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36000000005

第5章 医药不是健康的救星

把两只羊羔安排在相同条件下生活,不同的是一只羊羔的近旁拴一只狼,结果它不吃东西不久就死了,而另外一只则正常地成长起来。这说明消极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与此相反,积极情绪,能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力,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对我们的身心健康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积极情绪不是说来就来,这就需要我们懂得如何才能做到对它的开发和保护。

问一位百岁老人:“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他应声答道:“不养生!”是啊,刻意养生的,总是处在一种怀疑自己健康的不安全感中;“不养生”,则是一种对自己生命力的高度信任。自然生存,胜过雕琢生存。“病是自己‘想’出来的”,如果我们自身的能量提高了,心态端正了,那么,外界任何病毒也就不能奈何于我。

“药不在贵,对症则灵;食不在补,适口为珍。”信心加食疗往往比药物更有效,最好的医生是自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保持爱心,避免一切伤害他人之言行,其他促进健康的方法就都容易接收,否则尽管花费心思找名医、找偏方,还是很难获得健康。

一、医为将药为兵,心为一国之君

1.治病先治心,教条主义害死人

(1)庸医开方背“教条”

有和尚、道士、医生三人一起乘船,在中途遇到大风,航船处于十分危险之中。船夫叩拜和尚、道士,说:“两位师傅,请祈祷神灵止住大风好吗?”和尚念咒道:“念观音菩萨的威力,让风浪消除吧!”道士念咒道:“风伯雨师,各自返回原处去,急急如律令!”医生也跟着念咒道:“荆芥、薄荷、金银花、苦楝子!”船夫问道:“这些有什么用呀?”医生回答道:“我这几味药,全是止风用的。”

这位医生以为用几味“止风”的草药,就能抑制水面上的大风,确实可笑。然而有些庸医开处方,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感冒,也不管你是何故患得,只要你是感冒症状,就都一律用“感冒药”去抑制,同这位庸医有什么区别呢?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花草各有自己的生物种,不仅花瓣和叶子的运动有昼夜节律,植物生长的速度也是有节律的,大多数植物在日出时生长的快些。因此,从生物种的角度,分析和研究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含量与分布的周期变化,可以正确地选择采药的时间。在历代的本草书上,一般都有采药月令的规定。科学实验证明,有许多不同科、属、种的药用植物,它们抑制细菌的能力,有随季节变化的趋势,有些植物昼夜的成分含量也有变化。不仅如此,人体生理也有时辰节律,病理的运动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也有时辰节律,药物时效的作用也有昼夜节律。不懂得这些知识,只会盲目地照搬教条,就会救人不成反害人。

医生治病,除充分考虑时间因素之外,还要考虑空间因素(详见本章第六节)。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一位水平一般的医生有时却治好一位许多名医都无法治愈的疑难杂症;一位水平很高的名医有时却怎么也治愈不了一种并非特殊的病症(同类较重的病症曾治愈过很多)。凡此种种,我们只好用水平发挥来解释,其实,在“水平发挥”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秘密——缘分。

(2)俗医看病不关“心”

一位女病人因腹痛去医院就诊,医务人员没有检查出明显阳性体征,就对病人说:“可能腹内有虫”,便给病人开了驱虫药。病人曾听见别人说:“虫打不出来,可能团缩在肠内,发生肠梗阻,就会呕吐。”病人服药后没有打出虫子来,感到很惊疑,腹痛更加严重,并有呕吐。病人又到某医院待检,医务人员经检查,没发现肠梗阻。但是病人坚持腹中有虫,经各种药物治疗都无效。医务人员以假开刀作暗示治疗,假称取出了虫子,病人症状消失,逐步恢复健康。可是,数日后,一位医务人员查看病人后走出病室外,遇到一位新来的医务人员便说:“开刀时并无什么虫取出”。这话被病人听见了,症状又出现了,因病人对医务人员已经不再信任了,经各种治疗都无效,病人最后竟由于不能进食,衰竭而死。

这是一起由于医务人员失误导致病情恶化的典型案例,要是发生在现在,两家医院都有可能成为“被告”而被病人家属告上法庭。前者是由于医生一句不负责任的诊断结果,造成了病人消极的心理暗示,进而导致病情加重;后者是因为医务人员说了不该让患者本人知道的话,使得病人消极心理暗示再度产生,并由此对治疗失去信心。所以说,作为一个称职的医务人员,首先要懂得“治病先治心”的道理,帮助病人树立病愈的信心,让他积极配合医疗和药物治疗;而不是相反,对病人毫无爱心、不负责任,甚至再去人为地给患者制造消极心理暗示。所以说,作为一个医生,医德比医术往往更重要;作为一个病人,乐观、信心往往比药物的作用更有效。

2.养心先治病,中医显神通

(1)精神治疗靠“沟通”

过去美国负责开导人的是牧师,但由于科学时代来临,神权没落,取而代之的是精神病医生。有些人以看精神病医生为荣,因为精神病医生收费高,能交得起如此高费的人便显得社会地位高,很有钱。精神病学是现代医学里最自豪的新兴部门。精神病学的医生在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后,再修精神病学,得一个哲学博士,因此收费就特别高。

精神病学始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意识里,有一部分“潜意识”,它记录储藏了许多记忆的资料。这些资料对人类的精神状态、行动行为和身体疾病的影响非常重大,却又都在人不知不觉之中进行。他相信:使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尽量把潜意识里埋藏的资料挖掘出来,予以纠正,如此便能达到治疗的效果。人类潜意识中所埋藏的资料,基本上共有五类,就是:焦虑、悲痛、愤怒、罪恶感和色情感。凡此都是从婴儿时期开始所受的一切感触,不断累积而来。一旦储藏了下来,表面上好似完全忘却,但它们暗中却不知不觉地在制造危害。

因此,现代医学的精神病学医生们惯使两个法宝:一是和病人慢慢的谈话(包括使用催眠术),套出各种“隐情”,然后予以开导化解;二是使用镇静剂和镇痛剂。

第一个法宝是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很像人类社会的“政治外交”,其效果取决于“沟通”是否到位;第二个法宝是以“武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点类似人类社会的“武力镇压”,其效果取决于“威力”是否理想。战争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发动战争者是想通过战争实现一种更为满意的“和平”,所以诸葛亮出兵南蛮,七擒孟获又“放虎归山”,就是要让蛮夷心服口服,实现他的“以蛮治蛮”的和平大计。医生治病,也应仿效于此,寻找“动乱”的根源,从长远着眼,达到彻底解决身心健康的目的。

(2)中医治疗先“寻根”

