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0000000001

第1章 引论(1)

我常常惊异于中国古代文学中流露出的庄严、理性、繁丰、神秘、韵味,我也惊异于先哲前贤博大、鲜活、高贵、豁达的心灵,我觉得他们与自然和传统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而他们的文学性表达既秩序井然又鬼斧神工。对这样的文学不能单纯看作某种思想的载体或某种情感的体现,而还应该看作是精神品质、情感格调、审美智慧的体现,也是语言和形式的精美宫殿。后者或许是我们更需要的,研究者应当重视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中的这种独特的气质,人生中思想的表达固然有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但表达情思的形式何尝不是一种比思想更可贵、更恒久的精神力量,它折射了其独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在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相对于现代文论的理论话语,它的主要任务正是揭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形态的独特秘密,唤醒沉睡已久的文学艺术的辉煌,去接近与现时隔了千山万水却依然激越奔涌的生命气息。而把握中国文学、文论的文化历史内涵、审美方式、修辞手段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具体任务,尤其是修辞手段,它决定于独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决定着审美和语言形式的独特。张少康先生曾说:“我们感到中国的文艺学缺少中国的气息、中国的特色”,“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并没有和中国文艺传统的实际相结合,并没有把中国传统文论作为当代文艺学的母体和本根”,而只有对中国文论进行更为细部的研究,尤其是对古代语言修辞及其理论的研究,则应当是建立起中国特色的文艺学的本根的本根之一。

中国古代文论从现代创始,经历新中国五十年代的发展,****期间的停滞,一直到新时期的硕果叠出,当代人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认识在不断深入,有通史概观,有专题探讨,有范畴阐释,有对作家、作品的专门剖析,涉及到方方面面。经过陈钟凡、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方孝岳、傅庚生、敏泽、蔡钟翔、王运熙、顾易生、张少康、罗宗强等几代学者的努力梳理出了中国文论的主要思想脉络和演进历程,其中贯穿着文笔之辨和对文学审美性的关注,但也有理论上的缺憾,对文学情感的丰富性和个性认识不足。伴随着对具体理论家和作品的潜心研究,对历史文化的领悟体察,考察哲学流派与文论形态之关系成为学者们的自觉选择,在儒、道、佛的框架之下寻找着中国特色,这样的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古代的文学家和理论家属于士人阶层,与西方现代的小资产阶级职业作家和理论家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素养很高,几乎所有的成就卓著者都是哲学家或有强烈的哲学观念者,如庄子、屈原、司马迁、扬雄、陆机、嵇康、陶渊明、谢灵运、刘勰、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朱熹、李梦阳、李贽、袁宏道等。我们看到了一大批的研究成果,体察到了古人所表现出来的独有的哲学气质,令人遗憾的是对理论家的哲学观、方法论和语言表达之间微妙关系的揭示并不充分,甚至是割裂的。而探讨哲学观念与形式表达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儒、道、佛对中国文论路向的影响。诚如罗宗强先生所说:“(百年来对于儒、道、佛三家在古文论中的思想影响的研究——笔者加)涉及的问题很多。但似乎有一个问题尚未更进一步的深入探讨,那就是三家思想给古文论带来的影响如何决定着古文论的发展路向,带给它什么样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古文论来说是好是坏。”关于这一问题,儒家《周易》思维对意象摄取、语言表达的影响是有迹可寻的,但需要落实在对声律、对偶、章法等的阴阳辨证的考察中,只有将哲学思想与修辞方式结合才能进一步理解哲学,也才能进一步看清修辞,从而具体而微又宏观地理解古人。对于中国文论本身精神的寻绎也是当代文论界的巨大创获,其中主要有张少康先生所揭示的民本思想、实录精神、现实主义、齐梁风骨、形神兼备等重要的文论精神资源。有关文论范畴的研究更是发达,涉及到赋、比、兴、意象、意境、神韵、格调、肌理、性灵、味、言志、缘情、比德、美刺、中和、直寻、现量、义法,以及“‘迁想妙得’、‘意在笔先’、‘应目会心’、‘成竹于胸’、‘常形’‘常理’、‘妙观逸想’、‘技道两进’、‘随物赋形’、‘境与意会’、‘幻中有真’、‘以意役法’”等范畴。蔡钟翔先生主编《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丛书》集中研究众多古代美学范畴,王涌豪先生的《范畴论》、涂光社的《中国审美范畴发生论》则研究范畴本身发生和范畴研究的方法。之所以用力研究范畴问题,是为了弄清楚它们准确而丰厚的内涵,作为概念,它们在文论史上有一贯的含义,又具有历史性,但研究者侧重于探讨其背后较为抽象的文化色彩,而很少讨论古人是如何外化这些精神或风格的。

