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16000000028

第28章 汤用彤:孜孜治学明国粹(1)

生平概况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祖籍湖北省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渭源县。1964年病逝。

1911年进入北京顺天学堂学习,1912年考上清华学校,1916年毕业留校,出任国文教员,并任《清华周刊》总编辑。1917年考取官费留学,因为治疗眼疾未能成行。1918年赴美留学,先入汉姆林大学,主修哲学。1920年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192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并兼任支那内学院巴利文导师。1926年夏至1927年夏转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随后返南京,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1930年出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自1934年起任哲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开始,随北大转往后方,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6年随北大复迁,任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1947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员,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办事处主任。同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1949年1月,被推选为北大校务委员会主席,行使校长之职。1951年至1964年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并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考古专门委员,《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编委。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一届委员、三届委员、全国人大一、二、三届代表。

主要著作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论稿》、《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讲义》、《汤用彤学术论文集》、《饾饤札记》、《〈高僧传〉校点》、《汉文印度哲学史资料汇编》等。

学问人品俱楷模

自1930年到1964年,汤用彤在北大执教30多年,教学内容包括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欧洲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逻辑学、哲学概论等。他不仅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学术骨干,而且与老一辈学者一起为北京大学的学科和学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汤用彤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季羡林在《汤用彤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写的序中说:“太炎先生以后,几位国学大师,比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等,都是既能熔铸今古,又能会通中西。……我认为,汤用彤(锡予)先生就属于这一些国学大师之列。这实际上是国内外学者之公言,决非我一个人之私言。”

汤用彤由于精通内外经典,又接受过严格的外国哲学、语言和治学方法的训练,而且又有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他的一些学术著作如《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等在出版几十年后仍然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权威性经典著作,这使他在国内外均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他认为,通过对民族文化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客观研究,从中总结规律,展示经验和教训,以解决中国文化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他特别强调,在冲突、调和、融合的文化交流中,外来文化不会完全改变本土文化的根本特性。他本着“文化之研究乃真理之探求”的治学精神,精考事实,探本求源,平情立言,其结论宏通平正,对今人的学术文化研究和中国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

尽管汤用彤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早已是名闻遐迩,然而在他的故乡──黄梅,却鲜为人知,很多人还不知道他的祖籍在黄梅。他的老家在孔垅镇汤大墩村,星移斗换,人世沧桑,汤家的祖屋早已荡然无存,而今这里是一幢幢鸡犬相闻的农家新舍,即使上了岁数村里人也都不知道汤用彤。毕竟他本人既非出生于此,一生也没来过黄梅。在当地县志上,也仅是不足200字的简介。

在世俗生活中,汤用彤的大名,被日复一日地淡忘着;然而在中国的学术史上,他却是无法略过的厚重一页。仍然是季羡林所说:“在锡予身上,熔铸今古,会通中西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他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研读造诣很高,对汉译佛典以及僧传又都进行过深刻彻底的探讨,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如数家珍。又远涉重洋,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习梵文,攻读西方和印度哲学。再济之以个人天资与勤奋,岂偶然哉!”

1922年,汤用彤获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出任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1926年至1927年,汤用彤到南开大学、中央大学哲学系任教,并开始研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此前,胡适出版了有关中国哲学史著作,可只有上部,没有下部。他被汉魏两晋以来佛学发展问题难住了。中国哲学史学者每每写到此处就触礁,致使中国哲学史中的汉魏两晋南北朝领域一直是空白。这就是说,要写出一部衔接的中国哲学史,必须将汉魏两晋南北朝的佛教史弄通。1930年,汤用彤完成《汉魏两晋同北朝佛教史》初稿,并开始在北京大学讲授。1938年,四易其稿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公开出版,中国哲学史的“关卡”也就这样被他打通。

1963年,毛泽东特地接见了已70高龄的汤用彤先生,并告诉他阅读过汤先生所撰著作。钱穆先生说:“锡予为学,必重全体系、全组织,丝毫不苟。”季羡林先生指出,《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规模之恢宏,结构之谨严,材料之丰富,考证之精确,问题提出之深刻,剖析解释之周密,实在可以为中外学者之楷模。”胡适先生则赞道:“锡予与陈寅恪两君为今日治此学最勤的,又最有权威。锡予训练极精,工具极好,方法又精密。”

据汤一介回忆,父亲一生给他更多的是“身教”。1948年至1949年,他听过父亲两门课:《欧洲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父亲教这两门课已经20多年了,但他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准备,重新写讲课提纲,把一些有关的英文著作拿出来再看看。当时他担任北大的行政领导工作,白天要坐办公室,只能晚上备课到深夜。他讲课,全都是根据原书,所讲的内容,几乎每句话都可以在原著中找到依据。他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读哲学家的原著,并常常把原著中的疑难处一句一句解释给学生听。这种扎实的学风,对学生有很大影响。