美国德州一带,以热、湿著名,树木到处都“发霉”。霉菌散在空气之中,被人吸人肺中。肺脏也是个热、湿的地方,容易繁殖,许多人都得了肺霉菌的病。霉菌在肺脏中分泌排泄的都是毒素,逐渐侵入血液,带到脑中,产生一种精神症状,常常表现为“鬼话连篇”。治疗这样的人用精神病学家的那一套“思想改造”效果不大,可是用补中益气汤来补肺却能见到很大成效。这又证实了中医治疗精神病的“先治脏腑论”的准确性。

日本长滨善夫医博在《东洋医学概说》一书中提到:“中国医学是一个脏腑中心病因论的医学”。脏腑的虚实不仅是身体疾病的关键,亦且是精神状态正常与否的基础。譬如,肝脏的功能直接影响思维的功能,肺脏的病变关系到情感处理的能力,脾脏关联考虑,心脏统率精神,肾脏联接人的意志。因此,如果有人容易发怒,思维不清,治法应该补肝或泄肝。待肝脏恢复正常以后,自然能够与人和平相处,拥有清醒的思辨能力。如果光是与他“谈话”,叫他把忘了的可怒之事,都再想起来,这岂不是使他怒上加怒。于是开一些麻醉药给他吃,暂时压制一下。这都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与西医相比,中医优势主要有二:方法简单、费用低廉,表本同医、不留后患。当今世界,凡有悠久历史的国家,都把本国历史上产生过有价值的学术理论作为遗产来对待,一二百年前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就已远远过时了,可惟独我们中国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不仅经历了两千年的考验至今一字不易,且仍是中医学院的必修课程,仍能指导两千年后的当今医疗实践。中国古代医学家们凭借什么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准?

中医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作为指导思想,认为:人体不但要保持体内阴阳的平衡,而且还要和自然界的阴阳相适应;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也必然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中医还以“形神合一”作为理论基础,认为:形是一切生命活动之神宅,它包括人体的脏腑、皮肉、筋骨、脉络及充盈其间的精血;神是生命活动之主,包括神、魂、意、志、虚、智等精神思维活动。根据中医学整体观念,人体要保持内环境脏腑间阴阳平衡,就必须互相协调,不能有偏胜和分离。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整体观作理论基础,中医才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保持了它永久的生命力,直到如今,越发显露出它的优势所在。

(3)中西医结合效更佳

有个小孩生病,父亲带他去医院诊治,医生诊断说:孩子肚子里有虫,把虫子打下来病就好了。但是,按照医嘱一连几天服用打虫药,却没能打下一条虫子。父亲一急,带着孩子到乡下看了中医。老郎中问明孩子的病由,说:“不要紧,只是吃打虫药的时间不对,你现在改一下,在下个月的上旬给孩子照服原来西医给的药,保管药到虫驱。”父亲将信将疑地按老郎中所说的时间给孩子试服,第二天果真打下一条大虫子。父亲便问老郎中:“同用一种药,一样的用量,只是时间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老郎中回答说:“西医只是从这种药能不能药死虫子的思路来考虑问题,而中医则是从整体上把握虫子在人体内的活动规律,从虫子什么时候一定会吃上药的思路上去解决问题。每月上旬,虫头朝上活动,容易受药,所以打虫效果极佳。”

中医诊治,强调的是对疾病的整体诊疗,往往能够做到表本同医;西医治病,讲究的是对疾病的具体分析,一般能够做到对症下药。当然,中西医各自的优点还很多,同时也存在不同的缺陷。所以,若能做到中西医很好地结合,则相互取长补短,定能收到更为理想的医疗效果。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二者基础理论的接轨做起,可惜的是许多医务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好。

二、最该储备的不是药物

1.爱心贮存不可少

一位小姐在自助快餐厅的餐桌上与一位长者相遇,她担心老人找不到餐具,便起身帮他拿了一份。老人临走时递上一张名片说:“如果以后有需要,请与我联络。”这位小姐一看,原来老人是日本一家大公司的社长。一年后,这位小姐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生意做了不到一年,惟一的客户突然不要她的产品了。无奈之下想到了那位日本老人,她决定碰碰运气。没想到,老人接到电话便带人来台湾,在看了她们公司加工的样品之后,当场就下了足够她做一年的大订单。这位小姐在询问老人为何如此信任她时,老人拿出一本《人心的贮存》,说:“当初你在芝加哥给我小小的帮助时,你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回报。就像我在书中所写:‘人心就像一本存折,只有打开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收益。’每本心的存折正是用一点一滴的善去积累的。”

也许,讲到“积德行善”,许多人只想到佛教的“修来世”;提到“献爱心”,许多人就想到国家的“政府号召”。其实,积德行善、献爱心对身心健康是很有益处的,是一个人修身养性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故事讲到的只是从“贮存爱心”中直接受益的一种,间接的受益更值得我们去深究。

就像银行的存款折上的数字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态一样(如果你有1万元的积蓄,就不会再为100元的得失大伤脑筋),心上爱的贮存达到一定数量更会使心态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往往要比来自其他方面的大许多倍。因为,关爱总是相互的,你关爱他人,他人必然会关爱你(包括动植物在内),不论这种关爱有无意识,只要你认真体悟就会有所感觉,你就能从中获得来自对方的特殊“能量”——一种有益健康的因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大自然的根本定律。保持爱心,避免一切伤害他人之言行,特别是杀生。能做到这一点,其他促进健康的方法都容易接收,否则尽管花费心思找名医、找偏方,还是很难获得健康。人需要温暖,生活在亲朋环绕中会促进健康,孤独的人或处在对自己有敌意的环境中,都容易生病。要想得到温暖,我们先要给予温暖。置身于关爱和呵护自己的环境中,往往比医药更有效。病人有时不能改变“不温暖”的环境,最好避开一下,到一个“温暖”的环境养病,这样对他的痊愈会大有益处。

2.乐观储蓄更重要

有一位老婆婆,一天到晚总是哭。有人问她为什么,她回答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卖鞋的,小女儿嫁给卖伞的。晴天时我就想到小女儿的雨伞一定卖不出去;下雨天我就想到大女儿那里一定不会有顾客上门!”于是这人告诉她:“你应该这样想:晴天时大女儿的店生意会很好,雨天时小女儿的伞一定卖得好!”老婆婆听后茅塞顿开,心情豁然开朗,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从此,好哭的婆婆再也不哭了,无论晴天雨天总是笑嘻嘻的。

世间本来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一样的事情,是喜?是忧?全在于你是站在哪个角度去看它!抛开旧伤与新痛、愤怒与悲哀。能保持心情舒畅、开心是健康的主因,如怀恨在心、冤屈不平,就是吃得再合乎健康原则,也健康不起来。相反,一个人如果开开心心,即使粗茶淡饭,吃得差一点也会健康。