显然在历史文化与文学表现之间,在哲学思维与语言表达之间,在美学范畴与形式化之间存在这急需弥合的裂缝,将思想精神与语言修辞结合起来的研究才是道技合一的古代文论研究。当然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可以从多方面切入,可以呈现姿态各异、色彩缤纷的格局,但忽略语言和修辞则是理论思考的缺憾。从古代的文论经验可以知道语言修辞始终是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刘勰有《声律》、《章句》、《丽辞》、《比兴》、《练字》等篇,到唐代则有大量的诗法、诗格类著作出现,到宋代也有活法之论,明清两代也有具体的学古方法。可以看出,语言修辞是古代文论本身的重要部分,这些看似细碎的小技是通向道的阶梯。于近代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天然地受到了西方哲学、文学思潮的影响,对个人感情意志的重视,对普遍精神重视是那个时代的潮流,到当代中国发掘古人精神又成为建立具有民族自尊的文学理论的捷径,其实这多少有些急功近利之嫌。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将古文论的研究放置在了文化研究之下,所突出的中国特色并不完全是属于古代文论的,有可能是文化特色。其实在继承任何一种文艺形式时,对形式本身必须继承,否则就流于空泛。中国书法如果不去继承具体的工具、碑帖、笔法,而只传承文化,最终结果就是文化得不到传承。如研究中国绘画,当认真研究笔法,我们讨论“骨法用笔”这一范畴,就要探讨关于它的技法,所谓骨法用笔就是将点画结构生命化,拟物化,心灵化,历史化,使结字成为一个曲折多变、意味深长的过程。骨法用笔与作者的心灵、气骨、修养相关,与字划表现的力度相关,与图写物貌的生动性有关。谢赫《古画品录》将“骨法用笔”作为绘画六法之一,即也同样讲求字划的表现力度,以及线条之中的生气勃勃又意味隽永的情状。评陆探微:“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所谓穷理尽性就是在天人合一中,任性自然地探求、体悟事物之真理,并使物象穷形尽相地给予表达。而达到“古今独立”的境界与出色的用笔方法是有直接联系的。“穷理尽性”是对神的把握,“事绝言象”是对形的获取,形神兼备之作依赖于骨法用笔。相反,如果离开了骨法用笔,作品就要逊色几分。如评张墨曰:“风范气侯,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骨法用笔的重要性于此可见。谢赫在对画家的品评中,强调了用笔的重要性,他主张“颇得壮气,凌跨群雄”的“旷代绝笔。”,称赞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的遵守一定格式又出于法度的奇笔,称赞顾恺之“格体精微,笔无妄下”的一丝不苟之笔,称赞毛惠远“画体周赡,无适不该,出入穷奇”的“纵横逸笔”。称赞江僧宝“用笔骨梗,甚有师法”,以及张则“意思横逸,动笔新奇”。称赞陆杲“体致不凡,跨迈流俗,时有合作,往往出人,点画之间,动流恢服”,称赞晋明帝“笔迹超越,亦有奇观。”也称赞刘绍祖“善于传写,不闲其思,至于雀鼠,笔迹历落,往往出群”以上这些奇笔、逸笔、超越之笔、出群之笔都可谓骨法用笔。

同类推荐
  • 做一个像样子的梦:谈人生

    做一个像样子的梦:谈人生

    《做一个像样子的梦:谈人生》收录了不同时期胡适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本极具指导性的青年读本。周恩来说:“胡适先生是我们所敬爱的一个人,他的思想和言论很有些令我们佩服的地方。”好的思想和科学不会被时间遗忘。
  • 成都市社会组织治理实证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成都市社会组织治理实证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政府公共服务为政策背景,社会治理为理论视角,以成都市为个案,实证探讨成都市社会组织的治理问题。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讨论研究对象、界定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至第六章,实证研究政府政策条件下的成都市社会组织治理问题,从改革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组织在与政府合作中形成合作依赖关系切,描述成都市社会组织治理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聚焦探讨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以及公共服务的政府方对社会组织治理的途径偏好;第七章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完善策略,从项目制管理、靶向评估、多元化竞争等方面来讨论如何完善社会组织治理。
  • 每天读点社会学

    每天读点社会学

    最近,社会学被越来越频繁地提及,社会学家的身影也总是出现在公众面前。虽然社会学现在备受关注,然而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人们第一次听到“社会学”这个名词可能会觉得很“玄”,不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即使有不少自认为了解社会学的人也对它充满了误解。
  • 语文教学的趣味词语设计(下)