汤用彤在做学问时的认真态度有时到了苛求的程度。晚年他为写《论中国佛教无“十宗”》和《中国佛教宗派问题补论》,尽管两篇论文加起来不过三、四万字,但他几乎花了两三年时间翻阅《大正藏》、《续藏经》、《大日本佛教全书》等大约上千卷书。汤先生耗费如此大气力研究中国佛教宗派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要纠正长期以来某些日本学者的不正确观点,恢复历史本来面目。不是广泛认真、仔细的读书,深入细致的研究史料,不具有广博中外历史知识,大概是很难一一指出日本一些权威学者的错误。

汤用彤不仅在学问上为人师表,而且为人上也堪称楷模。汤用彤成名很早。在哈佛期间,他就与陈寅恪、吴宓一起被称为“哈佛三杰”。然而他一生淡薄名利,据季羡林称:“过去用用彤先生掌文学院,聘教授,他提出来就决定了,无人有异议。”这归于他秉公行事,没有私心,所以不会有人不满。学生选课时,他总是要看每个学生的选课单,指导学生选课,然后签字。

1942年,当时的教育部授予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一书最高奖。汤先生得到这一消息后,反而不高兴,他对朋友说:“多少年来一向是我给学生打分数,我要谁给我的书评奖?”1946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办事处,汤用彤被邀请兼任主任一职,且每月有薪金若干,汤先生如数退回说:“我已在北大拿钱,不能再拿另一份。”

1951年,汤用彤一度担任北大副校长,让他分管的是基建,这完全是和学术不相干的两码事,他却没有半点怨言,常常拄着拐杖去工地转转。汤用彤一生遵照父亲的教训:“素位而行,随遇而安”,“毋戚戚于功名,母孜孜于逸乐”。据钱穆先生在他的《忆锡予》一文中说:“锡予之奉长慈幼,家庭雍睦,饮食起居,进退作息,固俨然上纯儒之典型”,“锡予一团和气,读其书不易知其人,交其人亦难知其学,斯诚柳下惠之流矣。”

20世纪30年代,汤用彤与熊十力、蒙文通、钱穆、梁漱溟、陈寅恪等常在一起聚会。熊和蒙二人常就佛学、理学争论不休,梁和熊常谈及政事,也有争议,独汤先生“每沉默不发一语”,这不是他没学问没思想,是本性不喜欢争议。当时的一些朋友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汤菩萨”。

他平日除读书,写作外,几乎无他嗜好,琴棋书画全不通,不听戏,不饮酒,不喜美食,不听西洋音乐,也不看电影,更不跳舞。生活非常节俭,常常穿着一件布大褂、一双布鞋,提着夫人为他做的一布书包去上课。

汤用彤一生耿直爱国,他大半辈子生活在解放前,据说最喜欢用黄梅乡音吟诵具有浓郁的忧国忧民意味的《桃花扇》中的《哀江南》和庾信的《哀江南赋》。相传他3岁时,就能背诵《哀江南》。他还经常告诫子女,“潘岳之文彩,始述家风;陆机之词赋,先陈世德”,一个诗书之家应有其“家风”,以致于其子孙后代都能吟诵这两首词赋。

西哲东渐乃宗师

对于一些著名学者的博学多识,我们常用“学贯中西”来称道。但是,对于汤用彤先生来说,“学贯中西”就显得太单薄了。汤用彤是我国十分罕见的学贯中、西、印的大师,他在中、西、印文化与哲学思想研究上,都有独到的造诣和重大的贡献,在这三大文化领域内都立下了一座座丰碑。汤用彤将中、西、印哲学与文化有机结合,通过搜集资料和考证事实,系统地研究了中印文化交流和融汇的历史,总结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汤用彤依据历史的经验和规律,对中西文化冲突与调和的状况及趋势进行了高瞻远瞩而又切中时弊的考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汤用彤生前在中、印文化与哲学等方面,已有为数众多的论著问世,其中如《汉魏两晋南北彰佛教史》、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等等,在出版几十年后仍是公认的权威性著作。他在西方哲学方面,生前则只发表了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两篇译文和一篇研究叔本华的论文。他对于西方哲学思想的研究、建树和贡献,主要体现在大学执教数十年内关于“哲学概论”、“西洋哲学史”特别是“欧洲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的课堂讲演中。

据说,学生上汤用彤的课是很紧张的。他上课从不带讲稿,绝少板书,也不看学生,而是径直走到讲台边一站,就如黄河长江一泻千里式地讲下去,没有任何重复,语调也没什么变化,在讲到哲学家的著作、术语和命题时,经常是用英语;就这样一直到响铃下课。听讲者如稍一走神,听漏了一语半句,就休想跟上,所以只能埋头赶记笔记,生怕漏记一字一句。因此,在课堂上,除去他的讲课声外,都是学生记笔记的沙沙声。汤用彤的课程和讲演,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是留给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哲学史界的宝贵财富。