若随时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事物,好运会像磁铁般地把好事吸附在身上;反之,以消极观面对一切事物,则坏事就会一件件地过来。观察身边的人,有些人倒霉运不断,多半是悲观的人;有些人快快乐乐,则大半是个乐观的人。因此,训练自己对每一件事持以乐观态度,往往胜过直接的健康良方。

很久以前学者们就已注意到了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早在11世纪时阿维森纳医生就做了这方面的试验研究。他做了一个简单而别致的试验,把一窝生的两只羊羔安排在相同的条件下生活,不同的只是,在一只羊羔的近旁拴一只狼,让它总看到自己前面有一只可怕的野兽,结果它不吃东西,逐渐瘦弱下来,不久就死了,而另外一只羊羔则正常地成长起来。

恶劣的情绪,特别是不断重复的恶劣情绪对人体同样有不良的影响。长期的或过度的神经紧张常常会引起有机体中的病变:神经系统活动失调,内分泌腺工作失去平衡,动脉血压固定地升高等。

大家都知道,人在情绪高涨时往往能做出平时做不到的事。情绪的活跃总伴随着身体运动的活跃——有机体的能源动员起来,血糖增加,呼吸和脉搏加快。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克制自己情绪的本领,借助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也可以控制情绪。不少人有时本能地觉察到需要心理上的缓和,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习惯于做一些体力活动,有人快速步行一会儿,有人听听音乐,结果情绪很快就能缓和下来。

然而,有时候仅靠运动和音乐来调整情绪是远远不够的,当我们面对强大的外界刺激时,就需要动用以往的乐观储蓄来帮忙,比如到曾经让我们愉快的环境中去,去会见曾共同渡过美好时光的老朋友等等。所有这一些,都需要我们平时多进行“乐观储蓄”。

三、爱心比医术更重要

1.圣医治病救人全凭胸中那颗爱心

孙思邈是中国隋唐时代的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对祖国医学、药学和养生学都有许多重大贡献。有一次,孙思邈在路上看到四个人抬着一口棺材往前走,一位老太婆跟在后边,哭得非常伤心。他忽然发现有些颜色鲜红的血液从棺材缝里滴下来,便心中一动,赶忙追上去问。老太婆告诉他说,她的女儿因为生孩子难产,死有大半天了。孙思邈听了这段话,又仔细察看了棺材缝里流出的血水,就认为这个产妇还没有死,忙叫开棺抢救。棺盖打开了,只见那妇人脸色蜡黄,没有一丝血色。孙思邈仔细摸脉,发觉脉搏还在微弱地跳动,就赶紧选好穴位,扎下一根金针。不一会,产妇使苏醒过来,一个婴儿出生了。大家见孙思邈把行将入土的人都救活了,而且一针救活了两条性命,都情不自禁地赞佩他是个“起死回生”的神医。

孙思邈之所以能“一针救活了两条性命”,虽与他精湛的医术有关,但也与他胸怀“救死扶伤”的爱心分不开。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不是有心,谁会注意到从棺材缝里滴出来的血迹颜色?如果不是出于对生命的关爱,谁又会主动要求对方打开棺材给“死人”义诊?一个人如果真正死了,又经过了那么长时间,就不可能再流出鲜红色的血液来。从发现“血滴”,到得出“判断”,再到后来的“救人”,所有这一切,无不有一颗“爱心”伴随其中。

医生的“爱心”不但可以使他尽其所能充分发挥出他的医术,还可以将战胜疾病的信心传递给病人,使得治愈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在患病期间,医生就是病人健康的最高法官,他手中的“判决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结果,所以就要求他从“博爱”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给“健康”恢复自由的机遇。

2.名医对待病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

一位年轻的姑娘,失恋之后,心情十分难过,连续失眠几夜,仅仅吃了一个螃蟹(以前吃多少都没有事),两天之后,脸上就起了好些小水疱。越痒越心烦,越揉越肿。经过一番治疗,病情虽有好转,但由于心情不舒畅,病情时轻时重。一位医生告诉她说:“过敏的病,不能根治,就是跑遍了大医院,也没人敢说根治你的病!”于是,第二天湿疹竟又扩展到全身。她含着眼泪由母亲陪同来到另外一个医院,找到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听完家属述说病情之后,老医生第一句话就抓住了姑娘的心:“姑娘,不要着急,你的病一定能治好,病情虽然比较严重,但病期总共不到一个月。只要你照我的要求去做,保证让你三天变样,两个星期基本消退。”又给病人做了一些思想工作,嘱咐了食物禁忌,让她保证睡好觉。经过治疗,3天之后,姑娘高兴来复诊,皮疹已经消退了大半,不到两周就治愈了。病人和家属带着满意的心情告别医生。

第一位医生的谈话促使病情恶化,第二位医生的谈话促使病情好转。事实表明,心理因素对湿疹的发生、发展和病情转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医生的一句话,对病人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所以说,医生对待病人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让他感到一种家人的温暖。这时候,医生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对患者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加上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病情很快便能得到医治。

我们强调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尤其是医生言语的作用,因为语言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的心理与生理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听到好消息,就感到喜悦;听到坏消息,心情抑郁,面色苍白,甚至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听到噩耗,心情悲痛、流泪,甚至失去知觉,引起疾病。这些都说明,医生的言语对患者情绪影响很大,进而影响对疾病的治疗。所以,作为一个称职的医生,不但要掌握医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应用语言的艺术服务于医务工作中。

四、增益他人,身心受益

1.增益他人身受益,学会开发积极情绪

参加过长途行军的人都知道,人走累了就会变得步履艰难,体姿不整,面带倦容,甚至脸色苍白。忽然有人说出一句俏皮话——马上队伍里响起一阵笑声,几秒钟的功夫大家的情绪都改变了。不由自主地都精神振奋起来,疲劳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很快就要到居民点了,领队的发出命令:“领唱的,来一支歌!”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居民点。脸上都泛出红润,嘴角都浮现微笑,肩膀笔挺,整个体姿都改变了。情绪振作起来了,疲劳自然也就无影无踪了。

这就是“积极情绪”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到积极作用的典型事例。积极情绪,能为我们的神经系统增添新的力量,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力,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因而也就对我们的身心健康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积极情绪也不是说来就来,不让它走它就不走的,这就需要我们懂得如何才能做到对它的开发和保护。

我们知道,人不可能脱离开环境单独存在,是否拥有一个能促使我们乐观起来的环境很重要,但老天不会轻易将这样一个环境送给我们,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去营造这样一种环境。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多做一些有益他人的事,那么理想的人际环境便会在他人反馈的“爱心”中营造成功,也许下面的故事能帮我们说明这一点。

一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于是宣布出售他的名宅。购买者蜂拥而至,价格一直炒到10万英镑还在不断攀升,可是购买者没有一个合他的意。老人因此忧郁,心绪不宁。

这天,来了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他弯下腰低声说:“老先生,我也想买这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它的底价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但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会让你依旧生活在这里,我会和你一起喝咖啡、读报、散步,我会用整颗心照顾您!”

