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79300000022

第22章 雪芹梅溪生平(4)

曹雪芹采用“由小及大,由远及近”的手法,先写外戚,后至贾府,先从“冷子兴口中一出”使观者明其大略,“然后又用黛玉、宝钗两三次皴染”,通过黛玉亲见亲闻细细一描,则偌大宁荣两府,府邸规模,人员状况,悉数呈现读者面前而一丝不乱,“即画家三染法也”。而黛玉之聪明细心又同时写尽,所谓“一击两鸣”。其中凤姐之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人皆敛声恭肃,彼独放诞无礼,阿凤身份情性尽现。二玉初会一惊一喜,“一藏于中一发于外”,先抑后扬,写的都极为传神,非俗笔可及,也非俗子可知也。

戚本回前评说:

我为你持戒,我为你吃斋,我为你百行百计不抒怀,我为你泪眼愁眉难解,无人处自疑猜,生怕那慧性灵心偷改。

宝玉通灵可爱,天生有眼堪穿,万年幸遇一仙缘,从此春光美满。随时喜怒哀乐,远却离合悲欢,地久天长香影连,可意方舒心眼。

宝玉衔来是补天之余,落地已久,得地气收藏,因人而现。其性质内阳外阴,其形体光白温润,天生有眼堪穿,故曰宝玉。将欲得者尽皆宝爱此玉之意也。

天地循环秋复春,生生死死旧重新。君家著笔描风月,宝玉颦颦解爱人。

回末评说:

补不完的是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恨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是)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悲夫!

以上是第三回简说,下面来讲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这也是一回重要的文字。从“红楼梦毕竟是一部小说”的小说角度去看,这是一回尤为“不通”的文字。就内文看本案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死者何人、凶手逃往何地种种,一切清清楚楚,根本不是“葫芦案”,判案之人更不是“葫芦僧”,而是府尹贾雨村为讨好宁荣王府,听从门子之言,徇私枉法,装神弄鬼乱判了一桩人命大案,而纲目却如彼。而且把当年葫芦庙中的小沙弥,早已还俗的门子仍称之为“葫芦僧”,也是没有道理的。

而从反面看,注目背后的真事,是作者在描写宦场弊端,写贾府声势的同时,用秘法进一步告诉我们,此书不但是真事隐去的假语村言,一部冷中出热无中生有的故事,而且还是一部葫芦提语,??一篇糊涂不解的文字,一切皆在闷葫芦中。全书皆是“葫芦僧”即“情僧”曹雪芹乱判的葫芦案,他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对薄命儿女,即“一芹一脂”的一生情事,胡乱地写在了身份、辈数、性格、品性不同的种种假人身上,一切皆在葫芦不解之中。他们的幸遇,他们的相逢,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欢乐,很快便“冯渊遇薛子”??逢冤遇孽,被“薛蟠薛文龙”??冷酷的君王、冷酷的社会,打得落花流水,葬入野谷荒冢无处追寻了。故而只好乱判了这一部“葫芦案”??糊涂不解的文字,一部葫芦提语,借以抒其寄托。脂评说:

至此方了却葫芦庙文字,又伏下千里伏线,起用葫芦字样,收用葫芦字样,盖云一部书皆葫芦提之意也。此亦系寓意处,本是立意写此,却不肯另起头绪,故意设出乱判一段戏文,其中穿插至此,却淡淡写来。

可见这正是作者的本意,在第一回指明是真事隐去的假话,是假语村言,第二回点清是冷中出热无中生有的文字,本回又告诉我们是一部葫芦提语,全在闷葫芦中。只有打破葫芦,从闷葫芦中走出来,才能明《红楼》内幕,识“一芹一脂”的生平及此书的撰批过程。只当做小说看,只准正照,不准反照,哪里能了解作者又要写情,写他二人的真情,又要写幻,说故事,写“小人之居心,豪强的托大,了却前文旧案,铺设后文根基,点明英莲,收叙宝钗”,“千手千眼一齐转动”的匠心和文意,从而成为石头、情僧的真正知音呢?诗曰:

阴阳交接变无伦,幻境生时即是真。

秋月春花谁不见,朝晴暮雨自何因?

