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60600000015

第15章 能屈能伸:刚柔并济才能左右逢源(2)

在正德皇帝执政后期,各地土匪山贼纷纷叛乱,尤其是在江西、两广一带,这时朝廷需要派出有力人马前去剿匪。由于江西、两广一带山高林多,地形复杂,所以官兵很难剿匪,这些土匪山贼严重地影响着朝廷的根基。当时兵部尚书王琼心中早就知道王阳明的军事才能非同一般,他认为若是王阳明能够出马,定能够平定山贼,而且王阳明与自己关系不错,不如举荐他去。如果王阳明平乱成功,那么对自己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于是王琼做了一回伯乐,在朝堂上向皇上极力举荐王阳明出任都察院都御使,最终皇上批准了。王阳明果然戎马出征、一招中的。他在山贼祸乱之地运用了自己超强的军事领导、指挥能力,最终将山贼土匪一网打尽,大获全胜。而王阳明的胜利也为王琼带来了利益,在接受奖赏的时候,王阳明也不忘将功劳全部推到王琼的谋划得当和士兵的奋勇杀敌上,这更是得到了王琼的欣赏和青睐。

其实,在王阳明还没有进入仕途的时候,他就已经懂得了这种方圆有道的处世方式。王阳明在15岁的时候就背井离乡,去边关等地进行考察了。那时的王阳明虽然只是一个少年,但是已经饱读诗书,他一心想要做圣贤,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够主动地了解当地的一些风俗。15岁的他便已经如同大人一样,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一种大气且充满智慧的特质。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够与当地人闲聊起来,不管是老者还是衣衫褴褛的乞丐,在他眼中都是能够谈心的。

此外,王阳明经常会与一些文人雅士一起吟诗作赋,他与这些文人在一起的时候,没有因为自己的才华而高傲,而是十分谦虚地向那些人学习,听从前辈们的教诲。这些人中有些在日后也步入仕途,成为王阳明的同僚兼知己好友。很多时候,一旦王阳明遇到了麻烦,这些人就会出面帮其解围。从这一点上足以看出,青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就已经懂得了如何方圆有道地处世,为自己赢得朋友和左右逢源的处世环境。

王阳明认为,要想做到方圆有道,首先,应该找到自己与对方的共同点,这样才能与对方进行深入的对话和谈心。其次,要时常保持联系。官场上变化多端,要想与一个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就要时常保持联系。最后,要具有长远眼光,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有其自身价值的。要想左右逢源,就要方圆处世,加强联系,保持情感交流,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得到助力。

4.知进知退——事事顺利的有力法宝

王阳明认为人在对待名利的时候要适可而止,学会知足,这样才能免予遭受更多的困苦和磨难。反之,那些为争名逐利而奋不顾身的人最终也大都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所以,人们都应该懂得知进知退的法则,即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只有这样屈伸有度才能事事顺利。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些人往往热衷于争名逐利,却不会想到追名之害。“功成身退,乃天之道也”,可是正是因为有很多人不知足,只知进而不知退,所以最终也难逃劫难。王阳明将这一现象看得十分透彻,他认为在朝堂之上“伴君如伴虎”,奸臣也遍布朝野,所以要想事事顺利,就要懂得适可而止。王阳明经常对弟子们说:“知道满足才能免予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能事事顺利。”所以他强调知进知退就是屈伸有度的最佳表现,能屈能伸才能让一个人长久平安。

其实,这种气度和处事原则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所应用了。春秋战国时期,越王能够卧薪尝胆,最终灭了吴国,完成了复兴大业。其中,主要的功劳要归于两个人:文仲和范蠡。文仲和范蠡在越王危难的时候并没有离弃越王,而是在他身边帮其出谋划策。当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的时候,其军队已经所剩无几,而且军粮已尽,这时候是文仲提出来要用缓兵之计,以投降来保存性命,以图日后东山再起,所以勾践才得自保。当勾践被当成俘虏押到吴国的时候是文仲留在越国发奋图强,等候越王归来。当勾践忍辱负重,从吴国归来的时候又是文仲出面提出了灭吴的几种方法。

最终在文仲的协助下,越王打败了吴国,复国大业至此完成,并且得以称霸。就在越王沉浸在称霸的喜悦之中的时候,范蠡却急流勇退,隐姓埋名,弃官从商了。在他隐姓埋名之后曾经给文仲写过一封信,信中是这样写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越王是一个能够共患难的人,却并非是可以共享乐的人,假如你不尽早离开,唯恐有大难降临。”