汤用彤决不按照他人的转述——哪怕是西方的著名专家的著作来安排教学内容,而是严格地按照所讲哲学家本人的主要著作(一种或两种,视具体情况而定),以致先生的讲课在某种意义上几乎可以看作是哲学家原著的导读。同时,在讲到哲学穷某个观点或问题时,汤用彤都要指明见其某本著作的某章某节或某命题。他的讲授显示了其讲课有根有据、客观真实、可靠可信的鲜明风格,同时也仿佛是在要求听众亲自去看看原著,并这样地亲自检验一下、判定一下他所讲的是否正确,是否真实可信。汤用彤要求所讲授的内容应有客观的真实性,不是那种表面的、细枝末节的或形式主义的真,而是运用科学方法所达到本质的、整体意义上的客观真实性。在汤用彤看来,中国学术传统不重分析、也不从事分析,与此相反,重分析、重逻辑、重方法则是西方哲学传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所以汤用彤对哲学家关于方法的观点和所使用的方法特别重视。在讲到任何一个哲学家时,不管他是理性派还是经验派,汤用彤开章明义第一个问题就是他的“方法”。

汤用彤非常重视分析,也长于分析,在这一点上可谓得了西方哲学的真髓。正是这种“分析的头脑”,使他区别于和优越于同时代的其他一些学者。例如在进入笛卡尔哲学之前,就以题名为“心理学的分析”的一章,对笛卡尔所使用的思想、感性、想像等心理学的名称进行分析,以一方面辨明它们在笛卡尔哲学中与现代的不同的意义,另一方面揭示它们在哲学中的多种用法和含义。而在讲了笛卡尔关于心灵和物质的观点之后,在进入心物关系学之前,来了一个总结,指出笛卡尔哲学整个为二元论所笼罩,并从其心物二元的总根子分析出了心物关系上的六种二元对立(外物与心理,观念与心理,感性、想像与观念,灵魂与生命,意志与纯粹思维,物质与运动等)。

汤用彤在讲授中对哲学家的某种根本的观点或原则,总要作一种客观的质疑,其形立或者是摆出哲学史上对其提出的批评或反对意见,或是通过先生自己的分析指出其理论上的困难。一般说来,他只是客观地陈述其疑点或问题,而不对其是非作主观的判决。他的这种态度来自他对西方哲学史发展的规律性的理解,因为没有一种哲学的原则或根本观点能兔于批评和反对,但同时这种规律性本身,正如黑格尔指出的那样又是驳不倒的、永恒的,活生生地保持在现代的哲学里。同时,先生的这种态度也给学生留下了发展理论思维兴趣的空间。他对每一种学说都提出了质疑,而没有对其是非做出主观的最终判决,这绝不是说他在任何时候、在任何问题上都不表示自己的主张或观点。他往往也对错误观点列出事实进行了反驳,最后得出结论赞同还是不赞同。

同类推荐
  • 蒋介石传

    蒋介石传

    蒋介石是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是中国国民党历史上的中心人物。中国大陆对蒋介石的研究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自80年代以来,拓宽了研究领域,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在蒋介石研究领域里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与不足。杨树标老师通过多年积累,修正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些缺陷和偏差之处。可以说,这是一本真实再现蒋介石生平的历史书,适合众多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阅读。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 天聪崇德——皇太极

    天聪崇德——皇太极

    《天聪崇德(皇太极)》由姜正成编著。《天聪崇德(皇太极)》简介: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满洲酋长努尔哈赤的第八子。二十二岁登后金汗,在位十七年,他完善后金的政治制度,为清王朝的统治政权的确立打下了基础。改国号为清后,尊其父努尔哈赤为太祖。在位十六年。庙号太宗。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不幸的是,他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 名人传记经典(特斯拉+人类群星新版+居里夫人新版)

    名人传记经典(特斯拉+人类群星新版+居里夫人新版)