老人的眼睛倏地亮了,他颤巍巍地站起来,拍拍青年的肩膀,大声说:“小伙子,这栋住宅归你了!”

青年用爱赢得了老人的信任,成了名宅的主人。青年用赤诚的心,弥补了经济上的不足,使拥有名宅的梦想成真;老人也因此获得了青年的照顾和爱。

人生如果只为自己而活,会枯燥无味,如果所作所为有益于社会,人生自然会充实满足。所以说,从事有益他人的工作,自己也会从中受益。

2.教益他人心得益,如何避免消极情绪

有人去偷邻居菜园的蔬菜恰被发现,邻居没去制止却转身就走。这人以为他要去告官,便连忙赶上去。不料邻居进了自己家门,还把门关上。这人想了想,上前敲门。门开了,这人说:“我被你看见了。”邻居却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有出。”“是被你看见了,我偷你的菜。”这人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邻居笑道:“你说什么话呢?咱们是邻居。你只是想知道我那菜为啥长得那么漂亮,对吗?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不信?你先尝尝。”说着,他真的去天井边的悬篮里抱出两棵菜,硬是塞到这人的手里。后来,这个偷菜者成了众口称赞的好品性之人。

看到别人偷自己的菜,气愤之下有什么过激言行都在情理之中,然而那位邻居却以宽容、助人的态度待之,使两败俱伤的可能转化为双方受益的结果,真乃伟大之举。多么宽容的教诲,一下子就折服了一个人的灵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我们经常会遇到令我们不高兴的事,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发消极情绪,如果处理得当就会化干戈为玉帛,在成全他人的同时,也就成全了自己。

消极情绪,包括愤怒、憎恶、悲伤、不安、惊慌、恐惧、委屈、痛苦、满、嫉妒等。它的产生会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这从人的外表上就可以看出:动作软弱无力,姿态反常,面色苍白。感受越尖锐,有机体的反应也就越深刻:心率改变,呼吸频率改变,往往肌肉发抖,额头冒汗。有时强烈的消极情绪仅延续几秒钟,而所造成的后果却往往需要长期的医治。经常反复出现情绪失调对有机体是很不利的。首先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机能失调,这通常叫神经机能病,之后神经机能病就转成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包括心血管疾患。

情绪兴奋产生于大脑的深下部位,扩散至整个有机体,在心脏、血管、肝脏及其他重要器官的工作中留下痕迹。这时内脏器官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自动卷入情绪的兴奋。如果一个人的心血管系统由于某种原因变弱了,那么“过分”的情绪就最容易打击这个生理上最脆弱的地方。所以说,消极情绪会使我们的身心变得更脆弱,给一个人的健康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反过来,拥有健康心态也是有效抵制消极情绪的前提,我们从上述故事中便能看到这一点。人的脏腑某处有病,便会容易受到某种消极情绪的“感染”,而某种消极情绪又会对某处脏腑造成伤害,所以如何避免“恶性循环”的产生就显得非常重要。教益他人心得益,健康的人生观是避免消极情绪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

3.帮他人减负自己心上也轻了

有一位叫做巴特勒的女士,有一天回到家里,她的小女儿从二楼的房间飞奔出来迎接她。不小心,从楼上掉了下来,当时死去。这位女士悲痛欲绝,不想留在人世。有位教会的老太太来安慰她,对她说:“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照料流落街头的女孩子。现在我年事已高,没有力量再照顾这四千多个女童,你何不来接手我的工作,以此来忘却自己的忧伤。”巴特勒女士真的接过了这份工作。她虽不能完全忘记自己的痛楚,但因为把他人的难处肩负了过来,她自己的伤痛就大大减轻了。

我们平常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我们总是用一只手来提一个箱子,时间久了便会感到特别沉重;假如我们再在另一只手中放上一个箱子,就会感到比以前轻松许多。这就是“两手平衡负担比一手独提要轻省”的道理。同理,减轻自己负担的方法,也可用帮助他人减轻负担的做法。

分担他人的负担,并非自己的负担真的减轻了,而是因为我们的心态因此找到了平衡;分担他人的忧伤,并非自己的忧伤真的不存在了,而是因为我们从中体会到幸福的另一种内涵。这就是“增益他人身心受益”的道理所在,这就是我们提倡“健康的身心需要用增益他人来浇灌”的理论依据。

五、天道难违,心正无邪

1.天理永恒,无道行医术不灵

古时候有位军医,随着军队出征打仗,在战场上救治伤病员。他的医术很高,经他救治的伤病员也很多。但他的病人刚刚痊愈,随即又投入战场继续作战,于是便又有再次的伤亡。这种情况往复多次以后,他开始思考:如果他命中注定要死,又何必我来将他救活;如果我的医疗是有意义的,那么他为何又去战死呢?一想到这些,他就心神不定,情志恍惚。天长日久,他的精神终于开始崩溃了。他不明白当军医有何意义,心里乱得无法继续行医……。后来,他到山上找一位高人求教。他跟随高人在山上住了几个月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开了这个困扰他已久的思想疙瘩。于是,他便下山再次行医。每当遇到先前的那些情况,他便对自己说:“因为我就是医生啊!”只此一句,烦恼全无。

中国古代医学界流传着一句名言:“治病先治心,救人不救命。”前一句我们已经在前面讲到,后一句正是我们这一节所要讲到的内容。再高明的医生也有救治不了的病人,为什么?因为一个人的生死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医生能够解决的不过是其中一两个方面而已。比如说,上述故事提到的那些士兵,医生能够将他们从伤病中抢救过来,使他们痊愈,但医生没有权力不让他们再去冲锋陷阵,而一旦去冲锋陷阵伤亡就是难免的。作为一个战士,冲锋陷阵是他的使命所在,医生根本无力改变这一切,作为一个医生首先必须明白这一点,也就是说他必须明白: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遵循“道”的规律生长、发展、消亡,任何人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作为一个医生,也要按“道”的旨意去做——医好自己的每一位病人。所以古人提醒每一位医生“救人不救命”,若是“想”得过多,就会像那位军医一样,失去了“道”,心神不定,也就根本无法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了。

古时候有个叫后羿的神箭手(在“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里,他变成了嫦娥的丈夫),百发百中,可是夏王向他宣布:射中一个直径一寸的靶心,就赏赐万金,射不中,就削减一千邑的封地。后羿听了心理异常紧张,结果,连发二箭均未射中。