心肝一点劳牵恋,可意偏长遇喜嗔。

我爱世缘随分定,至诚相感作痴人。

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在前回指明儿女薄命,相逢被打得落花流水,埋入古墓荒冢以后,他,曹雪芹,便开始别开生面,另立新场,在梦中演出了红楼梦,在情中传出了幻境情,写了《石头记》、《金陵十二钗》一书,记叙了他二人的一段痴情。《红楼梦》、《十二钗》出自“太虚幻境”,由“警幻仙子”制成,是告诉我们此书原系空虚幻造,整个红楼故事,正、副、又副等十二钗,全是空虚幻设的假人假事,以假作真、以无为有是完全错误的,那样真也变假了,有亦还无了。只有明辨真假,严分有无,才能识梦里真情。只有卧于“同昌公主”帐中、“寿昌公主”榻上的“春睡海棠”??兼薛林二人之美的棠村孔梅溪,才是书中惟一的真女,曹子梦中的惟一的情人。

幻境中的三副对联及一篇引子,都极恰切地写尽了他们的处境、红楼一书的特点及著书的缘由。

以为仅仅是概叙全书,预写人物归宿及贾府结局也是不对的。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仅占一点点篇幅,诚是幸福短暂,“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占了绝大多数文字,是苦困绵长。穷愁潦倒,备受冷遇,遍尝艰难困苦,就是红楼梦破以后,他,曹雪芹,及古往今来一切安富尊荣、不求进取的公子王孙的凄凉下场。文中许多景况都是他二人的亲身经历,“又是石头记中再见了”。

第七回“周瑞叹英莲”,是叹应怜??品格像“荣大奶奶”??兼钗黛二人之美的真女(眉间有胭脂疒计)即孔梅溪,她“姓氏湮沦”,无人知她究系谁人之女,说是李氏又署孔门,但都不是她的真实姓氏,真姓氏的秘密全在秦氏房中、通灵宝玉上。“谈肄业秦钟结宝玉”,宝、秦相见,即是他二人初会时的真实状况,彼时她实是女扮男装,宛如俊俏后生,二人确曾一同上学读书,“香怜玉爱”,形影不离。金魁星和荷包就是老祖母赠她的见面礼,希望他们文星相合,共好百年。因而批书时,她看了才“抚今思昔肠断心摧”!若此种种,确是“无缝机关难见,多才笔墨偏精”,非他人所能想,亦非他人所能窥。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是作者借女儿之口,将石头比宝玉,微微展露一下《石头记》一书的旨义,作书人的本意??意在除邪疗冤,写人生真谛。“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是又轻轻抹去,于儿女闲情之中??依旧仅只是写儿女闺房的作品,于世事无涉,更不干涉朝廷。脂评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文字是也。

正面看,是一篇儿女喁喁、恩怨尔汝的闺中情事,写得极为传神;反面看,是将“石头”比“通灵”,展示《石头记》一书的主旨,展示作者的本心。通灵宝玉背面的十二个字“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就是《石头记》、《红楼梦》、《风月宝鉴》的反面春秋,也就是石头上百万大文的主旨。“一除邪祟”就是揭露批判一切腐朽黑暗的现实(主要是雍正暴政),目的是澄清浊世;“二疗冤疾”就是为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他们自己)洗雪冤枉,目的是使它们长住或重返人间;“三知祸福”就是阐明福祸相依,各自向相反方面转化的客观规律,目的是警觉人生,救世和度人。而通灵玉正面的十二个字,是说“寿昌公主”永卧他的心中,生死不忘。她本来是康熙大帝的孙女,皇位继承人的女儿,是一位真公主,然为避雍正迫害而隐匿民间,竟至沦为优伶,而“芳龄永继”。??芳官、龄官即是真钗的后身,故都住“梨香院”(梨园)。住所问题,说无矛盾也无矛盾,宝钗和芳、龄本是一人,即批书人脂砚斋主人棠村孔梅溪。