    语文教学的趣味词语设计(下)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热门推荐
  • 明朝那年那些事

    明朝那年那些事

    主角是个超市的小老板,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身手不好‘啥玩意也不会’还三高‘好不容易身为历史爱好者看过明朝的历史,但还TM是简史。总之这就是个社畜的逆袭记,不保证有多严谨,但是笑点够多,就当是看着玩玩吧。
  • 颜未喜欢岑闲

    颜未喜欢岑闲

    颜未喜欢岑闲,颜未最喜欢岑闲。十六岁从窗台上一跃而下的时候,颜未觉得自己会喜欢岑闲一辈子。她用年少的时光去追逐一个名叫岑闲的影子,以为青春总有长度。可是世间最大的错觉,除了“我喜欢的人也喜欢我”之外,还有“变成大人就能保护自己”。
  • 易烊千玺风吹来的地方

    易烊千玺风吹来的地方

    《易烊千玺你的夕阳》第二部来咯!五年后,莫初裳『莫小幽』回国,正好是A.Y公司的招聘大会,她并不知道总裁就是他,于是就去应聘。阴差阳错,两人再次遇见,他不敢相信是她,因为五年前的那个谎言……
  • LOL国服第一来我身边

    LOL国服第一来我身边

    十年热血终难沉寂,故事又回到那一年。那一年,LPL的黎明开始出现。各个时代的光辉汇聚于此,以国服第一的名义,打破黑暗的笼罩。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系统,积分能兑钱吗?”“不能。”“那我要你何用!”“本系统能让你当上学霸,你还要钱干啥?”
  • 一倾芳泽

    一倾芳泽

    那是一个夏季的夜晚,如常清脆的蛙叫和鸟鸣,让朦胧的黑夜显得愈发宁静、恬淡,夜晚的轻风徐徐地吹过村口那片田田的荷塘,于是空气里都充满了莲叶的清香,吸入鼻翼间竟是无比舒畅,十五的月光也如往常一般皎洁温和,柔柔的洒在地面上,仿佛置身于西子湖上一池银波微微荡漾,又似西子温柔的手多情地拂过心头……然而,这毕竟是七月,是七月的那个中元之夜,随着那一声婴儿落地的“哇哇”哭声,一切便在顷刻之间翻天覆地……
  • 神道荒

    神道荒

    五百年前,战神为拯救人族牺牲。五百年后,魔族再次入侵,值此危亡时刻,谁又能扛起人族的大梁?到底是人族大义为重,还是个人私利为重?背叛,奸诈,忠义哪一个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 美食的最后机会

    美食的最后机会

    本书追溯了五种流行食品的兴衰变迁,它们的历史和它们的困境:鸡蛋是怎样被科学和病菌逼上绝路的?细菌战是怎样加深了欧美之间的文化鸿沟?牛肉,这一最受欢迎的食品是怎样被疾病折磨得锐气全无?等等。
  • 妖孽国师的小小嗜血魔女

    妖孽国师的小小嗜血魔女

    ”爹地,”凤绛用手捂着受伤的肚子,风华绝代的脸上写满了如玻璃娃娃破碎般的悲伤,“连你也不相信我?也要除了我么?“蓝修沉默的看着她,昔日暗藏流光的蓝眸中洋溢着复杂的光。只见他举起了拿着蓅鸿剑的手,挥斩了下去。身影依旧是那么的俊美,但却还是寒了凤绛早已破碎不堪的心。凤绛眼中的最后一缕幽光终于随着这一动作消散了,曾经如星光闪耀在其中的眸子--空洞了。再砍下的一瞬间,一道火红的身影冲了出来,挡在了凤绛身前。”不!!!!“凤绛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那缓缓倒下的身影,”南宫魅!!!“······预知下事如何,请看下章。。。
  • 帝君宠上瘾:逆天废柴妃

    帝君宠上瘾:逆天废柴妃

    【女强,身心1v1】她是二十七世纪的杀手之王,慕家古医学的唯一传人,一朝穿越,成了人尽可欺的废物,一朝涅槃重生,天地因她失色!渣男太子,白莲花妹妹,她一并处决,世人嘲笑,她以千倍奉还!从此坐拥神农鼎,用尽万千神器,踏上强者之路!只是,这个随手捡来的妖孽腹黑男人明明是众人仰仗的帝君,却偏偏对她霸道纠缠,一宠上瘾。最后欺上她的身,道:“卿卿,该生猴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