不是后翼的射箭技术突然消失,而是那患得患失的思想破环了他的正常心境。不单是射箭,行医也是如此,我们的先哲注重的是磨炼心志(耐心、恒心、勇气、专心等等),而非只是技术操作方面的练习;不但要求他们懂得更多的专业知识,还要他们懂得有关“道”的深刻哲理。“医术”的学习只能培养出医术能手,而“医艺”的锤炼才能造就医学大师。“能手”只能医治已知的疾病,而“大师”却能无所不治;“能手”在迷失“道”的情况下再也“能”不起来,而“大师”却永远能稳坐钓鱼船而获胜。这就是,技术与艺术的区别,这就是能手与大师的距离。

2.天网恢恢,无德为医路难行

美国一位医生,接到了他的证券代理商的电话,告诉他某股票很有希望赚一大笔,但马上需要二万美元投资。正好一个病人走了进来,他眼望着病人,心里在盘算,自己对自己说:“好,这二万美元就从你身上来!”于是,他设法说服了那个病人,必须马上住院,切除胆囊(许多美国人都是没有胆囊的,这位病人也不例外)。这次手术,他到手21,316元。他把20,000美元交给了证券代理商。这笔投资果然赚了一大笔钱。突然发财之后,夫妻因钱财闹意见,越闹越僵,遂致离婚。他的独生爱子因家庭破裂而患上精神抑郁症。为了安慰爱子,在儿子过18岁生日时,特地买了一部新型跑车相赠。爱子吃了镇静剂,又喝了不少酒,飞快地开着新车,撞上了一棵大树。抢救及时幸得一命,却切掉了一条腿。医药费刚好是21,316美元。

两次的医疗费竟然不差分毫,如此巧合,实在令人感慨万千!据讲述此故事的作者在书中说,这个故事是他亲自了解的真实故事。若真如此,可真应了那句老语:一报还一报。

与此类似,另一本书中也曾讲到:

有一个牙科医生,他的手遭受放射性伤害无法动弹,多方医治没有任何收效,后来在闭关修炼期间手却能伸出活动了。接着该书的作者便发出感慨:所以,假使生病了,医生诊断正确,药也没错,却无法医好,就表示这是造业的病,也只有以消业、放生的方式实行才有效。

虽然书中没有谈起那位医生犯过什么样的过错,但从该书作者的感慨中,我们也可以猜想出一斑。可见,作为一种与人打交道的特殊职业,医生若修行不高,很容易犯“造业”的病,这种病不在自己身上表现出来,就会嫁祸到自己的亲人身上,所以希望“一手拿着手术刀,一手伸手要红包”之类的大夫们还是越少越好,否则社会也会因此多一份不安定因素。

六、顺藤摸瓜,根除病源

1.自己“想”得才有病

一个喝醉酒的人,从车上坠落下来,虽然摔得很重,但也不会死。因为他那时候,已不知道自己是在坐车,也不知道自己正从车上摔下来。生死惊惧,不能进入他的心中,所以他不会摔死。喝醉酒的人就像忘我的人一样。忘我的人,能得到自然保护。

这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谈到外物对身体的伤害时说的一段话。这与毛泽东的“矛盾论”观点十分相似,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一个人得病也是如此,我们不否定环境的作用,但更不能忽视我们自身的原因。由于许多外界环境我们根本无力去改变,所以加强自身的防御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许多病都是我们“自找”的。

比如,有时候特别忙,忙得筋疲力尽,便会产生“真想休息一下”的想法,但是工作和生活的特殊情况又不允许自己休息,于是便会冒出“真想自己得个什么病,那样就能真的休息几天”之类的想法,这种想法产生没有多长时间,自己便真的病了。如此这般的事,相信读者都曾有过或听亲友们谈起过类似的体验。所以,我们说“自己想得才有病”,一点也没有胡乱杜撰的意思。此外,有的病是被吓出来的,自然,这“吓”中也有自己的成分包含在里边,比如:一个人偶然被关进了冷藏车,虽然车中的冷冻机并没有开动,但人却冻死了。

如果说,那个人是被自己“冻”死的(因为冷冻机并没有启动,自然里面的温度也就不会太低),显然这是心理暗示带来的可悲后果。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暗示自己:“我一定能暖和起来。如果我让肌肉活动,来做身体练习,我一定会暖和的。我会让人们知道我……”,那就不至于冻死了。当然,如果他通过什么信息能够判断出冷冻机并没有开,就更不至于冻死了。这个事例足以说明:“病是自己‘想’出来的”,如果我们自身的能量提高了,心态端正了,那么,外界任何病毒也就不能奈何于我。

2.因人而异,心病还须心药治

传说从前有个名叫阿维森纳的医生,有一次他被一个贵族请去给其儿子看病。他判断出,这个年轻人患的是相思病,于是一边诊脉一边叫奴仆说出城里所有街道的名称,说到哪条街脉搏有反应,就命令说出这条街各户住宅房主的姓名以及各户住宅住户的姓名。当说出住在一所住宅的一个姑娘名字时,病人的脉搏猛然加快了。相思病的诊断得到了证实,阿维森纳便说服病人的父亲同意娶这个姑娘做了儿媳。

故事的结尾,自然是这位公子娶了那位他深爱的姑娘,随后他便什么病也没有了。这是“心病还需心药治”的典型事例,不管故事的真伪如何,现实生活中此类现象却不少见。这就要求我们做医生的,必须首先了解清楚病情病因,只要真正的病源找到了,便能顺藤摸瓜将病根治,至于具体方法,就全靠医生灵活变通了,不必拘泥于所学所见。也许下面的故事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位年轻人去看医生,抱怨生活无趣和永无休止的工作压力,心灵好像已经麻木了。诊断后,医生证明他身体毫无问题,却觉察到他内心深处有问题。医生问年轻人:“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不知道!”医生接着问:“小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事?”年轻人回答:“我喜欢海边。”医生于是说:“拿这三个处方,到海边去,你必须在早上9点、中午12点和下午3点分别打开这三个处方。你必须同意遵照处方上说的去做,并且时间不到不得打开。”

这位年轻人拿着处方来到了海边。他抵达时刚好将近9点,独自一人,没有收音机、电话。他赶紧打开处方,上面写道:“专心倾听。”他开始用耳朵去注意听,不久就听到以往从未听见的声音。他听到波浪声,听到不同的海鸟叫声,听到沙蟹的爬动,甚至听到海风低诉。一个崭新、令人迷恋的世界向他展开双手,让他整个安静下来,他开始沉思、放松。中午时分他已陶醉其中,他很不情愿地打开第二个处方,上面写道:“回想。”于是他回想起儿时在海滨嬉戏,与家人一起拾贝壳的情景……怀旧之情汩汩而来。近3点时,他正沉醉在尘封的往事中,温暖与喜悦的感受,使他不愿去打开最后一张处方。但他还是拆开了。“回顾你的动机。”这是最困难的部分,亦是整个“治疗”的重心。他开始自省,浏览生活工作中的每件事、每一状况、每一个人。他很痛苦地发现,他很自私,他从未超越自我,从未认同更高尚的目标、更纯正的动机。他发现了造成厌倦、无聊、空虚、压力的原因。