通灵玉作为巨大顽石缩成的幻相,它上面的正反二十四个字,自然也必然是石头上百万大文的缩写,是《石头记》的真正主题,石头上的百万文字自然也必然是通灵玉上的二十四个字展开或敷演而成的,不可能是别样。

所谓嘲宝玉的诗,道出了作者写作的甘苦: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污秽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诗说女娲炼石云云本是荒唐神话,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而他之所以还偏偏要向荒唐里演大荒,就下剩的一块顽石说了这么长的一篇故事,而且是失去自己本来的“幽灵真境界”??“骨骼不凡神采丰异”的真实面目,而幻化成“癞头跛足”的假相??“污秽的臭皮囊”,幻化成书中的种种假人,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作者答道,是因为时乖运败,雍正篡位,被诛,真家被查抄,“金无彩”、“玉不光”:皇家公主沦落风尘陷于污淖,王孙公子落入贫穷困苦之中,不得不将真事隐去说假语村言,不得不使用茫茫渺渺的幻笔,幻为茫茫渺渺的假人,在那个“白骨如山忘姓氏”的时代,“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的雍乾时代,舍此,又能有什么法子呢?

说作者难免这种那样局限(这当然难免,但要客观公正),把这些隐语微词都视为污秽不洁之文字而痛加批判或尽予删除的说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在第九回描述了人情风俗江河日下之后,第十回他就开始“论病细穷源”,指明这一切都是“珍”???,“荣”??雍,荒奢淫乱的结果,“上梁不正下梁歪”,都罪在雍正允?。

在第十一回指明:“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的芳园已被天祥骄子糟蹋得不成样子以后,第十二回他就开始出《风月宝鉴》、《石头记》、《红楼梦》一书来警情、警觉人生。“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看背面,要紧要紧。”(批:“谁人识得此句”)明白指出本书是一部两面皆可照看的“镜子”(批:“此书表里皆有喻也”),是既可正看、也可反照的奇书,和其他野史小说是根本不同的。它正面看是假,反面看是真。它出自“太虚幻境”,系“警幻仙子”于“空灵殿”制成(脂批“言此书原系空虚幻设”,“与红楼梦呼应,幻”),而带它来人间或写它的目的是为了济世救人。读者不可以假作真迷上书中的儿女而自误自身,更不该诬它为“何方妖镜?”??导淫的邪书,而焚之于火。

“你们自己以假作真,何苦烧我?”是作者的大感慨,大悲哀!

第十三、十四回指明天子淫乱,太监代权,美好人情已被葬送以后,第十五回他就开始写“弄权铁槛寺”,“得趣馒头庵”,严正警告雍乾者流“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纵使权如铁固,也终将埋入坟墓,不会有别的结果的。而“铁槛寺”离“馒头庵”不远(批:“不远二字有文章”),相距极近,就在前篇后篇、上幅与下幅之间!

第十六回春风才起,恩情永逝。他只好写了一篇捣鬼新传,以抨击如鬼如蜮的人们。

下面我们来谈第十七、十八回“大观园工程公案”:它的兴建过程,基本特点,人物来源以及“元春”??第一春,人生的第一春,他们的江南生活,“归省”??重回于书中梦里以后,“大观园”??集人间胜境于一处的幻境里演出的种种故事。

首先,“大观园”这一典型环境兴建的原因也即这部《石头记》的缘起,是在两次情死以后,特别是第二次“燕市重逢”的巨大恩情夭折在黄泉路上,渺无踪影以后,作为深山野谷中的“胡老明公”,“山子野者”,他(即雪芹)就开始运筹谋划,借“元春归省”之名,兴建了“大观园”这一集人间天上诸景的“天仙宝境”,为假人假事的展开,为典型人物、典型故事的描述,“构筑”了一个理想的典型环境。