    《特斯拉自传》是尼古拉·特斯拉亲笔撰写的一部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较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一部传记合集,里面呈现了12个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搜寻到的人类历史中曾经星光灿烂的时刻:巴尔沃亚到不朽的事业里寻求庇护、亨德尔的精神复活、鲁日有如神助般在一夜之间创作出了《马赛曲》、古稀之年的歌德如情窦初开的少年疯狂热恋十几岁的少女未果的哀歌、决定滑铁卢一役战果的一分钟……看命运之手是如何巧妙地选中了这12个人,又是如何将这改变人类历史的使命投诸其身。这些历史时刻像耀眼的星光在夜空闪现,将漆黑的夜空瞬间照亮,驱散了人类幽暗的长夜。《居里夫人自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自传,居里夫人真实地记述了她作为一个普通女孩坎坷的求学经历,战争带来的灾难,她在追求科学道路上的顽强坚持,及她对伴侣、孩子、家庭生活的爱。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对美国之行记忆犹新,在战争中她采用镭射气治病救人。第二部分是皮埃尔传,是居里夫人为丈夫所写。居里夫人用真诚而坦率的语言,通过对两人共同追求的科学事业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来往的回忆,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了皮埃尔·居里对科学的崇高追求和无私高尚的人格魅力。
  •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那一场盛世风云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康熙大帝玄烨更成为长盛不衰的热点话题。《康熙大帝——其实这才是玄烨》一书为纪连海、邓荣栋合著,前者曾登上百家讲坛且以讲清朝历史而著称,后者则是草根说史新秀,专攻明清历史;强强联手,以康熙的一生为线索,讲述康熙一朝的种种风云变幻,探寻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以独特的角度分析当时的政治环境,评说那些如雷贯耳名字的功与过。
热门推荐
  • 赤羽神话

    赤羽神话

    先秦皇子秦牧被镇压千年,千年之后再度出世,却发现沧海桑田,万事巨变,曾经熟悉的大秦不复存在,为了寻求真相,秦牧再度踏上修行之路,于天地之间,走出一段属于自己的赤羽神话。
  • 网游之逆世巅峰

    网游之逆世巅峰

    各大正派豪侠纷纷响应聚集麾下誓与邪教决战到底。心中念苍生剑中有正气莫笑英雄年少身可灭意不绝侠义精神永不消江湖恩怨儿女情长国仇家恨烟起八荒武林大势从何而起又从何而终一切由你决定!
  • 裴少,乖乖就擒

    裴少,乖乖就擒

    见面第一次,他把她推倒,她说:“客人,请自重。”结果,她被开除。见面第二次,她说:“嘘,不要动。”见面第三次,第四次……她被强吻。他说:“女人,你很甜。”见面第N次,他弟弟说:“他就是你的景哥哥,接近你只是想报复。”程江南想不明白:裴景轩是景哥哥,自己守护了十六年的那坛骨灰又是谁?
  • 风华嫡女:冷帝盛宠神医妃

    风华嫡女:冷帝盛宠神医妃

    九星溟药师,一朝重生!坐拥神器宝鼎,身怀上古功法,不再是叶家人人可欺的丑颜废材!人若敬她,她十倍还之!人若欺她,她千倍还之!左手丹药,右手灵兽,她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却不料惹上了个神秘莫测的他!一张清贵绝尘的脸,性情却是阴晴不定。明明失去了记忆,却依旧不好骗!终于有天得知某人就是天衡那个跺跺脚,山河震动的西庆太子。她眼睛一眨,就想逃。他在身后冷冷一哼!“站住,撩了本座就想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莫雪传

    莫雪传

    一次意外,一次新生。当灰姑娘凄惨的生活被打破,不一样的故事则拉开了序章……
  • 拾荒世间事

    拾荒世间事

    我不知道你有着怎样的经历,也不知道你的经历带给了你什么感受,但是我想请你走进这里看一看,这里或许会有你感同身受的经历。
  • 息壤青泥

    息壤青泥

    由上古神话催生的灵感而写的一个小故事。或许会有些平淡,或许有些遗憾,但在我心里这已经是很好的爱情。
  • 且凌天下

    且凌天下

    千年契约,神典一页,双魂体质,万古一人,封神血脉,寂灭天下。吾将手握诸神之矛,身带远古祖龙,破晓成神,结界封天。且凌天下附气燃遍神话;红粉佳人,情愁眉头不下。看君,凌天下。
  • 染爱成瘾:冷少的落跑甜妻

    染爱成瘾:冷少的落跑甜妻

    裴少轩,自恃冷静克制,对于她的感情,十五年来,一直隐藏得很好。爱就像毒药,沾一点就会上瘾,他想要清醒,所以拒绝爱情,却难料,推开她越远,他越没有理智。你知道吗?我已爱你成瘾,根深入骨,甘之如饴。“小伊?”他一脸惊喜地看着消失了一年多的乔伊。她却一脸平静地纠正,“裴先生,请叫我冷太太。”翻云覆雨,他不知餍足地折磨了她三天三夜。爱就像洪水,一旦放闸,就天昏地暗。筋疲力尽之际,他附在她微湿的耳畔低喃,“小伊,我爱你。”她却冷笑,这三个字,她痴痴地等待了十五年。为何,最终到来,却是在她心死之际。微虐巨甜宠文,很甜很美好的爱情,希望你们喜欢。
  • 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