所谓“病”只是表,而不是根本。好比吸烟的人会有口臭、肺气肿、气喘、肺癌、心脏等不同的“病”,如果针对这些不同的“病”去治,既费神又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旦戒烟,则所有这些现象都会消失。同样的许多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癌症,高血压、风湿、肾脏病、肝病等等,如果将饮食改为自然素食,则病况都会有改善。我们提倡“诊病寻根,医病治本”的意义,正在于此。

3.因地制宜,地域不同疗法异

东汉末年,有一个杰出的医学家叫华佗。有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都患了头痛发热病,请华佗医治。华佗看了看两个病人说:“倪寻要吃泄药,李延吃发散药。”两人听了很诧异,就问为什么两人的病一样而吃的药不一样。华佗解释说:“倪寻的身体外部没有病,病是从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的身体内部没有病,病是从外部受冷感冒引起的,所以治疗就不同。”随即给两人下了不同的药,倪寻、李延二人服下后,病都很快好了。

对于同一种病,有时却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但都能把病治好,这是因为不同的病因有可能导致同一种疾病的发生。然而有时候,也是地理环境不同的缘故。作为一个高明的医生,应该把不同的治疗方法全部掌握起来,并且能够随机应变,根据地理环境、疾病性质等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它们。因此,之所以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都能使病痊愈,就是因为医生掌握了全部与疾病有关的情况,而且能够使用适宜的治疗方法的缘故。

在这些方面,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曾有详细的论述,篇幅所限,在此仅简要介绍如下:

东方地区,气候温和,具有类似春季天地之气开始生长的性质,是盛产鱼和盐的地方,地处海岸,人们生活和劳动环境的周围多水。所以,那个地区的人们肌肉的纹理也比较疏松,而容易发生痈疡一类的疾病。治疗这类病,适宜使用砭石刺出脓血。

西方地区,是沙漠地带,具有类似秋季天地之气收敛的那种性质,气候干燥清凉。吃的多是酥酪以及肉类脂肪含量较高的东西,这样的体质,虽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外邪也不容易侵入人体,但是却容易使体内产生病邪。对于这类内生的疾病,适宜使用药物来治疗。

北方地区,地势高而多丘陵,气候严寒,具有类似冬季天地之气闭藏的那种性质。当地的人们以游牧为生,喜欢居住在野外的帐篷里,并且经常迁移住所,吃的多是牛马羊等动物的乳汁。因此,内脏就会受寒,而容易发生脏腹胀满一类的疾病。对于这类病的治疗,适宜使用艾火灸烤的方法。

南方地区,气候炎热,是阳气最旺盛的地方,具有类似夏季万物生长的性质。那里的地势低洼,水土的性质柔弱,雾露之气经常弥漫而不散。当地的人们喜欢吃酸味和经过发酵制作的豉炸曲酱等食品,由于那里的湿热之气过胜,所以发生的疾病,以筋脉拘挛、肢体麻木沉重的“痹”症为主。对于这类病,适宜用针刺的方法治疗。

中央地区,地势平坦而气候湿润,具有类似长夏季,天地之气使万物繁荣茂盛的性质。那里的物产丰富,人们的食物种类繁多,生活比较安逸而不劳累。但是,由于人们体力活动较少,因而气血运行不够流畅,所以容易产生四肢运动无力的“痿”病,以及手足或者冷、或者热的“厥”病。对于这类疾病,适宜使用导引和按摩的方法来治疗。

七、三分治,七分养

1.信任自己就是最好的养生

一人偶感风寒而咳嗽,向医生问病。医生诊断为蛊病,说如果不治就会死人,他便赶紧拿了很多钱让这位医生给他治疗。医生用治疗蛊病的汤药攻击他的肾脏和肠胃,炙烧他的身体和皮肤,禁止他吃美味的食品。过了一个月,咳嗽仍然不止,人也瘦瘠疲惫,真像患了蛊病似的。无奈,他又向另一位医生求治。这位医生诊断为内热,就给他寒药吃;结果,每天早吐晚泻,连饭也不能吃了。他害怕起来,便又改用另一位医生的热药,结果是几乎什么病都来了。他三次调换医生,病却愈来愈重。这时,乡里有位老人对他说:“其实你原本没有什么病。人的生存,以元气为主,食物为辅;但你现在天天药不离口,苦臭的药味淆乱于体外,千百药毒混战在你的体内,结果害了主体,又断绝了食品的辅助,所以你才生病呀!你且辞医却药,好好休息几天,吃你喜欢吃的食品,这样你的元气就会慢慢恢复起来。这才是最好的药,即刻便会见到成效。”他听了老人的话,过了一个月身上的病果然全好了。

庸医不懂得“治病先治心”的道理,而又忽略“是药三分毒”的问题,他们给病人用药好似对症,却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病是由热引起的,就用天下最寒的方剂泻热;药物的寒性又给病人添了寒病,便又服用金石一类的烈性药物,以反寒为热。寒被止住了而热又生了,药物造成的病患又发作了。相反,如果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多加强些营养,一般的小病都是可以“不药而愈”的。

据载,在斯大林格勒被德军围困的日子里,最先倒下的不是身体虚弱的人,而恰恰是那些意志脆弱的健壮之人,这说明:真正的强壮不在外表而在内心。如今许多医生指出,人类大部分疾病,都是心理的或与心理有关。许多人本来无病,被阴差阳错误诊之后真地生起病来;还有些人虽然被“权威”判定“无可救药”,却因正确对待逐渐恢复了健康。如此说,多数疾病是我们“幻想”出来的,健康的身心也是我们“想像”出来的。因此,不要轻易做出“自己有病”的判断,无论何时都要斩钉截铁地对自己说:“我能行”。

问一位百岁老人:“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他应声答道:“不养生!”是啊,刻意养生的,总是处在一种怀疑自己健康的不安全感中;“不养生”,则是一种对自己生命力的高度信任。自然生存,胜过雕琢生存。

2.信心加食疗比药物更有效

据《名医类案》记载:“一人因中暑;热邪熏灼后津血已枯,形肉尽脱,用草药难复,而饮猪肉梗米粥后,三日即见转,满月而康复。”

可见,有时食疗比医药更有效。“五畜”系指动物性食品,是人体脂肪的主要来源,而动物性蛋白质量较高,又补充了谷类蛋白的不足。中医一直认为。“血肉有情之品”,对机体补益作用要比草木之品强。如猪肉,黄宫绣说是“丰肌体,泽皮肤,补肉补形的要味。”另外,肉类也是铁、铜、硫、磷等多种无机盐和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选择食物的标准,应以“胃喜为准”,适合自己的口味的食物,就有养生祛病的功能,就可以择而食之。