门外看:五间门房,一色水磨砖墙,砌成西番莲花式样??没有什么粉刷和装饰(批:“门雅、墙雅、不落俗套”??不落世俗浓涂重抹的陈规旧套)与一般陈词滥调的小说古词不同,“无一落前人窠臼”,是“别开生面,另立新场”,一切按“事体情理”去写,真实自然,既不粉饰也不丑化,全是现实主义笔法。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进门后??稍入门略有所得后,“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批:“掩隐的好”??一切都在“翠嶂”的后面,是所谓真事隐也),望去帷见“怪石??,藤萝掩映”??满目新异连篇妙语。其间“微露羊肠小道”,上书“曲径通幽”??直通幽深的境界,只有沿着这一条通幽的曲径??幽微曲折的小路,越过障目的青山,才可以看见隐在后面的种种灵花异草和奇境仙踪??透过模糊烟云,看清隐含之真事,看清“怡红院”里的曲折机关和槛外的西府海棠??女儿棠??棠村孔梅溪,看清石头的家史及他二人的历史生平。这是第二层境界。只在门外评说它如何不同流俗不落窠臼,高于其他作品,距真懂《红楼》,真解其中味,还是差得极远的。

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在“门”外评论,而应该进入“门里”,沿着通幽之曲径,越过斜阻的青山,超越障碍,达到深处,甚至登堂入室,成为行家,进而观赏其中的种种妙境??真事和本旨。特别是“怡红院”里的无数机关:看清这是一个四壁刻满了槽子的人家??是曹家;看清墙上的和金玉一样堪称“一绝”,是“醒睡魔”的“俗花样”,其中隐寓曹家败落的原因;看清里面陈设的面面镜子,其中映出了无数影子??种种虚幻的假人,进而借假知真,看清幻影的本源,“寻声而获焚下之桐”,“得此书弦外音”;看清“怡红院”即是“悼红轩”??梦幻中红怡绿快,现实中绿惨红愁,只有诔翠悼红;看清“大观园”只是宝玉梦中的太虚玄境??一个虚幻的境界,它的泉源和来龙去脉,进而发现那近在身旁的“平坦宽阔”的“大路”和“豁然前见”的“大门”,而自由地驰骋于“大观园”的千丘万壑之中而毫无阻碍,并由衷地发出“难为他怎么想来”的赞语。(脂批:“谁不如此赞?”)程、高自以为是,强不知以为知,把它改成为“难为怎么建来”,结果是一字之差而意义完全消失了。

以上是“大观园”亦即《石头记》一书的基本特点。接下去写人事,交代书中人物之来源,写他二人的历史。先写宝黛一段插曲,宝玉回来,身边所佩之物尽被清客摘去,引起黛玉误会,气恼得要剪掉荷包,结果宝玉从贴身小袄中拿出,黛玉低头不语,这是史笔,记载了他二人小时在江南动情的开始,从那一天起,仿佛有一条无形的红线,绾结了他二人的情意。脂批说:

一段点过二玉公案,断不可少。

接笔写姑苏十二女伶到来,交代了燕市重逢时,她已是女伶了。批:

补出女戏一段,又伏一案。

最后妙玉等十二女尼出现,交代了“大观园”兴建的最后人事,即脂斋实是出家为尼结束。批:

补尼道一段,又伏一案。

至此,脂评说:

至此始完大观园工程公案,观者为大观园费尽精神,余则谓,若许笔墨却只因一个葬花?。

只是因为看到她埋香哭吟的悲惨结果,他曹雪芹才用尽心机营建了这一座“大观园”,撰写了这一部《红楼梦》,在幻中梦里传情寄意以慰梅溪??尝遍甘苦的不幸女儿。

以上《石头记》旨义说尽,接下去曹雪芹就开始放笔铺排故事,写元春归省,写冠冕堂皇热闹气势后面的种种难言的悲哀,记录了皇权与后妃制度的罪恶,撰写了“大观园”题咏,??在应制颂圣的同时点明了“大观园”是集“天上人间诸景”的“仙境”,其中只有宝玉的三首诗:《有凤来仪》、《蘅芷清芬》、《怡红快绿》是对他平生难忘的三处??江南旧家、燕市新居及著书之所的题咏,其他均非本旨。演出了《豪宴》、《乞巧》、《仙缘》和《离魂》四出戏文??即“大观园”故事的提纲。脂斋在《豪宴》下批:

