁,不染俗念。

同类推荐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艺文轶话

    艺文轶话

    《艺文轶话》系文史勾陈考订类文章选集,是偏重于艺文考订和文学批评的文章,根据作者同题图书加以增删。《艺文轶话》最早由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曾获中国作协举办的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后经修订由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年再版。
  • 内心的斑马

    内心的斑马

    《内心的斑马》是我社“散众丛书”之一,收录了作者苍耳的散文、随笔作品十余篇,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社会现实生活,以及世道人心等等,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和显示意义。作品文笔沉稳、凝练,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深刻细致的观察、思考,对传统文化的追思。
  • 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

    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

    王剑冰、陆春祥、陈世旭、鲍尔吉原野……40余位作家的40余篇佳作,或着眼现实,或回眸历史,无论思辨文字,还是抒情篇章,在认识历史和人生、呈现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有直指心灵的力量。本书由中国散文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6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晴人物

    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晴人物

    本书稿包含五篇正文和一篇附录,其中前四篇主要议论了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的作品价值和思想,最后一篇记录了护国战争前后严复和梁启超关于国家治理的“对话”,附录是一篇访谈,记录了作者对民国初年的国家治理的观点和看法。
热门推荐
  • 绝代女王爷

    绝代女王爷

    前世,她是一名出色的替身演员,却不是出现在电影与电视中,她是生活中的真实的替身演员,她受雇扮演任何一种角色,情妇女儿妻子却不想在扮演的过程中失去了性命,在她年青的岁月里,永远只能在别人的故事里,留着自己的泪重生,她成为了凤天皇朝的三皇女,立于权力巅峰的风云人物,她发誓只做她自己,只做新生的凤九歌,谱写出她做为绝代女王爷的传奇历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为什么爱情会有悲欢离合

    为什么爱情会有悲欢离合

    爱情也许是这世界永远不变的主题之一也许是让现在的年轻人最困惑的事情之一那么到底什么是爱情呢?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又是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 差点小清新

    差点小清新

    想要低调玩游戏的拖稿画手,遭遇追杀到游戏里催稿的毒舌主编!相爱相杀?不……是单方面丧尽天良的欺压!女主高呼:你造个啥!低调!才是最高端的炫耀!!
  • EXO之猫女王的皇冠

    EXO之猫女王的皇冠

    她,是猫中之王由于皇冠被狼族抢走,去找狼族复仇他们,是狼族之王,在父亲房中找到皇冠……
  • 证治准绳·伤寒

    证治准绳·伤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善恶之光

    善恶之光

    作为最为神秘的部门,因为某些原因停止运行,犯罪心里学怪才率领一系列人才,重组小队,与罪恶斗智斗勇,在一场又一场的揭秘中前行!
  • 甜心蜜恋:缘来一眼看上你

    甜心蜜恋:缘来一眼看上你

    【男女主身心干净,彼此初恋】她有着不平凡的身世,身为校花却暗恋学长两年无果。而归国暖男对她一见钟情。从此,她便是他一生中唯一想守候的人。她的一个无心之说被他视以暗示便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求。某天,他翻墙潜入女生寝室看望痛经的她,却意外“壁咚”且袭吻。他们的第一次接吻是意外,第二次接吻也是意外,就连第一次上床仍是意外。一段唯美甜腻而又小虐心的爱恋由此上演。“你是我第一眼便爱上的人,甜心老婆我要亲亲。”“亲个屁啊!”
  • 屏岩小稿

    屏岩小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八零好媳妇

    重生八零好媳妇

    【重生+女主好运气+男主大佬马甲多】上一世,林沁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了女富豪,却被弟媳妇曾兰所害,临死才知道恩人是谁。恩情未报,带着那么多遗憾离世。重生一世,林沁弥补各种遗憾,打赖皮、虐虚伪的亲朋、护那些真正护她的亲朋,该报仇报仇,该报恩报恩。最最重要的是,找到沈毅林,改变他即将会有身体缺陷的命运,哪怕未来有重重困难,她也要克服,并且向黏黏胶一样黏他。不过……那些困难,不等她克服,有个大佬已经迎难而上;不等她完全发挥黏黏胶的威力,那个大佬已经完全投降……“沁沁,你要对我负责。”“不想。”“那……换我对你负责,如何?”“不用。”“那我走?”“你敢!给我过来!”“遵命!随时听候媳妇大人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