“胃以喜为补”,曾是清代杏林巨匠叶天士的传世名言,他曾治愈过一个病人,当时这个人枯瘦如柴、面目憔悴,谁见到都说是要死的人了。叶天士翻阅遍从前医生所传下来的医治方法,遍选所有能用的补药,但丝毫不见效果,反而更加不想吃一点东西,病势日趋沉重。他重新诊脉后对病人家属说道:“求医无益,食物自适,胃以喜为补,若不明胃喜知味,实难拟法,暂不投药。”并嘱咐每日以湘莲、芡实、香糯、南枣、百合、燕窝、鸽蛋煮粥服之,病人竟日好一日,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

叶天士又云:“药不在贵,对症则灵;食不在补,适口为珍。”这些警句,对老年人的养生学产生了巨大影响。饮食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生命活动和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饮食务求适宜、适量、适口,否则就不能吸收精微,反遗后患。

不仅中国古代先哲们注重自我养生,认为“信心加食疗比药物更有效”,就连现代的日本人也深受这些观点的影响。

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从小体弱多病,20岁时患肺病濒临死亡,40岁以前几乎一半的时间都躺在病床上,亲友们预料他活不过50岁,可是他却活到了90多岁。在谈到如何对待疾病时,松下深有体会地说:“其实一个人生病,最好的医生就是他自己。对于疾病,你愈怕它,它愈接近你;你愈喜欢它,它反而离你远远的。”

八、以毒攻毒不得已

1.一物降一物,奇病还是怪招灵

有个年轻人到动物园找工作,他希望做一个驯狮师。这个要求已经很不寻常,但他的理由更不寻常。原来他已经接近神经崩溃的边缘,医生告诉他惟一的治疗方法,就是找一份高度紧张的工作,让他可以忘记起他的恐惧。因此,他才来申请这份最危险的工作。这位年轻人后来成了一位相当出名的驯狮师,他的毛病也好了。

此故事说明:解除神经紧张的方法,是要身处需要神经紧张才能解决问题的环境。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有一些非常奇怪的病,使用以毒攻毒的“怪招”往往更能奏效,不过这些方法因为所用药物毒性很大,因而危险性也就越大,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用的好。

某位民间郎中就曾讲述过这样一个实例。

某人因肚子里长了一条大虫子而体黄肌瘦,据分析这条虫子已有许多年,头可以探到人的喉咙处来,由于吃进去的东西都让它给劫食了,所以尽管病人吃多少好东西都与身体无补。无奈之下,一位郎中冒险从药铺中买来足量的水银,以香味引诱虫子来喉咙吃食,随即将准备好的水银突然倒入病人的喉咙里,果然,打下去一条很长的虫子,从此患者便慢慢康复了。

民间这种“以毒攻毒”的疗法很多,但若没有绝对把握,或是到了“死马当作活马医”的紧要关头,有谁愿意冒这种风险呢?提到“一物降一物”,我们自然想到“猫和老鼠”的这对冤家对头,也许真有人在治病中想到过它们或从它们身上获得过灵感,不过下面这则故事却说明了使用这类方法须慎重。

某人给医生打电话:“医生,请您赶快来!我的朋友刚吞下去一只活老鼠。”“我就来。”医生对他说,“告诉他,先把嘴张开,前面放一块奶酪……”几分钟后,医生到了。他发现这人在他的朋友面前举着一块沙丁鱼。“怎么?”医生说,我刚才不是对你说要拿奶酪……你没有奶酪!“我有。但是,现在问题是如何让猫出来。”

2.医师若想救人,并不拘泥方法

有一位得了肝癌的美国女士,一位医生建议她用画画的方法表达心中的感受。结果,她画了一个一个黑点,旁边有许多红线。医生请他解释,她说:“黑点是我以前公司的上司,那人坏透了,红线代表我气愤的心。”我教她吸收蓝光再送到对方,心情会觉得比较好。再进一步教她念观音菩萨心咒:“OM MA NI PAD ME HUM”,它的力量能产生慈悲心。边想边念,病就跟着好转。之后,医生再请她画,这次黑点不再那么黑,而变成灰色的了,红线也由蓝线代替了。她自己明白,疾病与心情有关,也知道治好病必须先转变情绪。经过两个星期后,当这位医生再见到她时,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人了,周围的朋友也都很吃惊。本来她第二天要去作化疗的,后来也取消了。

医师的责任是帮助人,但是他所学的有偏差,就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这时候,假使他能坚持救人的理念,便应积极寻找答案,自然也就不会拘泥于所学,而多方面去尝试各种方法。简单地说,如果有让病人不开刀就能治好的办法,就应该大胆去尝试。

一般人都知道,胆结石要开刀才可以好。但是,自然疗法就有办法在七天内不用开刀就治愈。头五天,每天吃四、五粒苹果或苹果汁,第六天晚上不吃饭,晚上六点喝一茶匙泄盐加温水,八点同样再吃一次,十点喝半杯橄榄油、半杯柠檬汁混合的液体,隔天,结石便会从大便中排出来。有很多病人就是通过这种食疗法,不用开刀而把结石排出来了。胆结石是小病,癌症则是大病,目前医学上大都采用开刀、放疗、化疗的方法。然而治疗效果一点也不令人乐观,然而许多患者尝试着用其他一些方法,比如自然疗法等,却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节拍也是药,音乐治疗有奇效

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使人们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对一些不堪重负的人就会造成各种神经、精神疾患,应运而生的心理治疗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很普遍。我国近年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也在各大城市相继建立,运用音乐进行治疗是心理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广州建立了音乐治疗诊室,《广州日报》记者前去采访时看到,前来就诊的人中有年已古稀的老者,也有年过半百的妇女,但更多的却是年轻人,其中女青年又占多数。这个诊室的医生同患者娓娓细谈,犹如一见如故的老友。谈话之间,医生已经对患者作了不少心理的启发和暗示,患者心头的闷结已渐被打开。接着医生又为患者选择了合适的音乐,并暗示音乐意境。让患者进入视听室,戴上耳机,把自己沉浸在音乐旋律中,让他松弛自己的神经,或抑制兴奋,或增强自信,达到了音乐治疗的目的。一位患神经衰弱的男子,在进行了两次音乐治疗后写信给音乐治疗诊室说:“我听着优美的音乐,仿佛来到广阔的田野,看到牛马成群、高山流水、风光秀丽,我整个身心豁然开朗,抑郁之情一扫而光,晚间失眠症状大有好转。”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当听到雄壮激昂的进行曲时,受到激励和鼓舞,往往因之而热情奔放,斗志昂扬。而当听到雄浑悲壮的哀乐时,悲哀、怀念之情就会涌上心头。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贝多芬的音乐使愁苦人快乐,胆怯者勇敢,轻浮者庄重。”其实,音乐对人的生理与心理的调解作用,早已被古代人所注意。我国古籍《礼记》已认识到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20世纪中叶以来,音乐已成为一种具体医疗手段在临床中应用。