可是,这封信并没有影响到文仲辅佐越王的心,他认为是范蠡多虑了,而且他不相信越王会杀掉与自己同患难的谋臣。所以,他并没有将范蠡的话放在心上。但是,随着越王对他越来越冷淡,他开始远离朝政。然而很少过问政事的他还是没有像范蠡那样离开,只是称病在家休养,但是越王并没有就此放过他。

一次,越王以探病为由来到了文仲的府邸,当时越王这样说道:“先生曾经教过我七种灭吴的方法,而我只用了三种,就已经完成了复国大业,剩下的四种不知道先生有什么打算呢?”文仲一时难以理解越王的话语,说道:“臣下已经看不出它们有什么用了。”越王听后生气地说道:“那就请先生带着这几种方法去辅佐我的先人吧!”说完,越王甩袖而去,并赐予他一把短剑。文仲这才恍然大悟,越王已经不能容他了,而此时他才想起范蠡的忠告,但是为时已晚,文仲最终自刎而亡。

其实“兔死狗烹”是很多谋臣的悲剧,但同时也映照了君王的一些性格特征。“伴君如伴虎”也正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应该像范蠡一样做一个知进知退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屈伸有度,进而保护自己。在君王眼里,那些有能力的人在必要的时候就是他们有力的工具,一旦胜利了,君王是很难与这些功臣一起分享成果的,所以很多君王都是可共患难却不可共享乐的人。王阳明对这种事情看得十分透彻,他在官场中正是吸取了这种教训,适时地让自己退却,所以才走得更长远。

王阳明经常拿三国时期的许攸来告诫自己的弟子们,在为人处世和做官中一定要懂得知进知退,不可为人多傲、不懂进退。东汉末年,许攸本是袁绍手下的一名武将,而且足智多谋,但是袁绍只是将他当成一介武夫,并没有重用他,这让许攸非常生气。后来在官渡之战中许攸为袁绍出谋划策,却被拒绝了,许攸一怒之下离开了袁绍,转而投奔曹操。当时曹操听说许攸到了自己的门下,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就跑出大门,亲自去迎接许攸,并且大喊道:“足下远来,我的大业将成了。”由此可见,那时的曹操对许攸是多么器重。

许攸在曹操的军营中受到了器重,自然也就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在几场战斗中他奋勇杀敌,凭借自己的智慧打了几次胜仗,成为曹操身边的得力干将。尤其是在占领冀州的战役中,许攸带领士兵打败了袁绍。全军上下都对许攸充满了敬佩之情,曹操也对其大加赞赏。而许攸更是自恃有功,甚至还在曹操和众官员面前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在一次过城门的时候,许攸当着众人的面对曹操说:“阿瞒,要没有我,冀州你是攻不下的。”曹操在众人面前感到有失颜面,但是最终还是忍住了。此时,曹操已经对许攸怀恨在心了,只是许攸并没有察觉到,他依旧还是不时对曹操出言不逊。又一次,许攸在众人面前大吹:“要是没有我,曹军是进不了这座城的。”这句话传到了曹操耳中,他终于忍受不了许攸的羞辱,命人将其斩首了。

许攸正是因为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所以才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而王阳明在生活中则一直秉承着知进知退的原则来处世,他进退有度,张弛有力,能屈能伸,在官场中远离名誉利益,在生活中谦卑待人,所以在很多时候,王阳明都能事事顺利,安全过关。

在王阳明的为官哲学中,永远都有知进知退的概念存在,这可以说是能够让王阳明事事顺利、灵活处世的一件法宝。王阳明告诫弟子们在与上级官员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尽管在某些时候上级领导可能并不如你,但还是要懂得功成身退,在恰当的时机急流勇退,只有这样才能安定自保。当然,在上级官员面前还要学会屈从,将功劳让给上级,这样才能够平步青云,事事顺利。

5.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均衡利弊,找到安全区域

王阳明在为官之道上很早就明白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只有这样才能上下不得罪。而且他在平衡官场的利弊关系中,找到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区域来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些特点在他早期的为官之路上体现得比较明显。

王阳明初入仕途时,被派到了工部进行观政,并熟悉工部的日常事务管理和运作。当时王阳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虽然有些失落,但是仔细一想,自己也只不过是刚刚中进士,朝廷一定是想要考验自己。所以他就下定决心在工部好好表现。在去工部之前,王阳明的父亲王华特地交代他,要学会低调做人,不能意气用事。对此,王阳明谨记在心。

同类推荐
  • 困不住的曾国藩

    困不住的曾国藩

    本书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他的成功看似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其实,他同样是经历的无数的坎坷、起伏、窘困和险恶。甚至是生死系于一线的人生困局。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曾国藩。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曾国藩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远牧昆仑:盛彤笙院士纪实