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在《乞巧》下批:

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在《仙缘》处批:

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离魂》处批:

伏黛玉死,牡丹亭中。

又批:

所点四戏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贾家也和严家一样,因作恶多端,终被查抄而一败涂地(与真家不同,真家是卷入夺嫡之争而被抄);元妃也与杨妃一样,因受为非作歹的兄弟的牵连,而被缢死(也与真事不同);贾宝玉历遍炎凉,尝尽甘苦,终于看破红尘,“悬崖撒手”;林黛玉则泪尽夭亡,早早离开了人间。

以上四件就是这一个“大观园”内演出的“戏文”,即《红楼梦》一书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演起来,作者写道:

一个个歌有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姿,虽是妆演的形容,却作尽了悲欢情状。

这两句就是作书人的自注,是他对全书的总评。确是如此,“大观园”里种种人物确是一个个有“裂石之音”,具“天魔之姿”,写得极为生动传神,虽然都只是妆演的形容??一出幻造的戏文,一篇故事,一部小说,不是真事,但却“作尽了悲欢情状”,它把人世间的种种情态,兴衰际遇,离合悲欢,都逼真活现地前无古人后乏来者地演现出来了。脂评说:

两句毕矣。

批得极是,不愧是知音的评语,两句说尽了《红楼》。

最后以参拜寺庙“苦海慈航”结束全文,批:

寓通部人事。

全书、全部真事,都以皈依禅门结束。

以上是大观园工程公案,它的兴建过程,基本特点,人物来源及其中故事的主要情节。从此后,大观园工程兴起以后,春风自天外归来以后,“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日日夜夜和姐妹相伴,花解语,玉生香,绵绵切切,不似先前那样悲苦寂寞了

同类推荐
  •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

    本书被誉为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分为十八章,内部结构与荷马的《奥德赛》有密切联系。每一章节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技巧,并对应一个《奥德赛》的故事主题,角色和情节也和《奥德赛》有不同层次的对应。2000年英美一些重要媒体,一致将《尤利西斯》列为20世纪世界最富影响的名著之一。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3)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3)

    现在有谁经过西长安街一带的,总可以看见几个衣履破碎的穷苦孩子叫卖报纸。记得三四年前,在他们身上偶而还剩有制服模样的残余;再早,就更体面,简直是童子军的拟态。
  • 胡竹峰作品:民国的腔调

    胡竹峰作品:民国的腔调

    本书笔涉鲁迅、胡适、郁达夫、张恨水、陈独秀、叶灵凤、周作人、张爱玲、齐白石、胡兰成、沈从文、台静农、废名、梁实秋、郭沫若、老舍、茅盾、巴金、林语堂、木心等多位民国文人,论行迹,谈文化,述掌故,兼作小考证,说的是文章姿容,更意在追述一种逝去的文化风度。作者文字平和冲淡,情感饱满,细节充沛,从不同侧面,展示众多民国人物各具风采的品性与精神特质,颇得文化散文之趣。
  • 青少年最喜欢的现代诗歌经典(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最喜欢的现代诗歌经典(青少年必读经典)

    读诗使人灵秀,诗歌总是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感情,现代诗歌经典,带你走进一个诗歌的世界。
热门推荐
  • 喜欢毛小俏你就眨眨眼