临床实践证明,音乐对有些疾病确有疗效。高血压患者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可使血压下降10~20毫米汞柱。临产的产妇听轻松静谧的音乐,有助于消除产妇紧张焦虑的情绪,因而有利于分娩。用音乐能代替药物麻醉,成功地进行拔牙手术。音乐治疗某些孤独症与抑郁症也取得了较好、疗效;在养老院里老年人听优美的音乐,可以推迟大脑的衰老。

在进行音乐治疗时,要注意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乐曲,重视节奏、曲调、旋律等的配合。据研究,节奏鲜明与旋律优美的两类乐曲对心理状态与躯体反应不尽相同。节奏感强的乐曲对情绪忧郁、活动较少的病人适宜;旋律优美的乐曲,对情绪焦虑、活动过多的病人适宜。在进行音乐治疗时,还要注意考虑到患者的个性心理特点与音乐爱好程度等。因为,这些因素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只有根据病人的病情特点与患者音乐爱好的特点,精心选择适当的音乐,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同类推荐
  • 教师休闲论

    教师休闲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作时间的缩短,现代社会的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休闲作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成为与每个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及生存方式息息相关的领域。
  • 别让电脑“杀”了你

    别让电脑“杀”了你

    你知道每天坐在电脑前的你,皮肤变得干燥、晦暗,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在不经意中你的记忆力开始下降是什么原因吗?……也许,你头歪一歪,脖子就酸疼;握一会儿鼠标,整条手臂就麻了。坐久了,就腰酸背痛。……小心点儿,这些可能都是电脑惹的祸。辐射会慢慢"杀"了你!
  • 活用人体大药

    活用人体大药

    通过全身十二条主要经络以及其相关穴位的保健,我们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将病痛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且,这种方法最有利的地方,就在于你不需要拥有多么高深的中医理论,只需知道经络和穴位的具体位置,并且施加相应的刺激,就可以很快摆脱恼人的病痛。此外,通过对穴道经络的刺激,除了治病之外,更可以强身健体。这可是吃药打针所不能企及的“附加值”哦!如果你对于寻找穴位这样的事情毫无自信,没关系,这正是本书存在的意义,我们会在书中很详细的告诉你应该知道的所有讯息。还等什么?这么一个经济安全又舒适的治病健体方法在等着你,快快行动起来吧!
  • 家庭低碳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低碳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无数的智慧,一些生活中的小妙招,小窍门就是这种智慧的体现。它们会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健康。《家庭低碳生活小常识》一书中包括的小妙招包括“正确洗涤节水的方式”、“土豆的妙用”、“空调省电技巧”等节水、节电、妙用方面的妙招,低碳生活,从家庭开始。
  • 抗衰红宝书

    抗衰红宝书

    本书内容包括:知己知彼、从口做起、活动筋骨、谨防劳累、合理休息、修身养性、悉心养护、科学用药等8个抗衰老的细节。
热门推荐
  • 王者荣耀冠军的征途

    王者荣耀冠军的征途

    2017年春季赛实力强劲的张睛一,却因为他最亲密的战友在關鍵的總決賽上背叛他,而亚军的奖金不足以解决资金链上的问题,至此YGbird战队就此解散,YG俱乐部也选择抛弃kpl,转战lpl职业联赛三年后的kpl春季赛,他回来了,他不是想告诉谁他有多强,他只想告诉别人,他失去的,他要亲手夺回来
  • 这可是我的军队

    这可是我的军队

    就讲讲我的军队的事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化成院往事

    化成院往事

    这是一部无需穿越便会和南宋诗人陆游发生真实关系的小说。但这并不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而是讲述当代中国普通小老百姓生活的现实小说。这是一部纪录最后20年中国社会热点打工潮、房地产、股市、网络购物、甚至5.12地震及其灾后重建的小说。这个四十岁的男人,他当然还经了很多女人。于是小说中便有了那些世间的女孩。或他爱,或爱他。但这也绝非一部黄色小说,字里行间只有“情”和“现实”。小说好似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主题,那便是自古文人皆有的家国情怀。但好似又没有这个主题。
  • 苦恋今生情

    苦恋今生情

    苏冉和徐浩俩人都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自小一起长大。为了能救病重的母亲,苏冉和徐浩都混迹在娱乐场所,等徐浩发迹以后却遇到了伊小小,一个单纯善良的白领丽人,一个是同患难的苏冉,一个是难以割舍的爱情···就在徐浩难以抉择的时候,聪明的苏冉感觉到了徐浩的变心,本想悄然离开的苏冉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怀了徐浩的孩子,在这条三个人同行的爱情路上,究竟谁对谁错,谁又该在下个路口转身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陪玩小哥哥

    我是陪玩小哥哥

    新书《她们叫我坐下》出炉 林修得到了一个陪玩系统。很牛逼的是,在陪玩期间顾客提出的要求林修都可以得到相对应的能力。于是…某萝莉:“我要一个声音敲甜,人敲帅的小哥哥~”系统:“恭喜林修,您的声线得到了提示,您的面部经过了塑造,已达至世界巅峰。”林修:“叮咚,您的声音敲甜,人敲帅的小哥哥已经上线!”欢迎加入《我是陪玩小哥哥》书友群,群聊号码:721644020
  • 佳人如玉

    佳人如玉

    乱世将起的岁月里她身世成秘,流落草莽。她拥有一个慈父,却是她的师傅。她身怀绝世武艺,却要独自面对千军万马,阴谋洪流。纷纷扰扰之中她坚强如铁,跟随心底的脚步,追逐着一个背影。佳人如玉,美人如歌,红颜英雄,谁来铸就?-----------看红颜如何手持血剑,夺回属于她的一世光华!
  • 崔氏玉华

    崔氏玉华

    崔氏玉华,她是尊贵的崔氏女,也是低贱的胡汉杂种,亲娘的极度苛求,让她格外早熟懂事,欺压利用都无所惧,娘让我好好的活着,我便要好好的活着。这是一个聪慧小女子从夹缝中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这也是个先婚后爱的故事,一个不想爱,一个不懂爱,看最后如何情深意长。
  • 丹武帝仙

    丹武帝仙

    少年临死前觉醒前世记忆,前世踏碎仙界的场景历历在目,十二鸿蒙至宝得其二,面对亲生兄弟的刺杀,他无所畏惧,惊喜的重新人生在等着他,仙界的各位,我辰帝,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