    远牧昆仑:盛彤笙院士纪实

    本书记述了盛彤笙院士的生平事迹。内容涉及家世渊源、求学之路、执教生涯、建业西北、广揽英才、筚路蓝缕、教育大家、鼎盛时光、科学巨子、落难之后、战略构想、晚年岁月等。
  •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4次率队西航,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开辟了由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由此,他也成为欧洲人经海路到达西半球的第一人。在西印度群岛上,他建立了殖民地,发现了金矿,并掳掠了印第安人。他的4次西航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欧洲大陆与美洲新大陆的联系,并为欧洲人大规模占领和开发西半球打下了基础。
  •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百年出,风流忆千载,他们都是俗世间的神。效之,不神也仙。《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力求从立体的角度,即正史为主、野史笔记为辅,再加上文人视角,来解读史上又代表性的人物性格和特定现象,透射某种规律或规则,融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及通俗性于一体。陈雄的笔端机智且人性化,他的视角能跳出常态,不同流俗,他以体贴心体已心审历代才子才女们,使他们不再古板冷冰,犹如走回历史现场。
  • 特里莎修女传

    特里莎修女传

    本书记述了特雷莎修女的生平,共四章,包括萌发爱的种子、立志救助穷人、撒向人间的爱和灵魂走向天国。
热门推荐
  • 读者修真手册

    读者修真手册

    天地轮回,万物生灵皆归尘土。仙路尽头,谁能成仙?黑暗时代:群魔乱舞,仙魔争霸,日月争辉,诸天生灵皆为蝼蚁。在这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动乱时代,一名少年,手持一柄长枪,打破黑暗之门。有强者问:命运转盘由谁掌控?卢森手持长枪:舍我其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知机

    知机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此乃创世之数!四九将尽,创世未成,随之而来的是“降维杀、降格杀”,宇宙即将湮灭而重归于虚无。开启“逆天的人”作最后的创世努力?谁敢!昊天之子盘古大神,无奈之下开启“人遁其一”这一异数进行最后的创世努力……。道剖阴阳,混元不再,羸弱人类何以生存?掊斗折衡,无法无天,好勇斗狠公理何在?赋能为圣,面壁千年,皆是水中之花!加持成魔,一朝证道,尽可睥睨天下!如此,人,或为鱼鳖!群狼窥伺之下的人类,犹如刀俎之下苟延残喘的鱼肉。一线生机,唯有逆天!爆……,移星换斗!杀……,天地翻覆!起……,龙蛇起陆!知机:预见也,先知、先觉也!但是,又能怎么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打包全家来逃荒

    穿越之打包全家来逃荒

    普普通通的一家人穿越到古代,本来就想要平平淡淡的生活,但是老天爷他不允许啊~三年旱灾、汪洋洪水、朝代更替、瘟疫、雪灾…那个老天爷就是不让人省心嗷。本来就是家庭情况不咋地!这可让孩子们怎么活下去啊~呜呼哀哉!不要怕!老天爷亲娘版本金手指了解一下!!
  • 轻风逐月:误惹妖孽美男

    轻风逐月:误惹妖孽美男

    她本是21世纪的异能者,上天给了她医术,权利,美貌,智力,财富……却唯独少了一双能视物的眼。她封闭自我,变得冷漠。许是机缘巧合,许是上天安排,她变成了她。古月一族的表小姐,却因眼盲受到排弃,被迫前往在弥回之森。于是她遇见了他……在世人眼中,他是一个废材王爷,他是人们的笑料。但人们却不知,他是令人恐惧的修罗鬼帝,冰冷强大腹黑。却唯独对她放下所有的冷漠,在她的面前绽放温柔的笑。
  • 灵谷传说

    灵谷传说

    几个大学生,在一次旅游探险中,不小心步入灵谷深处,醒来后,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变身为皇家的王子、公主,并为了帝国的巨变,开始了保卫战斗,并从中收获了来之不易的友情、爱情、亲情,可谁知这背后又隐藏着如此大的一个阴谋,悄无声息地展开,殊死搏斗中,他们最终又得到了什么,灵谷传说,一场空前的浩劫拉开了序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世狂刀

    幻世狂刀

    这个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御剑千万里;有人双手撼乾坤;有人搬山填深海;有人伸手可摘星……若论杀力最强,当属剑修;若说体魄之最,当归佛门;除此之外,还有那驱动天地灵力,杀人于无形的符师……而我,只有一刀,见山开山,遇水劈水,见神杀神,遇仙诛仙……
  • 纳米跳跃

    纳米跳跃

    当世界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人类时,我们该何去何从?是抛弃一切造就外太空飞行器去探索未知的茫茫宇宙,还是留在这个育我生我的古老地球等待着历史碾压?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