    喜欢毛小俏你就眨眨眼

    来新单了?什么?这次的任务是偷夜壶?!这么多佣金!好,我接……毛俏果断接单。夜壶碎了——冬瓜你给我站住!
  • 我家王爷超甜哒

    我家王爷超甜哒

    天字楼,说书先生拿着一本不知名的书摇头晃脑的说着:“今日的时候咱们就讲一讲咱们这星都城的两大热门大物战王夫妇?”“讲好了,我们重重有赏。”“好嘞,各位听书的客官且听好了……据说啊,咱们的战王妃啊为了追到咱们的战神王爷可是所有的手段都无所不用其极……”“听说啊,那战神王爷在回国相亲的时候那叶家的小姐吃醋了,竟然女扮男装的出现在湘月楼说什么她是那女子的未婚夫,让战王爷的脸上没了颜面,这亲事可不就黄了吗?”“啧啧啧……看不出来这王妃还挺阴险的……”“还有一次啊,咱们这王妃娘娘啊,眼瞧着战王爷与异国的郡主都快拜堂竟是喝了使人肚子变大的药,谎称自己怀了战王的孩子,已经六个月了……尽管如此,咱们这冰冷淡漠高贵如厮的战王殿下还是依旧的没有搭理她,可这王妃娘娘也是和个牛皮糖似的甩不掉,咱们战王爷没办法只得对外宣称,这个混账他收了,就不再祸害其他人了,祸害他一人就好……”“哇!战王殿下真的是英明神武啊,我到现在都记得那个臭婆娘,哦不,王妃娘娘将我胖揍成猪的那个画面,简直太可怕了……”“就是就是……不过,现在总算是有人管得住她了……”“玉绝尘,你又在外面败坏老娘的名誉!”白衣少年黑着脸大吼道。
  • 我真只是个厨师

    我真只是个厨师

    右手握着菜刀,左手火焰缭绕,脚下妖兽尸横遍野。肖霄回头,淡淡说了一句,“你们肚子饿吗?”手机铃响。“哎呀抱歉,又有订单了,我先去送外卖了。”
  • 生死请柬: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禅

    生死请柬: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禅

    禅是什么?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佛教的宗派名称?一种语言的艺术?一种灵魂出窍的特殊体验?一种修行的功夫?诗歌里的一种况味?
  • 永不忘那晗冬夏雪

    永不忘那晗冬夏雪

    【名字已经更改,原名《鹿晗之怎么办我想你》】【后面剧情微虐】别初恋抛弃的倾城女子,当一个男子和一个孩子出现在你面前他爱你入身入骨,他恨你如入深谷。他伤你置身,你却不忘初心。“蜜雪儿,我们都在你身后,你为什么非要选择他呢?”“他伤我置身,爱我置身。我们之间还有很多很多。”这篇文,送给爱在身边却不敢诉说的人们。不要被岁月,不要被仇恨,埋葬了他和她之间的爱。
  • 与安娜

    与安娜

    和我同属一个家族的女孩安娜,竟在为人方面比我成熟得多!?本该平平淡淡的日常,究竟能被“锦上添花”到什么地步?该让人期待,还是让人害怕呢?
  • 娱乐圈魔术师

    娱乐圈魔术师

    傲娇淑女造型师——技术?那是杠杠的;爱面子?那是必须的;死要钱?那是有原因的……
  • 乱歌行

    乱歌行

    北洲有很多种人,有钱人,权贵,阴谋家,统治者,一代宗师,杀人者,杀来杀去的被杀者。默默无闻的人,爱做白日梦的人,孤高的人,喜欢踩在别人头上的人,数量最多的庸人,清寡淡如水的高人,还有飘渺的仙人们。“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林乱觉得这个问题太无趣,并不是很想回答。“不过我觉得,还是当自己最好。这种毫无意义的问题还是少提,你想成为的别人,说不定他更想成为你。”
  • 仙门甜妹:男神,有点撩

    仙门甜妹:男神,有点撩

    一抹失忆灵魂,附身在了一盏万年不灭的煤油灯上。九天之上,他坐在书房内,点燃煤油灯,煤油灯内的她,痴痴的凝望着君颜。一眼万年,终究修成女身。她兴奋地站在他的面前,回应她的是……
  • 墓王之王里的柔情

    墓王之王里的柔情

    墓王之王的同人文,因为喜欢墓王之王,所以才会去写关于墓王之王的同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